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蜀-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部按事先指令行事,从现今起,我等便是从吴中沿江西进贸易的商队,沿途所遇烽火台上,荆州军卒的盘查,注意不要露出破绽。”

    “不然,一旦被发现我等的真实身份,那届时兵不血刃取荆州的计划便泡汤矣!”

    此时,江水上,身着白衣的吕蒙屹立商船上,徐徐向各部下令着。

    号令传下,身着白衣的军士都各自押运着商船分散而行,沿着长江支流继续前行。

    约莫半响功夫,麻屯境内,沿岸边,一眼望去,便是数十座高约两丈有余的烽火台耸立在江岸两旁。

    不仅如此,几乎每隔十余里,便接连了一座烽火台。

    远远望去,单单是这一处,便修筑了百余座烽火台,层层布防,防御极为严谨。

    远方,商船越行越近,吕蒙目光也逐渐注意到了前方紧密的烽火台,不由喃喃道:“这沿江密布烽火台,当真是杰作,完全监视了下游。”

    “我军一旦有丝毫风声,都将瞬息被敌军得知。”

    一时间,吕蒙也是目光紧锁,暗暗沉吟着。

    他之所以诈病返回吴中,以养伤为由,推举名声不显的陆逊接替,除了有迷惑关羽,己方无意袭取荆州的心思外。

    最重要的是再借机思索对策,应该如何破沿江烽火台,悄无声息的杀到江陵城下。

    这才是吕蒙,诈病返回的真实意图。

    思索良久,他才想到以假扮客商的策略。

    “前方就要到了,注意言行,不要暴露。”

    此刻,吕蒙神情严肃,目视周遭跟随的客船,徐徐下令着。

    指令传下,吴军商船其速亦不算慢,短短时间便抵达了两岸的烽火台内,然后速度便降下来,准备接受着台上的守军盘查。

    只不过,令人惊奇的事件却来了!

    只见,吴军商船穿过一座又一座烽火台,皆是畅通无阻,并未有丝毫军卒阻拦,盘查,一路畅通无阻!

    又向前行驶数里,吕蒙终于感受到了不对劲。

    “停船,你领一众靠岸上去,悄然奔上烽火台,打探一番情况。”

    “荆州军究竟有何把戏。”

    这一刻,由于己方并未遭受着阻拦,吕蒙也丝毫提不起庆幸的神色,反而面露忧虑,不敢再继续向前行驶。

    毕竟,沿江烽火台便是荆州军设在长江沿岸,防范下游吴军的屏障所在。

    可现在己方前行却并未遭受阻截,很难想象,这不是敌军的阴谋。

    故此,再吕蒙命一众上岸前去打探后,也下令其余商船靠岸停放,暂时进行休整,等待军情。

    半响功夫,脚步声匆匆响起,刚刚奉命领众前去打探的一员军侯立即回返,上船拱手道:“启禀大都督,我等已经查探清楚,烽火台上空无一人,并无丝毫荆州军卒的踪迹。”

    “不仅如此,连绵数十里的沿江烽火台都已经是人去楼空,丝毫未见荆州军的士卒驻防。”

    一席话落,吕蒙愕然,遂面如土色。

    “什么,密布江岸的烽火台竟然空无一人?”

    “这又是怎么回事?”

    此时,吕蒙也半思不得其解,荆州军究竟去哪了?

    “难道是撤离了?”

    思索一番,他又否决着:“可这也不对啊,这道防线是抵御我江东的最有利地界之一,荆州军岂会如此轻易就放弃?”

    “这不合常理啊!”

    只不过,此刻那名军侯又继续禀告了,前方麻屯渡口方面,也是守军全无,顺带着连战船都已经消失不见。

    得到这则军情,吕蒙面色越发疑虑,暗暗沉吟着:“看这架势,荆州军真的是坚壁清野,全线撤离了啊?”

    不过,搞清楚了这战况,他也继续命麾下军卒继续休整,并未立即前行。

    这一刻,吕蒙徐徐步入岸上,凝视着江上滔滔江水,感受着江风的吹拂,闭目沉思着。

    他在思索着,荆州军究竟有何谋划!

    毕竟,策划了一手白衣渡江的计略,目的便是要一一拔取沿江烽火台据点,消灭掉荆州军耳目,然后袭取荆州的行踪可以不被泄露,安然突袭公安、江陵。

    可按照现在来看,这道防线却是直接被放弃了,吕蒙思索半响,都未得出结论。

    “荆州军是收缩防线,还是另有目的?”

