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李佑离开了御史台之后,看到魏征前去禀报李世民,当时也没觉得什么。可是,当他走到朱雀门的时候,忽然觉得以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对御史台追查李泰的事情,恐怕会大为恼怒。而魏征脾气耿直,弄不好会触怒李世民。

    魏征是个难得的诤臣,要对他进行保护。还有李承乾,这件事不能让他沾边,否则李世民会迁怒于他的。

    因此,李佑决定这件事由他自己来通报李世民,把查处李泰的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由自己来承受李世民的怒火。

    在李佑的劝说下,魏征离开了宫城。

    西北的夏天,天亮的很早。早起的太监和宫女们已经忙碌起来,准备服侍主子们起床了。

    李世民是武将出身,他有早起的习惯,尽管现在年纪大了,不像以前那样骑马习武,仍然起得很早。王德见到李世民起来了,就对他说道:“陛下,齐王殿下求见。”

    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很不好。他猜到可能是李泰的卫队长朱桀招供了,一定是有什么对李泰不利的证据了。他很气愤的说道:“叫他进来吧。”

    李世民见到李佑,直接就说道:“是不是昨天晚上你们去审问那个朱桀了?”

    李佑坦然的说道:“是。”

    李世民问道:“他都招供了些什么?”

    李佑拿出御史台提供的朱桀口供的备份,还有御史台连夜查抄芙蓉园的记录,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后愤怒的说道:“李佑,你怎么就不识大体呢?你非要把事情弄成这样吗?为什么就不能给你四哥留条活路?”

    李佑摇摇头,叹了口气,说道:“父皇,您觉得您这样说合适吗?不是我不给李泰留活路,而是他不给我们留活路啊。您看看他干的这些事情,有多少人的能够像他这样心狠手辣?他这样的人要得势了,儿臣等人个个都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再说了,李泰针对我多少次了?我报复过他吗?他跟长孙顺德之间的事情,我都清楚,可是我就没提。《拓地志》涉嫌贪腐的事情,上次我也没查他。还没给他留面子吗?

    这次,他要是只是因为想不离开长安,耍什么苦肉计,我也不会理睬他。可是,他干嘛要把这件事推到太子哥哥的身上?

    您问儿臣为什么?儿臣只是不想被他弄死罢了。”

    其实,李世民看完朱桀的口供,也觉得李泰实在是太阴狠了,可是他还是觉得李佑等人做事太过草率了。他颓然坐在床上,说道:“你们把事情弄成这样,以后该怎么处理?”

    李佑问道:“父皇,儿臣问您,要是换成别人贪污这么多钱财,草菅人命,杀人放火,您会怎么处置?”

    李世民心情异常难过,他跟李泰的感情太深了,不仅是父子,还是知己好友。真的要是处置了李泰,他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看到李世民颓然的样子,李佑说道:“父皇,儿臣很早就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说了。可是,一直都没有机会。今天,不管您是否高兴,儿臣都要说上几句。

    父皇,您英明神武,是千万臣民心中的千古一帝,儿臣等对您都是万分景仰。

    可是,您在处理家庭问题上却有失水准。朝堂上为什么纷争四起,这和您偏袒李泰有直接的关系。您这么做,就等于纵容李泰,让他对太子之位有非分之想,也让我太子哥哥有很大的压力。

    嗨,算了,在您面前讲大道理,儿臣是在班门弄斧。儿臣只想说一句,李泰要是当了太子,我大哥、三哥,也包括我在内肯定是没有活路的。李泰做事心狠手辣,而且没有一点儿担当,他的手下都快被他出卖光了。不信您看着,这次的事情他一定会全部推到朱桀身上。这样的人,您还认为他孝顺?

