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哉大明-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像今天这样的战斗,在锦衣卫中暂时实行的办法,就是战功人人有份,千户、百户何种功劳,普通校尉何种功劳,都有着比较详细的划分。
若是出现了临阵退缩、临阵脱逃的现象,那自然要军法处置,该砍头就砍头,绝不含糊。
另外,最后打扫战场所获得的兵刃盔甲等战利品,也是一律上缴,长官按照需要,发放给某个人、或某些人使用,绝对不允许私自藏匿任何战利品reads;。
当然了,若是发现长官有徇私舞弊的情况,下级军官和普通校尉人等都有资格向更上级的长官举报。若是更上级的长官不做处理,他们也有权利向更上上级举报,直至皇帝陛下本人。
若是上级长官将举报人透露给被举报人,举报人由此遭受了打击报复,那么已经发现,所有参与透露举报人和打击报复的人,都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说实话,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即便是成分“纯净”多多的锦衣卫,皇帝陛下也不敢保证,一切就都能按照自己的心思铺展开来。
任重道路!任重道远啊!
――――
当多库伦率领着五百名巴牙喇赶到柴家沟的时候,莫洛就开始派出手下去与隐藏在沟壑中的其他商队联络,让他们抓紧时间,尽快上道。
各商家也早已等待的有些不耐烦了,但因为事关生死大事,因此就一直忍耐着,但是也时刻准备着随时可以上路。
听到莫洛派人通知可以上路了,他们当然是马上行动,因此没有多大工夫,已经有大半从纵横的沟壑中出来了。
但是,想象一下这个时代“镇级”公路的既窄又不平的那种状况,即便是两三支车队就要淤塞道路了,何况是十几支近二十支车队都要抢路而行。因此,众多商队虽然从隐藏之处出来了,可若想尽快地离开,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莫洛本来是个精细之人,办事也都非常有条理,所以皇太极才将这样的大事交给了他。
按说就是今天之前,一切都还算顺利,商队足足来了有近二十支,不论是他这个具体办事的人显得与有荣焉,就是得到汇报的皇太极恐怕也是有些出乎意料。
虽然每支商队输送的货物不是很多,品种也非常单调,距离后金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可这毕竟是第一次合作,虽然有些遗憾的地方,可总的情况应该说是差强人意了。
在双方没有合作的前例的情况下,有这种成果也是难能可贵的了。
………………………………
第374章 就这样一起回家了3
c_t;况且后金他们更注重的,是影响力,是后金的慷慨,是与后金合作就能大发利市的真实传说。'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只要通过这近二十家商家将这样讯息传递到大明南方,不久之后,恐怕就会有更多的商家上赶着要与后金合作reads;。这,才是皇太极的真正目的所在。
能够辅助主上达成心愿,能够帮助困局中的后金度过难关,莫洛感到很是欣慰。况且既能如此还能让自己有个升官发财的好机会,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此前的一切都进展的非常顺利,只要再有那么一两天,商队出关之后,就基本上大功告成了。
但是,就在自己给各支商队下达了准备上路的指令之后,事情似乎就开始出现异样。到了今天,就更是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看着拥挤在狭窄道路之上寸步难行而又争先恐后的众多车辆,莫洛感到一筹莫展,几乎要顿足捶胸了。
虽然他已经派手下前去疏导,请大家相互让一下,要不然都拼命争抢,最后谁也别想尽快离开。但是,劝导的话说了几大车,可就根本没什么效果。
