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女副将-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瑶把朝廷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给卫青做了汇报,就包括三路大军具体情况。
“李广现在人在何处。”卫青盯着火苗问道。
若瑶边继续取暖边说道:“在边境,听说左贤王也来了,你说这李广也是,人家都摆着四万人马,是我早跑了,还继续打,结果惨败。”
卫青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必须明日就到上谷郡,阻止李广出塞。”
若瑶疑惑:“你怎么知道他会出塞?”
“李广这人你不清楚。”卫青将一个马奶酒壶放于火上道:“陛下封他为骁勇将军是有原因的,此人作战勇猛,哪怕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也敢打,只是……”
“只是有勇无谋!”若瑶补充道:“那就是莽夫嘛!”
卫青一听笑了:“也算是吧,性情中人,所以大半生都在边郡任职,匈奴人不敢怎么惹他,当年七王之乱也有他的身影,他名气可不小。”
对于李广,若瑶非常好奇,一代名将怎么听着就像瓦岗寨或者梁山上的土匪,还性情中人,也难怪有人评价他带几百人还可以,带千人就是冒险,带万人准翻车。
“你明日提前走,一定要阻止他与左贤王发生冲突,虽然他训练的铁甲军很厉害,但能不战最好,为朝廷保存一点军事实力。”卫青总感觉李广要干傻事。
“好,我马上去铁甲军看看。”铁甲军是她带来的,如今卫青已经找到,她必须得给当值校尉一个明确的交代。
若瑶刚起身忽然记起一件事:“给!”
见若瑶将天子剑递给自己,卫青楞住了:“你带着吧。”
“陛下说有能带八服者只有卫青。”说完,若瑶就笑了。
卫青用手摸了摸剑鞘问道:“你可知何为八服?”
若瑶还真不知道,谁知道刘彻当年登基铸剑为什么取名八服。
“你是本将的副将,左右手,带着吧,你会明白的。”卫青说完也站了起来:“走,你去看铁甲军,本将要去看看那六百多的俘虏。”
“俘虏?”若瑶记起,历史上,卫青此战擒获王母、裨王等匈奴单于庭七百多人。
卫青笑笑道:“对,军臣单于的老母亲、兄弟,还有儿子,呵呵。”
……
第二天清晨,天边还是一片泛白。
卫青就将自己的三千多人与两千铁甲军混编,组成五千军骑。
其卡尔部落长老阿布图率领族人与王麒麟走在最前面探路,遇匈奴人阿布图负责交涉,如遇汉军王麒麟负责摆平。
“若瑶。”卫青站在大帐前面有所思绪。
若瑶赶忙跑过来拱手问道:“将军,何事?”
“你还没干过杀人放火的勾当吧。”说完就指着一大片留下的匈奴帐篷:“都烧了,全烧了,渣都不要留下。”
这差事好,若瑶内心还巴不得高兴呢:“末将遵命,一定烧得渣都不剩!”
小半个时辰,大军开拔,若瑶组织一百多人真把这些从牧民手里抢来的帐篷辎重烧得一干二净。
从远处看去,天空泛红,犹如炼狱。
……
让卫青感到纳闷的是,这次回撤的路居然出奇的顺利。
一天的时间居然没有遇到一个匈奴部落或军队,只有漫山遍野的野牛羊。
一路畅通无阻的奔跑、狂奔。
这种静让卫青感到不安。
虽然草原作战有时几天找不到人的情况也有,但这么热闹的地方居然也这么安静。
“不对!”卫青勒住缰绳看着若瑶道:“这一路太顺利了。”
若瑶白了卫青一眼:“顺利还不好吗?非得像无名山一样围他个几万人?”
“不是!”卫青抬头看天,表情焦虑:“兵都不见了,只有一个可能,他们集中到一个地方去了,或者有什么突发情况。”
“什么意思?”若瑶感觉这像打哑谜,没听懂。
见若瑶没懂,卫青叹气道:“肯定被李广请过去了。”
“啊!”若瑶惊讶,难道李广真想又来一个一万打四万?:“他是不是疯了?”
卫青迅速指令道:“你,赶快往前赶,阻止李广。”
“诺!”