    儿臣敢跟您打赌,一旦他当上了太子,到时候您年纪大了,如果不让位给他的话,您就成为他的绊脚石,他第一个要对付的人就是您。儿臣说句不恭敬的话,李泰走到今天这地步,您有很大的责任。他之所以会这样,主要也是因为您惯的。”

    李佑的话给了李世民重重的一击,他沉默了。

    李世民坐在那里,脑海中走马灯似的闪过了李承乾、李恪、李泰等一个个儿子的身影。

    他忽然发现,虽然自己不喜欢李承乾,可是却从来没有觉得李承乾会搞什么阴谋诡计。李恪个性很强,要说他有争夺太子之位的想法,李世民认为也可能。可是,李恪也不在背后坑人害人。

    李佑这孩子就更别说了。除了不断给自己带来惊喜以外,从来不给自己添麻烦。

    可是李泰,他的确是什么事情也不做,净干些挑拨是非的事情。现在更是变本加厉,竟然干出了贪污巨额财产,为了掩盖罪行,不惜杀人放火的勾当。

    李世民忽然感到心神疲惫,说道:“李佑,你先下去吧。”

    李佑离开了帝寝,刚刚走到月华门,就看到长孙皇后的贴身侍女夜蓉在那里等着他,对他说道:“齐王殿下,皇后娘娘请您过去一趟。”

    李佑这才发现,李世民身边基本上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自己刚刚跟李世民谈话了,长孙皇后就知道了。“看来。以后在李世民那里说话,更要小心一些了。”李佑心道。

    立政殿。

    李佑行礼过后,长孙皇后担忧地问道:“李佑,青雀究竟犯了什么事情,触犯了国法了吗?”

    李佑也不隐瞒,就把李泰的事情告诉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脸色极其难看,她沉默了许久,忽然流下了眼泪。她说道:“李佑,不管李泰犯了什么罪,我总是他的母亲。我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求你救救李泰吧。”说着,就要给李佑行礼。

    李佑急忙避让,说道:“母后,您可别这样,折煞儿臣了。”

    长孙皇后说道:“李佑,我知道你有办法,一定能够救出李泰的。”她知道,李泰得罪的人很多,他太嚣张了,大臣们都希望看到他倒霉。现在他的罪行严重,证据确凿,就是李世民也救不了他了。李佑智慧超群,人缘又好,他要是肯伸手的话,李泰就还有一线生机。

    长孙皇后说完,满怀期待的望着李佑。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大难题

    望着长孙皇后期盼的目光,李佑心中十分为难,他心里清楚这次要是放过了利泰,李泰绝不是个安生的主,他的背后有李世民的支持,将来不定会给自己惹多大的麻烦。

    可是,长孙皇后对李佑可真是不错,这些年来从来都是支持他的。他实在是不忍心拒绝她的请求,他说道:“母后,儿臣倒是有个保全四哥的主意,就怕他不愿意。”

    长孙皇后一听就知道李泰有救了,她急忙说道:“你说,我一定会让他同意的。”

    李佑说道:“母后,咱们这样……您看这样如何?”

    长孙皇后说道:“行,这样挺好的。谢谢你了。”

    李佑说道:“母后,父皇和四哥那里,您去做工作,其他人就由儿臣来说服吧。”

    “好好,佑儿,辛苦你了。”长孙皇后如释重负,感激的说道。

    “母后,您不必过于担心,还请保重身体。儿臣告辞了。”李佑告辞离开了。

    今天的早朝不上了,李世民担心魏征等人在早朝上公布李泰的罪行,那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他要抓紧时间找人商议,看看如何救出李泰。

    东宫。

    李佑见到李承乾,向他通报了昨晚审问朱桀的情况,李承乾大喜,他握着拳头说道:“好你个李泰,你也有今天。”

    接着,他对李佑说道:“我这就安排人弹劾他,一定让他翻不了身。”他对李泰的恨意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恨不得立刻让他被斩首示众。

    李佑没有劝说他,让他先兴奋一会儿,发泄一下这些年来郁积的怨恨。等到他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后,李佑向他通报了他见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情况。

    “你……”李承乾气得一下子站了起来。他说道:“五弟,你怎么能这样答应母后呢?你这不是放虎归山吗?你,你糊涂啊。”

    李佑不吭气,依旧等着他把火发完了,李承乾唠叨了几句,看到李佑不吭气,他也冷静了下来,问道:“五弟,我知道你向来做事是有道理的,你跟我说说是为什么吧?”

