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年人愤怒的说道:“齐王殿下也是个不讲信用的人,他原本已经答应了薛国公和我们,让我们平安地到达济州岛,可是你们却下毒手害了薛国公。”

    这时,他旁边有人说道:“别跟他废话了,他们都不是好东西,就是到了济洲岛,他也会害了咱们的。”

    “跟他们拼了。”有人喊道。

    司马炯镇定地等着他们发泄完毕,果然过了一会儿,这些人叫嚷的也没劲儿了。司马炯说道:“事情已经发生了,大家心里有气我理解,不过这么吵吵嚷嚷的不解决问题,请大家耐心的听我说。”

    上面的人们又乱七八糟的说了几句,那个中年人制止了他们,说道:“你说吧。”

    司马炯说道:“齐王殿下对你们如何,从洛阳到扬州再到登州,你们也都看在眼里了。现在我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之所以这样对待你们,是皇后娘娘委托齐王殿下做的,薛国公是皇后娘娘的叔叔,她怎么会害他呢?事情变成这样,谁也不想。

    齐王殿下就是担心你们遇事冲动,特地派我赶来的。齐王殿下决定,在济州岛设置官府,委任我为临时县令,其他的官员从你们中间产生,恢复了你们大唐平民的身份,三年以后你们可以自由的回到大陆上,没有人会歧视你们。”

    说着,他掏出了齐王殿下给自己写的任命书,说道:“不信的话,你们可以看看这个。”

    运输船上放下来一条绳子,司马炯将任命书捆在绳子上,让他们拉了上去。

    上面的人议论了一阵儿,中年人说道:“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死了这么多人,朝廷还会放过我们吗?”

    司马炯说道:“既然齐王殿下授予了我临机决断之权,我向你们保证,如果从现在起你们停止和官府的对抗,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那些被你们杀死的海军官兵,由朝廷对他们优加抚恤,进行补偿。”

    众人又议论了一阵儿,中年人说道:“我们怎么才能相信你们?”

    司马炯说道:“你们看这样如何?你们把船上受伤的海军官兵送下来,其余的人你们暂时扣押他们作为人质,但是不要虐待他们。一切等到了济洲岛再说。”

    上面的人商量了一会儿,中年人说道:“你代表齐王殿下给我们写一个保证书行吗?”

    “可以。”司马炯说道。随后他就写了一份保证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给了运输船上的人。

    司马炯说道:“我希望咱们要互相信任,我答应你们的事我一定会做到。可是你们答应我的事情,希望你们也要信守承诺。”

    不久以后,上面的人放下了吊笼,将四名受伤的海军官兵送了下来。

    接着,司马炯将运送长孙顺德部下的所有的运输船都走了一遍,船队终于继续向济洲岛进发了。

    在“长安”号上,王珏说道:“辛苦啦,司马大人,事情总算是暂时平静下来了。”

    司马炯叹了口气说道:“事情弄成这样,就是到了济州岛,还是会有很多麻烦。原本计划的好好的,到了济州岛,让这些人去攻打济州岛,现在看来,别人根本就指望不上了。”

    王珏心道:“陛下远在长安,他可不管这么多,齐王殿下也真是不容易啊。”

    当天夜里,白天的那艘运输船上,几名手持钢刀的汉子,摸进了那个中年人的船舱,手起刀落,杀死了那个中年人。接着,他们控制了驾驶室,逼着运输船朝着北面百济的方向驶去。

    “都统大人,不好了,运输船脱离了船队,向北面驶去了。”

    “长安”号上,王珏在睡梦中被哨兵叫醒,他问明了情况,急忙来到了司马炯的船舱。

    王珏简单地介绍了情况,问道:“司马大人,现在该怎么办?”

