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蜀-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襄阳城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外加郡守吕常拥兵四千余众,料想就算关羽遣主力齐攻,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取下。”

    “这才十余日,襄阳应该无恙!”

    眼瞧着曹仁面露忧愁,从旁的一位面色刚毅的中年将领不由出言劝慰着。

    “伯宁,如若荆州军真的攻下了襄阳,你觉得关羽还会不会继续与我军为敌,继续围困樊城?”

    闻言,满宠沉吟半响,拱手道:“将军,宠看悬,关羽的性子你我都知晓,他战败还好说,可他自北伐以来,便利用秋雨泛滥之机,大破了我方援军。”

    “此等大胜,已经让关羽自信心极为膨胀,小觑我军,如若襄阳在被攻陷,这定然会让他越发盛气凌人,觉得我大魏不过如此。”

    “故此,届时关羽反而会继续攻取樊城,与我军决战。”

    不得不说,满宠此人对于关羽的性格琢磨得是极为透彻!

    闻言,曹仁眼神凝重,喃喃道:“希望吕常能守住襄阳,不然局势于我军会更不利。”

    顿了一顿,继续说着:“伯宁,魏王调令的援军可否抵达?”

    “禀将军,前日徐公明将军来信言,他以率军进驻阳陵陂,只是公明表明,他麾下军卒皆乃新军,恐难与关羽军相争。”

    “故,屯驻阳陵陂,便停滞不前!”

    旋即,满宠思绪片刻,遥遥拱手说着。

    “唉,如今我大魏真是多事之秋矣!”

    这一刻,曹仁脸色忧色越发浓厚。

    今年,在他看来大魏是极为不顺的一年,己方先有汉中大败,折损宗室大将夏侯渊,现关羽北伐,又大败七军,于禁投降,庞德被俘虏。

    不仅如此,坐断江东的孙权亦是频频遣军攻取合肥,企图突破防线,夺取青徐。

    凝视许久,曹仁喃喃道:“伯宁,你写信令人连夜送出,前往长安呈禀魏王。”

    “樊城残废,望魏王迅速发兵来救,仁最多坚持两月,两月若援兵不至。”

    “荆州危急,许都危急!”

    满宠迅速将曹仁这席话记住,遂告退入城。

    就在满宠离去半响,江面上忽然动静响起,曹仁眼神肃动,陡然便发现有百余只战船向樊城城头袭来。

    “敌袭,注意戒备!”

    见状,曹仁面色不变,沉着下令。

    号令传下,下一刻,城墙沿线驻防的军卒纷纷戒备着,目光时刻不离城下,随时准备抵御攻击。

    约莫半刻钟已至,江面上的那只船队也距离樊城只有百余步距离。

    此时,曹仁眼神颇好,一眼便瞧见战船上所打着的“魏”字战旗,不由心一沉,忽然生出一丝不详的预感。

    “难道………?”

    片刻后,一小将伫立斗舰甲板上,向城头高吼着:“曹将军,我乃乐进之子乐綝,快开城门!”

    闻言,乐綝顿时将曹仁思绪拉回来,随后仔细观察一番,才确定了身份。

    “乐綝?他不是随吕常镇守襄阳么,为何此时渡江而来?”

    “襄阳,真的出事了?”

    思索片刻,曹仁也不做犹豫,挥手道:“开城!”

    旋即,一半伫立在水中的樊城南门便被艰难的徐徐打开。

    见状,吕常也挥手示意残军徐徐入内。

    眼见其军进城,曹仁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焦虑,连忙大跨步的走下城头,前去接待。

    “乐綝,你不是在襄阳随吕常固守城池么,何故来此处?”

    闻言,不等乐綝发话,后面的吕常便紧随而上,拱手告罪道:“曹将军,末将有负魏王重托,未能守住襄阳城。”

    “襄阳,已被荆州军夺取!”

    “什么?”

    “襄阳真的失守了?”

    话音落下,曹仁脑海犹如遭受一击晴天霹雳般,半响才暗自道。

    “襄阳城高墙厚,又设有水门,你等麾下亦有四千余众军士,为何会在十余日的时间失陷?”

    “难道是关羽明面上竖疑兵与我在樊城对峙,实则他却暗中调遣主力,围攻襄阳城?”

