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十一月中旬,赵富等人才掌握了汽油的提炼技术。他抓紧生产出了5000斤,亲自带着工匠们和提炼汽油的设备,赶往玉门关。
他之所以带着工匠和提炼汽油的设备,是因为西域也有这样裸露在地面的石油,他可以在当地进行加工。
此时没有铁桶和塑料桶,他们只能用大型陶罐运输,路上走得很慢,因此没有赶上联军的出发日期。
这天,齐王府的侍卫在甘州遇到了赵富等人,他说道:“王爷说了,他急着要用猛火油(汽油),他让用马匹先运过去一些。”
齐王府的侍卫拿着齐王殿下的手令,在当地征调了200匹军马和100名士兵,一人双马,其中一匹马携带两个10斤重的陶罐,带着2000斤猛火油先行前往高昌。
碎叶城。
碎叶城是西域重镇,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也是丝路上一重要城镇,还是著名诗人李白的出生地。
此时,碎叶城是欲谷设的牙帐所在地。
637年元月22日,程处亮押运着20万担粮食来到了碎叶城。
王玄策和程处亮就留在碎叶城里监督欲谷设出兵。
程处亮有些担心,他问道;“欲谷设会不会变卦,到时候不按时出兵啊?”
王玄策说道:“很有可能。”
程处亮大吃一惊,问道:“那该怎么办啊?”
王玄策笑道:“由不得他不出兵的,你放心,我已经有了安排。”
孔雀海(罗布泊)。
唐朝时,孔雀海还是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内陆湖。夏季的孔雀海碧波万顷,波光粼粼,湖边水草重生,时不时的有一些飞鸟略过,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冬季却是冰海茫茫,寒风吹拂着残雪,一片死寂。
大军默默地行进在湖畔,零下十几度的低温,飘舞的雪花,使得将士们一个个缩着脖颈。
这次的李佑不像上次那样是带着一支小部队,必须要做表率,那种事情有侯君集和高勇他们去做就行了。此刻的他穿着厚厚的皮裘,舒舒服服地靠在马车上的靠背上,跟慕容翎和阿史那晴聊天打发时间。
李佑说道:“晴儿,翎儿,这次咱们出来,一年半载的是回不去了。”
慕容翎说道:“不好,吃不好睡不好的,还是长安舒服。你也真是的,干嘛出来自讨苦吃?”她真是觉得李佑是没事找事。
阿史那晴说道:“就这样也挺好啊。”对她来说,李佑就是她的家,只要跟他在一起,怎么样都不觉得苦。
李佑笑道;“翎儿,你看看晴儿这个境界多高啊。”
慕容翎想说什么,又担心伤到阿史那晴,于是强行忍住了。
李佑说道:“我是个吃货,你们都是吃货的老婆。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吃,更安全地吃。也是为了更好地让你们跟着平平安安的吃。”
慕容翎压低嗓子说道:“我早就看出来了,你们唐朝太复杂,不如我们那里单纯,就说那几个人吧,成天鸡飞狗跳的。你可得小心了。”
李佑笑道:“翎儿果然厉害,我带你们来,就是要帮助你们成长起来,也许有一天,我要靠你们养活呢。”
他这话是在开玩笑,但是他心里未尝没有这样想过。随着皇子们岁数一天天变大,李世民一天天衰老,朝廷中的凶险就会一天天的增大的。
在长安城的时候,李佑整天忙碌,没有时间多想。这些天来,在行军的路上他无事可做,就想了很多,想到了自己的未来。
李佑不想勾心斗角,只想安心的做个吃货。可是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了皇子,是注定了要生活在凶险之中的,李佑扶持李承乾,同时也不能把宝全都压在他的身上。
就在上次他在永通渠事件中救出李恪之后,他就意识到,要做好李承乾靠不住的准备。因为李承乾的性格中的确是充满了变数。