这个时候的商家,他们甚至比莫洛等人还要着急。
千名巴牙喇(为安商家之心,莫洛有意夸大了数目)赶来保护他们上路的事情,商家们都已经知道了。最新章节全文阅读但是大明边军已经发现了他们其中的一支,并且双方已经开始对垒的情况,他们也通过自己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了了解到了。
虽然他们也相信千名巴牙喇对付几百名大明边军,那是不在话下的。
可虽然他们坚信大明边军无法阻止他们,而那种被人窥破了机密的感觉,还是让他们没来由地就心中大起恐慌,所以也就一心想着是如何尽快离开这个地方。
此处距离边关还有二十里,若是路上顺利的话,一个时辰左右就可以赶到。
但是,若是路上再遇到大明边军怎么办?他们相信,大明边军既然都到这里来了,此前肯定会向附近的卫所报信,接到消息的大明边军也肯定会出动部队赶赴柴家沟附近地区,边关出口处肯定也是重点防范的地方。
因此,虽然已经感到甚是不妙了,可人们心中那种侥幸心理,还是让这些商家都在心里想着,如何在大明边军赶到之前,自己能够出关就万事大吉了。
若是稍晚一步,被大明边军堵住,自己的性命事小,老家的一个家族恐怕……资敌的罪名他们也都听说过,朝廷如何对待资敌的商家,他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可耳闻的各种惟妙惟肖的传闻,也是足够的心惊肉跳。
本想着时间过去一段之后,朝廷会松懈起来……其实这些都是借口,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己的东家守不住巨额利益的诱惑,才不管不顾地与后金合作。
利益大,所冒的风险也大,这倒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若是能够尽量避免风险的话,还是尽量避免的好。
只要出了关,不要让大明边军抓到把柄,其他一切都好说……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众商家才在明知道越挤越无法顺利通行的情况下,仍然拼命地保持着向前向前再向前的精神。
而当那边想起密集的火铳声音的时候,他们的这种向前向前再向前的精神,就更似进入了癫狂的状态,狭窄的道路上就更是拥挤不堪了。
有几支位置在后的商队,他们无法挤到前面,因此就想另辟蹊径,从小路的旁边绕过去……可他们的想法是好的,实行起来却是千难万难。
因为有句话说的好: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才能成其为路。
这话反过来说,就是不是路的地方之所以不是路,是因为没有人、或者是因为没有很多人去走,而之所以没有很多去走的原因,是因为那个地方根本不能走!
所以,那些不是路的地方,就是行人都没有敢于尝试的,何况还有这么多的大车。因此,他们刚刚走出不远,就被困住了,不是陷阱坑里,就是地面极度不平,导致翻车了账。
其实在开始的时候,商家们若想脱困的话,也并非毫无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最直接、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来个“金蝉脱壳”……什么货物、神马大车,统统弃之不顾,只要人员和账册、以及能够追查到东家身份的、不管是文字性的,还是徽记什么的东西统统带走,尚且有机会侥幸躲过此劫。
至于朝廷此后的追查虽然肯定是必须的,可那也总是需要时间的吧!在此期间,东家总还有机会奔走钻营,再加上现场没有留下什么明显的证据的话,因此,在付出足够的“诚意”之后,蒙混过关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但是,这是说的刚才,火铳的声音响起之前,他们若是脱离了此地,算是有机会逃脱。可如今那边火铳之声大作起来,那所有的机会就全都失去了。
因为火铳的鸣放就是命令!
