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废柴公子闯大明-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县丞想趁着这件事发一笔横财的。蒙古人他是不敢得罪的,无论案情如何,都得坐实茶叶商的罪名,这样自己才有银子赚。现在心里尽管很不情愿秉公办案,但也要在锦衣卫面前做做样子了。
很快,案情就清楚了,蒙古人不会撒谎,照直说出事情的经过。尽管他们的汉话说的不好,但是县丞也听明白了。茶叶商就强调一点,人不是自己打的,自己就喊了一句:“抢东西了,快抓住他们。”
县丞感到很头疼,城里的蒙古人不止这四个,还有将近二百人在城外住着。万一他们闹起事来该怎么办。无奈,他只得宣布茶叶商无罪释放。
而这边蒙古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东西,按《大明律》要杖二十,遣返回去。可这些蒙古使者刚刚朝见过天子,自己哪有胆子责打他们呢?
他走到柴宝臣身边,恭敬地说道:“大人。下官以为这些蒙古人虽然抢了东西,但是他们也被百姓教训了一顿,况且还有一人受了伤。念及这几人人都是我朝的宾客,本县不再予以责罚,即刻将其驱除出境。我立即行文沿边州府,令各镇严加防范,以免他们继续作恶。不知大人一位如何?”
柴宝臣一听,这样做也很有道理,于是回道:“好吧。但是驱除出境前,要先训诫一番!”
“是,下官这就去做。”县丞弓着腰笑道。
柴宝臣说了句:“如此甚好,告辞!”说完,走出了县衙,回街上找马车去了。
“大人慢走!有空常来啊!”县丞看着柴宝臣的背影说道。一阵风吹来,他感到身上很冷,原来在这个锦衣卫面前,自己紧张得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走出县衙的这一刻,柴宝臣深深地感到了手中腰牌的妙处。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
第六十一章 领教了
柴宝臣回到集市,带着一车货物回到了驿站。分给士兵一些补给,剩下来一些药品,放在军中备用。士兵歇息打尖之后,继续赶路。此后一路无话。
过了两天,军队来到京师。军队抵达西直门下,驻扎下来。并向城门的守卫请求进城。而此时在城上站着一个人,他看着这支队伍,用手指着云林问道:“他是不是柴宝臣?”
“不是。”这位官员恭敬的回道,他就是新任吏部侍郎汪奂。他用手指着云林旁边的年轻人说道:“他身边的弱冠少年便是柴宝臣。”
“真有意思,我还以为能有这么多发明的人应该是一个老成持重之人,没想到竟然是他。倒也和我年纪相仿,就比朕大五岁而已。”皇上很有兴趣地打量着柴宝臣。
“皇上要不要传他上城入见?”汪大人问道。
“不用,我要考考他。”明英宗朱祁镇饶有兴味地说道,“传朕的口谕,就说我不想召见他了,让他回去吧。”说完,手一挥,一个守卫下去传话去了。汪大人站在一边,额头冒出了一些细密的汗珠,他替柴宝臣捏了一把汗。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现在皇上要考较柴宝臣的忠心,小小皇帝竟然就会做这种事了。要知道,皇帝现在年纪还小,他要提前为自己储备一些人才。但大明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忠心耿耿的人才。
要想看出一个人是不是对自己忠心,永远不能拿利益摆在面前。这是张太后告诉朱祁镇的。晋国公子重耳四处流亡时有介子推“割股奉君”,而当重耳当上了晋国国君后,介子推却隐居而不言禄,最后被大火烧死在柳树旁,于是有了寒食节,人们在清明节的前一天纷纷插柳枝纪念祈福。
朱祁镇正是想试一试柴宝臣的忠心,看看他会不会因为不公正的待遇而生贰心!这不仅仅是一次考验,甚至还决定了柴宝臣的性命!
如果柴宝臣及手下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屠刀随时会落下!
