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李佑的仓房里,李佑、张宝贵、喜鹊和白虎正在玩牌,张宝贵说道:“佑哥,我整天闲着也没意思,让我也上岸去打一仗吧。”

    李佑说道:“你要去也行,我跟薛仁贵说一下,给你一个军上岸去过过瘾。不过,你不要贪功,上岸后不得深入百济的纵深,意思意思得了。还有,你就负责指挥,不要冲在最前头了。你要是能答应我这些条件,就让你去。否则的话,你就跟我在这里玩牌吧。”

    张宝贵举起一只手,发誓说道:“我保证,上岸后纵深不超过十里地,行了吧?”

    李佑说道;“五里,不准超过这个范围。”

    张宝贵心道:“五里,也许连一个村子都见不到。”不过,他没有反驳李佑,反正上岸以后,自己看着办就是了。他说道:“好,我知道了。”

    李佑受到:“我再让周青给你派一个分队的特战队员,专门负责负责保护你到安全。”

    张宝贵十分感激李佑的关心,他说道:“佑哥,我会小心的。”

    这时,程咬金、薛仁贵和刘仁轨来了。程咬金说道:“”殿下,作战方案已经制定出来了。”

    李佑说道:“简单说说就行啦。”

    刘仁轨说道:“根据侦查,百济人的战船全部进入了岛礁群和江河的出海口等浅水地区,那里地形复杂,不利于我军的战船作战。因此,臣做出的海军的部署是,根据敌人战船数量多少,组成几支分舰队在海面上监视敌人的战船,消灭所有敢于出来的敌人战船的,同时,以三艘战舰为一组,组成巡逻队,消灭其它地方零散出现的百济人的战船。另外组织一个分舰队,掩护运输船,护送陆军登陆作战。”

    李佑说道:“你部署得很好,全面封锁百济海域,不光是要消灭百济人的战船,其他的任何船只,只要遇见,也要全部俘虏或者击沉,总之是不准任何百济人的船只在海面上出现。”

    “是,殿下。”刘仁轨高兴的说道。

    古代人的战船、商船和渔船,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区分,有时候不太好辨认。如果有所限制,对于海军的作战会造成一定的麻烦。有了李佑的这条命令,封锁起海岸来就简单多了。

    薛仁贵说道:“王爷,百济人既然决定了要顽抗到底,他们就一定会在陆地上做好了防范我军登陆的准备。王爷您提供的适合登陆作战的地点,一共有73处,他们不可能每一处都有那么多的兵力部署。臣的部署是,登陆作战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将四个军分为八支作战部队,利用刘将军的海军的机动性,由海军选择随机登陆作战地点。四处出击,上岸对百济人进行打击。

    各支部队进入陆地纵深不超过10里,如果遇到百济人重兵防守的区域,立即登船撤离。

    第二阶段,百济人熟悉了我军的作战特点以后,他们的兵力就会更加分散,来对抗我军的小股登陆部队。

    这时,我军就集中主力,选择一处地点登陆,进入陆地纵深较远的地方,给百济人以沉重的打击。

    李佑说道:“好主意。你们陆军的任务,不是要消灭百济人的军队,而是要对他们进行尽可能大的破坏。所有城镇乡村一律焚毁,青壮男子一律斩杀,年轻漂亮的女子全部带回来,其他的妇女、老人和孩子,尽可能的避免杀伤。抢劫便于便于携带的财物,带不走的也要一律捣毁。

    “这?”薛仁贵和刘仁轨都感到有点意外。因为以前无论在草原或者西域作战的时候,李佑都不主张对平民进行杀伤,因此他们不明白李佑为什么会这样说。

    李佑说道:“你们不明白,这些百济人还有那些倭奴国人,不同于西域的那些国家,也不同于草原上的那些国家。他们是最不要脸,最反复无常,最恶毒狠辣的人。对于他们采用感化的手段是没有用的。对他们要毫不留情的进行打击,采用最严厉的手段,打到他们恐惧为止。(和南京大屠杀相比,不太过分)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从心底对你臣服。

    你们尽管放手施为,一直打到他们承受不了,主动前来谈判为止。

    你们不要顾忌,就要像对付饿狼一样,将他们斩尽杀绝。出了任何问题都由我来承担责任。”

    程咬金说道:“殿下说的对,你们想想那些海盗是怎么对付咱们大唐的百姓的,他们连妇女、老人和孩子都杀。只许他们作恶,就不许咱们报复吗?”

