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倍,质量也会远远高于他们的制作水平。
可以说,大唐现在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兵器制作基础,也就有了更大的战争潜力。当然了,用在民用上,大唐的工业制造发展也是上了一个台阶。”
在李佑的帮助下,大唐的工农业、科教卫生各个方面都在加快发展,原本整体实力就高于周边国家的大唐,越来越拉开了与同时代的国家的差距。
李世民很高兴,说道:“干得好,朕要大大地奖励你们。”
李佑忽然有些烧包了起来,他说了一番话,直接遭到了众人的质疑。
………………………………
第五百五十九章 深层次的信任
李佑也有些激动了,他说道:“父皇,这只是刚刚开始,您刚才说的10个轮子的马车,也不过能够运送5000斤货物。儿臣准备下一步要制造一种运输车辆,一次可以运送上千人,运输货物10万斤以上。”
李佑的话音一落,众人立刻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尽管李佑的威信极高,可是他说的这件事情,完全颠覆了人们的想象。
工部尚书皇甫睿问道:“殿下,这件事恐怕做不到吧,这么大的马车需要多少匹马?又得建造多大呢?马路上也跑不开吧?”
包括李世民在内,都觉得李佑这次有点儿不靠谱了。
接下来,李佑说出了一句更加雷人的话。他说道:“父皇,这种车辆不用马拉,自己就会跑的。”
“什么?这怎么可能?”众人议论纷纷。
李佑刚想跟大家讲蒸汽机和火车,忽然发现自己说要说的这件事确实是有点儿不靠谱,因为大家都习惯眼见为实,就像是眼前的四轮马车一样,现在说蒸汽机和火车有点儿为时过早。
他笑了笑就不再说下去了。
这时,魏征说道:“陛下,臣相信齐王殿下。”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相信五弟。”
“臣相信齐王殿下。”高静明说道。
“臣相信齐王殿下。”侯君集说道。
“臣相信齐王殿下。”众人纷纷说道。
李世民虽然觉得李佑说的事情太过诡异,不过,自己的这个儿子以前说的离谱的事情多了,可是却每一件事情都匪夷所思地实现了。
他说道:“嗯,朕也相信李佑。”
李佑心中有些感动了,被人信任是一件十分重要和荣耀的事情,他也觉得是时候研究蒸汽机和火车了。他为了不辜负众人的信任,决定给众人科普一下蒸汽机的知识。
他说道:“父皇,您见过炉子上的开水吧?”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这个和你说的事情有关吗?”
李佑说道:“开水烧开的时候,里面的蒸汽会将壶盖顶起,也就是说当水被加热以后会变成蒸汽,蒸汽就会产生力量,因此才能够将壶盖顶起。
我所要说的是发明一种机器,这种机器就是利用这种原理。首先用煤燃烧将机器中的水加热,然后利用产生的水蒸气作用于车轮上,推动车辆前进,这种机器叫做蒸汽机。”
“原来是这样啊,有道理。”众人都是大唐的精英分子,虽然他们不知道具体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可是利用水蒸气产生的力量推动车轮前进,他们都认为可行。
李佑说道:“父皇,蒸汽机的力量是很大的。我们把蒸汽机做成一个车头,用它来代替马匹来拉动车厢,就能够拉得动几万甚至几十万斤的重量,这样的车辆叫做火车。
火车是一种特殊的车辆,需要专用的道路,这种道路就是在地面上铺设两根平行的铁轨,车厢的车轮行驶在铁轨上面,这样,一辆车头就可以拉动几十个车厢,运载上千人或者几十万斤货物不成问题。”
“这样啊,行,一定行。”众人纷纷表示明白了。
李世民大感兴趣,他说道:“这件事太重要了。太子,李佑、辅机、玄龄、侯君集、李靖、高静明、皇甫睿跟朕去两仪殿,详细研究一下这个火车的事情。”
“臣等遵旨。”被点到的人一齐说道。
两仪殿。
研究完了火车的事情,李佑准备和李承乾去东宫研究粮草运输的事情,李承乾还有些事情需要李佑来协调。
两人刚刚出了两仪殿,就看到长孙皇后身边的贴身宫女海安等在大殿门口。
“奴婢见过太子殿下,齐王殿下。”海安行礼说道。
李承乾问道:“海安,有什么事儿吗?”