柴宝臣听到守城士兵的传令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接到圣旨后,一刻不停地赶往京城。还带着二百多号人,一路走来,非常辛苦。而且,自己已经把军费花的差不多了,来之前他希望通过军队的表现,能让这支军队成为京城守卫的样板军队。所有的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太骨感。
“fuck!”柴宝臣转头看向师父云林,他此刻感到自己很无助。要说之前自己没有太大的期盼,只想********参加科举。而当皇帝抛给自己一根橄榄枝后,自己却把人生的很多期盼赌在上面了,甚至拿出了临时居所里最后的盘缠来讨一个公公开心。
柴宝臣有骂娘的冲动,话到嘴边不知怎么变成了“fuck”。云林听到柴宝臣大声说话,听出语气似乎是抱怨,可又听不懂他抱怨的什么。
这个时候,听见柴宝臣这句话的可不止云林一个人。京城是什么地方?锦衣卫!东厂!大量的密探充斥在街头,你昨晚几点吃饭,席间说了什么,第二天皇帝都能像背书一样聊给你听。大明的特务系统非常发达。
很快,柴宝臣的话传到朱祁镇的耳朵里。朱祁镇问锦衣卫:“有没有听错?陕西有这句方言吗?”
“回皇上,小的就是陕西人,我没听过什么‘筏稞’,或许能吃吧。”这名锦衣卫说道。
“嗯,兴许他们的粮草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样也好,我正好看看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云林听到后,赶忙拉过柴宝臣,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说道:“隔墙有耳。”
柴宝臣刚才被气昏了,这才想到出入京城,人生地不熟,皇帝见不见没有关系,但是不能堕了“神机连”的威名。他指挥军队立即拔营,向西北急行军。虽然皇帝不待见,但来都来了,也得在京城外操练一下,让不开眼的人见识见识。
此时,站在城上观看的朱祁镇,对柴宝臣极其军队的表现非常满意。军队动作整齐有力,声势震慑众人。并且士兵没有太多的焦躁情绪。特别是柴宝臣,没有流露出沮丧、愤怒,这种人对功名利禄的热衷之心并不明显,也就不会在将来做出不利于朝廷的事。
柴宝臣带着军队刚跑出没有十里路,被几匹快马拦了下来。柴宝臣勒住马缰。来者其中一人下马拜倒在柴宝臣的坐骑前,躬身行礼。并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高举着呈与柴宝臣,说道:“柴大人,这是汪大人的亲笔信,汪大人说,你打开信一看就明白了。小的告辞。”说完,带着另外几人绝尘而去。
柴宝臣将信打开,看到字迹确实是汪奂大人的,这时心里不禁咯噔一下,难道电视剧中的桥段就要上演了吗?会不会来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呢?
看完信,还真是这样。柴宝臣额头出现细密的一层汗珠,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还好自己说的是英文,要是顺口说了其他的,不知道此时会不会已经身首异处了。看来,今后呆在京城就没有那么随意了。一切要小心翼翼。
………………………………
第六十二章 进宫
(ps:大家好,七月后更新会加快,柴宝臣的命运也会跌宕起伏,更加精彩!)
“队伍掉头,原路返回”,柴宝臣让传令兵传令。士兵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大家迅速地往回走。
刚到城门,巡城御史就迎了过来,要求暂时接受这些士兵。柴宝臣一听,面露难色。巡城御史一看柴宝臣的脸色,赶忙说道:“柴大人不必疑心,这是进京的惯例。现在,皇上正在等着你呢!”
柴宝臣回头看了看云林,云林点了点头。柴宝臣叫来副连长,对他说道:“你先跟着巡城御史,安排士兵们住宿。回头我再来找你们。”
望着士兵排成了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营地进发,街上的行人被他们威武的气势和整齐的装束吸引住了,都停下来看热闹,他们既惊羡又赞叹。这些士兵中还有一个装扮很普通的人,他就是云林。云林被锦衣卫通缉,此时重返京城,一切小心为妙,切不可暴露行迹,招来麻烦。
很快柴宝臣就在一位太监的带领下来到紫禁城门前。只见宏伟而又高大的拱门,似乎扮演着时光隧道的角色,将柴宝臣带到了皇帝的身边。柴宝臣曾经来过北京,到过故宫。知道这是一个威严的地方,它坚不可摧,不容许别人侵犯。在明朝,故宫被称作紫禁城。走过太和门来到了太和殿,抬头一看,琉璃瓦熠熠生辉,旌旗招展,很多文臣武将穿梭其间,左边走文臣右边走武将。
柴宝臣在脑子里想象着皇帝昂首阔步走在故宫中轴线的模样:金碧辉煌的一座建筑,在碧水蓝天的映照下,让人无限地憧憬。他又突然想到,皇帝一定是坐轿子的。
“到了。”太监突然说道。这一路走来就耗费一炷香的时间。看着这座宏伟的建筑,“什么时候能在宫中骑马就好了,”柴宝臣在心里想道。
抬头一看,上面匾额书写着“文华殿”几个鎏金大字。原来皇帝要在文华殿召见自己。太监在门口对柴宝臣说道:“你进去吧,别忘了向万岁行礼!”然后口中唱喏道:“柴宝臣觐见!”还拖了老长的音。
柴宝臣走了进去,他左顾右盼,心想道:这文华殿还真不错。开了六扇三交六梳菱花桶扇门,特别雅致。殿中左右两边设有镀金仙鹤一对,东西相向而立,以口衔香,袅袅地吐出烟雾。
正待抬头看上几眼,突然旁边走过来一个阴声怪气的人,猛地咳了两声。柴宝臣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头发有几根白的老太监只听他阴声怪气地说:“见了皇上,还不赶快跪下行礼!”
