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望族-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惜叹一声襄王无意,烟花又岂敢与神女同调巫峰清梦,一杯琼浆,云英有意,盼裴生玉杵,多情订交,则残红何幸亲兰草”

    “好!”众人轰然叫好,赞叹妙姑娘的才华,竟用了一首新词来劝酒。

    如果是以前的沈侃,肯定是对牛弹琴了,这歌词里是带着典故的,取自唐朝的神话故事《传奇…裴航》:传说秀才裴航一次路过蓝桥驿,遇到一位织麻的老妪,裴航当时口渴,求一杯水喝,老妪遂呼喊女儿云英捧来一瓯水浆,给他饮之。

    大概秀色可餐的缘故,裴航觉得这水如同琼浆玉液般可口,他喜欢上了云英姑娘的绝世姿容,很想娶她做媳妇。

    老妪说昨日有神仙给了她一副药方,必须以玉杵捣之,所以你欲娶云英,须以玉杵为聘,并捣药百日方可。

    后来裴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月宫中玉兔用的玉杵,如愿娶了云英。婚后夫妻双双搬到玉…峰上修炼,得道成仙。

    此外云英在唐朝诗人罗隐的诗: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后来渐渐泛指歌女或成年未嫁的女子,即成语云英未嫁。

    沈侃听是听懂了,却依然不解风情,稍微喝了一口酒就把酒杯放在桌上。

    妙姑娘再劝,见他执意不饮,只好去劝其他人的酒。鹿子贞从来不喝酒,赶紧解释一番,也就罢了。李霄是喝一口就醉的,婉言谢绝。

    纪公子量窄,因美人殷殷相劝,不得已勉强喝了几杯,而江彬酒量不错,酒到杯干面不改色,还是那么彬彬有礼。

    只有王丘美人当前,故意狂饮了十几杯,借着酒劲嘚瑟起来,嬉皮笑脸的挨着妙姑娘拿肉麻当有趣,一个劲的用语言占便宜。

    虽然妙姑娘是个妓…女,然她一向应酬的皆是斯文有礼的客人,见这个王丘如此光景,急忙躲到沈侃那边去了,生怕他趁机毛手毛脚,仅仅一顿酒,从此就怕了他。

    “你别过去呀,来来,咱俩行酒令好不好输的人罚一杯,亲个嘴。”王丘嬉笑道。

    沈侃皱眉道:“王兄,你醉了。”

    “我没醉。”王丘叫道,“道古,妙姑娘有意你,你却连一点面子都不给,我替你赔罪,一连喝了这么多杯,你怎么也不领情”

    沈侃不愿和他啰嗦,干脆说道:“她的好意我领不起,王兄你的好意我怎么也得领,要不咱俩现在干一坛酒赢者就乃英雄,我想妙姑娘更喜欢英雄吧”

    有些醉意的王丘瞅了眼美人,想了想,点头道:“干就干,拿酒来。”

    因不知道沈侃的酒量,鹿子贞忙说道:“这不好吧。”

    “没事。”沈侃一笑,拎起一坛子黄酒,对王丘笑道:“干!”

    “干。”

    在大家伙的注视下,二人将酒喝了,紧接着扑通一声,王丘已经从椅子上滑了下去。大家急忙再看沈侃,啥事没有。

    “哈哈!”江彬抚掌大笑。

    妙姑娘也轻笑不已,对沈侃说道:“沈郎真乃妙人。”

    其他人先是愕然,接着也纷纷笑了起来,命小厮把王丘扶下去休息,他们继续听歌吃酒,就这样画舫到了虎丘山下。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大约十几公里的距离,为苏州西山之余脉,山高343米,山虽小景致很多,山上古树参天,有三绝九宜十八景。

    相传春秋吴王夫差葬父亲于此,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

    大家下了船,在各处游玩,沈侃最喜欢斜而不倒的虎丘塔和剑池。

    不知不觉太阳下了山,他们在千人石坐下,书童将带来的水火炉点燃,烹煮茶水。

    五男一女一边吃茶一边聊天,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明月初升,妙姑娘又唱起了歌。

    一曲唱毕,博得周围游人的连声叫好,妙姑娘趁机又劝饮。

    沈侃不想和她有什么瓜葛,便装着有心事的样子,摇头不饮。

    大家都很吃惊,李霄问道:“今夕之乐可谓畅意!西子在座,你反一脸愁容,是何缘故”

    酒醒了的王丘刚刚赶来,撇嘴道:“他能有什么愁事”

    沈侃说道:“确实没什么愁事,诸兄不必猜疑。”

