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宫首辅-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树杆看了看,有些恼怒的哼哼的跑了来,它要打跑张小淑。
这野猪用嘴对着树杆不住的顶撞,还有身子往上碰。把个树木撞的东摇西摆,枝叶飘落。张小淑急的浑身是汗,如果被这家伙纠缠上,天黑都回不了家。由于走的太急,她连防身的短剑也忘拿了。张小淑正想着如何脱身时,听到林子深处传来几声咕咕的鸟叫,她下意识的扭头看了看。二个身穿军装的男人一前一后由北往西南走了去。这会是谁呀?看着怎么有些眼熟呢?莫非是那个飞鹰回来了,她心里一喜对着二个人喊了起来:
“救命啊,快来救命啊。”那二个军人听到喊声还是愣了一下。对望了一眼快步往这里跑了过来。没错,正是飞鹰。那个是谁她并不认识。二个军人跑到离自已不远的地方停下来,他们抽出佩刀慢慢身自已靠近。母猪发现有人过来,掉头哧溜一下跑走,几个小猪也跟着跑走而去。吓跑野猪,二个人快步走了过来。张小淑看危险已经解除,她从树上跳下迎了过去,对着二个军人施了一礼:
“多谢救命之恩。”二个军人望着她没有说话。张小淑放下手问:“你们谁是飞鹰啊?”听到问话,一个男人这才笑了笑:“我就是飞鹰。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子?”张小淑听了一笑道:“我认识你,咱们见过面呀?你这么快把我给忘了?一个月前,倭兵打入城里的时候,你不是也跟着逃出城了吗?”听了她的话,飞鹰这才恍然大悟哦了一声大笑道:“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怪不得看上去这么眼熟,就是想不起来谁,原来是叶家的大丫头小淑姑娘。你这是要去哪里呀?怎么一个人走山路,这多危险。”张小淑道:
“回娘家,从这里抄个近路。没想到会遇到野猪,要不是你们及时赶来只怕我要死于这里了。谢谢你们,对了。二位这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飞鹰望着张小淑年指了一下身边的军人道:“他是李卫,也是我的朋友和兄弟,都在诸子为身边当侍卫。我们今天要赶回县城通知柴知县做好迎接的准备。”张小淑心里一喜:
“这么说,咱们的队伍回来了?多少人啊。”飞鹰道:“诸子为这次回来没有带多少人,只有五六百。”张小淑哦了一声:“太少了吧?这么少的人怎么能打过倭贼呢?”李卫道:“人已经不少了,回来五六百,加上青草山的三四百不就一千了。”张小淑摇了下头:“攻城的时候打了一次大仗,我们这里死了不少人。如果不是民勇团赶到援助,只怕小旗兵要全军覆盖没。”李卫道:
“那现在的情况呢?”张小淑道:“我们把倭兵赶出了县城。打了个大胜仗。”飞鹰道:“如此说来,城里现在安全了。”说到这里对李卫一笑:“咱们没有白跑一趟。可以回去向诸子为报告,让他放心带兵进城。”张小淑道:
“那我走了,你们有事就去忙吧。”飞鹰道:“我们二个送你回家吧。”听了他的话,张小淑愣了一下还是点了下头,她不敢确定前方还有没有危险。这个时候她又想到了什么,对飞鹰道:“你这次回来还走吗?”飞鹰听了一愣心想这姑娘怎么问了这么一句奇怪的话想了想道:“这次回来我们就不走了。”张小淑道:
“这样太好了。飞鹰将军,你知道吗?我那个兰花妹一直在等着你。”飞鹰:“她等我?这个傻丫头,等我干吗?我只是一个侍卫,生活不宁到处跑。”张小淑道:“你上次救了她,她一直把你放在心里呀。希望你尽快回到她身边,不要在让她等下去了,你们赶快结婚吧。”李卫听了张小淑的话望着飞鹰呵呵一笑:
“没想到飞鹰兄弟还有这样的福气,你和兰花姑娘什么时候认识的啊。这么久还一直隐瞒着,太对不起兄弟我了。说,什么时候请咱喝喜酒?”飞鹰道:“我也不知道,在看看吧。”李卫道:“别等了,你也老大不小了,你要是伤了人家兰姑娘的心,我这个兄弟可要跟你翻脸,把事情捅到诸将军那里,罚你五十军棍。”飞鹰见他纠缠不清就只好点头:“我尽快办妥此事。这里不是久留之地,咱们快送小淑姑娘回家吧。”二个人一前一后护着张小淑往家里走去。他们下了山林,前面拐角处出现一个土路,往北走了四五里地出现二个岔路口。张小淑带着他们二个往西路走了去,前面就是张乐村,路边竖着一个石碑上书几个大刻字:张乐村
头一家就是张小淑的家,父母不在院子里,只有一条狗趴在柴草垛里的阴凉处。父母去哪里了呢?张小淑对着山坡果林和茶林看了看,二老会不会在林子里干活?那只黑狗看到有人过来汪汪二声就跑进了院子。张小淑唤了二声小黑,那狗才摇着尾巴慢慢跑了过来,亲怩的用嘴巴和舌头添着主人的裙子。小淑抱起小狗进了院子对飞鹰和李卫道:
“你们坐下吧,我进屋给你们泡茶。我们这里种的春茶可香甜了。”她放下怀里的小黑狗从屋子里拿出二个凳子又搬来一个小木桌,飞鹰道:“别麻烦了,我们还要回城报信。日后有空闲一定过来拜访。”张小淑道:
“只怕在这里看不到我。”李卫道:“那就去县城叶家拜访。”小淑摇了下头:“叶家也不一定能找到我。”飞鹰听糊涂了迷惑不解的望着张小淑:“小淑姑娘你的意思是――?”李卫上上下下看了看小淑问道:“姑娘是不是已经嫁人了呀?瞧你一身的红裙子,新娘子似的。”张小淑点了下头:
“没错,我已经在一个月前出嫁了。”飞鹰吃惊的啊了一声:“这么快就出嫁了?新郎是哪里的啊?”张小淑道:“是高家庄的洪祝会,他是民勇团的一个当家人。”李卫一拍脑门:“果然如此,果然如我所料。”张小淑进了屋提起茶壶里面是空的,他只好走出屋对二个人道:“你们稍等,我给你们烧水泡茶。”飞鹰道:
“不用了,我们还要赶路。”说着对李卫使了个眼色,李卫对小淑道:“不麻烦了,我们二个把你安全送到家,现在就回去。”张小淑道:“你们真的要走啊?”飞鹰道:“真的要走了。”张小淑看了一眼天:“都晌午了,吃过饭在走不行吗?”李卫道:“谢谢,不用麻烦。”二个人一前一后往院子外走了去。二个人刚一出院,就看到路边和墙头外围着一些人,他们都是村子里的妇人,小孩和老人。小淑带回来二个军人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一下在村子里传开,一些村民好奇的抱着孩子过来看稀奇。张小淑把李卫和飞鹰送出院外上了大路这才返回家,走到家门口就听到一个妇人问道:
“小淑,你们家里来的谁呀?怎么不吃了饭在走?”张小淑笑了笑:“大婶子,他们是部队的二位军爷送我回家的。由于有任务急着赶路呢。”妇人笑了笑:“这次回来能在娘家住几天啊?对了,你那个新郎官怎么没有陪你回来啊?”张小淑道:“他带着人驻防城南季旺屯没有时间啊。”妇人身后的一个老婆婆道:
“季旺屯在哪里啊?离咱张乐村远吗?”张小淑只有耐心的回答:“不远,就在县城南边,离咱也就二三十里地吧。”老婆婆嘿嘿一笑:“还说不远,三十里地,我长这么大还没走这么远的路呢。”张小淑对老婆婆一笑:
“婶子奶奶你们到家坐坐呗。”妇人道:“不坐了,还要回家做饭吃。”(未完待续)
………………………………
第558章将功赎罪1节
张小淑道:“你们知道俺爹娘去哪里了吗?”
