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佑很感动,心道:“还是古人好啊,民风淳朴。”他还礼说道:“谢谢你们啦,也祝你们新年快乐,全家美满幸福。”
随后,他邀请他们坐下,跟他们攀谈了一会儿。然后,让田敏带他们出去,好好的招待他们。
魏征手捻着下颌的胡须,欣慰地笑着。
魏征十分欣赏眼前的这位王爷。这家伙是个随性之人,整个一个混不吝。可是就是这么个家伙,胡踢乱打,做事完全出于本心,从来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按说这样的人,应该是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才是。
可是,就是这么个家伙,怀着一颗淳朴之心,待人至诚,为亲朋两肋插刀,为朝廷舍生忘死。赢得了人们衷心的爱戴。
魏征觉得,自己跟这个混不吝在一起,心中时常会涌动着早已消失了很久的,年轻时的那股热血冲动。
在齐王府的一间屋子里,赵富、陆萤萱和陆童正在谈话。
赵富说道:“小童,听说王爷在朝堂上说你是他的结义兄弟?”
陆童说道:“是,王爷是为了保护我,担心我受到报复才这么说的。”
赵富说道:“你明白就好。王爷是多么高贵的人,咱们是高攀不上的。只有张小公爷和阴公子,人家才配跟王爷做结义兄弟的,做人要本分。”
陆童说道:“姐夫,我知道。在王爷面前,我永远都是他的奴婢,可是在我心里,他就是我的兄弟,为了王爷,我就是死上十次,也心甘情愿。”
陆萤萱说道:“小童,你说得对,王爷不仅仅是咱们一家的恩人,他还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好人。你看看多少人爱戴他就知道了。小童,你记住,如果有一天,王爷需要你,无论让你做什么事情,你都不要让他失望,哪怕是搭上咱们姐弟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陆童郑重的说道:“姐姐,我记住了。”
哈米德远在西域,也专程派人送来了了书信,信上说道:“老李,我很快就要率军回国了,等我收复了失地,请你到泰西封吃底格里斯河烤鱼。”
蜀王府。
蜀王府和齐王府只有一条马路之隔,权万纪亲自站在大门口迎接来访的客人。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毛头的问题
权万纪发现马路上人流不断,但是人家都刻意地避开蜀王府的大门,朝着齐王府蜂拥而去。
权万纪有些郁闷,可是他却发现,自己心中并没有嫉恨的感觉,反而对齐王李佑产生了一种欣赏的感觉。
他感到了蜀王李佑和齐王李佑的差距,这个差距到底在哪里?以前他不敢想,后来他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权万纪发现,齐王李佑的确是聪明,朝廷遇到的很多事情,就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李佑都能够想出办法来解决。在这点上,李恪是不如李佑的。
然而,李恪和李佑的差距,还不只是这一点。他们之间的差距还在于一种混不吝的精神。遇到一些危险和利益不大的事情,李恪一定会犹豫,权衡利弊。李佑却会义无反顾,舍身忘死的冲上前去。
就比如不久前的陆童事件。陆童只是个犯官之子,人还是个奴隶,至于这样卑微之人,政治上毫无价值。李恪绝不会浪费精力在这样的人的身上。
可是李佑就不同,他做事出于本心,对于强横的恶势力,诸如李泰之流,他敢于坚决的斗争。对于陆童这样卑微可怜的人,他却不惜代价施与援手。
这样的人品本身就令人心折,就是他权万纪也愿意在这样的人手底下做事。
人都会改变,权万纪也一样,现在的他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变化,心胸也开始变得宽广了一些。他和李佑这对儿历史上的冤家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
