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妃娘娘满心喜悦,说道:“阴妹妹。”
杨妃娘娘知道她为什么会在这里等自己,主动地说道:“杨姐姐,你家恪儿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杨妃娘娘很兴奋,不过,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李恪的表现比起李佑来,还是有差距的。她说道:“你家佑儿才是真能干呢。不过,我家恪儿从小就聪明能干……”
杨妃娘娘以前一直在阴妃娘娘面前有优越感,后来李佑牛叉了以后,她又产生了一些自卑感。现在,终于找到了平衡感。
还别说,也就是从今天起,杨妃娘娘开始主动跟阴妃娘娘走动,俩人的关系逐渐亲密了起来。
齐王府。
阴弘治看到李恪突然露脸了,心里有些不爽,他说道:“殿下,李恪不就是修了条水渠吗,他这点功劳跟你比起来,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的。有什么了不起的?”
李佑笑道:“舅舅,李恪越厉害才越好呢!我跟你说说吧……”
阴弘治是李佑最亲近的人,李佑的思路变了,必须要告诉他的。
听完了李佑的话,阴弘治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沉默了半晌,说道:“殿下,还是你看得远啊。”
随即,他又担心了起来。说道:“虽然你现在是安全的,可是将来恐怕你迟早要面对长孙无忌的。那该怎么办呢?”
李佑问道:“舅舅,咱们100年后都会死的,如果咱们现在就想着将来会死怎么办?还能过日子吗?管那么多干什么?将来的事情,等它发生了再说吧。”
阴弘治问道:“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李佑说道:“我不能老在长安待着,我打算再办完一件事儿,就离开长安。”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获全胜的人事调整
萧府。
今天是休沐日,李佑来到了萧府。
“佑哥,你来啦。”看到李佑,萧婉玉高兴的说到。
“婉玉,你爷爷在吗?”李佑问道。
“在呢?你是来找他的吗?”萧婉玉有点不高兴地问道。
“宝贝,当然是来找你的。不过我顺便儿有点儿事儿找他谈谈。”李佑笑道。
“这还差不多。他在呢,我这就带你去。”萧婉玉说道。
“爷爷,殿下来了。”一进萧乾的院子,萧婉玉就喊道。
客房里。
“殿下,你找老臣什么事情?”
“祖父,您看看这个。”李佑说道。
白虎就把随身带来的一个箱子打开,从里边拿出了一堆东西。
萧乾看到,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小盒子,盒子里面是一根根的小木块儿,小木块儿顶上刻着字,是凸起的反字。整片看起来就像是一张雕版。
唐代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最早出现在晋朝,最早的成型的雕版印刷术就是在唐朝诞生的。
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雕版就做成了。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成为印品。
优点很多,但是也有雕刻困难、难以改错和容易损坏等特点。
李佑把北宋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提前带到了唐朝。
萧乾对活字印刷术十分感兴趣,像个孩子一般一遍遍地摆弄着,弄得手上,甚至脸上都是油墨也乐此不疲。
等到老爷子终于玩够了,洗干净了手和脸,李佑就跟他谈起了教育问题。
他建议成立一个专门教育的机构,统一大唐的教育管理。
最后,他说道:“祖父,我有一个建议,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
接着他就说了自己的想法,萧乾沉默了半天,终于说道:“好吧,我同意。”
离开了萧府。
李佑来到了东宫。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李承乾谈了。李承乾很高兴地说道:“这个肯定没问题的,我这就去找我舅舅。”
接着,两人一起离开了东宫。临分手时,李承乾说道:“我跟舅舅谈完了,马上就派人去通知你。”
齐王府。
侯君集说道:“殿下,您找臣什么事情?”
李佑说道:“侯叔,我打算近日就前往西域,你们马上也要动身了。”
侯君集兴奋地说道:“好啊,殿下,臣一天没仗打,骨头都酥了。您不知道,您这突然不去了,臣这心里有多难受呢?”
