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废柴公子闯大明-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苏一听,说道:“扶危济困,好事,也给咱们将来的孩子积点阴德。”
走了一小会儿,来到刚才短发女子哭泣的地方,可是四处见不到她。柴宝臣朝着树林喊了几声,说道:“真奇怪,难不成她走了?”
正疑惑间,魏苏突然说道:“宝臣哥,你看。”
只见短发女子刚才所处的地方,有裙摆露了出来。柴宝臣背着魏苏快步跑过去,短发女子竟然昏倒了。无论柴宝臣怎么摇晃她,她都不醒。
魏苏看了看柴宝臣,说道:“你背她回去,我走着就行了。”
柴宝臣看只得如此了,便背着短发姑娘并带着魏苏朝山下走去,到了官道上,雇了一辆马车回到住所。
第二天,短发女子醒来,看着居住的地方应该是客栈,房间里柴宝臣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心里一暖。嗓子很干,她忍不住咳了几声。柴宝臣一听到动静,忙转头看,说道:“姑娘,你醒了就好。”
“我这是怎么了?”她问道。
“怎么?你不记得了吗?昨天城里遭了倭寇,你的娘亲被倭寇杀掉了,你后背也被砍了一刀。昨晚你发了高烧,大夫让我守在此处,如果凌晨过后,你的高烧还不退,他就要给你硬灌药了。”柴宝臣说道。
“药好了。”魏苏走进房间,朝着柴宝臣说道。她一看短发姑娘醒来了,很是高兴,坐在床边拉着短发姑娘的手,说道:“你醒来了,太好了。姑娘,这是药,喝下去你就能恢复。”
“多谢。”短发姑娘接过碗,问道药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温。
柴宝臣看她皱着眉头,就鼓励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快趁热喝了。”
短发姑娘轻轻抿了一小口。药虽然还冒着热气,可是已经不烫了。随后,她将整碗药喝了下去。柴宝臣没想到一位弱质女流,喝那么苦的药,竟然眉头都不皱一下。
“好点了没有?”魏苏问道。
“嗯。”短发姑娘点了点头。
“你叫什么名字?”魏苏问道。
“我叫古琴。”短发姑娘说道。
“你姓古?倒是不常见。对了,你娘亲已经被化为骨灰了,这是衙门收敛尸体时,统一指挥的。现在天还热,官府担心瘟疫流行。”
“真是多谢了,小女子无以为报,只有以身相许!”古琴说完就要下床磕头。
“别别别!”柴宝臣慌忙拉住古琴,让她重新做回床上去,说道:“我不缺老婆,没关系的,你就好好养伤吧。”
魏苏瞪着柴宝臣,无奈地摇了摇头。
………………………………
第十七章 古琴
第十七章
“大人,汪大人让您赶紧去衙门一趟。”一个士兵说道。
“哦,是什么事?”柴宝臣问道。
“回大人,小的不知道!您就随小的抓紧去吧!”这个士兵说道。
柴宝臣,从客栈的房间走了出来,看到街边已经停好了马车,上了马车之后,马车用很快的速度疾驶而去。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衙门,汪大人正在庭院中走来走去,似乎非常焦急,他一看见柴宝臣来了,慌忙迎了上去,说道:“来,柴宝臣,快看。”
柴宝臣本想行礼,看到汪大人那么急,也就免了。他接过汪大人递过来的几张纸,一看,知道就是刚才的那几封信,信已经被处理过了,血迹变浅了很多,而且字迹没有模糊。上面写的都是日文。
“大人,是日语。”柴宝臣说道。
“哦?你知道日语。”汪大人惊讶地问道。
“是的。懂一点儿。”柴宝臣在后世学过速成日语,所以可以看懂。
“嗯。”汪大人捋着胡须点了点头,感觉柴宝臣真是好学上进的人才。
柴宝臣低下头来看信,原来今天被自己杀掉的倭寇头子叫润音。信上还说有个盘踞在崇明三沙的倭寇,名叫村下,要联合润音于本月的二十日从崇明三沙登陆,沿途攻打,要占领苏州!真是惊人的消息。
更可气的是,南京兵部佥事刘显竟然勾结村下,给他提供便利!真是赤―裸―裸的卖国行径!为了些许的好处,竟要帮助倭寇侵略,让无数家庭沦为别人鱼肉的工具,任人宰割!真是太无耻了!