“太子殿下,皇后娘娘请齐王殿下过去一趟。”海安说道。
李承乾说道:“五弟,母后让你过去,你就先去吧。办完了事情来东宫,我给你备好酒宴,咱们兄弟好好喝上几杯。”
“大哥,那我就先去了。”李佑拱手说道。虽然李承乾跟李佑亲近,可是李佑从来都没有对李承乾缺失了礼数。
路上,李佑并未没有问海安皇后娘娘找自己的原因,他猜到了,一定是跟古若雨的事情有关。
海安说道:“殿下,武王妃那里听说有很多新的化妆品,那种香水,能不能便宜卖给奴婢一瓶?”李佑发明的香水目前产量不大,只有顶级的贵族女子才能够用得上,海安看到皇后娘娘使用,也想拥有一瓶试试。
李佑笑道:“多大点事儿啊,你想要,回头我派人多送些给皇后娘娘,顺便给你带一些来。这个香水儿啊,有不同的味道,我每样给你一瓶,你试试看最喜欢哪一种,将来我会再派人送给你。”
“奴婢谢谢王爷了。”海安惊喜的说道。
立政殿。
“儿臣参见母后。”李佑行礼说道。
此时,正在长孙皇后身边玩耍的兕子见到李佑,高兴地跑过来,伸出小手说道:“五哥,我的礼物呢?”
李佑蹲下来,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竹蜻蜓,对她说道:“你看,这个叫竹蜻蜓,这样。”说完,就给她演示了起来。
竹蜻蜓在宽大的中殿里飞翔着,兕子兴奋得拍着小手,跳跃着叫着:“好啊,好玩。”
长孙皇后一直慈爱地望着兕子,一直看到她捡起了竹蜻蜓后,才微笑着说道:“好了,兕子,母后要跟你五哥谈事,你先到外面去玩吧。”
兕子懂事地行礼说道:“是,母后。”说完,跟着海安出去了。
长孙皇后对李佑说道:“来,佑儿,坐这里来。”
“谢母后。”李佑走到长孙皇后侧面的沙发上坐下了。
长孙皇后亲手给李佑剥开了一个橘子,递给他,说道:“古若雨的事情,你跟我仔细地讲讲吧。”
李佑跟长孙皇后详细的说了事情的经过,他没有隐瞒,就连涉及到李元吉的那部分事情也如实地向长孙皇后做了详细的说明。
这件事李佑没有跟自己的母妃透露,却跟长孙皇后说了,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信任。
阴妃娘娘只是一个女人,有母爱和同情心。长孙皇后不仅是一个女人,她还是一位有着高超政治智慧的女人,她不干政,不显山露水,却用她的温柔细腻,悄然地影响着李世民。
长孙皇后沉默了很久,一直在思考着。李佑也不做声,默默地等待着。
长孙皇后的第一感觉跟李佑他们得知此事的时候一样,认为暗中照顾古若雨就行了,没必要再提起此事。可是,事情已经这样了,她也就不再说李佑应该事先跟她商量,不该莽撞行事那些没用的话了,她在考虑如何让李世民能够接受这件事。
………………………………
第五百六十章 莫名的亲近之感
长孙皇后说道:“佑儿,有了李元吉的那件事,这件事就变得十分复杂了。这件事太大了,首先要让你父皇能够接受这件事,就很困难。其次,如何证明古若雨是陛下的骨血,一定要给出让人无法质疑的证据来。”
李佑说道:“母后说得对。关于古若雨身份的事情,儿臣会想办法证明的。儿臣之所以先斩后奏,就是想看看父皇对她的态度。”
长孙皇后说道:“也好,如果你父皇真的喜欢她,说明他们有缘分,假如不喜欢她,那也是她的命,咱们就不要强求了。”
李佑说道:“好吧,儿臣听母后的。儿臣告辞了。”
李佑走后,长孙皇后派人叫来了王德,问道:“陛下身边新来的那个宫女,陛下是如何安排她的?”
