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蜀-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凌统便是担忧孙桓有所闪失,故而才全军出击攻城,给守军造成十足的压力,逼迫夷陵城其余方面的守备军卒前来增援。

    唯有如此,奇袭的计划成功几率才会大增。

    “据刚刚的攻城来看,城上守军骤然实力增强,激战不久,又忽然实力降弱,想必是孙将军已经奇袭得手,敌将收到了消息,又将来援的军卒给派遣了回去阻止将军。”

    暗暗思忖一番,凌统暗暗下定结论。

    “吾理当继续强攻,给敌军继续造成压力,如此,孙将军才能尽快攻取夷陵,然后与我军里应外合。”

    思索半响,他又暗暗下定决心,战刀扬起,又再次下达了进攻指令。

    就在吴军得令,各自结阵,再次依次攻城时。

    此刻,城头之上,原本还纷纷身心疲惫,军心丧乱的残存守军,却是忽然间喜极而泣,士气猛然高涨,纷纷怒吼着。

    吼声如潮,城外亦是依稀可闻!

    因为,常胜将军赵云已经当先赶至。

    这,便是守军的顶梁柱矣。

    五虎上将,不仅仅只是汉军大将的荣誉,这更是麾下三军对于他们的一种崇拜。

    其中,五虎当中,将校军卒最为膜拜,呼声最高的便是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然后便是虎威将军赵云。

    如今,神勇莫测的赵云前来援助,又焉能不给守军士卒丝丝信念?

    “杀,杀光吴贼。”

    随着吴卒大举攻城,攻防战亦是再次进行着。

    吼声,这一刻响彻方圆数里,极为高涨。

    面对着数倍于敌的吴军士卒,此刻的守军虽敌众我寡,可亦是爆发出了极强的战力,各自于尸山血海中,与吴卒搏战着。


………………………………

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军

    城头,激战继续持续着。

    从旁,赵云并未参与搏杀,反而面色凝重,目光紧紧盯凝着城外山道,不知再思索着什么。

    “呼。”

    又一次,守军士卒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打退了吴卒进攻。

    此时,赵云沉着脸,徐徐走到陈凤旁,目光注视于城外,喃喃道:“我军如此守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也!”

    “本将已经观察过,吴军军力数倍于我军,消耗战之下,最终我军必然落败。”

    “所以,此战不能再如此下去,将主动权交付吴军之手。”

    闻言,守将陈凤顿时望向从旁的赵云,心里不由一振,嘴角微动,轻声拱手道:“那,不知赵将军有何计略?”

    “出战。”

    “出战?”

    此言一出,眼见着赵云面色坚毅,信誓旦旦的言语,陈凤以及周遭数员浑身浴血的将官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遂一致惊呼着。

    沉吟半响,陈凤才拱手说着:“可是,赵将军,如今吴贼数倍于我方,我军守城尚且不易,贸然出城野战,恐怕不妥矣!”

    “我方军力不足,野战反而会被吴卒抓住机会,一举灭之!”

    徐徐述说半响,守将当先说出了自身的顾虑。

    言语落定,赵云面容松动,轻笑着:“呵呵,此言差矣!”

    “出战,反而于我军有利。”

    顿了顿,不待诸将询问,他便走上跺墙处,低首向下方望去,然后手指着,道:“诸位,你们看,城下这条山道两侧不过数里宽。”

    “吴卒每次攻城时,一次都只能容纳数百余众的军阵前行,然后分批攻击。”

    “如此地利,岂不是天佑我军?”

    一席话落,诸将闻讯,面上的虑色才逐渐消逝。

    本来,他们还以为赵云由于单骑擒获吴将孙桓,变得骄傲自满了。

    不过,现在看来,他的打算却是利用狭窄的地势破敌。

    毕竟,由于山道两侧宽阔狭窄,所容纳的军士也不过数百余众,如此,野战之下,吴军兵多的优势便受制于地形,而发挥不出优势。

    这,的确也算是幸事!

    不过,闻讯以后,守将陈凤沉思片刻,也不由面露忧虑之色,喃喃道:“可赵将军,如今我军经过一日激战,早已是人困马乏,军士间也精力枯竭,战力已不似之前。”

    “反观吴军则不一样,由于他们兵力众多,一直所采取的便是轮流攻城,士卒的体力也一直处于巅峰状态。”

    “此时野战,局势反于我军…………”

    只不过,他话音还未落下,赵云便挥手打断,遂朗声道:“不用如此。”

    “吾率麾下数百白耳精兵,足矣!”

