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县传奇-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决心。经过一夜梳理,李星已有一套行动方案,他决定走访天下名山大川,以了心愿。

    好不容易听得鸡鸣之声,起床喂马作饭,少时饭已作好,李星哪有食欲,胡乱吃些,以便上路。哪知天公并不作美,一时间大雨如注,下个不停,这一下便是两天一夜,把个李星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到第二天傍晚时分,雨总算停住。是夜,他心急如焚,盼太阳早早升起,自己也好早一些赶路。

    常说欢娱知夜短,寂寞嫌更长。夜半之时,李星方才入睡。夜色沉沉,万籁无声,荒山野岭更是静得出奇,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叩打门环之声,李星急睁睡眼,侧耳又听。这时的响声一声紧似一声,一阵快似一阵。夜深人静之时响起如此急促的敲门声,定是有事。李星一个鲤鱼打滚,将身跃起,随手拿起放在床头的宝剑,拉门栓,急闪身来至院中。这时见道童手挑灯笼也出房门,二人同到山门。

    此时响声已止,二人落锁开门,见山门处躺一年迈老者,那老者一身道装,须发皆白,浑身衣服满是泥水。道童挑灯一看,吃了一惊,叫道:“是师父。”李星闻言,忙伙同道童将老人抬至房中,安置已毕,只见那老人面色苍白,周身滚烫,已处于深昏迷之中。二人查看老人身体,见背部红肿一片。李星不知何故,急问道童。道童说:“师父得的是大背疮之症,很是难治,时日一多,恐有性命之忧。”李星听言,甚是着急,问如何医治。道童说:“此是顽疾,师父尚且无措,小道更是无法医治。”李星听言,就要打马回山,去请尚清云来医治。道童忙说:“好汉休要过于着急,师父皮肤色泽尙好,三五日不会有事,观中又有止烧解毒草药,你走之后我自当煎药救治,请放心而去。”李星槽头解得战马,飞身而去,日上三竿时返回山寨,将情形告知红帅。
………………………………

两年奔波

    3两年奔波

    红帅得信急令何智远尚清云与李星一同前往。当日下午三人已赶回石柱山道观,尚清云滴水未用便开始救治,不到两天,南山道长烧渐退,人也慢慢苏醒。因人十分虚弱,尚青云不让他多言,以防损伤元气。六七日后,南山道长逐渐恢复,精神好转,与众人唠起家常。李星说:“听道童之言,仙师此番离山,为得是破解二十八宿刀法,可是如此?”老道答道:“正为此事。”于是对众人说起以往之事。

    南山道人,道号太虚,人称太虚仙师。一日在观中无事,师弟紫虚来访。师兄弟相见,谈得是成仙之道,讲了些烧丹炼药之术。闲谈之中,紫虚说道:“如今听闻二十八宿刀法再现世间,清廷一勇将得此刀法。”太虚闻言,神色骤变,对师弟说:“清廷秉承天命,入主中原,自不必说,但朝中诸多战将,小视中原,只知暴力,擅杀。岂知我泱泱中原,可治而不可欺。中华文明美德可长不可灭。蒙满实则异域,其风情可抑而不可长。反其道而行之,天下突然大乱。二十八星宿刀法,又被清军掌握,势必更加凶恶,重杀戮轻仁政之风万不可开。二十八宿刀法用与交战,定使武林失去平衡。茫茫人世,皆在定数和周期之中。治国不可失恒,争战亦不可失恒。你我兄弟,要力挽天下之劫,寻找破法,以确保战场平衡。”

    紫虚听言,吓出一身冷汗说:“小弟哪知事态如此严重,此刀法攻防凌厉,我曾听师父凌云子和玄空**师切磋,观中诸卷是否有所遗存,须作详查。”于是师兄弟二人在观中翻箱倒柜,查看古今刀法,有关二十八宿刀法,记载甚少,只有一书叫《武林技集》有所记述:北宋初,名将杨业,受封金刀令公,号无敌,妻佘氏,刀法纯熟,夫妻交战,业不多胜。后夫妻相互借鉴,各取其长,共创刀法,按阴阳之生克,取周天之变化,苦思冥想,二十八日方就,每日四刀,后几经取舍,共一百零八路刀法。后因杨家一门受排挤而弃官,此刀法终未面世。

    师兄弟二人看罢,紫虚道长连连叫苦道:“书中所记,如同无有,叫我等何方寻找?”太虚道长笑说:“有总比没好,古人传言,杨氏一门,祖居山西,可去一寻。”因此师兄弟二人说好,一同前往。