其实,在马三跛子点燃烽火之前,甚至在这些商队聚拢到柴家沟之时,万全右卫、万全左卫和宣府卫的边军,就已经出动了。他们中的一部分,目的地就是柴家沟。只不过他们行军时间都是在晚上,因此行踪并没有暴露。到了预定地点之后,他们也没有立即出现,而是在等……等所有的商队都到齐了。
按照大明的编制,一个卫所满员是五千六百人。
最近在皇帝陛下的大力整顿之下,边关卫所都相应加强了训练,面貌不敢说为之一新,至少比以前的确是有了很大的改观。最严重的吃空饷问题,虽然不能一时从根本上得到彻底的解决,可毕竟是不再肆无忌惮,并且也在找机会予以弥补。
因此,此时的大明边军,战斗力能够提高多少不敢说,至少精神面貌已经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除了少量的留守人员,万全右卫、万全左卫和宣府卫三个卫所可谓是全体出动。因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确保没有漏网之鱼。
火铳之声响起、硝烟升起之后,本来潜伏着的大明边军,就等于接到了命令,因此他们就开始向柴家沟运动过去,并且逐渐展开了包围圈。
此时一切都已经定局,五百名巴牙喇基本没有喘气儿的了,而那些想趁机跑路的商队,除非能够上天入地的,其余自然也全都被他们拦截了下来。
看看没有逃生的希望,莫洛自杀。
莫洛此次受命而出,可谓是大败亏输。想起临行前皇太极的话,即便莫洛能够有逃生的机会,他也是不会苟活下去的。
多库伦与他手下五百名巴牙喇的命运一样,死于非命,可以一起“作伴”,然后再一起“好还乡”了。
………………………………
第375章 鞑子们慌乱了
c_t;如今再说马三跛子和他的烽火墩。'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
虽然有近一半的后金巴牙喇顺着边墙向两翼展开,也有很多斥候被派了出来,可停留在烽火墩左近的也还有两百多名reads;。因此,马三跛子和他的四名手下墩丁,就一直趴在烽火墩上,不敢有什么动静,更不敢从上面下来。
这个烽火墩有五六丈高,马三跛子他们平时,都是攀援上下。而且只有一个勉强可称为出入口的地方。因此,只要将这个出入口守住,即便是后金巴牙喇,要想攻上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只要马三跛子他们注意隐蔽自己,巴牙喇们的弓箭也不太容易对他们造成威胁。这,或许也是下面的那些巴牙喇们对这个烽火墩视若无睹的原因之一吧。
后金巴牙喇们都是擅长马上作战,善于冲锋陷阵,善于往来奔突,至于攻城拔寨,说实话,可就是他们的弱项了。
虽然说是弱项,那也是针对他们的超高的冲锋陷阵的威力而说的。真要相比的话,他们比绝大部分的大明边军,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的。至少他们的身体还是很强壮的,虽然最近一段时间,能够吃饱饭的时候不是很多,可多年以来打下的底子却是毫不含糊的。
这是事实,没必要否认,也没必要讳莫如深。
举一个与眼下的情况有关的例子:
马三跛子所据守的这个烽火墩,虽然高达五六丈,上下的通道也只有一条,但也并非就那么的固若金汤牢不可破,只要是确有需要,还是能够攻下来的。'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这个例子就是:若是大明边军来攻的话,或许要付出十人伤亡的代价。可若是后金巴牙喇们来攻的话,或许只需要付出五人、甚至三人伤亡的代价。
后金巴牙喇此次的任务,显然并不是攻城掠地,对这个小小的烽火墩更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因此,只要马三跛子他们老老实实呆在上面,他们也不会有闲心去上面找晦气。
但是,双方是否会一直这样相安无事,高高在上的马三跛子却没有一点儿把握,心中满是忐忑。
点燃烽火之后,马三跛子他们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烽烟恐怕也会一个接一个传递到关内的卫所。因此,他们的任务王朝之后,生或者死,就不是那么重要的!
而他们,显然也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将其视为命运的安排,自己也只能默默地承受。
他们此时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烽火墩上,翘首以盼,指望关内最近的万全右卫和万全左卫能够快速派出兵马。
“来了,来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远远地从关内方向,沿着官道,一个渺小的影子正在向这边快速移动过来。
马三跛子很是振奋。
大明边军的到来,算是给他们带来一个活下去的机会――即便大明边军不能取胜,可他们至少有一个趁双方恶战、无暇顾及的时候,从烽火墩上逃离的机会。
“咦,不对呀,怎么……”怎么才……怎么就这么一位呢?!
