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成帝国-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术大急,急忙上前去扶典韦,其他人也都过去看典韦的情况……
只见典韦缓缓站起,手中竟然多了一块大盾,只是大盾已经不成样子了,中间一块深深的陷下去,能将一块钢盾砸坏,这需要多大的力气啊?
“史兄弟,多谢了!”典韦站起来,一抹嘴角的血丝,对史阿拱手道。原来在拿千钧一发之际,史阿将一面大盾射过去,夹在熊掌下,让典韦避过那致命的一掌。随即,典韦双眼冒火,再欲上前,袁术连忙拉住典韦,大喝道:
“典韦、史阿、高顺、徐晃、听令。四人一起上,采取游击的方式进攻,一起把它剁了。但是记住一点,每人上前割一刀就撤开,不要跟它硬碰硬。要充分保存自己的实力,现在不是逞英雄的时候。”
四人眼中闪现出浓厚的战意,听到袁术的吩咐,默契地一齐点头,马上分四个方向攻向大熊。一人管攻击下盘,一人管攻击头部,典韦更直接,称大熊不注意,一拳将它打懵,史阿则是三面接应。不过片刻功夫,大熊一招也没有击中场中的九人,而身上伤痕累累,皮肤被割得支离破碎,一片片地挂在身上,动作也越来越慢,最后,喘着粗气,可就是不肯倒下,只见旁边两名陷阵营士卒对视一眼,一点头,一人挺起陌刀从后背刺进大熊的身体,从前面贯穿腹部,一人立大盾掩护。大熊缓缓转身……看到这两人的配合,旁边又冲出几人,一齐将手中的陌刀刺进大熊的胸部,腹部,腰部等,大熊一身长嗷,轰然倒地。
“唉,可惜了……”典韦走上前,对着大熊道。袁术又以为他犯傻,将它当孙子了。
“好好地一张熊皮,现在都成了小块,做不成衣服了,可惜……”典韦又摇摇头。看来这家伙一直不用刀,原来就是想留下一张完整的皮啊。
剩下的割肉的活动已经不需要典韦再操心了,退到一旁去休息。毕竟他受伤了,转眼睡去,这时史阿朝袁术使个眼色,又看看一旁的典韦:
咦,啥事还要瞒着典韦呢?袁术想要将这个习惯纠正过来,于是急忙走过去……
没等袁术说话,史阿凑到袁术耳边道:
“前方不远处又出现两只畜生,一大一小,公子是不是……”
额,一家子全来了,嘿嘿,正好不知道怎么给兄弟们改善伙食呢?这一只大的四五百斤,额……不……那是上辈子的重量单位,这里差不多千斤余了,三只,尽管有只小的,但是也差不多三千斤啊,平均每人都能分到五六斤熊肉啊,尤其是熊骨熊掌熊筋那都是大补的好东西啊?有了这三只熊,不用想,大家的体力要增加不少啊。
原来不是史阿要瞒着典韦,这家伙要是有听到有事做,不飞起来才怪呢。于是,当下立即分配任务,陷阵营和银狐两支队伍各宰一只。不求完胜,但是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性命,再就是学习丛林搏击的技巧。
转眼,任务分开。银狐人少,但是认定了那只大的。陷阵营人数众多,而且防护和攻击的装备都不银狐要好些,但是却选择了小的。袁术也不多问,只在一旁观战。大约个把时辰后,大的这只被宰掉。可当袁术看向陷阵营时,不觉愣住了,那一群人还在用大盾合围呢?
额,尽管陷阵营在单兵攻击上也许不如银狐雪狼,但是集团作战应该不差啊?再说,再差也不至于这么不济吧。袁术郁闷一把,连忙上去看:
只见二三十人围着小熊,轮流的往小熊的头顶上砸刀柄。小熊身上却一点伤得都没有,怎么回事啊?袁术纳闷了,立即叫来高顺:
原来典韦的那句话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就在他们展开攻击时,有个陷阵营的士卒却提议留下一具完整的熊皮。所以,就是用刀柄砸都只砸头部,不在身上留下瘀伤,这就是高难度的了。熊的头骨本身就比较坚硬,而要一点点砸碎熊的头骨,这需要多长的时间啊?