    那知到得山西,一无所获。太虚道人言说:“曾听传说,杨业五子延德,看破红尘,出家五台山。”于是二人又往五台山去,查看出家僧人典籍,确有俗家姓杨者,除此外别无所获。院中主持言说:“我五台山高僧,多往名山寺院挂单,借此云游天下。因年代久远,杨姓僧人动向,并不知情。”

    太虚仙师问起二十八宿刀法。寺中主持亦是一脸茫然,知之甚少。但他说:“只知此刀法精华是日月八刀,其余百招为辅。”太虚再问,主持双手合十,口念阿弥佗佛,不作回答。二仙师苦苦相求,主持方说:“你我虽是僧道,但终脱三界,又何苦留意尘世争杀。劝仙长远离苦海,回头是岸。”

    太虚道长说:“法师之言不妥,天地人三界,虽千变万化,然自有章法。我道门历万千年代,而道不变。佛门换多少方丈,其法不变。茫茫尘世,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但治世之本不变,各种力量此消彼长,生克有度。自古失去平衡天下必乱。如今满族得天下,许多骁将,重杀伐而轻仁政,明朝虽亡而数千年治国本不可亡。眼见得清廷众将,要逞一时雄勇,坏治国根本,与情与理,均不可取。佛法普渡众生,焉能仅依不染凡尘之事,而视人间滥杀而不顾。贫道求法师,指点迷津,以解民之倒悬。”

    主持听完太虚道长所言,长叹一声道:“道长所言极是,只是非贫僧不言,实是知之甚少。往日前任方丈曾言,日月怕食,云多自然不显其明。二十八宿刀法之前从未面世,自然也就没有破法。”二道长闻言,知其说法也在情理中,遂请主持诉说自己的想法。主持接着说:“佛门重因果而轻五行,但二者异曲同工,无因果生克自然无有世界万事万物,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互为阴阳,日月亦是大阳大阴之象,日主晴月主阴,世间潮长潮落,皆随月而至。晴主万物之生,雨主万物之长,以小僧之妄论,解铃还需系铃人,破法亦在此一百零八刀法中隐藏,不得刀法,何谈破法?”二道长听后,喜悦参半,又访几多高人,多是如此说法,只得回转。紫虚道长返回自家道观,太虚望石柱山而来。一日到得河南河北交界,偶感不适,到了次日便发起烧来,又过一日,后背发热阵阵作痛。凭经验,料定是大背疮发作,他知山中备有医治草药,于是带病强行,才有昏倒道观门前一说。
………………………………

亲传破刀之法

    4新传破刀之法

    太虚将前情诉说一遍,听者无不心头沉重。何智远叹气:“恩师数年寻访,终无破法,看来这二十八宿刀法实在是无人能敌。”老道长听了忙问:“听闻山寨正与清军交战,不知交战状况如何?”何智远对师父说:“如今太行山义军与清军处于僵持状态,自祖龙调任以来,屡次交战均败于他刀法之下,首次交战之时,我太行山创山寨主周山尹更是死于他的刀下,如若祖龙刀法不破,长久僵持下去,太行山恐难逃厄运。”

    老道长见状有些讶异地问:“难道清将所用乃是二十八宿刀法?都是何人与其交战,能不能记得他刀法?”李星见道长着急,忙接过话题说:“弟子曾与其交战,用的是子午枪法,才勉强保住性命。正是因此刀法无法破解,才来寻道长找寻破解之法。”老道长听了李星之言,口中反复念叨“子午枪法”四字,突然间双手一拍,大有失态之状,说声:“着啊,破刀自在阴阳中。”抓过李星便问:“你可曾记其刀法,与我细细说明。”李星将所记刀法说明,遗漏处何智远补充。最后李星又道:“初时交战,弟子尚可对应,到得后来几刀,弟子看似刀法平平,却是难以招架,观战者只能看到一片刀光。”老道长还想再问,尚青云止住说:“仙长体弱,讲话多时,恐伤元气,破刀之法以后再议。”众人自然会意。

    数日后,老道长病体好转。何智远尚青云回山不提。李星将祖龙刀法试练一遍,虽说不足百招,太虚道长已看出门路,问道:“最难招架的刀法你可会使?”