    此时,目视着江水,他暗暗苦思,反而不敢再轻易继续逆流前行。

    毕竟,如今敌情不明,吕蒙也担忧这是荆州军的引诱之计,万一继续西进,反被伏击,那便大事不妙了!

    一时间,三千白衣部众便停滞于此,并未存进。

    直到夜色逐渐降临时,麻屯下游才传来丝丝响动,片刻后,一副壮观的场景便映入诸众眼帘。

    只见,下游的江水之上,千余只战船齐备,其中楼船十余只,斗舰、艨艟若干,船只上吴军士卒林立,弓弩手整装待发。

    行军之间,战船列阵整齐划一,隐约间能够感受着每位吴军健儿身间的肃杀气息。

    远远望去,这支船队规模极为浩大,约莫数万大军有余。

    片刻后,数员吴军斥候先行划艨艟抵达烽火台处,吕蒙等众休息旁。

    “大都督,你等怎么还在此处?”

    数名斥候上前,立即便发现了正在此处休整的商船,白衣军士,不由奔到吕蒙面前,拱手道。

    闻言,吕蒙回首,沉吟片刻,遂道:“咦,你们怎么来了?”

    话落,其中一员吴军士卒拱手道:“启禀大都督,主公所派遣的援军,以诸葛瑾、周泰韩当等将,所领导的军士抵达陆口以后。”

    “公安守将便与陆将军达成共识,愿举公安城献城归降。”

    “故此,陆将军便点齐陆口数万兵力,齐出逆江西进,他言,大都督此刻想必已经摧毁了此处的烽火台据点。”

    “己方西进,便能隐藏行踪,势如破竹,与大都督一道,一同兵临江陵城下,进行围城。”

    短短片刻功夫,这员军士便将出兵指令进皆汇报。

    话音落下,吕蒙一言未发,只是面露苦笑。

    如今的局势,扑朔迷离,他不知从何说起!

    难道说,他被困此处,不敢再继续用兵么。

    这岂不是打自己的脸,毕竟,偷袭荆州的计划本就是吕蒙一手促成的。

    等待片刻,吴军战船齐齐抵达此处,陆逊的主舰也随后抵达。

    然后,眼见白衣军士进皆停留于此,陆逊疑虑,立即上岸,前去面见吕蒙。

    二人相见,吕蒙不由面露苦笑,将前因后果诉说一遍,遂道:“伯言,你以为荆州军有何诡计?”

    “蒙总觉得,这情况有些不对劲啊!”

    闻言,从旁陆逊也不由沉思着。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吕蒙的打算

    二人屹立江岸边沉思良久,却都未推测出荆州军卒忽然放弃烽火台防线的原因。

    半响功夫,身披锐甲的诸葛瑾才跨步行来,拱手施礼道:“大都督,陆将军。”

    “瑾奉主公之命领军从京口渡江西进前,曾有斥候回报吴侯,说追击荆州军的蒋钦所部,被关平全歼于赤壁水域。”

    “依瑾推算,现在荆州军恐怕已经过了麻屯防线。”

    话音落下,从旁一声戎装,面色俊郎,年纪尚轻的陆逊不由恍然,喃喃道:“子瑜先生,你之意莫非是说,关平再回防江陵的路途中,途经此地时,下令撤走了此地的所有军士?”

    闻言,诸葛瑾并未反对,频频点头,十分附议陆逊的说法。

    “只是,烽火台是关云长特意为防范我军说大肆所建,关平岂会如此轻易的便放弃了沿江数十里的烽火台据点?”

    “蒙以为,这是敌军之计!”

    不过,此刻吕蒙却是眉宇依旧紧锁,面带忧虑,徐徐道。

    话落,诸葛瑾轻笑,遂解释着:“大都督,多虑了!”

    “其实,关平撤走驻防烽火台的军士,不难理解他的用意。”

    “毕竟,他领军绕道淮水、举水,穿行江夏境内,回防荆州,再这途中,他设计让程咨与江夏曹军双方起冲突,想必是已经得知了我军将要大举率众袭取荆州的风声。”

    “而现如今,关羽所部主力还依旧在樊城前线与曹军对峙,我军真要全力取荆州,单单凭沿江烽火台,并无丝毫作用。”

    “毕竟,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此次大都督白衣渡江行动失败了,那又如何?”