    平复良久,曹仁徐徐猜测着。

    闻言,吕常面露异常,难以启齿,吞吐着:“不不…不是,荆州………”

    羞耻之下,吕常半响说不出口,从旁的乐綝不由轻声道:“曹将军,攻取襄阳的并不是荆州军主力。”

    “唯有关羽长子关平所率的五千余众。”

    “什么,五千军卒?”

    此刻,曹仁是完全惊呆了,完全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坐拥四千余众的坚城,竟然在十日功夫便遭受五千军卒攻陷。

    这恐怕是军事史上的一道奇迹了!

    沉吟半响,曹仁怒火陡然飘升,高喝着:“吕常,魏王如此器重于你,让你都督襄阳地区。”

    “可你却身负失土之责,又不拼死奋战,反而不战而逃,你该当何罪?”

    随着曹仁一番训斥,乐綝、吕常二人皆低头默然不语,只得耸耳聆听怒骂。

    实在是,他们二人也没有脸面在反驳!

    毕竟,拥兵四千的坚城竟然连敌军十日时间都抵挡不住,这几乎是他们作为领兵之将的耻辱。

    良久,吕常抬首,脚步向前数步,自悔着:“末将知罪,还请将军降罪!”

    闻言,曹仁怒气难消,看也不看吕常,冷声道:“即日起,吕常消除你的郡守一职务,发配为军卒负责守城,戴罪立功。”

    “如若此战立功,将既往不咎,官复原职,可要在败,数罪并罚。”

    见状,吕常立即拱手谢恩:“谢将军宽恕!”

    旋即,曹仁面向乐綝,说着:“你将此次战役经过说与我听听,究竟如何会败?”

    这一次,曹仁是真的震住了,他是思来想去也不明白,五千余众的荆州军是怎么在十日间攻破襄阳的。

    “诺!”

    闻言,乐綝不敢怠慢,遂一言一语将襄阳之战的经过说与曹仁知晓。
………………………………

第二十六章 庞德,你走吧

    “你们说,庞德也投降了?”

    等待乐綝将战斗经过讲述完毕后,曹仁不由疑惑无比,询问着。

    在七军覆灭以后,曹仁派出斥候所打探,得到的战报是于禁投降,庞德宁死不屈。

    此刻,却听闻庞德已经投降的消息,而且和关平亲密无间的消息。

    曹仁亦不由感到不可思议!

    庞德此人,曹仁还是很了解的,在平定宛城候音叛乱时,庞德便统属于他麾下将领,对于其秉性,忠勇的性格还是挺敬佩的。

    故此,这也是当听到庞德宁死不屈的消息,曹仁选择相信的原因所在。

    闻言,吕常、乐綝一致拱手,郑重道:“将军,我等皆保证庞德必定投降荆州军了。”

    随后,乐綝又解释着:“我军此次襄阳之所以会失守,其关键因素便是关平利用了战俘攻城,最终导致城中守军士气下降,青州兵哗变。”

    “可将军想想,单凭于禁一人,关平也不可能利用战俘攻城,庞德是可以随时站出以自身誓死不屈的秉性感染战俘的。”

    “须知,青州兵好歹也是跟随魏王数十年的劲旅,没有那么不堪的!”

    听闻于此,曹仁也权当暂时相信了。

    他毕竟也不是当事人,对于襄阳之战具体的过程也只能是听麾下将领的汇报罢了!

    “庞令明,你当真背叛魏王了么?”

    徐徐走上城头,望着那插在城楼上迎风招展的将旗,曹仁思绪万千,喃喃自语,言语着又充斥着不可置信的念头。

    片刻功夫,吕常亦是走上城头,眼神飘在南岸的方向,暗暗发誓:“基儿,吾定会将关氏父子的首级取下,前去祭奠你的。”

    ………

    襄阳城,郡府

    关平盘膝而坐,自顾嘀咕着:“自李基逃走已有一日,想必也已经返回樊城了吧?”

    “你二人,去将庞德带上来!”

    思索片刻,关平面向阶下的两名侍卫,吩咐着。

    “诺!”

    随着侍卫告退离去,约莫半刻钟,二人便将用绳索束缚住的庞德押来。

    见状,关平挥手道:“你们为庞将军解开绳索,便退出堂外吧,吾要与他交谈一番。”

    指令下达,数名侍卫也不怠慢,立即上前解开,然后迅速退出。

    只等到诸众皆离去,堂中唯有二人时,关平轻笑一番,伸手示意道:“庞将军,请坐!”