    就见妙姑娘忽然将身子一斜,整个人依偎在他身上,问道:“沈相公一直若有所思,难不成是故意奚落贱妾”

    王丘嘲笑道:“沈相公只有他的洛神,哪里会有情于你你呀枉自有心了。”

    “是么”妙姑娘看起来极为失望,身体渐渐坐直。

    沈侃只是笑了笑,对此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未完待续。)
………………………………

第0170章 直男癌

    在妙姑娘的歌曲舞蹈助兴下,明月皎洁,凉风袭人,每个人都觉得十分酣畅。

    玩到三更天,他们下了山。江彬一早就打算在船上住夜的,是以早已准备好了六副铺盖,而这画舫是专门用来游览之用,妓…女如妙姑娘都是客人自己如有需要,现请。

    上了船,滴酒未沾的鹿子贞毫无酒意,上午干了一坛黄酒的沈侃也再没有饮酒,一样非常清醒,不过二人都很疲惫。

    李霄早已醉了,纪公子也已半醉,被他那美书童搀扶着,江彬酒后变得更加豪放,王丘则原形毕露,狂态可憎。

    妙姑娘似乎也醉了,脸颊红晕的道:“贱妾有一句话,不知诸位相公可愿听”

    江彬笑道:“请说,我等洗耳恭听。”

    妙姑娘的目光停留在沈侃脸上,说道:“今日之行,闻得几位相公是特为沈相公而设,而沈相公少年英俊,又是这般君子之风,贱妾仰慕之甚!妾虽烟花贱质,零落残姿,虽不敢自荐枕席,但若沈相公不嫌弃,贱妾愿斗胆替诸相公抚慰之。”

    “妙!妙呀!”

    几个年轻人的眼睛立马亮了,像他们这些有心没胆的年轻人,听到此种自荐枕席的话,自然血液都为之沸腾了。

    沈侃吃了一惊,心说干嘛这是你酒后打算刺激一下,可老子却得为紫仙守身如玉啊!再说你偏偏当着这么多人面前……

    “承妙姑娘美意,此事断然不可。”沈侃使劲摇头。

    没想到妙姑娘竟反复恳求,大有我死也得与你来一宿的意思,弄得沈侃都蒙了,明明什么也没做啊,她怎么就非要一块滚床单

    鹿子贞眼睛都睁大了,一脸羡慕。

    正莫名其妙的时候,江彬笑道:“有趣,沈兄弟竟如此正经,也是难得,我要再强他反而不美了。妙姑娘是小弟旧识,请到后舱伴我如何”

    原来是老江安排的,沈侃释然,随即心里又不免腹诽,你真是半点诚意都没有,说白了先故作大方,最后还是自己搂回去快活。

    就见妙姑娘虽然答应了,却忽然流下了眼泪,幽幽执起沈侃的手,说道:“沈相公既然如此无情,那贱妾就先去了。”

    沈侃把手抽出来。心说你快去吧,俗话说裱子无情戏子无义,即使你是杜十娘,我也不想和你发生任何交集。

    总之沈侃肯定是直男癌晚期,还有歧视之嫌,不然咧稍后就在后舱,妙姑娘与江彬两个人脱了衣服大干……

    以江彬的身份,自是不在乎门规,就是王丘也怕他,丝毫不敢有什么念头。同时王丘也深感失望,眼看就要成功了,谁知江彬忍耐不住,这下好了,即使沈侃回心转意,却焉能去夺人所好。

    他们几个陆续躺下睡觉,这大半夜的,涛声不大,薄薄的舱板,隐隐约约传来女人的呻…吟声……

    其他人还好,游玩一天毕竟累了,听了一会儿也就睡了过去,唯独王丘躺了一天,此刻精神头旺盛,越听越是心痒难熬,只恨自己的嫂子不在。

    有心去寻随妙姑娘来的二个侍女吧,哪怕给点银子,可是人家正在后舱助兴伺候呢,江公子玩的大。

    如此他没有办法,干脆摸了下如处子一般的李霄,做出种种丑态,结果一时没忍住,抱着人家要亲嘴,把李霄弄醒了,吓得大喊一声。

    沈侃等人惊醒过来,舱里灯烛未灭,一看,就见王丘裤子都脱了,光着屁股躺在李霄身边,哪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幸亏这年代男风尤其是在读书人之间非常盛行,他们早已见怪不怪。

