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当更强-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你以外,还有谁看到过这道书信?”刘老三盘算着问道。
韩信不答,只是向自己帐中的几个亲兵努了努嘴,刘老三见他们中间有人的模样陌生,也只能是苦笑了一声,说道:“不能瞒了,这种事情越抹越黑,带上这个汉贼派来的信使和几个人证,随我去拜见西楚王吧,还好你机警,主动把这个匹夫拿下,还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书信,不然的话,这事情肯定更说不清楚。”
韩信苦笑,答道:“末将对天发誓,今后如果再有什么和汉贼交战时失散的旧部来投,绝对不会再接见了。”
再怎么苦笑也没用,为了不至于将来更麻烦,刘老三和韩信只能是乘着还没有人给项羽打小报告之前,赶紧把刘耳押上,带着几个人证到中军帅帐拜见项羽,主动向项羽坦白一切的事情经过,也老实把那道该死的书信主动交给项羽过目。
得知了事情经过,又迅速看完了项康亲笔写给韩信的密信,项羽当然是暴跳如雷,马上命人把韩信的刘耳旧亲兵拿下严刑拷打,然后在被西楚军卫士用火烧得双脚起泡后,刘耳也果然说了实话,老实承认说自己在叶县战场上就被汉军俘虏,只因为得到了汉军的厚待重赏,还有父母家人都在汉军控制的阳城西岭亭老家,冒险北上来和其实早就投降了汉军的韩信联系,帮助韩信与汉军建立秘密联络。
“那项康奸贼在信上说这些话什么意思?”项羽又怒喝问道。
“小人不知道,小人不明白啊,项康那个奸贼,他只是计划出现了巨大变化,不能再按照和韩大将军约定好的计划行事了,要韩大将军务必按照信上的交代行事,其他的小人都不知道啊!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小人再也不敢了,小人真的再也不敢了!”
刘耳的求饶只是换来了项羽的怒气更盛,咆哮道:“推出去,把这个匹夫活埋了!”
“大王饶命!”刘耳彻底魂飞魄散,赶紧疯狂哭喊说道:“大王,小人还有用,小人还知道一个重要机密,只要你小人一命,小人马上就向你交代!”
“快说,什么重要机密?”项羽顿时来了兴趣。
“在小人之前,还有一个信使冒险来和韩大将军联系!”刘耳赶紧说道:“只不过大王你的大军一直都在颖阳没走,项康那个奸贼担心是信使没有把信送到,所以才又派小人来催促韩大将军依令行事啊!”
刘耳的话还没有说完,韩信就已经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也在心里更是把项康痛恨到了极点,也更是奇怪到了极点——自己究竟是怎么招惹到项康了,会让项康亲自出手,用这种缺德得冒烟的手段来陷害自己?
刘老三也是目瞪口呆,回过神来后,刘老三还忍不住在心里惨叫说道:“学到了,本王算是服了项康奸贼了,天下竟然还有这么阴毒卑鄙的害人手段啊!本王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
这个时候,项羽的独眼当然已经看向了韩信,神情也多少有些猜疑,刘老三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向项羽双膝跪下,大声说道:“大王,臣下愿意拿头颅担保,韩信将军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接见过任何外人!他劝你撤出颖川腹地,完全是出于对你的一片忠心啊!”
大声说着,刘老三又赶紧拉扯旁边的韩信,韩信无奈,也只好是赶紧向项羽伏地拜倒,大声说道:“大王,臣下可以对天发誓,如果在此之前,臣下与除了我们西楚军将士之外的任何外人接触,可以任由你如何发落,你即便是用鼎把臣下烹死,臣下也绝对不会有任何怨言!”
“大王,这个匹夫是死间!”与韩信处得不错的蒯彻也赶紧开口,指着被按跪在项羽面前的韩信旧亲兵刘耳说道:“他说的那些话,都是项康奸贼故意编造了告诉他,用他来迷惑你的判断的!”