    闻言,庞德却是面露冷色,淡淡道:“关平,你又有何阴谋,要说便说。”

    “今日我庞德站立倾听就行了。”

    经过襄阳一战,现在关平已经令庞德极为忌惮,他如今面对他时,无不是小心翼翼,谨慎无比,深怕在被算计。

    起初,关平与他在城下进食时,庞德并没有发现不妥,却在事后结合总总关平的谋划,他终于明白了自己遭了算计。

    “那好,既然庞将军愿意直立,那吾也不强求,陪你一起。”

    话毕,关平迈开脚步,徐徐上前数步,约莫在庞德一步距离间停下来,目光紧紧对视着他。

    良久,关平笑道:“庞将军,此次你想必也看见了,平领军渡过南岸不过十余日,便收复了襄阳。”

    “这说明什么?这正说明了天命在我大汉,大汉气数还未尽,也证明了我主汉中王兴复汉室,乃顺应天意之举。”

    “曹操僭越称王,已是逆贼,难道庞将军当真要继续执迷不悟么?”

    闻言,庞德冷哼一声,淡笑着:“哼,笑话,就算魏王是你等口中的“逆贼”又如何,他起兵定中原,平河北,北征乌桓,西定陇右。”

    “如此功绩,天日昭昭,他刘玄德何德何能,能与之相比?”

    “我庞德既是投效了魏王,自当助他一臂之力,扫清逆贼,让天下四海升平,民众重离战火,安居乐业!”

    “如今,我就算背俘,也当保全忠义之名,誓死效忠魏王!”

    “其次,史记所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既如此,那如今汉失其鹿,魏王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

    此时间,庞德言语间坚铮无比,一言一语,皆有理有据。

    闻言,关平不由笑着,道:“好一个汉失其鹿,曹贼取而代之也。”

    “没想到多日未与庞将军攀谈,庞将军口才大有长进啊。”

    顿了一顿,关平话风却忽然陡然一转,反问着:“只是平有一事不明,秦失其鹿,故此最终被高祖、霸王等联军所灭,可我泱泱大汉四百余年,可有失其鹿的地方?”

    “呵呵!”

    话音落下,从旁庞德却是面露冷笑,讥讽着。

    片刻后,高声道:“那好,吾就说与你听,汉哪里失其鹿了,也让你知晓得心服口服。”

    “恒、灵二帝时期,对内宠幸宦官,导致外戚、士人,宦官互相争权夺利,全然不顾国家之安危,对外则搜刮、压榨民众,导致天下黎庶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以张角为首的黄巾起义。”

    “这难道不是失其鹿么?”

    庞德徐徐说着,顿了顿,不等关平开口,继续道:“其次,远的不说,灵帝在位时期,大肆公开卖官鬻爵,致使有才之士纷纷背离大汉。”

    “朝中,地方各级官吏鱼龙混杂,拉帮结派,压榨民众,就以吾所在的凉州来说,为何凉州地区频频发生羌乱,反抗大汉统治?”

    “你以为真的是羌人不服管束,野心高涨,想代汉自立么?吾告诉你,根本不是这样的,羌人连年叛乱。”

    “归根结底,都是受凉州官吏所剥削,压迫,你并不知道,凉地官吏与当地豪族相互勾结,互相谋私,对于我等民众的死活压根不管不顾。”

    “吾庞德,亦是受尽官吏欺压,父母亲属皆遭饿死,要不是马腾将军收留我,恐怕我早已不复存在!”

    “可你看看,魏王在平定凉州后,大肆启用凉州具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张既、杨阜等众,改善凉州吏治,着手整顿自汉以来的官吏勾结豪族的局面。”

    “所以关平,难道这就是你要拯救的大汉?”

    一席话,说得坚铮无比,最后亦是质问着。

    见状,关平眼神凝重,思索着该如何回应,庞德刚刚所说的这番话,他的确是没办法否认。

    庞德所说的确都是事实,是汉以来的弊端,错误。

    不过,思索片刻,关平脸色瞬息浮现出一丝笑意,他虽没办法否认,但可以曲线反驳。

    “庞将军,平承认你所说的这些都是汉室的错误政策以及弊端,可难道他曹孟德便是啥好人么?”