李佑说道:“侯叔,临出发前,我有件事要跟你说。”
侯君集说道:“殿下请讲。”
李佑说道:“我要你在临行前,辞去兵部侍郎和右卫大将军的职务。”
“这?殿下,为什么啊?”侯君集不解地问道。
李佑笑道:“侯叔,你别急,听我慢慢跟你说。”
侯君集大喜,说道:“殿下,臣一切都得按照您的吩咐办。”
正在这时,李得志来了,他说道:“殿下,太子殿下说,已经跟长孙大人谈好了。”
李佑说道:“好,我这就去进宫见驾。”
两仪殿,李世民的书房。
“父皇,儿臣打算近期就前往西域,临行前有个想法想跟您说说。”李佑说道。
李世民知道,李佑只要是提出建议,就一定能够给大唐带来好处,他说道:“你说吧。”
李佑就把他的想法讲了一遍。
李世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说道:“明天早朝后,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第二天早朝后,两仪殿,书房。
李佑的建议是,大唐目前转入了和平建设时期,教育、工商业地位要进一步提高。他建议,专门成立教育部、工业部(包括工业、商业、矿业等),城建交通部,这三个部都由尚书省直辖、级别低于朝廷六大部,属于二级部。
这件事,李佑和李承乾事先已经做了众人的工作,李世民本身也赞成,很顺利的就通过了。
这件事看起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儿,对李佑的地位提升肯定是有帮助的。不过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人眼花缭乱。
第一件事就是萧乾,他主动找李世民,请求辞去右仆射的职位,专任部长。这可是连降了好几级。
接着,就是侯君集去找李世民,他说打完了了西域这一仗,他想辞去兵部侍郎和右卫大将军的职务,到文官系统任职。
不久,朝廷发布了连续的人事调整。
萧乾辞去了右仆射,专任教育部长,孔颖达担任了教育部副部长。
长孙无忌接任了右仆射。
侯君集接替了吏部尚书,保留了右卫大将军的军籍。
李佑兼任工业部部长,尉迟宝琪任工业部代理副部长。
李承乾兼任城建交通部部长,马周任代理副部长。
这些人事调整可是大有学问了。
首先就是萧乾。
这位老爷子秉性耿直,处事不够圆通,有些执拗。李佑是知道历史的。长孙无忌一直惦记着要当右仆射,只是由于长孙皇后的劝阻,才没有当成的。
历史上萧乾被第六次罢官,此次一蹶不振。长孙无忌接替了他的职务。
李佑担心自己离开长安,老爷子遭到长孙无忌的暗算。于是让萧乾主动的退下来,给长孙无忌腾位子。长孙无忌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今后也不会再跟萧乾作对。
这样就保全了萧乾。
李世民为了分化军方的势力,长孙无忌空出了吏部尚书的职务以后,就是让侯君集接替的。结果,侯君集从兵部侍郎晋升了吏部尚书。
尉迟宝琪、马周等一大批人都通过这次变动获得了提升。长孙无忌、李承乾和侯君集也都领李佑的情。
这次的人事调整,李佑没有举荐任何人,只是依托着历史的本来进程,轻轻地推动了一下,也不会引起李世民的反感。
可以说李佑是大获全胜。
东宫。
李承乾十分兴奋,这次的人事调整,长孙无忌是他的舅舅、侯君集是他的岳父,他们的地位上升了,他这个太子的地位自然也上升了。何况,他还掌握了城建交通部这个油水很大的部门。
他说道:“五弟,我舅舅和我岳父都让我感谢你。我也感谢你。嗨,啥也不说了,反正,你对我的心意,我记在心里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爷让我给您带句话
两仪殿,书房。
“父皇,儿臣准备后天前往西域,您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事情吗?”李佑问道。
李世民说道:“你做事,我还是放心的。我授予你一道密旨,由你全权负责西域事务,可以便宜行事。你放心大胆的去做,无论别人说什么我都不会相信的。”
李佑感到很幸福,这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感觉十分痛快。想想诸如岳飞那样的大将们,一边打仗一边担心朝廷猜疑,那是什么样的感受啊?
李佑真心地说道:“谢父皇的信任,儿臣一定为父皇打下高昌。”
李世民说道:“你上次说的那个夷男女儿的事情,就封她为胜州郡主吧。”