广翠殿。
阴妃娘娘这些年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现在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也更有女性的魅力了。自从自己这个混不吝的儿子一天天地成长起来,阴妃的地位也进一步提高了。就连李世民对她的宠爱也更多了一些。
此时,她正在焚香祷告,保佑自己的儿子平安无事,这是她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
李佑这孩子哪点都好,就是这混不吝的性子仍然没有改变,动不动就闹出大动静,让阴妃娘娘提心吊胆。
祈祷完后,阴妃娘娘说道:“今年还不错,这孩子没有外出,总算是在家过了一个年。”
侍女巧云说道:“娘娘,殿下那几年都是为朝廷干大事儿去了,这才没有在长安过年的。”
阴妃娘娘骄傲的说道:“这个我知道。这孩子为了朝廷和他父皇,总是不爱惜自己,让我提心吊胆的。”
巧云笑道:“殿下福气大着呢,他每次出去都毫发无损,还给朝廷立下了大功。”
阴妃娘娘说道:“我宁愿不让他立功,就希望他平平安安的。”
这时,长孙皇后到了。
寒暄了一阵儿之后,几个女人絮絮叨叨地谈起了子嗣的事情。
长孙皇后说道:“妹妹,佑儿是怎么回事儿?他过了年就19岁了,他那几个妃子萧婉玉和慕容翎也快18岁了,怎么还没有孩子呢?我当年14岁就怀上承乾了。”
一说起这个,阴妃娘娘就十分郁闷,她说道:“可不是吗,当年我怀上李佑的时候也只有15岁呢。这孩子,他说女子生孩子过早,对身体不好。因此,他说一定要等到他那些妃子们到了20岁,才要孩子呢。”
“这孩子心眼是好,知道体贴人。可是,总是没有孩子,让人说长道短的,总不是个事情吧。妹妹,你也该催催他了。”
“这孩子,我跟他说了好多遍了。可他就是不听,真是气死我了……”
齐王府。
长安城的春天,乍暖还寒。
萧婉玉的寝室里面却是温暖如春,风光旖旎。
萧婉玉皱着眉头,望着眼前的药碗,说道:“佑哥,我不想喝这个药了。今天,母妃又说我了,他还说皇后娘娘今天特地问了这个事情,问咱们为什么还不要孩子?”
李佑说道:“婉玉,你的身子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过早要孩子对你的身体不好。你看看皇后娘娘,她也就30多岁,可是她的身体却十分衰弱,时常受到病痛的折磨。”
萧婉玉说道:“我不怕。你知不知道,外面的人都议论纷纷,她们说我,说我……她们虽然没有明说,可是我也知道,她们是说我没本事,不能生育呢。”
昨晚,慕容翎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李佑现在能够体谅她们的压力。他问道:“婉玉,你确定自己现在就想要孩子,将来不后悔?”
萧婉玉听到他的语气有松动,顿时兴奋了起来,她举起白皙的手掌发誓,说道:“我萧婉玉保证,绝不后悔。”
李佑笑道:“不就是要个小毛头吗?这还不简单。今天就让你看看我的厉害,直接给你弄个双胞胎、三胞胎,没准是个四胞胎。”
“呸,你才是老母猪呢。”萧婉玉羞红了脸说道。
红烛熄灭了,寝室里春光无限。
第二天,萧婉玉红着脸,将这个喜讯告诉了慕容翎和阿史那晴,两姐妹惊喜地叫出声来。
武珝看到她们三个滴滴咕咕的,凑上前去问道:“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三人一起说道:“小毛孩儿,一边儿去。大人的事儿不该你知道的。”
武珝学着李佑说话的口气,说道:“多大点事儿啊。商社里新出了一款鳄鱼皮的皮鞋,哎呀,真可惜,都是小孩儿穿的,没你们这些大人的份。”
“啊?妹子,真的吗?”三人一齐变脸,围着武珝巴结上了。
武珝问道:“那你们刚才在说什么?”
