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哉大明-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一山岂容二虎!”
这两句话的意思,恐怕就道出了皇太极的内心所想。
………………………………
第259章 深入敌后4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fon color=red>;<;b>;<;/b>;<;/font>;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br>;
在皇太极的心里,大明是后金最终进攻的目标,可对后金形不成危害。而蒙古人和朝鲜人就在自己身旁,随时都有可能危及到后金本身的安危。
因此,此次进攻大明,巴牙喇之所以几乎倾巢而出,除了寄希望于在关键时候一举建功的打算之外,还有震慑着蒙古人和朝鲜人的作用,令他们服服帖帖,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了,随同着巴牙喇一起赶赴前线的,还有更多的养育兵和闲散余丁等辅助兵种。这些人虽然比不上巴牙喇凶悍,可都是青壮,都是女真族中的中坚。
如此一来,后金的精锐几乎全都抽调到了宁远城前线,后方可就几如真空了。
“几如真空”也并非就是真的真空,至少还有一半的可战之兵,是留在后金老家的。他们一是要驻守地方,二是要为前线征集粮草和军辎。大体上说,留下来的,多半都是些老弱病残。
这些老弱病残欺压汉民或其他民人可以,负责催逼物资也可以,最多对付一些饥寒交迫的流民骚乱也是能够胜任的,但若要他们对付正规一些的明军精锐骑兵的偷袭,恐怕就力有不逮,基本上占不到什么便宜了。
此次出动的明军骑兵,虽然总数只在千人左右,况且他们也不是集体出动,而是分作分别有十名把总带领的十个百人队。因此,他们的战斗力也不会多么强悍,不要说对沈阳、辽阳这样的大城市,就是对于次一级的耀州、海州等地方,也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而且他们一旦与对方发生了纠缠,恐怕来的容易,走的时候就不是那么顺畅了。
所以,他们的任务,不是去啃硬骨头,不是去袭击后金的那些重要城市,而是去骚扰、去破坏,最大限度地扰乱秩序,最大可能地给他们造成混乱。
他们所采取的策略,也是打了就走,烧了就跑,绝对不与对方过多的纠缠。
虽然在出发时,也给他们分派了任务,划定了大致的活动范围。可这些都是“暂定”,并非是一成不变。他们可以、或者必须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可以联合作战,可更多时候是要各自为战,以保持高度的机动灵活性。
他们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大肆进行破坏活动。杀人杀鞑子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破坏后金的物资,尤其是粮食和军辎。凡是能够发现的,除了留出自用的部分,其余都要尽数毁掉。
大明主动战略撤退的目的之一,就是拉长后金的补给线,给明军深入敌后的小股部队扩大活动范围,提供更多的可袭击的目标。如今第一个目的实现了,做为辅助数段的袭扰站也就随之展开了。
本来明军驻守在大凌河堡、锦州等处的部队,总数不下十多万人。大撤退开始之后,宁远城和觉华岛肯定是要留下了一部分的。但是,因为这两个地方能够容纳的人员数量实在有限,因此,有很多的部队就分散到了豋莱地区,归袁可立掌管。
袁可立从中挑选了一些,重新编组,然后进行训练,做为后备兵源以备将来只用。剩下的就组建了数支输送粮草辎重的辅助兵部队。反正这些都是大明军户,除了吃粮当兵,暂时也没有其他更好、更有生活保障的出路,因此他们都对朝廷的安排没有表示不满。
这众多的部队收缩回来,可不是皇帝陛下的最终目的。拳头收缩回来,何时再打出去,打向哪里,以何种方式打出去,就都是要好好筹划一番的。
当初皇帝陛下决定战略大撤退之时,就已经有了派遣大量小股部队深入敌后的想法。
若是像往常那样,十几万大军固守在那几个城池,虽然拼尽全力,耗尽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差不多也能阻止后金继续南下。
而皇太极却很是有任意发挥的余地,他可以有选择地布置自己的兵力,可以“挑着”打。而以目前大明各部队之间协调作战的能力和水平,都是不足以与皇太极的各个击破战略相抗衡的。
到那时,大明这众多的兵力,就像是围棋落子之后的棋子,再也无法动弹分毫了。只有被动挨打,却无还手之便。
而后金却可以仗恃着骑兵的优势,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任意选择打击的目标。他们移动迅速,往来如风,灵活多变,伏击奔袭战术运用自如。
明军不仅没有这些优势,而且少有友军之间互相援助、互相策应的意识和积极性,唯有保存自己的实力才是各带兵大员的首要目的。
萨尔浒之战,明军之所以四五路大军进攻而不免最后的失败,不就是这个原因吗?