柴宝臣看到最后,发现有几张干净的信纸,上面写的都是汉字。看了看,原来是日文的翻译。便说道:“原来大人找人翻译好了。我刚才边看边译给你听,真是唐突了。”
汪奂看着柴宝臣,说道:“哪里,你译的很好。这都是关系到军事的机密,能不找别人译是最好的。这次我找的是灵隐寺的一个和尚,他平时也看日文的佛经,所以懂得日文。你看,如果信上所说是真的,我们要加紧准备了,时间不多了。”
“大人,倭寇有联合成片的趋势,村下能找到润音,说不定也会去找其他倭寇,他们从崇明登陆,也很有可能分派一些小股力量去攻打其他地方,分散朝廷围剿的力量!”
“对,宝臣,你想得很全面。我们到时候将崇明三沙作为重点防范的地方,大军开赴崇明,务必将海盗拒之于海外。苏州也要调集一些部队镇守,以防不测!”汪奂道。
“大人考虑得周详!”宝臣躬身道。
“好,你派人去搜集刘显的罪证,不要打草惊蛇,待我们剿灭倭寇,再处置他吧。”汪奂作为钦差,完全可以先斩后奏,当然,前提是要有刘显通敌叛国的证据。
这几天,柴宝臣都在核实这一情报的真实性,这是战争的需要,不排除倭寇使用苦肉计,故意“送”来一个假情报,让剿匪的军队抓不住,再来一个声东击西侵扰我们。所以情报很大程度上决定战争的结果。一个好的军事统帅想打好一场战役,并不是只靠武力就能做到的,还要靠智慧。因为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实在太多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一旦情报失误,极有可能出现重大闪失。
回到客栈,柴宝臣让魏苏帮自己收拾一下东西,他明天就随队伍出发前往崇明。他要再告诉古琴一声,就去了她的房间。房门虚掩着,古琴已经下地走动了,她正坐在桌边看着手中的一块玉。
柴宝臣敲了敲房门,古琴身子一颤,慌忙将玉收了起来。她一转头,看到是柴宝臣,马上露出微笑。柴宝臣见她的牙齿很小,但是很密很圆润,她笑起来真是美极了。一时间有些愣住了。古琴见到他的神色,似乎在意料之中,并不气恼。
她慌忙迎了上去,让柴宝臣坐下来。又将沏好的茶倒入杯中,递给柴宝臣。柴宝臣看着她的手指细长,有如葱白,又直又白,皮肤嫩嫩的,很漂亮。接过茶水,一饮而尽。
“呵呵呵。”古琴笑了几声,道:“茶不是这么品的,如此喝茶就如喝水,又好像那饮骡子饮马一般。公子,我这么说,你莫恼。”
“嘿嘿,我真是有些渴了。”柴宝臣看着古琴笑起来甜美的样子,心里也不禁痒了起来,一股难以言状的感受涌上心间。他跃跃欲试,说道:“那姑娘说要怎么喝?”
“俗话说,饭前饭后,有茶无肉。饮茶可以让人精神百倍。我认为品茶品的是五官的感受,分为眼品、鼻品、耳品、口品、心品。但是一般人上来只能做到眼品、鼻品、耳品、口品。”说着,又为柴宝臣斟上一杯茶,说道,“你来看,这雨前龙井茶的的汤色碧绿明亮,再闻闻茶香,清香幽雅;现在,你喝上一小口,但是不要着急咽下去。”
柴宝臣照做了。
“好了,现在可以咽下去了。”古琴柔声说道,“是不是鲜爽生津呢?”
