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废柴公子闯大明-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好,不知他们还会不会再来?”柴宝臣担心地问道。
“目下不会的。也先过段时间还要派使者来朝贡,不会和我朝撕破脸皮。只是蒙古瓦剌部日益强大,实在是朝廷的忧患。”汪大人紧锁双眉说道。
“确是如此,如果任由瓦剌部坐大,那对我朝十分不利。如果能扶植鞑靼与之抗衡,形成均势,让其互斗不休,我们方可坐收渔人之利,简单说就是扶弱抑强。”他想到这些就都说了出来。
“精辟!”汪大人击掌赞叹,道“如果此法运用得当,就可以削弱北元的势力,让其无法统一、发展、壮大!‘拉拢、扶植、孤立’所耗费的银钱比之战争那要少得多,此法甚妙!”
“大人,我只是随口说说,让大人见笑了。”柴宝臣不好意思的摸摸头。柴宝臣想到后世经常提到的国际关系学,其中就有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的,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联合不强大的一方,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此法确实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你说的这些,我会向朝廷建议。如果真能施行,我大明朝将百代千秋永世昌隆!”汪大人满怀憧憬。
“对了,大人。”柴宝臣突然想到师父云林,急忙问道,“不知我师父现在何处?”
“你看,这件事我都忘了告诉你。”汪大人不好意思地说道,“你走散后,云林大师将神机连的兵勇撒出去打探消息,他没有听到蒙古人俘虏我朝将领,已大为放心,着手差人四处打探你的行踪,估计现在还在演武场上等待最新情报。”
“大人,容我告退,我这就去给师父报个平安。”柴宝臣说道。
“好,你去吧。你师父可急坏了。”汪大人笑道。
柴宝臣来到演武场上,找到师父云林。一见面就跪倒在地,向师父行礼道:“徒儿让师父担忧了。”
云林一把扶起柴宝臣,拉着他的手坐下来,关切地问道:“宝臣,这几天,你到什么地方去了。怎么神机连的兵勇打探不到你的下落?”
柴宝臣便把这几天的奇遇说出来告诉师父。云林对他到过的墓穴很感兴趣,多问了几句,又说道:“不一定就是衣冠冢,说不好真是成吉思汗的墓葬。这件事情你对别人不要提起。”
“是,师父。”柴宝臣答应道,突然丹田一口气没上来,剧痛难当,额头上顿时沁出汗来。
云林赶忙给柴宝臣把把脉,脉相还算平稳。但徒儿疼痛难当,着实让人心忧。
“师父,快让人拿牛奶过来,我要运功排毒。”柴宝臣痛苦地说道。
云林差人出城购买新鲜牛乳。可是现在天黑了,士兵出城多有不便,等他们带着牛奶返回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了,便当机立断,让人提一篮鸡蛋过来。
他拿起一个鸡蛋,在上下两个尖端各敲破一个小孔,沥出蛋清。如法炮制,一连敲破三十个鸡蛋,将沥出的蛋清集中到一个盆里,捏住柴宝臣的鼻子,全部灌进他的嘴里。一时间,柴宝臣被腥得受不了。
云林又在柴宝臣的丹田处运起内劲。柴宝臣感到腹中一热,突然放了几个屁,随后加紧双腿,说“受不了了。”说完跑向茅房。过了一会儿,柴宝臣回来,油灯下他的脸色蜡黄,但是精神了许多。
“师父,你怎么会‘洗胃’的?”柴宝臣问道。
“洗胃什么意思?”云林奇怪地问道。
“师父,”柴宝臣刚想说你这就好似后世医院的洗胃,只不过更粗暴一些,但是刹住了,改变一种方式问道。“师父怎么会解毒的?”
“习武之人行走江湖,难免被小人暗算。师父在峨眉派习武时,学得一些实用的解毒方法,这都是前人总结的经验。”云林说道。
“唉,早知师父懂得解毒,我也不用把辛辛苦苦得来的银币全都委之于人了。”柴宝臣喟然叹道。
“也不尽然。当初你并不知我会解毒,又恰巧遇到这么一个郎中,你的确花费很多钱财,但他的法子也确能救你的性命。不要后悔了。”云林安慰道。
“是,师父。”
冬去春来,蒙古人暂时不会发动进攻了。百姓已经开始春耕,宣府一切井井有条。汪大人要回京述职了。他与柴宝臣道别,道:“宝臣,我也许不会再回宣府来了。我这个巡抚只是一个临时的官职,现在我要进京述职,看看朝廷怎么安排我的去处。你要勉励自己,把神机连训练好,也许这支部队可以为大明的军事揭开新的篇章。”
柴宝臣感慨,说道:“大人的话,卑职谨记。大人放心,我会努力的。”
“嗯,很好。你的学识见地时有新奇过人之处,还望刻苦读书,科举夺魁!”