    不过毕竟是丑事,闹得王丘很没面子,也不敢看气愤的李霄,灰溜溜的走到甲板上,一个人蹲在那里。

    此后他左思右算,一夜没睡。

    旭日东升,船上的人纷纷起来漱洗,画舫返回码头。就见码头上,早已候着要请妙姑娘的四五伙人,可见人家妙姑娘的生意是多么红火。

    妙姑娘临去前,还秋波一转,带着一股幽怨看了眼沈侃,似乎犹有留恋之意。

    沈侃只能苦笑,暗道你这样的情意,我真受不了,谁受得了谁受吧。

    单说王丘没得逞,又出了丑,不好意思跟他们一起回县学,独自返回家中,就见嫂子收拾的妖妖娆娆,身上只穿了一件春衫。

    憋了一肚子火气的他大喜,问道:“老太太回衙门去了”

    “今早潘姥姥来了,拉她去北寺烧香。”搔首弄姿的柳氏冲他嘻嘻一笑。

    “太好了,我正憋得难受呢。”王丘一跳老高,跑过去闩上房门,拉着柳氏就上了炕……

    刚刚完事,柳婆婆回来了,在外面敲门。二人赶紧穿上衣服,跑出来开了房门。

    其实柳婆婆早知道他俩的丑事,也已经司空见惯,问都不问一声。

    倒是王丘红着脸问道:“您出去烧香,会了那有名的李和尚没”

    “混账!”柳婆婆笑骂,“我这么大岁数,当是你们这些年轻人,还说这样的风流话!该打。”

    王丘笑道:“我听人说这女人不像男人,上了岁数就不行了,女人入土才方休哩。”

    “越说越不像话。”柳婆婆皱眉,“我问你,昨日去虎丘,我家五少爷怎么样了”

    王丘叹道:“别提了,被布政使家的公子给搅合了。”

    “莫非请来的女人不美”柳氏好奇问道。

    “怎么不美!”王丘忍不住舔舔嘴唇,“那么好看的美人,要陪他睡,他竟然不肯。依我看沈侃心地不端,对了,他是不是与沈家二小姐有一腿啊不然为何提不起兴致”

    柳婆婆呸的一声骂道:“天杀的,说的什么话!当是你这个畜生啊!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俩刚才关在房里做了什么。”

    王丘急忙低下头,柳氏忙说道:“娘!他说的也不无道理。有刘婆子那个歪货,或许给他引见其她小姐也未可知,这心里有人自然守礼。要不就是还不解风情的童子。”

    柳婆婆一听刘婆子三个字,不觉咬牙切齿,说道:“那我管不着。可我一把年纪,就没受过这样的闲气。我儿,你说为我出气,结果呢”

    王丘焦躁的道:“老太太,你也不想想,那老乞婆凭什么总受宠要我说,就算没沈侃什么事,八成也是私下里安排和那个柯公子苟且了,你别怪我胡说。”

    “你就是胡说。”柳婆婆大怒,“我们小姐冰清玉洁,你坏她,也不怕天地不容么”

    王丘笑道:“大凡男女大了,自谙风情,两下有情什么事偷着做不出来”

    “偷你老娘的情。”柳婆婆气极。(未完待续。)
………………………………

第0171章 妙笔生花

    昨晚因被柳婆婆骂了一顿,又见她早知自己与嫂嫂的丑事,王丘干脆死猪不怕开水烫,晚上又爬上柳氏的床。

    早上,柳婆婆过去唤女儿起来,见两个人正在呼呼大睡,也只能叹了口气,叫醒柳氏,嘱咐她出来关好门,她径自返回县衙。

    日上三竿,王丘这才起身,柳氏煮了点粥给他吃了。

    吃完饭,王丘拿出一张笺纸,先在白纸上起草,摇头晃脑的念叨了半天,也没有动笔。

    柳氏瞧着奇怪,一边给八岁的儿子穿衣服,随口问道“叔叔,今日是要做文章么”

    “不是。”王丘用嘴叼着笔杆,声音含含糊糊,“我在写情书呢。”

    柳氏一听就火了,骂道“短命的,你是给哪个贱人写”

    王丘就笑道“怪哉从不曾见叔子偷婆娘,被嫂子吃醋的。我要是现在喊出来,瞧你丢不丢人”

    “乖,去玩吧。”

    柳氏拍了下儿子的屁股蛋子,叫他出去玩,然后叉腰说道“你敢喊,我就敢打你。”

    王丘笑道“你打我,我就撞你一脑袋,撞你个四仰八叉。”

    忽然柳氏扑哧一笑,“一旦撞进去怎生是好”

    王丘嬉笑道“撞进去你才快活哩”