妇人对南山坡一指:“一大早就扛着铲头上山忙活去了,说把地里的草清理一下。这会也该回来了吧。”张小淑嗯了一声:“我上山找俺娘去。”她关好院子门就往前面的南山坡跑,妇人抱着孩子和围观的村民也各自回家而去。张小淑进了自家果林,就听到前方响起二个人说话的声音,她心里一喜对着林子喊了起来:
“娘,俺回来了。”听到女儿的声音,二个老人心里很是高兴,他们放下手里的铲头就提着茶水罐走了过来。父亲头上戴着斗笠,母亲手里提着装水的陶罐,看到女儿,母亲高兴的招了一下:“小淑,你回家了?姑爷呢?”张小淑道:
“他有任务没有跟我一起回来。娘,铲头由我扛着吧。“母亲嘴里“好好”把肩膀上的铲头给了女儿。张小淑把铲头扛在肩膀上,握住母亲的一只手往家里走。回到家里,母亲就忙着做饭,父亲则收拾房子打扫院子。张小淑对父亲道“阿爹,你就别忙乎了,坐下好好休息吧。”父亲听了只是一笑还是把院子打扫干净,张小淑进屋帮母亲做好饭这才从小厨房里出来。父亲望着院子里的小木桌和二个凳子疑惑的望着小淑:
“阿淑,咱们家来客人啦?”张小淑嗯了一声:“是呀,是二个军爷。我回来的路上遇到一头很凶的野猪,他们二个救了我。”母亲提着茶壶走了过来:“你怎么让客人走了啊?吃了晌午饭在让人走啊,你这孩子真不懂事。”张小淑道:
“阿娘,你不知道,人家军爷也是路过,还有任务要完成不能久留。我如何劝说他们也不肯。”母亲笑了笑把茶壶放到小木桌上:“你坐下休息吧,饭菜都坐好了。这次回来能住几天?那东家孩子的满月酒也吃过了?”小淑嗯了一声:
“吃过了,还请了好多人呢?县里的柴大人。还有好多贵人都去贺喜,场面挺热闹。”阿爹听了女儿的话呵呵一笑:“你们东家老爷不在家,少奶奶就能做这么大的排场真不简单。”阿娘看了看他:“你以为东家少奶奶是乡下女人啥事不懂?听说,少奶奶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读过书,还会刺绣。”张小淑倒了一碗水喝了二口放下道:
“少奶奶待我们下人可好了,一点都不吝啬。”阿娘点了下头:“算咱家沾了人家的福,要不是你那次进城卖茶叶哪能遇到这么好的东家和主子。她男人不在家,一个女人真够苦的。”张小淑端来洗手水:“阿娘阿爹你们洗手吃饭吧。”二个老人对望一眼洗手开始坐到桌子前吃饭。一盆芋头加肉丝,还有一盘炒腊肉。另外就是稻谷玉米粥。张小淑捧着手里的碗道:
“这次回来我也只能住二天。”阿爹哦了一声望着她:“你急着走干什么去?家里又不是没地方住,多呆几天不行吗?”小淑道:“阿爹,我这次回去是和洪祝会商量一件事,我们要把家搬到这里。你们年纪也大了,身边需要人照顾,在说,高家庄的房子毕竟不是我们自已的。”阿娘点了下头:
“闺女说的对,尽快从高家庄搬回来吧。家里有的是房子,你瞧。还有三间厢房空着呢。如觉的不好,明天让阿爹请咱村里的工匠在起盖三间大房子。”张小淑嗯了一下:“就这样说定了,我回去就和洪祝会商好搬回来住。”阿娘对阿爹看了看:
“这下好了,咱身边终于有人照顾了。人家都说。咱没有儿子养不了老送不了终,这下可好不仅有了儿子还有了孙子。小淑,回去快和姑爷商量,让他尽快搬回来住。阿娘和阿爹还要杀猪宰羊庆贺一番呢。缺少的东西就到集上买回来。”张小淑:
“银子够用吗?我这里还有五两银子,二老拿着先用吧,添置一些用的上家当。”小淑说着话就进里屋从蓝布包裹里拿出银锭子。阿爹对着银子看了又看心里很是欢喜:“我几个月光景也赚不了五两银子呀,俺小淑闺女有本事了。”阿娘瞪了一眼阿爹:
“你这个老财迷,就是见钱眼开,还不把银子收藏好用的时候在拿出来。”阿爹嗯嗯着捧着碗拿着银子进了屋。阿爹藏了银子捧着碗出来:“闺女呀,现在城里情况怎么样?还那么乱吗?”张小淑摇了下头吃了一口汤勺里的芋头:
“比以前好多了,我们军民合力赶跑了倭贼,现在戒备的也严,他们被打怕了不敢过来了呢。”阿爹哦了一声:“但是爹还是担心着哪。”张小淑道:“怎么了,有什么好担心的?”阿爹叹了一口气:“闺女,你难道忘了吗?一年前你还在家里的时候,一伙倭贼就跑到了咱这个村子,还抢了家畜家禽,要不是咱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把人赶跑不知受多少祸害。他们不仅要抢东西,还要杀人。”阿娘点了下头:
“咱这里不比城里好多少,离海坛岛也就是四五十里地的样子,倭贼说来就来,防不用地防哪。”张小淑点了下头:“除了上次倭贼进了村以后还来过吗?”阿爹和阿娘摇了下头:“以后就没有来过了。”张小淑笑了笑:
“咱们这个村离倭贼还是远了一些,他们是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光顾。如今,沿海各个村寨防备也很严,他们也没什么胆量和精力往咱这里来了。”阿爹道:“这样就好,咱们以后可以过安生日子。”张小淑道:
“这次回来,我还带二个丫头回去,你们看咱村谁家的姑娘合适?”阿爹望着女儿:”东家又要佣人了?”张小淑点了下头:“ 是啊,少奶奶坐月子,应酬的事情太多,家里家外忙不过来,想找二个聪明乖巧懂事的女孩过去当丫头。在说,我也成了家,以后有了自已孩子那就不能在人家呆着了。”阿娘道:
“闺女说的是理,你三叔和三伯家的闺女怎么样?他们二家人多,女孩子也多,就数那个三丫头和四丫头聪明乖巧懂事,你就把他们带回去帮工吧。”张小淑嗯了一声:“我说了还不算,还须经过三叔和三伯同意和那二个丫头同意才行。”阿爹道:“那是,那是,你吃过饭就过去看看吧。”张小淑放下碗:
“我已经吃好了,这就过去。”阿娘望着女儿:“去吧,家里有娘收拾着。”张小淑出了院子往三叔和三伯家走了去。围在墙角说闲话的几个妇人看到张小淑赶紧上前打招呼,小淑回应了一句就往三叔家走了去。一个妇人纳着鞋底:
“小淑姑娘,你这是干什么去呀?”张小淑回头看了看:“到三叔家看看,接四丫头进城帮工。”那妇人一听赶快从墙角站起身跑了上来:“你真的要带人进城啊?把俺家大丫头带过去吧,她都十五了,整天闷在家里看着也揪心。”张小淑笑了笑:“你家丫头不是哑巴吗?我就是带过去,东家也不一定能相中”妇人尴尬的笑了笑又退回到墙角。张小淑进了三叔家的门,就闻到饭香,一屋子人围着小饭桌正在吃饭,听到门响,三叔赶快让大丫头开了门。见是小淑进来,一屋子人有些吃惊,三叔望着小淑:
“大侄女,你,你怎么过来了呀?”张小淑说明来意,三叔高兴的道:“这太好了,那你就把俺四闺女带回去吧。”张小淑望着那个一直底头不语的女孩子:“四丫头,愿意和姐姐进城帮工吗?做满月还有银子可拿,少奶奶待人也不错,还给衣服什么的。”四丫头听了又喜又惊却又不知如何回答,三婶上前拉起四丫头:
“傻了不是,快谢过你小淑姐。”四丫头这才上前嗯嗯二声。四丫头只不过十二三岁,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闪着光彩。三叔家一个儿子,五个丫头,四丫头还算聪明乖巧懂事,其他几个就坐在那里发傻话都不说一句。张小淑带着四丫头离开家又到了三伯家,同样,家里人正在吃饭,看到小淑也是惊喜,他们热情的让小淑坐下吃饭。小淑说明来意,三伯也乐意把女儿送到城里当丫头。
张小淑辞别爹娘带着二个丫头回城。这已经是第三天的早上,三个人手拉着手走在去县城的山路上。路刚走一半,就听到阵阵马蹄声,不好,有兵过来了,张小淑赶快拉着四丫头和三丫头躲进路边的小树林里。三个人趴在草丛里观察着路上的动静,一队军人由远而近,前方是骑兵,后方是排着一字长蛇阵的步兵,他们扛着枪拿着刀举着军旗。这队伍太长了一眼还望不到头,这会是谁的队伍呢?莫非是那个东营口的诸子为将军带兵回来了?张小淑眼睛一刻不离的盯着路面看,一个将军威风凛凛的骑在高头大马上。(未完待续。。)
………………………………
第559章将功赎罪2节
此人脚蹬黑皮靴,披着黑色风衣,佩着一把大刀,黑色脸膛,袍子前后绣着海马图,长的可谓是虎背熊腰。
此人正是那个败逃的诸子为,带着残兵败将逃往福州后被那个省都司令客家渠狠狠骂了一番,说他临阵脱逃罪当责罚。当下就被拖到堂外杖责二十大棍,直打的个诸子为哭爹叫娘,呼天叫地。客家渠气不过,把他打过之后就要让人推出去斩首。这一消息立刻引起了全城轰动,诸子为的老爹闻讯带人赶来,他进了省都司令府请求客这渠宽恕儿子的罪过。客家渠见老爹过来为儿子求情,又碍于参将和指挥同知的情面只好饶诸子为一死。
