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特种兵-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班长,这些想要到咱们团的兵,你看好哪些?”
对于史今看兵的眼光,洪兴国是非常肯定的。虽然手头的材料仅仅是这些兵员的基本材料,加上一张二寸免冠红底照片。
史今下意识地挠了挠头。
这问题还真是不好回答。
定兵会上他只是草草扫了一眼前来的小伙子们,这会儿凭借印象,加上这些资料来判断,虽然心里已经有了几个目标,但要将团里需要的新兵员额填满,差距不是一个两个。
“指导员,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我先给你几个确定的名字吧。郑春有,卢波,杨浩……”
眨眼的功夫史今便念出了至少二十个名字,洪兴国眉眼里透露着笑意,手却一刻也不闲着,将史今念出的名字一个个全都记在了自己的本子上。
“三班长,这次带你来太对啦。有这二十几个人打底,咱们接下来选人底气也足了。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个人,你得给我参谋参谋。”
洪兴国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他作为一名政工人员非常达标的谦逊,将史今往前拉了拉,看了看门口,虽然不能透过那道三合板的门扇看到门外是否有人偷听,洪兴国却像是已然确认了一般,深吸一口气,这才低声跟史今说道:
“我发现了个人才。”
“人才?”
史今不得不确认一番,来判断洪兴国是不是刻意夸张。当他看到洪兴国那眉眼里泛起的笑容的时候,便知道自家指导员很可能在武装部得到了什么小道消息:
“指导员,您说的是哪个?”
见史今主动问起,洪兴国得意地笑着:“萧辰。”
“萧辰?那个重点大学的大学生?”在洪兴国去武装部打探消息的时候,史今也反复审核了资料。看到萧辰的那一张,他下意识的将其列为不确定的兵员。史今很清楚,这种学历的新兵,其他三支部队同样会抢着要。
他们702团在这场竞争中,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
见洪兴国点点头,史今有些纳闷地问道:“他的问题我正想跟您汇报呢,这种高学历的人才,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到咱们这边来。说不定这会儿那群炮兵都上门拉人去了。”
史今担心之前填报志愿是萧辰不了解,现在其他三支部队一旦得到风声,肯定会主动前去接洽,到时候扯起皮来,只怕会没完没了。
洪兴国顿时大笑了起来。
“三班长啊,你就是太谨慎了一些。”
“今天武装部的陈部长谁都没给透露消息,唯独在我这里,支使我去私底下问了他们一个工作人员。你猜怎么着,这个萧辰可当真了不得啊。”
此时的指导员心里可谓极度舒畅,将他从小高那里打听到的消息一个字不落给史今讲了一遍,临了颔首赞叹:
“这种矢志报国的事例,都能够当做典型了。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主动要求提前接受了训练,有着这样的品格,到了部队肯定能迅速冒出尖来。只怕到了那个时候,师里甚至集团军都会派人来专门报道。这样的苗子,咱们一定要留下。”
这会儿轮到史今惊讶了。
“您是说,他是指名道姓要到咱们团来?”
“没错,不仅是咱们团,按那个小高话里的意思,他的目标很有可能就是咱们连。”
洪兴国这会儿是怎么想怎么舒畅,晌午他请小高吃了顿饭,桌上小高讲述的那叫一个仔细。萧辰曾经说过的很多让小高印象深刻的话,都被当做材料一样讲给了洪兴国。
作为一名连指导员,洪兴国如何不清楚萧辰的思想境界绝对是这批兵员里最拔尖的。甚至说他们七连的很多思想骨干,论及水平都不一定有萧辰高。因为那些人的境界里,还差了一分广阔的见识和胸襟。
史今闻言,说话有些犹犹豫豫:
“指导员,这个,咱们这么干,会不会对其他新兵有些不公平。”
史今不是坏人,他只是更希望其他新兵也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萧辰相较于其他新兵,步子迈的实在有些太大了,大到他这个接兵人员都感觉有些招架不住。
洪兴国闻言顿时大笑了起来。
他忽然觉得今天中午听到的很多话,第一时间就派上了用场。
“有什么不公平的。三班长,你一再希望公平,就没想过造成这种不公平的背后,是什么吗?”