    “这?”

    “赵将军,当真可行?”

    话落,守将陈凤也不由隐约间有丝担忧的问着。

    毕竟,那是数千吴卒,数十倍于白耳兵,就算白耳精兵当真战力强悍,可与兵力众多的吴军抗衡,他还是觉得够呛。

    只是,望着赵云决然而又自信的眼神,陈凤也戛然而止,并未继续劝说了。

    片刻功夫。

    吴军尚且还未发动下一次进攻,数百白耳精兵便于夏侯兰的统领下,迅速抵达了城门处。

    旋即,赵云面向从旁的守将陈凤,高声道:“本将率众出城野战,无论城外发生何等变故,你等只需固守城头,休养生息即可。”

    “切记,千万不可出城援助。”

    一席坚铮的话语落下,他遂不再继续耽搁,便挺枪下城而去。

    至于为何如此叮嘱陈凤,赵云自然担忧到时战局不利,他会贸然率众出城救援,反而将全军陷入危机。

    毕竟,如今守军士卒激战一日,早已是强弩之末,战力不比之前,如今野战,还真不见得便是吴卒之对手。

    奔到城门处,赵云翻身跨上白马,面向井然有序,结阵的数百白耳军卒,不由挥枪怒喝着:“诸位同袍,如今吴贼便于城外俯视眈眈,随时将要凭借优势兵力,攻破夷陵城。”

    “本将决定,率领你等出城一战,击溃吴卒,杀尽他们威风,让其日后闻我军之名,便闻风丧胆!”

    “可是,城外吴军却有数千余众,兵力数十倍于我等。”

    “故此,吾决议,此次我不强迫你等,不愿意出战者,便前往城头,前去与守军一道防守城头。”

    “云,绝不降罪!”

    一席高昂之语,不由令阵间顿时触动着。

    一时,白耳精兵纷纷议论起来,半响时间,出乎意料,竟是无一人站出,前往城头。

    数百余众,默不作声,竟都面露坚毅之色,默认了出城与吴军野战的计划。

    “好,好。”

    “你等不愧为我大汉儿郎,不愧为大汉英杰。”

    此时,赵云见状,不由面露笑意,遂高声喝道。

    顿了顿,他脸色瞬变,怒吼着:“纠纠大汉,让我等同心协力,为大汉而战,誓杀吴贼。”

    “杀吴贼,杀吴贼。”

    一席话落,数百白耳精兵陡然纷纷高举掌中武器,高喝起来。

    阵中陡然瞬息发出阵阵怒吼之声,言语响彻周遭,令城墙守军士卒动容,令城外吴卒,为之一振!

    这,便是精锐的白耳精兵。

    说起来,白耳精兵的成分组成也很杂,其规模不过千余众,由最初刘备的幽州老卒,以及公孙瓒败亡以后,赵云招拢了一部分闲散于外的白马义从。

    然后,刘备担任豫州刺史时,又于当地招收挑选了部分精壮,然后命陈到、赵云二人一同统领这千余军卒,并且负责平日里的训练。

    白耳精兵训练成军以后,刘备也将之命名为“白耳兵”,并宣布为自身的亲卫军,由赵云、陈到分别为左右统领。

    故此,随后的时日里,这支精卒便成为了刘备军中的王牌部队,凡是历经艰苦卓绝的战斗时,将必有他们的身影。

    而且,由于赵云出身北方,擅骑战。

    故,白耳精兵也是一支骑步皆擅长的精锐士卒。

    “夏侯兰,由本将先行出战,冲入敌阵,搅乱敌军阵势以后,你便看准时机,瞬息领众出战援我。”

    “今日,务必要一战击溃吴卒,至少要让他们接下来继续攻城时,不敢全力以赴,而投鼠忌器。”

    一声高喝,夏侯兰面色坚决,遂拱手领命。

    话落,赵云挺枪纵马,便直奔城外。

    “咯吱,咯吱。”

    城门此时亦是徐徐洞开。

    此刻,城外军士眼见城门竟是轰然打开,不由纷纷眼前一亮,遂立即结阵来攻,意图趁机夺取城门。

    可惜,他们的想法却还未来得及实现,赵云便当先纵马而出,奔到十余名吴卒身旁,银枪迅捷划过。

    下一刻,刚刚冲到城门旁的十余员吴卒被无力倒地!

