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殿下嫁到-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途中,必然会经过莲花亭,这几天因为心心念念着公主,路过此地之时,我都是急驰而过,只有回来之时,才会在此处稍作停驻,借着这难得的迷人月色,观赏一番莲花池中暮闭的花骨朵儿,也是别有一番趣味的。

    将马儿栓在了河堤岸边的柳树上,然后信步来到这莲花亭中,独自站立了片刻。

    空气中隐隐有檀香的气味久未散开,应该是不久前有人在庭中焚香的缘故吧。

    瞧了一眼那早已空无一物的石桌,再瞅着这良辰美景,月色迷人,又有莲花相伴,当真是弹琴诉曲的绝佳之地啊。

    难怪,会有人特意到此地弹琴奏乐了,当真是好雅兴啊

    也不知这弹琴之人何许人也,既然有此雅致,那应该也是位喜好音律之人吧。可惜来是我有些姗姗来迟了,没有机会好好认识认识这位雅士,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见上一面呢?

    我这般兀自想着,眼瞅着月将中天,若是回去晚了,阿正那小子又要紧张兮兮了。

    自那晚我回去之时一身是血,阿正便紧张得坐立难安,无论我外出想去哪,他都紧紧跟随,生怕我再出什么闪失,这一来对不起老火头的叮咛嘱咐,二来也无法向公主殿下交代。

    我知道阿正是怕我出什么意外,让他担心是我不对。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不愿意阿正跟着,因为那些人要杀的人是我,阿正和我在一起,也只是会无辜受到牵连罢了。

    所以我极力阻止他随我一听前往永安寺,最后他拗不过我,便与我约定必须早些回府,若是越过时辰,他便带着家丁一路去寻。

    这小厮执拗起来,也当真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回去吧

    我这般想着,大步离开了莲花亭,牵回了自己的马儿,上马之后,便急速往家里赶去……
………………………………

第88章 关心则乱

    刚一散朝,我便匆匆出了皇宫,刚走出东华门,便寻着阿正的身影。

    果然,不远处,阿正正牵着一匹骏马站在路边侯着了。

    我微笑着走了过去,阿正见我来了,忙不迭的给我低头行了一礼,言道:

    “公子爷,阿正等你许久了。”

    今儿个处理事务有些晚了,我瞧阿正神色有异,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忙问道: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儿?”

    话音刚落,阿正忙将藏在怀里的一封信交给了我,言道:

    “有人悄悄放在公主府大门口的,是一个小乞丐,无法得知是受何人指使。”

    我眉头微微一蹙,有些疑惑地接过阿正手里的这封信,见这封信似乎已经有被拆开过的痕迹了,朝阿正那盯了一眼。

    阿正忙低头言道:

    “请公子也赎罪则个,为护公子爷安全,阿正不得不出此下策。”

    我不禁微微叹了口气,阿正这小子最近也有些杯弓蛇影了,深怕我受人暗算,无论是吃食亦或者这类外来的书信,他都必得一一过问才行。

    “以后,莫要再如此了。”

    虽然知道阿正用心良苦,但是事关**之事,我还是不愿意阿正太过干涉其中。

    “是”

    阿正点了称是,对我的交代从来都是一一牢记在心的。

    话也说回来,若只是单纯的一封书信,阿正面色也不会有异,可能是信中内容所提及的,是什么急事吧。

    我拨开了信封,抽出了里边的信笺,却不曾想里边还含着一根银钗,我将银钗放在掌中仔细掂量着,简单的设计,钗头的一抹翠绿宝石,起先便觉着此物颇为眼熟,似曾相识。

    可当我看到上边有小字为柳之时,我的心脏猛地抽痛了一下,瞳孔陡然间睁大。

    这东西对我来说,岂止是眼熟啊,这支银钗因缘际会,曾落在过我手中。

    怎么会,不可能的?

    我慌忙将那封信打开,上头只是用娟秀小楷写了两行字,简单明了:

    若想知前因后续,速至莲花亭一见,我等你。

    这字迹,真的是太像了啊,“我等你”?那个我又会是谁?