如今大明主动撤退,看似后金一下子唾手而得了四五座城池,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边界推进了一百多里。可后金的这些所谓的“战果”,究竟能够保持多久尚不敢说,就是刚刚过去的这一段时日,皇太极恐怕就已经是有苦难言了。
“其实我只想要些东西,不想要这些劳什子地盘儿的!”皇太极的心里肯定是如此腹诽。
开疆扩土是每一个胸怀大志者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可对于眼下的后金和皇太极来说,这却并非当务之急。
————
辽东半岛的西侧,与陆地形成的夹角地带,登上陆地之后不远,就是盖州。
盖州东北有石城山,北有平山,平山下有处盐场。东有驻跸山,西面滨海,与连云岛隔海相望。盖州东面有泥河,南面有清河,东南有毕里河,三条河都是流入大海。
从盖州往北,过耀州、海州和鞍山,就是原辽东都司驻地的辽阳,其间有二百四十里。
有趣的是,从盖州至辽阳,加上中间的耀州、海州和鞍山,这五个地方基本在一条直线上。
这条直线似乎也成为了一条分水岭,将辽东大地隔为两个部分。直线以东直至辽东半岛,在后金征服朝鲜之前,就是属于东江镇的活动区域。也就是说,不久之前,直线以东还是属于大明王朝控制的区域。
而现在,东江镇东江军已经被后金挤出了陆地,挤到了海上,这些地方也就沦为后金的控制区域。
而因为后金的势力在此区域的时间尚短,这些地区尚未完全“归化”,因此“人心向背”还很是疑问。况且之后不久,后金又紧接着发起了对锦州、宁远等地的进攻,所以也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更为细致的经营。
只是皇太极在发起了对宁远城的攻击的同时,为了防止东江军的卷土重来,为了保障后方或侧翼的安全不受骚扰,才在皮岛和獐子岛的对岸派驻了军队。
但是,这些军队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防备东江军的登陆,因此除非发现了东江军的动向,他们的驻防地点是决不允许随意变动的。
因此,直线以东这个区域目前还属于半生不熟。要认真说起来,虽然是由后金统治,可当地居民心向大明的还是多数。
直线以西以北,包括盖州、耀州、海州和鞍山、辽阳这几个比较大些的城市,就是后金的地盘了。
此前,皇帝陛下给东江军毛文龙的指令是,自皮岛和獐子岛登陆之后,乘隙突破后金的防线,一直向北发展,目标是镇江、宽奠和新奠,活动区域是沿鸭绿江向两侧展开,并尽量做出一副要从东面进逼沈阳的架势,真正用意,就是在后金和朝鲜之间加入一个楔子,切断两者的联系,便于今后另行派人潜入朝鲜,进行策反工作。
如今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可此前布置给毛文龙的任务却无需更改,仍是遵照此前的计划实行即可。必要时可大造声势,以吸引后金的注意为主旨,以恢复、或者扩大东江军此前的活动区域为最终目的。
而新近派出的这一千名骑兵,其活动区域是在那条自盖州至辽阳的分界线以北和以西地区,主要任务,是以骚扰和破坏后金的补给线为主,以破坏、骚扰后金地方经济和秩序为辅。
他们却是要尽量隐蔽行踪,没有绝对的把握,绝对不能与后金在各地的留守部队进行正面交战。最好的结果,就是遍地开花,让后金的后方风声鹤唳、人心惶惶。这也是将他们分为十个百人队、并且各自为战的初衷。
————
时间倒推月余。
大明千总卢象晋,带领着弟弟卢象观、族弟卢象同,率领着百名大明骑兵,从觉华岛分别登上了五艘船,朝着南偏东方向航行。不日到了一个岛屿,是为皇城岛。
从海上、从外面看,此时的皇城岛似乎与往常没有什么两样,可一旦踏上这个岛屿的土地,就会感到森严的气氛。
皇城岛的位置,基本介于登莱巡抚袁可立的驻地登州,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旅顺的中间。先期从大凌河堡、锦州等处撤回的粮草军辎、武器装备和人员,很有一些就是落脚在这个岛上的。
