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哉大明-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部尚书崔呈秀可是阉党仅次于魁首魏忠贤的二号人物,炙手可热,而且屡屡在魏忠贤面前进言,为阉党的“事业”立下了很大很大的“功勋”。

    因此呢,崔尚书的书房……根本就不能叫做书房,而应该称为“书院”。因为,屋子小了或者房子少了,根本放不下那么那么多的……古玩字画和金石玉器。

    崔尚书的“书院”是一个标准的、单独的四合院,大小与京城中等人家的院子差不多。除了两间屋子中摆设着书架和文房四宝以及卧榻之外,其他将近十间屋子里,全都一排一排的楠木做成的架子,上面摆设着满满当当的各种各样的古玩玉器,什么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唐宋时期的名人碑帖,另外还有数不清的和田玉老坑翡翠上面的应有尽有,全都被崔大尚书像码放白菜或者蜂窝煤那样整整齐齐、规规矩矩地摆在“货架子上”。

    皇帝陛下特别嘱咐过,崔尚书的这个院子要格外加以关照,每件东西几乎都是价值连城,决不允许损坏一件。

    “难道皇上对那些东西感兴趣?”身为皇帝陛下的宠臣,揣摩上意自然是骆养性时时刻刻要把握的。

    琢磨来琢磨去,骆养性觉得不管皇帝陛下心里是否真正喜欢这些物事,他都要认真予以对待。反正皇上亲口提及,反正这些东西也不是自己家的……或说回来了,即便是自己家的东西,皇上说看上了,你还敢不给吗?!

    不仅不能损坏一件,也不仅是这崔尚书一家,干脆所有的被炒人家都是这般处理。本来抄家得来的所有东西都是要“入库”的,而这个“库”却是姓朱的。因此这些所有东西也就是属于皇帝陛下,自己尽心尽力为皇帝陛下办差有什么错!这根本不算是刻意逢迎吧!

    。。。
………………………………

第11章 抄家3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为了使抄家工作尽善尽美,除了从户部属下的度支部和仓部借调了许多司官和吏胥来帮助登记造册,指挥使骆养性大人专门从报国寺、琉璃厂等处古玩市场请来了大批的掌柜和大伙计,将被抄人家书房内的所有东西依种类和价值分门别类地登记造册,然后小心包装,务求安全稳妥。

    协助锦衣卫办差没有什么可推脱的,何况那些掌柜和大伙计们也都想见识一下达官贵人们的“存货”,因此他们格外地踊跃,几乎就是倾巢出动。“这可是少见的场面啊!”负责联络的锦衣卫指挥佥事郭德厚着实感到有些意外,可人家积极配合总不是坏事儿不是。

    因为需要的人员太多,大家也积极响应,为此几乎每家古玩店都挂出了“清查库房,歇业三天”的牌子。

    也是因为人员多,而且很多还是锦衣卫之外的古玩店的掌柜伙计,因此赵大勇就觉得有机可乘。

    赵大勇本来手脚就有些不干净,到了积习难改的地步。他一边忙活着,一边偷眼瞄着其他人,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各自忙碌,似乎并没有人注意到他。因此赵大勇的胆子就大了起来,他就稍稍背转过身体,偷偷滴将一串珍珠项链掖到了怀里。

    可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况且他自认为别人没有察觉,可在别人眼里,他下手前的反常行为已经有些诡异,如何能够避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锦衣卫小旗董良鹏是赵大勇的手下,因此都在崔尚书的书房里忙活。可董良鹏平时就不耻这位总旗上司的为人,但是因为人家有着强大的靠山,所以只能敢怒不敢言。

    可是经过昨晚的接见,情形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了,而且不只是小旗董良鹏感一个人有特殊的感觉,或许是越是备受冷落甚至欺凌的人就越是渴望受到重视。他们这些锦衣卫最底层的小旗和普通校尉尤其明显,仅仅是一次接见,就仿佛一下子拉近了他们与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的距离。他们的腰杆挺起来了,什么百户千户大人在他们眼里已经不值一文,因为他们觉得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就是他们的靠山。