    李星为难道:“那些招法看似平平,但委实是学不上来。”

    道长吩咐:“凡能学之刀法,再练三遍。”李星遵命练过三遍。道长令其暂且休息,自己也回房中不提。下午道长并未出屋,第二天仍不曾走出房门,李星心中纳闷,不好动问。一连三天,皆是如此。

    李星心想:“祖龙不除,太行山义军难免灭顶之灾,老道等得起,太行山可耗不起。”终于按捺不信,前去动问。老道长眼都未睁,一甩拂尘说:“心急难吃热豆腐,出去出去。”李星只好退回。

    转眼又是一天,李星倍感无奈,懒得起床。正在这时,忽听老道在门外喝道:“李壮士因何尚未起床?”

    李星急翻身出门道:“不知仙长叫我何事?”

    老道长笑咪咪地说:“贫道有幸,愿和壮士过上几招,可有雅兴?”李星忙说:“弟子甘愿领教。”

    老道长笑着说:“那就请壮士将子午枪法尽数施展,做到毫不保留。”李星答应,一老一少动起手来,李星施展绝技,什么十路绝命枪,五股断魂枪,金鸡乱点头,真如落花,似雪片,招招逼命。再看太虚道长,从容应对,无半点慌乱之象,那象八十开外的老者。就在李星刚一分神之时,老道刀法骤变,刀法看似无奇,待接招时,却极难招架。李星刚要动问,只见老道跳出圈外说道:“三日后收你为徒。”

    李星暗自思量,老人初时刀法已无懈可击,最后数刀,酷似祖龙刀法,定是想到什么破解方法。三日后,行拜师礼,太虚道长收李星为关门弟子,师徒又是一番打斗,今非昔比,老人刀法较前日更为娴熟,最后八刀,如农夫劈荆斩棘,李星用枪去接,哪知刀法莫测,着实难接。老人连使三遍,仍是接招无方。老人站好门户,停了下来说:“要破后八刀,奥妙尽在前百招。此八刀便是明八刀。它综合以前百刀之精华,前百招之变化尽在八刀之中,看似平手,遇敌则变,近看平平,乱敌视线。远看刀光一片,实变化之故。”后又仔细与李星讲解后八刀之奥妙,李星这才恍然大悟。师徒二人,又战数日,道长令其回转太行。临别师徒耳语一番,李星回山不提。
………………………………

为筹粮得遇张三孩

    5为筹粮得遇张三孩

    却说安子亮田丰下得太行山,来到平川地带,心思还往宁晋赵州一带,来找平原粮商许金生。原来上次二人下山,曾和许金生有过交往,所以二次相访。

    因事关山寨安危,田丰与安子亮商议道:“虽说你我曾与此人打过交道,但彼时他并不知你我底细。自古商人重利薄义,此次让他运粮太行山,千万小心,当防其变。”

    安子亮听了微微一笑说:“田侍卫只管放心,我已设下连环计,管保他许金生就范,为我所用。你只管看我眼色行事。”田丰应允。

    次日二人以粮商身份,前去拜访许金生。酒席筵间田丰问道:“今岁河北大收,不知掌柜有何打算 ”

    许山说:“好收成时对你我来说,并非上好之机,粮多米贱,是押血本的时候,为商者,又要勒紧腰带过日子了。”

    安子亮闻言附合道:“许掌柜所言,正是常理。但经商之道贵在变通。我与田兄此来,正为变通事项而来。”

    许金生听了忙问:“有可机缘?”

    安子亮慢条斯理地说:“常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天,今年山西歉收,山西有一商户想从河北购买粮草,但太行山现有战事,一时难成。但越是难成之事,定是发财之机,这运粮之路么?我已探过,可走临城郝庄。如今平原米价一斗低至一百文钱。郝庄交粮每斗一百五十文铜钱。如到了了丝坡,那就是二百钱一斗。买方只等收粮,许掌柜你看运往何处?”许金生不假思索便说:“自古富贵险中求,自然是了丝坡交粮。”最后双方议定,许家原有米粮安子亮每斗抽钱十文,以后合伙共同出资,许六安四,借用许金生粮仓。议定后由田丰回山报信,山寨派田业农带数百人在了丝坡接货,山寨粮草供应之事解决大半。

    再说田丰,总觉粮草之事假手他人不放心,提议要有自己掌握的粮商,安子亮说:“那就寻找一个。”二人借筹粮之机,费尽苦心寻找合适人选。一日二人来到藁城地界,在南席村吃罢午饭,出村赶路,望北而行。正行走间,猛听的北边传来呼喊之声。二人顺声望去,只见一人蓬头垢面,望南而逃,身后不远处,四条大汉紧追其后,边追边喊:“狗小子站住。”