自从古若雨来到了李世民的身边,王德知道这件事一定会引起皇后娘娘和嫔妃们的注意,因为她们都不会希望陛下再宠幸一个女子。
此刻,他听到长孙皇后打听这件事情,心里认为长孙皇后也是因此关心此事,他急忙说道:“没有什么,陛下只是说让她在身边贴身服侍,没有说其它的话。”他的意思是陛下没有宠幸古若雨的意思。
长孙皇后不在乎王德是否误解,她说道:“陛下对她态度的变化,你要第一时间来告诉我。”
“是,奴婢知道了,奴婢知道该怎么做。”王德的意思是自己不会多嘴,会按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事的。
含元殿。
古若雨日常的工作,就是服侍李世民洗脸刷牙,端茶倒水之类的事情,需要的话,帮着李世民按摩,打扇子和写字时磨墨等贴身的服务。
这是高级宫女的工作,她只负责这些,其它的诸如打扫卫生之类的事情,都不用她干。
几天过去了,她服侍李世民,李世民也没有跟她过多交流,她也看不出李世民是怎么想的。其实,李世民是在暗暗地观察她,一段日子相处下来,古若雨的乖巧和勤快已经博得了他的好感。
这天晚膳后,李世民没有坐在寝殿里看书,古若雨为李世民沏好茶,就要退出去,李世民叫住了她。
古若雨站住了,转向李世民,微微低头等他问话。
李世民放下了手里的书,说道:“抬起头来。”
古若雨平视着李世民,默默地等着他继续问话。
李世民仔细地端详着她,目光柔和,若有所思。良久之后,他指着前面的椅子说道:“你坐下。”
古若雨默默地坐下来,等着他说话。
李世民问道:“你读过书吗?”
古若雨说道:“读过一些,小时候阿爹省吃俭用,也要请人教奴婢念书。”
李世民问道:“都读过哪些书?”
古若雨说道:“蒙学学的是千字文,后来读四书五经。三从四德,针织女红,诗文书画,略通一二。”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读过那些古人的诗?”
古若雨说道:“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曹操、曹丕、曹植、蔡琰(蔡文姬);正始诗歌:阮籍、嵇康;西晋太康诗歌:张载、张协、张亢,陆陆机、陆云,潘安)、潘尼,左思。东晋诗歌:陶渊明等都读过。”
“哦,读过不少嘛,这其中最喜欢谁的诗啊?”李世民感兴趣地问道。
“奴婢喜欢陶渊明的田园诗。”古若雨说道。
“读来听听。”李世民说道。
古若雨轻声吟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古若雨的声音清脆悦耳,李世民十分享受地闭目倾听着。
看到李世民的样子,古若雨继续吟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好。”李世民睁开眼睛喝彩道。不知是因为陶渊明的诗好,还是古若雨吟诵得好,抑或两者结合得好,总之,李世民感受到了轻松愉悦。
李世民欣赏地望着她,问道:“你能够解读诗中的意境吗?”