    我明明亲眼瞧见她从桥上跳下去的啊,那日冰雪寒霜,当年即便是我侥幸未死,也因此而落下寒气侵体的毛病,身子一直不好,断断续续的一年一大病,小病也未曾断过。

    她是那般柔弱的女子,跳将下去焉能活命?

    我死死地揉住那信笺,只觉得呼吸都伴着一丝丝痛楚,胸口难受得紧。

    这究竟是谁干的?简直就是卑鄙小人,无耻之极

    我立马从阿正手中夺了马缰,翻身上马,调转马头快马奔驰而去,而身后阿正说着什么,我都没心思听了……

    差不多与此同时,在禅房中静心抄写佛经的萧琬,微微抬起手来,将鬓前垂落下来一缕发丝,轻柔地移开了雪白纸笺上。

    纸上所书经文,不仅工整端正,笔力也苍劲有力,实在不像是出自眼前这位素衣绝美女子之手。

    执着笔沉静了片刻后,萧琬缓缓地舒了一口气,心境也大好起来。

    抄写经文最能让人平心静气,心无旁骛,断一切杂念,沉浸其中,浑然不知身处为何处,现今为何时了……

    将笔搁置笔架山,萧琬端坐于案前,瞧着那卷经书愣愣出神,佛经里说:书写经之一行半句,能够成就大愿。大抵说的,便是抄写经文也算是积累功德的一件事儿吧。

    也许正因为如此,皇祖母才会让她们姐妹几个安心在禅房抄写经文的吧。

    抬眼朝着窗外望去,想瞅瞅现在是个什么时辰了。却恰好看到一篇落叶悠然地在窗外飘过,极为轻柔,若不是恰巧瞧见,想要发现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落叶静美,也曾傲立枝桠,一片落叶尚能不负这短暂韶光,何况人乎?

    “魅”

    萧琬轻声呼唤,方才还有些温和的眼神,顿时透出几丝冰冷来。

    “属下在”

    也不知何时,一个黑影仿佛凭空出现一般单膝跪在萧琬跟前,此人身着黑衣黑帽,身形略为偏瘦,无法看到此人面容。

    此人行事如此诡异又不让人瞧见面容,对萧琬又如此恭敬顺从,想来定是暗影卫无疑了。

    暗影卫是太皇太后一手创建出来护卫皇家成员安全的一只人数极少组织,可能成为暗影卫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他们只听命于自己的主人,唯一的使命就是护卫主人的安全。

    对于暗影卫,知晓其存在的人并不多,至于这群人的行事作风也就更加无从得知了。

    唯一可以知道的是,他们的使命便是护卫主人的安全,若是主人死于非命,而他们也必得誓死相随;若是主人因病早夭亦或寿终正寝,暗影卫则可以恢复自由之身,使命完成,可自择出路。

    对于暗影卫来说,追随什么要的主子并不是他们自己选的,而是主人自己挑选的,一旦被主人所选中,等待他们的命运,便是为主人效忠,至死方休。

    魅,便是萧琬亲自选出来护卫自己的暗影卫,原本萧琬是拒绝选择暗影卫的,一来凭她现在的实力,即便是江湖好手也未必可以近得身来。二来,萧琬并不赞同设立暗影卫,因为这对他们太残酷了。

    可皇祖母一句话便让萧琬妥协了。

    眼前的三人你若不选,便是他们无能,杀不赦

    说要杀他们,这三人也不求饶,跪下甘愿赴死。

    萧琬常年戍守边关,经历无数生死劫难,深知人之性命最为宝贵,可一而无二。

    他们好不易从层层选拨之中脱颖而出,活到现在,萧琬实在不忍因她一句话,而让眼前这三人白白送了性命。

    瞧见了他们三人中身子偏瘦的魅,萧琬想也没想,便在这三人之中选了他。

    那年,萧琬十六岁,当日是她的生辰,而皇祖母送给她的礼物,便是暗影卫……

    萧琬开始想要的其实并不是护卫,也许只是一个即便是深夜了,也能陪自己说会话或者听自己说话的人罢了。

    令萧琬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有些瘦弱的身影,居然会是暗影卫中最强的存在。

    知道这一点的时候,萧琬突然有了想与魅比试一二的心思,可刚一提出来,魅便跪下请罪求死,因为暗影卫一生都不可对主人拔刀相向。

    萧琬不知暗影卫这般的忠诚究竟是从何而来,但她知道,魅是说到做到的,萧琬佩服他,从那以后便再也没有说过要同他比试的事情了。

    她们就这般静静地相处了将近四个年头了吧,知道他存在的,萧琬身边也就只有紫玉和红玉而已,对了,也许驸马应该也知道了吧。

    原本暗影卫是只负责保护主人一个人的,可魅对萧琬来说早已不是一个护卫这般简单了,是共过生死的知交好友,她没有以公主的身份去命令他,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委托他,请他去帮自己守护一个人。