柴宝臣慌忙跪下,学着古装剧中大臣跪拜的样子,磕了一个响头,说道:“吾皇万岁,微臣叩见陛下。”
“哼哼哼哼,”耳边传来了几声怪异的笑。柴宝臣在心里骂道:“这个死太监,有什么好笑的,小爷我不会行礼不行啊。”
“你抬起头来仔细看看,你跪错了地方,皇上在那边呢!”太监说道。
乔宝臣抬头一看,大殿正中悬挂着“正大光明”的匾额,匾额之下的御座上坐着一个年轻人。说年轻人好像还有点不合适,说小孩还差不多,看样子也就十五六岁,放在他那个时代也就是一个初中生。他又赶忙在地上转了一个方向朝皇帝重新跪下去,正要磕头,就听到“罢了,罢了。”
皇帝说道:“你是第一次进宫,不懂规矩也没什么。今天找你来,不是让你学规矩的,有些事情朕要好好问你。”
柴宝臣抬起头来看着皇上,郑重地说:“吾皇万岁万万岁,皇上有什么事情尽管问,微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大胆!哪有见到皇上这样说话的,还不快把头低下来!”那个太监大声呵斥道。
“好啦好啦,先不说这个了。我想问你,柴宝臣,你发明的新式武器叫做手榴弹,它的威力有多大呢!”皇上急切地问道。
“回皇上的话,托皇上的福,微臣偶然间想到了这个技术,就制造出了手榴弹,要说它的威力有多大,我可以给你形容一下。”柴宝臣说道。
“注意,千万不要口出狂言,乱说大话就治你的欺君之罪。”太监又嚷嚷道。
“没关系,让他说。”皇上很不耐烦了。因为皇上现在急于知道手榴弹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而一旁的太监已经打断他好几次了。
“遵旨。”这位太监喊道。
“回皇上的话,一颗手榴弹通常情况下可以将三丈范围内的人有效灭杀,而且是同一时间灭杀。如果,绑上三四个手榴弹,同时引燃并投掷出去,威力会倍增的。”
“哦,你没有骗人吧!威力当然这么大?”