“是,大人,卑职定不负期望。”柴宝臣说道。
汪大人说完走出了衙门,又与群僚一一道别,踏上了进京的路……
汪大人离开后,柴宝臣日日刻苦读书,云林帮助他训练神机连。柴宝臣每天都要读圣贤书,渐渐地,他感到自己科举无望了,因为八股文太难写了。
想当初,朱元璋和刘基定下来科举以八股取士,“使天下英雄尽入我彀”。可这繁体字太难写,八股文章还需要“破题、承题”等等八个部分,自己肯定是写不好的。
真是发愁啊,科举取士是做官的光明大道,可这条道自己走不了。他在脑海中使劲搜索着,看看能不能通过其他方法走到京城,来到皇帝身边。进而提醒他提防宦官王振,以免国之重器败坏在大太监的手中。
………………………………
第五十六章 取悦皇帝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ps:新书写到今天,希望大家能喜欢。感谢投推荐票的大大们,你们的鼓励就是我写作的动力。七月份以后更新会加快,新书各种求!谢谢!)
在紫禁城中轴线上,御花园里粗达数围的古柏参天耸翠,两个雄伟的金狮在门口昂首站立。拾级而上,一个个石阶上镶嵌着金玉,各种名花争奇斗艳。池塘中更有红墙绿瓦的亭榭,围以白玉栏杆,若能在此小憩一番实在是堪比神仙一般的生活。
“嗯,很好。你此行办事有功,朕要好好地赏你。”朱祁镇在承光门的御花园里了,坐在老柏树下,悠闲地喝着茶。看他样子也就十四五岁模样,却已做了五年的皇帝。
一边站着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他恭敬地垂首而立,满脸谄媚地说:“能给万岁爷办事是我八辈子才能修来的福气,怎么敢请赏,万岁爷您能高兴,我就十分满足了。”
“这话我爱听,要是满朝文武百官都能像你这么办事,我就省心多了。你吩咐大家,买卖马上开张!”
“是。臣这就下去安排。”说完,马顺恭敬地弯着腰小步快走,张罗去了。
御花园里还能有买卖?真是稀奇。
原来,皇帝九岁登基,国事全都掌握在祖母张太后手中,张太后重用仁宣以来的旧臣,凡事皆与内阁辅臣“三杨”商量。朱祁镇虽说当了五年的皇帝,但是一点权力都没有,还经常被张太后督促学习,他身边的司礼太监王振也是三天两头地被张太后叫过去骂一顿。
久而久之,朱祁镇感觉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太无聊太辛苦,还不如平民自由,什么消遣娱乐的事都没有。
王振是皇帝的大伴,他为了讨好皇帝,出了一个主意。既然皇帝想当平民,偷偷出宫是不可能的,那样做不知道会有多少大臣写本劝谏。但是可以在宫里命太监宫女扮作贩夫走卒,皇帝就可以体验平民的生活了。
这件事还不能闹大,在御花园里做些小买卖就很好。还得逼真,不能糊弄一下就算完,要让皇帝真正看到民间生活的乐趣。
皇帝总想着能像太祖朱元璋一样建立不朽的功业,因此提出,要王振办一个异域风情的集市,他要看看其他国家的百姓平时怎么生活的。
皇帝发下话了,下面人就得尽力办。最后服饰、商品都配齐了,唯独缺少一样――外国钱币!