柴宝臣感觉了一下,还真是这样,说道:“这味道很特别,真是齿颊留香。勾起了我对往事很多的回忆,甚至连我自己也说不清回忆了些什么,只是这些味道很香,好像数百种香味混在一起的,仿佛我又回到了童年,站在茶园里,站在芦苇荡边,站在青草地上。这太奇怪了。”
古琴掩面又是一笑,说道:“公子,是不是感觉很奇怪,同样一杯茶,刚才咕嘟咕嘟喝下去只是解渴而已,现在却又那么多感受?恭喜公子,你已经会心品了。”
“哦,什么是心品?”柴宝臣问道。
“心品就是通过喝茶而有心理层面的享受,需要品鉴茶的人一定的领悟能力。龙井茶素有‘形美、色绿、香郁、味甘’四绝之誉,不是俗物,因此我们也不能暴殄天物的。”她说话时嘴角时而上扬,时而含羞,时而内敛,柴宝臣看着感到说不出来的舒服。
“那什么是‘耳品’呢?你还没有说。”柴宝臣问道。作为听众,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
“呵呵呵,”古琴笑着的时候露出贝齿,说道:“公子,刚才听你心品时说出那么多独道的感受,怎么现在却犯傻了,我说你听,这不正是‘耳品’吗?”
柴宝臣一拍手掌,说道:“正是啊,我真是笨了。嘿嘿。”
“公子莫说自己笨,你在我眼里,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勇敢的人呢,只是这种品茶的说法你是第一次听,一时想不起来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现在不是知道了吗?”古琴真是善解人意。
“今天来到这里,喝了好茶,还听姑娘你妙语连珠的讲解,真是谢谢了。”柴宝臣说道。
“哪里啊,公子救命大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古琴害羞地说道。听到这儿,柴宝臣以为古琴又要说“只得以身相许”,忙说道:“不用你以身相许。”古琴听了之后楞了一下,然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道:“公子莫要取笑人家了,我昨天发了高烧,脑子有些糊了,说了一些胡话。我哪里配得上公子,只求天天给您沏上一杯香茶就心满意足了。反正我无处可去,不如就留下来做您的丫鬟吧?”
“这……”柴宝臣感到自己南下的任务是剿灭倭寇,大业还未成,身边本来就有魏苏了,再添一个丫头似乎有些不方便,但是古琴长得那么可爱,说话温声细语,确实是美女一枚,而且她的身上散发着很强大的吸引力。
“公子,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谢谢公子!”古琴慌忙起身拜了一拜。
“哎哎哎……”柴宝臣没反应过来。
“别哎哎了,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你可不能改变注意的哟。”古琴慌忙说道。
“唉,好吧。只是我平时不能照顾你了,你自己要多保重。”柴宝臣说道。
“哪有丫鬟让主子照顾的,你就放心吧,我一定把你和魏苏姐姐照顾的妥妥帖帖的。”古琴说道。
柴宝臣一想,也好,魏苏平日里不方便出门上街走动,自己又忙。有个丫鬟在家可以和她说话,这倒是件好事,便说道:“那好。明天我就要去崇明了,你要好好照顾夫人哦。”
“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古琴开心地说道。
第二天一大早柴宝臣就随汪大人出发了。汪大人急令总兵官卢镗调集大军,并带上神机连一同出发,大军开赴崇明岛,将倭寇拒之海外!
“夫人,早饭已经准备好了。你趁热吃吧。我出去到街上买点水果回来。”古琴躬身说道。
“好,那你早点回来,注意安全。”魏苏嘱咐道。
“知道了,夫人慢用。”古琴挎着一个篮子走出了客栈。
来到街上,她什么都不看,什么也不问,一直走着,最后拐过胡同口,来到“张记布行”,径直走到店里,摸起一块碎花的条纹布,向伙计问道:“这种布有没有橙色的?”
那小伙计一听,眼神一亮,说道:“夫人,你说的是什么色?”
“橙色。”古琴压低声音道。
“等一下,我去问问掌柜的。”小伙计跑到里屋,一个年级略长的男子走了出来,他朝着古琴打量了一下,说道:“姑娘,里面请。”
古琴挪着小碎步跟了进去。
进屋之后,掌柜的又打量了古琴几眼,问道:“‘橙色’是谁告诉你的?”
古琴顿了顿,说道:“张老板不在吗?”
