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刚才看了纸币,虽说印刷技术以及上面的防伪技术已经很高超了,可是民间的高手很多,这些纸币的防伪技术,未必就不能被别人仿造。
臣不敢说大话,就是上面的印章和花纹,臣的水平虽然不高,但是仿照起来,臣觉得也不是十分困难。”
魏征还有一大业余爱好,就是雕刻印章,他不仅在这方面技艺高超,因为和别人交流刻制印章的技术,还认识了不少高人。因此,他觉得纸币的防伪技术有被仿造的可能性。
钱币就是财富,对那些贪婪者的诱惑是极大的,就像开元通宝一样,户部铸造出了开元通宝,就有人进行了仿造。假如朝廷发行了纸币,也一定有人会动这方面的脑筋。一旦因为纸币本身出现了问题,那么对整个社会的创伤会是十分巨大的。
而且由于纸币本身的成本问题,比起仿造开元通宝,对于社会造成的危害会更大。
听到魏征所说的有道理,李世民犹豫了起来。
“房谋杜断“,房玄龄善于谋略,脑筋转得快。他说道:“陛下,魏大人说的有道理,臣建议,一方面对于纸币的印刷防伪技术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拿出一些半成品,在一定范围内让更多的人来测试,来保证纸币的安全性。”
这是李佑所做的事情中,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质疑。
高静明可是把李佑当财神爷的,他可不想打击李佑的积极性。他打了圆场说道:“千百年来,一直都在使用着金属货币,日子也都这么过来了,纸币的发行也不急于在这一两天。既然魏大人说的有道理,那么再谨慎一些就更好了。”
大家都看着理李佑,看他怎么说。李佑虽然认为魏征质疑有些多余,因为制造印钞纸的工序不是一道,而是很多道工序,没有一个工匠能够全部掌握。从这一点上来说,印钞纸的安全基本上是有保障的。
不过,魏征讲的道理是对的,货币对于社会的作用实在是太重大了,谨慎一些没有什么坏处。
于是,他说道:“父皇,儿臣认为魏大人言之有理。那么,就依照魏大人的意见,拿出一些半成品到市场上,先进行下测试,一方面看看客户们的接受度,另一方面检验一下纸币的防伪技术。”
李世民说道:“好吧,既然如此,纸币的发行就不急于在这几天了。制造印钞纸的技术一定要严格保密,防伪的技术也要不断地加强。”
“陛下英明,臣等遵旨。”众人一起说道。
离开了两仪殿,魏征特地等着李佑,跟他一起往外走,他说道:“殿下,臣对纸币提出了质疑,您不会有什么想法吧?”
李佑说道:“魏大人,我知道你是为我着想。这件事情太大了,万一出现了问题,就是天大的事情。你的心意我明白。”
魏征是真的爱护李佑,李佑这么多年来,为朝廷解决了太多的问题,可是以前所有的问题加起来,都不如眼前的这件事情大。万一出现了问题,李佑以前所有的功劳都不管用了,他很有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情,彻底断送了前程。
魏征说道:“据臣的了解,民间有很多高手,他们仿造的技术十分高超,在纸币的印刷技术上,请殿下在多动一些脑筋。”
无论是古代和现代,不仅有受到利益驱使的人,他们为了利益去进行仿造,还有些人仅仅是为了兴趣,就去破解别人的技术。比如说黑客仅仅因为好奇,就侵入别人的网站,或者解别人的密码等。
齐王府。
午饭时,高贺年来了。李佑笑道:“高贺年,你来的正是时候,陪我喝几杯。”
高贺年笑道:“谢王爷了,臣是专门儿挑午饭时间来的,就是想品尝一下咱们齐王府的美食。”自从他出去担任了军医学校的校长以后,回齐王府的次数就少多了。他十分怀念在齐王府的日子,尽可能找时间回来看望李佑。
席间,两人谈论了一阵孩子的话题,高贺年说道:“王爷,您的王妃们眼看着就要生产了,臣的夫人对于生产很有经验,到时候她会来帮忙的。”
柳飞絮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她和高贺年是同门师兄妹,不仅武艺高强,对于医术也有很深的研究,再加上生过了两个孩子,对于接生有着自己独特的经验。
李佑说道:“那太好了,我就提前谢谢了。”
高贺年说道:“王爷,其实臣今天来,还有另外一件事。”说完,他拿出了两张100文的纸币,说道:“王爷,您看看这个。”
李佑接过来看看,顿时大吃一惊,他问道:“这是什么人弄的,竟然如此厉害?”