李佑必须不断地让自己强大起来。他要打下西域,并不是为了要什么功劳,而是他要在西域复杂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他要在这次收复西域的战争中,彻底奠定自己在军方的地位,同时培养自己在军方的实力。
高勇为人敦厚,是个可以掌握的将领。侯君集虽然是李承乾的岳父,可是此人有野心,他注定了和长孙无忌成为对手。不久的将来他和长孙无忌的矛盾就会显露出来。
长孙无忌虽然不再担任礼部尚书了,可是他仍然遥控着吏部,侯君集的性格激烈,绝不会甘心受制于长孙无忌的。
因此,这两个人都是他可以争取的。
阿史那思摩是李佑下一步收取草原的必须借助的力量,此人知恩图报,也是可以争取的。
摆在李佑面前的有三条路。
第一条路,就是慕容翎和阿史那晴是一定要扶持的,她们是李佑的退路之一。还有哈米德,也是要扶持的,他甚至想过,最坏的打算,就是跟着哈米德流亡海外。
第二条路,是扶持李承乾顺利地继位,必要的情况下要搞掉长孙无忌。否则李承乾只是个傀儡,而李恪、李泰包括李佑都是没有活路的。
第三条路,就是李承乾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李佑就自己走上夺嫡之路。
无论走哪条路,李佑要做的就是要不断的壮大自己。
想通了这一切以后,原本就心大的李佑,心里更踏实了。
他笑道:“翎儿,晴儿,咱们玩诗词接龙吧?”
“好啊”,女孩儿们诗情画意,最喜欢玩的就是这个了。于是两人都表示赞成。
李佑说道:“玩诗词接龙,得有些奖惩措施吧?否则也太没有意思了。”
阿史那晴问道:“王爷,你说要怎么奖惩?”
李佑说道:“无论谁输了,都要让上家亲一下。”
“不干!”二女一齐说道。
这时,外面传来了白虎的声音,他说道:“王爷,前面就到了楼兰了。”8)
………………………………
第二百二十九章 逼上梁山
李佑下了马车,来到楼兰遗址的面前。此时的楼兰,城垣以及里边的建筑,大多还保存着完好。只是里面空无一人。
对于现代人来说,古国楼兰突然消失,是一个千古之谜。不过,对于李佑来说,就没有什么可新鲜的。
楼兰是630年才被彻底放弃的,主要的原因,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因为孔雀河改道,造成用水困难所致。因为楼兰距离孔雀河南岸仅仅只有7公里,从孔雀河中引水并不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
古代丝绸之路,在西域分为南北两条通道。
从玉门关出去,这两条通道的交汇点,就是楼兰古城。从这里向西北经过高昌、焉耆等地的道路就是丝绸之路的北部通道。从楼兰向西南的米兰、若羌等地的通道是丝绸之路的南部通道。
因此楼兰古城就是整个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是一块绝对的宝地,商业繁盛,国家可以收取大量的税收。
问题就在这儿在于这里。
俗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正应为楼兰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因此周围所有强大国家的目光,都盯在了这里。从汉朝到唐朝,这里发生的战争多达100多次。相当于整个西域发生战争数量的一半以上。
楼兰先后臣属匈奴、汉朝、曹魏、西晋、北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北魏、吐谷浑、前秦、隋朝、和唐朝。在这里过日子,整天都是提心吊胆的。
楼兰人一直想离开这里,但是,整个西域的绿洲都建有国家,而且楼兰人还是各个国家的臣属国。不是他们想离开就能离开的了的。