“回皇上,不信我试试给您看。”
“好啊,你快试给朕看。”
“皇上,我带来的士兵还有武器刚进城的时候就被巡城御史接管了,现在我手头上什么都没有,也没法演示给您看了。”
“那还不简单,王振,快去传旨让巡城御史罗大人把柴宝臣的军队带过来。”
“遵旨。”王振转身走了出去。
原来这位太监是王振。柴宝臣不禁扭头朝王振离去的背影多看了两眼。
“慢!”一个纤细的声音传了出来。王振走到门口停了下来。
柴宝臣很奇怪,这个声音是一个女人发出的,这里怎么会有女人?他抬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突然发现,在皇帝的御座后有一个屏风,屏风右侧垂下来一张幕帘,幕帘后面还坐着一个人。柴宝臣动脑筋想着:“莫非她就是太皇太后,那个大明帝国实际权力的掌握者!”没错,还真让他给猜对了,
“皇帝,”这个纤细的声音又传了过来,“你怎么能这么鲁莽呢!王振,你只带来两个神机连的士兵就行了。再让他们带着一些手榴弹过来。”
“是。”王振回道。
柴宝臣的额头上沁出了许多细密的汗珠。原来,太后有心放着柴宝臣,怕他所行会对皇帝不利。要知道,一颗手榴弹的威力就那么大,神机连一共200名士兵,他们训练有素,要是进了皇宫后,如果万一柴宝臣心怀异心的话,还真会引起很大的混乱。所以,太皇太后制止了鲁莽而又年幼的皇帝,要知道皇帝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大的小孩。他的社会阅历还比较浅,虽然跟了几位好的太傅学习知识文化,但是,学的都是圣贤书,帝王术也是太皇太后教他的。所以,对于王权方面的忌讳,目前还没有太多的敏感之处。
“柴宝臣,我来问你,”太皇太后轻轻地说道,但声音透露出一种威严。柴宝臣把身子稍微转了转,又朝着张太后的方向磕了一个头,说道:“请太皇太后问。”
“嗯,你怎么知道我就是太皇太后,你个小小六品官是从何得知的?”这几句话问得不紧不慢,可柴宝臣却觉得有刀子刚从头上飞过一样。
柴宝臣一下子被问的语塞了。他不知道哪些事情会触动皇家的禁忌。
………………………………
第六十三章 威力太大了!
柴宝臣的大脑飞速转着,张太后一定会想自己一个小小六品官都没有上过朝,谁都不认识,怎么一到大殿里就知道幕帘后的是太皇太后!经常有官员在私下里议论当今的国柄握在太皇太后手中。而张太后是出于对朝廷社稷的关心,她并没有专权,而是广泛听取朝中老臣的意见,使得明朝继续向前发展,各方面达到鼎盛。但是,她最忌惮别人说她是女人干政,因此,张太后绝不重用外戚,反而对自己以及外戚要求非常的严。现在柴宝臣张口就认出她是太皇太后,会不会她误以为全天下人都知道有个女人坐在帘幕之后把持国柄呢?
都怪自己自作聪明,有些事虽然后来被写入《明史》,人尽皆知。但是现在这些事情尚属于高层才会知晓的事情,自己知道了这件事会不会让张太后猜测自己暗结朋党呢?看来这个问题不回答好,张太后就会对自己失望了。
柴宝臣想了想,说道:“回太皇太后的话,微臣只不过是熟读历史,于我大明的政务非常熟悉刚才听到您出言制止王公公,又听您称呼万岁为‘皇帝’,微臣据此推断,您是太皇太后。再者……”
“再者什么?”张太后问道。
“微臣是第一次进宫,说话也许有不得体的地方。刚才称呼您情非得已,刚出来就后悔了,还生怕喊错人了,没想到,微臣的小聪明起了作用了,确实没有别的意思。”
张太后一想:是了,他还是锦衣卫呢。作为帝国权力宝塔顶端的一个女人,之前了解了对柴宝成的背景,连对他前几天当上锦衣卫的事都非常的清楚。张太后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柴宝臣的回答。
柴宝臣一直跪在下面,额头上沁出了许多汗珠。心道:张太后怎么不说话了,唉,没有意见就是好意见。
没过不久王公公带着神机连的士兵回来了。张太后也非常想见识一下手榴弹的威力,毕竟在这个年代,人们对于新式的发明都是非常的好奇的。这也难怪,当时还处于铁器时代,而火药将改变这个世界。
接下来,柴宝臣和那两名士兵带着手榴弹在王振的带领下,来到了御花园的一处假山附近。他们要提前做些准备。随后,张太后和皇帝的轿子到了御花园。
皇帝吩咐道:“柴爱卿,快让我们见识一下。”
看得出,皇上有些迫不及待了。
“是皇上,不过请太皇太后和皇上稍微避远一点。因为亚手榴弹的威力实在太大,我生怕弹片弹出来惊驾。”
皇帝和张太后又后退了五丈远,还有宫女挡在身前。
王振让士兵围在柴宝臣等人的身后,如果柴宝臣敢耍什么花样,立即将他拿下。柴宝臣将王振的戒备都看在眼里。这个太监长得实在是太老了,个头也不高,但是,他说的话,柔声柔气的,让人听着感觉却是非常的舒服,光看他的模样,那就是一个糟老头,听他们说话是一个和蔼的长辈,要不是知道一些历史还真看不出,这是一个贪婪的人,是一个掌握着大权,能让皇帝言听计从、无恶不作的阉竖。
但是现在对他的厌恶和痛恨却不能够表现出来。柴宝臣上前向王振作揖道:“请问王公公,我在哪里试验手榴弹?”