两张纸币虽然纸张有些差异,可是上面印刷的图案,以及防伪的标记,竟然几乎一模一样,不是专业人士,基本上看不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高贺年担忧地说道:“王爷,这些人完全能够仿造纸币上的图案,您发行纸币的风险太大了。”
李佑问道:“这些人是什么人?”
高贺年说道:“王爷,关于他们的身份,臣还是不能说,不过,您如果同意的话,臣可以让他们为朝廷效力。”
李佑很信任高贺年,不过,纸币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可不敢交给一些来历不明的人参与。他说道:“这件事让我再想想。”
高贺年说道:“王爷,如果您信不过这些人,臣倒是有一个主意,你看这样如何……”
………………………………
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造不出一颗螺丝钉
长安城局民的分布,有着两大特点,其一是东部的人口较多,西部人口较少。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势较高,人们在建房的时候,喜欢住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第二个特点是,东北部的居民相对较为富裕,西南部就是长安的贫民区。因为东北部是皇城以及围绕着皇城的权贵圈子,西南部居住的是地位较低的平民。
唐朝时西市的繁盛要远远高于东市,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里面的商铺面积小,商贾们为了储存货物和自己居住,就是要租住当地居民的房屋。长安东部的房租较贵,商人们为了交通方便,也节省开支,大部分选择了西市是附近的房屋,这就造成了西市的客商多于东市。
永阳坊是长安城西南角顶端的一个坊间,这里是长安标准的贫民窟,完整的独门宅院都没有几个,居民们大部分住在大杂院里。
这天上午,在一间破旧的房屋里,有一位躺在床上的中年人,这个中年人看上去面色苍白,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在那里闭目养神。
这时,房门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娘,这位小娘的脸色灰暗,样貌也很普通,她说道:“阿爹,我回来了。您好点了吗?”声音如空谷幽兰,让人倍感舒适,心旷神怡。
中年人睁开了眼睛,有气无力地说道:“嗯,好多了。”
小娘放下手中的篮子,来到床边,扶着那个中年人坐起来靠在床头,在他的背后靠上了一个枕头,让他能够舒服一点。她去打了一盆水,服侍中年人洗了手,在床上摆上了一张小方桌,然后从篮子里取出饭菜,服侍他吃饭。
中年人说道:“若雨,你也一起吃吧。”
小娘名叫古若雨,她说道:“阿爹,您先吃吧,我刚回来,歇息一下再吃,一会儿我再烧点儿汤。”
她先走到一边,打了一盆水,低下头去洗脸,当她洗完了脸,擦干脸上的水痕之后,她的样貌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原来,她出门的时候是化了妆的。
她的样貌很难用具体的词汇来形容,她眉若远山,眼如星子,淡然而悠远,隽永而朦胧,清新而灿烂,纯粹若稚子。如果李佑看到,一定会说她很像后世那个清纯的电影明星。她虽然身穿着一身灰色的粗布衣裙,却难以掩饰她窈窕的身材和身上自然散发的女性魅力。
小娘名叫古若雨,她说道:“阿爹,您先吃吧,我刚回来,歇息一下再吃,一会儿我再烧点儿汤。”
中年男子继续吃饭,古若雨点起了蜂窝煤炉子,烧上了水,回到床边坐下。她注视着父亲,欲言又止。
中年男子看到他的样子。说道:“若雨,今天外面有什么趣事儿吗?”他每天在屋子里待的烦闷,若雨平时就将自己外出遇到的事情,回来跟他说说。
古若雨小心翼翼说道:“阿爹,朝廷贴出告示了,要举办雕版技艺大赛,主要项目是木刻、牙刻和铜刻。”
“什么,铜刻?”中年人吃惊地说道。
“是的,阿爹。”古若雨说道。
中年人名叫古坣,他是一位雕刻艺人,三年前,他们从晋阳来到了长安,替一家坟典行(书店)刻版为生,由于他身有残疾,刻版的速度慢,只能够雕刻图书的封面和扉页,勉强可以糊口。
古坣的眼神明亮了一会儿,随即恢复了暗淡神色,他问道:“告示上怎么说的?”