    “我大军倾力来袭,在这大江之上,就算烽火台能够及时示警,关羽就能得到消息,及时赶回么?”

    顿了顿,诸葛瑾面色轻松,徐徐道:“故此,依瑾猜想,想必关平也是想到了这一层,为了避免己军徒增伤亡,才会途经此地时,撤走了所有军卒。”

    一席话语落,吕蒙、陆逊进皆沉默不语,沉思起来。

    半响,二人都觉得说得极为有理!

    片刻功夫,陆逊面色不变,轻声道:“子瑜先生分析不错,兴许这便是关平的想法,不然,他绝不会凭空放弃这道防线的。”

    “既如此,大都督,继续进军吧。”

    “事到如今,我军也不需要再行伪装,暗中逆江而上了,直接大军开拔,强取荆州。”

    这一刻,徐徐思索片刻,陆逊陡然面露严肃之色,奋声着。

    “瑾支持陆将军的决议,还请大都督速速下令。”

    话音落下,一旁的诸葛瑾也不多想,立即拱手表态着。

    毕竟,如今荆州军既已经撤离烽火台,关平又提前回防,那代表对方肯定已经知晓了己军的计划,行动恐怕早已是泄露了。

    如此间,偷袭已经不重要了,为今之计,也只有率众强攻了。

    只是,二人劝说之言,吕蒙却并未立即决定,而是继续一言不发,深思着。

    “伯言,子瑜,其实未尝没有偷袭的机会,只要操作得当,我军依然可以趁其不备,兵临江陵,进行围城,切断江陵城与前线关羽的联系。”

    此时,却见吕蒙面色冷厉,冷笑着。

    听罢,陆逊也不由暗暗沉吟,拱手道:“大都督,这?”

    “关平既以知晓了我军将要袭取荆州的计划,那他回防江陵了,必然会立即下令全军戒备,防范我军。”

    “此时,再想偷袭,何其难也?”

    “不仅难度倍增,而且还有丧命的可能。”

    “大都督,还请三思!”

    一时间,就连一向平稳如常的陆逊也不由拱手连连劝诫着吕蒙。

    言语落下,从旁诸葛瑾虽未明言,可其神色上的面容,也已经透露而出,他也是呈反对的!

    毕竟,按如今瞬息万变的局势来说,偷袭之策已然是不可取,率主力强攻才是正途。

    只不过,此时吕蒙却是斜眼分别盯凝二人片刻,随后竟是露出一丝大笑,才高声道:“哈哈哈!”

    “伯言,你早在上任时,便已经再亲自联络公安守将士仁了,你刚刚初到时,已经给本督言明,你已经成功招降了士仁,他愿意举城归顺我军。”

    “既如此,这么好的一次机会,我等何不好好利用呢?”

    此话一落,诸葛瑾一团雾水,陆逊则是若有所思,可依旧还有一丝懵懂。

    眼见他们的神色,吕蒙轻笑,解释着:“你等想想,关平虽然得到我军将要偷袭荆州的计划,提前回防了。”

    “可他最多也就比我军快了一两日,两日时间,他想做到全线戒备,防范我军,这是压根不可能的。”

    “而我军,此时便可利用这一道时间差,先行率轻舟疾驰奔至公安城,接管城池。”

    “公安,便位于江陵下游对岸,距离江陵城不过相隔数十里江水,只要到时接管了城池,再让士仁带路,以他常年镇守于公安水域,必然对当地地形极为熟悉。”

    “如此,配合上我军本就奇快无比的轻舟,不过半日便可渡过北岸,兵临江陵城下,进行围城。”

    “以江陵的地形,团团围困并不困难,只要我军切断了与关羽之间的联系,再等到大军抵达,便可一战而定。”

    “荆州,必破矣!”

    洋洋洒洒的一席话,吕蒙将自身打算告知陆逊,诸葛瑾。

    听罢,二人细细沉思着,半响后,陆逊先行道:“大都督此策,的确可行!”

    “不知子瑜先生,可否有不同的主见?”

    闻言,一旁的诸葛瑾面露笑意,淡淡道:“此策,倒也可行。”

    “只是,轻舟虽然速度快,可防御力却也极差,所容纳的军士亦是大大减少。”

    “不知,大都督打算先行领多少军士,提前西进?”