诸老爹好话说尽,晚上又备下丰厚礼金答谢。诸子为才保住五品正千户一职,客家渠怕上司追查也不敢隐瞒把情况如实通报南京兵部和泉州卫。诸子为死里逃生,并表示将功赎罪夺回东营卫。客家渠只好同意让他带兵返回福清县协助柴知县和青草山驻军,民勇共同抗倭。在城里呆了一个月后,养精蓄锐信心满满的带兵往县城返。可他心里还是打鼓,这倭兵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如果想打胜仗,只有仰仗那些部下兄弟了。听说铁汉,弁总旗,段阿棍等人带兵打仗有一套,那就让他们领着打吧,自已守在城里就好了。打定注意,诸子为带兵来到了县城外面,并派人向柴知县通报。
听说诸子为带兵回来,柴知县率三班衙役和大小官员,还有驻防的铁汉出城迎接。看到诸子为仍然摆着那个不可一世的臭架子,众人心里都很生气,这家伙什么都行,就是打仗不行。省都司派他来抗击倭贼只怕延误战机,害惨了百姓。柴知县把诸子为迎进城后好酒好菜招待了一番,又把按察分司的一个大院子做了他的府邸。诸子为此时想到了老祖母。他就派人到阜塘寨把诸氏夫人请了来为他压惊。
诸氏夫人根本没有来的意思,但拗不过孙子派去的那些无赖只好同意。一乘小轿就把她从乡下抬进了县城临时改成的正千户指挥所,诸子为不仅给祖母派来了使唤的随身丫鬟,还找来了几名厨艺不错的厨工。诸子为安排好祖母,又把各个百户所的校尉叫到大堂研究作战计划和布防。听说要攻打东营卫,铁汉和各位百户所校尉有些不理解,这个诸子为从福州回来怎么变的如此积极起来了呢?更让人不明白和的则是,他这个被人骂作不孝孙子的把祖母接进了城里,好吃好喝的供养着。二位小夫人佟文和秋玉就安排在祖母身边照应着,而且二位小娇美人也变的乖巧许多。在祖母面前不仅知情达礼。还规规矩矩跑前顾后。
吃过晚饭,诸子为把各位百户校尉和各个村寨的民团总召集到大堂,见他对抗倭如此尽心尽力众人似乎从中看出了什么?高阿爱心里带着疑问,也不好便问。为人直爽的张三愣坐在堂案右边望着诸子为道:
“诸将军,你有话就直接和大伙说说吧。抗倭是大事,马虎不得,我们一定会尽心去做。”听了张三愣的话,诸子为拱了一下手站起身道:“既然如此,我就把布防和任务传达下去。明天。咱们就攻打东营卫,一定要把千户所夺回来,狠狠打击倭贼的嚣张气陷。铁校尉是我的老部下,跟着我南征北战数次吃尽了苦头。他带兵有方,这次攻打东营卫仍有他指挥。另外,苏校尉和段阿棍一定全力配合。至于我,殿后支援。”张三愣一听心里多少有些可疑。望着诸子为:
“那我们这些民勇怎么办?”诸子为道:“你和阿爱其他民勇一概退守青草山,那里也是防守要塞。”这是什么安排呀?众人面面相觑议论纷纷,青草山让民勇去把守行吗?但决策一定谁也改不了。诸子为拍了一下惊堂木:“退堂,天色已晚,有事明早在议。”铁汉和弁总旗,邓光,高阿爱等人只好退出大堂。诸子为在众侍卫护拥下去后堂睡觉休息去了,高阿爱和张三愣,魏新强,洪祝会回到营地商量了一下也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清晨,诸子为就让人敲响了集合的钟鼓。众百户所指挥校尉集中在堂外空地上,身后便是排例整齐的小旗兵和民勇们。他们扛着枪拿着刀气色也不错,诸子为身后摆着一张长桌子,一坛酒放在上面还有几只陶碗。诸子为让飞鹰倒了酒端在手里呈到铁汉面前:
“铁校尉,这是饯行酒,也是壮行酒,喝了它也好打胜仗。”铁汉接过:“多谢诸将军,我们一定会打胜仗回来的。”说完此话转过身:“兄弟们,我铁汉不当孬种,一定带好大家打好这一仗。为,兄弟们喝了这酒。”诸子为对后看了一眼:
“李卫,飞鹰,为兄弟们倒酒。”李卫和飞鹰各抱起一个酒坛子开始倒酒,每一个人喝一口就往下传下去。酒喝到了一半,柴知县带着衙门各房的典吏全来了,说是为将士们送行的。他的到来让将士们很震奋,一个个摩掌擦拳准备大干一场。准备就绪,铁汉带队开始进发。柴知县送他们出了城,诸子为带五百人殿后走到护城河边就停了下来。铁汉带队往东营卫进发,高阿爱和洪祝会,张三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