“今天听到了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所谓的优秀,就是在别人吃喝玩乐的时候,默默地付出汗水,然后比别人提前一步得到了需要的东西。就冲这句话,我觉得连长都会喜欢这个兵。”
“好啦,我把萧辰的名字也记上,你来帮我再挑几个出来,争取咱们把这批新兵里的好苗子一网打尽。”
面对指导员的劝诫,史今思考了一下,随即点点头,将精力全都集中在那些未曾被确定的兵员资料上。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转眼便来到了四个单位正式提交确定人员名单,同时也在武装部的斡旋下,对各单位不予录取的兵员重新组织分配的时候。
陈光林看着洪兴国上报的名单,第一个名字便是萧辰,不由得咧嘴笑了笑。
“各位同志,我希望兵员去向的划分在今天会议结束之后,能够正式确定。按照运兵计划,三天后家访工作就要正式启动。我们将会在两天时间内通知各新兵家庭准备好接待家访。”
“工作规定你们都很明确,我不再重申。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名矢志报国的好青年,他们都是好孩子。”
………………………………
第12章 临走
萧辰没想到前来家访的居然是洪兴国——这位钢七连的指导员。
说起来萧辰对于这位指导员也算是非常了解了。
他的性情几位内敛,但骨子里同样不乏深情。被高城这位强势的脸上掩盖了所有锋芒,却依旧任劳任怨,将七连的日常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就算是七连改编前他被第一个调离,却仍旧在战士们面前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避免让战士们提前感受到慌乱。
感受到洪兴国从一进门就有些反常的热络,萧辰有些好奇,但还是平心静气,等待洪兴国发问。
反倒是萧有名和夏玉芳两人,家里忽然来了个军官,一时间端茶倒水不算,硬是将提前准备好的糖果果干之类的堆了一碟子端上来,这才很是紧张地坐在萧辰两旁,眨巴着眼睛盯着洪兴国看。
从萧辰家门口停了辆车开始,就一直有借口串门的邻里走进来,不过短短几分钟功夫,屋子里头便坐满了人。如果抛开新兵家访这一茬,肯定有人会觉得这是双拥的典型范例。
在一群人好奇的目光中,洪兴国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翻开本子,问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
“萧辰同志,请问,你为什么想当兵?”
这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次被问起这个问题,萧辰的回答当然中规中矩,洪兴国只是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着,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两位家长,关于萧辰同志报名参军的事情,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这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洪兴国关心,这四邻八舍同样支棱着耳朵想要听听萧有名夫妻俩心里的苦。自打萧辰折腾着要当兵,碍于两人的情绪,谁都没有多问过,今天正好赶上趟,可以听个清楚。
倒也没有什么恶意,纯粹就是想听来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那些闲谈,甚至连风言风语都算不上。
萧家一直秉承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面对洪兴国的询问,萧有名便扯开了话腔:
“没啥意见。娃儿大了,有些主意就需要他自己拿。他读的书多,主意肯定比我正。我听他仔细说过,觉得到部队虽然苦,但确实比地方有更大的发展。”
洪兴国到现在已经家访了七家,从来没有像萧辰家这样的。
萧有名这幅完全听自家儿子的模样,洪兴国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了。
“那么,夏玉芳同志,你的意见呢?”
夏玉芳现在已经完全接受了萧辰要去当兵的事实,虽然还是有些舍不得,但生怕自己说错了话影响萧辰的前程,以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萧有名的话复述了一遍。
两口人如同统一了口径一般,洪兴国自然不再重复记录,而坐了整整一屋子的邻居们也颇有些失望。
洪兴国又将目光转向了萧辰:
“萧辰同志,对于那你在部队的未来,你又什么计划吗?”