“谢父皇了。”李佑说道。
8月18,李佑、侯君集、高勇、王玄策、程处亮等人离开了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途。
李承乾亲自前来送行,一直送他们出城三十里,才止住了脚步。他说道:“五弟,长安城的事情,你就放心吧。我等着你凯旋回来,为你庆功。”
胜州高威县。
阿史那晴在侯成和高通的护卫下,来到了阿史那洪亮部族所在的胜州高威县。
在李佑的关照下,胜州刺史毛德旺为阿史那洪亮部族,在高威县划出了土地和牧场,并且给他提供了大量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阿史那洪亮部族已经全部安顿了下来。
为了将来收复整个薛延陀部族的需要,高威县实行了羁縻州制度,由阿史那洪亮部族自行管理。
在阿史那洪亮为阿史那晴举行的接风宴上,她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夷男的亲信,原薛延陀王庭总管博帖。
阿史那晴没有心情再参加什么接风宴了,她急忙找了个地方,打听起薛延陀现在的情况。
博帖说完了薛延陀的情况之后,阿史那晴痛哭了一场。她现在在薛延陀已经没有亲人了,草原对她也没有了吸引力,她陷入了深深的茫然之中。
一时之间,阿史那晴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她痛恨杀死她父亲和亲人的岱森达日、契苾何力,也痛恨策划这一切的李佑和王玄策。
现在,她听说博帖已经成为了唐朝的官员,对他也产生了憎恨。
博帖看到她情绪激动,就没有再说什么,告辞离开了。
两天后,阿史那晴情绪稳定下来了,博帖再次找她谈话。
博帖把李世民如何册封夷男为薛延陀,并且帮助薛延陀的事情说了,又说了夷男如何屡次向唐朝挑衅的事情,最后说了夷男如何跑到长安逼迫李世民和亲的事情,以及要联合契苾和铁勒部攻打大唐的事情。
他说道:“公主殿下,不是我现在成为了唐朝的官员,才这样说话的。事实就是如此。
齐王殿下跟您没有私人仇恨,他是为了保证唐朝的安全,避免唐朝被您的父亲攻打,才不得不这样做。
臣认为,这件事真的怪不得齐王殿下。他是策划了这场阴谋,但是岱森达日作为可汗的臣子,最后谋逆害死了可汗,他才是真正罪魁祸首。
因此,臣以为,您真正的仇人是岱森达日。契苾何力也是为了自保,王玄策只是执行齐王殿下的命令,他们都算不上是您的仇人。”
阿史那晴沉默了很久,逐渐地接受了这个观点,思想就不那么混乱,心情也好了不少。在她的内心深处,尤其是不想和李佑成为仇人。
看到阿史那晴的神情变化,博帖知道她听进去了。他接着说道:“公主殿下,臣自始至终没有背叛您的父亲,如果您替您的父亲向岱森达日复仇,臣愿意追随您,哪怕搭上臣的这条性命也再所不惜。”
其实,现在世界上跟阿史那晴最亲近的人就是这个博贴了。
阿史那晴默默地点点头,说道:“你先退下吧,让我再好好想想。”
博帖走后,跟随她前来服侍她的彩云和彩凤,都说博帖说得有道理。
彩云说道:“公主,奴婢在长安的时候就看出来了,王爷是真的地您好的,奴婢不希望您跟王爷为敌。”
彩凤说道:“王爷是个多么出色的人,在咱们草原上就找不到这样人了,奴婢希望您能够成为王爷的女人。您的仇自然会有王爷帮着您报的。”
阿史那晴的眼前出现了李佑那张英俊的面孔,似乎看到他正在向自己亲切的微笑。
阿史那晴彻底接受了博帖的观点,心中放松了下来。一阵倦意袭来,她只想好好的睡上一觉。
长期的思想压力,令阿史那晴始终睡不好觉。现在她解开了心结,能够踏踏实实睡着了。
这一觉一直睡了一天一夜。
当阿史那晴醒来以后,她觉得心情十分轻松,尤其是想到李佑的时候,心中竟然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当博帖再次看到容光换发的阿史那晴时,他深深地松了口气。
接下来,阿史那晴在阿史那洪亮和博帖的帮助下,组建了一支2000人的军队,胜州刺史毛德旺为这支军队送来了大量的军械和物资。由侯成和高通负责训练。
这天,齐王李佑派来了信使。
信使宣布了朝廷册封阿史那晴为胜州郡主后,阿史那洪亮等人都很高兴。阿史那晴是他们这个部族的靠山,她的地位稳固定了,整个的部族也就有指望了。
阿史那晴叫来信使,悄悄地问道:“他,他,你家王爷有给我的信吗?”
信使说道:“没有。”
阿史那晴心中一阵失望。
信使说道:“王爷让我给您带一句话。”
阿史那晴急忙问道:“他说什么?”