    萧琬想让魅保护的,便是驸马

    萧琬的担忧是没有错的,她预料到一定会有人对驸马出手,如今紫玉和红玉都不在身边,萧琬如今可以全心全意信任的人,也便只有魅了。

    斋戒祈福才第一日,就有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刺杀驸马了,萧琬知道了,若不是魅及时赶到,也许驸马早已性命不保。

    听到这个情报,萧琬恨不得立刻回到驸马身边,查看驸马的伤势如此,只想要待在她的身边护着她,不教她再受一点点伤害

    可为大局着想,萧琬不能离开永安寺,她不能弃皇祖母的安危于不顾……

    接下来的几夜,每当听到驸马一如既往优美的笛音,依然是报喜不报忧的赤子情意,萧琬只觉得内心深处,都在隐隐作痛……

    萧琬不能原谅,不能原谅伤害她的人

    望着跪在自己眼前的魅,萧琬直言问道:

    “你可查出那群人的来历了么?”

    萧琬让魅去查探的,便是那晚企图刺杀驸马之人。

    “当晚那杀手,只不过是被临时雇佣的三流杀手,以那杀手的身份按图索骥,找到了那□□之人,只可惜去迟了一步,此人已被人灭口,线索到此处中断。可在此人尸身后颈下两寸之地,有一烙印,乃是一只蟠龙,属下推测,此人乃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秘密组织蟠龙有关系。”

    魅答复得事无巨细,将调查出来的情报一一道来。

    “蟠龙?”

    萧琬闻言,眉头微微一紧,蟠龙乃是传说之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身做盘曲环绕之态,似将一飞冲天,却似求而不得,无奈盘踞于一处,静待时机。

    这组织以蟠龙为号,不知有何用意?

    “蟠龙在江湖之中虽然有几分名望,可势力分布有限,他们敢冒然行刺朝廷命宫,想来背后应该有更大的势力为其撑腰。”

    “既然是小组织,为何敢联合州镇于朝廷为敌?只怕这其中还有深意。你可查出这组织的头领是何人么?”

    直觉告诉萧琬,事情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

    魅顿了顿,随即言道:

    “崔颢”

    这人的名字怎生如此耳熟,在哪里听过一般,不,不对,确实是听过的。

    “我想起来了,当年太子哥哥的幕僚里,就有一个崔颢,这崔颢似乎还是崔廷佑的族弟吧?”

    崔廷佑便是当年在背后鼓动太子哥哥革新立法之人,乃寒门士子出身,后来变革失败,被朝廷处以极刑,诛连族人,三族被灭。

    “便是此人。”

    萧琬又喜又忧,喜的是崔家还有个崔颢还活着,太子哥哥当年之事,崔颢定也知情一二,只要寻到了他,那太子哥哥当年的冤案就有平反的机会了。

    当然,忧虑也伴随而来,这个崔颢此番与州镇总管联盟,势必是将刀口对准了朝廷的。

    朝廷诛其三族,独他一人侥幸未死,隐姓埋名多年创立蟠龙,目的难道不是为了报仇雪恨,企图颠覆朝廷,以慰他崔家几百口的冤魂么?

    若真是如此,那此人定然留不得了。

    原本打算只要调查清楚了当年那件谋反案的始末,出于太子哥哥的情面,萧琬也不愿意对崔颢赶尽杀绝,可此事若是为皇祖母所知,那崔颢定然不会有活路了。

    “魅,你可知道这崔颢如今身在何处?”