“那有不有人员的伤亡?”这样的高难度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保全自己。
“只有在引熊的时候,那名兄弟受轻伤,手臂受点伤,别的没什么大碍……”
“嗯,叫他好好养伤,不过,以后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做这种冒险的事情,毕竟,兄弟们的性命远比一张熊皮要金贵得多。”
看到高顺有些惭愧,袁术也不打算多责备他。高顺这人很机灵,只要稍微点到位就够。
又是小半个时辰,小熊终于干倒,为了熊皮完整,不在地上拖拽,八个壮汉竟然将小熊抬起,放到屠宰场地,下面就是薄皮抽筋了,为了节省时间,一起八个人一起上去剥皮。
大约三个时辰后,最后到位几十人也休息好了,三只熊也屠宰完毕,袁术叫来众人:
“马上将熊肉分配下去,一定要尽量分配均匀。陷阵营的兄弟最累,每天都要穿着沉重的衣甲,这对体力消耗很大。所以多分一点,其次是银狐,他们的活动量大,而且相对劳累一些,仅次于陷阵营。至于汉升派的的那些人,暂时由徐晃带领,跟我们一起,尽量的少分一点……”袁术话没说完,史阿有些不理解,动动嘴,袁术示意他说话:
“公子为属下们操劳不少,应该要多点吧?”
“呵呵,史阿兄弟误会了。我那不过是脑力劳动而已。不碍事。再说不要认为自己在领导位置就要多点,那样是薄待兄弟,术不为。再就是,剩下来的熊骨熊筋好生保存,每三天炖一次汤给大家喝,熊掌也每人一个,注意一定要保存自己的实力。”
“额,不对吧。”戏志才质疑道:“我们一共十三人,只有十二个熊掌,志才不要了……”
没等戏志才说完,大家吵开了,都说自己的那个不要……
“混账!”袁术怒骂,可众人没看见袁术真正的发怒,但还是闭嘴:
“都不要,要补死我啊。少罗嗦。仔细想想,我若病倒,你们谁都会来抬我走是不?要是你们倒下呢?志才、郭嘉?你们两个会去抬奉义不?抬得动不?”
袁术这么一绕,众人张嘴结舌,一下没了主意,可谁也不反过来想想,要是郭嘉病了,不是随便一人都能将他背起不?
看到大家被绕进去,袁术不容分说,每人一个,分配下去,私底下,琳儿还是不要,最好只能两口子一起享用了。最后戏志才想明白时,已经是几天以后的事情了……
………………………………
第一百十四章 沼泽
剩下的这一片丛林,自然不再是太大的问题,约半月后大家终于走到了丛林的边缘,可走出丛林的袁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丛林的边缘是一道悬崖,悬崖倒也罢了,这里是一条小河的尽头,水从这里流下,水流却不大,所以,石头上积累着厚厚的绿苔。
原本袁术以为,顺着小河走下去,就一定能走出丛林,不想,这一下竟然走到绝路上了,悬崖不是很高,但也有四五十米,一旦掉下去,摔死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里会有很多人都会说,栓根绳子不就滑降下去了么?可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首先,在过河时就用去一部分,虽然不说会短了,但是数量上也不够吧?要是一个一个的降下去,那这些人要在这风口上住多久呢?再就是,绳降也是技术活,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还是有很大可能会失足的。只要脚下一滑,就会慌张,只要一慌张,也许就有可能松手,这玩意儿可不能试试的。
但是,以前看百科全书时,也看到过没有绳索就能下去的,但那要非常好的心理素质。其次就是每一脚都要踩实,每一步都要小心,志才郭嘉由典韦和史阿背上。琳儿则只能自己带着。戏志才建议,每人用被单包住,尽量保证万一摔倒时的伤痛。然而袁术很快否定了这个提议,原因是把身体包得厚厚的,反而会更加影响自己的行动,这样一来,反倒不美。只要每一脚都踩实了,就能稳当的下去。
时间不多呆,一小部分人开始先下去,袁术在上面指挥着,看着一个个小心翼翼下去的士卒,袁术的心提到嗓子口上,努力想着更加稳妥的办法。高顺等人则带着剩余的兄弟去砍伐藤蔓,一来藤蔓比较结实,其次就是不需要带着走,以后还能用。到了晚上,又抛下数十根藤条,忽然袁术有了一个新发现,有不少士卒踩着藤蔓的结疤往下走,对于这个发现,袁术马上受到启迪,那直升飞机上的绳梯不就是这样么?有了绳梯,不就安全很多了么?袁术急忙将人带话下去,下去的人就地宿营,等待第二天集合。