项羽不吭声,只是眨巴着眼睛盘算,还忍不住在心里说道:“真的这样吗?本王可是清楚记得,当初就是这个胯下小儿出主意,让本王进兵颖川腹地的啊?还有,这个胯下小儿,还是冯仲那个叛贼极力举荐给本王的。”
盘算着,项羽还又忍不住重新拿起了那道书信反复细看,而书信上的内容也很简单,就只是短短几句话……
“淮阴侯韩信,在颖川歼灭西楚贼军的计划有变,已难成功,设法劝说项羽尽快离开颖川撤回西楚本土,本王加封你食邑千户。汉王项康。”——这是项康亲笔写给韩信的书信原文,上面还盖了项康的汉王印章。
………………………………
第四百三十五章 时机还不成熟
自救者,天救之。
如果不是韩信见机得快,发现不对马上就把南阳军叛徒刘耳拿下,没有单独和他见面谈话长更多的嘴都说不清楚,这一点还有好几个人证可以证明,那么就算是刘老三和蒯彻都救不了韩信,残暴多疑又喜欢冲动行事的项羽,绝对会象当初干掉田安和熊心一样,二话不说就当场亲手把韩信给宰了!
也多亏了韩信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不但有人证还马上把叛徒刘耳押来交给项羽发落,刘老三和蒯彻等人才有了为韩信辩白的机会,马上就向项羽指出这不过是项康的无耻陷害,卑鄙栽赃,目的是引诱项羽干掉韩信,韩信不过是一个无辜的可怜受害者——不然的话,韩信又怎么可能会主动拿下刘耳,应该是私下里悄悄了解刘耳的来意才对。
也正是因为这个关键的逻辑,再加上项伯项大师没有在旁边煽风点火,项羽才将信将疑的接受了刘老三和蒯彻等人的解释,可是又理所当然的,项羽又很快发现另一个关键情况不对,忙说道:“慢着,这件事还有不对!韩信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裨将军,既没有太多权力,手里也没有多少军队,项康奸贼为什么要如此处心积虑的陷害他?他就算成功骗得本王冤杀了韩信,也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啊?”
刘老三和蒯彻彻底无言可对,也的确是打破脑袋都想不明白,项康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布置这么阴险毒辣的诡计,来陷害一个没有多少权势地位的裨将军韩信?
还好,关键时刻,竟然是项伯项大师给出了一个十分天才的答案,振振有词的说道:“大王,只怕这件事和韩信建议你进兵颖川腹地有关,项康那个小孽畜肯定是听说我们进兵颖川腹地,是因为大王你采纳了韩信的建议,还给那个小孽畜造成了巨大损失,那个小孽畜为了报仇,所以才用诡计来陷害韩信。”
言罢,项大师还又另有目的的说道:“还有,贤侄,我们也应该加强一下打击汉贼的眼线细作了,就连田都那个外人都知道我们的军队有着许多汉贼眼线,甚至能够知道我们中军帅帐里发生的事,项康那个小孽畜也象未卜先知一样,经常能提前知道我们的行动计划,抢先做好安排准备,这些隐患不除,我们就是睡觉都不敢合眼。”
蒯彻和刘老三听了当然是大喜,赶紧附和项伯项大师的看法,同样是一口咬定项康如此设计陷害韩信,肯定是因为项康知道西楚军进兵颖川腹地是出自韩信的建议,为了报复韩信才干出这么不要脸的缺德事,同时也认为项羽是应该加强一下对内部的清洗,不要让汉军的眼线细作过于猖獗。
也还别说,项大师的看法在逻辑上还真说得过去,再加上项羽也早就怀疑西楚军的内部藏有众多汉军特务,导致自己经常处于被动,所以项羽不但点头认可了项大师的看法,还又对项大师说道:“季叔,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替本王仔细查一查我们的内部,只要发现汉贼的眼线细作,马上就拿下,从重处置!”
“大王放心,这事包在老臣身上。”项伯项大师一口答应,又在心里得意说道:“好,发财的机会来了,接过了这样的差使,老夫就是想不大发横财都难啊!”