信使说道:“王爷的原话是:晴儿,我在西域等着你。”
阿史那晴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不久,阿史那晴和侯成等人带着1000名骑兵,踏上了前往西域的路程。
于此同时,阿史那思摩和吐谷浑的各一万名骑兵,也朝着西域进发了。
西域,安西都护府。
哈米德坐镇安西都护府给他划出的驻地,不断地接收着招募来的波斯人,此时,他已经招募了足足13000人,还有大量的波斯人在不断地涌来。8)
………………………………
第三百二十四章 春风满是玉门关
原州刺史府。
去年,原州司马司马炯护送慕容翎前往长安,齐王殿下说将来会关照他的,他并没有太往心里去,一般这样说话的人,也就是客气客气,不能当真的。
这天早上,他正在办公房上班,竟然喜从天降。
“大人,齐王殿下派人来了。”一名军官进来禀报道。
司马炯心中一震,急忙出去迎接。
来人是齐王府的一名侍卫,他拿着兵部的公函,递给了司马炯。司马炯打开一看,顿时兴奋了起来。
唐朝的州分为上中下,原州是个中州,中州司马是正五品下。兵部的调令里,任命他为从四品下的明威将军,担任西北联军的军法官。让他挑选1000名原州兵,担任齐王殿下的亲军。
司马炯一表人才,彪悍威武,十分符合李佑心目中的军法官的形象。原州民风彪悍,士兵们个个身材高大,英勇善战。而且这些士兵们出身贫寒,战斗意志绝非京城中充斥着玩纨绔子弟的那些军队可比。
做上位者,必须言出如山,也只有这样,追随你的人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你卖命。
李佑答应下属的事情,没有一件做不到的。这就是他威望高大一个重要原因。当初他答应了要关照司马炯,正好借这个机会给他安排一下,同时也为自己培养一支强悍的嫡系部队。
司马炯原本就做事认真,他珍惜齐王殿下给他提供的这个机会,亲手挑选了1000名家世清白,训练有素的士兵。他抓紧时间训练这些士兵,就等着齐王殿下的大军经过时,跟随他一同前往西域。
到目前为止,李佑还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吃货。他在大唐混的风生水起,人缘极好。
他从长安出发,兵部大力支持,给了他大量的库存军械,工部按照他的要求,给他定制了大量的器械,还给他派了500名有经验的工匠随军行动。
李佑等人从长安出发,携带的东西太多,足足装满了700辆马车。长孙无忌为了表示对李佑的感谢,特地通知沿途他手下的亲信,不仅在路上负责接待,而且为他提供了大量的各种工匠,足足达到了2000多人,装运物资的马车达到了1200多辆。
军队历来与地方官府有矛盾,以往大军行动,地方官府也有负责沿途供应的责任,但是,那种被动的应付差事,和地方官府刻意地招待,差别就很大了。
随军出征的将士们,每到一地都吃得好睡得好,感到就像游山玩水一样。
由于人员物资太多,加上地方官府的迎来送往,李佑等人行动缓慢,足足走了三个多月,才来到了玉门关。
此时已经是11月底了。
玉门关。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耸立在敦煌城西北百八十里处的一个沙石岗上。关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门。城墙高达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马可直达顶部。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你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李佑骚包地吟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好诗,好诗啊。”众人一阵马屁声。
这在这时,玉门关南门大开,一员女将头顶红盔缨,身披红披风,胯下枣红马,带着一队女兵奔驰而来。
“哈哈,老婆,是你啊。”李佑笑道。
来人正是慕容翎,她纵马来到了李佑面前,一勒马缰,来了个漂亮的战马人立,稳稳的停在了他的面前。慕容翎
跳下马来,拱手说道:“臣女见过齐王殿下。”
李佑笑道:“行了,老婆,免礼吧。”慕容翎当众注重礼节,李佑却不必在乎。
慕容翎红着脸嗔道:“殿下,你怎么才来啊。”小别胜新婚,这次时间有点儿长,她心里难免有些思念。
李佑正要跟她打趣几句,就看到玉门关门前站着一群将领,只好朝着他们走去。
排列在门前的一员草原人装束的大将,是一条红脸大汉,40岁左右年纪,身材高大,比李佑足足高了半个头。
他上前行礼说道:“臣阿史那思摩参见齐王殿下。”
接着,阿史那思摩介绍了他身后的两员大将。慕容翎也向李佑介绍了她带来的两员大将。
这时,一员女将走了过来,她同样身穿铠甲,只是头上戴着草原贵族戴着皮帽头盔,飒爽英姿地说道:“臣女阿史那晴见过齐王殿下。”
看到阿史那晴的这样的精神面貌,李佑知道她已经解开了心结。高兴的说道:“好一员威武的女将。漂亮、精神!”
在一旁的慕容翎直撇嘴,心道:“这家伙真是个花心的家伙,讨厌死了。”
接风宴会过后,慕容翎陪在李佑身后,就想着和他单独在一起。
酒宴上,李佑就看到阿史那晴的目光时不时地瞟向自己,一看到自己看她,又急忙将目光移开。他就觉得应该先安慰一下这个可怜的小妮子。
他对慕容翎说道:“翎儿,你先回去等我,我还有点儿事要办。”说完,朝着阿史那晴走去。
慕容翎气的一跺脚,转身走开了。
李佑来到阿史那晴面前,对她说道:“晴儿,你跟我来。”
阿史那晴跟在李佑的身后,心里碰碰直跳。
到了李佑的寝室门前,白虎推开了门,让他们进去。阿史那晴跟在李佑的身后,看到李佑进去了,她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跟了进去。
白虎关上了门,守在外面。
阿史那晴服侍李佑惯了,进门后就去找茶壶,要给他倒茶。
李佑一把拉住了她的手,将她的身子抱进了怀里。阿史那晴微微挣扎了一下,就顺从地将面颊贴在了他的胸前。
“晴儿。”李佑温柔的说道。
“嗯”,阿史那晴轻声地应了一声,就轻轻的啜泣了起来。
(今日更新晚了,其它章节请天亮后)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二十五章 这就是王爷做事的水准
李佑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