    “大哥,假如说李泰被贬为庶民,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没有信心战胜他吗?再说了,你还担心什么?即使将来李泰再闹腾,咱们兄弟还怕他不成?”李佑问道。

    “要是能这样,那感情好。我也没说一定要他死。”李承乾说道。他毕竟宅心仁厚,他确实不想置李泰于死地。

    “这不就完了?大哥,你的目标是保住太子之位,要保住太子之位主要还是要看父皇的态度。李泰犯了这么大的错,不受到处罚是不可能的,他只要被贬斥了,就失去了争夺太子之位的资格。

    你也知道父皇对他的宠爱,他现在遇到这种情况,你不能落井下石,那有会引起父皇对你的不满的。

    再说了,你母后也为李泰求情,因此你更不能在此时去打击李泰了。”

    李承乾说道:“哎呀,五弟,你也知道大哥脑子笨,你就干脆说让大哥我怎么办就行了。”

    李佑说道:“你一定要站出来,坚决去保李泰,去找父皇、母后为李泰求情。而且,要动员你的人,在朝堂上为他求情。你明白了吗?”

    李承乾脑袋瓜转的不快,但是并不笨。他说道:“我明白了,我这个当儿子的要向父母尽孝,总不能让他们失去李泰这个儿子啊。”

    李佑说道:“大哥,我所料不错的话,李恪也一定会替李泰求情的。”

    李佑判断得很准。

    御史台有李恪的亲信,他们很快就给李恪报了信儿,李恪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去征求了权万纪和岑文本的意见。

    曾文本和权万纪也都认为,李泰这次肯定是要被彻底贬斥了,他已经不是争夺太子之位的人选了。既然他已经出局,他的死活就无关紧要了。他们建议李恪替李泰求情,博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欢心。

    李佑答应了长孙皇后,压力是很大的。这件事很麻烦的,首先就是魏征。魏征嫉恶如仇,执法如山,要想说服他放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那些被李泰指使人杀害的人的家眷,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再说了,李泰平时的做派令大臣们反感,他们巴不得李泰倒霉呢。以前那些被处置的官员们,罪行远远比不上李泰,可是他们却被砍头抄家。大家都看着,如果朝廷对李泰处置不公平,朝野之间一定会掀起轩然大波,法律的尊严何在?

    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被国民们信任了,那么这个国家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魏王府。

    昨晚,李泰几乎一夜未眠,他现在不仅在御史台没有了内应,朝中的大臣们跟他亲近的人大部分都是墙头草,看到李泰越来越不景气,都开始疏远他了。

    朱桀出事了以后,他的府中能用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自从那天他被贬为了郡王,王经纬也跟着倒霉,他从从四品的长史,被贬为了郡王府的从五品的书簿,他一气之下,回家养病去了。

    因此,天亮了以后,李泰仍然没有得到什么消息。他唯一的办法就去找李世民。他刚一起床,就想着进宫,可是昨天他已经找了两趟李世民,这么早再去打搅他,显然是不合适。

    不久,他得到消息说今日免去了早朝,他就预感到不好了,恐怕就是跟自己的事情有关,而且估计就是朱桀招供出了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李泰忽然有些怕了,他急忙打发人去芙蓉园,看看那里有什么情况。

    早上九点半,派去芙蓉园的人回来了,他报告了一个坏消息,说芙蓉园已经被金吾卫的士兵包围了,还有御史台的御史在那里出现了。

    “完了。”李泰一屁股瘫倒在沙发上。

    不久以后,一个传旨太监来了,他传递的是李世民的口信,让李泰留在府里不准外出。这是李世民担心李泰乱了方寸,再出去干出什么出格儿的事儿,局面就更不好收拾了。

    两仪殿,书房。

    李世民先后找了长孙无忌、房玄龄和岑文本,征求了他们的意见。8)


………………………………

第四百五十二章 佑儿,你很好

    长孙无忌等人听说李泰竟然干出了这么多违法的事情,他们也都很为难。这件事真的很难办,李泰犯的罪太大了,不仅贪污数额巨大,而且还涉嫌杀人放火。陆童的父亲仅仅贪污了一千多贯,就被斩首示众了。李泰贪污的数额超过了100万贯,还有其它罪行,这要是不处罚李泰,如何令天下人心服?