    “是,王爷,臣等明白了。”

    程咬金说道:“作战部署定下来了,何时开始行动?请您下命令吧。”

    李佑说道:“你们来得正好,我今天做了一顿百济人的美食大餐。咱们先品尝一下,然后你们就开始行动吧。”

    晚餐开始了,李佑、程咬金、刘仁轨、薛仁贵、王珏、王国祥、程处亮和司马炯等人参加了宴会。

    桌子上的菜品有参鸡汤、烤全鸡、烤猪排、牛肉汤饭、传奇红鸡糕、爽口面和餐后茶点等,还有水果酒与香酒。

    李佑特地介绍了水果酒与香酒。百济人把添加花瓣或香料所酿成的酒叫“加香酒”,用水果酿出的称“水果酒”。用花瓣或水果泡出的酒,色泽优美,味道香醇。“加香酒”多用杜鹃花、菊花、莲叶;水果酒一般选用带酸味的水果如柚子、木瓜等。

    众人品尝了一阵儿,普遍觉得百济人饭菜不太合他们的胃口。程咬金说道:“水果酒与香酒还有倭奴人的香青酒,味道清淡了,比起咱们的‘长安春’来说,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张宝贵说道:“佑哥,你总说民以食为天,以吃货自居。可是我觉得你这样到处换着花样吃,其实并不好,因为每个人的口味儿都有自己的偏好和习惯性,其他地方的美食一般只是适合他们当地人,于一个吃货来说不一定是最好的享受。

    我以为,应该挑选出一定数量的你认为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品种,不断的深入研究,对它们精益求精,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白虎说道:“我不同意你的意见,王爷是最讲究美食的,每到一地换换口味尝尝鲜,有什么不好?大不了吃的不顺口,以后不吃就是。”

    刘仁轨说道:“我赞成白虎的意见,再好的菜,不换着样吃,也会倒胃口的。”

    张宝贵反驳道:“你们说话都是断章取义,我也没有说就只吃几样菜。我不是说一定数量吗?这个一定数量可以很多呀,几十几百都行啊。”

    喜鹊支持老公白虎的意见,她说道:“奴婢也觉得我家白虎说得有道理……”

    司马炯说道:“我赞成张公子的意见……”

    众人争论的热火朝天,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完全没有在意。

    晚宴结束了,司马炯单独求见了李佑,他说道:“殿下,臣很担心,东征军的作法会引起朝廷中一些大臣的非议。”

    李佑笑道:“别想那么多了,战争嘛,对敌人残忍一些是正常的,从古到今不都是这样儿的吗?”

    司马炯说道:“可是,咱们唐军的军纪中明确规定了对敌作战的时候,不准随意杀害平民的。”

    李佑笑道:“这样吧,你是军法官,你有你的职责。为了不让你为难,我派人把你关押起来,一切责任都由我来承担。”

    司马炯只是一番好意,他不想让王爷惹上不必要的麻烦。他急忙说道:“王爷,您说得是什么话?您对臣恩重如山,一切事情臣都愿意跟你一起承担。”

    李佑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兄弟。”

    司马炯心中大为感动,心道:“我就是舍了性命,也不能让王爷担着违纪的责任,万一真的有事,我会独自承担监管不力的责任的。”

    夜幕降临了,在清凉的海风吹佛下,一艘艘雄伟的风帆战列舰,鼓起风帆向着各自预定的作战位置驶去。

    在一艘运输船上,张宝贵站在船楼上,望着漆黑的海岸,心中充满了战斗的渴望。在他的身后和下面的甲板上,上千名隶州兵组成的第三军的将士们同样心潮澎湃,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现出紧张和激动的神情。