    然后,赵云不做丝毫犹豫,便顿时向吴军阵中冲杀而去。

    一路所过,银枪连连出手,竟是纵横乱军,吴军当中无人可挡!


………………………………

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凌统

    “此将乃何人,传令兵,速速前去打探。”

    此时,身处阵间的凌统目光紧紧凝视着前方战场,当他隐约发现一员敌将竟孤身一骑冲入乱军,凭借掌中银枪,纵横驰骋于己方军阵当中。

    可,己方军卒众多,却拦不住他,反而让其肆意冲杀于阵势时。

    这一刻,凌统也稳不住了,面露紧绷之色,遂挥手命从旁亲卫上前打探。

    短短功夫。

    亲卫奔至阵前,远远遥指着正于阵势当中奋勇冲杀的赵云,不由高声喝道:“勿那敌将,你乃何人,竟敢擅自冲击我方军阵?”

    “你,找死乎?”

    话音落下,那员亲卫亦是狂傲气息十足,手指着冷冷道。

    一席话落。

    赵云闻讯,可掌中银枪却未停却,再次刺到两员吴卒,不由抬首傲立,厉声道:“吾乃常山赵子龙!”

    “嗡。”

    一记高喝,周遭正在全力结阵围杀赵云的众多吴卒,忽然便楞在原地,半响才反应过来,还隐约觉得耳膜在嗡嗡作响。

    “赵云,他竟然就是赵云?”

    “他就是当阳长坂七进七出,杀得曹军进皆胆寒的赵子龙?”

    “他,怎么来此处了?”

    此时,随着赵云自报名号以后,周遭吴卒原本就懈怠之军心,再次卸掉数分,士气大降!

    这,便是赵云之威势,或者说是从尸山雨林中杀出来的气势。

    一种威震万军之势!

    实际上,虽然子龙的成名之战乃是长坂坡,可真正促使吴卒进皆忌惮其实力的,却并不是此战。

    毕竟,长坂的赵云虽勇不可挡,可吴军毕竟远在江南地区,并未亲眼所见,一切皆只是道听途说,并不太想象得出他的神勇。

    真正,令吴卒忌惮其实力的乃是,当初孙夫人准备领阿斗回返江东时。

    赵云,又一次单骑追击江边,跳上战船,截住吴军,于江岸边再次从众多的吴卒当中,救回了幼主。

    正是这一战,令吴卒纷纷对赵子龙神勇莫测的印象颇深,也由此对其极为忌惮。

    当然,这一幕自然瞒不过阵间的凌统,他观察着周遭微妙的局势,再发现己方军卒神情上,亦是充斥着满满惧色,以及隐约间所听见的赵云自报名号。

    他,亦是浑身一振!

    赵子龙,怎么此时来了?

    暗暗沉吟一句,凌统陡然瞳孔微缩,却不由想到了更为严重之事,不由面色瞬变,暗暗道:“赵云,是从蜀中方面前来的。”

    “那就是说,他能抵达东门,便是从城西入城,穿过城内长长街道所过。”

    “可按照时间约定,如今孙将军应当已经兵临夷陵侧后,率众发动攻袭。”

    “可是,如今赵云赶来,城中也未有丝毫动乱发生。”

    思索半响,凌统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面色凝重,喃喃道:“难道,孙将军出事了?”

    “不会的,不会的。”

    “兴许是奇袭之策压根行不通,现在将军正率众返回呢?”

    当然,凌统此时虽然心底生出一丝不详的预感,可也未敢往那方面想,反而自我安慰着。

    只不过,此刻也不由他多想。

    “杀,杀尽吴贼。”

    因为,关键时刻,夏侯兰已经领数百白耳精卒结阵疾驰杀出城,向正慌乱的吴卒紧紧杀至。

    “噗嗤。”

    “噗嗤。”

    转瞬间的功夫,便见数百白耳精兵杀至吴军阵中,长矛、朴刀间的配合井然有序,接连攻杀着一员员吴卒。

    短短时间。

    由于山道狭窄的原因,每一次不过只能容纳数百军卒上前厮杀,吴军兵力众多的优势却并未发挥而出。

    这,便大大方便了白耳兵。

    只见,数百白耳兵结阵而行,步步紧逼,杀敌防御间丝毫不见混乱,一切井然有序,阵间总总威势直逼而出,寒气逼人。

    同等兵力下的对决,便见吴卒被杀得接连后退,压根抵挡不住!

