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女副将-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夷其三族!这就是功臣的结局。

    卫青才三十岁,显然还没有准备好应对朝廷的这种纷争局势,更没有想好如何应对君臣这种微妙的关系。

    这才与匈奴打了两仗,要是真协助刘彻完成了强汉大业,恐怕自己的结局也不会很好,因为卫青也是奴隶出生,也是靠着军功爵晋升的武将。

    “舅舅,你怎么来了?”霍去病正在营地站岗,就远远的看见一个身穿战袍的人慢慢的向这边走来,霍去病一眼就认出是卫青。

    卫青显得很疲惫,明显感觉脑子不够用了,于是走到霍去病身边问道:“怎么?今天你带班呀?”

    “嗯!”霍去病应答完之后,就与一旁的几个侍卫交流了一阵。

    卫青与霍去病并列而行,霍去病已经十岁,身高在卫青的咯吱窝了。

    “舅舅,你这一次可威风惨了。”霍去病边走边叙述这几天听闻的一些关于卫青的言语:“他们说你擒获了孜然王是不?”

    卫青站住脚淡淡一笑:“对,舅舅,给你带了一样东西。”

    “我就知道舅舅会给外甥带战利品。”霍去病眼神充满迫不及待:“在哪儿,在哪儿,快拿出来我看看。”

    卫青摸了摸霍去病的头说道:“走,舅舅心烦,想坐坐。”

    霍去病听后记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帅帐:“对了,罗将军还在军营,好像明天陛下要出宫,正在安排羽林卫,王将军进宫还没回来。”

    卫青顺着霍去病的眼神看过去,只见帅帐确实还亮着火把,但卫青打算不去了,因为另有深层次原因。

    “舅舅只想与你坐坐。”卫青说完就与霍去病向营地的后山坡走去。

    一阵阵的寒风吹来,旁边火盆的火苗东倒西歪。

    霍去病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孩子,他的目标就是能像舅舅一样为大汉建功立业,他的坐标也就是想舅舅一样驰骋疆场。

    毕竟,在现在的汉朝,霍去病还真找不到或者还真没有能让其成为心中榜样的人物,唯独卫青。

    卫青从腰间掏出了一个玉佩,这个玉佩就是擒获孜然王时,从中孜然王身上收缴的战利品,代表王的象征。

    “来,舅舅这一次没什么收获,拿着吧。”卫青将玉佩递过去。

    霍去病接过玉佩欣喜若狂,仔细看还嘟囔着:“等去病上战场了,也给舅舅带战利品。”

    看着霍去病那一脸的天真,卫青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出生、经历、梦想,真的是一模一样,所以总想与霍去病聊聊。

    ~~~~~~~~~~~~~~~~~~~~~~~~~

    卫青郁闷只能找霍去病聊聊,而刘彻却很高兴。

    经过白天卫青的谏言,刘彻决定还是卫青说的有道理,留着孜然王鲍威尔。

    所以大晚上,刘彻换了一身衣服,在王麒麟的带领下来到了羽林军的牢房。

    “他们在干什么?”王麒麟跟在刘彻身后刚到门口就问守卫。

    守卫见是刘彻来了,当即单膝跪地道:“回将军,刚刚才吃完饭,刚才吵着要见卫将军,末将正要去找你。”

    “好。”王麒麟手一挥道:“谁也不准进来。”

    “诺!”羽林卫分列两边严阵以待。

    刘彻进牢房后在王麒麟的带领下直接就到了关押孜然王鲍威尔的单间。

    看着睡在草席上,铺着薄薄的床单的孜然王,刘彻顿时感到很有成就,这确实是汉朝开国以来第一次,也是第一个。

    “这位将军,我要见卫青。”孜然王见来人了,再次强调。

    刘彻听后与一旁的王麒麟对视问道:“找卫青做什么?”

    孜然王见王麒麟身边又多了一个将军,而且好像还比王麒麟大,于是说道:“本王愿意投降,请替本王转告大汉皇帝陛下。”

    刘彻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就是匈奴的一个三等王,于是摇了摇头问道:“投降也要有筹码与价值,我大汉不是说受降就受降的。”

    孜然王听着口气似乎比王麒麟还大,与卫青有得一拼,虽然不知道大汉官制,但孜然王断定,这应该是个大角色。

    “本王愿号召匈奴奴隶层级的部落和牧民来降。”孜然王这几日也想了很多,必须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实力,而保住自己的实力就是尽快投降,而后召集自己被卫青打散的部落。

    刘彻听后淡淡一笑道:“好,朕就准了,接受你的投降。”

    孜然王目瞪口呆,朕。再一看一旁的王麒麟也在这位贵人的身后站着,于是弱弱的问道:“你是?”