    “你少来拿话哄我。”柳氏脸色一沉,“你现在有了别人,今后可要冷落我了。”

    王丘赶紧叫屈道“嫂嫂,你一向是个聪明人,怎么今日糊涂至此你说我无钱无势,相貌又十分寻常,身上也只有这阳王可依仗,偏又见不得光。除了你对我一片痴心,还会有哪个肯来上钩”

    柳氏不解,问道“什么叫阳王”

    “嘿嘿。”王丘笑着伸手指了指下面,“你不成天夸我的物伟么故此我给它进爵为王了。”

    “真是恬不知耻。”柳氏遂轻笑不已,疑心尽去。

    她笑了一阵,出去洗衣服了,剩下王丘又开始琢磨,原来他准备写一封假情书,然后叫柳氏送到县衙,再由柳婆婆交给吴紫仙,希望能得到吴紫仙的亲笔回信,这就是两个人婚前苟且的证据。就算不回,他也会将信中内容散布出去,以此来搞臭沈侃的名声。

    以他这样的人品和家境,哪有可能有真学问原来上次考试,那胡教官为了贪钱,所以这秀才就是撞了大运,花了一百两银子买到的题目,求他人作了几篇时文,在考场上又偷窥隔壁考生。

    可谓心虽狠毒,奈何本事不济,偏偏他自认为是妙笔生花。

    好不容易写完了,他洋洋自得的拿去念给嫂子听“你听好了,此乃本才子力作。薄命小丈夫沈侃于大病中拜娇妻吴小姐当日与娇妻花前月下的时节,只因娇妻貌美如花,善解风情,故小丈夫之小丈夫时常忍耐不住,非要放在娇妻那香阴之内,风调雨顺,郎情妾意,一时亲近无边。

    叹一年来在外求学读书,夜夜,思之要弄娇妻,却如隔万里之路,山水之迢遥也呜呼哀哉,如今熬不过也,娇妻又不能飞将过来睡睡,终熬出大病呼,即日要去见阎罗大人了。

    病重之际,你若写回书一封,我就心满意足。待魂归地府,在阎罗大人面前一定不说什么;你若不写情书来,薄命小丈夫死去,定在阎罗大人那里揭发阎王爷爷呀,都是我娇妻吴小姐太风骚,沈侃是为了她而熬杀啊

    阎罗大人准会大怒,将案子拍了又拍,喝道这妮子这等可恶,竟熬死丈夫,即刻捉拿归案。

    阴曹地府派了十个凶恶恶的判官,二十个哇哇叫的小鬼,三十个吓死人的牛头马面,四十个黑白无常,大家架着阴云杀到你屋里,一把扯开帐子,先要在你的那里望望然后一把扯起你的头发,叫你随他们下地狱去,你敢不答应么等到了十八层阴曹,阎罗大人还要把你的香物检验哩,所以你赶紧速写情书回复,我死后也不去说你了。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娇妻,吴小姐,快写,快写”

    王丘一头眉飞色舞的念,一边配合乱七八糟的手势,念完了,抬起头来,奇道“嫂嫂,这一封情书作的何等神妙,你,你怎么笑倒了”

    笑得前仰后合的柳氏早已躺在炕上,大笑道“有趣是有趣,就是这写的太太不雅了吧。”

    王丘没听出来弦外之音,兀自解释道“这女子最怕鬼神的,故此我拿鬼来吓唬她。想必她一来牵挂沈侃,二来怕死,看了我这封信,难道敢不回么”

    柳氏小事上头精明,大事上头却唯眼前这小丈夫马首是瞻,也就笑着点头“原来如此。”

    王丘惋惜的道“可惜可惜如此奇文要算在沈侃名下了。罢了,这封信你快送到你娘手里,到时自然必有回书,咱们不如先诈几百两银子花花,然后在搞臭他们。”

    沈家村。

    随着潜斋先生辞馆,姚公子也被他父亲派人接回了苏州城,进了有名的鹤山书院读书。

    这大半年来,周怜叶一直待在家里,那未婚夫的病情尽管起起伏伏,一直拖着不肯咽气。周怜叶和姚公子之间的联系,全靠着春梅姐。

    但最近一连好几天,春梅姐都没有出现。

    上午,沈大柱从外头回来,看见姚公子在他家门口,便问道“姚少爷,你怎么回来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找我前几天我和你嫂子打了一架,她回娘家去了,家里没人。”

    姚公子说道“你们夫妇怎么老是打架”

    “别提了。”沈大山走过去开了门,“就为了五少爷送她的那几样东西,我不过随口问了两句,她竟说我不该问。你说我又没疑心什么,五少爷是何等样人,她一个中年村妇,可是我受不了她那副样子,便骂了两句,然后就吵了起来。”