………………………………
第25章 大军归巢
若瑶带五百人以最快的速度奔袭上谷郡边境。
到达上谷郡边市时已是深夜,守城将领确认,李广确实带一万多人已出塞。
“你迅速禀报将军。”若瑶没想到李广居然是一个如此悍勇之人。
“诺……”
……
上谷郡边塞以北一百里,这片草原叫林山草原。
早晨的天气甚好,天空中飘散朵朵白云,漫山遍野的羊群悠闲的吃草。
虽然空气中还是充斥着阵阵寒意,但不影响这片草原即将的热度。
天空一群大鸟飞过,
大批羊群忽然四散跑开,紧接着,列队完毕的匈奴大军气势如虹般向草原中心走来,为首的正是匈奴左贤王呼韩特,他身后是四万大军。
而在他们的对面,同样有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带着铿锵气势走来,为首的是汉朝骁勇将军李广,他们面目狰狞而坚定,手里的剑早已全部出鞘。
就在昨天,左贤王呼韩特接到左谷蠡王伊稚斜的密报,从他手里跑脱的李广又到了上谷郡,并率两万军队出塞,这一消息让呼韩特激动不已,之前没抓住这老家伙,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抓住,所以集结了整个草原的力量前来。
而李广得知老对手左贤王也到了这片草原,内心其实也很激动,誓死要报了被俘之仇,要戴罪立功,所以就有了今天早上开头对峙的把戏。
从刚开始的卫青与伊稚斜对垒变成了李广与呼韩特对垒,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而伊稚斜此时为了自保,已偷偷把军队全部撤回王庭,而自己也装作被汉军重伤的把戏溜之大吉,成了一个局外人,对于卫青突袭龙城一事,他也密报自己的兄弟军臣单于,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毕竟都知道他伊稚斜兵马不过五千。
“哎呀,老哥,前几日没把你擒住,本王回去几夜没有睡着,呵呵,今天你倒是又送上门来了。”想到之前没抓住李广,左贤王呼韩特深感郁闷。
呼韩特与李广可谓是老冤家,打了一辈子,谁也没有打败谁,倒是呼韩特还吃过几次亏,所以得出个结论,只要对手是李广,必须得多带人,至少是他的三倍以上,前几日的战斗,呼韩特四万打一万都损失近两万,可想多惨烈。
李广摸了一把胡须,按照他以往的脾气和作风肯定会一竿子捅到底,不过这一次,他真不敢擅自行动,因为武帝刘彻临走时再三强调,实现意图就好:“少废话,前几日要不是左骨都侯驰援速度快,左大都尉早见鬼了。”
“哎!你看你,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卖命,你们的皇帝还真狠心。”呼韩特说完观察了一下身后的将士:“到我大匈奴来,我呼韩特保证你安度晚年。”
“我呸!”李广咬着牙气愤道:“要不是皇命在身,老夫今天不取你狗命,就对不起骁勇将军的封号,有种下马与老夫大战三十回合!”
呼韩特听后无奈,尽管自己军队达四万,但还是不敢主动与李广开战。
两人就像两个冤家你一句我一句打嘴炮……。
若瑶赶到这片草原时,大家已经在寒风中站了一个时辰,没有要开战的迹象。
“李广,马上撤军!”若瑶骑着战马快速走到最前面。
李广!一个丫头片子在几万大军面前一口一个李广,面子何在?气得李广胡子都快吹起来了:“没教养,卫青平时就是这样教育你的吗?”