马三跛子本来以为,那一个影子之后,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然后就是越来越多的尘烟、越来越的人马,可……马三跛子的眼睛都快要瞪破了,眼珠子快要瞪出来了,远远地那边还是只有一人一骑“呱唧呱唧”地往这边跑着。
等那一人一骑“呱唧呱唧”跑的更近一些、后面永远也不会出现人马的时候,马三跛子更要感到失望了。
“这是后金鞑子的斥候,”马三跛子终于放弃了幻想,不得不承认了现实。
那人奔行到烽火墩前那些后金鞑子的近前,开口询问了什么,马上就有人为他指点了方向,那人就顺着方向,朝着一些人奔了过去。
离得近了,才能够看得分明,那些人的中间,有三人显然与其他人身份不同,应该是这些人的头领。
这三人看着那人急匆匆的样子,情知不妙,但也并没有显得多么慌张,只是用眼睛定定地瞧着他。此时,也自有身边的亲卫,上前与那名斥候接触。
斥候来的近前翻身下马,一边行礼,一边大声汇报着什么reads;。
那三人显然被斥候所汇报的内容惊住了,不约而同地向斥候的身边围了过去,并且嘴里肯定还“哇哩哇啦”地说着什么。
因为离得有些远,马三跛子并没有听的清楚他们的对话,况且即便听到也不一定就能听的明白,但是从他们的动作看,显然斥候传来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对此,马三跛子具有十足的把握。
接下来他们的举动,更验证了马三跛子的感觉。
首先,有十几人接到命令,跨上马就向关外奔去。
然后,他们又派人向两侧奔去,不会儿就将在两翼展开的人员中收拢了一些回来,点齐了将近三百名巴牙喇,那为首之人简单地讲了几句话,随后这三百人就“呱唧呱唧”地向关内奔去。
按照马三跛子的估算,除去刚刚去往关内、关外的人,烽火墩下及两翼展开的,最少还得有一百五六接近两百名的巴牙喇。但是,似乎在这短短的瞬间,他们每个人几乎都知道了那个不太好的消息,因此他们的行为不再那么张狂,也不再那么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
在两翼展开的人员肯定是还要继续保持警戒,负责在烽火墩下守候的人,也是不敢稍有松懈。
但是,从他们一会儿向关内的道路上望去,一会儿又向关外的旷野中望去的动作来看,他们是在急切地盼望着什么。多半是关外的某个地方,还有他们的兵马,刚才去往关外的那十几人,大概就是去通知他们的。
看到后金鞑子们如临大敌的样子,马三跛子心里感到很是爽利。
尽管没有什么具体的根据,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理由,可依据人的“朴素感情”原理――敌人的坏消息,就是我们的好消息――马三跛子还是裂开了大嘴,无声地笑了起来。
“马头,有什么乐子?说出来大家也都乐呵乐呵,”见他如此高兴,趴在他身边的墩丁,就忍不住小声地询问起来。
他们显然没有看到刚才的那些情况,而伸头看了看烽火墩下面,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因此才向马三跛子询问。
………………………………
第376章 把鞑子赶出去1
c_t;“是啊,是啊,别光自己一人儿偷着乐呀,”趴在另一侧的墩丁也凑了过去reads;。这个墩丁多少识几个字儿,平时还偶尔拽下文,此时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圣人不是说了嘛,独乐乐……”可他刚起了个头,却显然只记得那句名言的开头三字,后面的是什么就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反正觉得都是挺绕得慌的字眼儿……可这也难不住他,“独乐乐……不能成其为乐乐,大家乐乐……才是真的乐乐不是!”
“你这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乐乐不乐乐的,”看的出来,受了马头的感染,另外四人现在的情绪不像刚才那样紧张了。
马三跛子把自己的发现对他们说了之后,大家的情绪也都放松了许多。
其余四名墩丁其实也和马三跛子一样,依据朴素的感情推理,看到后金鞑子做蹩了,他们就感到高兴,这根本连理由都不用有。如今再让这人这么胡乱攀扯一番,大家的神情就更为放松下来了。
“你小子,整天就知道胡咧咧,”说完之后,马三跛子随口冲那名好拽文的墩丁小声骂着,可脸上的表情却一点儿也看不出不高兴的样子,“好了,都知道了,就别瞎咧咧了,还是去多准备些家伙吧,”
看到后金鞑子做蹩,马三跛子他们都是没来由地感到非常高兴。可在马三跛子的心里,却更为自己这个烽火墩感到担忧,为烽火墩上的自己和四名兄弟感到担忧。
若是后金鞑子在其他地方“得意”了,或许他们就会放过眼前的这个烽火墩。'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而若是他们在别的地方遭受了挫折,甚至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他们或许就要拿这个小小的烽火墩出气了。
以马三跛子的心理,他肯定是希望后金鞑子处处做蹩,越做蹩才越好,可若是因此对方要自己这五人做为“添头”的话,他的心里还真的难以决断……自己应该偏向哪一边?!