古若雨说道:“这次雕版技艺大赛由齐王殿下和魏征大人主持,大赛获奖者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励,还可以进入齐王府做事,享受朝廷的俸禄。阿爹,女儿觉得您可以试试。”
古坣很快就摇了摇头说道:“算了吧,我还是不去了。”
古若雨说道:“阿爹,您的那手铜刻绝技,也该展露出来了,为什么您一直不肯使用呢?”
传统文化艺术雕刻门类,一般人熟知篆刻、竹木刻、陶刻、牙刻、砖刻等等。唯独铜刻,则知之甚微。铜刻艺术顾名思义,教课的材料是铜,是集书法、绘画、篆刻等诸多艺术于一炉的艺术。铜刻式微,奏刀局限于方寸之间,精巧操刀难点颇多。主要用于文房四宝、珠宝戒指等铜制工艺品。
古坣经常在家中关起门来,偷偷的进行铜刻,他雕刻出的制品,可谓独具匠心,美轮美奂,却从来不肯将雕刻出来的成品拿出去贩卖。经常在雕刻完毕后,又亲手将它们毁掉,然后在那里默默地流泪。
古若雨不止一次地询问过他原因,可是古坣不肯说,而且还让她严格保密。
看到父亲再次摇头,古若雨不再追问,盛了一碗汤,递给了古坣,自己也开始吃饭了。
齐王府。
李佑说道:“魏大人,纸币防伪技术,可以采用雕刻凹版印刷。”
软妹币的印刷主要是以凹版印刷为主(有部分用凸版和胶版印刷), 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它的严肃性和防伪性。凹印版经雕刻而成,其图案线条呈凹槽形、低于印版的版面,涂布油墨印出图案后,油墨附着于钞纸上,凸出于纸张表面,图文线条精细、层次丰富、立体感很强,用手触摸有明显的凹凸感。雕刻凹版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第五套人民币的伟人头像、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标记等处。特别伟人头像应用手工雕刻凹版,以其工艺复杂、图案唯一性和投资成本高等因素,带有极强的不可模仿性和防伪性能。
李佑虽然有科技图书馆带来的先进科技,可是在唐代却缺乏相应的材料,切削工具等,他还他原本还想着将来要造汽车飞机之类的东西,可是他发现在这个时代,就连一颗螺丝钉也造不出来。
他原本想制造雕刻凹版印刷机,却发现以唐朝工匠的水平是无法完成的,因此他才采用了刻版印刷,以多个工匠的刻板进行交叉印刷。即使如此,还是能够被高贺年等人仿制。
最终,他想到了采用铜刻凹版印刷技术,制造部了一体机,就制造不同的雕版,印刷不同的部位,再结合其它雕版进行按季进行暗系和其他标记的印刷。有了这些手段,在加上印抽纸和特殊油墨等独家秘诀,做到纸币的防伪基本上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为了精益求精,李佑决定举雕版艺术大赛,从中选择雕版高手,再核实他们的身份,完成纸币的印刷雕版。
这天,雕版艺术大赛在齐王府正式召开了,来自长安地区以及周边州府的81位雕版高手参加了比赛。
大赛开始后不久,一位年轻的小娘来到了齐王府门前。
………………………………
第五百二十章 尘封的往事
第五百二十章尘封的往事
齐王府。
齐王府的侍卫们,可以说是所有王府的侍卫中,最自豪也最有战斗力的侍卫了,齐王殿下经常外出打仗,他们跟着王爷经历过了很多大场面,其他的王府的侍卫们就连长安都很少离开过。
按说齐王府的侍卫们应该个个很牛叉,行为举止很嚣张才对,可是恰恰相反。齐王府的侍卫和其他工作人员,对待外人的时候,态度却相当的谦和。