    “大汉天子,刘彻。”刘彻自报家门后就乐了,一种征服的乐。

    孜然王再与一旁牢房的哈巴锤对视后,先是楞了一刻,而后双双跪地扣头:“匈奴俘王鲍威尔拜见大汉天子。”

    “哈哈哈哈哈。”刘彻听后发至内心的大笑……。


………………………………

第155章 战略先行

    时间一晃三天过去。

    刘彻与公孙弘、卫青、张鸥就匈汉局势进行了再一次分析,决定不大开杀戒,赦免孜然王鲍威尔以及贵族部落。

    在雁门郡和渔阳郡建立受降城,由鲍威尔实施和管理,向胡人宣讲大汉朝的政策,动员匈奴底层部落来降,协助边郡做好抗胡准备。

    早朝。

    文武百官静候左右,孜然王跪在殿中伏地不敢抬头看刘彻,这种气势在匈奴是重来没有见过的。

    对于刘彻刚才的决议他万分接受,第一件事就是要召集自己的旧部。

    “回禀大汉天子,小王感谢天子再造之恩,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收拢我国臣民来降。”孜然王说完也不敢抬头,因为就在刚才,满朝文武与刘彻进行了一次激烈的争辩,就是杀与不杀,看来汉人真的是同仇敌忾。

    刘彻见孜然王吓得头都不敢抬,于是大笑道:“哈哈哈哈,你刚才也看到了,我大汉想杀你的人多得很,朕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朕的苦心。”说完就思考一刻道:“下来之后,你写一封投降书,朕要昭告天下。”

    刘彻此举仍然是为了提升全国抗胡士气,打击匈奴记起周边国的气焰。

    孜然王伏地叩拜:“臣遵旨。”

    见什么事情都交流好了,丞相公孙弘站了出来,他一开始就主张留下孜然王,于是说道:“孜然王,陛下心慈仁厚,尔等既然降汉就要一心为天子分忧,如有二心,我大汉铁骑所到之处定让你尸骨无存。”

    公孙弘的话虽然有底气,但有一种莫名的无奈。

    “丞相提醒的是,小王,小王谨记。”孜然王哆嗦道。

    小王。刘彻反正听着这两个字就很别扭:“以后不要在小王小王的。”

    丞相公孙弘心领神会,在汉朝只有诸侯王才能称王,而刘彻对诸侯王现在是恨之入骨,牙根儿痒痒,于是接过话茬道:“陛下,臣建议封以爵位。”

    公孙弘的话立即引起了满朝文武的非议,大家相互间咬着耳朵。

    一名老臣当场就站了出来,恶狠狠的看着孜然王对刘彻禀报:“陛下,老臣觉得丞相所说不妥,我大汉将士在边关拼死抗敌都没有获得爵位,而如今,就一个被抓的胡人投降了,就封以爵位,对边关将士不公。”

    “请陛下三思。”众臣复议。

    面对争议,武将第一排的卫青内心忐忑,不想也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见刘彻也没有说话,这位老臣开始对着公孙弘大吼道:“公孙弘,你,你可知北疆军士抗胡的艰辛,他们为了大汉的安宁一步一寸土,今天,一个俘虏投降你就要建议给个爵位,你对得起边疆将士吗?”

    这位老臣的怨言就是来自当前的军功爵。

    丞相公孙弘听后也阉了,这是要为了一个匈奴人来得罪千千万万的将士节奏,经历多起朝廷斗争的公孙弘内心有些胆怯,官可以得罪,民可以得罪,唯独边关那群为大汉守门的人不能得罪,否则连刘彻都保不了。

    为了大汉朝的长治久安,为了大汉朝能耸立东方,卫青也豁出去了,当场就站到大殿中间拱手道:“陛下,臣建议如此,王,在我朝只能是诸侯王,孜然王能带所部降汉也算大功一件,封侯必行。”

    卫青说完又看了看刚才对丞相发难的老臣及其孜然王继续道:“孜然王既然已经降汉,而且陛下也给了相应职权,如果不给与相应地位,臣恐怕边疆胡事也很难得到朝廷大臣及边郡太守们的支持。”