若瑶环视一圈,大家的眼神果然都齐刷刷的看着自己,于是跃下马后拱手道:“骁勇将军,车骑将军说,可以撤军了,他们已经回到上谷。”
听着若瑶那口气,李广内心一万个不服,卫青算什么东西?不过是靠女人上位的家伙,也敢给自己下命令,于是态度显得很傲慢。
见李广不理会,若瑶感觉很尴尬,这老头儿和电视剧里一模一样,固执、傲慢:“老将军,陛下走时再三交代,接应卫青,现在……”
“老夫还用不着一个丫头片子来教。”李广说完就骑着战马向前跑去。
李广虽老,但果然胆识过人,一个人骑着战马就淡定的向两军对阵的中间走去,这要是匈奴来一波箭雨,他不就成筛子了吗。
“忽韩特,别得意太早,总有一天,老夫会让你尸骨无存。”李广淡定道。
忽韩特眉头紧锁,这家伙都已经六十几岁的人了:“李广,何必这么执着。”
“执着?”李广淡淡一笑:“什么叫执着,这是家仇国恨。”
李广说完就转身向自己的方阵走去,内心不服,真的不服……。
见李广最终还是没有开战,若瑶悬着的心也就掉了,这就西汉名将李广,他对西汉的贡献及能力就如他终身未封侯一样,在这几千年里充满争议。
……
上谷郡太守府,卫青正在吃面,这是出塞十几天来第一顿热食。
李广回撤后气冲冲的走进府内,其实他看见了卫青,但压根儿就不想理会。
之前说了,李广一介布衣,朝廷元老,在先帝时期对匈防御全靠他,可以说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爬起来的,而后转战十几个郡做太守。
而卫青在他眼里就是一个靠女人一步登天的幸运儿,所以没放在眼里。
若瑶看着李广也不顺眼,有什么了不起吗:“将军,有些人不服气呀。”
“胡闹!”卫青呵斥若瑶后放下手里的碗:“卫青感谢老将军驰援,辛苦了。”
李广坐于堂上,接过一杯茶水漫不经心的说道:“卫将军回来了就好,听说卫将军这一战收获颇多,还打到了匈奴京都,老夫在这儿恭喜了。”
若瑶实在看不下去李广这傲慢无礼的态度,说话都不看人,所以还没等卫青说话,她就接过了话茬:“没有李老将军收获多,明知敌众我寡,还一打四。”
“若瑶!”卫青当即惊愕。
而一旁的李广此时气得已经站了起来,一种被羞辱的感觉充斥全身,带着颤抖的声音说道:“既然卫将军已经无碍,老夫就回长安复命,告辞!”
说完,就在几个铁甲军侍卫的陪同下气冲冲的向府外走去。
“你呀……”
………………………………
第26章 铭记史册
龙城之战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这一场胜仗来之不易,武帝刘彻为此努力了几年,同时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这一场胜仗让刘彻在朝廷牢牢掌握了匈汉相关话语的主动权,主和派再想有杂言他也可以挺起胸膛与之辩驳,意义非凡。
那边的卫青还在上谷郡,这边的刘彻得到消息就已经昭告天下:龙城大捷。
而这个消息传至民间,甚至有些百姓都不相信。
最激动的莫过于长期受匈奴人迫害的边境百姓,敲锣打鼓,喜极而泣。
而龙城被卫青突袭之后,匈奴人也记住了卫青的名字,毕竟那是京都。
单于庭甚至开出赏万金和二等王的条件要卫青的人头。
此战让匈奴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君臣单于病情加重,太子于单问罪了四个单于庭的王,将抗汉不力的三个王灭族,牵涉人数高达千人之多。
伊稚斜虽然是军臣单于的亲兄弟,但还是受到波及,一半的封地被削掉,可控资源比原来减少了整整一半,但他拉起来的队伍却在这场暴风雨中保存了下来。
而左贤王忽韩特被军臣单于召到狼居胥山说明情况,要不是他目前手握十万之众,作为军臣单于还真要将其满门治罪。
总而言之,京都被袭,国君家族遭殃,事情是通天的。
而卫青从龙城俘虏的军臣单于母亲、儿子及其他小王也被李广提前押送至长安,送于御史大夫韩安国治罪,听说第一个晚上就杀掉了其中一百多人。
……
长安城,热闹非凡。
在北教场,长安百姓早已把外围堵得水泄不通,他们将要迎接卫青的凯旋。
晌午,入城仪式开始。
卫青骑着战马气宇轩昂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若瑶、王麒麟紧随其后。
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之前,长期受和亲纳贡之辱,百姓挺不起脊梁骨,
当年,在长期压抑中听到了刘彻热血沸腾的宣战誓言,
几年,屡败屡战也由当初的热血沸腾变成了质疑连连,
如今,汉朝百姓终于盼来了这场胜利,最终的答案……。
历史上都说龙城之战是匈汉战争的转折点,是汉人挺起的起点。
卫青军团陆续入城,而在教场的点将台处,刘彻在期门军的护卫下正看着卫青班师回朝,他目光坚定,表情严肃,手里紧握腰间的佩剑。
待全军到达北教场后,卫青快速下马,而后招呼所有人就地等候指令。
可卫青才向前走了几步,只见丞相薛泽手拿圣旨快速走下台阶,然后表情非常怪异的环视一圈在场的所有军士后大声道:“卫青接旨!”