齐王李佑对强横的敌人,那是异常的凶狠,对待自己人,尤其是普通百姓,态度却十分和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王爷是什么样子,底下的人也跟着学成了什么样子。
此刻齐王府里正在有大事进行,当齐王府的门卫看到走过来一个寻常百姓家的小娘的时候,没有简单地将她驱赶,而是态度和蔼地问明她的来意。
来人正是古若雨,她说道:“侍卫大哥,我父亲也想来参加雕版艺术大赛,可是他的双腿行动不便,奴家这里有他雕刻的作品,麻烦您递给齐王殿下。”
说着,她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
这女孩儿的声音太好听了,侍卫们不由得对她仔细关注,遗憾的是这位小娘的长相却太过普通了。
侍卫打量了她一下,接过她手中的布包后说道:“我替你转交可以,但是必须先检查一下。”
古若雨点头说道:“请大哥检查吧。”
侍卫打开后看看,见到是一个孩童经常在脖子上戴着的普通的金锁,也就是铜锁。他说道:“你在这里等着,我这就过去替你转交给我家王爷。”
正在这时,远处来了一队车马,侍卫们一看,急忙喊道:“众人赶紧离开,圣驾到了。”
果然,是李世民龙撵驾到了。
原来,李世民也是个篆刻爱好者,他处理完了手边的事情,也跑到了齐王府来看热闹。
古若雨离开了齐王府的大门,被侍卫们拦阻在远处,眼看着李世民的龙撵进入了齐王府,她不知道自己的东西能否交到齐王殿下手中,就一直在外面等着。
那个接过了古若雨金锁的侍卫,忙着布置李世民的安全保卫,一时将古若雨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此时,雕版艺术大赛已经进入了尾声,参赛者的作品已经都呈上来了,李世民、魏征、萧乾等篆刻高手正在品评。
参赛的题目只有一样,要求参赛者雕刻李世民的一首诗:“赐萧乾: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李世民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书学右军,英俊雄迈之气超过了右军。他首创以行书入碑,可以称上古今帝王书法之冠。他还自创了飞白体,成就斐然。
这首诗的前两句,要求参赛者,用此时雕版最常用的真体,后两句,要求参赛者模仿李世民的飞白体。
不久以后,比赛的结果出来了,木雕、牙雕和铜雕的前三名分别被礼部的一位官员、长安的一位坟典行的雕刻师和陕州的一个学校的教师夺得了。
李世民十分高兴,在颁奖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随后,跟众人一起讨论纸币的印刷问题。
魏征说道:“陛下,臣觉得木雕和牙雕的作品已经可以说是什么完美了,可是这铜雕似乎还缺少点神韵。”
李佑对于雕刻一知半解,可是他也赞同魏征的意见,觉得还是有些不满意。毕竟要进行的雕刻凹版印刷是以铜雕为主的。他说道:“魏大人言之有理,这铜雕的精细和神韵似乎还有些不足。”
高静明说道:“陛下,臣觉得差不多了,有了齐王殿下特种的印钞纸和油墨,再加上木雕、牙雕和铜雕一起使用,完全可以做到防伪了。再说了,这次比赛是有时间限制的,铜雕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有了足够的时间,再加上精雕细琢,做到精益求精应该不是问题。”
长孙无忌说道:“高大人言之有理,臣赞成他的意见。”
房玄龄也表示赞成。
这时,高贺年悄悄地对李佑说道:“王爷,臣倒是知道一个人,他的铜雕技艺堪称一绝。”
你又问道:“此人现在何处?”