    “想当初他为父报仇,兴兵攻取徐州,攻进州郡以后,曹贼为了泄愤竟大肆下令屠城,最终杀得泗水为之不流,这是事实吧?”

    “关键时刻,幸我主不惧威胁,执意领兵救援陶谦,才制止了曹贼的罪行。”

    “难道这就是庞将军所效忠的魏王?”

    “反观我主,时刻都以爱民如子为己任,以仁义居之,从未有祸害民众之事,如此我等兴复汉室,有何不可么?”

    “庞将军你觉得,我主与曹贼治天下,谁又能给民众带来更多的恩惠呢?”

    一席话,关平亦是避敌就虚,抓住曹贼弱点说论。

    话音落下,此刻庞德再次沉寂下来,他内心的确动摇了,在暗暗询问着自己,曹操真是自己要辅助的明主么?

    难道真要投奔刘备,兴复汉室?

    这一刻,庞德纠结半响,却还是拒绝着:“关平,吾感谢你的看重,可魏王毕竟对我有器重之恩,德不想背叛他!”

    眼见于此,关平陡然大喝着:“好,庞将军果真不愧是忠义之人,平没有看错你。”

    “既然你不愿归顺我大汉,那庞将军,你走吧!”
………………………………

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许昌南门,城郊

    “砰!”

    一声巨响,攻城车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冲撞力蛮横撞破城门,随之成群结队的荆州军卒蜂蛹而进。

    片刻之息,便与城内负隅顽抗的曹军士卒厮杀着。

    城外,军阵中,一员青年目光紧紧注视着前方,好半晌,长吐口气,道:“终不负父帅之望,取了许昌城。”

    “许都,乃逆贼曹操经营数十年的根基所在,誉为铜墙铁壁也不为过。”

    “此刻,我荆州大军却攻取了许都,这必定能给前线曹军雷霆一击。”

    “届时,父帅收到战报,必会趁机猛攻曹军,前来与我军会师,一同夹击奸贼曹操。”

    这员青年正是五虎上将关羽长子关平,由于在襄樊前线,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故,关平请战,亲提一军北上,攻取许都,以迎天子。

    蜀汉一方一直以来的旗号便是兴复汉室,此时汉庭未灭,天子尚存,一旦关平真的成功拥立天子。

    那政治上,蜀汉无疑彻底占据优势,天下人也会认为蜀汉的确有光复汉室的能力。

    届时,各方英才必定络绎不绝,请求仕官。

    基于此,关羽也同意了关平的请战,准许领军袭击许都的计划。

    现在,许都已破,荆州诸将皆大喜过望,拥立天子之功即将实现,他们作为亲自上阵攻伐的一批,功劳必定是无与伦比的!

    “全军进城,清剿残军。”

    环顾四周,关平眼见诸将脸色挂着掩盖不住的喜悦,在见此时城中也大局已定,便挥手下令道。

    号令传下,荆州全军皆肃然而起,徐徐步入城中。

    随着荆州全军压上,短短功夫,彻底清扫残余的曹军军士。

    许昌城,插上了“汉”字大旗。

    …………

    “报,少将军,皇宫空无一人,天子以不知去向。”

    “报,魏王府无人,公卿大臣亦不在城中。”

    忽然间,只在诸将随破城以后而欣喜时,前往控制城中各地的将领纷纷急促奔来,仓皇拱手道。

    “啊?”

    话音落下,诸将神色面面相觑,不知何言。

    下一秒,关平却仿佛若有所思,喃喃道:“怪说不得,许昌作为重镇,我军能够轻易夺取。”

    “原来,这一切都是阴谋,曹贼,真奸诈也!”

    闻言,一旁的廖化不由面露疑虑,拱手道:“少将军,何出此言?”

    此刻,其余诸将也纷纷反应过来,目光凝视着关平。

    只是,还不待关平回应,外围又是传令兵纵马而来,道:“报,少将军,北门外魏军大举前来,乃夏侯惇所部。”

    “报,东门外魏军以围城,乃张辽部。”

    “报,西门外张合部围城。”

    “报,南门方向,曹操亲自领军,挟天子率众而来。”

    瞬息之间,战局急转直下,刚刚还因破城而喜悦的诸将,此刻早已面目无神。

    随着围城消息奔走而至,荆州军士,士气迅速低迷,开始蔓延开来。

    “少将军,曹操这是有备而来,快下令全军速速突围吧!”

