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李佑笑道:“孙思邈老先生平时就住在我的府上,只是现在他在郑州,我可以请他来替令堂诊治。”
“真的吗?这可太好了。”方小鱼激动地说道。
李佑说道:“只是孙老先生暂时还不能来洛阳,不过,如果你的母亲可以承受舟车劳顿,你可以把他送到郑州去。”
“好啊,我母亲虽然身体不太好,可是坐船过去还是可以的。”方小鱼兴奋地说道。
李佑问道:“那好,明天我就派人来送她老人家过去。”
方小鱼说道:“奴家不善饮酒,可是今天奴家就想跟殿下饮几杯,可以吗?”
李佑笑道:“荣幸之至。”
老鸨子王四娘听说方小鱼叫人送过去一坛子女儿红,赞道:“小鱼在秀房中饮酒,这可是头一遭。看来,还是齐王殿下的面子大呀。”
秀房里,李佑说道:“小鱼娘子,你经历过战乱吗?”
方小鱼的脸色阴沉了下来,她说道:“奴家小时候经历过,那场景真是太凄惨了。但愿大唐永远不要再发生战乱才好啊。”
李佑说道:“洛阳城繁华似锦,可是,一旦遭遇战乱,一切都会毁于一旦,千万百姓会横死街头流离失所。”
方小鱼极其聪明,她听到李佑话中有话,问道:“殿下,您听说了什么事情了吗?”
李佑望着她的眼睛,严肃地说道:“小鱼,我可以信任你吗?”
方小鱼郑重地说道。:“殿下有事儿请吩咐,只要奴家力所能及,绝不推辞。”
李佑低声说道;“现在有件关系到社稷安危、黎民百姓生死的大事,需要你的帮助……”
自从长城成立商会以后,为长安的商界带来了莫大的好处。洛阳的商人们也效仿着长安成立了商会。
长安城喜鹊商社名头极其响亮,和洛阳的商界也有不少的业务往来,武珝以喜鹊商社的名义,和洛阳商界展开了交往。
长安,两仪殿书房。
长孙无忌担忧地说道:“陛下,长孙顺德没有来长安,他派人递交了奏折,说身体不适。暂时不能前来长安。”
李世民知道又有人泄密了,他不满地说道:“朝廷里面还有什么事情可以保守秘密?朕还有没有能够信任的人了?”他不会知道真正泄密的人是他自己,是他提醒的李泰。
长孙无忌吓了一大跳,他急忙跪在地上,发誓说道:“陛下,臣亲自草拟的通知,不可能从臣这里走路风声的。”
李世民对于长孙无忌还是信任的,他说道:“你起来吧,我还是相信你的。只是,这件事走漏了风声,长孙顺德已经开始对朝廷防范了,这件事就很麻烦了。”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要不让臣去洛阳一趟,去劝说长孙顺德前来长安。”
李世民说道:“没用的,他要是不想反,就会自己来长安。他要是起了那个邪恶的念头,你去了,除了多增加一个人质以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长孙无忌说道:“既然有这个担心,不如现在就早做准备,”
李世民说道:“在没有拿到长孙顺德谋反的确切证据之前,暂时还不能调兵遣将。以免弄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长孙无忌说道:“听说齐王殿下现在就在就在洛阳。”
李世民说道:“现在也只有依靠李佑了,希望他能给我提前送来洛阳城确切的消息。”
长孙顺德在军中的威望很高,这些年来,他的确是贪污了很多钱财。不过,他并没有一个人享受,对军中的他的老部下们,他还是十分关照的。
他把目前的情况跟他的亲信大将们透了风声,大将们也知道自己跟长孙顺德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长孙顺德倒霉了,他们这些人即使不跟着谋反,也从此不会再受到朝廷的信任,肯定是列在朝廷铲除的黑名单上了。
因此,洛阳军中的主要将领,都表示服从长孙顺德。
也有例外的。
洛阳都督府所辖洛州折冲府折冲都尉韩青,是去年从赣州调来的,虽然长孙顺德对他也很拉拢关照,可是,他是兵部侍郎张亮举荐的,他可不愿意跟着长孙顺德造反。