    董良鹏将赵大勇的鬼祟行为全都看到眼里。要是在以前,董良鹏或许就装作看不见了。可今天的情形完全不同了,指挥使大人三令五申强调行动纪律,而且还蒙受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接见,如果再有私藏赃物的行为简直是猪狗不如。

    本来董良鹏马上就要举报赵大勇,可还想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赵大勇非常害怕董良鹏将事情闹大,虽然董良鹏是自己的手下,可这种时候这种事情是很难压下去的。赵大勇知道今天坐镇监督的是自己的大同乡、锦衣卫镇抚使祁新维祁大人,虽然自己平时只是狐假虎威并没有与祁新维大人有更多么深的“交情”,可此时也说不得要“绑架”一下了。

    赵大勇对董良鹏说的是,自己会主动向祁新维祁大人自首的。

    哪知道董良鹏并没有被他的话蒙骗,一直在赵大勇的后面悄悄跟着。果然,赵大勇只是与祁新维大人搭讪了几句就离开了,并没有丝毫要自首的意思,企图蒙混过关的目的昭然若揭。这一下董良鹏不愿意了,身为小旗的他竟然对上司总旗赵大勇大加痛斥,丝毫没有顾及彼此的脸面。

    “皇上和皇后娘娘如此信任我等,给了我们荣耀,可你竟然……竟然……”来到祁新维祁大人面前跪下之后,董良鹏就痛斥着同样跪在身边的赵大勇。

    令祁新维不解的是,做为“原告”的董良鹏此时竟然满面通红青筋暴露,话语也一度哽咽。那急赤白脸的样子,倒完全像是一个“被告”。

    “赵大勇,我来问你,”祁新维沉下脸来,“董良鹏所说可是属实?”

    “没……没有,卑职……卑职只是……”也许在大同乡的面前,赵大勇的胆气又壮了些,因此就试图狡辩,彻底否认自己的罪行。

    “无耻!”

    “败类!”

    “禽兽!”

    这一声声斥责不是跪在地上的董良鹏所发,而是出自周围小旗和校尉们之口。

    祁新维抬起头,这才意识到氛围陡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周围的人、包括那些请来的古玩店掌柜伙计全都停下了手中的事务,锦衣卫人员几乎无一例外地对赵大勇怒目而视,其他那些人也都在冷眼旁观。

    大家的目光虽然都集中在赵大勇身上,可一道道余光也是不断地向着祁新维凌厉地横扫过来,那意思就是看自己怎么处理了。

    祁新维心中不由暗生警惕,自己若是一语不慎,他们大有一并以“禽兽”、“败类”视之的趋势,群起而攻之也并非毫无可能。

    “除了董良鹏,可还有其他人证?”祁新维的这句话是对着周围其他校尉说的。此时他不能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了,否则真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可能。

    “有,”

    “有,我也亲眼看到了,”

    “我一直盯着他呢,那东西还在他身上,”

    马上又有四五个小旗和校尉先后跪在祁新维面前,一起指证赵大勇。

    “卑职糊涂,卑职一时糊涂,请大人开恩,请大人赎罪,”赵大勇看实在躲不过,而且那东西还真就仍然揣在自己怀里。他只好一边从怀里掏出那串珍珠项链,一边祈求大人开恩。

    “董良鹏,你看一看,是不是那件东西?”祁新维指着赵大勇手里的东西问道。

    “是,禀报大人,就是那件珍珠项链。”董良鹏扭头看了一下,立即回答。

    “你们也都来看一看,”这次祁新维是对着其他那四五名锦衣卫说的。

    “是这件,”

    “就是这串项链,”

    几个人上前看过之后,都表示认同。

    “好了,既然人证、物证确凿,那就休怪本镇抚使无情了……来人,总旗赵大勇私自藏匿赃物,现奉皇帝陛下谕旨,将其就地正法。执行吧……”

    很快,赵大勇那颗血淋淋的头颅就被一根大枪挑举着,一边在崔尚书府中传视,一边还有人宣示着皇帝陛下的圣谕,以及指挥使大人宣布的纪律。

    皇帝陛下是没在现场亲见董良鹏等人惊人的、近乎狂热的表现,否则他要在自鸣得意之余,还要暗生警惕,“千万要控制住,千万不要失控,”前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可很多很多事情仅仅是耳闻就要“闻之色变”了,根本用不着身临其境。