    刘彻坐在龙椅上想了很久,公孙弘和卫青所奏确实可行,也是长久之计。

    “孜然王,朕可以封侯,但你必须改名,封侯既是我朝之臣,也是大汉之民。”刘彻说完就起身走到台阶下继续道:“千百年来,胡人侵我中原王朝,百姓怨声载道,恨不得将胡人抽筋扒皮,既以降汉就改了吧。”

    孜然王伏地就这样静静的听着,能有什么办法呢?谁叫自己是汉朝开国以来第一个呢:“臣既已降汉,就是大汉臣民,请陛下赐名。”

    “哈哈哈哈。”刘彻就喜欢孜然王这样的阚锲,于是大声道:“好,匈奴孜然王听旨,朕封你为翁侯,食邑三百户,名字就叫赵信吧。”

    孜然王听后伏地叩拜三次:“臣翁侯赵信谢陛下。”

    面对刘彻的决定,堂下大臣无人再敢说话,因为他们都知道,刘彻定下的事情谁要敢反对就等于找死,之前的九卿汲黯教训深刻,所以这种仇恨也只能记到了丞相公孙弘和车骑将军卫青的身上。

    朝会结束,刘彻就让内朝向全国发出诏书,对匈作战取得重大胜利,匈奴三级王孜然王率众投降汉朝,天子封翁侯赐赵信,这是开国以来第一次,民间百姓欣喜若狂,汉人的脊梁正在慢慢挺立。

    对国内发诏书,而对塞外发安抚信,由翁侯赵信主导,向全匈奴底层部落发出招降信,宣讲大汉天子决议和汉先进的文化。

    还别说,赵信的加入,确实让匈奴方面紧张起来,这也意味着汉朝扶持了一个匈奴的反对势力,对匈奴的威胁可不小。

    赵信封侯半月,边疆就发生了重大变化,被卫青打散的老部落一万多人寻觅而来,先后进入渔阳、雁门、代郡等地投降,优厚的条件更吸引了以奴隶为层级的投降部落十三支,他们直接整部落整部落的投降汉朝。

    而在刘彻授意下在边疆建立的三个受降城(划定的投降安置区域)也正是投入使用,基本能确保这些胡人过冬。

    汉朝战略上的先行一步让匈奴高层震怒,以左贤王忽韩特为首的北部大军开始满世界的寻找赵信的失落在草原的王族部落,而军臣单于更是下令,如果找到赵信全族,一定要将其铲除,要让赵信付出代价。

    因为赵信是匈奴历史上的耻辱,是百年来首个降汉的三级王,影响巨大,行为极其恶劣,如果不将其抽筋扒皮,难以平匈奴之火。


………………………………

第156章 时代特色

    朝廷无小事,每一件事都是轰动的。

    赵信投降的事情结束半月,而另外一件事情还在继续发酵。

    那就是御史大夫张鸥的军功爵制。

    二战匈奴的成绩列表下发全军,而这个列表让边郡一片哗然,表彰爵上,清一色的虎贲军和雁门郡名单,偶尔几个小爵出现在渔阳和右北平。

    虽然,这是严格按照军功爵法度执行,但对于时刻与匈奴对决的边疆将士们来说真的是不公平,都是议论一个事实,朝廷只看到了卫青大战匈奴的胜利,没有看到边郡将士守土有责的艰辛。

    而张鸥向边郡发出的说明更奇葩,直接回了四个字:杀敌立功!

    军功爵的初衷就是鼓励大家多杀匈奴人,所以张鸥也只能这样回。

    李敢作为边郡的代表在长安更是难过,性格决定了他在这件事情上的无所作为,更没有在刘彻面前给边郡守军争取什么。

    李敢将边郡的战报送回长安已经快二十天了,带着刘彻对右北平和渔阳的谕旨他即将继续北进。

    “李将军,你这是?”若瑶跟随卫青从未央宫走了出来,见李敢正在郁闷的整理马车于是上前询问:“你是要今天走吗?”