长孙顺德亲自跟韩青谈话,韩青表示自己不参与长孙顺德的行动,他递交了辞呈,说要辞官还乡。
长孙顺德担心他走漏风声,哪里肯让他离开洛阳。于是派人将他关押了起来,准备在起事的那天拿他祭旗。
长孙顺德等人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布置了起来。
没有不透风的墙,李佑陆续得到了一些消息。特别是方小鱼给李佑带来了准确的消息。
刘明德是长孙顺德手下最重要的三员大将之一,统率着八千名骑兵。此人文武双全,长得一表人才,他虽然不赞成长孙顺德谋反,可是他为人极重情义。长孙顺德曾经救过他的命,因此,他还是舍命陪君子,要报答长孙顺德的救命之恩。
这天,刘明德心中郁闷,就来到了寻芳阁,找方小鱼聊天儿解闷儿。在洛阳城里,刘明德是方小鱼相对喜欢的客人之一。
看到刘明德心情不好,方小鱼特地要了一坛女儿红,陪着他喝酒聊天儿。
刘明德心中烦闷,一个劲儿的喝酒。方小鱼没有劝他,反而说道:“将军,既然您喜欢喝酒,奴家就陪将军喝个痛快。”
刘明德喝的有点儿多,话也多了起来,方小鱼耐心地倾听着他的话,时不时地用微笑和点头表示赞同。
刘明德一直仰慕方小鱼,可是他从来不敢亵渎她。此时,他喝了酒,胆子也大了起来。他忽然伸手握住了方小鱼的芊芊玉手。方小鱼没有从从他那粗糙的大手中抽出自己的手,避免伤到他的自尊心。
看到方小鱼的表现,刘明德护花之心顿生,他说道:“小鱼娘子,你离开洛阳吧,走的越远越好。”
方小鱼略显吃惊地问道:“请问将军,您劝小鱼离开洛阳,到底为什么呀?”
刘明德毕竟是军中大将,仍然保持了应有的警惕。他说道:“最近洛阳可能会不太平,为了避免你受到伤害,请暂时离开洛阳。无论你去哪里。我都会派人护送你去。”
方小鱼为了避免他起疑心,也就岔开了话题,陪着他继续喝酒。不过,方小鱼已经得到了重要的信息。洛阳城里有大事发生,以刘明德军中大将的身份,会发生什么事情?基本上就清楚了。
不久以后,双小鱼亲自来到了客栈,向李佑通报情况。
武珝终于见到了方小鱼。她向来自负美貌,可是见到方小鱼,也不禁为方小鱼的美貌和成熟的韵味儿所吸引。
方小鱼微笑着说道:“这位就是四王妃吧,你生得可真是好看啊。”8)
………………………………
第四百一十八章 钱多信誉高啊
李佑听完了方小鱼的消息,结合着众人得到的消息,已经可以确定长孙顺德等人即将造反了。
他写了一封信,交给喜鹊,说道:“你立刻将这封信发出去。”
随后,他对众人说道:“现在,情况已经很清楚了。长孙顺德等人即将谋反,除了薛仁贵和他的特战队以外,其余的人全部离开洛阳,到郑州去等候我的消息。
现在,长孙顺德等人还没有准备完毕,暂时还不会跟咱们翻脸。只要我留在洛阳,你们离开他们是不会阻拦的。”
张宝贵激动地说道;“佑哥,你怎么又是这样?在吐谷浑的时候你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要一个人留在这里冒险。这次说什么我也不会离开的。”
武珝握着拳头,声音颤抖的说道:“王爷,奴婢早就说过,您是奴婢的天,您在哪儿,奴婢就在哪儿。您要是万一、万一有事儿,奴婢绝不独活。”
侯成说道:“王爷,您总是想着我们。可是您要是出事儿了,您让臣等如何向陛下和阴妃娘娘交代,如何向您其他的王妃们交代啊?王爷,请准许臣等留下。”
侍卫们一齐说道:“臣等绝不离开王爷。”
方小鱼看到发生在自己眼前的这一幕,看得出来众人和李佑所言都是发自肺腑,出自真心的,她也不禁为止感动。她身处欢场,难得见到这般真情实意。这是她渴望拥有而难以得到的情感体验。
李佑耐心的说道:“你们要相信薛仁贵他们的能力。有他们这些人在,要保护我的安全并非难事。可是如果大家都在这里,给薛仁贵他们的压力就太大了。