在皇城岛上休整了两天,卢象晋一行又携带好给养,分乘了十艘小一些的船只,扬帆向东北方向航行。
………………………………
第260章 深入敌后5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fon color=red>;<;b>;<;/b>;<;/font>;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br>;
在海上航行了不到两天,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岛。
船老大告诉卢象晋,这座岛叫做小长山岛,继续航行半个多时辰、绕过它之后,就能够看到他们的目的地,大长山岛了。
果然,他们的船刚刚绕过小长山岛的最东端,就看到了在左前方二三十里远的地方,出现了一个陆地的尖端。随着他们的船继续前行,那个尖端也逐渐变大变粗,并且一直向更左侧延长。
等彻底绕过了小长山岛,并与其擦肩而过之后,大长山岛的整个模样也就彻底出现在视野范围之内。
同样是从航行着的船上看过去,大长山岛之所以如此命名的原因,应该就是因为它比小长山岛更长更大。除此之外,这两个岛屿都是一样的光秃秃,没有登上去之前,不敢说岛上寸草不生,可至少能够看在眼里的高大一些的树木,基本上一棵也没有看到。
“这一大一小两个长山岛,好像就是辽东半岛东面的两扇大门,也正好处在风口上,每年春天来临的时候,那个风尤其大,若是不抓着什么东西,人根本就站不住,”船老大在旁边给卢象晋介绍着。
这里是辽东半岛东侧,是给卢象晋他们这个百人队规定的登陆地点。
辽东半岛西侧,连云岛的位置,本来是更适合登陆。不仅海上距离觉华岛近,而且登陆之后在陆地之上,距离卢象晋他们这个百人队的目的地,辽阳和海州也是近着很多。
从辽东半岛再往东,在那里登陆的话,更为接近辽东腹地,也更为接近他们的目标,因此更能缩短他们在陆地之上的行程,减少在发现目标之前与后金发生偶遇的机会,从而更有利于他们完成任务。
但可惜的是,这么一个非常好的登陆位置,他们却只能视而不见。
因为,此前已经有三支大明的百人队从那里登陆了,他们的目的地,是更远些的西平堡和广宁等处。为了减少他们在陆地上行走的距离和时间,这个最佳的登陆地点,就优先让他们使用了。
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接连有三支“不明身份”的武装从盖州处登陆,然后就消失不见……即便是再迟钝的大脑,即便他们不敢对上司汇报以暴露自己的疏忽,此后恐怕也会格外留意长山岛和盖州的那几个适合登陆的地点。
为了避免引起后金的警觉,或者让他们的警觉成为无用功,那条线路登陆路线,要暂时休眠一段时间。
辽东半岛东面的皮岛、獐子岛已经划为东江军毛文龙的活动区域,因此他们这支队伍也是不能越界的。
从大长山岛处登陆地点,至盖州、耀州等处,大概有三百余里,也就是说,他们要比从连云岛处登陆的别的百人队,要多走三百多里的路程。
别忘了可是在路上的行程,而且虽然辽东半岛是心向大明的汉民居多,但这里到底名义上还是后金的控制区域,不敢说叛徒和走狗遍地是,可做为“新主人”的女真和蒙古人,恐怕也已经有很多在这个区域活动,因此他们暴露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况且他们登陆之后,就几乎没有任何后援,也不能保证后勤补给,一切全凭他们自己,或者再加上某些不可捉摸、不可预知的运气。
因此,在到达任务目标所在地之前,他们都有可能与后金发生冲突。虽然全军覆没的可能不大,可一旦被对方发现了踪迹,摆脱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完成任务,恐怕就更不容易了。
――――