    由于山道的狭窄,夏侯兰领众,结阵步步紧逼,蚕食着吴卒军力。

    细细看来,便可观出,白耳兵的战力强悍并不只是单纯的依靠个人勇武,而是整体的实力强盛。

    就拿此时的他们来说,自从出战迎敌以来,便未有军卒脱离主力,独自杀敌的现象存在,一直便是与主力一道,结阵攻行。

    阵势间的紧密配合,攻防并无丝毫破绽!

    这,才是白耳兵战力强盛的因素。

    事实上,这才是冷兵器时代真正的精锐士卒。

    毕竟,一人之勇,就算能为百人敌,难道还能成为千人敌,万人敌,还能匹敌三军?

    答案,显而易见!

    故此,一支军卒是否战力强悍,最为重要的便是军纪严明,军容齐整,阵势间士卒能相互紧密配合,一同杀敌。

    不怯战,一切皆依靠着结阵抗衡敌军。

    唯有如此,这支军卒才能算是冷兵器时代真正的精锐雄狮。

    事实上,除了白耳精兵,早已闻名天下的精锐战卒陷阵营无不是依靠阵势破敌的。

    磨炼麾下军卒,锻造军士间的紧密协调,配合一致,便是平日里赵云、陈到一直所倡导的。

    “杀,杀。”

    这一刻,一边驱逐着吴卒徐徐后退,吼声亦是依旧高声响彻着。

    此时,山道之上,层层叠叠的尸首堆积,鲜血淋漓浸染于青石路中,数百白耳兵的高声呐喊也仿若传遍九霄云外!

    阵中。

    “凌将军,敌卒攻势凶猛,战阵配合有度,我军逐渐抵挡不住矣!”

    此话一落,凌统并未回言,而是面色凝重,眼神紧紧盯凝着前方战局,久久不语。

    “唉!”

    “传令各部,徐徐后撤,退三十余里,安营扎寨,与夷陵对峙吧。”

    半响功夫,凌统无奈叹息一声,艰难的举刀下达了这道军令。

    这一战,已经激战一日,己方军士全力以赴的攻击夷陵城,早已是损伤颇重,当然,夷陵自然也是摇摇欲坠,即将便要被强行突破。

    战事胶着到如此,凌统自然心不甘,就此无功而返!

    可,如今赵云忽然率众来援,又由于白耳兵实力极其强悍,由于山道狭窄,吴军兵力众多的优势反而发挥不出来。

    再继续对战下去,恐怕吴军当真要被白耳兵徐徐图之,将整个军阵凿穿。

    当然,最为重要的自然还是,赵云于援军出城攻杀吴卒以后,他也并未闲着,亦是继续手执银枪,身胯白马,向阵中深处杀来。

    很显然,是直取凌统首级而来!

    并且,沿途之上,拦路的吴卒无不是被扫飞,压根抵挡不住赵云的冲击力度。

    凌统,不是愚蠢之辈,他自然知晓赵云的神勇,当然不会继续攻杀。

    所以,他沉思半响,还是艰难的下达了撤退指令。

    “叮,叮。”

    下一秒,鸣金之声陡然从吴军阵中响起,众多吴卒听闻,哪还敢继续厮杀,纷纷向后撤离,聚集于凌统旁,井然有序的徐徐后撤。

    半响功夫。

    吴卒安然离去!

    此时,赵云一马当先,手执银枪立于数百白耳精兵之前,徐徐望着吴卒的退却。

    由于吴卒兵力众多,再往前行,两侧的道路也宽阔了许多,反而利于大军作战。

    故此,赵云依旧沉稳冷静,并未受战果冲昏头脑,领军追击。

    “诸位,我们赢了。”

    与此同时,城头之上,守将陈凤居高临下,遥望着吴卒徐徐后撤的背影,不由喃喃道。

    “喔喔。”

    “赵将军威武,大汉万胜!”

    下一秒,城上城下,进皆爆发着阵阵嘶吼声,声响之大,传遍山岭之内,仿若方圆数十里皆依稀可闻!


………………………………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

    夷陵城东外,约三十余里。

    吴军大营。

    此刻,营寨之中,气氛低迷,一股股股悲悯气息若有若无的散发着。

    吴军士卒亦是军心尽丧,士气极为低落!

