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当更强-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康又叹了一口气,点头说道:“亚叔,你不用说了,朕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朕如果信不过你,也不会一直让你留守关中,所以不管任何人在这件事上做文章,对你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多谢陛下。”周曾重重顿首,又说道:“陛下,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臣下也不想再隐瞒了。其实旁人建议臣下这么做的时候,臣下也考虑过是否有必要这么做,但是臣下冒昧替陛下权衡了一下利弊后,又觉得很有必要这么做。”
“为什么?”项康好奇问道。
“河内侯龙且,嗜酒放纵,已经几次在酒醉后滥杀他的家中奴仆。”周曾背诵着说道:“宛侯钟离昧,私下收容不法宾客,饮食起居奢华,直追王公。栎阳侯丁疾好色,妻妾已有四十余人,其中还有一些是他在民间强买的美妾。博阳侯朱鸡石也是同一个毛病,妻妾数量虽然没有丁疾那么多,但其中有两个是本应该押来咸阳由朝廷处置的齐王田广嫔妃。晋阳侯郑布,侵占汾水河畔的无主良田近两万亩,妻妾数量也是比陛下你的嫔妃还多。”
“臣下不知道陛下你是否知道这些事。”周曾也是叹了口气,然后说道:“臣下只知道,就算陛下你知道这些事情,也不忍心不愿意追究这些陛下你的股肱之臣,但是如果不给这些人提一个醒,他们以后恐怕只会更加的横行不法,在已经走错的路上越走越远。”
“提醒他们的最好办法当然是杀鸡儆猴。”周曾的笑容重新变得苦涩,说道:“臣下是陛下你的亚叔,长年留守关中的大汉左丞相,百官之首位列三公,当然是最合适那一只鸡。另外借着这个机会,还可以让陛下你对臣下更加放心,一石二鸟,所以臣下就故意做出了强买民田的事情。”
项康再不言语,只是亲手搀起了周曾,然后向周曾作揖下拜,无比诚恳的说道:“亚叔,是小侄错怪你了,小侄现在才真正明白你的良苦用心,让你受委屈了。”
“陛下不必客气,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周曾赶紧还礼,微笑说道:“陛下放心,臣下明天就自己去向关中的黎庶黔首谢罪,归还他们的宅院田地,至于如何处罚臣下,陛下你随意决定吧,总之一定要借着臣下这只鸡,好生提醒一下我们大汉的那些有功之臣。”
项康拍拍周曾的肩膀,说道:“亚叔放心,你主动牺牲的东西,朕将来一定会加倍还你。”
事还没完,又和周曾说了一些掏心窝子的话,还有商量了一下如何警醒已经逐渐开始腐化堕落的功臣元勋后,项康又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忙问道:“亚叔,听你刚才的口气,你故意贱价强买民田,好象是其他人给你出的主意,这人是谁?”
“回禀陛下,是臣下的一个宾客,叫邵平。”周曾如实回答道:“这个邵平在前朝的时候,曾经被暴秦皇帝嬴政封为过东陵侯,专门为嬴政的生母赵姬守墓。陛下你入主关中后,他沦落为布衣,在霸上以种瓜为生,后来被臣下收为了门客,听说关中黔首为臣下修了生祠,他就向臣下进言献计,劝臣下故意自污预防万一。”
言罢,误会了项康意思的周曾又赶紧补充道:“陛下,这个邵平向臣下进言献计,只是为了不让臣下被推到风口浪尖,绝对没有任何挑拨之意,陛下如果不喜欢他这么做,臣下回去就给他一笔钱,打发他回家去继续种瓜。”
“亚叔你误会了,朕没有怪他的意思,朕只是对这个邵平有点感兴趣。”
项康摇头,又在心里盘算道:“这个匹夫不简单,有头脑目光也长远,能够早早就看出亚叔可能会遇到的危险,还能说服亚叔这么爱惜羽毛的清官做出自污的事,说明他的口才也肯定差不到那里,这样的人如果用好了,用在了适合他施展身手的地方,说不定可以收到奇效啊?”