不过,好在像这样的事情,向来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了的,因此也就省却了他为此绞尽脑汁了。
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地给对方制造更多的麻烦,将对方的脚步尽可能地拖的慢一些,在对方即将实现目的的时候,尽可能地多给他们添些堵而已reads;。
烽火墩上,加上马三跛子也才只有无人。其中,两名弓箭手,两名长枪手,而马三跛子自己,是个全能型的战士……既可以射上几支箭矢,又可以耍几下子刀枪,往下抛掷石块更是他的专长,因此,哪里有缺口,他是随时可以填补上的。
不止是马三跛子,其他四人最拿手的,也是抛掷石块,具体就是搬起石头……去砸别人的脚,若是能够砸中他们的头,那自然是更好!
因此,马三跛子要弟兄们去多准备的家伙,就是石头。
“马头,放心吧,已经全都弄过来了,再弄……就该把咱们的锅灶给拆了,”
也确实如此。
除了瞭望关外,平时他们就没有其他事情好做,而能够攀爬上下的路径也只有这么一条,因此,墩顶上能够找到的石块,几乎都在这里了。而且每次从烽火墩下去,他们也都是将附近的石块捎带着弄上几块来。日积月累下来,别说是墩顶上,就是下面附近能够搬得动的石块,也基本都让他们弄到上面来了。
“好吧……那你们两个,去转一圈看看,别让人偷着摸上来咱们还不知道呢,”马三跛子并非杞人忧天,虽然只有这么一条容易攀爬的路径,可也不能完全肯定就没有人敢于冒死尝试。
“好咧,”
“咱俩走,”两名弟兄答应着,站起身来就要走。
“哎,你俩,把腰弯下了,想成为鞑子冷箭的目标啊!”马三跛子提醒着他们。
“嘿嘿,知道了,马头,你放心吧,”那两人“嘿嘿”笑着,马上矮下了身子,然后沿着墩顶的边缘分别向两边走去。
等那两人走后,马三跛子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下面的后金鞑子那里。
本来下面还是个纷纷攘攘的样子,可自从那些人走了之后,没想到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但是,马三跛子刚才所表现出来的轻松,是他为了宽慰四个兄弟而故意为之reads;。
他自己不仅没有感到任何的轻松,反而有种大战将临的感觉。
果然,没过多长时间,就从边墙的两侧先后传来了“砰砰”的鸣放火铳的声音,以及兵刃“叮叮当当”交击的声音和呼喝缠斗的声音。
很显然,这是接到烽火报警之后,大明军队赶来了。
而这支接警赶来的部队,不是来自万全右卫或万全左卫、宣府卫,他们是由孙传庭负责训练,并由他亲自带领,经过了长途跋涉赶来的。
大概在一个多月之前,孙传庭就接到命令,令他自所编练新军中的拣选精干力量,组成一个完整的千户编制,然后赴山西公干。当时的命令中,给他们的具体任务并没有提前示下,只是令他们在某月某日之前赶到宣府。而且命令中还强调,他们此次的行军,一律采取秘密的方式,不能对外泄露一丝消息。
接到命令之后,孙传庭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的。
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训练,孙传庭感到自己所编练的这一支新军,应该是小有所成。多么的精锐不敢说,可至少比眼下大明王朝其他的军伍要强上许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