    李敢不算是一个高傲的人,但性格也有些怪癖,他看着若瑶冷冷一笑道:“代末将祝贺卫青将军,更祝贺虎贲军。”

    从李敢那冷冷的语言中,若瑶已经猜出他心中的节,顿时就想到了在现代的一些经历和当官的额一些做法,可惜,李敢没有学会。

    在现代,明明挤的是个痘痘,上报上级说成切除肿瘤,明明只到贫困户家拍个照,结果上报是全方位的帮扶,都在不惜一切代价邀功请赏。

    “李将军,恕本姑娘直言,干了工作还要会吹。”若瑶这是结合自己曾经的工作给的善意提醒。

    在之前的小局上班,局长上街装模作样的扫个地都要拍几张照片,更有甚者专门邀请记者跟随报道,从局长扫地开始解剖,从政治意识、作风纪律、为民情怀等等方面报道,虽说是假的,可上级就信这些。

    李敢听后没有说话,而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说实话,这一次去边郡,他真的不知道如何向守军将士们交代,也只能按张鸥的回复大家:杀敌才能立功。

    “谢姑娘提醒,我李家绝非那种无事生有的佞臣,是什么就是什么。”李敢说完就跨上战马,而后眉头紧锁的看着皇宫。

    若瑶郁闷,好心提醒,结果换来的却是李敢的白眼,按照现代的话来讲,一点都懂不起,也难怪李广到死都不能封侯,一家都是直脑筋。

    官场在混不在干,干得再多懂不起也徒然。

    见李敢眉头紧锁一脸郁闷的看着未央宫不离去,内心肯定有很多想法,若瑶也懒得给李敢啰嗦,毕竟李敢最终的结局也很悲剧。

    “李将军,杀敌才能立功呀。”若瑶说完就冲李敢笑了笑。

    李敢听后郁闷的缰绳一拉,而后转身向远处走去。

    李敢走了,看着他的背影,若瑶还真有一种说不出的忧伤,一想到这一家子将来就此遭受的厄运,真感觉老天不公。

    若瑶与李敢的交流其实早就被远处的卫青看见,主要是李敢在场,他如果出现就有些尴尬,所以一路放慢了脚步。

    “若瑶,李敢是去渔阳还是去右北平?”卫青在朝堂上没听清楚刘彻让他去哪里,所以很好奇的问道。

    若瑶转身见是卫青来了,于是带着可惜的口吻道:“将军,公平吗?”

    卫青知道若瑶问的是什么,也懂其中的意思,但,这是趋势,没有办法。

    俗话说,个人干不过团队,团队干不过平台,平台干不过政策,政策干不过趋势,大汉的趋势现在只能看见胜仗,没有其他。

    对于李广,卫青真的是发至内心的佩服,脚踏实地的实干派,要是朝中真有人,恐怕李广早已封侯拜将,就如自己一样,如果不是姐姐卫子夫,自己又何来这么好的平台?要不是平阳公主,卫家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对了,若瑶,你昨天说赵信怎么了?”

    卫青昨天把刘彻封孜然王为翁侯并改名赵信的事情说了说,结果让若瑶惊讶万分,原来自己抓的就是那个以后要复降匈奴的赵信。

    若瑶吞咽了一下口水道:“我知道这人,他毕竟是我抓回来的嘛,反正咱们得防着他,匈奴人,出尔反尔的事情干得多了。”

    卫青也不敢打包票说赵信就可以完全信任,但至少目前来说是有用的,而他即将开展的工作更是对大汉百利无一害。

    “走,本将军去会会他。”卫青说完就立即向翁侯赵信的住宅走去。

    此时的赵信正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王族至今下落不明。

    自投降汉朝已经二十多天,赵信的招降信也已传遍了整个匈奴大地,匈奴一方肯定在大肆搜捕赵信的王族,所以赵信焦急。

    “哈巴锤,上谷郡有消息吗?”赵信焦急的问道。

    哈巴锤之前是赵信的前锋大将军,如今也随为副将:“没有,倒是有两个部落听闻侯爷降汉,也带着人已经进入上谷郡。”

    “谁?”赵信很想知道是哪两支部落。

    哈巴锤记了记说道:“哈弗奴部落和坎达尔部落。”

    二十多天就取得了效益,赵信当即就吩咐下人,将此情况立即成奏章上报朝廷,他必须要让刘彻知道这个消息,至少要让刘彻知道他的决定是对的,让刘彻放心,更让刘彻知道,赵信确实也发挥了作用。

    不难看出,赵信相比李广确实会来事一些。

    “哈弗奴他们什么时候到长安?”赵信感觉光写一个奏本还不够,最好能带着哈弗奴等几个部落首领亲自来长安投降,这样才能看出自己的作用。

    哈巴锤道:“我知道侯爷的意思,已经通知下去了,让他们与上谷郡太守交接好相关事项就立即到长安。”