盘算到这里,又想起自己目前的第一紧要大事,项康很快就在心里拿定了主意,又暗暗心道:“试一试吧,虽说未必能成功,但就算失败也无所谓,大不了就是按照我原来打算的继续行事就是了。”
在心里说完了这句话,项康马上就向周曾吩咐道:“这样吧,亚叔,过了这个风头,你带那个邵平来见一见朕,朕有个差使想安排给他,看他有没有胆量去做。”
………………………………
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无常形
为了不至于让正直清廉的周曾太过被同僚针对,也为了警告众多已经开始出现腐化迹象的开国功臣,项康最终还是接受了汉廷文官第一人周曾的好意,回到咸阳的第二天早上,便以惩治周曾强占民田为借口,开出了自己登基后的第一张重磅罚单——先是当众将的面把周曾重重训斥了一顿,剥夺了周曾的两千户食邑,又命令周曾亲自出面向受害的咸阳百姓谢罪,加倍赔偿百姓的损失。
这一手当然起到了一定效果,看到百官之首兼项康亚叔的周曾都因为侵害百姓遭到重罚,汉廷重臣们果然还是收敛了一下自己的吃相,纷纷约束自己的子侄亲眷言行,至少在明面上不敢再肆无忌惮的巧取豪夺,欺压百姓,其中郑布主动归还了一些自己在汾水侵占的田地,龙且也在项康的亲自劝说下做出保证,答应不再肆意滥杀奴隶仆役,官场风气有了明显好转。
与此同时,经过与周曾、郦食其、周叔文武重臣的商议后,项康也正式做出了修筑新都的决定,选择以前秦留下的兴乐宫为核心,在渭水南岸修建一座规模庞大的新都城,以此加强京师的防御力量和有效管理,还有就是消弭关外百姓对咸阳的心理抵触,至于新都城的名字,当然被项康毫不犹豫的亲自定名为——长安!
除此之外,项康又安排了专人主持,仔细绘量了秦始皇在咸阳北坂仿造的赵国王宫,由汉廷出钱出粮在邯郸重建毁于战火的赵国王宫,赠送给赵歇居住,也让赵歇在赵国王宫重建而成后迁都邯郸。
项康这么重视赵国王宫的问题,原因有很多,第一当然是兑现自己向赵歇许下的承诺,以此暂时稳住赵歇和其他的异姓诸侯王,为自己逐步铲除诸侯王争取时间;第二则是赵歇如果继续定都巨鹿,就会继续保持与燕王臧荼的直接联系,惟有让赵歇迁都到了邯郸,项康才可以找借口在巨鹿郡和恒山郡驻扎汉廷直属的军队,切断赵歇和臧荼的军队联系预防万一。
第三个原因同样重要,项康安排了负责重建赵国王宫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周曾替项康发掘的前秦东陵侯邵平,如此做不但可以让邵平名正言顺的长留邯郸,还可以让邵平有资格有机会时常与赵歇见面,方便项康实施下一步的计划……
只要有钱有粮,修建新都和重建赵国王宫的事当然好办,凭借着新式农具带来的生产技术大进步,内政的事情也颇为顺手,然而同样重要的军事方面却让项康皱眉,岭南的赵佗乘着秦末混战的机会,夺占了桂林郡和象郡,自封为南越武王,已经渐露尾大不掉的迹象,项康虽然采纳了张良的建议,派遣陈恢携带印信符节去招抚赵佗臣服,但是否能够成功目前还谁都没有把握。——而且就算招抚成功,汉廷将来也必须得用武力才能吞并南越,完成真正的统一大业。
只想在岭南当土皇帝的赵佗还是最好对付的,最让项康头疼的仍然还是北面的匈奴问题,之前利用楚汉大战打得天翻地覆的机会,国力正处上升期的匈奴军队不但已经把魔爪重新伸进了重要无比的河套地区,还基本抢走了蒙括在秦朝时辛苦夺得的草原土地,同时不断越过长城,侵犯大汉的北方边陲,并且一度兵临汉廷北疆重镇马邑城下,先后多次入侵燕国的上谷、渔阳等地,给大汉帝国的北疆造成了巨大损失,也更加削弱了汉廷对燕国本就十分薄弱的控制力,给项康处理诸侯王问题埋下了无数隐患。