三人推搡了一番,还是慕容翎放得开一些,她在武珝耳边嘀咕了几句,自己的脸也不禁红了起来。
武珝羞红了脸说道:“你们真不知羞。”
三人一齐笑道:“这可是你上赶着要听的。”
“嘻嘻嘻,咯咯咯”,寝殿里笑声一片。
……
这天清晨,长安城西南永平坊,在一个普通的宅院里,一位中年人正在晨练。他的动作十分古怪,似乎在模仿着各种动物,原来,他正在练习汉代名医华佗的五禽戏。
这个中年人看上去也就40岁左右,皮肤微黑,却光滑细腻。他长着一双细长的眼睛,目光柔和。鼻梁挺直,下颌留着一撮与他的面貌看起来不太相称的山羊胡子,仔细观察的话,胡适的尖端有些灰白。
在中年人的旁边,有位年纪看上去稍大的中年人,他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看着那个中年人晨练。
终于,那个中年人呼出了一口浊气,做了一个收势动作,结束了晨练。
侯在一旁的看上去年纪较大的中年人,急忙走上前去,递给他手中的毛巾,恭敬地叫道:“师傅……”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九十章 神医孙思邈
中年男子接过毛巾,擦了擦似乎并不存在的汗。说道:“魏文,五禽戏是你是否坚持练习了呢?”
徒弟魏文说道:“师傅,弟子平时每日也在练习,这些年来身体一直很好。”
中年男子吟道:“?眨粑駜葦浚^身正直順自然,???胸腹放松膝微屈,誘導入靜排雜念,提吸按呼沉肩肘,柔和均勻意綿綿,心靜神凝氣機動,神不外馳守丹田。
华神医真是天人,五禽戏是真正的养生之技法啊。?”
“师傅,您在医道上的成就,早就超越了华神医了,您才是真正的神医呢。”魏文恭敬的说道。
这位中年男子就是大唐神医孙思邈,他生于541年,今年已经98岁了。人生70古来稀,在唐代人们的平均寿命不过35岁,孙思邈因此被人们称为老神仙。
早餐时,魏文说道:“陛下召您进宫,会跟您谈些什么?”
孙思邈说道:“还不是要我留在长安,为朝廷效力。”
魏文说道:“那您打算怎么办?”
孙思邈说道:“为师都这么一把年纪了,对做官不感兴趣。为师宁愿闲云野鹤,落得个清净自在。再说了,皇宫里御医那么多,陛下也不缺医师。民间的那些普通百姓,才是真正需要咱们的啊。
不过,陛下的召见,为师也不能不去。吃完了饭,你就备车,送我进宫见驾吧。”
“是,师傅。”魏文说道。
两仪殿,书房。
今天是年后上班的第一天,早朝后,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王德进来说道:“陛下,孙老神仙来了。”
李世民亲自站起来迎接孙思邈。
“草民孙思邈,参见陛下。”孙思邈行礼说道。
“老神仙快快免礼。”李世民语气恭敬的说道。
李世民请孙思邈坐在沙发上,他坐在他旁边,与孙思邈交谈。
“老神仙,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您今年已经98岁了,是您看上去不过40岁而已,真乃是神仙之人。”李世民羡慕地说道。
孙思邈不擅长说客套话,就沉默不语。
五年前李世民接见过孙思邈,对他的脾气秉性十分了解,就捡他熟悉的话题来谈。他问道:“您每天还坚持练五禽戏吗?”
果然,孙思邈就打开了话匣子。
两人就开始谈养生之道。
李世民问道:“老神仙,一个人如何能做到长生不老呢?”
孙思邈说道:“古来从未有人长生不老,只能延年益寿。”
李世民问道:“如何延年益寿?”
孙思邈说道:“修身养性,注重饮食调养。淡薄……”他刚想说淡泊名利,想到眼前这位正是名利场的顶端人物,就闭嘴不言了。
李世民知道他要说什么,这些话他从别人那里已经听到了不止100遍了,有没有什么兴趣。他和孙思邈闲聊了一会儿,就进入了主题。
他说道:“老神仙,五年前我就邀请您为朝廷服务,您当时推出说要编撰《千金要方》。不知《千金药方》现在进展如何了?”