    。。。
………………………………

第12章 发财了发财了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尽管整个抄家行动尚未完全结束,可骆养性觉得差强人意,对此他已经感到非常满意了。别的不敢说,至少他以前亲自参与过的此类抄家行动,这次是最顺利也是最“干净”的。仅凭这一样,就完全可以向皇帝陛下交差了。

    可以想象的是,虽然一再的三令五申,可在这种人员和物品极其混乱的场合下,能够将大肆的上下其手行为禁止住已经实属不易,那些极个别偷鸡摸狗的现象也根本无法彻底杜绝。

    令骆养性感到满意的地方就是这个地方。

    如果出现大肆上下其手的事情,肯定至少有千户以上的人员参与其中。真要这样的事情发生,自己还真是难以处置。

    就是骆养性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个宅心仁厚的人。他之所以不想上任之初,就处置手下高级别的将领,那样只能会让自己更加的孤立。不到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一把手都不希望自己成为“高高”在上的人物。

    最好就是通过似有若无的震慑、而不是恶狠狠地下辣手来收拢人心,否则手下很有可能成为一盘散沙。

    真要到了那种地步,空有皇帝陛下的信任也是枉然。

    话说回来,连自己的手下都指挥不灵,又如何能够获得皇帝陛下的信任?

    像赵大勇那样的属于极个别的现象,发生一两起本来也实属正常。好在坐镇的祁新维能够及时下辣手遏制,震慑了人心,阻止不良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其实,指挥使大人的心情也只是轻松了那么一小会儿。

    京城抄家只是初步的行动,离大功告成还有不小的距离,或者说,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这更严峻的考验,就是阉党这十一个人在各地的老家。不错,老家同样不能放过,也要抄。

    此事也早有安排,锦衣卫北镇抚司已经派人携圣旨奔赴河间、天津等地,令地方官府对魏忠贤、崔呈秀等人的老家府宅田产先行查封,但不允许他们妄动。

    查封的同时,调集驻在各地的锦衣卫,进行处置。

    皇帝陛下的意思,查抄阉党分子老家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地方官府插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葛。

    对于皇帝陛下的旨意,骆养性自然连质疑的念头都丝毫不敢有,只有遵照执行。

    如此一来,皇帝陛下的圣眷自是没得说,可万一出现纰漏(而他认为这是很有可能的),自己岂不是连一点儿推诿的余地都没有了吗?

    这才是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指挥使骆养性骆大人最感头痛的关键所在。

    但是,总不能因此就撂挑子吧。

    骆养性的担心并非多余。

    俗话说:天高皇帝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一旦脱却了京城的众目睽睽虎视眈眈,再加上贪得无厌的地方官员和驻地方锦衣卫在旁边不断怂恿甚至讥讽,从京城下去的这些人究竟能否守得住“规矩”实在大成疑问。

    骆养性想想都感到头痛不已。

    说不得了,自己要与吴孟明、郭德厚和祁新维他们马上动身,分头奔赴各地了。

    在锦衣卫和户部借调人员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三天之内就完成了京城十一家阉党成员抄家物品的登记造册。

    据户部司官统计,此次抄没,所得黄金十五余万两,白银三百五十余万两,另外还有就是大宗的古玩字画金石玉器,其价值,据从报国寺和琉璃厂请来的专家估计,总数或许要远远超过那些黄金和白银。

    黄金白银收入户部库房,没有皇帝陛下的谕旨,任何人不得动用。

    至于那些古玩字画金石玉器,也已分门别类收入内库,没有皇帝陛下的手谕任何人也不得妄动。

    把户部司官打发出去之后,皇帝陛下又挥手把王承恩和侍候的宫女支了出去。

    “发财了,发财了,”他的两手一下接一下地互相搓着,感到浑身血脉偾张,似乎只有不停地迈动双腿才能感到好受些。

    按照当下的比价,黄金白银应该是一比八,那么此次抄家所得就要接近五百万两银子。

    中一注大奖也不过五百万,哦,那还是rmb……现在一次的“收成”竟有如此之多,如何不让皇帝陛下血脉偾张、激动不已,进而踌躇满志绕室彷徨呢。

    另外,还有那些古玩字画金石玉器,他们不是说,其价值也不次于黄金和白银的总数吗。

    再另外,不是还有各地的那些田产宅院吗,那可是货真价实的不动产啊,要是统统拿到那个世界……买糕的!那岂不是……不管了,就是按眼下的行市也是不菲了,“tmd,没想到发财竟然这么容易,”皇帝陛下情不自禁地好一阵yy。