这倒确实是个问题,萧辰并没有想过,洪兴国提起之后,萧辰到底还是进行了一番思考。
“报告首长,我现在对军队的了解仅仅流于表面,所以并没有确切的打算。或许当我成为一名表里如一的兵,我的心里就有了答案。”
洪兴国从萧辰的话语里听到了老成。
几个严肃的问题问过,洪兴国已经确定陈光林给他推荐的这个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兵。心满意足之下,倒也不再过多追问,只是迫切地想要将这个兵带到部队,让他到钢七连,成为一名响当当的尖兵。
一连走了十多家,这个乡的家访工作正式宣告结束。洪兴国拖着疲惫的身体跟史今汇合,回到招待所,将一天的工作认真做过总结之后,便沉沉睡去。
家访工作结束,兵员名单也正式张贴,萧辰的训练并没有因为这些中断,直到一觉醒来,迎着村里乍然响起的锣鼓喧天,萧有名冲进房间催促他穿好前几天村委领来的军装。
说是军装,其实并没有任何和军队有关的标志和文字。
只是一身军绿色的外套,以及短袖短裤和那件大名鼎鼎的八一大裤衩。穿在身上并没有多出三头六臂来,但人们对军装的固有印象的加持之下,确实比平常要精神许多。
看着萧辰穿戴完毕走出房间,萧有名和正在忙着往萧辰那配发的提包里塞东西的夏玉芳同时愣了一下。
这是萧辰第一次将军装传出来给他们看,两口气看着精气神都大有改变的萧辰,萧有名的手颤抖了一下,随即转身将放在茶几上的大红花拿起来,便要往萧辰的胸口带。而夏玉芳,这个时候终于忍不住,在一家三口的时候,蹲在地上痛苦起来。
夏玉芳很清楚,戴上这多大红花,当锣鼓声走进自家的院子,随着村长亲手点燃那挂两百响的鞭炮,自己的儿子就要离开。
往后想要再见,可能就是两年以后了。
两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比起其他家庭,夏玉芳过早地适应了自家孩子不在眼皮子底下的生活。但以前她能适应的最长期限,是半年。现在,两年,甚至更长。
对于一位心思全都在自家孩子上的家庭妇女,没有比失去心头肉更让她觉得痛苦的了。虽然,这种失去只是在距离的角度上,而非生死。
萧有名想要戴红花的手悬在半空,到底还是没有喜滋滋地往上抬。红纱编织的大红花捏在手里,到底伴随着一声叹息,将高度落到了几十厘米以下,最终重新回到了茶几上它原来的位置。
“媳妇儿,别哭了啊。娃儿去当兵,这是个好事。你看咱们村那几个大小子,想当兵人家都还不要呢。就咱们萧辰,一路又是体检又是审核的,咱们连心思都没花过……”
“娃儿打小不让咱们操心,我都知道,可是我就是舍不得啊。人家的娃儿都在眼睛里活着,咱们的明明比人家好那么多,非要当兵。这一走几年不见个人,长高了长胖了我都不知道,你说我咋能不哭。”
一时间,房间里似乎只剩下哭泣,连热闹的锣鼓声都飘不进来。
………………………………
第13章 送兵送到火车站
当夏玉芳不舍的泪光和萧有名的轻叹碍于人多收敛之后,萧辰到底还是戴上了那多大红花,在村民们可劲的锣鼓声中,于村里那所小学组织的学生欢送队整齐地敬礼中,拎着提包跳上了村里送兵的拖拉机车队。
萧有名和夏玉芳也紧随其后,跳上了新兵家属欢送车队。
村里所有的拖拉机都出动了,大功率的柴油机层次不齐地冲天冒着烟。村民们望着那渐渐远去的烟尘,似乎有些羡慕地议论:
“这就是冒青烟啊,这些娃儿们算是走出去了。”
这样的封建迷信说法在科学文化普及度不高的农村里到底还是占据着市场,一人发话,顿时周围的所有人都颇为赞同地点点头。那看向滚滚沙尘的目光里,赫然夹杂着几分羡慕和期待。
县城虽小,但正应了那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条铁路横贯全县,虽然县城的经济给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蒙了羞,但到底在接兵的这个时候,就显得县城别具一格起来——那些铁路不停靠的县城,新兵都是提前到市里坐的车。
接兵的军官和武装部的所有人都等在火车站前的小广场上,等着十里八乡的所有新兵都被陆陆续续送来之后,陈光林示意接兵军官们开始点名。