    司马炯早就想好了处理危机的各种预案,他果断的说道:“立即进行攻击,打沉它。”

    三艘风帆战列舰追上了那艘运输船,一炷香的时间,就将它送进了海底。至于船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成为了永久之谜。

    司马炯下令,派遣大批海军陆战队登上了所有的运输船,强行解除了长孙顺德手下那些人的武装,将他们集中关押了起来。

    不过,司马炯亲自去向他们做了解释,说他答应的事情依旧有效,希望他们保持冷静和克制。

    船队继续向济州岛进发。

    济州岛四面环海,包括26个小岛,岛上的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渔业资源丰富。

    此时的济州岛,上面生活着2。3万当地的土著人,有自己的国家,称作耽罗国。星主、王子、徒内(国王、将军、内大臣)都是新罗高乙氏的后裔,汉朝末年,他们来到济州岛建立了耽罗国。现任的星主叫付达世,王子叫付达宇,他们是亲兄弟,徒内叫付赢北,是星主的堂兄弟。

    由于古代航海技术不发达,济州岛千百年来没有受到外来势力的侵扰,当地民风淳朴,一直以“三无”著称,三无是指无小偷、无大门、无乞丐。当地人渔猎农耕,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十年前,几艘百济国的船队来到了济州岛,一百多名百济武士就让耽罗国举国敬畏,星主付达世,王子付达宇随着百济人去了百济国都居拔城,接受了武王夫余璋的册封,耽罗国从此成为了百济的臣属国。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夫余璋并没有看上这个贫瘠的岛屿,只是让他们象征性地进贡。

    三年前,一个百济人发现了济州岛的气候和草场适合养马,这里就开始遭殃了。百济人侵占了当地人大量的土地,在汉拿山下建立了一个养马厂,目前有3000多匹马,并为此在当地驻扎了500名士兵。这些百济人欺男霸女胡作非为,耽罗国人敢怒不敢言。

    这天早上,一艘百济人的海滨巡逻船离开了码头,准备沿着海岛巡逻,他们刚刚绕过了九尾礁,就看到西面的海面上有很多小黑点。接着,那些小黑点儿越来越大,渐渐地变成了一支庞大的船队。


………………………………

第四百八十章 最后的机会

    百济人看到了浩荡而来的庞大船队,唐军船队担负侦察任务的一艘五级风帆战列舰上的观察哨,凭借着望远镜,更早地就发现了那艘百济人的海滨巡逻船,他们立即向“长安”号报告了情况。

    不久,侦察船接到了命令,不准放走任何一只船离开济州岛。侦察船立即朝着那艘百济人的海滨巡逻船驶去。百济人的海滨巡逻船是一艘单桅船,看到一艘足足有五根桅杆的战船朝着自己驶来,明智地没有选择向海上逃走,而是朝着码头驶去。他们看到对方的战舰高大,吃水深,认为他们不熟悉这里的地形和海情,不敢贸然进来追击,那里料到人家就直接跟了上来。

    说起这个,整个海军没有不佩服齐王殿下的,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无论舰队在扬州、登州还是现在又来到济州岛,齐王殿下都会事先提供出当地的海图,航道的宽度、水深、暗礁标注得一清二楚,比起当地人都更清楚、更准确。没办法,谁让人家有科技图书馆呢。

    侦查舰根据海图上的标注,知道这里的水深足有几丈,也没有暗礁,直接就开了进来。距离近了,看到敌方的战舰如此高大,百济人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上岸朝着兵营的方向逃去。

    侦查舰靠上了码头,士兵们下了船,控制了码头。

    唐军的舰队分出了几艘战舰,朝着济州岛的其它几面驶去,要包围整个岛屿,不准走漏任何消息。

    运输船陆续开进了码头,长孙顺德带来的人中所有的青壮男子全部被押下了船,这些人大约有两千多人,在码头后面的山坡上列队。

    司马炯走到了山坡的高处,大声说道:“各位同胞,在船上的时候,我代表齐王殿下答应了你们,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既往不究。现在你们已经平安的到达了济州岛,该是你们来证明自己的时候了。这时最后一次机会,来证明你们对大唐的忠诚。

    如果你们同意,我就发给你们武器,由你们来占领这个岛屿,开始你们的新生活。”

    这些人被押到岛上集中,很担心会对他们展开屠杀。现在看到司马炯答应发给他们武器,就放下了心来。

    这些人当中,除了长孙顺德以外,原来职务最高的是从四品的洛阳折冲府的果毅都尉杨帆,他站出来说道:“既然司马大人言而有信,我们也会信守诺言。现在请所有的军官出列。”

    随着他的话音,数十名军官站了出来。杨帆说道:“现在由你们按照官阶大小,官兵的熟悉程度,300人为一队,重新整队。”

