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哉大明-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根本无从得知。

        因此,给他们这些百人队布置的任务,也就叫做既定任务,其中蕴含的意思就是,若是等他们到达指定区域之后,后金方面的现实情况与斥候提供的情报没有什么差别,或者尽管有所差别,但是差别不是很大,那还是按照已经制定的计划实行。若是差别相当大,那也并非还要求他们按照原计划施行。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仅完全可以、而且是必须要随机应变了。

        其实,朝廷参军部并没有给各支百人队限定任务,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当他们在前往指定区域的途中,若是发现有后金的粮草辎重运输队或是其他的储藏地点,在明确了没有本方其他百人队盯上的情况下,他们是可以对这些目标进行袭击的。

        总之,他们这十支百人队的任务,就是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对后金腹地的经济进行破坏,直接目标就是各地的粮草和军辎的储备点,以及尚在征集中或在输送途中的物资。

        ————

        前方就是岫岩城了。

        过了岫岩城,向西北方向两百多里就是析木城。

        析木城这个地方,是以前东江军的控制区域和后金控制区域的交界,因此很有些代表性。

        若是到达析木城之后,卢象晋这支百人队,就从无人区进入到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

        这段路程如何走,是要好好筹划一番的。

        按理说,他们纯粹是一支“冒牌货”,因此本来也应该尽量避开城镇,专找那些荒僻的道路行进才是。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可这种想法貌似合理,其实不然。

        在远离城镇的乡村,在某些必经之路,后金也是安排了驻防力量的。当然了,这种驻防力量不可能有多少,可因为是在必经之路上,因此与其不期而遇的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若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他们这支既没有驻防任务,又没有后金所安排的作战任务的队伍,实在是经不起盘查。

        况且若是专走那些荒僻之处,道路阻塞不说,其间恐怕还要翻山越岭,对于步卒或许只是耽误一些时间,而对于他们骑兵来说,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会丧失队伍行进的快速和机动的优势,而且发生非战斗减员的可能性也是相当高。

        在大道通衢行走,虽然看起来关卡众多,但只要找好了借口或者理由,是很可以蒙混过关的。

        在即将到达岫岩城的前一天晚上,卢象晋将两位兄弟卢象观和卢象同以及其他几位校尉、小旗以上的人员召集在一起,商量一下以后的行程安排。

        其实,更重要的是,卢象晋也是想借此机会再次提醒大家,此后的路程可是更加的凶险,他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不可掉以轻心。这才是真正的开始,以前权当是演习。

        后金是铜钱鼠尾,而大明却是蓄发,而他们这些大明军汉,自然不会把自己弄成那番丑陋的模样。不过,他们都是带着头盔的,好好的仔细捯饬一下,还是能够不让头发露出来的。

        卢象晋非常强调这种细节问题,他觉得若是因为这些细小的方面出现纰漏,实在是最不应该的。因此他认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装束打扮问题要注意,而身上的羊膻味道,却是不太容易仿冒的。因为这种羊膻味道,只有从小食用牛羊肉才能“煨”出来。身上抹上一些牛羊脂,也能有些效果,但这种效果糊弄一下别人可以,真正的女真和蒙古人还是很容易分辨其中的差异的。

        好在还有一个汉民不喜牛羊肉的理由可以借用,因此,除了尽量不要与对方靠的太近之外,也算是有个说辞备用。

        剩下的就是万一在路上有人询问起来,他们该如何宣称自己的身份而不会穿帮的问题了。而这也才是最需要讨论落实的问题。

        此前卢象晋等人也是曾经考虑过,也有了大致的方案,今天要最后确定下来。

        行走在后金控制的区域,当然是要冒充某位后金大将的属下、而且是被委派外出公干最是方便。但是,这也不是太过随便的事情,太有名的也是要尽量回避的。像代善等四大贝勒的部下就不可轻易仿冒,因为他们的手下众多,说不定在哪里就有可能出现“熟人”,因此若是仿冒的话,最好是挑一个“次一等”的人选。具体让谁有这个荣幸,可就是要好好斟酌一番的了。

        从他们的行程方向来说,冒充在皮岛獐子岛负责封锁东江军的某位后金将领,被派往后方催粮最为合适。

        “我看,阿济格最为合适,”一向不太言语的卢象同说道。

        

        
………………………………

第275章 深入敌后20

    