“我就是。”掌柜的直起了腰板,说道。
“你是王掌柜,我没说错吧。”古琴的语气中带有坚定,似乎说一不二,不容别人质疑。
王掌柜站起身来,对古琴鞠了一躬,说道:“稍等。”
他打开一扇门,走了进去,随手将门关上,并在那边锁上了。
………………………………
第十八章 变数
第十八章(由于本小说是穿越小说,所以有些历史事件会因为主人公而发生一点点儿改变,这章里为了情节的需要,“宁波争贡之役”的时间提前了。)
古琴打量着这里,墙角处摆着一个木几,看起来古香古色,木几上的土陶花瓶里插了一束浅紫色鹅黄的野花,花瓶边有一个几案,上面放着铜制的香炉,炉中冒着袅袅的青烟,带来满屋好闻的檀香味。整个房间没有窗户,只有两扇门,一个通往外面,一个通往后院。正观察着这里的环境,门锁嗒地响了一声,古琴朝门边看去。
吱啦,门开了。一个秃顶的男子走了过来,他穿得是大街上再平常不过的衣服,长着富商的样子,衣服料子都是上好的,毕竟他家里是卖布的。只是他的脚上拖着一双木屐,大脚趾和二脚趾被一道布条隔开。古琴看到后,点了点头,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张老板。
王掌柜跟在后面,把门关好。然后一句话都没多说,径直走出去到了店外,仿佛不知道古琴作为客人坐在房间里是的,到了外面,又把门关好,招呼生意去了。
古琴坐在那里,没有起身,只是冷冰冰地问了句:“你就是张老板?”
听了这句话,张老板有些生气,感觉眼前的这个小姑娘也太无礼了,把脸别过一边,说道:“你是谁?你来干什么?”
“部下、あなたはこのようにあなたの長官と話をするのを話しますか?(作为部下就是这么和长官说话的吗?)”古琴突然冒出来一句。
张老板身子一颤,疑惑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姑娘,大喝道:“你是谁!”
“オレンジ色の布でした(我要橙色的布)!”古琴的眼睛流露出坚定的神色。
“抱歉,没有。”张老板说道。
“不,你有,这不,我来取了。”古琴说道。
“有红色的,你要不要?”张老板说道。
“我要的,你一定有,而且不会收我钱的。”古琴说道。
“啊,你是润音阁下?”张老板十分惊讶地问道。
“是的。”古琴神色坦然。
“昨天,你不是已经死了吗?”张老板说道。
“你听好了,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你不要再怀疑什么了。把你安在这里是有理由的,现在要启动你了,你知道该怎么做吧?”古琴说道。
“我明白,润音大人,当年你的父亲有恩于我,把我安在这里,等待有朝一日,一个能说出‘橙色暗语’的人来,就要完全听命于他。现在您来了,而且回答的丝毫不差。我自然要完全听命于你。请吩咐。”张老板说道。
“虽然你是明朝人,但当年你流落街头的时候,是我父亲把你养大的,他不光让你通过海上贸易变得富有,而且教会你怎样做人,你现在的言谈举止都应该有我父亲的教诲在里面。”古琴看了看张老板的脚趾,继续说道:“死的是先树,他本来是要给我送信的,我们接头的地点就在灵隐寺。没想到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八十个人过来顺便捞一笔。他没有按计划行事,因此我没有与他会面,他真是个蠢材。过几天就会有大行动,他非要临时动手,一点也不听我的安排。明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我们的武士数量有限,硬拼不起,我也没能拿到村下的信。还好我装作平常百姓家的闺女才成功取得明军官员的信任。”古琴说道。
“是的,润音大人,您真是明智。我想那位明朝官员一定被你玩弄于股掌之中吧?”张老板说道。
“好了,这些不提了。”润音想到了柴宝臣看她的眼神充满了柔情蜜意,慌忙转到正事上来,说道:“明军已经截获了我们行动的计划,所以计划现在必须改变。我要你立刻出发,到崇明岛上给村下送信,就说明军主力开赴崇明,他们可由海路南下宁波!我会联络宁波的人来个里应外合,趁机占领那座美丽的城市!”
“是,润音大人,我这就去,告辞。”张老板说道。
“唉,等等,你们这里有水果吗?”古琴问道。
“有石榴和苹果,怎么了?”张老板问道。
“去,叫伙计给我装满这个篮子。”古琴说道。
张老板走到茶案旁,拉开抽屉,取出一沓银票递到古琴手中,说道:“你不会没有钱用了吧?”