王振赶紧找到马顺,因为锦衣卫的耳目众多,边疆异域也不例外,弄些外国钱币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马顺把事情安排下去。
事情就是那么巧,游方郎中给柴宝臣治病之后,带着古波斯的银币到市集上兑换。刚掏出来一个银币就被两个锦衣卫盯上了,结果这两个锦衣卫当街把这游方郎中用链子锁了起来,说他私通敌国,是个奸细。
这郎中一身武艺,但可能是担心身份暴露,没有显示出来,任由锦衣卫绑走。最后郎中乖乖地交出所有银币,并说自己是心甘情愿孝敬的。锦衣卫倒也没有为难他,拿了钱就放了人。他们连夜将银币献给了马顺。
马顺喜笑颜开,没想到手下办事效率这么高。王振见马顺倒也把自己的话当话,就让马顺在万岁面前露露脸,让他来操办今天的集市表演。
过不一会儿,几个太监穿的破破烂烂地,脸上抹得脏兮兮的,扮作乞丐。他们一瘸一拐来到皇上面前,装可怜喊道:“这位公子,赏点吧,我们都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看看他们的模样,还真像。皇帝一高兴,送腰间取出一枚波斯银币,扔进他们手中的碗里,说道:“拿去吧,够你们吃上一个月的。”
几个“乞丐”刚忙跪地磕头称谢。
皇帝兴致来了,比谁都高兴,他快步走出楼阁,来到“集市”上,集市上的人还真多,有读书人、田家、屠户、老人、小男孩、小女孩、唱歌的、说书的、卖炊饼的。
远处还站着各种年龄的街头妓女,更有衣衫褴褛、踉踉跄跄的醉汉。甚至还有各类蓬头垢面的工匠和精疲力竭的苦工。所有这些人汇成了大街上沸沸扬扬的场景。
朱祁镇走了走,望着玲琅满目的商品,他是这个也买,那个也买。忙得不亦乐乎。过不久,买了一车东西。正累的满头大汗时,突然“咚咚”两声锣响。前面表演猴戏的开始敲锣招徕观者了。
朱祁镇慌忙走过去看热闹。猴戏旁早就围了一群太监宫女。要知道,虽说这些人扮演观众,可他们也是常年深处宫中,对皇宫外的世界也感到很新鲜。要真是在民间,谁会在意身边有位观众――他的称谓叫皇帝呢?
可在这儿,当皇帝挤过去的时候,王振一个眼神,本来已围得水泄不通的宫女太监纷纷让开,朱祁镇一下子就钻到了最前排。
只见耍猴艺人竟然是身边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皇帝只是看他一眼就把目光转移到猴子身上了。这只猴体型很大,毛发森立,两条后退极为有利,竖起来站着。
耍猴太监尖着嗓子喊道:“朝里瞧、朝里看,看了一遍,还想看两遍呐!”旁边锣又一次敲响了。猴子开始大显身手,表演的节目叫“笑天犬翻墙”。只见猴儿脖颈里拴着一根绳子,它蹭地一下平地跃起两尺高,爬上一个古柏树,快要到达树顶的时候,它不再爬行,而是一个空翻,直接越过树枝,好似“红杏出墙”,真像一只狗儿狗急跳墙。它接着抓住脖颈里的绳子又是一翻,回到之前的树桠上,纵身一跳,平稳落地。
落地之后,它还像观众行了个礼,两只手又作喝彩状,直逗得一帮人前仰后合。朱祁镇从小就在皇宫长大,这是第一次看猴戏,高兴地跳了起来。
接着猴儿双手拿着一个草帽,沿人群走一圈儿,索要赏钱。没想到宫女太监个个都避之远远的,朱祁镇却掏出腰带里所有的银币赏给了猴儿。猴儿拿着草帽递给指挥的小太监。
小太监不敢要,就想交给王振。皇帝一看。忙道:“怎么。朕赏你的,你还不要。”他又环视一圈,“我看其他人谁敢拿!”