    运输船停下了,一条条游艇和舢板放了下去,张宝贵和士兵们顺着软梯上了舢板,朝着黑洞洞的海岸划去。


………………………………

第四百九十二章 处处是京观

    张宝贵等人上了岸,先前上岸的斥候报告说,在前方一里的范围里,没有发现百济人的影子,这一代没有百济人的军队布防。

    张宝贵和第三军的军使孙永胜蹲在地上,在一群士兵的遮挡下,他们点亮了马灯,查看铺在地上的一张地形图。

    在登陆之前,他们已经审问了熟悉这一带地形的百济战俘,知道距离这里三里多路有一个800多人口的镇子。

    在经过他们带来的战俘的确认后,张宝贵等人压着那个俘虏,朝着那个镇子奔去。

    不久以后,张某贵等人就看到远处有一片黑幽幽的建筑,个别的地方还有着星星点点的亮光。

    张宝贵和第三军的军使孙永胜,各自带了600人,朝着那个镇子包围了过去。到了距离镇子200步左右,部队停了下来,按照计划首先由特战队的一个小队,前去打开城门。

    特战队员们来到了镇子跟前,发现镇子大门处有一些手持刀枪的民兵在把守,没有发现军队的影子。

    百济人两面环海,海岸线实在是太长了,他们没有那么多军队能够将整个海岸线都进行布防,只能在通往重点城市的海边和道路上,进行重点布防。

    士兵们避开大门,找到了一处背静的围墙,从那里爬了上去,上了围墙之后,他们进入了镇子里面,朝着大门方向摸去。

    张宝贵带着队伍紧盯着大门方向,不久就看见那里亮起了灯光。灯光连续画了几个圆圈,表示大门已经被夺下了。

    张宝贵一声不响地带着队伍朝着大门跑去,就在他们快要到大门口的时候,大门那里响起了喊杀声。一些被惊醒的壮丁们和特战队员们发生了交战。

    张宝贵大喊一声:“杀呀。”朝着大门口猛冲,官兵们也都呐喊着向前冲去。

    那些和特战队员们交战的壮丁们,看到如此大的队伍冲了过来,顿时吓得四散逃窜。这时,在镇子另一侧的第三军军使孙永胜,听到了镇子里的动静,也带着队伍冲了过来。

    镇子里响起了喊杀声、惨叫声、妇女和孩子们的尖叫声。大约半个小时后,镇子里安静了下来,接着就燃起了冲天的大火。

    不久以后,在镇子的北面朝着内陆方向的一个路口上,张宝贵带着一群士兵,将200多颗百济人的人头堆成了一堵墙。那200多颗人头流着鲜血,在凄冷的月光下,狰狞的面目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这个就叫做京观。

    京观不是唐朝人首创,它的发明人是高句丽人。隋炀帝东征高句丽战败后,10万大军投降了高句丽人,结果全部被斩杀了。他们的头颅被堆放在鸭绿江边,形成了一道长长的墙壁,高句丽人称之为京观。现在已经数十年过去了,那些早已化为枯骨的头颅依然摆放在那里,象征着汉民族的耻辱。

    随后,张宝贵等人押着抢来的妇女和财物扬长而去,他们来到岸边,登上了舢板和游艇,然后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上。

    薛仁贵亲自带第一军的部分官兵登上了海岸,他选择的目标是百济人的一个屯田所,里面有500名士兵。他们隶属于海防部队平时以种田为主,战时投入战斗,有一定的战斗力。此时他们已经接到了通知,严防唐军登陆作战。

    尽管李佑规定不以杀伤对方的军队为主,可是薛仁贵认为,如果能歼灭对方的军队,对于他们的打击会更大。因此,他主动选择了这样一个目标。

    屯田所虽然是不是百济人的精锐部队,但是他们毕竟是军队,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他们得到了通知以后,做了准备,晚上睡觉穿着衣服,兵器也放在了房间里。并且朝着海滩方向放出了警戒哨。

    百济人的屯田所不是城镇,没有高大的围墙,只有不到两米高的单薄的土墙,大门也是一扇木质的栅栏门。

    这些情况,薛仁贵早已从俘虏那里了解过了,对于里面的兵力部署,军队的训练程度,兵器装备的情况等等,都已经心中有数。上岸以后,他没有派特战队前去摸营,因为在夜间敌人的岗哨尤其是暗烧的位置很难摸清。他决定采取的战术是,全军迅速接近屯田所,假如百济人的岗哨发现了唐军的行动,全军就立刻发起进攻。