    “切记,陛下能放过我们,看重的是我们的作用,懂吗?”赵信道。

    哈巴锤点了点头,深知。

    此时,外面下人禀报,卫青来了。

    赵信赶忙收拾收拾就出门迎接……。


………………………………

第157章 西山之行

    若瑶知道赵信最终要复降匈奴,但也无力阻挡刘彻放过他。

    前面说了,赵信是大汉开国以来首位投降汉朝的匈奴三级王,任何历史事件的首位,要么很惨,要么很好。

    公孙弘为了安置这个翁侯赵信,专门在长安以北的地方为其购买了府邸,更为其配备了三十多个下人。

    当然,公孙弘也不是傻子,这些下人明面上是服务于赵信,其实就是一群直属公孙弘管辖的探子,时刻监视赵信。

    赵信这一次是真心的投降汉朝,因为如果不投降,在匈奴他也没了什么好处,甚至会被其他小王吃掉。

    而对于赵信目前有两件大事,一是寻找自己的王庭,另外一件事就是尽快招降一批匈奴人向刘彻以表自己的决心和能力。

    特别是卫青和若瑶来访之后,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

    看着一脸愁态的卫青,若瑶深知他现在烦躁无比。

    卫青毕竟才三十来岁,虽有较强的政治意识,但对于朝廷斗争的把控还不是很准,试想,连韩安国这样的官场老手都无力回天,更何况他一介武夫。

    马革裹尸不可怕,就怕像秦武安君白起,汉开国大将军韩信一样,不仅自己死了,而且连后代几族都没了。

    卫青不是什么名门之后,最初也没有骄人的背景,也就一介马奴,而后随师父学了一点兵法和武功,再占据卫子夫给的平台成功了。

    “若瑶,你先回去吧。”卫青从赵信的府邸走出之后,心情就不是很好。

    若瑶也知道卫青在烦躁什么,权臣博弈远比后宫斗争精彩的多,于是说道:“真不知道你天天在愁什么?走,本姑娘就陪你走走?”

    无敌是寂寞的,高手内心世界很孤独,满朝文武都让卫青退避三舍,在朝廷,除了公孙弘就再没有什么知心的朋友和下属。

    谨言慎行,时刻紧绷着头脑的炫。

    见卫青没有说话,若瑶继续开导:“别想太多了,我之前的单位就十几个人,勾心斗角也不比现在的朝廷差。”

    若瑶记得自己的单位,一个铁饭碗单位,加局长加临时工就十三个人,可十三个人从来就没消停过,各种斗,由此可以看出,单位不在大小,只要有人就是江湖,更何况在这充满黑暗的朝堂。

    “哎,真羡慕你。”卫青忽然感叹。

    若瑶邹了邹眉头说道:“羡慕我为什么,又想青史留名,又想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将军能两全其美。”

    纵观历史,若瑶还真没想起有几个牛掰的功臣善终的。

    “好吧,走,去羽林军营。”说完,卫青就一步跨上战马向远处奔去。

    若瑶见状也骑上战马跟随而去。

    ~~~~~~~~~~~~~~~~~~~~~

    “这块是本将军的,这才是你的。”

    “罗将军,你赖皮,明明上面写着霍去病,你看看。”

    罗德善与霍去病正在营地为什么事争执,似乎在抢什么东西。

    卫青和若瑶一前一后走到门口,卫青看着里面的两人就有一种尴尬的感觉。

    罗德善是卫青最老的班底现在混得最惨的一个,霍去病是自己的亲外甥,也是卫青在某种领域的精神寄托。

    两人在帅帐打闹,忽然就看见站在门口的卫青。

    “舅舅,你怎么来了?”霍去病放下手里的东西赶忙上前。

    卫青笑着走进屋内,罗德善见状行礼。

    进屋后的若瑶顿时感觉自己不应该过来,因为迟早避不开一件事情。

    三人谈笑风生。

    若瑶有一种不理解,卫青是有家的人,府里漂亮的老婆,三个可爱的儿子,这家伙好像对家没什么感觉。

    各种话题之后,霍去病终于还是问起了不该问的事情。

    “姐姐,罗将军晚上可做梦都在想你哟,哈哈哈。”霍去病调侃道。

    卫青听后来了兴趣,两眼就瞪了瞪罗德善又瞪了瞪若瑶问道:“你们?”

    “哈哈哈哈。”霍去病见卫青一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