629年,孔雀河彻底改道了,直接造成了他们生活上的困难。西突厥的支持下,楼兰人下定决心,放弃了祖辈生活的地方,来到了米兰,以武力吞并了米兰,那里开始了新的生活。630年,最后一批楼兰人迁往了米兰,楼兰古国被彻底放弃了。
如今他们仍然叫楼兰人,在唐朝的东西两市就能看到楼兰人的身影。
望着楼兰的残垣断壁,李佑十分感慨,他吟道:“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白)
白虎看到王爷作诗,急忙抄录下来,准备给老婆喜鹊出第二本诗集。
李佑说道:“楼兰这块宝地,不应该就这样轻易的被放弃,等到咱们打下西域,我要在这里建立一座军镇,和一个大型的物资集散地。”
他当即决定,留下500名唐军士兵和部分工匠,在这里维修房屋,建立联军的物资转运站。
大军继续开往西北,直奔高昌国。
西突厥王庭位于龟兹北三弥山下,叫做瀚海城。
12月28日,大雪纷飞。西突厥王庭里面,有一座尖顶的高大建筑,四角上带着箭楼,黑色的镶满铜钉的大门,足足有一丈多高,大门前,站着八名戴着貂尾皮帽子的彪悍卫兵。这就是西突厥可汗咥利失的牙帐。
牙帐里,西突厥可汗咥利失新娶了一个龟兹贵族的女儿,接连几天,他都在自己温暖的大帐里,享受着美女的温存。
这天,他正在新妃的陪伴下,和几名西突厥贵族欣赏歌舞,饮酒作乐。忽然,王庭总管阿牙都神色紧张地走了进来。
阿牙都来到咥利失身前,对着他耳语了一番。
咥利失大怒,一把就掀翻了面前的几案,酒水油污弄得眼前的地上一片狼藉。
新王妃和舞女们吓得花容失色,急忙退下了。
咥利失大声骂道:“这个该死的老家伙,屡屡跟我作对,我念在他是长辈的份上,一直对他忍让。想不到他居然敢谋反!”
牙帐中的贵族们急忙问道:“可汗,发生什么事情了?”
咥利失示意阿牙都来说。阿牙都说道:“欲谷设在碎叶城集结了大量的兵马,很快就要举兵造反了。”
众人听后一片哗然。
欲谷设是西突厥仅次于咥利失的二号人物,手下掌握着整个西突厥的三成以上的兵马。他要是造反,要平定起来可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咥利失一面派人去捉拿欲谷设留在瀚海城里面的家眷,一面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部署对欲谷设的讨伐。
不久以后,派去捉拿欲谷设家眷的人回来了,他们禀报道:“可汗,不好啦,叛贼欲谷设的家眷几天前就已经被人接走了,早已经离开了瀚海城了。”
经过商议,咥利失下了定决心,调集军队,准备讨伐欲谷设。
二月9日,距离约定的出兵日子已经只有3天了,王玄策来到了欲谷设的牙帐,求见了欲谷设。
王玄策问道:“可汗,出兵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
欲谷设说道:“贵使大人,这件事事关重大,我还没有准备充分,出兵的日子恐怕要推迟一些了。”
“我靠,这货果然不守信用。”王玄策的担心成为了现实。
王玄策说道:“可汗,你这样出尔反尔,恐怕不好吧?”
欲谷设说道:“我还没有准备好就仓促出兵,实在是太冒险了。而且,我的家人还都在瀚海城里。还请贵使大人谅解。”
王玄策说道:“可汗,我再送你一件礼物吧。”
欲谷设问道:“什么礼物?”
王玄策对身边的程处亮说道:“你去把人带进来吧。”
不久以后,随着程处亮进来了一大群人,男女老幼都有。欲谷设一看,正是自己留在瀚海城里的家人!
欲谷设怒道:“你到底干了些什么?”
王玄策笑道:“没什么,我只是派人将你要造反的消息通知了咥利失。”
“你,你……来人啊,把他们推下去砍了!”欲谷设咆哮了起来。
一群突厥士兵上前来抓住王玄策和程处亮就往外推。
“哈哈哈哈”。王玄策大笑起来,程处亮也无所畏惧。两人朝着向外走去。
“回来!”欲谷设拦住了他们。
士兵们把王玄策和程处亮又推了回来。
欲谷设怒道:“你笑什么?你向咥利失出卖了我的秘密,难道还不该杀吗?”