王振朝小太监点点头,小太监跪地口头,收起了银币。
接着皇帝又来到“青楼”,平日里不起眼的宫女此时打扮的十分妖娆,这倒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他一把搂过一个“妓女”,来到亭榭中喝花酒。这些“妓女”伺候地十分用心,吹拉弹唱,可着劲地卖弄。朱祁镇喝着酒,听着曲,吹着风,感到无比惬意。就想打赏一二。
谁知,一摸口袋,发现银币已经花光了。就喊过王振,索要波斯钱币。
王振脸一皱,说道:“皇上,这钱怎么花那么快啊。老奴就收集到这些啊。要不,老奴找他们把钱再要回来。”
“不!要回来就没意思了。我就是买东西,怎么能不花钱呢?难道我贵为天子,还要赖账不成!”朱祁镇认真起来,这是他第一次花钱,怎么能作假了,花出去就不能再要回来。
王振宽慰道:“皇上,这些‘妓女’不花钱的,你随便怎么都行。”
“那怎么能行!”朱祁镇很生气,
“要不皇上先赊账吧。民间也都钱没带够时赊账的情况。”王振又出了一个主意。
“好,还是你鬼点子多。”朱祁镇哈哈大笑,转怒为喜。
感情皇帝找自己的宫女喝花酒还要付钱,真是旷古奇闻。十来岁的朱祁镇整天和王振这种佞臣玩在一起,却对他十分信任。
看到皇帝玩得很开心,王振悄悄退下,他找到马顺,小声说道:“你还得再找些古波斯国的钱币。”
“这,这到哪里去找?波斯国本来就不富裕,这些银币价值已经不菲了。”马顺抱怨道。
“这些银币在哪弄的?你就不能再弄点?”王振有些不高兴了。
“知道了,我会尽力去找的。”马顺说完走向宫外,他去找那两个锦衣卫去了。
………………………………
第五十七章 好运来了挡不住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已是正统五年二月。一场春雨将整个紫禁城淋了个透,雨过天晴,空气格外清新,让人精神为之抖擞。建福宫花园内,朱祁镇正陪着祖母张太后召见内阁辅臣杨荣。
杨荣一进门,脚上带了一些水渍,显得沧桑。见到张太后和皇帝后赶忙下跪,可是力不从心,腰好似弯不下去,显得狼狈了些。
张太后一看,说道:“杨阁老,不必多礼。来人,赐座。”
“多谢太皇太后!”杨荣谢过便坐了下来。
这位名叫杨荣的内阁辅臣,他的年龄已有六十九岁了。早在建文二年就考中进士,为人善于察言观色,非常擅长谋划边防事务。永乐八年朱棣北征时,他曾亲率三百勇士追击鞑靼军队至斡难河,并与最后遭遇的鞑靼主力本雅失里激战,大获全胜。
而且他文武全才,曾经充当朱棣的机要秘书,掌管皇帝玉玺,深受信任。相传朱棣还亲手切西瓜递给杨荣吃。他对朝廷的贡献数不胜数,之后几朝也被委以重任,可以说,他一辈子都在管理军务。
“杨阁老,你呈上来的奏折中提到‘北元均势’,能否为哀家详细地讲一讲如何具体实施,哀家一时半刻想不甚明白。”张太后问道。
杨荣欠了一下身子,然后答道:“均势政策就是帮助北元部落实力不足的一方,让他们内耗。内耗为主,帮助只是表面文章……”他细细地讲与张太后和皇上听。
“好!”皇上突然拍手喝彩,“杨阁老,你对边疆之事的见解真是一针见血。”
“多谢皇上夸赞。臣不敢隐瞒,其实这个主意不是臣想出来的。”到了这个位子上,多一分荣誉少一分夸奖对杨荣的意义已经不大。朝廷是非常相信他的,他也一心为朝廷效命,推举可用的人才。
“哦,那是谁提的建议?”张太后等不及杨荣回答就问道,她对这么一个人真是太好奇了,真不知道有谁还有超过杨荣的眼光。
“前些天,陕西府都指挥使司兼宣府巡抚汪奂来京述职,他提到手下有一人,对军事颇有见地,眼光独到,就是此人提出的‘北元均势’政策。”
“那他现任何职?”皇帝也起了好奇心。
“他担任宣府兵马使。六品官,微不足道,但此人确实有些才华,听说他在训练‘神机连’,很有成效。”
“神机连?”皇上大声叫道。
“这是此人取得称谓,‘神机连’还有一个称谓叫……叫做‘特种兵’,嗯,是了,名字都比较怪。”
“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怎么样?”张太后问道。张太后不像年幼的皇上只顾好玩,她重视的是实效,再多花架子不能打仗就是白搭。
“不知太后还记得去年的‘万县’大捷吗?就是此人带着‘神机连’建立的功劳,这支军队使用特殊的武器,叫做‘手榴弹’。”
“什么弹?”皇上又是大声问道。
“叫做‘手榴弹’,是一种火药制成的颇具威力方便携带的武器。这‘手榴弹’也是此人制作出来的。”杨荣不紧不慢地答道。
话说到这了,张太后点了点头,看向杨荣,说道:“杨阁老,有什么话,你不妨直说。此人能不能用?”