二弟,大家都看着你呢,你要起个好的带头作用。而且,你们出去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办。在这种时刻,千万不可意气用事。”
张宝贵知道李佑说得有道理。他无奈的说道:“好吧。佑哥,你答应我,一定要活着离开洛阳。”
说完,他对薛仁贵说道:“你一定要保护好王爷,否则,我跟你没完。”
薛仁贵说道:“大人放心,只要有我薛仁贵在,决不会让人伤到王爷一根毫毛。我就是豁出性命去,也会保护好王爷的。”
“哇”的一声,武珝看到自己必须离开李佑了,忍不住哭了起来。她扑进李佑的怀里,抱着他的身子说道:“王爷,奴婢不愿意离开你啊。呜呜呜。”
李佑轻抚着她的秀发,安慰她说道:“珝儿,放心好了。人说猫有九条命,我就是属猫的,不会有事儿的。”
看到终于说服了众人,李佑对方小鱼说道:“小鱼娘子,一旦战乱起来,洛阳会十分危险的,我建议你跟他们一起离开。至于今后的生活,你完全不必考虑。等到洛阳的事情平静了以后,你再回来也可以。你愿意留在长安或者其它地方也行。”
方小鱼很感动。可是她不想离开洛阳,她有自己的考虑。她在这里混的风生水起,实在是不愿意离开洛阳。即使依靠着李佑的势力,在长安或者扬州,她也能够过得很好。但是要想达到自己在洛阳这样的地位,恐怕是难以做到的。
而且她觉得,即便是洛阳发生战乱,也应该波及不到她的身上。
她摇摇头说道:“谢谢殿下的一番好意了,奴家留在这里会照顾好自己的。”
看到方小鱼执意如此,李佑也不便勉强。
第二天一早,为了让众人顺利的离开洛阳,李佑特地朝着洛阳都督府府走去,他要去拜会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为了迷惑朝廷,他躺在病榻上会见了李佑。李佑安慰了他几句,就离开了都督府。
李佑刚走,马文贵进来了,他对长孙顺德说道:“薛国公,李佑手下的人已经离开了南城客栈,是否拦截他们?”
长孙顺德取下额头上的毛巾说道:“算了吧,不要打草惊蛇。只要李佑留在洛阳,其他人就不要理睬了。”
马文贵问道:“要是李佑也要离开洛阳呢?”
长孙顺德说道:“强行留下他,理由你自己去想吧。”
马文贵说道:“是,薛国公,下官明白了。”
长孙顺德叫来了卫鹳,对他说道:“弹劾李佑的奏章发出去了吧?”
卫鹳说道:“下官已经派人将证据交给了魏王殿下。下官觉得那个忱俊应该是已经落到了李佑手中,不过,他的家眷都在咱们手里,他暂时还不敢泄露河道的秘密。
因此,现在是时候弹劾李佑了,不管是否能够整得倒他,起码能够搅乱局面,为咱们争取时间。”
长孙顺德说道:“好吧,你马上派出信使,600里加急,通知魏王殿下,弹劾李佑。”
长安,早朝,太极殿。
御史李彦被罢官之后,李泰的新任急先锋换成了御史王郜,他说道:“陛下,臣弹劾齐王李佑,在路过洛阳期间,向洛阳官员索取贿赂。
他索要的财物竟然达到了一万贯,还逼迫洛阳富商为他寻花问柳付账,每日的开销就达到了百贯之多。这是相关的证据,还请陛下御览。”
说着,他将手中的文牍双手举过头顶。
王德过来拿走了文牍,呈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在那里阅读文牍,大殿里响起了一阵议论声。很久没有人弹劾李佑了,大臣们都觉得稀罕,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李佑被弹劾的次数很多,可是弹劾他贪污索贿却比较罕见。无他,人家李佑有钱啊。
这次,不等李佑的支持者程咬金等人开口,权万纪就先在那里议论了起来,声音还不小,周围的人都能听见。他说道:“这简直就是胡说。人家齐王殿下有的是钱。上次在吐谷浑,为了朝廷一次就拿出上百万贯,区区1万贯钱,还要索贿,白送给人家都不稀罕啊。”
尉迟恭说道:“就是,人家齐王殿下为朝廷交的税的零头都不止10万贯,怎么可能为了一万贯去索贿?”