王玄策说道:“我家王爷就知道你不守信用,提前给你准备了这一招。不管怎样,我还是救了你的家人,你应该感谢我才是。”
欲谷设现在是被逼上梁山了,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不过,他对于王玄策采用的可以说是卑鄙的手段,还是有些愤愤不平。
王玄策说道:“可汗,你是个明智之人,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赶紧起兵,你再不起兵的话。恐怕咥利失的大军就杀奔过来了。”
欲谷设目光呆滞,望着虚空,一个劲儿地在那儿琢磨。
王玄策说道:“可汗,做人要讲究信誉。不怕实话告诉你,你已经收下了我们送来的粮食,如果出尔反尔的话。我家王爷马上就会带着大军与咥利失的大军合兵一处,前来攻打你。”
欲谷设毕竟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他迅速权衡了利弊,对王玄策说道:“事已至此,我会遵守咱们之间的协定的。贵使大人请坐,咱们商议一下。”说着他挥挥手,示意那些士兵们退了下去。
第二天,欲谷设终于提前起兵了。
感谢hf风之伤、卧草泥马气垫、774488、boyhoods99、不落星宇和所有订阅书友。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三十章 把他们全部留下来
637年2月10日清晨。
联军的先锋终于抵达了高昌国东南的绿洲边缘。联军在行进途中,扣押了所有行人,因此,联军即将攻打高昌的行动,并没有惊动高昌人。
这天下午,王玄策派来迎接大军的西北边境事物局的联络员,被带到了李佑等人面前,他介绍了目前高昌国的情况。
高昌国同样是城邦国家,境内一共有23座城。其中有五座大城,分别是首都高昌城和四个郡城,以及18个县城。往常的兵力部署是高昌城里有3000人,四个郡城各500人,各个县大约有100名本县地方武装守卫。
听完了他的介绍,将领们都觉得好笑,这个仗打起来实在是没什么意思。联军三万多人马,这不是欺负人家吗?
接下来,联络员介绍道:“高昌国主已经接到了突厥可汗咥利失的命令,要调集高昌国兵马主力2000人,前往龟兹,去参加突厥对欲谷设的讨伐,明天一早就要出发了。”
李佑赞道:“我果然没有看错王玄策,这家伙竟然提前挑起了西突厥的内战。这下,咱们暂时不用担心西突厥的干预了。”
他随即派人传令各部主要将领前来开会。
等众将到齐以后,侯君集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众人都感觉到十分轻松。
侯君集说道:“殿下,您先说说吧。”
李佑说道:“我就一个要求,就是高昌国的这两千主力,要把他们留在高昌。”
司马炯问道:“殿下,让他们走了,仗不就更好打了吗?”
李佑摇摇头说道:“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我还有其他的想法。”
高勇说道:“臣赞成殿下的意见。这2000人要出征,就要带走大量的军械马匹,还有其他的物资。这些东西都应该是咱们的战利品。”
“说得好。”众人一致赞成。
李佑笑道:“这是其中之一。大家说说,还有什么用意?”
侯君集知道主要原因,不过,以他的身份,是不会回答这样简单的问题的。
司马炯刚才提出的建议,被王爷否决了,有点儿觉得没面子,他抢着回答道:“殿下,臣知道了。咱们是要长久占领高昌的,这些人留在外面,将来迟早是个隐患。因此,要把他们一举解决掉。”
“不错,说得好。”李佑赞道。
他接着问道:“我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大家说是什么?”
侯君集大概猜到了他的用意,可是他想了想,又觉得有点儿不对,于是就没有吭气儿。
薛仁贵、侯成、高通、慕容翎和阿史那晴等人都在使劲儿地猜测,仍然没有想明白。
这时,李佑看到阿史那晴有点儿跃跃欲试的样子,就鼓励她说道:“你说说看,说错了也不要紧。”
阿史那晴说道:“奴婢猜您是想要这些人,去帮助您去打仗。”她现在虽然已经有了郡主的身份,可是她跟在李佑身边习惯了,仍然以奴婢自居。
李佑赞道:“不错,我正是这个意思。西域太大了,仅仅依靠咱们这几万人马,是不足以打下整个西域的。”
侯君集有点不相信,他说道:“殿下,咱们打下高昌,即使是俘虏了这些人。这些人能用吗?”
“是啊,殿下,恐怕不妥啊。”众人纷纷提出了质疑。
李佑笑道:“有人敢跟我打赌吗?”