在这个期间,李左车统领的汉军边防部队也是连吃败仗,屡屡被突然来袭的匈奴军队打得抱头鼠窜,被迫坚壁而守,虽说边疆汉军严格遵循李左车的要求,每遇敌袭就立即退往邻近的城池营垒自保,匈奴又缺乏攻坚武器和技术,拿汉军的坚固工事毫无办法,汉军每一次的损失都不是太大,可是积少成多下来,汉军的损失还是相当可观,另外为了让李左车在边疆长期驻军和练兵扩军,汉廷也付出了钱山粮海的巨大物资代价。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廷百官对李左车的不满声音当然是充斥朝堂,多次有人进言上书,劝项康罢免久战无功的李左车,另选得力重臣守卫边疆,好在项康也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坚决不听这些其实也是出自忠心好意的谏言,咬牙力挺李左车,任由李左车在北疆连战连败,沉住了气不对匈奴采取任何大的动作,耐心只是与民休息,积蓄国力。
也还好,项康也没有白白的辛苦忍耐,赤日炎炎的夏天刚刚过去,秋风渐渐吹起的时候,项康此前派去祁连山与月氏国联系的使者在辗转了数千里后,终于还是回到了咸阳,不但给项康带来了月氏国愿意与汉廷结盟对抗匈奴的喜讯,还带来了月氏国与汉廷的通好使者,项康闻讯大喜,除了命令娄敬等人好生款待月氏国使者外,又在第一时间派人向李左车知会这一消息,让李左车做到心里有底。
这还不算,把知会消息的文书交给了信使后,项康又亲自向即将去与李左车联系的使者吩咐道:“顺便替朕给广武君带一个口信,就说这件事他可以见机行事,如果他觉得有必要,可以把我们已经和月氏国结盟的消息主动泄露给匈奴蛮夷那边。”
汉廷使者答应,当天就沿着驰道轻车北上,在用时十余日后顺利抵达了李左车的驻治马邑,然后立即拜见李左车呈上文书,还有就是转达项康的口信,李左车听了后微笑点头,向项康派来的使者说道:“辛苦了,陛下的意思,臣下明白,请行人先去驿馆休息用饭,待本官写好了给陛下的回书,再请行人带回去呈给陛下。”
汉廷使者答应,立即告辞离去,结果他前脚刚走,项康亲自安排给李左车的军事副手项庄就马上问道:“广武君,陛下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吩咐说我们可以主动把月氏国的消息泄露给匈奴蛮夷?”
“陛下是一片好意,想替我们这边分担一些压力。”李左车答道:“月氏国是匈奴的宿敌,又和现在的匈奴单于冒顿有着深仇大恨,匈奴那边一旦知道月氏国和我们结盟对付他们,肯定会立即出兵报复,匈奴大举西进,我们这边的压力当然就可以小上许多。”
“原来是这样。”项庄醒悟,忙说道:“广武君,那我们别浪费时间了,乘着现在已经是秋天了,赶紧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让匈奴那边知道,匈奴最喜欢在冬天河流结冰时大举用兵,收到这个消息,肯定会马上出兵向西去找月氏国算帐,我们的北疆就可以乘机轻松上一段时间了。”
“不,不能这么做。”李左车果断摇头,说道:“我们不但没能这么做,相反还得封锁消息,越晚让匈奴那边知道我们已经和月氏国结盟的情况越好。”
“为什么?”项庄彻底糊涂了,另一边的项冠更是直接诧异问道:“广武君,你不是在说笑吧?阿弟……,哦不,陛下他一片好意,想利用月氏国暂时替我们分担压力,你怎么明明知道还不领情?”
“因为月氏国太弱了,替我们争取不了多少时间。”李左车沉声说道:“忘了我们细作收集到的消息?匈奴蛮夷的控弦士卒已经达到了三十万,比月氏国的总人口都还多,匈奴如果大举西征攻打月氏国,要不了三个月时间,就能把月氏国给直接灭掉!到了那个时候,匈奴彻底后顾无忧,又来攻打我们的北疆,我们的麻烦只会更多,压力也只会更大!”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主动促使匈奴进兵祁连山,过早灭掉月氏国。”李左车继续解释道:“只有暂时稳住匈奴,让他们别急着出兵灭掉月氏国,月氏国才有能力继续威胁匈奴蛮夷的西线,为我们分担更多的压力。再等我们积蓄起了足够的力量,向匈奴发起全面反击时,月氏国也才有机会在西线给我们帮上大忙。”
还是听了这番解释,项庄和项冠才明白了李左车的真正意图,然而点头过后,项庄却又不无担心的问道:“广武君,为了长远着想,我们是可以尽量封锁这个消息,但是月氏国那帮蛮夷如果不领情怎么办?他们如果假意答应结盟,实际上却坐山观虎斗,故意让我们和匈奴打得两败俱伤一直按兵不动,那我们不是亏大了?”