        阿济格比他的同母弟多尔衮大着七岁,却在天启六年弟兄俩一同晋封贝勒。这就说明阿济格这个人虽然“血统高贵”,但在后金并不太受待见,或者说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导致他在后金的分量不是那么的足。

        此次他被皇太极派去封锁皮岛獐子岛,而他的两个同母弟多尔衮和多铎却是跟随皇太极出征宁远城。按照以往的经验,进攻大明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随同出征的将士不仅盆满钵满,而且还能够建立功勋,弄个封妻荫子什么的就跟玩儿似的。

        而在金州防守皮岛和獐子岛就不同了,守住了是应该的,守不住那就是罪过……可哪有那么好守的,又不能将东江军困在岛上,防线那么长,人员那么复杂,能做到号令统一就相当不易了,如何还想其他。

        因此,阿济格能够被委派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儿,也是他一如既往地不受重视的真实写照。

        有这么一位不太受待见、而身份又足够“高贵”的人做为自己的上司,底下的兵自然憋屈的很,肯定也是满腹怨言,届时说上几句牢骚话,借机发发脾气以弥补某些方面的的“无知”,的确是最好的选择,而听者也多半会“理解”甚或在“同情”之余,或许就不会再去刨根问底儿了。

        “可阿济格没事儿派人到半岛这里来干什么?”稍微有些不便的,就是他们如今所处的位置。

        他们如今所在的位置,是在岫岩城的东南方向三十里处,尚在辽东半岛的范围之内,并不在封锁皮岛、獐子岛的铁山与鞍山、辽阳之间直线路径上,而是在偏西南方向。这就是说,若是从皮岛、獐子岛等处而去往鞍山或辽阳,应该是一路向西北,不会绕到辽东半岛范围内的。

        “可否以‘我们自己征粮’来做为说辞?”一名小旗说道。

        这个建议一经提出,大家就都纷纷表示赞同。

        以目前的形势看,后金的粮食肯定非常紧张,虽然前线是要首先予以满足的,可也难免有个不及时的时候。以这个为借口,再摆出一副牢骚满腹的、“大爷”的派头,估计没有人敢于进一步的苛问。

        本来嘛,“老子在前线,命都豁出去了,再不让吃饱肚子,还有天理吗?!回去跟大帅说,太欺负人了!”阿济格本来在后金高层并不太吃香,可在低层还是大神一般的存在,而且恐怕很多人都知道,阿济格自己也是满腹委屈,满腹牢骚的。因此,到时候,很可以如此发作一番的。

        即便事情闹大了,弄到了上面,上面也会为了平息阿济格的怨气,多半会是息事宁人的局面,根本不会对对方怎么样。可若是到了那种程度,对方肯定是会记住自己的。

        虽然说此后也不一定有再次见面打交道的机会,可有这么一些人时刻“惦记”着自己,也总不是一件好事不是。

        因此,这个办法很是可以。

        至于目前所处的位置,倒也无需多么担心。反正他们都是骑兵,若是他们纵马驰骋的话,一天多的时间,满可以走出辽东半岛的。因此,只要确保一天之内不出现什么意外,他们的行进路线,也很快就可以归拢到铁山至鞍山的直线上了。

        ――――

        或许是眼下后金的各种规章制度尚未健全,或许是整个辽东都处于饥饿状态,因此,当路途之上遇到为数不多的几次盘查时,亮出奉阿济格之命前来后方催粮的招牌,竟然一点儿也没有引起怀疑。

        就这么一路畅通,两日内就到达了析木城。

        由析木城向西偏北方向,就是海州,而若是一直向北的话,就是鞍山。若是从析木城直接一路向北的话,不用经过海州和鞍山,就可直达辽阳。

        由以前大明斥候提供的情报,附近征集来的粮草和军辎,辽阳是最大的储备点。而他们在一路之上听到的讯息,也是表明后金对这种情况也并没有什么改变。

        这也是人之常情。若是没有什么大的变故,三两个月之内是不太会有什么改变的。建立一个储备点不是多么容易,搬移一个库房同样是不易之事。

        因为鞍山和辽阳之间只有百多里路,距离很近。若是鞍山的粮草军辎储备点出现意外的消息传出之后,那么辽阳那边肯定会加强戒备。因此,卢象晋就决定,自己这支百人队的第一个袭击目标,就直接指向粮草军辎储备量最大的辽阳。