高贺年摇摇头说道:“臣已经有十几年未见到此人了,也不知道他现在下落。”
李佑和高贺年的谈话的声音虽小,却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他脑海中想起了一个人,勾起了他的回忆,一时之间,他沉默了起来。
不久以后,他摇了摇头,似乎在赶走萦绕在头脑中的往事,他说道:“就按照高静明的意见,你们开始研究吧。”
“臣等遵旨。”众人一起答道。
李世民等人离开了,李佑等人在大门口目送李世民的身影消失,正要回转府中,一个侍卫说道:“王爷,有个小娘给您送来了一个金锁,请您过目,”说着递上的那把金锁。
李佑接过来把玩了几下,只觉得这金锁雕刻得十分精美。他的水平有限,一时不好评价,就交给了魏征。
魏征接过来一看,惊喜地赞道:“这才是最精美的铜刻呢。”
萧乾接过来看了看,说道:“殿下,你看这上面的铜刻,笔力遒劲,园转方直,实在是太精美了。”
李佑看不出具体的精美之处,可是他看到上面字体的美观程度极高,而且那些直线笔直均匀,就像是用尺子比着雕刻出来的,在硬度很高的铜上作画,极其难得。
他问道:“是谁送来的,人呢?”
那个侍卫朝着外面望去,远远地看到了那个小娘,就朝着她走去。
这时,高贺年说道:“萧大人,让下官来看看。”萧乾就把手中的金锁交给了他。
高贺年看过之后,不由得脸色大变,他强烈的控制住自己的惊讶,没有叫出声来。他说了句“不错”,就把金锁又递给了萧乾。
不久以后,那个侍卫带着古若雨走了过来。
………………………………
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人必须留下
李佑见到古若雨,亲切地问道:“这位小娘贵姓?”
古若雨虽然家境不好,可是她的父亲对她极其是疼爱,省吃俭用,从小教授她诗文书画。她喜欢诗词,尤其是喜欢齐王李佑的诗词,她买不起《李佑诗集》,为了省钱,她抄写下来了很多李佑的诗,自己定制了一本,做了封面和扉页,看上去比起买来的《李佑诗集》更有温馨的韵味。
少女怀春,古若雨心中也有着朦胧的诗情画意,她曾经远远地望见过李佑,对他的面貌看不真切。此刻,当李佑亲切的笑容出现在她的面前的时候,她的心中一阵恍惚,竟然没有听到李佑的问话。
对于这种情景,武珝见惯不怪,她说道:“王爷,总不能就站在这里说话吧,请这位小娘进去说话吧。”
李佑笑道:“说的是,到里面谈吧。”说着,他和萧乾、魏征等人向里面走去。
武珝来到古若雨的身边,伸手握住了她的手,说道:“这位姐姐,跟我来吧。”两人年岁相当,看上去古若雨的年纪显得略微大一些。
古若雨知道武珝身份尊贵,急忙向她行礼,然后跟着她王府向里面走去。
当武珝握住古若雨的手时候,感到有些诧异,只觉得她的手掌有些粗糙,手背却异常滑腻,大概是这个女孩儿的皮肤很好,经常用手干活,手掌被磨得粗糙了。
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却发现她手上的皮肤异常白皙,手腕更是光滑细腻,这和她脸上的和脖子上肌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她不由得警觉了起来。
到了客房里,李佑首先介绍了萧乾、魏征和高静明,古若雨面对这些大人物,难免有些紧张,一个个地向他们行礼。
李佑为了让他放松,示意武珝让她坐下,武珝就拉着她的手,陪着她坐在了沙发上。
李佑拿着那把铜锁,问道:“古小娘,这把金锁上面的字迹是何人所刻。”他已经看出来了,这把金锁不是一个人制作的,上面的字迹是后来另外一个人添加上去的。
他最感兴趣的就是上面的字迹,这些字迹是一组日期,都是大写的数字,唐朝的繁体字十分复杂,数字也一样。这些字迹刻在方寸之间,竟然各个端正清晰,比起后世电脑刻录的也不遑多让。,纸币的印刷要的就是这个。
古若雨听到王爷问话,急忙又站起来,说道:“回王爷的话,是奴家的父亲所刻。”
李佑还是有些不放心,问道:“我说不是这把金锁,而是上面的这一行字。”
古若雨说道:“奴家知道,这把金锁是奴家阿娘留给我的,上面的那行字,是奴家父亲为了记住奴家的生日,亲手刻上去的。”
李佑说了口气,微笑着说道:“古小娘,请坐吧,以后就坐着说话。”
李佑问道:“你父亲他人在哪里?做什么营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