    时间不长,队伍组织好了,下面一共排列成8个10列纵队。

    杨帆说道:“司马大人,队伍组织好了,请你下命令吧。”

    司马炯说道:“以队为单位,发放武器。”

    海军陆战队的队员们将他们收缴的武器,逐一发还给了这些人,军官们每人还发放了一柄唐刀。

    司马炯说道:“现在,我代表齐王殿下,任命杨帆为济州岛守捉使,下级军官由杨帆任命,报兵部备案。攻占济州岛的行动由杨帆负责指挥。我只提一个要求,今后你们要长期在这里生活了,对于当地的土著,尽可能地不要杀戮,避免造成无谓的仇怨。

    现在,就请新任守捉使杨帆下达命令。”

    这下,这些人彻底放心了。不久,他们就跟着杨帆朝着岛上的纵深进军了。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王珏大为钦佩,他赞道:“司马大人,你这招实在是太高了。原本那么大的仇怨,这下子就全都化解了。了不起啊!”

    司马炯说道:“我这都是跟齐王殿下学的,再说了,没有齐王殿下在背后撑腰,我也不敢擅自做主啊。”

    这一点,王珏也明白。没有齐王殿下支持,司马炯也不敢擅自组建济州岛守捉府,任命守捉府的军官。没有这一条,要想取得这些官兵们的信任,根本就不可能。他很不好意思地拿出司马炯给他写的保证书,还给了司马炯。

    汉拿山军马场。

    迭罗国徒内付赢北一大早就被叫到了军马场,见到军马场百济的驻军长官,付赢北说道:“李德大人,这么早叫我来,有事儿吗?”

    李德不是人名,是官名,百济的官阶共分为十六品,李德是第十品,腰带为青色。

    李德说道:“我家次杆率(五品官,紫色腰带)大人看上了你家王子的女儿,上次我不是已经跟你说了吗,你们商量的怎么样了?过几天次杆率要亲自过来提亲,可别让他白跑一趟。”

    付赢北心中十分不快,王子的女儿今年才13岁,次杆率已经49岁了,这也太过分了,可是这位次杆率是百济的重要大臣,还真是得罪不起啊。他为难地说道:“王子家的小女身体不好,年纪尚小,恐怕难以出嫁,是不是过几年再说?”

    “胡说八道,王子家的女儿我可是见过的,什么身体不好?那天我还看见她在那儿荡秋千呢。我劝你们识相点,我家次杆率大人可是百济国的大人物,得罪了他,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李德大人,不好了,有大批的外族人打过来了。”这在这时,

    巡逻船上的官兵们跑来喊道。

    “来的是什么人?”李德问道。

    “不知道,看不清楚。”巡逻官兵说道。

    “混账东西,没有看清楚就回来报告。”李德骂道。

    “他们坐的战船有五根桅杆,十分高大,上面挂着红色的旗子。”巡逻官兵说道。这也不怪他们,他们没有跟唐军打过交道,而且这种战船是新型的,他们没有见过,所以认不出来。

    李德倒是有些见识,几天前从百济来的人说百济的一些战船跟着倭奴国人在唐朝登州地区遇见了一些唐军的新型战船,描述过那些战船的样子。所以他认为可能是唐朝人的战舰。

    对于唐朝,百济人并不陌生,他们的文化受到中原王朝很大的影响,南北朝的时候,百济王曾经受到过南朝的册封,中国的汉字,佛教,制陶技术和其它文化都是通过百济传入日本的。

    不过,在百济人的印象中,唐朝人推崇儒家学说,讲究温良恭俭让,性情孱弱,好欺负。就像是网上流传的段子一样,印度网民问,上海再过20年能够赶上孟买吗?这个李德认为唐朝人不堪一击。

    李德怒道:“这些该死的唐朝人竟敢跑到这里来撒野,看老爷我怎么教训他们。”

    他命令道:“徒内大人,你去通知你家王子,让他集合你们迭罗国的人前来参战。”接着他大声喊道:“全体集合。”

    很快,百济士兵们集合起来了,军马场的杂役和看守等人也跟着列队参加战斗,总共集合了800余人。李德拔出腰刀高高举起,大声动员道:“百济国的勇士们,那些胆小懦弱的唐朝人,竟敢来侵扰济州岛,简直是不知死活。现在,你们跟着我去杀光他们。”