这是一个颇为混乱的过程,因为期间夹杂着不少家长声嘶力竭的呐喊和叮嘱,甚至还有震天响的嚎啕大哭。以是在部队十分钟就能够完成的事情,硬生生被拖延了又一个十分钟,新兵们才按照去向,在小广场上站成了四个方队。
混乱不堪,参差不齐,这是萧辰的第一感觉。
好在他的心思也并不在这些地方上,在人群中找到了垫着脚往这边看的萧有名,顺着萧有名的身影,萧辰看到了浑身只冒出头顶上戴着的半个粉色围巾的夏玉芳。
“娃他娘,你到我前头来,娃儿看见咱们了。”
萧有名跟萧辰两人的目光交汇,虽然隔空没有任何思想的交流,但萧有名却分外欣喜。那是一种在人潮人海中发现自己要找的那个人的喜悦和成就感,此时的他非常希望能够和自己的内人一起分享这种感觉。
夏玉芳即使挤到了萧有名正前方,萧辰看到的也不过是半张脸罢了。但相互之间能够看到,夏玉芳忽然就迅速适应了这种情况。她心里清楚的很,当萧辰随着他身边所有的同龄人一起踏进火车站的大门,从此就算是这样的见面,也是一种奢侈。
一时间不知道从心头还是鼻头涌上来的酸楚,瞬间刺激到饱受摧残的泪腺,夏玉芳的眼角又渗出了豆子大的泪珠。
没有人笑话她,因为周围不仅是妇女,哪怕有些心肠软的大老爷们,此时同样垫着脚冲新兵方队寻找着自家的儿郎,眼睛里也强忍着泪水。
陈光林代表县里的致辞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保卫中步入尾声,接兵的军官们并没有这么多头头道道,当陈光林将指挥权交给他们的时候,四支方队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涌进了敞开大门的火车站。
新兵这么一走,送兵的家长们紧随其后跟了进去。
从前大部分时间都冷冷清清的火车站一下子居然变得热闹而重要了起来,四支方队到达各自划分的车厢前的站台上之后,军官们便短暂地解散了队伍,让新兵们跟家属进行最后的道别。
萧有名和夏玉芳的目标一直很明确,所以队伍解散的第一时间,他们就拉着萧辰的手来到一处早就相中的僻静处。
“娃儿,到了部队,打电话的时间可就少了。你可以一定要给家里多写信啊。”
夏玉芳对新兵连的了解似乎超脱了所有人,而且依仗自己曾经读过初中的文化水平,她的嘱咐就是那么直接明了。
比起打电话,她更希望萧辰能够多给家里写信。最好是每周都来那么一封信,这样她的生活也就比别人多了一些念想。
面对这样的要求,萧辰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娘,您就放心吧,我到了部队,只要条件允许,第一时间给您写信。”
萧辰的回答让夏玉芳非常满意,所以她将嘱咐的权利交到了萧有名手上。
萧有名并没有多说些什么。跟中国千千万万个父亲一样,他对感情是含蓄的,也是不善于表达的。这会儿的嘱咐跟他此前几个月,甚至此前几年对萧辰的嘱咐一模一样:
“娃儿,爹吃苦受累,就是为了你能过得比我好。到了部队好好干,争取啥都按照你的计划,一步步稳稳妥妥走下去。你身胚子弱,前头有不少苦吃。莫要被这些吓怂了,你老子当年刚干砖瓦匠,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萧有名的感情爆发了,但是他的表达依然是那么的笨拙。
他没有更多的要求萧辰做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念叨着自己当初从农民到砖瓦匠的改变,希望萧辰能够从中得到某些启示,或者某些精神。
直到不远的地方,几个二流子咋呼的声音响起,萧有名难得的絮叨才被打断。
有些不高兴的萧有名回头一看,脸上露出了几分鄙夷,但被他很好的隐藏起来。
只是当他转过头想要继续对自己的儿子说点什么的时候,却发现萧辰忽然走到他的身边,用一种让他感觉严肃的声音说道:
“爸,那边好像有二流子堵我的战友,我过去看看。你们跟妈赶紧回去吧,有什么话,咱们可以书信联系。”
萧有名还没有来得及阻拦,萧辰的身影就已经冲了出去。
“你咋就不拦着点?”