古若雨说道:“陶渊明作为田园诗派诗人的代表,在当时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他的田园诗充满对当时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当诗人尚未离开宦途时,总有一种“暂为人所羁”的感觉,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但当他远离了污浊的现实,回到田园中来,却感到获得了归宿……
古若雨的这番见解来自古,他出身官宦人家,后来家道中落流落社会底层,对于陶渊明的感同身受。他在教授古若雨诗词的时候,自然会把自己对诗人诗词的理解传递给她了。
李世民是最高统治者,他站的角度不同,虽然他不赞成陶渊明逃避现实的思想,可是却能够体会陶渊明心中的向往。玄武门事变之前,李建成和李元吉处处与他为难,李渊却偏袒他们,李世民也曾经对陶渊明的诗中的情怀产生过共鸣。
古若雨作为一个女子,对于世外桃源的向往,符合脱俗灵秀女子们诗情画意的情怀。
李世民频频点头,对古若雨的见解表示赞许。
这段时间来,李世民观察到古若雨的行为举止不同于普通的世俗女子,她花容月貌如出水芙蓉,淡雅脱俗却充满灵气。看到古若雨就令他想起萦绕在他梦中的一个女人,对她有种莫名的亲近感觉。
有了这次的谈话,李世民和古若雨的交流逐渐多了起来,他空闲的时候,时不时地和她聊天,两人之间逐渐熟悉了起来。
这一切看在王德眼中,他悄悄地禀报了长孙皇后。
………………………………
第五百六十一章 忙碌的大雪天
每年的元日,李佑都会远离长安的地方,今年看来也不会例外了。
李佑这几天没有上朝,他准备离开长安前往胜州了。
临行前,他对工业城、研究院、钢铁基地都做了部署,对古若雨的事情也做了详细的安排,感觉没有什么问题了,准备明天早上就出发了。
今天,他决定给自己放假,好好享受一下难得的清闲。
齐王府。
窗外,雪舞漫天,长安城一片银白,刺骨的寒风肆虐,街头极少看到行人。
李佑的寝殿里,壁炉燃烧着熊熊的火焰,温暖如春。在中殿中间,一张低矮宽大的桌子上,放着几支粗大的红烛,中间摆满了各种食物,晶莹的玻璃杯里,盛着淡红的葡萄美酒。
萧婉玉、慕容翎和武珝簇拥着李佑,边吃边聊。她们特地没有把孩子带来,珍惜这离别前难得的温存时光。
平时,李佑实在是太忙了,白天要上朝,要去尚书省处理公务,回到齐王府,也要接待各种不同的访客,有了空闲时间,还要这仇各种科技资料,子夜之前几乎从来都没有休息过。
今天,他就要离开长安了,特地让白虎吩咐门房,概不见客,他要跟爱妻们静静地的享受一下分别前的短暂时光。
此刻,李佑等人正在饮酒聊天,说着夫妻之间的悄悄话。武珝红着脸说道:“王爷,您这一走又是几个月,等您回来,奴婢都18岁了,会让人笑话的。”三位姐姐现在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武珝是真的有些着急了。
萧婉玉笑道:“是啊,佑哥,今晚就让四妹陪着你吧。”
“是啊,没准等你回来,四妹也能够给你以个惊喜呢。”慕容翎笑道。
李佑望着武珝,一言不发,就那么望着她,眼中却带着一丝戏谑的笑意。
武珝被看得娇羞无限,眼波流转,嗔怪道:“你们都欺负人家啊。”
李佑握住她温软的玉手,刚要说什么,白虎在外面说道:“王爷,蜀王殿下来访。”他很尴尬,明知道王爷已经说了不见客,可是李恪来访,他也只能够前来禀报。
李佑十分郁闷,放开了武珝的手,说道:“请他到客厅里去吧。”
李佑走后,三姐妹继续饮酒聊天,等着李佑回来。
自从李佑推荐李恪掌管了水利部以后,两人的走动增加了许多,李恪经常来请教李佑一些关于水利上的事情,一来二去的,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增进了不少。
李佑见到李恪,亲热地说道:“三哥,下着大雪,天气这般寒冷什么事情也派个人来说一声就行了,还老你亲自来一趟。”
李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五弟,你明天就要走了,为兄千里打搅你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了。可是,渭南地区的水利设施今年冬天必须修建了,关系到14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有些事情还需要你帮助解决一下。”