    “何必呢,沈师兄他。”说到这儿,姚公子说不下去了,脸也有些红了,沈侃还不是为了他

    其实这半年来,明显是他过来的次数更多,而沈大山又不是蠢人,早就猜到他一翩翩公子,正好和周怜叶是一对,自己老婆是替他们跑来跑去的。

    何况捉奸捉双,自从起疑心以来,还从未捉到过任何蛛丝马迹,邻居们也没传出任何闲话。

    沈大柱这个人,虽然脾气暴躁,但他究竟是在外头混事的,什么人情世故没有遇见过,送走一脸失望的姚少爷,心里更加确信了。

    晚上,就见周怜叶也悄悄来了,问道“几天不见三婶,她哪去了”

    “唉。”沈大柱不免有些愧疚,冤枉了妻子,“和我吵了一架,回娘家去了。”

    周怜叶不满的道“她那么贤惠,你为什么老打她啊她什么时候回来呢”

    沈大柱自然不肯认错,说道“谁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反正消了气也就自己回来了。”未完待续。
………………………………

第0172章 看起来很荣耀

    听了这话,周怜叶一脸的不高兴,望着沈大柱说道“你这个人,什么时候才会清醒些呢这么好的媳妇,为了你受够了委屈。”

    沈大柱见她这样子,心中更加明白怎么回事了,当下笑着也不反驳。

    周怜叶也不敢继续数落下去,哼了一声,转身径自回到家,因收不到他的消息,在屋外情不自禁的叹了口气,不巧她母亲从屋子里走出来,说道“你又哪去了不看着你弟弟,叫你祖母受累。”

    “我不舒服呀。”周怜叶不高兴的跑进了屋。

    过了一会儿,周老太太说道“这孩子,我看她这几日又愁眉苦脸的,别是生了病吧”

    宋氏说道“她哪有什么病,不过因这几天没出去,闷得。”

    周老太太说道“总在家里也不好,明儿金婆婆挂匾,村里一定热闹,也让她去看看吧。”

    婆媳俩开始议论起此事,周怜叶悄悄走出来,听了一会儿,心说明天村里要热闹了,他只要知道就一定会回来,到时趁着人多混乱,希望能碰到他说两句话。

    只是自己一肚子苦水,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完的,周怜叶想了想,溜回自己屋里,认真写了一封信,折叠成一小块,放入最里面的小衣口袋。

    到了次日,村里村外很多人赶来看金婆婆家挂匾。起先周怜叶还装着懒着出去走动的样子,后来经母亲再三催促,才不甘不愿的换了一件新衣裳,带着弟弟向金家走去。

    一出门,就遇见隔壁的冯嫂子,领着个外村的女客,也往那边去。

    路上,女客询问金婆婆的事迹,冯嫂子便讲诉起来。

    “金婆婆最早就是个望门寡,十五岁的时候,这边的丈夫就死了。那时金二叔也只有十七岁,原定再过一年,就把金婆婆娶过来的。金二叔一死,他父亲金太公是咱沈家村唯一姓金的外姓人,也是个有学问明事理的秀才,就派人到金婆婆家里去说,说这孩子太年轻了,又是没过门的媳妇,怎能勉强她守节呢这婚事还是退了吧。”

    “哎呦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女客连连赞叹。

    冯嫂子说道“可不是么,第二天生辰八字就给送了过去。而金婆婆的父亲也是个读书人,更明理。他说金家是读书进学的书香门第,我闺女是他家的人,哪有再嫁之理何况我家也是书香门第,就算金家愿意媳妇改嫁,我家还不愿意女儿匹配二郎呢。如此将送庚帖之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那人只好又把庚帖物归原主。”

    “这也是善哉善哉,阿弥陀佛。”女客说道。

    走在一旁的周怜叶撇撇嘴,心说这哪是明事理,简直就是不把自家闺女当人看。

    “那人回去把原话说了,金太公一听,高兴的了不得,马上说只要孩子肯上门守寡,我金家一定不会亏待她。就这样,在金二叔头七未满的时候,金家将金婆婆接过来了。听说,当时此事把知府老爷都惊动了,亲自和县太爷来贺喜呢。”

    “新娘子进门的那一天,我年纪还只记得咱们这沈家村,比过节时还热闹十倍,到处都是人。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新娘子是穿的红绫袄,凤冠霞帔坐八抬大轿来的,下了轿又换了白麻裙。

    好像由金家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