丞相亲自宣读圣旨,在朝廷非常少见,可见规格之高。
卫青赶忙跪下,其余将士见状也都纷纷跪地。
薛泽缓缓打开圣旨,先停顿默念一刻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日,汉自开国以来深受匈奴之患,朝廷长期和亲纳贡,边民生活苦不堪言,朕,顺应天道民意对其伐之,车骑将军卫青勇谋过人,率期门军一举捣毁匈奴京都龙城,擒获王母、小王等七百余人,军功卓著,加封关内侯,其部将及归汉匈奴人按职级封赏,钦此!”
“臣,卫青携期门将士谢陛下赏赐!”卫青声音非常大,足以让校场的人听见。
薛泽宣读完毕后上前两步将圣旨递于卫青:“卫将军今天可风光?”
虽然这话有些怪异,但卫青还是拱手还礼:“谢丞相。”
“陛下还是点将台,速速见驾。”薛泽说完转身就向台阶上走去,头也不回。
“给我看看,给我看看。”若瑶第一个上前抢过卫青手里的圣旨就打量起来,王麒麟、卫广等人随后一窝蜂的将若瑶围在了中间。
卫青见状赶忙阻止:“好了好了,快,陛下等着召见,你们三个跟我来。”
卫青、若瑶、王麒麟、卫广四人整理衣装之后快速向点将台走去。
点将台也很热闹,朝廷的几个大佬都来了,丞相薛泽、代太尉洪平,就连病后有时连朝会都不参加的御史大夫韩安国也到了,其他分管要员并列左右。
“臣卫青见过陛下。”卫青是武将,早年受的教育也很阳刚,所以一直以来卫青都不曾给刘彻行跪礼,这也得到了刘彻的默许。
刘彻上前三步,在卫青胸口打了一拳,然后拉着卫青的手走到点将台最前面能看到整个北教场的位置道:“你看,今天整个大汉都在为你而自豪。”
卫青赶忙后退一步有些惶恐:“陛下,臣只是尽了一名军人的职责而已。”
对于这个回答,刘彻是万分满意。
刘彻与卫青是同龄人,登基之后就陷入了与窦太后的斗争中,朝廷中除了李广,几乎就找不到能与匈奴对抗的军事人才,卫青的表现无疑让刘彻振奋。
“卫青。”刘彻表情严肃。
卫青的头始终微微下低:“臣在!”
“朕,不只是要一场龙城大捷,朕,需要彻底解决北疆边患问题。”说完,刘彻就走到点将台看着欢呼的人群道:“你可愿协助朕完成这项使命?”
卫青惊愕,他一直知道这是刘彻登基之初就有的想法,也是自己实现价值与抱负的想法,于是当即跪地道:“臣,定不辱圣命。”
“好!”刘彻右手扶起跪地的卫青转身看着卫广、王麒麟和若瑶道:“卫青,你不错,不仅打了一场漂亮仗,还收一个漂亮的女副将。”
若瑶听后有些尴尬。
卫青弱弱一笑道:“陛下赎罪,若瑶是在臣出塞后解救的奴隶,当时……”
“不用解释。”刘彻观察两人后道:“咱们都还年轻嘛。”说完附耳卫青道:“回去,要做好你将军夫人的工作呀。”
若瑶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两个大男人在往那方面想,气得她捏了捏拳头。
……
北教场南边城楼上,李广、李蔡、李玄、李敢等李家将领们也都注视着。
他们一言不发,冷冷的看着。
李广眉头紧锁,在看完刘彻召见卫青之后转身就离开了,心中不服。
………………………………
第27章 迈进家门
龙城之战,满朝上下,关内关外一片欢腾,抗胡士气得到有效提升。
若瑶被卫青任命为副将,当然就得安置到关内侯的将军府。
但由于其来历问题,以及汉朝还没有女人入军籍的先例,代太尉洪平对他迟迟不认同,后又被洪平安置在了未央宫侍女官队列中。
但运气很好,在侍女官房只住了两天,卫青就在刘彻面前提起了若瑶的事。
想到这女子在他最绝望的时候送来了龙城大捷的战报,加之第一印象深刻,满身是杀敌溅的血,一脸坚定而有气势,所以,刘彻点头同意了。
下午,若瑶无精打采的站在树下,她内心一万个不高兴,穿越过来是奴隶,原本想通过龙城之战有一番作为,赢得一席之地,没想到被整到这鬼地方来了。
“马蛋,气死老子了,洪平个王八蛋”若瑶一脚将地上的石头踢向门口。
石头就像子弹一样砸在门框上,差点就把即将进门的卫青给砸上,还好躲的快。
见若瑶怒气冲冲的瞪着门口卫青笑道:“呵呵,什么事情让你发这么大的火?”