李世民和天下的强势帝王一样,希望天下的好东西都属于自己。孙思邈名气极大,他不能为朝廷所用,不能不说是李世民的一大遗憾。
前面已经说过,在唐朝,李氏家族的影响力还不是最大的,尤其是李氏家族的祖先具有西凉王室后裔的血统,这一点历来为世家大族所诟病。李世民也觉得底气有点儿不硬。
为了证明李氏家族的血统纯正,李渊登位后,祖父李虎被尊为皇帝,庙号唐太祖,谥号景帝。父亲李暶砗盘剖雷妫趾旁邸
李世民也是大力招揽人才,以及那些有名望的人为己所用,来撑门面。萧乾之所以在朝堂上有一定的地位,和他前朝贵族世家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
孙思邈在前隋朝就十分有名,隋炀帝曾经多次招揽他,都被他谢绝了。李世民要是能够着招揽到孙思邈,就说明唐朝比隋朝更加得人心。
李世民想招揽孙思邈,并不是在意他的医术高超,而是想利用他的名望来粉饰太平。
孙思邈深知这一点。自然不会为他所用,来当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
孙思邈再次回绝了李世民的邀请。
李世民很失望,谈话也进行不下去了。不久,孙思邈就告辞离开了。
第二天早朝,太极殿。
李世民说道:“神医孙思邈现在就在长安,朕希望他能够利用自己的一身医术,为朝廷服务。你们谁有办法劝他留下,朕重重有赏。”
皇子们一听这个,不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李承乾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说五弟有办法了。而是首先动脑筋,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李恪动作很快,当天下午,他就去拜访了孙思邈。
永平坊。
李恪现在做事儿,也有意无意地模仿李佑,为了调节气氛,他也带着一位王妃高氏,来见孙思邈。
李恪知道孙思邈淡泊名利,因此他并没有携带礼物,而是诚恳地向他请教医学上的问题,努力寻找共同话题。
王妃高氏善解人意,能说会道,替李恪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谈话气氛。
李恪看到火候到了,就直奔主题,他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说的是口干舌燥。
不料,孙思邈就像是一块木头,一言不发。最后,他说道:“殿下,草民已经老了,只想做个闲云野鹤,安度晚年了。”
随后,任凭李恪如何劝说,孙思邈都不再说话。
李恪感到对牛弹琴,无从入手,最终只得放弃了。
李泰派去监视李恪行踪的人,回去禀报了李泰,说李恪夫妇脸色阴沉的出来了,明显的就是失败了。他心中暗暗高兴,决定自己亲自出马了。
李泰没有马上就去,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到了第二天下午,才来到了永平坊孙思邈徒弟魏文的住处。
李泰没有直接找孙思邈,而是先找到了魏文,拿出一张京兆府的批文,说道:“魏医师,你不是要办医馆吗,这是批文,我已经给你办下来了。”8)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干好咱们自己的事情
魏文已经51岁了,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因此,从去年开始就不再跟着师傅四处行医了。为了照顾家人的生活,和为师傅养老储备积蓄,他也买了一处商业用房,准备在长安开设一家医馆。
他一直隐瞒着自己是医仙的徒弟的身份,递交了了在长安开设医馆的申请,很长时间了,官府一直没有回复。其实,他只要是报出师傅的名号,这件事早就解决了。
可是,魏文了解师傅的为人,他也绝不会拿着师傅的名号做幌子。他相信凭着自己跟着师傅多年来练就的一身本事,医馆一定能够办得红红火火的。
古代开设医馆也是需要很多复杂的手续的,魏文托朋友正在耀州老家办理相关证明。
魏王李泰主动帮助了办理开设医馆的手续,魏文多少有些感动。不过,他知道李泰绝不会无缘无故的办这些事情的,他们一定也是为了让师傅留在长安来的。
李泰带来了很多礼物,他知道孙思邈一定不会收下这些礼物,可是他仍然带来了,不管怎么样,这也表示了他的一番诚意。
李泰动员了孙思邈一番,并没有勉强他留下,只是说他很尊重孙思邈,孙思邈的徒弟魏文留在长安,他一定大加关照的。
长安街头,李泰一行人正在返回魏王府的路上。
李泰身材肥胖,平时出门都是坐马车的,此刻在他的马车上,坐着一位三十七八岁的中年人,此人中等身材,方脸盘,皮肤微黄,小眼睛,看上去样貌普通甚至有些猥琐。可是,此人却是贞观年间第一次科举考试的榜眼,才学出众。
他叫王经纬,原任洛州司马。这个洛州也是李泰的封地之一,这次被李泰看中,调任了魏王府长史。洛州是个下州,他这个司马是从五品,现在担任了亲王府的司马,晋升为从四品,也是越级提升了。
王经纬出身官宦人家,从小他父亲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有经天纬地之才。他自幼聪明,还十分刻苦。因此在科举考试中一鸣惊人。
按说科举考试的前三名甲,都会留在朝中任职。可是他因为长相的原因,不受待见,最后被外放到洛州任职。
这次意外的地被选中,也是因为他的长相的原因。当官的身边的人,长相一定不能出众,否则就会抢镜。李泰身材肥胖,脸也有些走形。王经纬有才又相貌普通,就符合了李泰的用人标准。
李泰问道:“王长史,你说老神仙会因为他的徒弟留下吗?”