就这样,尽管心中还是多少有些怀疑,但是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再加上几个心腹重臣都认为韩信是被陷害,项羽还是破天荒的放了韩信一马,没有继续追究下去,仅仅只是把那个出卖韩信的南阳军叛徒刘耳活埋了事,然后到了第二天的时候,项羽还又按照原订计划率领向许县方向撤退。而此时此刻,项康也才刚刚去令缑氏,命令汉军郑布所部南下颖川腹地,收缩对西楚军主力的包围圈。
因为距离方面的缘故,还是在北上抵达了昆阳的时候,项康才收到西楚军主力已经向本土撤退的细作探报,为了不至于白白调动各路主力,也为了争取最后的希望,项康果断命令军队加快速度北上,想要争取追上西楚军主力,拖住西楚军的撤退速度,为郑布兵团和周叔兵团争取时间。
很可惜,一步慢步步慢,汉军追得急,不愿被汉军包围的西楚军退得也快,等项康带着七万汉军追到被西楚军主动放弃的颖阳时,西楚军主力也已经撤到了许县,与西楚军偏师丁固所部会师一处,然后在刘老三和蒯彻等人的巧妙劝说下,靠着强征兵员把军队规模扩大到了十二万多人的西楚军又迅速东进,携带着在许县劫掠到的钱财粮食和美女撤回本土,项羽还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担起了殿后任务。
两天多时间后,再等项康带着军队追到许县时,西楚军不但早就已经撤回了陈郡本土,无数已经断粮的许县百姓还迎面而来,号啕大哭着向汉军倾诉西楚军的残暴兽行,恳求之前已经宣布把颖川纳入汉国土地的项康大发慈悲,赏给他们一些粮食糊口活命,项康无可奈何,也只能是下令从军粮中拿出粮食赈济百姓,还有就是从关中、敖仓等地调来粮食、种子和耕牛,帮助被西楚军洗劫一空的颖川腹地恢复民生。
当天晚上在许县城外休息过夜的时候,项康与汉军的主要文武官员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讨论是否应该继续追击下去,到西楚本土去和项羽决一死战,结果包括张良和陈平在内的大部分汉军文武都认为应该继续追击,争取与西楚军决战于陈郡境内。
大部分汉军文武主张继续追击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汉军为了这次决战被迫放弃了南北两线的有利战机,付出的牺牲太大,如果不把本钱捞回来未免太过可惜;二是陈郡虽是西楚国土,但是通过鸿沟航路,汉军可以把敖仓和关中的粮食源源不绝的送到陈郡腹地,大举进兵陈郡,就算灭不了西楚军主力,也可以乘势拿下陈郡,不至于白白辛苦一场。
第三个原因最简单,经历了彭冯之乱后,西楚军目前正处于最虚弱也最脆弱的阶段,如果不抓紧战机赶紧消灭了西楚,等西楚军缓过气来,消灭西楚军肯定只会变得更难。
惟有商山老头唐秉和娄敬反对继续追击,战略眼光独到的娄敬还明白指出道:“大王,乘势杀入陈郡腹地,我们的粮草问题倒是可以靠着鸿沟解决,但是西楚贼军也一定会明白这个道理,肯定不会留在陈郡等死,也肯定只会继续撤退,撤到对他们有利的战场和我们决战。到时候我们的粮道拉长,补给困难,西楚贼军却可以就地补给,靠着刚收获的秋粮和我们长期对峙,届时我们的粮道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
“不止如此,我们一旦东征不顺,还即便只是无功而返,形势也会变得对我们十分不利。”娄敬又接着说道:“首先当然是齐地战场的敌人获得喘息机会,利几匹夫乘机在南郡站稳脚跟,让我们更难肃清南北两线的残敌。其次是我们刚拿下来的赵国和南阳可能会出现反复,尤其是赵国,赵王赵歇为什么向我们投降谁都知道,看到机会出现,他未必不会生出反复,惟有让我们的北线主力尽快腾出手来重返赵地,才能彻底断了赵歇的念想,也为我们彻底整合赵国的人力物力为我们所用赢得时间。”