    下一刻,廖化会同诸将,一致高声道。

    闻言,关平脸色平静,不急不缓,轻声说着:“诸位将军,你们以为,曹操针对吾,设了这一大盘局,会让我突围么?”

    “如若吾所料不错,此刻在城外四周,想必早已是重重伏兵,父帅前段时日又水淹七军,大破曹贼。”

    “吾为父帅之子,落到这地步,曹操对我定然是恨之入骨。”

    “故,廖化将军,由你领大军突围南下,吾亲自坐镇城中,为你等吸引曹军注意。”

    话音落下,诸将竭力劝说,却无果,关平已经抱了必死之心,不为所动。

    最终,廖化等将无奈,只得抛弃关平,领军从东门薄弱处突围而出。

    至于关平由于固守城池,曹操下达了全军进攻的指令,城门被破,其在城头上仰天长啸,随后正准备拔剑…………

    …………

    襄樊前线,荆州军大营

    “啊!”

    忽然间,一声撕心裂肺的响声传出,一员青年翻身而起,睡眼惺忪的眼球不由惊惧不已。

    “为何这梦境如此真实?”

    此刻,关平已经醒来,穿戴好装束,徐徐拉开帐帘,紧盯着夜空夜色,思忖着。

    这一晚,关平一直在苦苦思索着此梦,久久未能入眠!

    实在是此梦太过诡异,白日间他才在大帐中力荐其父,趁刚取得襄樊大捷,声势正遍布中原之际,自己亲领一军北上,攻取许都。

    以拥立天子,随在与主力里应外合,夹击曹军,活捉曹操。

    然,在睡梦中,关平却是做了这匪夷所思的噩梦,这由不得他不惊惧。

    “难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真的会应验?”

    此刻,关平再也没有武将的那种豪迈气魄,反而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着。

    其实,对于关平来说,这种事他是压根不信的,因为他内心的灵魂并不是属于这个时代,而是来自后世的天朝。

    在那个科学技术发达的年代,谁又会信鬼神之说呢?

    只不过,关平早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便不知何缘故,魂穿为这个时代的关平,在这个时代生活已经有三年,其或多或少也受到了这年代的影响。

    如若是平常,他做了这等荒唐噩梦,还不至于如此忧心,可如今联想到白日的请战。

    关平此时内心是真的心虚发慌了!

    这一刻,他内心也逐渐重视起古代的鬼神风水之说。

    “还好父帅白日直接拒绝了我的计划,不然要是经过这一梦,我怕是会打退堂鼓,反而会不敢在领兵北上,徒惹得众将耻笑!”

    此时,关平坐在帐外的一处大石板上,喃喃自语着。

    毕竟,作为武将,最忌讳的便是战场上畏战不前,或临阵脱逃的将领,往往这样的人,都会被大众所鄙夷于懦夫。

    于此,关平还是很庆幸的!

    思索片刻,关平也不由想到其他,沉声道:“不过,这都已经过去三年了,那本古书怎么还是没有丝毫动静。”

    “一点激活的悬念都没有,这该不会是假的古书吧?”
………………………………

第二十八章 冲突

    樊城,将军府

    “报,禀告曹将军,我等已经打探清楚,庞德的确已经投降荆州军。”

    “今日上午关平与庞德携手同行,在江边为他送行,还特意将其所用神兵赤铜刀所还。”

    顿时间,数名斥候各自出言禀告,将今日在汉水南岸的情况逐一告知。

    闻言,曹仁面做悲色,喃喃道:“汉军究竟有何魅力,竟然令庞德这员堂堂的忠义之人都投降了。”

    这一刻,他不由出言感叹!

    从旁的满宠沉吟半响,却觉得有些不对劲,思索片刻,拱手道:“将军,宠以为,不可妄下定论,说不定这又是关平的诡计呢?”

    “须知,从吕郡守,乐小将军他们的战报来看,襄阳失守最主要的因素我军并不是军事上的失败,而是关平在战俘上做文章,导致士卒间军心涣散,青州兵哗变倒戈相向。”

    闻言,曹仁抬首望了其一眼,眼神微凝,说着:“伯宁你之意,可是说这又是关平所设下的诡计,实际上是想让我等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