“项将军,你见过草原上的饿狼不吃肉吗?”李左车微笑反问,然后又说道:“我们好心不去促使匈奴进兵攻打月氏,月氏国的蛮夷是有可能会选择坐山观虎斗,但是只要机会出现,月氏国那帮豺狼就一定不会对匈奴蛮夷手下留情,不用我们逼迫要求,也会在匈奴的背后狠狠捅上一刀!”
“匈奴的土地太广阔了,草原上的部落也太多了。”李左车接着说道:“我们大汉可以打败匈奴,但是很难彻底占领整个草原,吞并所有的匈奴国土,对于草原上这帮豺狼,我们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狗咬狗天天内斗,永远无法拧成一个整体和我们为敌,所以我们必须要想尽办法让草原蛮夷陷入分裂,让他们的各个部落之间永远争斗不休。吃点眼前亏,给月氏蛮夷捡点小便宜,那些被迫臣服匈奴蛮夷的草原部落才会跟着效仿,我们以后在草原上的事才可以好办得多。”
见李左车已经拿定了主意,又被项康叮嘱过一定要服从李左车的决定,项庄和项冠两个项家猛将便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一起点头称是,李左车则一边下令封锁汉廷与月氏国结盟的消息,一边亲自提笔给项康上书,向项康说明自己的想法打算,请求项康支持自己做出的决策。
事还没完,亲自出城送走了项康派来的使者后,李左车才刚回到自己在马邑城里的郡守府,他手下专职负责情报的官员就迎了上来,向李左车禀报道:“禀郡尊,我们派去草原上探听消息的细作送来急报,说是匈奴左贤王正在运都山一带集结军队,象是要有大的动作。”
“运都山?怎么在那里?”李左车立即想起运都山距离冒顿单于王庭所在的姑衍山不是很远,忙问道:“消息是否可靠?我们的细作有没有探听到匈奴下一步会有什么动作?”
“回禀郡尊,没有。”负责情报的官员摇头,又说道:“不过消息绝对可靠,是我们的商队带回来的。”
“月氏国要倒霉了。”李左车嘀咕了一句,然后只是稍微盘算了一下,李左车马上就吩咐道:“快,马上去把项庄和项冠两位将军请来,就说我有重要大事要和他们商量。”
依照李左车的吩咐,没过多少时间,项庄和项冠二人就匆匆来到了李左车的面前,李左车也没客气,刚一见面就把匈奴左贤王在运都山一带集结军队的消息告诉给了他们,结果项庄和项冠听了也马上误会,都说道:“匈奴蛮夷集结军队,难道是想在这个冬天出动主力大举南下?”
“不,匈奴主力不会南下。”李左车摇头,说道:“匈奴蛮夷划分的游牧区域中,左贤王是负责九原以东的疆土,匈奴主力如果准备大举南下,他的军队应该在九原以东的长城附近就近集结,等待匈奴单于的直属军队和右贤王的军队东进和他会合,但是他却舍近求远,跑到靠近匈奴单于王庭的运都山集结军队,这点就足以说明,匈奴主力这个冬天没有大举南下的打算。”
“那匈奴蛮夷准备干什么?”项庄刚问完这句话,马上就自己醒悟了过来,忙又说道:“难道匈奴打算大举西进,灭掉月氏国?”
“只有这个可能。”李左车说道:“匈奴现在只有两个敌人,一个是我们,另一个就是月氏,既然匈奴左贤王的军队是在运都山集结,不象是准备大举南下,那么他们这个冬天肯定是打算大举进兵月氏,彻底铲除他们在西线的隐患。”
“那怎么办?”项冠担心的问道:“隔得那么远,我们别说是出兵给月氏帮忙了,就是想给月氏送信,叫他们提前做好准备,时间和路途方面也来不及啊?”
“只有用孙膑的老办法了,围魏救赵。”李左车苦笑回答道:“主动进兵草原,把匈奴的留守部落打疼,把冒顿那个蛮夷的火气打出来,逼着匈奴主力改变计划,尽最大努力阻止匈奴现在就灭掉月氏国。”
“主动进兵草原?”项庄和项冠一起张大了嘴巴,然后项庄又无比惊讶的说道:“广武君,你不是开玩笑吧?你的策略不是效仿你的大父武安君故意示弱,秣兵历马等匈奴疏忽大意了再反击么?怎么今天会要我们主动进兵草原?”