    此言一出,吕蒙也知晓陆逊、诸葛瑾已经同意,遂也顿时面露严肃之色,雷厉风行的下令着:“好,既如此,那本督便开始下令。”

    “此次,陆逊由你与吾一道,并甘宁、潘璋,徐盛,领六千军士,数百条轻舟先行北上。”

    “至于诸葛瑾,以凌统为你副手,并周泰、韩当等众,领主力紧随其后。”

    “此战,必破荆州,必杀关羽,还望诸君齐心协力!”

    下一刻,吕蒙却是登上战船,面向船上诸将高喝着。

    一席言语,极为高昂,仿若江面上数里皆依稀可见!

    下一秒,吴军诸将亦是纷纷回应着:“必杀关羽,取荆州。”

    “必胜,必胜。”

    不仅如此,就在诸将怒喝时,江上数万军士亦是纷纷士气受之鼓舞,满含战意,高喝着。

    嘶吼声,响彻江面之上,不绝于耳!

    ps:每周二都是满课,所以更新晚,凤溪正在写第二更,一会更新。
………………………………

第一百十三章 临机一策

    就在麻屯境内,吕蒙率轻舟先行西进的同时,通往江北的江面上,荆州军卒也乘船疾驰北上,向江陵行进着。

    夜色之间,江岸之上寂静无声,漆黑一片,旬眼望去,只是观测着黑漆漆的月光所照耀着的微弱江水。

    “哗哗哗。”

    寂静无声的江面上,清脆的江水流动声连绵不绝,一直滴答的流淌着。

    行进的楼船甲板上,关平目视江水,面色凝重,半响无言,在浓浓哀叹,思绪着。

    自从公安士仁反叛,他便一直心情极为不顺畅,极为压抑!

    “唉,早知如此,吾便应当决议从陆路提前返回江陵,掌控局势的。”

    “现在局势越发难矣!”

    屹立甲板上良久,关平心情低迷,暗暗嘀咕着。

    这一次,的确是他的失误。

    本来,按照原史上,士仁举城归顺,是在吕蒙拔取沿江烽火台,瞬息兵临城下,他才投诚的。

    可现在,却是由于关平率众前往公安,想进城先掌控兵权,稳定局势,避免士仁依旧如史上般,投奔东吴。

    谁知,反而弄巧成拙,让士仁内心深处心生畏惧,导致他提前反叛。

    这一刻,关平还未抵达江陵,可公安却已经失守,他知晓,接下来的战事便愈发举步维艰矣!

    毕竟,公安失守,江陵东部门户洞开,吴军随时可从长江上威胁城池,或者上岸围困。

    每每想到此处,关平心底都不是滋味,他此刻是越发的自责,为自身的错误感到无地自容。

    “唉,看来就算知晓历史走向也是有利有弊矣!”

    思索片刻,关平暗暗沉吟,暗暗感叹着。

    的确,如若不是他知晓原史上的士仁会举城投奔东吴,那也不会选择继续前往公安,反而让士仁心生畏惧,提前反叛。

    “要是当初直接先率众沿华容道等陆路返回江陵坐镇,再逐步解决公安事件,那恐怕局势会很多矣!”

    一时,关平头脑涌动,暗暗想着。

    “少将军,还在为士仁反叛一事,忧心么?”

    就在此刻,邓艾也徐徐走上甲板,眼见着神色铁青的关平,不由走近道。

    “哦,士载啊。”

    闻声,他回身望了邓艾一眼,遂继续盯凝着滔滔江水,一言不发。

    思绪片刻,关平才目视而来,透着唏嘘的眼神,喃喃道:“士载,你说,此次是不是吾太过了着急了?”

    “要是本将先行返回江陵,掌控大局,兴许士仁畏惧之下,也不会投奔东吴了。”

    此时,细细想想,士仁本就与陆逊早有联系,眼见荆州大军兵临城下,他自然心生恐惧,会联想到这是关平前去兴师问罪的!

    自然而然的,气急之下,便直接举城投奔东吴了。

    这一刻,关平觉得,如若他先行返回江陵,温水煮青蛙,逐步削减士仁兵力,可能局势便不会如此遭。

    闻言,从旁邓艾细细沉思着,半响才道,安慰着:“其实,少将军,不必如此自责!”