“建斗啊,前几支队伍派过去之后,女真那面肯定是会有所察觉的,”当初决定了深入敌后的策略后,皇帝陛下与卢象升等人反复商量了多次,“不要总把敌人看成是傻子,那样吃亏的总会是自己,”
“是,皇上圣明,臣也正与他们商议,待大致确定另外几个登陆点之后,再跟皇上请旨,”卢象升回答。
卢象升嘴里说的“他们”,指的是熟悉辽东半岛地形的斥候。为了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尽量不让后金获得讯息,后续登陆辽东的百人队是决定要尽量地分散开来,原则上每个地点登陆的不能超过两支队伍。
“建斗啊,”卢象升年未过三十,字建斗,皇帝陛下为示亲近,因此以字呼之。但对于一个未至而立之年的年轻人用这么老气横秋的称呼,皇帝陛下就感到有些可笑。但是,比起卢象升的号来说,“建斗”两字已经很是庄重了。
卢象升的号是“九台”,而皇帝陛下每每想起卢参军的号,都会控制不住自己,“九球”两字要脱口而出了。
“建斗啊……要慎重,”此刻皇帝陛下就险些再次走神。
“是,臣一定仔细揣摩,反复推演,务求杜绝纰漏,”卢象升以为皇帝陛下是在考虑什么重要的问题,因此刚才停顿了一下。他绝对不会想到,是自己的号令皇帝陛下走神了。
“登陆地点一旦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任务的完成,”皇帝陛下却没有理会卢象升的解释,而是管自顺着自己的思路说道:“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处于极度的不安全之中……当然了,任务本身就有着很大的危险性,毕竟是身处敌窟,可以说他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可越是这样,似我等居中运筹帷幄者,更要妥善筹谋,尽力万全……”
“皇上所虑甚是,臣谨记在心,”
“他们是第一批响应朝廷号召的,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啊,”
“是,我大明自不缺乏忠勇之辈,也只有皇上……”只有当今皇帝陛下的治下,才出现了这许多的忠勇之辈,虽然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可若是溢于言表,恐有冒犯列祖列宗之嫌,卢象升赶紧刹住了自己的话题。“臣有一事,想请皇上成全,”为转移话题,不至于君臣太过尴尬,卢象升就提及了一个萦绕心头已久的事情。
卢象升一边说着,一边还跪在地上,郑重其事地叩了一个头。
………………………………
第261章 深入敌后6
若是公事,君臣之间就像刚才那样继续上问下答就是了,卢象升根本毋需如此大礼。‘乐‘文‘小说‘‘lwxs520‘显而易见的是,他如今大礼参拜如此郑重其事,多半必是私事无疑。
“哦,说说看,”卢象升和何腾蛟一样,伴君日久,可鲜有因为私事请求皇上的时候。而皇帝陛下也并非一味僵化之人,臣下若是有所请,他也不介意特降殊恩以示隆宠。所以,此时见卢象升有所陈请,他竟然是满有兴味的样子。
“皇上已经看到百人队的名册,”
“是,朕看过了,”后面几支拟派出的队伍,所有成员的名单都已经报送到皇帝陛下面前,只等着确定了登陆地点,确定了登陆时间之后,皇帝陛下就从中挑选,安排好先后顺序,他们就可出征了。
本来这样的事情,完全交由卢象升和何腾蛟负责的参军处办理就可以了,可皇帝陛下却执意要亲自挑选、亲自委派。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不是多么理解,可之后就明白,这原来是激励士气、宣示荣耀的不二法门。
想一想,自己所执行的命令,是皇帝陛下所亲自委派,而自己,也是皇帝陛下在众多的人当中,亲自圈定的,这是何等的荣耀,即便任务再是艰难,再是曲折,若是需要献出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恐怕很多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选择。