“回太皇太后,臣从他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此人名叫柴宝臣,他才华横溢,敢想敢做,又能对边防事务提出如此精妙的外交策略,实在罕见,理当重用。只是此人现在仅是秀才功名,这……这……”杨荣撇撇嘴,不再说了。
“哀家知道了,回头你着人宣他进京面圣,哀家要亲自考考他。”张太后知道现在朝廷急需一批优秀的边防人才帮助皇帝治理天下。“三杨”尽管对朝廷忠心耿耿,毕竟年事已高,长江后浪推前浪,要给皇帝的将来铺好路。
“对,杨阁老,拟旨宣他进京,另外,让他带上‘手榴弹’,朕要亲自检验一下他的武器。”皇帝很兴奋。有新鲜玩意儿出现,怎么能不一睹为快?
“是,微臣告退!”杨荣站起来,躬身行礼,退了出去。
皇上在杨荣走后,对张太后说:“我越来越对这个叫柴宝臣的人感兴趣了,他要是真有这么大的本事,我想留他在京城做官。”
张太后看了看皇帝,轻轻地摇了摇头,没有理他。
……
宣府,演武场上,柴宝臣加紧对“神机连”的训练。士兵们正在练习投掷手榴弹。只见他们一遍遍地做着投掷的动作,虽然春寒料峭,但士兵们一个个热得浑身是汗。每个士兵练习投掷一百次。
这些动作刚做完还没有多久,柴宝臣一声令下,“集合,二十里限时跑,酉时跑不回来的,就没有晚饭了。”
士兵们全副武装,向山上跑去。他们要穿越一座山,绕山下一条小路再折回来。这种“魔鬼训练”很锻炼士兵的意志力。这支队伍从来不抱怨,他们有的只是服从、服从、服从!
虽说柴宝臣是个“废柴”,但他将现代军事思想引入“神机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要求士兵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不要担心衣食问题。训练内容五花八门,什么“负重深蹲”、“马步推砖”都是小菜了,他还想出了很多新花样。有“马上掷手榴弹”、“黑夜斩首”等等。
许多士兵一天下来,累的眼冒金星,手上起了血泡,吃饭拿不住筷子。柴宝臣让伙房一定要搞好伙食,让神机连的士兵多吃肉食,这样才会更强壮。
除此之外,柴宝臣非常重视思想教育。他经常对士兵说:“我要让你们知道,神机连的士兵,是用血与汗铸造的。我不讲感情、不讲人情,就是要训练出一支最强的队伍,超过蒙古勇士的队伍。不是训练无情,而是战争无情。谁没有本事,谁就可能最先死在战场上。”
这些士兵在长期的训练下,已经练就了在逆境、险境、绝境中处变不惊、绝处逢生的本领。柴宝臣看着这支部队,对大明将来的军事训练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柴宝臣长大了。”云林看着他,在心里默默地想。
才一炷香功夫,两个锦衣卫来到演武场。他们还押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只见这个中年人披头散发,看不清模样,浑身是伤,一看就知道是被人用马鞭子抽的。
柴宝臣一看来者不善,行为处事肆无忌惮,心里已经猜到他们的身份了。走上前去,拱手问道:“不知二位前来,所为何事?”
“我们是锦衣卫,你就是兵马使柴大人?”其中一个锦衣卫问道。
“正是。”他既不好自称在下,也不好称自己为卑职。锦衣卫品级不等,分布在各级官员中,但看眼前这两位似乎只是跑腿的。
“那就好。这个人你认识吗?”另外一个锦衣卫将中年汉子的头发撩开,露出那人的脸来。
“是他!”柴宝臣不禁一声惊呼,此人就是不久前曾为自己治过病的游方郎中。
“好,看样子你识的他。”其中一个锦衣卫哈哈笑道,“那就请柴大人说出波斯银币从何得来,是否为通敌叛国的报酬?”
“此话从何说起?我怎么会通敌叛国?”柴宝臣分辨道。
“哼!知人知面不知心,柴大人既然不愿直说银币从何而来,那就请跟我们走一趟吧,我们自会审查清楚的。”锦衣卫说道。
云林在一旁抓了一些泥土抹在脸上,并用头发遮住了半边脸,防止锦衣卫认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