或许是因为离别,萧有名的感情被各方面放大。看着萧辰往闹事的方向走过去,萧有名扭头便是一句责怪。只是看到夏玉芳的脸上同样表现出了慌乱,萧有名到底还是叹了一口气作罢。但他的人已经跟着萧辰的脚步,前往那几个二流子的位置。
作为一名父亲,他不准备看着自己的儿子没几个小混混给欺负了。
………………………………
第14章 对峙
萧辰赶过去的时候,一名染成棕色披肩发的青年正对一位上身穿着驼色夹克的中年人推推搡搡,他的身边还有个身穿黑白格子衫的青年摇旗呐喊以振声势。
而那位驼色夹克中年人的身旁则站着一名新兵,笨嘴笨舌想要跟两名青年理论。
萧辰看到这一幕,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不就是电视剧中许百顺送许三多的时候在站台上跟两个二流子起争执的画面么。思绪回转的时候,那名格子衫青年已经盯上了两腿都在颤抖的许三多:
“我告诉你,你个我不认识,你我认识,解放军叔叔……”
“认识怎么了?想练练吗?”
萧辰的声音有些严厉,但听起来似乎又有些懒洋洋的,落在两个社会青年耳朵里,似乎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家伙对他们表现出了极度的不屑。
他们感觉自己的威严遭到了极其恶劣的挑衅,不,如果平心而论,事实上,他们感觉到了一种蔑视。那是对他们一直以来虚张声势的仅存的尊严和骄傲的严重踩踏,这种恶劣的态度甚至一瞬间从超越了他们刚刚从许家父子身上找到的欺负人的快感。
“你小子是哪的?妈的,不要以为穿了身绿皮就把自己当根葱,老子正想找人试试这拳头打人疼不疼呢。”
格子衫青年嘴上说着,他身旁的染发混混已经箭步迎上萧辰:“小比崽子,找揍。”
喇叭裤那宽敞的下摆带着一条饱含着羞怒的腿,随着膝盖向上抬起,随即狠狠前踢,想要一脚踩在萧辰小腹上,让他第一时间失去动弹的力气。
这是混混们欺负弱小是最为惯用的手段,与之同列的还有抱头顶膝,拳打鼻梁等各种阴损的招式。
许家父子看到这忽然的一幕,两人下意识缩了缩脖子,没有言语。他们觉得这忽然冒出的小伙子压根就看不清形势,即便是想要帮他们,但现在看来也不过就是多管闲事罢了。
萧有名还在萧辰身后十多步的距离,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就要被小混混给打了,三步并作两步往前跑,嘴上还大喝一声:
“给我住手,我看谁敢打我儿子。”
那扯开的嗓门无非就是想吓唬吓唬这两个混混,好让他们收起踢出的脚。只是无论染发混混出于内心的愤怒,或者是踢出去的脚根本收不回来,反正这一脚眼看就要落在萧辰身上。
让萧有名愣住的一幕出现了。
电光石火间萧辰稍稍侧身,抬起右脚向前踏的同时,居然一把就抱住了混混踢来的脚并且将两手携着那条腿放在自己腰间垫着。比萧辰要大好几岁的混混一时间居然无法挣脱,眼睁睁看着萧辰右脚踏在地上,让他的两条腿与地面摆出一个诡异的三角形。
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存在,他完全无法挪动地面的那只脚,与此同时被萧辰抱着的那条腿也因为角度问题根本使不出力气。
武警擒敌拳的第二式,抱腿顶摔的半招。这是从武警转业回家的小李当初训练他的时候教授的,整套擒敌拳被萧辰演练过多次,加上日益增长的体能,对付这种街头混混绰绰有余。
要不是碍于身上的军装,萧辰绝对会第一时间用出这一招的下半招,让染发混混瞬间失去打人的能力。
“放开我。”
这种极其别扭的感觉让染发混混色厉内荏,一脸凶悍的表情试图恐吓住萧辰,进而让他放手。但萧辰并没有理会,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