“另外,西楚贼军现在已经渡过最危险的时刻了。”娄敬接着说道:“彭冯之乱是发生在夏季,现在已经冬天还马上就要到腊月了,小半年的时间下来,西楚贼军的朝政中枢早已重建完成,各郡各县也肯定恢复了正常运转,不出意外的话,留守彭城的亚父范增肯定已经在没有被彭冯之乱波及的西楚后方重新组建了大批军队,随时都能开拔前线参战,敌人的兵力越打越多,我们的粮道却越拉越长,最后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我们也可想而知。”
“至于陈郡嘛,眼下我们拿下陈郡确实不难,但是为了区区一个陈郡,同时动用我们的三路主力大军,岂不是牛刀杀鸡,白白浪费?为了一个陈郡而牺牲南北两线的战机,我们亏不亏啊?真想拿下陈郡,等西楚贼军的主力撤远了,派一支偏师杀进陈郡就可以办到的事,用得着动用我们的三路主力吗?”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换了谁都会犹豫不决,项康当然也不例外,不过还好,做为一个穿越者,项康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成功的例子可以抄袭借鉴,仔细回忆了历史上刘老三如何干掉项羽的大概过程后,历史还没有稀烂到极点的项康就很快发现,现在灭楚,时机的确还不够成熟。
在项康的记忆中,历史上的楚汉之战,刘老三发起灭楚决战的时候,首先是天下诸侯除了项羽本人以外,不是已经倒向了刘老三,就是保持中立,再没有一个人给项羽帮忙,项羽是处于被彻底孤立的状态,刘老三却彻底的后顾无忧。然而项康现在却还没有做到这点,除了齐地两个诸侯王还在臣服项羽之外,目前在南郡的西楚军偏师利几所部,也多少能对汉军的后方形成一点威胁。
其次是历史上韩信已经彻底消化了齐地,在齐地建立起了一支能够左右天下局势的武装,逼得项羽都只能是主动向他求和。同时彭越也在梁地拉起了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从根本上严重削弱了西楚军的实力,也在楚汉决战中给刘老三帮了大忙。所以严格的来说,刘老三是集合了六国之力,才打赢了项羽的半个残楚。
这一点项康同样没有做到,取代韩信的周叔虽然成功拿下了赵地,逼降了燕国,却还没有消灭齐地的田假和田达,同时因为时间不够的缘故,汉军也还没有来得及消化赵国的胜利果实,实际上仍然还是靠着本身的人力物力作战。而彭越更惨,在薛郡被项羽打得元气大伤后,目前只能是在巨野泽周边苟延残喘,别说是给汉军帮忙了,就是自保都难。
第三个原因同样关键,项羽犯傻猛攻刘老三重兵坚守的三川战场不断,又被彭越坑得来回奔走,彻底耗空了自身实力,刘老三才利用项羽从鸿沟撤兵返回本土的机会,靠着偷袭咬住了项羽,为韩信和彭越的援军争取到了合围西楚军的时间。
这些客观条件目前也并不存在,西楚军现在仍然还有余力可挖,还有后续援军可以指望,又是在刚刚结束了秋收的本土作战,粮草补给容易,而更重要的是,西楚军是在有准备的情况向后方撤退,项康统领七万汉军的不但没有任何偷袭西楚军的机会,相反还有可能被占据局部兵力优势西楚军反咬一口,遭到重创。
仔细回忆了这些重要前提,又结合了汉军目前的实际情况,项康也终于拿定主意,说道:“稳妥起见,还是不要追了,我们目前的灭楚时机还不成熟,还是等我们彻底肃清了南北两线的残敌,消化了胜利成果把力量整合起来,然后再发起灭楚决战不迟。”
“大王,时间拖延久了,西楚贼军又重新建立起了强大的军队怎么办?”龙且提出疑问道:“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灭楚岂不是只会更难?”
“不用担心,不管亚父给我阿兄重新拉起多少军队,用不了多久也会被我阿兄糟蹋完的。”项康微笑说道:“我阿兄的脾气你们还不知道,就象我们掌心雷里面装的火药一样,稍微有点火星就能点着,我敢打赌,要不了多久,我阿兄就一定会卷土重来,重新向我们发起进攻,到时候我们只要靠着坚城高垒耗光了他的兵力,再想灭他就是易如反掌。”
“退一万步说。”项康又微笑说道:“就算我阿兄沉住了气,不再主动出兵来打我们,我们只需要整合了关外五国的人力物力,再加上我们关中本土的人力物力,还不是靠钱粮和军队堆,都能把西楚贼军彻底堆死?”