“是啊,是啊。”周围的大臣们都附和着,没人相信王郜的话。
就连铁面无私的魏征,这次也不替李佑担心。
李世民看完了文牍,问道:“各位爱卿,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程咬金出来说道:“陛下,王郜简直是放屁。要说他贪污一百贯,我们都相信,说人家齐王殿下贪污1万贯,简直是太可笑了。”
程咬金、尉迟恭等人在糖业和高速公路等项目上,发了大财,别说李佑了,就是他们这些人也不会为了一万贯,去干贪污索贿这样违法的事情。
“是啊,是啊,臣等都不信。”大臣们纷纷附和。
魏王府长史王经纬说道:“那不见得,齐王殿下哪里来的那么多钱,没准就是贪污来的呢。”
………………………………
第四百一十九章 个人心思
“你胡说。”
“简直是胡说八道。”
“纯粹是污蔑。”
王经纬这话一下子犯了众怒,口水、板砖、小刀子和斧子一齐朝着他飞来。
阴弘治说道:“王大人,你说话要负责任。人家齐王殿下有钱,那是人家有专利费。我建议你去好好学习一下专利法。你要是有那个本事发明专利,你也就有钱了。”
“陛下,您在倡导风闻言事的时候,要求臣等要进行调查研究,要有切实的证据。这次的事情,臣已经掌握了切实的证据。臣据此弹劾,难道做的不对吗?”王郜怒了,他振振有词的说道。
李世民对于王郜的弹劾也是不信的,可是他还没有得到李佑的来信,有些事情他还不是很清楚。
按说,喜鹊采取的是飞鸽通信,比起长孙顺德的600里加急应该还要快。可是,飞哥通信是有着诸多限制的,首先信鸽是在白天活动的,夜间都会安静的休息。风雨雷电对信鸽都会有影响。这两天,洛阳地区有小雨,因此,李佑的信件反而落后了长孙顺德的600里加急。
李世民说道:“王郜言之有理。这件事由御史台负责调查。”
王郜洋洋得意,不管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如何,至少现在,他暂时取得了胜利。只要御史台展开调查,就够李佑应付一阵儿的了。
散朝后,王郜心满意足地朝着皇城走去,他盼着到了下午,自己好去魏王府,面见魏王殿下,一定会受到嘉奖的。
“王大人。”这时,有人叫住了他。他抬头一看,面前的两个人他不认识。他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有事儿吗?”
来人出示了腰牌,说道:“请跟我们走一趟。”
王郜一看,顿时吓了一大跳——来人竟然是百骑司的人。他惊出了一身冷汗,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们找我干什么?我又没有违法。”
来人说道;“王大人,卑职等也是奉命行事。还请王大人配合。”
王郜只好乖乖地跟着来人走了。
两仪殿,书房。
就在散朝之前,李世民收到了李佑的来信,这封信是张宝贵派人送来的。
李世民看完了来信,心情极其不好。
长孙顺德不仅是长孙皇后的叔叔,还是李世民的救命恩人。当年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李世民等人受到了李建成的东宫旧部的围攻,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长孙皇后拖着刚刚产后的虚弱的身躯,冒着大雨前往十六卫军营,请长孙顺德出兵,才给李世民解了围。李世民一直记得他这份功劳,对他倍加信任。因此,才让他手握重兵,驻守在东都洛阳。
现在,长孙顺德却走上了谋反的道路,令李世民心中异常难过。
令李世民心情不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李世民英明神武,对于长孙顺德的叛乱,他无所畏惧。朝廷这两年来实行抚民以静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力大大的增强了。可是,一旦长孙顺德举兵造反,平定叛乱就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朝廷这两年来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
不仅如此,这件事情还会对朝廷的信誉造成很大的影响。李世民整天标榜贞观盛世,长孙顺德作为朝廷重臣,还是长孙皇后的叔叔,这样的身份都会谋反,天下人会如何看待这件事呢?如何看待他李世民呢?