“就那个假山,”王振用手指着水池边的假山说道。“你就炸那个假山好了,前些日子张太后说那个假山造型过时了,正想要拆掉了。你就把它炸了得了。”
“是公公。”他在心里想道,这么漂亮的假山,得耗费多少民脂民膏啊,这一炸就没了。
柴宝臣回过头来对着两位士兵,讨论了一阵。只见两名士兵分别手持两颗手榴弹,并把它们捆好,将引线绑在一起,塞进假山的石洞里。然后用火折子点燃引线,随着“嗤嗤”声响,引线燃烧冒出白烟。
两名士兵快速地跑回来卧倒,柴宝臣拉着王公公的衣袖说:“公公请像我这样卧倒。”然后柴宝臣转头对皇帝和张太后说道:“马上就要爆炸了,请把耳朵堵起来!”说完就趴在地上,双手护住头。
张太后听到柴宝臣的话,马上就堵住了耳朵。皇上却没有照办,他就要领教一下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
“哄哄!”一阵爆炸开始了。声震五岳,碎石崩飞,冲击波将宫女的衣袂掀了起来。几个太监和宫女吓得屁滚尿流,甚至还有一个宫女,后退了几步,不慎一脚踩滑,跌到在假山不远处的池塘中。侍卫慌忙到池塘边去救这位宫女,大家手忙脚乱,一名士兵将手中枪棒递了过去,想让宫女抓着。但没想到,宫女的手上没有力量,棍是抓住了,但是却无法踩水上得岸来。
宫女不断挣扎,眼看马上能上岸了,不慎又跌入池塘中。柴宝臣一看,忙喊道:“你们难道不能跳下去救人吗?”
那几名侍卫很尴尬的摇了摇头,道:“我们不会游水。”
侍卫竟然不会游水!
柴宝臣会,他从小就会。因为他生长在南方,而且水性很好。眼看那个宫女就要被淹死了,他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快速游到她的身边。她呛了水,意识模糊快不行了。柴宝臣一手拖住宫女的腰,另一只手迅速抓住她后颈处的衣领,连拉带扯往岸边游去。
她本来身材很纤细,但是在水中竟然不好拖拽。柴宝臣既要防止她挣扎又要有托举之力,实在是太困难了。游到岸边,柴宝臣紧紧地托住了宫女,这个时候几个侍卫才到岸边将宫女拉上岸去。柴宝臣累得快不行了,要不是练了武功内力足,只怕这个时候连自己也要沉下去了。
看来没有水中救人的经验,还真是累。
皇帝说道:“快宣太医!”王振急忙赶去太医院。
“不好了,公主没有气息了!”另外一位宫女高声叫道。
“什么?公主!”柴宝臣看着眼前这个被自己救上来的“宫女”,浑身湿透了,心道,“难道她不是宫女?”
柴宝臣非常清楚溺了水的人,大脑和心脏需要源源不断地有氧气供给,如果缺氧,只要四到六分钟就会让人死亡。所以才会有“黄金抢救五分钟”的说法,过了抢救的时间,就算神仙来了也没用了,“得抓紧就她。”
“太医,怎么还没来?”皇上大声喝道。
柴宝臣站起身来,把衣服整理好,将头发拢到身后,向皇帝问道:“这里到太医院有多远?”
朱祁镇正在慌乱,看了他一眼,说道:“一炷香的时间。”
“皇上,那王公公此刻怕是还没有赶到太医院吧?”
“是又怎么样?”
“是就糟了,等太医赶到时,只怕……”
“那可怎么是好?”皇帝和张太后同时看向柴宝臣,急切地问道。
“微臣略知一些急救的法子,只是施行起来比较怪异,可能这个……不太雅观。”
“都什么时候了,救人要紧,快救人吧。”朱祁镇说道。
“是,微臣遵命!”柴宝臣大步地走向“宫女”。
………………………………
第六十四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