        辽阳的西南有座山,叫首山,南面也有座山,叫千山,东南有座山,叫安平山,安平山上还有个铁场。从西南至东南,这南边接近半拉子基本都是山区。

        辽阳的西边有辽河,辽河是自塞外流入,至海州卫入海。西北有条浑河,又叫小辽水,东北有太子河,也叫大梁水,或者东梁水。几条河流都汇入辽水。

        东面有座凤凰城,位置在凤凰山的东南,建于成化十七年,本为朝鲜入贡之道,现在基本已经荒废。南面有镇江堡城,东南方向上还有一座连山关。

        ――――

        过了析木城,定好了联络方式和暗语,他们又要兵分两路了。

        一路还是由卢象观带领,他们的任务,是去辽阳踩点,查清粮草军辎具体的储备地点和守备情况,然后据此制定袭击的方案。

        另一路就是卢象晋带领着绝大多数人马,去辽阳西南至东南的首山、千山和安平山等南边这半拉子山区,寻一处地方潜伏下来。在卢象观等人探查了情报归来之前,他们这些人马,就要在山里一直潜伏着。

        卢象晋事先也为自己这些人想好了一个借口。就说得到了密报,说这几座山里有刁民藏匿有粮食,他们是奉阿济格的命令来后方催粮,路途之中听到这个讯息,就赶过来进山里搜查了。

        这个借口实在有些牵强,但愿不用。可有一个不是借口的借口预备着,总好过真要遇到“正牌货”时抓瞎强一些。

        这边安排好卢象晋带领着手下前往山中潜伏暂且不表。

        卢象观一行,却不能再以西贝货蒙人了。

        因为他们此去,是要探查辽阳粮草军辎储备点的比较详细的情况,因此必得深入辽阳内部,甚至还要主动与后金极其鹰犬好好酬酢几番,那若是“履历”经不起推敲,露馅可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此时他们已经改头换面,成为了行脚的商人,而且是眼下后金最为期盼的粮商。

        卢象观自封的名头,是受自己的“老板”委托,先行来考察一下运送粮食的路线,一方面是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路途的难易程度以及所大概需要的时间。

        前一段时间,因为大明朝廷的雷霆一击,原来与后金做生意的那些奸商,悉数灰飞烟灭,后金的物资供应也就进入了尤其短缺的境地。

        有道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后世的说法就是: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既然“新市场”有了,像卢象观老板那样的“新人”粉墨登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

        坐镇辽阳的城守尉扎姆察措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原为四大贝勒之一的代善的一名亲兵护卫,因为在一次战斗中伤了一条腿,走路跛行,所以自然就无法再卫护主子的安全,也无法在代善的身边继续待下去了。

        因为这扎姆察措在未受伤之前,很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因此代善也对他很是不错,安排他在辽阳做了一名城守尉。

        扎姆察措本来是一名武人,脾气暴躁,性子直爽。因此,做了城守尉之后不久,他就因为自己的直爽的性格和暴躁的脾气很是吃了几次不小的亏。

        或许是人的身体出现了残缺之后,心理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扎姆察措吃了几次亏之后,也开始变得油滑起来,也能够静下心来揣摩一下别人的心思了,做一些迎合别人心意的事情了。

        经过如此的一番转变,扎姆察措与上司和同僚之间的关系,不仅很快就得到了弥补,而且还更上层楼,很多都成为了通家之好。大家喜欢他的性子直(这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彻底改掉的),更喜欢他的刻意讨好,因此也都愿意与其结交。

        所以,时间不长,扎姆察措就从一个粗鲁汉子变成了一个非常非常接近温文尔雅的人。

        很快,他先期送出去的好处,也被别人通过不同的方式还了回来。他不仅没有什么损失,而且还融洽了与周围之人的关系,这令他对于“柔媚功夫”更加的崇拜了。

        最近一段时间,后金对于征集粮草和军辎中的有功人员进行了大力的封赏,什么台吉、贝子之类的接连封了好几个。当然了,有赏就有罚,那些征集不力,或出现错误、造成损失的人员也都被褫夺了此前的所有封号和荣耀。

        扎姆察措就动开了心思――这其中是否也蕴含着机会?!