    等百济人从睡梦中惊醒,要去拿武器,然后要去整队,这都需要一些时间。这些时间就足够唐军冲进敌人的营垒了,仍然能够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薛仁贵等人排着六列纵队,借着微弱的月光,朝着敌人军营的方向行进,不久以后,他们就看到了前面的一批大片建筑物。

    百济人这些年也打过仗,不过是在海上进行过交战,陆军的士兵们很多年没有打过仗了。屯田所的这些士兵都没有任何战争的经验,他们也听说了唐军大概来了几万人,能够登陆作战的充其量也就1万人。这么大的海防线,他们这里也不是什么重要目标,唐朝人来这里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他们的警惕性也不是很高。

    他们只在大门口放了两个岗哨,在距离屯田所围墙几十米处放了两个暗哨。

    海滨的夜间潮湿阴冷,两名穿着单衣的百济士兵,躲在一处水渠的后面,迷迷糊糊的打盹儿。

    突然,他们听到了一阵脚步声。这些脚步声虽然很轻,但是数量众多,将他们惊醒了。一个士兵坐直了身子,从水渠上向外望去,就看到了黑压压的一片人影。

    他惊叫一声:“不好啦,唐朝人打过来了。”朝着屯田所的大门撒丫子就跑,另外一个士兵也急忙跟着他跑去。

    薛仁贵大喝一声:“冲。”一马当先向前冲去。

    听到喊声,屯田所里乱了起来,士兵们慌乱地向院子里跑来,不等他们列队完毕,唐军的大队已经冲进了大门。

    一半是农民一半是士兵的屯田所的士兵们,原本就没有什么战斗经验,身上几乎没有铠甲,兵器也是五花八门的,又是仓促之间应战。面对着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有备而来的唐军,几乎在瞬间就垮了下去。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屯田所里所有百济人都被肃清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令薛仁贵有些头疼了,按照齐王殿下的要求,他要将这些士兵全部斩杀,设置京观。

    可是,由于百济人的战斗力太过低下,他们抵抗了没几下就投降了,在战斗中被杀死的只有几十人,其余的都成了俘虏。让薛仁贵杀掉这些已经投降的俘虏,他干不出来。

    他想了想以后,做出了一个决定,把那些已经受伤的士兵,和一些看着不顺眼的士兵,拉出来了一些,当着其他士兵的面将他们斩首。把他们的头颅和以前被斩杀的那些士兵的头颅,凑足了100颗左右,当着活着的百济人士兵的面,摆成了京观。

    那些活着的百济人士兵们一个个被吓得屁滚尿流。

    薛仁贵从他们里面挑出了300名身强力壮的士兵,让他们扛着屯田所里的粮食等物资运回海边,上了运输船。剩下的100名左右的老弱病残的士兵,每个人割掉了一只耳朵后,放走了他们。他觉得让这些士兵把这里的情况出去宣传一下,对于造成百济人的心理恐慌效果会更好一些。

    第二天早饭后,李佑和程咬金和正在喝茶,薛仁贵等人过来报告了昨晚的行动,各支部队的收获都很大,不过,在统计战果的时候,有件事情却出乎了李佑和程咬金的预料。

    派出去执行任务的各支部队,都抢劫了大量的财物,也都按照李佑的要求,在各个地方设置了京观。可是,他们却带回来了大量的百济人的男子,女子的数量反而很少。

    薛仁贵怕手下的将领们受到责罚,他说道:“王爷,臣攻占了敌人的屯田所后,敌人没有怎么反抗就投降了。臣原本想将他们全部斩杀,后来想到这些人活着也许有用,把他们押回来,让百济国王来赎人,不是又能够赚到一笔财富吗?于是,臣就自作主张将他们押了回来。”

    他手下的将领们,除了跟张宝贵去的第三军的那一队人,其他三个军的军使,一起说道:“王爷,臣等也是这么想的。”

    李佑知道他们是不肯滥杀无辜,心中十分感慨:“我中原王朝的还真的是礼仪之邦,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儿吧。”他没有责备他们,说道:“你们做得对,这件事就这样吧。你们的收获都很大,你们把功劳报上来,让司马炯给你们记录下来,等回到大唐论功行赏。”

    众人看到王爷通情达理,心里都很庆幸。

    张宝贵有点儿傻眼,这里边还只有他一个人坚决的执行了李佑的指令。他有点儿委屈地说道:“佑哥,他们都做对了,那是不是说我做的就不对了?”