    “依艾的观察下,当时我军初至城下,还未过多久,士仁便率众出现了,然后听见守备队长下令放我军进城,便瞬息间翻脸了,攻杀不愿跟随他投诚的军士。”

    “士仁此次行事如此果决,而且数百精锐老卒,却在短时间内便消亡殆尽,由此观之,他还真不是仓促起兵叛乱,而是早有预谋!”

    “他提前所埋伏的嫡系军卒,防范数百老卒,想来是早有图谋。”

    话落,关平听之,目光依旧紧锁,喃喃道:“士载,你是说,士仁并不只是最近这段时日才与东吴暗中联系?”

    “是的!”

    闻言,邓艾肯定回道,遂分析着:“少将军,从先前士仁初见我军,便立即翻脸反叛,这决心极为果决,这由此可证明,士仁心底是有鬼的!”

    “试想想,一位没有任何问题的守将,少将军领军前去,他岂会如此行事?”

    “这恰恰表明了再很久以前,士仁便与东吴在暗中达成了某种共识,互相勾结,共谋利益,出卖我军军情等等。”

    “绝不是最近这段时日,他才决定投奔的。”

    顿了顿,他继续解释着:“毕竟,如若没有谈妥条件,士仁是做不到如此果断便背叛我军的,至于他所说的只要举城归顺,便能受孙权赏识,成为征南大将军,征伐交址,然后牧守一方。”

    “这一点据艾的看法,想必是吴军决议袭取荆州以后,开给士仁的筹码。”

    “实际上,恐怕早在数月前,甚至数年前,士仁便恐怕已经与东吴相互勾结了。”

    “士仁既然愿意与江东勾结,那肯定不是征南大将军这一空头支票所能打动的,背后肯定有更吸引他动心的利益所在。”

    “其次,再加上他本就与君侯不合,又受到少将军您怀疑,恼羞成怒投奔东吴,实属常理!”

    “少将军,你不必再自责,依艾猜测,就算现今士仁不投奔,再吴军大举来袭时,他必然也会献城归降,此人就是一胆小如鼠,贪生怕死之辈,君侯用只守公安,真的是错误决。”

    喃喃一席话,邓艾缓缓分析着,从旁关平听罢,虽未完全附议他的说法,不过大部分论据,他还是相信的!

    “吾年少时还记得,在汉中王屯驻樊城时,士仁便仗着自身资历雄厚,便肆意胡作非为,纵兵劫掠,抢夺百姓口粮,不仅如此,还大肆滥用职权,在军中拉帮结派,搜刮民财,败坏汉王名声。”

    “要不是汉中王担忧斩杀了他,会导致外界名声不利,传谣其斩杀资历老将,恐怕士仁早已人头落地,这也是父帅从今往后,并不待见士仁的原因。”

    “只是,虽然父帅并不待见他,可依旧让其镇守一方,也算是对他仁至义尽,可事到临头,他不仅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投奔东吴。”

    “由此也能看出,士仁的确自私自利,品性极差,父帅重用他,便是最错误的举动。”

    一时间,关平徐徐追忆往事,喃喃说着。

    话毕,他也遂不再继续言语,细细望着江北方向,冷风吹拂再战袍上,吹的呼呼作响,盯凝许久。

    半响以后,关平好似想到什么,面色瞬息而变,面向从旁邓艾,轻笑着:“士载,吾刚刚临机思索一策,只要谋划得当,必定能揪出我军境内埋藏着的众多反骨仔。”

    一言既出,他不由眼神瞬间雪亮,紧接着言语亦是高声而起。

    听闻,邓艾愕然,遂拱手道:“少将军,何策?”
………………………………

第一百十四章 荆州变故(一)

    “士载,这样,这样。”

    “你以为如何?”

    此时,关平再邓艾从旁,轻声耳语半响,遂说着。

    闻言,邓艾愕然,却是一时未完全接受这计策,面庞稍显诧异,不由细细沉思着。

    良久,他才缓缓道:“少将军,此策真的可行么?”

    “万一真的照此发生,而我军又并未及时返回,那可就真的是上天无路了啊。”

    “放心吧,吾有把握。”

    “那…既然少将军有万全之策,那此计倒是可以一试,成功了我军也将免除后顾之忧。”

    这一刻,眼见着关平露出自信的眼神,邓艾想了想,道。

    “那好。”

    既然计议已定,关平也立即召集数名斥候前来,向他们下令吩咐一番,然后,数人便乘轻舟,先行趁夜离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