“不要自作聪明,快点将说过装进去。”一边却将银票收了起来,并没有还回去。
张老板之所以相信古琴的真实身份其实是润音,不仅仅是古琴对出了暗语,关键在于“橙色”这个词。日语早在一万年前就产生了,但是词汇量很少。唐朝时,日语从汉语中吸收了大量的词汇。到了元末明初,因为政府无暇管理,日本人来中国贸易的非常多,其中“橙色”一词开始在日本贵族圈中流行。古琴竟然知道“橙色”这个词,并准确说出了张老板的身世,所以张老板对古琴言听计从。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柴宝臣和汪奂带着大军行进在前往崇明的路上。汪大人说:“倭寇为了抢了一笔,竟然连生意都不想好好做了。真是目光短浅!”
“什么生意不想做了?”柴宝臣问道。
“再过两天,也就是信上说的,倭寇从崇明登陆抢劫的事,而那一天,宁波会开放对日本的贸易,为期十天。我朝施行海禁由来已久,倭寇侵扰倭寇始自元代,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闽浙、东粤,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而我朝官兵难以对付。直到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朝在辽东对倭作战取得了在辽东对倭作战取得了望海埚大捷,海禁随设却有所放松。现在一年中有些时日是开放贸易的,后天就到贡市了。而一旦开战,你想想,贸易还能进行吗?”汪奂说道。
“什么?贡市贸易,宁波!”柴宝臣好像想起来什么,对了,历史上这一时期发生了影响巨大的“宁波争贡之役”,但是这场战争发生在嘉靖二年,但不排除历史会因自己的行为而发生改变,这件事情提前到来。如果是那样的话,就遭了。现在大军开赴崇明,宁波还在热热闹闹地迎接贸易。
历史上的“宁波争贡之役”是日本两大使团抵达宁波后为取得贸易资格而引发冲突,在宁波爆发了武力杀戮事件。使团之间打着打着就转变为烧杀抢掠,将嗜血的对象转移到了中国老百姓身上。宁波沿途百姓死亡甚多,很多追击日本武士的备倭官员都战死了。这一事件对明朝的海上政策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明朝下令废除福建、浙江市舶司,仅留广东市舶司一处,也导致明朝与日本的贸易途径断绝,倭寇滋生,终于“东南倭祸”在嘉靖朝爆发。
柴宝臣总感觉事情不对劲,似乎情报来的太容易了,到底哪里不对,柴宝臣说不上来,只能说,他非常熟悉明朝的历史,倭寇没有从崇明登陆占领苏州的事件发生。想到这里,柴宝臣不禁头上冒出一层冷汗,糟糕,难不成“宁波争贡事件”会提前发生。必须做好准备。
柴宝臣让汪大人下令,不对暂时停下休息。找个僻静的地方,柴宝臣对汪奂说道:“汪大人,大事不妙,现在我们去崇明只会扑一个空的。倭寇真正登陆的地点是宁波,时间就是后天!”
“啊?”汪大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汪大人,你要相信我。我昨天睡梦中梦见了这一幕。也许你会感觉很荒唐,但是我确实可以预见重大的事,我们要早做准备!”柴宝臣说道。
汪奂看了看柴宝臣,捋着自己的胡须,说道:“好,本官信你。这样,我将部队按人数分成两部分,我仍然去崇明,你则去宁波。”
“谢谢大人。宁波百姓会感念你的。”柴宝臣说道。
“但是你的路途比我的遥远,你要慎重啊!”汪大人说道。
“是,大人。我还有一个请求。”柴宝臣说道。
“神机连,是不是?”汪大人问道。
“是,大人,我要带走神机连,这样更有把握。”柴宝臣说道。
“嗯,你确定宁波会出乱子?”汪大人问道。
“一定会,而且不小,所以最好有神机连相助。”柴宝臣说道。
“好!就依你。你要不负众望啊!”汪大人道。
柴宝臣看着路边参天的古树,坚定地点了点头。
………………………………
第十九章 卫所
第十九章
柴宝臣带着军队快速驰往宁波,这点军队肯定不够对付倭寇的,因为除了神机连的二百多还有战斗力的士兵,其余军队不足二千人,这两千人还是将杭州前卫、杭州后卫、绍兴卫、台(tāi,读第一声)州卫中的强壮尽数调集过来的。他还要沿途到温州卫、处州卫调集兵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