    萧琬打算先找到此人再说,至少先将他安置在安全之处,先保全他的性命,再做计较。

    怎知魅居然摇了摇头,言道:

    “崔颢确实是蟠龙的头领不错,可他已经失踪近一年了,组织之中,知道他下落之人寥寥无几,就连我多方打探,都未能确切探知到此人下落。”

    萧琬微微沉吟片刻,魅话中之意是,崔颢一年前突然隐藏起了行踪,难道是那时候他的身份被人识破了,故而隐藏潜伏起来以保全性命么?

    那他会藏身在何处,藏在何处才能躲过密探犹如天罗地网一般的探查?

    “既然他没死,那我们就还有机会找到他,找到他之后尽力护他性命,我有要事要询问于他,所以……他,绝对不能死”

    “是”

    魅领了命令,才过片刻,门外不远处似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萧琬随即摆手遣退,魅瞬点了点头,片刻间便消失在禅房内。

    当真是如同鬼魅一般,来无影去无踪啊。

    待那人来了,循例敲门,萧琬客气地让来人推门而入,进来的居然是个长相可爱的小沙弥。

    “阿弥陀佛,施主可是长公主殿下么?方才外出置办粮食的师兄收到一位名叫阿正管家的来信,说有急事需要禀告给长公主殿下,便着小僧将这封书信转交给施主。”

    “哦?”

    是阿正的来信么?可是驸马那出了什么变故?

    萧琬微笑着从小沙弥的手中接过那封信,目送着小沙弥离开禅房之后,萧琬便打开了这封书信,书信上写着几句话:

    公主殿下敬启:驸马被邀至莲花亭,恐其中有诈,性命垂危,求殿下速来搭救。阿正顿首

    当看到这封信的第一眼,萧琬便心急火燎的准备出这永安寺,去救驸马。

    正所谓:关心则乱。

    萧琬心念着驸马的安慰,这一刻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封信可能就是一个陷阱,而且还有可能是一个致命的陷阱。
………………………………

第89章 看朱成碧思纷纷

    “这封信是你写的……么?”

    义愤填膺的我,快步往莲花亭那去,却正好看到一个人影在莲花亭中抚琴,亭中围曼随风轻舞,让我有些瞧不清此人的身影。

    等我问出这句话来之时,人也已经来到了莲花亭外,这才正眼瞧上了那抹绿色的前倩影,然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亭中之人的琴声也戛然而止,似被我的突然到来而有些稍微慌了心神。

    我们便这般突然陷入了死静一般的沉默之中,好一会都没人再开口说一句话来。

    ……

    最后,还是亭中的绿衣女子开口打破了这渗人的沉静。

    “虽然不知道大人口中的书信所书为何,可确非小女子所写,大人问错人了。”

    绿衣女子言语恭顺,可却透着一股冷清,这一点都不像她。

    她居然称呼我为“大人”么?

    哦,是了,如今我身着公服,又有功名在身,确实是大人无疑了呢。

    苦笑一声,我随即抱拳行礼言道:

    “原来如此,那确实是在下唐突莽撞了,还请姑娘勿要见怪”

    绿衣女子的身影有些单薄冷寂,只是微微颔首,依然没有转过身来,只是施施然站起身来,抚了抚自己的琴,见状是欲离开此地了,只听到她淡淡言道:

    “若是大人没有其他吩咐,小女子便不扰大人赏花雅兴,这便起身告辞了。”

    “慢着~”

    我立刻出言制止,转而又为自己的鲁莽行为而后悔不已,毕竟早已时隔多年,我无法真正确定眼前这人是不是就是她

    “不知大人还有何吩咐?”

    我虽然无法看到她的表情,但听着她的语气,不温不火,不紧不慢,可见性子也是极为沉稳的了。

    “可否告知我,姑娘的名字?”

    “……”

    那绿意姑娘停顿片刻,我便知道她无意纠缠于此了,可我偏要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要看看你的模样……”

    “……”

    “让我知道,你是谁”

    “……”

    我一步步紧紧相逼,人也走到了她的身后,是的,无论如何我都要追寻一个答案

    “这些对你来说,很重要么?比你的性命都还要重要?”