    对于那些古玩字画金石玉器,皇帝陛下也已经想好了,他准备以“拍卖”的方式尽快全部变现,对了,回头马上找妥善的人开始实施……咦,慢着,不要操之过急,还是细水长流的好,要不然大有冲击市场之嫌。做为大明王朝的最高的管理者,扰乱市场秩序、进而让某些人占便宜的事情,是万万做不得的。

    最繁杂、最耗费精力的就是此后从各地抄没的那些人的田产以及宅院,那些东西要想变现的话,恐怕更不是短期内就可以顺利实现的。

    好在维持陕甘地区灾民的生计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虽然总的投入肯定不是小数目,可先期投入也不一定如何庞大,有这些黄金白银顶着,想来足可应付一阵子。

    因此,那些田产宅院变现之事大可缓而行之,最关键最紧要的是,要安排好得当之人悉心办理,千万不要让某些人“截胡”了去才是正经。

    有了这些底儿货,整个陕甘地区的灾情足可支撑一阵子。至于期间是否会出现新的灾情和更大规模的流民,现在根本无从设想。

    想到此,皇帝陛下终于能够稍稍舒一口气了,激动的心情也慢慢平复下来。

    之后……皇帝陛下却不禁苦笑起来。

    前世自己人微言轻,因为没钱没势备受自家女人小视,闲言碎语自己也只当别样的“燕语莺声”生受之。

    此番穿越之后,终于“翻身农奴把歌唱”、可以一言九鼎了,没成想还是得为孔方兄发愁。没办法,他现在缺钱缺的厉害,或者说在眼下大明王朝缺钱缺的厉害,在不久的将来,大明王朝就会……缺钱缺的更厉害。

    因为就算灾情顺利解除了,流民问题也偃旗息鼓,可随后还要大规模的练兵,战备物资也是巨量,不要说还有军饷,还有后续的重建辽东的费用,在在需金孔急,那……又是一个无底洞啊!

    。。。
………………………………

第13章 国之干城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皇帝陛下喜欢钱,不管是前世还是当今,都不改这个“爱好”。

    前世是因为饱受妻子以及外家的小视,自知无力经营而只得望“钱”兴叹。

    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终于可以“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只要愿意,似乎日进斗金也可以轻松实现而不仅仅是梦中才有的画面,可如今皇帝陛下却将自己的爱好权且放在了一边。

    他仍然喜欢钱……不,“喜欢”两个字已经不足以表达他对金钱的朝思暮想寤寐思服,即便是“渴望”两个字也显得有些苍白。

    因为他念兹在兹的,是陕甘地区那命悬一线、嗷嗷待哺的子民,“解民于倒悬”可不是东东嘴皮子就能做到的,否则他不会执拗地力主抄家、甚至没收田产宅院的行动。

    经过当初的兴奋之后,皇帝陛下也冷静下来。尽管前后要有近千万两银子落袋,可究竟能否填上陕甘地区的那个大窟窿也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届时如果还是不敷支出,或许只能从王朝历代的宫廷收藏中拿出一部分甚至全部,变现之后用于重振大明王朝。

    只要大明王朝度过难关,这些劳什子古玩字画金石玉器都只不过是工具而已,没什么可惜的。

    “没办法,大明王朝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不能说没有列祖列宗的‘功劳’,我才来几天啊,总不能让我一个人背下所有的责任吧,所以,列祖列宗就担待些吧……”在心中yy了一番之后,皇帝陛下的“负罪感”减轻了许多。