一听这个,众人一起摇头。
李佑说道:“接下来的作战中,我希望各部严格遵守战场纪律,尽可能不杀伤平民。对于战俘只要他们不反抗,一律不得杀害。
我就说这些了,下面的仗如何打,由侯将军负责,你们商议吧。”
说完,他就坐在一边一言不发,听着众将的讨论,从中学习他们的经验。
侯君集、高勇和阿史那思摩等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对于如何作战,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最不愿意听别人指手画脚的,看到李佑的做派,都感到心情舒畅。
侯君集等人研究以后,制定了具体的作战方案。虽然李佑不干涉他们设定作战方案的过程,但是作战方案制定完成日之后。侯君集作为副帅,还是向李佑这位主帅做了汇报。
侯君集的部署是,以阿史那思摩部主力,插到高昌与焉耆国之间,截断高昌与西突厥的联系。同时就地打下周围的郡县。
侯君集和高勇率领唐军主力,攻打高昌城。吐谷浑军队的主力负责护卫李佑,逐个攻打高昌的其它郡县。
李佑没有意见,侯君集立即组织发起了攻打高昌的战役。
始昌县是一个人口只有三千多人的县城,这里的百姓已经20多年没有经历战争了,百姓们过着安宁自在的生活。
这天上午,一阵轰隆隆的铁蹄声,踏破这里的宁静,一支上万人的大军,万马奔腾,从城外经过。
几名把守城门的士兵,不认识这些军队,但是可以肯定他们不是高昌国的军队。于是,他们急忙关闭了城门,并派人去给城令报信儿。
城令急忙带人来到了城楼上向外观望。此时,大军刚刚通过,远去的滚滚烟尘还清晰可见。
看着这支军队并没有攻打县城,城令等人松了一口气。可是,他知道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于是动员城中的百姓上城墙防守。
正在这时,远处烟尘滚滚,又是万马奔腾,朝着县城方向奔来。这次城墙上有人认出来了,这是唐军的旗帜。
第一次过去的是阿史那思摩的人马,这次来的是侯君集的唐军主力。
城令惊恐的望着城外滚滚的铁流,生怕他们对自己这个小小的县城感兴趣。值得庆幸的是,唐军对于他们不理不睬,径直向前奔腾。
突然,城令发现一名士兵手持着弓箭向外瞄准,他心里哆嗦一下,暗道:“你这不是找死吗?”
他上前一步,在那个士兵的身上狠踢一脚,喊道:“所有人注意了,全部蹲下,不准招惹外面的唐军。”
终于唐军全部远去了。城令心中暗喜:“看来这些军队只是路过,不会打始昌县这座小县城的主意了。”
不久以后,有是烟尘滚滚,一只大军朝着县城方向奔来。城令远远的望去,发现这只大军人数更多,旗号杂乱,其中认得的是唐军的旗号。
这支大军就是李佑和两位女将统帅的吐谷浑和薛延陀等部的人马了。
城令心中祈祷,盼望着这支大军也像前面的军队一样,只是路过。然而,他失望了——这支大军在县城的城门前面停了下来。并且从中分出了几支骑兵,绕着城墙奔驰,很快就将始昌县围了个水泄不通!8)
………………………………
第三百三十一章 练兵的绝好机会
很快,一名骑兵朝着城门驰来,他手持着铁皮喇叭,大声喊道:“城里的人听好了,高昌国主麴文泰背信弃义,竟敢藐视我大唐赫赫天威……”
无非就是劝降。唐军保证,只要城中居民开城投降,联军保证城中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高昌人是以汉人为主的,他们听得清清楚楚的。
始昌县城的城墙只有一丈高,里面真正能够无舞枪弄棒的壮丁也就几百人,凭借着这么点力量,要想阻挡人多势众,装备精良的联军的进攻,那就是以卵击石。
始昌县城的城令叫高群玉,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在本县的居民中威望很高。他很有些胆识,他明白这个道理,也想清楚了,决定开城投降了。
不过他对唐军的承诺有些不放心,就让士兵用箩筐将自己从城墙上吊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