“兵无常形,水无常势,我大父的策略可以学,但是不能生搬硬套。”李左车冷笑说道:“再说了,匈奴那边也不是傻子,在我大父手里吃了大亏,怎么还会那么容易第二次上当?准备先干掉月氏,彻底消除西线隐患,然后再腾出手来全力对付中原军队,就是匈奴那边汲取教训的一个证明。”
“那我们围魏救赵,有没有把握得手?”项庄又问道:“如果匈奴不上当,拼着在南线遭受一些损失,坚持要先打月氏怎么办?”
“十成的把握当然没有,但是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月氏被匈奴现在就灭了,所以只能是全力一试。而且这么做就算不能成功,我们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通过实战练习一下边疆军队,让我们的边疆军队积累一些在草原上作战的经验,有利于我们的下一步作战。”
李左车坦然回答,又微笑着向项庄和项冠问道:“怎么?两位项将军,平时你们不是常说只要我让你们进兵草原,你们就保管不会让我们大汉朝廷失望吗?怎么现在我决定进兵草原了,你们又不敢立即抱拳领命了?”
项庄和项冠飞快对视了一眼,然后立即向李左车抱拳行礼,异口同声说道:“请广武君吩咐如何进兵,末将等誓死效命,绝不辜负陛下和广武君对末将等的期望!”
项康之所以把项庄和项冠两名项家猛将安排到北线边疆,辅助李左车率军抵御匈奴,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当然是多少有些防着李左车的意思,第二则是项康不愿让项家兄弟搀和进自己剪除异姓王的烂事中——项家兄弟直到项羽自刎前都和汉军诸将打得你死我活,项康如果敢用项家兄弟对付功臣,马上就能寒了所有汉军功臣的心!
不过也还好,项康这么安排,正对项庄和项冠两员猛将的胃口,都是心甘情愿来边疆抵御匈奴,为项家兄弟争回颜面。
………………………………
第五百一十二章 见好就收
单从景色而言,秋天的草原绝对是壮观而又瑰丽,逐渐开始枯黄的野草无边无际,宛如海洋一般辽阔,秋风吹动时,野草又如波浪一般起伏不休,天空碧蓝如洗,白云纯净无暇,无论如何高明的画师,也绝对不可能描画出这么美丽的景象。
李左车与项冠率领的汉军骑兵就行走在这样的景色中,虽然受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制约,李左车和项冠这一次只带来了六千骑兵,可是高举着赤红色的汉军军旗行进在草原上,汉军骑兵还是如同一条红色的巨龙一样雄壮昂扬,奔流向北。
知道匈奴也会汲取教训,肯定不会再象当年被自己祖父坑骗一样,再上类似的当,李左车其实早就有主动进兵草原挑衅匈奴的打算,也早早就通过各种明暗渠道,摸清楚了草原上的许多情况,也早就准备好了熟悉道路地理的向导和各种必须物资,所以这次出兵草原虽然决定得相当仓促,北疆汉军还是仅仅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做好了足够完善的战前准备,在根本来得及向项康请示的情况下,就发起了大汉建国以来对匈奴的首次反击。
原本项庄是极力请缨由自己担任这次北征的主将,李左车却断然拒绝了项庄的这个请求,不顾众人反对,坚持由自己亲自率军北击草原,强令项庄留守马邑,暂时替自己主持北疆边事。原因则有两个,一是李左车想亲自到草原上实地了解匈奴情况,以便将来迎击匈奴的大规模南下;第二则是李左车深知项庄的性格尽责有余,机变不足,尤其不擅长应对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所以也不敢放心把自己辛苦训练出来的六千铁骑交给项庄打这场十分冒险的反击战。
也还好,做为名将李牧的嫡孙,李左车在秦末混战和楚汉战争时期虽然一直都是出任文职,自身却从来没有耽误过弓马骑射的练习,单以体质而言,项康都未必赶得上他强健,倒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体会拖全军后腿,所以也有这个底气敢亲自率军北上。
时间宝贵,为了诱使匈奴主力改变在这个冬天大举西征月氏的计划,也为了尽量避免让汉军将士在冬天里长期作战,越过了善无附近的长城后,在敌情不甚明了的情况下,汉军骑兵立即以日行一百五十里以上的速度急行向北,刀锋直指善无东北三百里外的黄旗海,准备歼灭在那里游牧的一个匈奴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