随后,袁术把剩下的人召集起来,把两根藤蔓做成绳梯。看到这样的宝贝,戏志才大呼神妙。有了这玩意儿,还怕什么悬崖啊?袁术想起三国演义里面有一回:“邓士载偷渡阴平”,那里的邓艾正是在过悬崖时,叫士卒们从断崖上滚下去。那是他们已经没有干粮了,而现在,袁术有的是时间,当然能够充分准备。
一个晚上,一共装备了十条绳梯,第二天,袁术等人很快就爬下悬崖,就连郭嘉戏志才都没有要人背了。这玩意儿真是太好了。
走到营地,袁术大大的郁闷的一把:又得到两个坏消息:其一就是,前面的地方无法前进了,因为有些地方土质很稀,根本不能踩人,走上去人就往下沉,昨天有几个人差点就沉了。其二就是袁术没有淡水了。昨天有人取山崖的水煮骨头汤,结果晚上拉肚子,今天还没力气呢?
困难都可以想办法解决,但没水的话,一般人是活不过一个星期的。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脱水会更加严重。对于第一种情况,袁术不着急,看来这边有一块沼泽地,要度过沼泽,似乎还有点办法可想。但是没水,就是一个大问题,不要以为石崖上的水可以饮用,其实那样的水是极度不卫生的,不知道有多少动物会在河里大小便,还有多少动物的死尸,甚至还有毒蛇的毒液等。要饮用水,那就要解毒和净化,这两个名词拿到二十一世纪也未必就是几个简单的问题,但是这是必须先解决的问题,于是,等到人员全部下来,数百人都拥挤到一个狭小的空地上。
这时,袁术发现琳儿坐立不安起来,袁术问她,她又支支吾吾不说,袁术一想,大悟,原来人有三急啊,这人挤人的,哪能空出一块地啊?袁术决定带她走开去,正要挪步,史阿就跟上袁术,袁术连忙要他回避,史阿立即意识到是什么事情,可是要他不问不看,那又如何做得到啊?可又不能看啊。郁闷加苦恼啊,不过好在这个公子还算争气的,完好无损的回来了。下面就是解决眼下的两道困难。
要取得淡水,那就要有取水的设备。要设备就要有空地,所以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扩大地盘。袁术想到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抽出一百人来,每人持大盾长刀,然后每五人一组,用绳索连起来,这样只要有一人遇险,那就还有人可以救援。然后手中的长刀分别拿来探路,就像是丐帮弟子的打狗棒一样,试探着前进,只要遇到比较松散的土质成分,就马上做好标记,如果遇到不能通过的地方就竖起一根树桩。
大约半日时间,袁术感觉差不多了,然后收队回来。看看探出来的地方,袁术有些苦笑不得,这是什么地方啊,整个探出来的地方就像一个被狗咬坏了一样,东一点西一条的。不过这难不倒袁术,上辈子袁术玩红警帝国游戏时,有很多不规则地图的,而要再不规则地图上布局一个基地,那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往往还没等选好地方就有敌人攻击过来了。所以,袁术就掌握了一套迅速规划复杂地图的方法:那就是不能摆基地的地方就站人,尽力留出空地干大事。而目前的情形也差不多。将身边的人都赶到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去,留出中间的空地,来制作取淡水的设备。
说是设备,也不过是就地取材。为了安全起见,袁术决定采取多次净化的方法。而简单又实用的方法莫过于活性炭吸附和蒸馏法。于是叫人将藤蔓砍下来,做成小段,然后放到锅里实行干馏法,制取活性炭。虽然这个过程要很久,但是如果量少的话,只要一小会就可以了,就像实验课上的那个干馏实验一样,一小捆火柴棍只要一二十分钟就够了,这样先一小锅一小锅的做,先解决脱水问题,再慢慢集中起来,毕竟活性炭可以反复使用。
先用活性炭过滤一次,然后再蒸馏,再过滤,再蒸馏,尽管比较麻烦,但是安全最重要,不是说娃哈哈是多少多少层过滤的么?我可做不到,那样的话,等到几十层过滤出来,我的人都成木乃伊了。看到这个取水的办法,大家又崇拜得不得了。袁术提问道:
“要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来到这里,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又该怎么办呢?总不可能有这么多设备啊?”