    看到众人为难的样子,李世民一时也是无计可施。

    这时,长孙皇后派人来请李世民。

    立政殿。

    “二郎,你们商议的如何了?”长孙皇后问道。她知道李世民正在为李泰的事情找人谈话。

    李世民苦笑着摇摇头,说道:“青雀做出的事情太大了,大家都不敢说话。唉,谁想到青雀竟然惹出了这么大的祸事来。还有这个李佑,他做事不管不顾的,非要把这件事弄到这个地步不可。现在事情到了这一步,真是难以转圜了。”

    长孙皇后说道:“二郎,这一切都是青雀咎由自取。事情还真是怪不得李佑,青雀要不是针对承乾,李佑也不会这样去追查他的。再说了,青雀要是不犯法,李佑就是想追究他也做不到啊。”

    正在这时,李承乾和李恪求见。他二人是在承天门口遇见的,就一起来了。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李承乾和李恪行礼说道。

    李世民心情不好,问道:“你们有什么事儿吗?”

    李承乾和李恪对望了一眼,李恪说道:“大哥,你先说吧。”

    李承乾说道:“父皇、母后,儿臣听说四弟做出了违法的事情。担心他受到处罚,特地来为他求情的。”

    李恪赶紧说道:“父皇,母后,儿臣也是来为青雀求情的。”

    看到李承乾和李恪的态度,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心里好受了不少。李世民说道:“好了,你们的心意,我和你母后领了。你们要真是保李泰,就在朝堂上替他说话吧。”

    “是,儿臣遵旨。”李承乾和李恪说道。

    李世民说道:“你们先下去吧,我有事要和你母后商量。”

    李承乾和李恪告辞离开了。

    李世民发愁的说道:“就算是他们为青雀求情,恐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长孙皇后说道;“是啊,还是李佑说得对,青雀人缘不好,朝堂上大臣们对他不满的人很多,就是他以前拉拢的那些人,恐怕也会落井下石的。”

    李世民恨恨地说道:“李佑又说了什么?”

    长孙皇后说道:“李佑说,朝堂上一旦提出青雀的事情,恐怕第一个对他下手的就是他手下那些人。比如阎立本,他哥哥阎立德犯的罪比起青雀来说,实在是太不值一提了。不处理青雀,他保准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李世民心烦,说道:“不说这个了,你叫我来,有什么事情吗?”他看到长孙皇后似乎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担心,于是问道。

    “二郎,我今天请求李佑救青雀,他答应了。”长孙皇后说道。

    “哦?他怎么说?”李世民问道。

    长孙皇后说道:“李佑说,只要青雀肯老老实实地做个富家翁,他就能保住青雀的性命。而且,将来青雀的孩子们还是可以出来做官的。”

    李世民没想到李泰还能有这样的结果,他现在只是担心保不住李泰的性命,哪里还有什么不肯的。他说道:“要真是这样,我就替青雀做主了。”

    长孙皇后摇摇头说道:“二郎,你是了解青雀的,你肯,他未必肯啊。这次他被贬为郡王,如果他肯老老实实地离开长安,又怎么会有后来这些事情呢?”

    李世民说道:“青雀的事情我来跟他说。李佑到底有什么主意?”

    长孙皇后说道:“李佑说了,只要青雀答应了这个条件,不再跟承乾作对,他就能够救出青雀,。具体的办法,他会亲自跟您说的。”

    其实,李佑已经跟长孙皇后说了他的办法,可是这里面涉及很多朝政上的问题,她不便出面来说。就让李世民跟李佑直接去谈。

    李世民坐不住了,他急着找李佑,想看看他究竟有什么办法。他说道:“那我就先走了。”说着,他就返回了两仪殿,路上,他就派人去传李佑觐见。

    两仪殿,书房。

    李世民问道:“李佑,你跟你母后说,你能救青雀,到底有什么办法?”