    再看逃跑之人,举步维艰,踉跄而行。看看来到近前,只见来人大腿上被箭射伤,因急于逃命,带箭逃生。除暴安良扶助弱小是山寨宗旨,二人让过伤者,丁字步站在路中央。追人者一见有人拦路,大骂道:“瞎眼狗才,敢挡爷爷拿人,小心你的狗命。”说话间早到近前,几人打在一处。想那田丰,原是闯王帐下一等侍卫,安子亮又非等闲之辈,少时这四人被打的连滚带爬,逃命而去。

    田丰安子亮腾下手来,细看那伤者,年民最大也不过十六七岁,一副干瘦身躯,下身穿黑粗布单裤,已有几处破损,箭伤处血透布料,上身穿白粗布小褂,汗水湿透衣裳,两个袖口早已破成一条一条的,黑眉大眼,面皮微黄,头发散乱,尚未留辨,眉宇间尚有孩童之象,看穿着已知是贫寒子弟。再说那少年,真也手硬,早把腿上之箭硬生生拨了下来。荒郊野外,那有医药,安子亮找堆杂草,点火焚烧,抓些火灰,按在伤处。田丰撕条衣襟为他包扎。边绑边问:“小兄弟疼吗?”那少年说:“如今还好,刚才奔跑时钻心彻骨的疼,要不是两位相救,这时恐怕早就小命玩完。”

    二人看那少年,稚嫩的脸庞,流露出刚强之象,徒手拨掉身上的箭,又有何等的毅力。安子亮有心拉拢,出言问道:“小兄弟叫什么名字,那里人氏?”那少年没作回答,反问说:“二位叔叔又叫什么,是干什么的?”二人见他没有回答,反问起自己,知定有原因。安子亮答道:“你可知道太行山寨,我二人正是太行山好汉,我名安子亮,他叫田丰。”那一少年顿时睁大眼睛,惊叫道:“啊想不到你们是太行山好汉。两位叔叔,太行山可要我这没爹的孩子吗”安田二人忙说:“要要”那少年一听,竟然呜呜哭了起来,二人急忙安慰,那后生这才说出自己的身世。

    原来这一少年名叫张三孩,袓上原来是富有人家,真定府人,父亲张风林,是前明武生秀才,满清入关二年后,大兴圈地之风,真定地近京城,田地被圈,人沦为奴仆,好多乡亲不甘为奴,纷纷外逃。张风林保护着两个儿子和妻子宋氏出逃。清兵在后追赶,此时其妻已有八个月身孕,行动不便。张风林藏于山间草丛中,自己带子外逃。事过多时,漫野平静下来,宋氏女从藏身之地出来,只等丈夫接应。那知一等再等始终不见丈夫和儿子踪影,从此音信皆无。宋氏女只好自入深山,隐居于太行山深处,周围数户人家,都是逃难至此,多是残缺之家。时间不长,宋氏产一男婴,就是张三孩。好心的邻居刘妈精心照料,方保得母子平安。

    说来也巧,张三孩生下时,双脚心中各长一撮黑毛,人多没在意。他生性好动,七八岁时,爬山上树,可称一绝。母亲宋氏,担心儿子安危,多次责打。但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他就是这么一块料,手脚灵活,生性好动,比同龄人力大,十岁上山砍柴,替母亲干活,在一帮孩子中成了孩子王。十二岁那年,忽然觉得脚心奇痒难耐,用手去挠,那知两撮黑毛竟炸起来,张三孩不解,要回家问母亲。那知一走顿觉脚步轻盈,行走如飞。此信传出,那一帮孩子更加尊重张三孩。难民群中,有一前明军汉,五十多岁,知张三孩长大后定有出息,又传授些粗浅功夫,有几个识字者,又教些文字,从些便成为三里五乡拿得起笔,使得动力的孩子王。十五岁那年,山路常有狼群出没,上山砍柴的孩子,只好陪伴进山。这天张三孩约了十数人作伴,一同前往。正在孩子们兴致勃勃砍柴之际,猛听一声怪吼,震得群山发抖,回声四起,树丛中蹿出一只花斑大豹,头至尾长丈余,高约三尺有余。同来伙伴只吓得吱哇乱叫,一个个早走不动。张三孩胆大,又自不量力,那想生死,一味要救伙伴。只见他手握镰刀,迎着大豹走去。那豹本无目标,见一人迎面而来,纵跃起,直扑张三孩。三孩身体灵活,又学些武艺,大约此时脚心黑毛早已炸起,一连几次捕捉,他都躲过,但未伤大豹分毫。大野兽中,最难缠的是豹,它生性凶狠,每次向猎物发起攻击,不达目的总不回头,连续猛扑,张三孩再也无法逃避。只见那豹,全身直立,一双前腿搭在他肩上,一张血盆大口,要咬他脖子,眼睁睁张三孩性命不保。那三孩临危不乱,以快制快,双手握镰,插入大豹前胸,那豹负痛,纵跳起,你跳我拉,把豹弄了个大开膛。那家伙瘫倒在地,四蹄乱蹬,尾巴乱搅,好一番折腾,竟然死去。三孩倒在地上,腿软脚软,怎么也爬起不来。众伙伴有的拉腿,有的抓胳膊,多时他才惊叫说:“我的娘哎,吓死我了。”
………………………………