李恪请教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后,说道:“五弟,渭南一带可是甜菜主产区,修建水利设施,你可是最大的受益人之一,这个经费大问题,还要你协调解决一下。”
李恪之所以来找李佑,主要是因为他申报了修建水利设施的项目之后,高静明舍不得出钱,建设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众所周知,在高静明那里,说话最好使的除了李世民,就是李佑了。甚至,因为有时候李世民不了解情况,提出的拨款计划不合理,高静明据理力争,使得李世民改变了自己的注意。
李佑不同,高静明最喜欢跟他打交道,因为人家齐王殿下只要是跟户部要钱,就一定会几个倍甚至几十倍的回报户部,因此对于李佑的提议是有求必应,连用途都不用问。
李恪多次找过高静明,人家一直拖着不办,李恪只好来找李佑解决。他知道李佑明天就要离开长安了,因此冒着大雪前来拜访李佑。
李佑说道:“三哥说的对。兴修水利是大事儿,要趁着春耕之前的农闲时间抓紧进行。”
李恪拿出了预算报告,李佑拿起笔来,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说道:“三哥,你去找高大人吧。”
李恪很高兴,对李佑说道:“五弟,我就不明白了,一个小小的薛延陀,有李靖、李道宗等人去就行了,用得着你亲自跑一趟吗?我还有很多事情想跟你商量呢,比如在陕州修建水库的事情,你走了很多问题都不好解决。
我觉得你去草原有些大材小用,要不我向父皇建议,这些事情派别人去吧,你就留在长安,搞蒸汽机和火车的事情,觉得这才是真正需要你的地方。”
李佑笑道:“谢谢三哥啦,大军远征,还需要突利部配合,我去见见契苾何力,当面跟他商量一下。”
“那行,你去草原上要注意安全。我就不打扰你了,告辞了。”李恪说道。
李佑回到中殿,端起酒杯说道:“宝贝们,为夫打搅了你们的兴致,自罚一杯。”说着,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他坐下来,刚要开口,白虎说道:“王爷,宫里来人了。”
李佑只好再次向夫人们投去歉意的目光,朝着外面的客厅走去。
来人是立政殿的一个太监,是长孙皇后派来的,他说道:“齐王殿下,皇后娘娘请您进宫一趟。”
李佑无奈地说道:“请公公稍等片刻。”说完他回到了中殿里,对萧婉玉等人说道:“抱歉,我要求见皇后娘娘,回来咱们再接着玩吧。”
李佑刚刚走出了齐王府,还没有上马车,就看到了东宫侍卫长李得志,他见到李佑后说道:“殿下,太子殿下请您去东宫一趟。”
李佑说道:“好,我先去皇后娘娘那里,谈完了事情就去东宫。”
两仪殿,书房。
唐朝是个很有人情味儿的朝代,遇到大雨、大雪甚至大风等恶劣天气,都会取消早朝,如果这样恶劣的天气发生在早晨,大臣们甚至可以不去上班。
这里面有个人却是例外,李世民是个很勤勉的皇帝,无论如何恶劣的天气,他都会按时来到两仪殿办公,几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懈怠过。
这天,看了一会儿奏章,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说道:“王德,你派人去传李佑觐见。”
王德说道:“陛下,齐王殿下刚刚被皇后娘娘叫过去了。”
李世民笑道:“这孩子真是忙啊,你派人去立政殿等着,等他出来了,叫他过来一趟。”
无独有偶,魏征此刻正在行驶在前往齐王府的路上,房玄龄也准备傍晚前去齐王府。
………………………………
第五百六十二章 还不是为了他儿子吗
众人习惯了李佑的存在,每当遇到难题的时候,大家都希望李佑能够帮助解决。平时大家没有这种急迫感觉,可是当他们想到明天李佑叫离开长安了,都有种强烈的感觉,认为有些问题要去跟他商量。
立政殿。
“儿臣参见母后。”李佑说道。
长孙皇后说道:“大雪天把你叫来,是有要紧的事情跟你商量。”
长孙皇后介绍了目前的情况。
随着古若雨跟李世民越来越熟悉了,李世民也越来越喜欢她了。李世民不仅经常跟她聊天,有时竟然会跟她开玩笑,这种状态在王德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有一次,李世民正在写字,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