    李佑跟李世民说了自己的办法,李世民沉默良久,说道:“恐怕也只有这样办了。”

    李佑说道:“父皇,这件事就只有咱们二人知道,李泰那里您要做好工作,他要是再惹出别的麻烦,那就是玉皇大帝也没有办法了。还有,咱们要做的事情,千万不要让李泰知道,就告诉他结果就行了。”

    李世民望着李佑,半晌不说话,李佑被他看得有些发毛。李世民终于感慨地说道:“佑儿,你是个好孩子,他们要是能够像你这样,哪怕是只有一半儿,那就好了。”

    李佑松了口气,说道:“父皇,那儿臣就告辞了。”

    李佑离开两仪殿,又来到了东宫。

    东宫。

    见到李承乾,李佑说道:“大哥,刚才父皇召见了我。我已经跟父皇谈好了,今后,李泰的事情你就不必再操心了。他绝对不会再对你构成什么威胁了。至于对他如何处置,我答应了父皇,要保密,也就不对你说了。”

    李承乾了解李佑,知道他这是在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卷进是非当中,毕竟要保住李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间必然会采取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听到李泰不会再干扰自己了,他也就知足了,其他的事情他本来就不想参与。

    李承乾由衷地说道:“五弟,辛苦你啦!”

    李佑说道:“大哥,我很快就要离开长安前往登州了,就不来和你辞行了。”

    李承乾说道:“那你要注意安全啊。”

    “你自己也多保重,有什么事情,派人去告诉阴广浩,他会跟我取得联系的。好了,大哥,我就走了。”说完,李佑就离开了东宫。

    第二天早朝,太极殿。

    魏征已经忍了一天了,早朝开始后不久,他就出来弹劾李泰,把朱桀的口供,以及御史台查抄的证据,在朝堂上进行了公布。

    这下,朝堂上顿时掀起轩然大波。

    李泰的手下纷纷跳出来跟他划清界限,正如李佑所预料的,阎立本也站出来了,他不问其他,就看看李世民如何处置李泰了。

    接着,李承乾和李恪以及他们的手下,纷纷替李泰说情。

    魏征和御史台的御史们坚决要求从重处罚李泰,气氛异常紧张。

    李世民对李泰的罪行十分愤怒,他说道:“李泰所犯下的罪行十分严重,一旦确实查明了事实真的是李泰所为,朕不会因为李泰是朕的儿子,就偏袒他。一定会对他进行严惩。”

    说完,他宣布,将李泰和朱桀等人收押进掖庭宫,严加审讯,彻底查清他们所犯的罪行,然后进行审判。

    李世民的态度,赢得了大臣们的赞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佑该做的事情做完了,他就准备离开长安了。

    李佑到底和李世民如何商量的救出李泰的办法,这是一个复杂的计划,过程还很漫长,也许需要一年的时间,这里暂时就不公布了。

    登州,清水镇。

    “快关闭城门,海盗来了。”随着喊声,百姓们纷纷跑进了镇子里,接着大门就关闭了,一丈多高的围墙上,出来了很多手持刀枪的青壮百姓,紧张地注视着海边的方向。

    不久以后,数百名手持刀枪的海盗黑压压地朝着清水镇扑来。


………………………………

第四百五十三章 训练有素的海盗

    清水镇是一个一千多人的镇子,这里有一个大型的盐场,还有金矿,居民大部分在这两个地方做工,还有渔民和猎户,是个相对富裕的镇子。

    镇子距离海边仅有三里路,早就是海盗们垂涎的目标。不过,这里的海边正处于从登洲南下的主要航道上,时常有登州水师的舰船巡逻,一直没有遭到海盗的侵袭。

    一个月前,登州水师在与海盗作战时遭到了重创,全部72艘作战舰船仅仅剩下了11艘,基本上失去了对沿海的控制。海盗的这活动愈发的猖獗。

    不久前,一股海盗大约数十人前来抢劫,被护镇队打跑了,还杀死了十多名海盗。今天,海盗纠结了更多的人前来报复。

    镇子的大门关闭了,镇子里面的男女老少都被动员到了城墙上。镇子上的里正毛俊是一名退役老军,当年在王世充手下守过洛阳城,有一定的守城经验。

    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