不久以后,马宣良带来了一个更加不好的消息。他说道:“陛下,王郜诬告齐王殿下贪污索贿的证据,是魏王府长史王经纬提供的。”
李世民现在已经明白了,李泰一直跟长孙顺德有来往,向长孙顺德透露消息的人,一定就是李泰了。
在李世民的众多皇子皇女中,李世民最疼爱的就是李泰,他现在十分担心李泰卷入了长孙顺德的谋反案件。他认为李泰应该只是受到了长孙顺德的利用,否则的话,以李泰的聪明,是不会跟长孙顺德搅和在一起的。可是即便如此,李泰也是要引起众怒的。他现在只是希望李泰在这件事情上,不要卷入得太深了。那样的话,即使自己想保他也很难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他吩咐道:“此事暂时保密。”
“是,陛下。”马宣良退了出去。
“王德,立刻宣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李靖和侯君集觐见。”李世民吩咐道。
时间不长,被点到名字的大臣们都来了。
李世民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这个消息对于房玄龄、李靖和侯君集来说,可以说十分震惊。各人心态不一。
房玄龄对于长孙顺德的骄横一直有些看法,可是长孙顺德谋反,他还是不愿意看到的。
李靖十分感慨,当年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李世民曾经寻求他的支持,可是他当时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选择了中立。而这个长孙顺德却在关键时刻救出了李世民。
虽然在当时的情况下,李靖作为唐朝的将军,他不参与皇子之间的争斗,本身并无过错,可是对于李世民开创的新朝代来说,他就是个外人了。即便如此,作为一个将军,他为贞观之治也作出了他应有的贡献。
长孙顺德作为李世民的坚定支持者,一直备受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历史真是开了个大玩笑,长孙顺德居然会为了贪腐,而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侯君集曾经是长孙顺德的下属,长孙顺德见到侯君集,总是称呼他为猴崽子,两人的关系一直还保持的不错。心中不免为他感到惋惜。
三人一齐保持了沉默。
魏征担忧地说道:“陛下,既然如此,齐王殿下还留在洛阳城里干什么?”
房玄龄、人家和侯君集听说李佑就在洛阳城,也十分吃惊。侯君集急切说道:“齐王殿下在洛阳城里?这个时候他在那里干什么?”
魏征说道:“齐王殿下为了给朝廷提供长孙顺德谋反的准确情报,特地留在洛阳城里监视他们的行动的。”
侯君集说道:“现在既然已经弄清楚了,让他赶紧离开洛阳啊。”
李世民叹息一声说道:“他现在就是想要离开洛阳,恐怕也很难了。”
众人明白了,李佑现在已经是深处险境了。众人都为李佑感到担心,一齐要求朝廷赶紧调集大军,兵发洛阳。
随后,众人开始研究平叛的方案。
立政殿。
长孙皇后听说了长孙顺德即将谋反的消息,心中异常难过。在她和哥哥长孙无忌年幼的时候,父母过早的去世了。他们跟随着舅舅高士廉一起过活,作为叔叔的长孙顺德对他们兄妹也是倍加关照。可以说感情十分深厚。
尤其是像玄武门之变的关键时刻,长孙顺德伸出了援手,才有了李世民和她这位皇后的今天。长孙皇后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长孙顺德落到身首异处的下场。
可是,谋反毕竟是一级大罪,历来都是杀无赦,甚至株连九族的。要想保全长孙顺德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长孙皇后还是想替长孙顺德做点儿什么。
她很想去求李世民,可是身为皇后,她决不能干政。处置谋反案件这样的重大事情,她绝不能因私废公。她知道,即使是去求李世民。也是没有用的。
她左思右想却无计可施,觉得心情烦躁,头晕眼花。
………………………………
第四百二十章 立刻捉拿李佑
长孙皇后想着躺下休息一会儿。她吩咐侍女们不要来打搅她,自己走到床边,准备休息了。
这时,她看到了枕边的《李佑诗集》,忽然眼前一亮,心道:“也许李佑有办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