    这一日,攻坚之战的猛烈,超乎想象。

    原本,万余之众规模的吴军前来夺取宜都郡各处险要,可就短短的一日功夫,吴卒便将近损伤数千余众。

    不仅如此,作为宗室将领的孙桓还下落不明,不知所踪!

    此战,于吴军来说,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惨败。

    因为,付出了无比惨痛的代价,却是依然未攻陷夷陵重镇,这也自然不怪吴军士卒军心低迷了。

    主帐中。

    “凌将军,小人与数名同袍奉您之令,特地翻山越岭,沿孙将军所率众离去的方向前去打探,据山中村落的村民所交待。”

    “他们言,跨过天险鸡冠岭,便能绕至夷陵城西。”

    “然后,小人们也贸然穿过了鸡冠岭,沿大道悄然抵达夷陵西门外。”

    “我等发现,城西方向战火累累,尸山血海,血迹斑斑,显然是刚大战一场。”

    “可是,我等却并未打听到孙将军的消息。”

    一席话落,凌统楞神片刻,遂不由面露忧色,无力摆摆手,示意斥候退却。

    随着斥候徐徐离帐,凌统心下不由一沉,半响无言,他明白,恐怕事情当真如他之前所猜测的那样,真正发生了。

    孙桓,被擒获!

    这则消息,此时也几乎被证实。

    毕竟,斥候言,夷陵城西发生过大战,可西门正对的乃是蜀中方向,除了孙桓成功翻山越岭,绕至后方,奇袭城池以外。

    凌统,想不出其他人了!

    其次,赵云从蜀中领军来援,那必然要经过西门,可他却毫发未损的抵达了东门方向。

    这,说明什么?

    要是孙桓奇袭夷陵成功,那他早就大举攻击东门,与主力里应外合破城了。

    如今局势发展至今,凌统已经于心底断定,孙桓此次奇袭必然是失败了,而他麾下军卒也由于赵云的忽然来援,不是被全歼便是被俘虏。

    不然,如若孙桓率众返回,不可能丝毫杳无音信!

    这一席席心理话,都是现阶段凌统根据目前局势,所推测的。

    想到此处,凌统也不由感到头疼欲裂,喃喃自语着:“唉,希望孙将军已经战死城下,而不是被俘吧。”

    “不然,局势将越发不利也!”

    这一刻,他也想的极为透彻,如若孙桓战死,那他还能以此作为借口,激励己方本就军心低落的士气,然后重夺夷陵,也未尝没有可能。

    毕竟,赵云虽强悍至极,可也不过是孤身一骑,还当真能杀尽数千军士不成?

    再说,夷陵守军此时也不过才增加了数百余众,于大局上并无大碍!

    只要吴军士卒军心重新恢复,重夺夷陵并不是问题。

    哀兵必胜嘛!

    可他怕就怕在孙桓是被荆州军所俘。

    如若当真这样,那便不好办了!

    因为,夷陵守军守不住城头之时,便必然会在战俘之上想办法,然后以此搅乱己方军心。

    “唉。”

    “大都督啊大都督,统当真辜负了你的期望啊,并未夺取江陵屏障夷陵城。”

    “末将,心底有愧啊!”

    这一刻,哀叹一声,凌统也不由面露忧色,极为轻声的喃喃道。

    原本,他自领军令状时,曾向吕蒙保证,必将一日之内便将夷陵这道重镇给打通,彻底切断荆益二州,让南郡彻底沦为孤城。

    如今,才交战一日,己方损伤兵力便约数千有余,并且主将还下落不明。

    先前领命出发时,凌统还曾信誓旦旦。

    可如今,他却束手无策,不知接下来应当如何进行?

    毕竟,如今吴卒初逢大败,军心低落,再想大举攻城,已然是不现实的决策。

    此时,就在凌统于帐中徘徊踱步的时间,帐外亲卫陡然掀开帐帘,快步走进。

    一席话落,凌统忧虑的面色陡然大变,忽然大喜起来。

    “报!”

    “启禀凌将军,刚刚黄老将军所派遣而出的信使已经抵达大营。”

    “小人将其截住,询问了一番情况以后,那信使才告知了黄老将军已经攻取了二郡。”

    “现在,黄老将军亲自领众跨过沅水,兵渡油水,现前锋距离我部,已不足十余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