于是,大家又张嘴结舌,无法回答上来,这谁知道啊?不过,袁术要他们一路想下去,回来的时候再告诉他们答案。其实这是袁术自己也不知道的,只能这样糊弄一下大家了。
方法教给大家了,动手就不要自己亲力亲为了。随后,袁术到一旁教导身边的人如何过沼泽了,以后这片土地打通后,就不用这么多人跑来跑去了,往往只有数人来回,这样就需要这些人掌握单兵过丛林沼泽的知识。尽管袁术知道的不是很多,但是,这样经过一次以后,会积累许多现实经验,只要以后每次经过都记录一次经验,以后这里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袁术边走边说,在实地讲解。一旁的郭嘉戏志才也记录得很认真。
正谈话间,忽然有人大喊:“不好!”袁术回头看去,原来有人又陷到稀泥里面去了,渐渐的往下沉,旁边的人竟然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只见那士卒神色慌张,不知所错的样子,开始挣扎起来。然而,这时候越挣扎就陷得越快,旁边的人赶快回去拿绳子,但是,那也得好几分钟不是?然而,这样陷下去,在时间上足够了。此时刻不容缓,袁术知道,只要减小压强,就能活下来,一个人的重量有一百多斤,而踩在地上的受力面积就是两只脚板,这样身体对脚板形成的压强很大,加上不断挣扎,下沉的速度就更快了,袁术一急,马上想到小时候冬天时候经常去河面滑冰的情景,不幸冰破,有经验的人就会马上趴在冰面上,这样在缓缓移动,就能脱险。这就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想到这里,袁术大喊:
“快趴下。趴在水面上!”
那人想都不想,就直接趴下去。尽管水很脏很臭,但是他们已经习惯对袁术的话毫不怀疑了。果然不再下沉,或者说速度慢了很多。然后袁术叫人将手中的木棍人给他。结果三四个人想都不想就将手里的棍子丢过去,直砸到那人头上,砸得那家伙一脸茫然,晕死,这帮人还真傻得可爱啊……
不容多想,袁术叫他双手按住木棍,然后缓缓抬腿,每一次抬腿都要抬到极限,怕人家不理解,袁术一边说,一边作示范动作,远处的琳儿不知道袁术在做什么,只看到袁术张牙舞爪的,做着奇怪的动作,活像一只捏在手里的王八,无助的挥舞着四条腿样,忍不住笑了一下,不过,就她而已,别人可不敢随便笑出来。
陷下去的那人,照着袁术的动作,慢慢地爬出来,众人更是屏住呼吸,瞪大眼睛看着,只见那人缓缓爬出了稀泥坑,等到绳索到来,已经上岸了。丫的,这真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材啊。直到这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嘿嘿,又学到一招啊。对于木棍的作用,大家有了新的认识,不禁握紧了手中的木棍。
一起呆了四五天,勉强算是吃饱喝足,还灌满了每一个人的水袋,然后再踏上征途。
经过大约个把月的跋涉,袁术一行终于走出了沼泽,尽管袁术很小心了,但是还是因为队伍太长,又丢失了两人。具体怎么丢失的,队伍中只有几个人知道是掉队了。于是,袁术又给大家上一堂政治课:《一个也不能少》。
走出沼泽,袁术很开心,传令就地宿营,休整一夜。准备明天的征程。
这时候,袁术发现兄弟们的士气有些低落了,想想也是,一路走来,一直是面对的都是艰难险阻,面对的是不可预知的随时都可能的死亡威胁。然而,这些也还不知道何时才是一个头。如果不是对袁术的极度信任,怕是早崩溃了。于是,对于如何重新在鼓舞士气,袁术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虽然不知道南蛮之地还有多远,但是,他知道,他已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进步。想想三国演义,只有演义中所谓的四个泉没见到了,就是那与孟节的树叶有关的哑泉、黑泉、灭泉、柔泉。根据一路走来的经历和见识,袁术隐隐约约感觉到这四泉正印着古书中的几种瘴气病症,比如哑瘴、黑瘴等。当然,也许这四泉并不存在,只是一个侥幸逃出丛林人的传说,不过,这不重要了,对于瘴气,袁术有了很多新的认识。自己麾下的将士、医者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了。尤其是护送两名病号往后方的那几名士卒,更是带回来一些避瘴的预防方法和几个药方。其中有个药方袁术印象极深:
甘草、甘遂。研细末混和,收贮瓶中备用,治时取药未0。5―1克,用消毒棉花包裹,使呈球状,放置脐窝中,外覆以4平方厘米的胶布,四周固定粘紧,勿使泄气,每次贴药1剂2天,在发病前3小时贴药。
“甘草”和“甘遂”这两位药在药性中是完全相反的两种药性。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同时使用的,一同使用要及其小心,要是一个不慎,就会出人命的。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在中医中有用此法治疗癌症的方剂。也就是等于在无药可救时,用这样的办法,以毒攻毒,说不定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正是这样,倒是被古人折腾出几个类似的方药出来。更何况,这个方药还是外用,袁术觉得到时候可以一试。
袁术正在思考问题,这时,队伍的前方传来一阵欢呼,袁术正纳闷,稍后,史阿报告:
“公子,前方将士发现已经走出了险地,应该已经到达南州了。”
对于一向低调而又十分谨慎的史阿,这种“应该”的词句是不会出现在他口中的,只有典韦才会这么说。典韦跟史阿的性格有很大的差异。然而这“应该”二字在史阿看来都还算是很谨慎的了。换做一般士卒,怕是进来是报喜了。
袁术从史阿的话语中,听出了史阿低落的情绪,能让他的情绪都变得低落,说明面对的困难有多大。难道那四泉真的只是一个传说?袁术也不确定,袁术看得最多的是小说,而袁术看小说史因为对游戏感兴趣,所以才会去小说的。因此,对于小说里面的东西,袁术还是不能全信。再说,现在再泼一瓢冷水,自己这些兄弟的信念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倒不如在这里让大家兴奋一下,提高大家的士气,然后再出发也不迟,车到山前必有路嘛……
………………………………
第一百十五章 柳暗花明
“传所有人进账来,听听大家的意见。”袁术想听听大家的想法,于是叫史阿去将大家叫进大帐来。史阿本来还有话说的,但还是去执行命令了。但是他发现袁术的脸上半喜半忧。
不多话,史阿很快将大家叫进大帐,戏志才稍微迟了半刻钟时间。分主次坐下,袁术叫史阿将情况汇报一下:
原来,前方的士卒走出了沼泽后,看到了大片的草原。前方探路的银狐更是探到前方五里的地方有山、有水、有人,这样的地方,自然让大家认为是到达了目的地。
“公子,晃认为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有人的地方必有村庄,可以进村庄进行一下休整。顺便补充一下给养了。”给养这名词是从袁术嘴里出来的,那时候只会说粮草辎重。徐晃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袁术也不动神色,让大家继续分析。这是战前会议的好处。也要让他们养成习惯。以后,战争起来,袁术不可能每一战都亲力亲为,那就需要部下的团结合作了。
“现在兄弟们的精神极度疲惫,但是顺依然觉得没能完全达到目的。不过这只是一种直觉而已,不能完全肯定。至于为什么,顺也说不出来。”高顺也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只是说是直觉,但这直觉似乎很正确。而有这种直觉的人才不会随便松懈,往往这些人不一定要放在高位,但是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袁术要的陷阵营就是一支能决定战争局势的部队。
“不知道师兄有不有好办法来重新鼓舞一下士气,连日来的艰难险阻让战士们情绪低落,似乎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激励一下兄弟们。就算现在没有完全征服眼前的困难,让战士们高兴一下,也许是不错的办法。”郭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应证了袁术的想法。然而,袁术是穿越者,郭嘉还才十岁多点,能有这样的想法,不可不谓之鬼才。
“师兄,志才有不同的看法。目前应该只能算一个短暂的过程。听到士卒们的欢呼,志才到前方看了一下情况:有山有水不假。可是这山却并无树木,光秃秃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