王经纬摇摇头说道:“不会。陛下的邀请他都回绝了,别人的邀请恐怕也是不行的。”
李泰问道:“那你为什么要我给的徒弟他办医馆的手续呢?”
王经纬说道:“陛下给他册封,他都不愿意,何况咱们给他的这一点小小的恩惠呢?臣的意见是,老神仙是否留在长安,都没有关系,您都对他的徒弟加以关照。这样,您就会落下一个礼贤下士,爱惜人才的名声。”
“妙啊。”李泰赞道。
孙思邈名声太大了,李泰为他的徒弟办事,在宣传上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孙思邈师徒没有政治经验,他们只是从一个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担心得罪了李泰会受到报复。他们这次可是想错了。
李泰走后,魏文说道:“师傅,看来这长安是容不下咱们了,我这就收拾一下东西,回耀州老家吧。”
孙思邈也听说过魏王李泰的名头,知道自己不留在长安,就会得罪了这位王爷。因此,魏文将来在长安恐怕是难以安身的。他点点头说道:“好吧,你托人把医馆的房产卖了,等为师办完了事情,咱们就离开长安。”
孙思邈在长安还有什么事情要办呢?
其实孙思邈根本就不愿意来长安,他就知道自己来了以后会惹出一大堆的麻烦事儿。可是,这次他是特地来到长安的,除了看望徒弟魏文以外,他想求见齐王李佑。
自从李佑用银翘散治好了瘟疫以后,孙思邈就对这位王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不断的听说李佑治好了大脖子病、长孙皇后的病等等传奇的事迹。早就想来拜访一下这位王爷,和他探讨一些医道。可是李佑又多次出门,长时间不在长安,孙思邈一直未能如愿。
这次,他是特地来到长安,想趁着过年李佑在长安的机会,和他交流一番。
春节的时候,他就来过齐王府,可是看到齐王府的门前车马如潮。他知道就是见到了齐王李佑,人家也没有时间来接待他。
齐王府。
今天是上班后第一个休沐日,李承乾来到了齐王府。
“五弟,孙思邈老神仙来长安了,你听说了吧?”李承乾问道。
李佑别看不上朝,可是他的消息很灵通。这件事虽然他也是知道的。他点头说道:“听说了。”
李承乾说道:“父皇在朝堂上说,希望孙思邈能够留在长安为朝廷效力。李恪和李泰都去找过了孙思邈,好像他没有答应他们。五弟,你看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对于李佑来说,他有科技图书馆,孙思邈的那些中医知识就没有了什么吸引力。当他听说李世民想把孙思邈留在长安的事情,就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思。
对于这种强人所难的事情,李佑是不会去做的。
他说道:“大哥,朝廷里有那么多大事可做,咱们就不掺和这件事了。”
李承乾有点儿不甘心的说道:“李泰和李恪都去了,咱们要是不去,父皇会不会有想法?”李承乾的格局还是有点儿低,跳不出争宠讨好李世民的路子。
李佑说道:“大哥,咱们就扎扎实实做咱们手边的事情,这样的拍马屁的事情,谁爱去干就让他去干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