    李佑说道:“”行啦,你做的最好行了吧。”

    “嗯,这还差不多。”张宝贵兴奋地说道。

    众人看着他的样子,都不禁发笑。

    接着,刘仁轨汇报了海军行动的情况。他们昨夜击沉了四艘百济人的战船,一艘运输物质的商船。

    接下来他们研究了下一步的行动。按照计划,海军搭乘海军陆战队,今天白天攻占百济人的全部重要沿海港口,陆军今天上午休息,下午开始继续选择攻击目标进行攻击。

    百济国都居拔城。

    从这天上午开始,武王夫余璋不断接到了各地传来的噩耗,唐朝人战斗力的强悍和残忍程度都出乎了他的预料。


………………………………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敌变我变

    “陛下,不好了,唐军攻占了新游港,我水师损失了6条战船。”

    “陛下,唐军血洗了干成镇,我百姓死伤了300余人,妇女被掳走了80余人。”

    “陛下,唐军在高英镇摆了京观。”

    “陛下,唐军在……”

    一个大臣哭道:“现在,我府上的一艘商船被唐军击沉了,我夫人的妹妹被唐军掳走了。呜呜,请陛下救救他们吧。”

    “够了,都给我闭嘴。”武王夫余璋面色铁青,大声吼道。

    王宫里顿时一片安静,只有那位大臣忍不住小声地抽泣了几下。

    武王沉思了一会儿,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大家有什么意见?”

    宰相(官名难记,采用相当于唐朝的官名)说道:“陛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不如我们就答应了他们的条件吧?”

    户部尚书说道:“陛下,臣查看了一下,近几年来风调雨顺,国库有很大的盈余,即使支付了唐朝人所要的那些费用,对于整个朝廷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可是不答应唐朝人的条件,这样下去,造成的损失会远远超过唐朝人所要的那些费用。臣建议答应唐朝人的条件。”

    大将军扶余槐说道:“陛下,不行,唐朝人给咱们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咱们如果就这样屈服了,如何向臣民们交代?”

    礼部尚书说道:“大将军,不屈服又能怎么办?你们能把唐朝人打走吗?”

    一位将军说道:“陛下,这件事万万不能答应他们,去唐朝登州参与抢劫的人中,有很多人是咱们百济国的官兵,把他们交出去会严重的影响我军士气的。唐朝人如此残忍,我军民都十分愤慨,如果向唐朝人屈服了,有损于陛下的威严。”

    “陛下,臣赞同答应唐朝人的条件。”

    “陛下,臣反对。”

    两派争论不休。

    武王夫余璋是个狠辣的人物,他经过了深思熟虑后说道:“唐朝人欺我太甚,我绝不能对他们屈服。从现在起,再有敢说向唐朝人屈服的人,我绝不留情。”

    说着,他拔出了宝剑,一剑砍下了几案上的一只角来。他使的这一招,是向《三国演义》里孙权的在赤壁之战时的招数学的,他看过从唐朝人那里买来的《三国演义》,很喜欢这本书。

    大将军说道:“陛下,唐朝人仗着他们的战船厉害,可以随意侵扰我们的海疆,的确是不好对付。臣倒是有一个主意,可以迫使他们退兵。”

    武王说道:“你有何良策?说来听听。”

    大将军说道:“唐朝人对我国肆意骚扰的这么多起事件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不敢深入我百济国纵深,是因为他们的兵力少,不敢深入我国内陆。他们携带的给养有限,也不可能长期在海上停留。

    臣的建议是,在海滨实行坚壁清野,逼迫唐军深入我纵深作战。只要他敢进入我纵深腹地,我就可以集中大军围歼他们。如果歼灭了他们的陆军的主力,他们必然就会退兵。如果他们不敢深入咱们的腹地作战,得不到我百济国的粮草进行补充,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自动退去。”

    大臣们议论纷纷,因为百济国是濒海国家,他们在海边有不少地方比较繁华,要是实行坚壁清野,造成的损失也会很大。

    武王夫余璋考虑再三,果断的下了决心。他说道:“我百济国是英雄的国度,绝不能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