        

        
………………………………

第276章 深入敌后21

    

        现在后金最紧张的就是粮食,其次是军辎,这恐怕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扎姆察措自然也是知晓。

        “若是能够奉献一批粮草,或是以自己的名义,牵头购进一批粮草,不知……”扎姆察措对于台吉、贝子什么的,倒是没太敢奢望,若是能够有个世袭百户或者千户的,他也知足了……不,不是知足,而是谢天谢地啦。

        他知道以自己的身体情况,恐怕以后绝无立功的机会了,而且自己越来越老,老婆孩子以后还能指望谁?指望谁都是不牢靠的,一切都还要依靠自己。

        只有自己为子孙创下的基业才是最可靠的,因此有机会的时候,就必须抓住,决不能错过。

        若是以前的话,扎姆察措也只是如此想想罢了,可今天他却不只是想想那么简单了。

        因为昨天上午的时候,一位南边来的商人递名刺拜会自己。他本来以为对方是有求于己,因此架子端的十足十,想等对方提出所求之事后,好趁机大敲一番竹杠。

        哪知道见面寒暄之后,对方只是大谈南北人情世故的差异,以及在路途之上的所见所闻,最多涉及一下风月场中的趣事,至于所求之事嘛,或许自己的级别太低,或许对方根本没有,因此根本未曾提及。

        后来还是扎姆察措自己憋不住了,一再的出言试探。

        看来对方也不是不明白这位城守尉大人的意思,后来就据实以告:他是受自家东家的委派,前来辽东地区考察,并没有实际的事情要做。

        扎姆察措又旁敲侧击地打探对方东家的背景。或许是因为初次谋面,对方绝对不肯敞开了说,只是隐晦地提到,自己的东家在朝中都算是很有实力。

        看对方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扎姆察措这才明白,敢情人家不是来求告求帮,而就是真正意义的普通走访考察。

        如今的辽东,别说是粮草、铁件这等绝对属于军辎范畴的东西,就是布匹、盐巴和茶叶这等次一等的物品,也都是有价无市,有钱没处买的境况。

        怪不得对方一副清高不求人的做派!任谁手里有这样的货源,两眼不长到头顶上就不错了。

        人家摆谱自有人家摆谱的道理,自己可不能就以同样的模样示人,因为自己根本没有在人家面前摆谱的资本。

        既然没有摆谱的资本,那就客气点儿、主动点儿吧。

        扎姆察措就是打的这样的主意……借着与对方刚刚结识的由头,自己主动些多多接触,希望与对方建立比较稳固的关系,以后若是对方的生意做起来,能够将自己做为接洽的一方。

        若是能够与对方固定下这层关系,而且也能够为购进一些紧缺的物资,若是机缘巧合,或许还能开辟一条新的商路,那自己完全可以在代善面前表功一番了。这样不仅自己的形象进一步的高大,就连代善也可以与有荣焉,在皇太极面前也更能挺直腰杆儿了。真要是到了那种程度,升官发财、封妻荫子都是分分钟可以搞定的事情。

        因此,现在跟对方卑躬屈膝一些,是很值得的,很划算的,谁让人家奇货可居呢。

        次日一早,扎姆察措就亲自去客栈中回拜对方,并邀请对方午间去他府上做客。而且话语间一再解说,因为昨日匆忙,未能尽地主之谊,实在抱歉的很。

        或许是受了东家的叮嘱,出外不可倨傲,因此这位姓张的三掌柜对于城守尉的殷勤态度,也是给予了恰当的回应。午间赴约之时,更是奉上了一份重礼。

        不仅如此,当筹光交错了一番之后,两人把臂言欢之时,酒量不佳的张掌柜更是对扎姆察措口吐真言。他这次出行的目的,考察道路情况自然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更重要的,是要结交几位“朋友”,为今后的生意往来准备充足的人脉关系。

        扎姆察措一听,心中暗喝一声“正合我意”。因此,他赶忙开始介绍自己的履历,自己的后台更是和盘托出。四大贝勒之一的代善,在当时也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相信对方听到之后,肯定会动心的。

        若是这位城守尉扎姆察措的后台,真的就是这位与皇太极都平起平坐的大贝勒的话,自己与其搭上关系,那可绝对是一件大功劳。果然,张掌柜闻听之后,两眼几乎放光,一向波澜不惊的表情,也开始动容起来。

        明白了对方的底细之后,双方都感到对方正是自己所需,因此关系几乎在瞬间就无比的融洽起来,并且相约这几日一定多多盘桓,一方面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增加双方的感情,为今后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既然是酬酢盘桓,那自然少不了观光,少不了对当地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