    “杀,杀,杀。”百济官兵们士气高昂,发出了一阵狂吼声。

    李德带着他们朝着码头方向奔去。


………………………………

第四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迭罗国

    百济人沿着通往码头的道路跑步前进,大约一炷香时间,就看到了唐军迎面开来。

    李德看到唐军的第一眼,顿时笑了,他手下的士兵们也觉得很轻松。

    唐军看上去人数不少,可是他们的着装五花八门,虽然很多人穿着铠甲,却不是军人的打扮。明显的就是一群手持刀枪的老百姓,充其量也就是一群海盗。

    百济人装备的弓弩很少,李德决定直接冲上去,凭着自己训练有素的部队击溃对方,然后再进行追杀,于是他们呐喊着冲了上去。

    唐军携带的弓弩也不多,也呐喊着直接冲了过来,很快两支队伍就猛烈撞击在了一起。

    双方刚一交手,百济人立刻就感觉到了压力。他们面对的唐军可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久经战阵的精锐,这些人都是跟随长孙顺德参加过许多次战争的百战老兵。他们拿着的武器虽然五花八门,却是他们从家中带出来的最趁手的兵器。

    从士气上来说,这些人这几个月来,都憋了一肚子的气,早就想找人发泄,这些百济士兵就成了他们出气的对象。而且,这一仗对于他们来说是生存之战,他们的身后是自己的家人,这一仗的胜败,决定着他们未来是否能够在这里生存下去,所有的唐军将士,都抱着必胜的决死之心。

    相比较而言,百济国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这些士兵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战争。他们之所以勇敢,是因为他们打过胜仗。他们战胜的对象就是迭罗国的那些手持农具、菜刀,几乎是手无寸铁的土著人。

    两下刚一交锋,百济人就伤亡惨重,坚持了不到三分钟,在惨重的伤亡面前,百济人就崩溃了,他们一窝蜂地朝着军马场方向跑去。李德控制不住溃散的士兵,被士兵们裹挟着一起逃跑了。

    唐军在背后紧追不舍,不断的有百济国的士兵,被追上来的唐军斩杀。

    李德等人拼命逃窜,终于遇到了迭罗国王子率领的援军。李德大喜过望,他拼命喊道:“快,快挡住那些唐朝人。”

    迭罗国王子付达宇高举着一把倭刀,等到李德跑到自己身边时,朝着他的脑袋一刀砍下,立刻就结果了他的性命,接着在他身后的上千名迭罗国人,将那些残余的百济人围住一阵砍杀。

    百济人傻眼了,在唐军和迭罗国人的夹击下,一个个吓得扔掉了手里的兵器跪在地上投降了。

    杨帆看到这种情形,下令手下停止了追杀。可是对面的那些迭罗国人,却毫不留情地将那些投降的百济人全部斩杀了。这些年来,他们恨透了这些百济人,有了唐朝人这样强大的外援,他们终于可以发泄自己的怒火了。

    杨帆跟这些迭罗国人语言不通,不知道该如何交流,只能拱手向他们表示感谢。迭罗国人也向他们行礼,说着些他们听不懂的话,但是充分表达了他们的善意。

    面对这种情况,杨凡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他只好派人去请司马炯过来。

    赵杲是李佑能够找到的唯一懂得迭罗国语言的人,他为司马炯和迭罗国王子做了介绍。这是一个新情况,是李佑和司马炯都没有想到的。在他们的预想中,迭罗国是敌方,他们上岛以后,要解除这些迭罗国人的武装,将他们的头脑斩杀或者逮捕,然后统治他们的百姓。

    可是,面对着对他们热情相迎的迭罗国人,过去的计划明显的行不通了,该如何处置司马炯也拿不定主意了。于是,他跟杨帆商量,先将他们的人安置在军马场,然后派出信使向齐王殿下请示。为了避免误会,司马炯严格约束唐军,不得对土著人进行侵扰。同时送给了迭罗国星主付达世,王子付达宇和徒内付赢北等人一些唐朝的唐刀,玻璃陶瓷器皿等礼物,充分的表达了他们的善意。

    迭罗国王宫。

    济州岛上面的建筑十分简陋,所谓的迭罗国王宫,比起长安城最穷的官员魏征的府邸也好不到哪儿去。魏征家好歹还有个院子,迭罗国王宫却连院墙都没有,看来传说中的济州岛“三无”是名不虚传。

    星主付达世问道:“唐朝人来到了这里,看来也是不走了,你们说该怎么办?”