见项康主意已定,汉军文武虽然还是觉得有些惋惜,却也没有坚持反对,项康则又神情轻松的说道:“商量一下怎么调整我们的战略和军队部署了,因为西楚贼军突然杀进颖川腹地,我们不但和后方联系困难,各路军队的既定战略和防御部属都全部被打乱了,也是时候重新调整一下了。”
就这样,因为觉得灭楚时机还不够成熟,也因为已经很难再咬住西楚军的主力,项康果断放弃了集中三大主力歼灭西楚军的既定计划,也重新调整了汉军的下一步战略计划,决定让周叔兵团重返北线,一边消化赵国的胜利成果,一边准备进兵齐地,消灭田达和田假这最后两个还在依附西楚军的关外诸侯。
中路方面,郑布兵团重回濮阳,补强兵力负责牵制西楚军主力,同时打通与彭越的联系,帮助彭越加强在薛郡和砀郡等地的游击作战,逐步蚕食西楚军的地盘,也争取激怒项羽,引诱项羽尽快出兵反击,向对汉军最有利的中路战场发起进攻。
南线方面依然还是派丁疾去给郦商和英布帮忙,负责消灭利几也逼迫吴芮站队,彻底孤立西楚军。余下的汉军队伍则撤回荥阳敖仓休整就粮,补充兵员也让长期作战的主力战兵休息恢复,顺便建立保卫关中的第二道防线,防范西楚军卷土重来,颖川则被项康交给了韩信负责。
事还没完,项康还没忘记了捏造自己放弃追击的原因,果断让汉军将士放出风声,说自己这一次其实是抱病出征,到了许县实在坚持不下去才决定退兵,还准备返回关中调养治疗。结果不用多说,西楚军细作把这个重要情况报告到了项羽面前后,项羽马上就重新想起了项康写给韩信的那道书信,恍然醒悟项康为什么说计划有变之余,项羽当然是立即又对韩信疑心大起……
“看来还是得防着一点那个胯下小儿,稳妥起见,最好还是尽快找一个由头,一剑宰了那个匹夫一劳永逸!”
………………………………
第四百三十六章 秦廷遗臣
画面转回关中,时间也回到项康在北上叶县途中发出的命令,通过快马送回关中咸阳的那段时期。
见项康在命令让自己派人劝阻关中百姓给项康修生祠,还有让自己代表项康举行祭天典礼,感谢上天降恩让关中今年的秋粮丰收,被项康尊为亚叔的汉国相国周曾也没犹豫,马上就一边去令关中各地,让关中各处的地方官劝说百姓不要把钱粮浪费在其实没有什么作用的项康生祠上,一边让奉常寺挑选黄道吉日,举行祭天大典。
除此之外,按照项康的要求,周曾还安排专人出面,代表自己去与一直被软禁家中的废秦王子婴见面,邀请子婴也参加在咸阳北阪举行的祭天典礼。结果使者也很快回报,说是子婴开始还有些推辞,似乎不愿再次抛头露面,还是在听说这也是项康的意思后才答应届时参与。
“尾巴夹得真紧。”周曾笑笑,心里很明白子婴的所谓推辞不过是装装样子,已经被汉军软禁了近两年时间,不愿出门走动走动绝对是鬼都不信,但周曾也没点破,只是又随口向去和子婴联系的使者问道:“可知道雍侯(项康给子婴的封号)近来在做什么?”
“回禀相国,还是在苦研医道。”使者如实答道:“下官见到雍侯的时候,他正领着两个儿子在亲自研药熬药,说是在试一道治疗风眩之症的方子。”
周曾随意点点头,又在心里说道:“念在你是主动投降的份上,希望你这一辈子都去研究医道,不要去打其他的什么主意。”
数日之后,经过一番周密的准备后,周曾亲自主持的祭天大典,按照规矩,在咸阳够分量的汉军文武当然全部到场参与,已经一年多没有露面的子婴也被周曾派人接到了典礼现场,以汉国雍侯的身份参与这场典礼。结果自不用说,看到久未露面的子婴也出现在了现场,咸阳百官当然是颇感意外,很是惊讶于子婴也能出现。
除了意外惊奇之外,还有好几个原先跟着子婴投降的秦廷旧臣心情还激动万分,只要稍微逮到一点机会,就不住偷看身穿汉军官服站在人群中的子婴,这些人中,既有子婴的妻兄原秦廷廷尉贾平,也有原先的秦廷御史中丞王明、卫尉高嘉和内史霍弋等人。
原来被子婴亲自封为咸阳令、现在的汉军乐府令秦廷旧臣陈宗正,心情更是复杂万分,悄悄偷看着原先的旧主子婴,陈宗正的心里除了激动难挡之外,心中还尽是惭愧内疚,只恨不得能够匍匐到子婴的面前,抱着子婴的双腿痛哭一场,倾诉自己心中的愧疚与委屈,还有自己从来没有忘记过子婴的耿耿忠心。
但很可惜,当着众多汉军文武的面前,陈宗正不敢这么做也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不但会害了陈宗正自己,还更会害了子婴。同时更让陈宗正失望的是,在此期间,子婴的目光虽然也偶尔与他有过一次接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