    她的声音里突然有了几分嘲讽的意味,也许是在讽刺我的无知愚昧,亦或者是在笑她自己到如今还有那么几分痴恋罢了。

    我不禁露出几分悲伤的神色,手中的信笺和那银钗被我一起拽在手中,有些生疼,仿佛被扎破了手指一般。

    “我的性命早已经不属于我自己,可此时此刻,知道你是谁,比任何事情都来得重要”

    “也许,对你来说,知道了比不知道,要好很多……”

    她的语气中有了几分无奈,却也在片刻之间,让我确定了我想要知道的事情。

    “不,我想要知道,我,应该要知道。”

    我的目光是坚定的,因为我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什么都不明白的懵懂少年了。

    听到了我语气之中的坚定,绿意女子的嘴角忍不住浮现一丝欣慰的笑意,随即缓缓地转过身来,与我对视了片刻之后,施施然行了一礼,言道:

    “小女子宁静,见过大人。”

    是了,她的眼还是和那时候的一般,轻柔中透着点灵秀,而眉宇之间总是带着点淡淡地忧愁,娇美略显熟悉的容颜上,则是带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看起来漂亮极了。

    她以前总是笑得很少,可即便是笑了,也似乎没有现在这般好看。

    因为如今的她早已脱去了过去稚嫩的外衣,如同一只化茧而出的美丽蝴蝶,焕发出别样的妩媚美丽来。

    她变得成熟多了,而眉间多出的那颗绿色宝石,也将她映衬得越发光彩照人了。

    宁静么?这是她的本名?

    我还记得她曾说过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便是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原来,那个时候,她就在隐隐提醒我,她的本名了呢。

    “在下高辰,宁姑娘有礼了。”

    又郑重其事地恭身行了一礼,与她再度双眼对视,早已物是人非,时移世易了呢。

    原本以为,此生再无机会见到她了,时常魂牵梦萦心中缅怀,自觉对她亏欠良多,还以为永远都没有办法弥补一二。

    如今再见到她,只是瞧见她有些熟悉的身影,心中便已经激动不已了。再次见到她的容颜,我以为我会心潮澎湃,情难自抑,却没想到,最后只留下是一缕浅笑,然后感慨着时光易逝,不复从前了……

    “周围之人都习惯称呼小女子为静姑娘,大人若是不嫌弃,也可如此称呼。”

    “静姑娘……你,很像高辰认识过的一位故人。”

    我静静地说着,然后默默地瞧着她的眼。

    “哦?不知道是怎样的一位故人,让大人至今都难以忘怀呢?”

    宁静不过微微一笑,淡淡问了一句。

    “是一位我欠她一句真心话的故人。”

    “哦?”

    宁静有些嗤之以鼻。

    “柳絮……”

    “大人认错人了,小女子是宁静。”

    宁静的语气不觉有些急了,也许就连她自己也不清楚,此时此刻,自己的心绪也有些起伏不定了。

    “一个人的容貌可有相似,声音可有略同,可她的琴心,却是独一无二,世间仅有。你曾说过,我善读人心,更听得懂琴心,你的琴心便是柳絮的琴心,无论你是柳絮也好,静姑娘也罢,你便是你,叫什么名字,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在想我会这么快接受柳絮还没死的事实,也许是我早已在内心深处存在过这样的想法,特别是柳絮落水后的那段时间里,我几乎每日都去湖边搜寻着她的踪迹,想着即便是她早已香消玉损,我也要找到她,然后好好安葬祭奠。

    可连续好几个月,我依然没能搜寻到她一点蛛丝马迹,忆起往昔总总,总觉得柳絮并非我想象之中的那般柔弱,她会去寻死我就连想都没想到过。那几个月从不断的失望之中让我稍微找回了一丝丝理智,开始知道分析这其中的一些疑点和错漏。

    最后,我猜测柳絮也许根本没有死。

    我不知道这结论是我意冷心灰之后,找了那无数的借口来安慰自己的话语;还是真是经过我深思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我只知道,那几个月我活在地狱而非人间,人也有些神神叨叨,不太正常了。

    现在事实证明了,她确实还活着,是了,原来是,当时的我还不够了解柳絮,而现在的我,似乎也有些看不懂静姑娘一般。

    莲花亭外,天空灰蒙蒙地,突然下起了一阵细雨,淅淅簌簌的,只是瞧着,便让我心下冷静了几分。

    手里的信,不是她写的,也就是引我来这的人,令有其人。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