    但是,只要南方士绅大户不放弃海外贸易,不放弃将富庶的田地用于经济作物,大明王朝的危机就永远不会过去。

    海外贸易无疑会给南方的士绅大户带来巨额利益,扭转这种潮流无异于断其财路,要让他们接受基本等于与虎谋皮,谈何容易。

    心想至此,刚刚获得喘息之机的皇帝陛下就无法彻底轻松下来了。未来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内,大明王朝还要面临困局,他真的是寝食难安。

    他真想亲赴陕甘地区,亲眼看看当地的灾情到了何种程度,是不是像史书所写的那样“饿殍遍野”、“赤地千里”,大明的子民是否到了“命悬一线”、“易子而食”的境地。

    他也很想实地巡查江南富庶之地鱼米之乡,看看那里是否家家富足人人天天乐开怀……

    可皇帝陛下却是身不由己,因为朝中之事还要好一阵蹉跎。

    阉党虽说已经受到了强力打压,可东林势力的卷土重来,这实在也并非大明幸事。

    并非皇帝陛下无端揣测,而是“历史”给出的明证。

    因此,眼下是既要打压阉党势力可又不能使其一蹶不振,既要扶持东林党人又不能令其失去控制,这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好在前世自己见识过好多好多“平衡大师”的“事迹”,也有好多好多的事例可资借鉴,慢慢来,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

    可陕甘地区的灾情仍然萦绕于怀。

    也不知徐光启进没进陕西地界?想来不会。前几天的奏折还说是刚到河南,这几日最多能够行走两百里顶多了。派去的锦衣卫应该与其汇合了吧……唉,这个世界,别说是飞机了,就连高铁都没有,真是急死个人啊。

    没办法,干着急也没什么用,还是先以“鸿雁传书”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吧。

    农事、民政、军士选拔和训练、火器的生产等等,自己虽然多着将近四百年的见识,可自己的这些见识到底是否适合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总是要与徐大学问家研讨一番才能够确认。

    徐光启在万历末年于天津始作《农政全书》,以及万历四十七年以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的新官衔督练新军时总结而成的《徐氏庖言》,皇帝陛下都已经令人找出,并反复研读。

    《农政全书》中关于垦荒的论述,《徐氏庖言》中“用兵之道,全在选练”、“选需实选,练需实练”的主张,颇与后世契合,皇帝陛下也是大有同感。

    皇帝陛下奋笔疾书,满满地写就十几页纸了,仍然不肯歇手。

    乾清宫这个西暖阁面积不大,可也要四个大铜盆的炭火才能使室内温暖如春。

    皇后娘娘与王承恩王公公一起将浙江龙泉进贡的白炭添加到四个铜盆里,火苗立即夹杂着“噼噼啪啪”的声响。皇后娘娘扭头看了一眼伏在御案上奋笔疾书的皇帝陛下,生怕白炭的声音影响了他的思绪。

    然后皇后娘娘又给皇帝陛下续了一次茶,而皇帝陛下也只是抬头莞尔一笑,一句“谢谢!我还要等一会儿,你去休息吧,”之后,又再次埋下了头。

    像一直以来那样,皇后娘娘并没有离开,而是悄然地陪坐一边,间或给铜盆添加木炭,或用手试一下御案上皇帝陛下面前那个茶盏的温度,不时地添加热水,以保证皇帝陛下要喝茶时,温度都是正好。

    皇帝陛下知道皇后娘娘不忍心独自去歇息,本想立即收束,可因为陕西的农事实在至关重要,因此就又多啰嗦了一页纸。

    毕竟农事生产不同于其他产业,错过几个月或许就错过了一年,而错过了这一年,就多半意味着极有可能错过大明的未来……后果真的无法想象,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为此,皇帝陛下令徐光启携其子徐骥急赴陕西时,要他们详查灾情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缓解灾情,并且准许他即时实施一些必要的措施,毋需事前奏报,只需事后奏闻即可。并且特意叮嘱,徐光启无需顾虑,放手去做即可。

    另外,此前皇帝陛下还明降谕旨,着令陕西一省以救助灾情、安靖地方为唯一急务,而且自巡抚三司以下所有大小臣工,皆以徐光启的行止为圭臬,“如见朕宫”四字足见皇帝陛下的信任。

    除此之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