筹粮设险积极备战

    6筹粮设险积极备战

    那以后张三孩自负很有本事,并多次试验自己脚程快慢,往返百里,不足半日,去府城真定,往返约二百多里,晨去午归,他又去顺德城,往返五六百里,不到一天时间准能回家。从此声名外传,一帮家伙将其奉若神仙,他自己也就自大起来。

    在他十六岁那年年末,看看年关到来,儿时伙伴聚在一起。别看他们都已长大,但十五六岁少年童心未泯。快过年了,谈起过年时什么事最高兴,什么事最该办,几人说得热闹。

    有一少年说:“放炮最高兴,又吉利,父母操劳一年,多买些年货孝敬双亲,那该多好。”

    又一少年说:“这倒是全好,就有一点不好,没钱。咱穷苦孩子去哪弄钱。”

    另一少年接腔,“咱没钱,可好过人家有钱,偷他们的,咱们分分。”

    有人又说:“不行,那叫偷,是犯法。”“去你的吧什么犯罪,那叫尽孝。”又有人嚷道。大家七嘴八舌,说个不停,说些似有主见又是非不分的话。

    就在这时一少年又说:“别说混帐话了,有钱人家谁都不会把钱放在家里,等你去拿。”

    “你不知道,三孩哥说过府城真定珠宝店里的金银就明摆着。”又一少年在提醒大家。这一提醒,众伙伴有吹的,有捧的,有求的,矛头指向张三孩。张三孩经人吹捧,顿觉油然自得,决定再次表现一下自我,于是一口答应。

    腊月二十后的一个下午,张三孩独自出门,直奔府城真定。傍黑时入得城门,他多次出入真定,并不陌生。很快在一珠宝店旁藏了起来,夜深人静时,破窗而入。说到底,还是孩子气重,珠宝玉器并不看在眼里,只取了些金银就走。哪知一出窗户,有一老人手拿钉耙劈头就打,张三孩闪身就跑,那老人举耙追赶。一是天黑,二是上了

    年纪,没追几步,老人一个踉跄扑倒于钉耙之上,钉耙穿胸而死。

    张三孩只顾逃命,身后发生之事并不知晓。出得门来,想到明人不作暗事,捡一土坷垃,在门上写下“取钱人苍岩山中张三孩”字样。次日天明张三孩高高兴兴回到家中,把钱分给大家。哪知死者竟是知府丈人,从此摊上人命官司,整天过着东躲**的日子。经过几次逃

    亡,张三孩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听完张三孩自述,田丰连称奇才。安子亮说:“信得过的运粮人就在眼前。”随后田丰将张三孩带回太行山,并建议红帅,让张鼎亲传技艺,为山寨再树一栋梁之材。张三孩日后果不负众望,曾一度组织山民往返于藁城获鹿井陉一带给太行山运送粮食。此是后话。

    再说安子亮单人二会许金生,说明自己已和晋商谈妥,田掌柜只筹接粮。

    许金生问道:“何时运粮?”

    安子亮说:“越快越好。不过如今太行山正在交战,明目仗胆而行,恐有变故,晋商出高价也是为此。许掌柜沿山一带可有落脚去处?”

    许金生说:“临城木村有一朋友,与我交往甚好,可供落脚。”

    安子亮一听,连说甚好,接道:“你可存粮于朋友处,然后肩挑人背,送往了丝坡,那怕少至一斗,也能接收。”许金生听了似有不允之意。安子亮便道;“许掌柜如不愿意,晋商说过,二百文如不成交,就另选他人。不过斗米能赚百文,你可要想好。”许金生意在加些价钱,怎肯轻易放弃买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