    王子付达宇说道:“唐朝我听说过,那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比起百济来,要大上不知多少倍。我到海边看了他们的战船,最大的战船竟然有九根桅杆,要是打起来,百济人根本不是对手。

    咱们已经得罪了百济人,就不能再得罪这些唐朝人了。既然这些唐朝人不打算走了,咱们也无法赶走他们。我看这些唐朝人对咱们的态度挺好的,不如就跟他们谈谈,争取跟他们和睦相处。”徒内付赢北说道:“王子言之有理,相比起百济人来,这些唐朝人还好相处。既然他们对咱们没有什么恶意,咱们也跟他们的头领多多走动交流感情,争取能够谈成一个好的条件。”

    付达世点点头说道:“看来也只有如此了。”

    接下来,迭罗国主付达世亲自带人走访唐军军营,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当地的土特产。

    这天,迭罗国王子付达宇被司马炯请到了军马场的唐军军营,他说道:“王子殿下,你们得罪了百济人,他们是一定会回来报复的,而唐军的舰队也不可能长期地留在这里。”

    付达宇一听就急眼了,他说道:“你们要是走了,你们在这里留下的那些人怎么办?”

    司马炯说道:“这个请王子殿下放心,百济人最厉害的就是他们的海军,我们这次来首先就要打掉他们的海军主力。不过,这件事还需要王子殿下帮忙。”

    付达宇问道:“司马大人,需要我如何帮忙,请吩咐。”

    司马炯说道:“你看这样如何……”

    付达宇兴奋地说道:“好主意,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吧。”8)


………………………………

第四百八十二章 救救我家郡主吧

    百济国都居拔城。

    次杆率燕昌翰是百济国武王夫余璋的小舅子,也是百济国水师镇将,这天,他的府上来了一位迭罗国的客人。

    来人叫付邱敏,是迭罗国王子付达宇的远房侄子,也是付达宇的管家,以前见过燕昌翰。他一见到燕昌翰就哭丧着脸说道:“次杆率大人,请您救救我家王子,救救我家郡主吧。”

    燕昌翰看上了付达宇的女儿,派李德向付达宇提亲,正在等着他的回话儿呢。他看到付达宇派人来求情,知道好事儿就要成了。他打着官腔儿问道:“你们迭罗国的事情,不直接归我管,有什么事情你们去找五都府吧。”济州岛隶属于五都府管辖。

    付邱敏说道:“蒙大人看中,我家王子愿意与大人结亲,原本已经答应了李德大人,让他给大人您送信儿。”

    听到这了,燕昌翰感兴趣了,他说道:“李德怎么没给我回话儿啊?”

    “哎呀,大人,不得了了,就在不久前,有一伙唐朝人开着战船占了济州岛,李德大人也死了,唐朝人把我家王子也抓起来了,唐朝的将军还要娶王子家的郡主呢。”付邱敏说道。

    “嗯?唐朝人有多少人,多少战船?”燕昌翰问道。

    “六条战船,1000多人。”付邱敏说道。

    “就这么多吗?”燕昌翰问道。

    “就这么多。”付邱敏说道。

    “你怎么跑出来的?”燕昌翰问道。

    “唐朝人暂时还不熟悉济州岛的情况,我是半夜悄悄乘船离开济州岛的。那些唐朝人不打算走了,他们的舰队要在那里停留一个月,帮助他们的人在济州岛上建立什么济州县。”

    燕昌翰沉默起来,他要好好想想。不久前他听跟着倭奴国海盗去的人说了,唐朝有一支新型的舰队,装备着10艘左右的高大战船。现在在济州岛出现了六艘,这应该就是舰队的主力了。

    他说道:“你在这里等着,我去见武王陛下。”

    不久以后,百济王宫。

    武王夫余璋听取了燕昌翰的介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