见是卫青,若瑶的火气就更大了:“还有什么事情,把本姑娘困在这里就算完了?”
卫青今天看上去比打仗的时候年轻多了,毕竟回来后收拾了一番,根本看不出来只有二十九岁,倒像是二十三岁的样子,与若瑶的年龄相仿。
见若瑶僵着脸,气得连话都不想说,卫青慢慢走到石桌旁拿起八服打量半响。
“放下,既然给了,就不能收回去。”若瑶以为卫青要把八服收回去,她坚决不能交,八服是天子剑,这东西拿在自己手里,早晚会有大用处,必须留着。
卫青没有理会,而是猛的从剑鞘抽出八服,玄铁的寒意瞬间穿心。
“拿来!”
若瑶一个箭步跑去就准备抢,两人就这样还切磋了起来。
连续打了十几个回合,若瑶就是没有把八服抢过来,可想卫青的功夫也不是盖的。
见若瑶都气得脸通红,卫青将八服收于剑鞘一笑就丢给了过去,似乎在逗小孩儿。
卫青:“看来你住在这儿很不舒服。”说完就瞪了若瑶一刻:“回将军府吧!”
“真的?”若瑶不敢想信卫青今天过来是专门在接自己的吗?
卫青转身忽然变得严肃:“陛下已经恩准,走吧。”说完就转身向门外走去。
……
长安城南,河溪旁边。
两人正搭着梯子在擦拭关内侯府的牌匾,从傍边几人正在将另一块牌匾运走可以看出,关内侯府的匾额是今天上午才挂上去的。
见卫青回来了,几人恭敬弯腰拱手礼拜,但眼神都瞄向了身后的若瑶。
此时的若瑶非常好奇府内一人,那就是卫青的妻子。
在历史上,卫青在平阳公主之前的婚事问题找不到任何线索,连名字都没有。
走进府内,只见一女子抱着一个孩子向这边走来,身后有两个侍女跟着。
女子看上去也就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与卫青年龄相仿。
见到卫青,女子将孩子递给了身后的侍女。
“将军回来了!”女子赶忙上前为卫青取下披风:“朝廷典客送来了新匾额,听说是陛下亲自题写,上午已挂好。”
卫青扭头又看了看正忙碌的人道:“哦,看到了,不过,那个将军府匾还是放着。”说完正要准备走,却又想起身后的若瑶:“哦,对了,夫人,这就是若瑶。”
夫人!这就是连传说都没有的卫青原配?若瑶惊愕!言行举止,看上去也是大家闺秀,出自名门。
若瑶对这位夫人一片空白,连所知历史都找不到,内心不停责怪卫青一路一路下来对这位夫人只字未提,现在见面显得十分尴尬:“若瑶见过沈,沈夫人?”
最终,若瑶凭借某个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试着猜测。
沈葭露出惊讶的面孔:“你怎么知道我姓沈?”
还真是!若瑶不敢相信真就这么巧,那是电视剧编的:“我,我……”
“我之前给你说了还不信,她知道的可多了。”卫青摇了摇头就转身向中堂走去,边走还边问道:“伉儿和去病又跑出去玩了?”
沈葭还没来得及招呼若瑶就说道:“哎呀,你一天别光想着朝廷的事,管管你这儿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