“臣请皇上给舍弟们……留个机会,”卢象升说道。
“哦,他们在名册里?”皇帝陛下话刚出口,头脑中就马上出现了象同、象晋、象观等字,想必就是卢象升刚刚提及的舍弟们了。“嗯,朕想起来了,卢象同、卢象晋、卢象观是吧,”
“是,正是三位舍弟,”
“嗯,朕会留意的,”皇帝陛下的语气冷了一些。
除了已经派出的从长山岛登陆的那三支百人队,计划中还要有七支随后也要陆续派出,而他们任务的区域,也几乎遍布了后金控制区域的大部,因此,其中的难易程度也是相差很大的。
目前大明与后金正在进行的这整个战役,应该说最属“深入敌后”的这一部分风险最大,因此牺牲肯定也是最为严重,皇帝陛下甚至也做好了其中的几支全军覆没的心理准备。
为此,朝廷对于“深入敌后”的任务,也是给予了从未有过的重视,给出的“赏格”也是最为隆重和显赫。
以这一段时间以来对卢象升和何腾蛟的观感,皇帝陛下虽然不认为卢象升就忽然变了性,就敢于这么明目张胆地借机为自己的弟弟们谋求危险最小的任务,可国人总是不惮于从最劣处想象,因此,在卢象升没有明确自己的意图之前,他还是禁不住有些不满。
“臣绝不是……”卢象升的话就要冲口而出之际,却又戛然而止。
从皇帝陛下瞬间变冷的语气中,卢象升感到他是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了。
而若是令皇帝陛下产生了误会,那可是非同一般的事情,轻则个人仕途就此终结,重则家族利益也就此失去强有力的保护和支撑。最最轻的,若是不及时化解误会,皇帝陛下恐怕对自己这个人的印象就会彻底改观,这对自己的将来也是极为不利的。
但是,因为心里着急,语气就欠妥了,似乎是责备皇帝陛下。所以,他的话刚要出口,就发现自己的口气也着实不“适合”君前奏对,因此就赶忙止住了话头。
“不是?不是什么,难道你的意思,不是……要把他们从名单中剔除吗?!”从卢象升急赤白脸的样子,皇帝陛下已经发觉自己刚才有些误会了,所以他就有意……继续“误会”下去。
“臣绝不敢有此念头……”卢象升还要进行辩解,可略一咂摸皇帝陛下刚才的话,似乎语调有些异样,偷偷瞄了一眼,发现皇帝陛下此时正是一脸的促狭,他才明白,皇帝陛下这是在说反话。
“臣蒙皇上不次拔擢,臣,及臣全家都是感念圣恩,皇上但有驱策,何惜贱躯,”卢象升稍微缓了一口气,似是将拳拳报君之心稍稍压抑,“臣……臣刚才的本意,是请皇上不要顾念,他们虽是臣的舍弟,可也是我大明王朝的普通一卒,请皇上毋需格外施恩,”
――――
既然知道这卢象晋、卢象观、卢象同是自己身边得力参军的弟弟们,皇帝陛下怎能不有所偏袒。
况且,卢象升的小弟们既然不避艰险,能够报名参加深入敌后的行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忠君”的表示。
因为中间已经隔了一段时间,长山岛和盖州等处也未见后金有什么异动,再加上此前派过去袭击西平堡和广宁的那三个百人队,自从登陆之后也一直没有消息。或许是经验不足,以致半途而废,或许是路上行走艰难,此时也正在艰难跋涉中……但因为西平堡和广宁是后金粮草和军辎的储备重地,因此大明王朝也是“格外的”予以关注。
所以,经过君臣反复协商,决定长山岛和盖州附近的登陆地点,继续使用,再派两支百人队从那里登陆,然后直奔西平堡和广宁。一方面可以增加对两处的袭击力量,另一方面即便他们被发现了,也会令后金顾此失彼,也给此前的那三支百人队卸去一些压力。
其余的五支百人队,登陆地点就只能从其他地方考虑了。
――――
当哥哥卢象升来信,询问他们敢不敢接受这个任务,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小弟卢象晋、卢象观和族弟卢象同一点儿也没有含糊,当即爽快地接受下来。
做为皇帝陛下身边重要的参军,卢象升绝对不敢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