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乾现在众叛亲离,不能再出卖长孙无忌和张玄素了,于是他保持了沉默。

    “好大的胆子,太子,你要干什么?”李世民急眼了。

    “陛下,这件事与太子殿下无关,是臣接到报告,说工商业存在严重问题,这才组织调查组的。”长孙无忌看到情况不对,急忙出来揽下了责任。

    李世民心中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一定是长孙无忌等人为了维护李承乾,才特地针对李佑的。

    李世民很生气,他知道李佑冤枉,可是李承乾背后站着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他不能不给他们留面子。

    他沉吟着,考虑该如何处理此事。

    这时,武珝的另一波打击来了。这些天,她没有闲着,她和阴广浩搜集了很多证据,现在开始出手了。

    “陛下,臣收到了很多举报信,截止到昨天为止,一共87封信件,举报长安城建局在长安新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不少信件反应的问题民怨很大。”

    魏征站出来了。

    对于李承乾掌管的长安新城建设,里面的问题太多了,魏征早就开始调查了,他是个公正的人,不会成为李佑打击别人的工具,他原本没有打算在今天出手,因为他有些案件还没有调查清楚,他打算全部调查清楚之后,再进行弹劾的,可是他看到长孙无忌等人欺负人家齐王妃,忍不住出手了。

    李承乾处理不好拆迁改造以及土地拍卖中的利益关系,其中矛盾重重,民怨极大,很容易就被阴广浩抓住了几件事的把柄,他指使人提供给了御史台,魏征经过核实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此刻,魏征在朝堂上揭露了出来,里面民怨极大的事情,令人触目惊心的,令李承乾十分被动。

    接着,御史台7个御史就他们负责侦办的案件,纷纷弹劾了长安城建局。

    城建部长兼长安城建局长马周是李世民赞赏的人才,历史上担任过宰相,他现在成了众矢之的,主动提出了辞职。大家也都知道他是在替谁背黑锅。

    最后,朝堂上基本上是一边倒的对李承乾的质疑。

    李世民责令李承乾解散对李佑体系的调查,安抚了相关的官员,责令李承乾禁足两个月,接受御史台的调查。

    对于李佑来说,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他必须这样做,要在斗争中求生存。

    这还不算完,李乐菱、李丽质以及一大批皇亲国戚都是李佑工商业体系的受益者,他们也纷纷向长孙皇后告状,弄得长孙皇后十分麻烦。

    长孙皇后心里觉得愧对李佑,特地去找阴妃娘娘表示歉意,结果人家很冷淡,弄得长孙皇后十分尴尬。

    立政殿。

    长孙皇后满脸不高兴地说道:“哥哥,你这是干什么?李佑一直都是帮助承乾的,你这么针对人家,这不是为承乾树敌吗?”

    长孙无忌忧虑地说道:“妹妹,你是没有看到,朝堂上李佑几乎是一呼百应,就连陛下都大力支持他,这样下去,太子殿下的地位迟早是保不住的。”

    长孙皇后说道:“那也不能这样干,李佑那孩子没有跟承乾争夺太子之位的念头,他心地善良,做事稳妥,完全是可以争取他帮助承乾的,你们这样做,逼得他跟承乾作对,就是对承乾好吗?”

    长孙无忌说道:“只有打压下去李佑,承乾才能坐稳太子之位,否则迟早有一天,太子殿下会失去太子之位的,你就甘心吗?”

    长孙皇后反驳道:“你打压人家,就能够打压得了吗?现在怎么样,不是把承乾弄得更加被动了吗?”

    长孙无忌郁闷地说道:“臣还是轻视了李佑了,谁能想到他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陛下会如此地支持他。”

    长孙皇后说道:“我以前跟李佑谈过,他答应了会一心一意帮助承乾的。是你们把事情弄糟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你们要如何收场?”

    长孙无忌面目狰狞,咬着牙说道:“我就不信没有办法对付李佑,总之,我一定要替太子殿下将他打压下去。”

    长孙皇后也有些恼怒了起来,她说道:“无论如何,你们不要再继续对付李佑。等他回到长安,我会跟他好好谈谈,争取他继续支持承乾。”

    胜州。

    武珝和阴广浩等人在给李佑来信中,都兴高采烈地描述了李承乾等人的狼狈模样,可是李佑的心里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之感,反而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朝廷发生的这些变化,彻底打乱了李佑设计好的吃货路线,朝堂上的争斗又开始了,这次恐怕连他自己都要卷入进去了。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团体,甚至是一个家庭,最怕的就是内斗,李佑急于解决内耗,于是决定返回长安了。

    正在这时,李世民下旨让李佑返回长安,处理长安城建的事情。

    李佑安排好了薛延陀牧民过冬的事情,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五百九十一章 无解之局

    秋高气爽,蓝天白云,几只苍鹰悠然翱翔。

    马车里,李佑躺在沙发座上,闭目养神,脑子里却没有闲着。

    李佑这次回长安,是想着帮助李承乾解决长安城建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劝说李承乾振作起来。可是,他现在心里有些没底了。

    对于李承乾的变化,李佑真的是有些恼火。这几年来,他一心一意地扶持李承乾,斗垮了李泰,制住了李恪,为李承乾登上太子之位扫清了障碍。谁想到,李承乾因为自己无能,不断地犯错,最后竟然把矛头指向了李佑。

    “烂泥扶不上墙。”李佑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这样的字眼。

    李佑吓了一跳,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万一李承乾就是不行怎么办?

    假如李承乾就是扶不起来了,会出现什么后果?

    李佑不敢想,想想都头疼。

    李承乾性格中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按照目前的状态,他恐怕会令李世民越来越失望,最终产生废掉他太子之位的念头。

    后果就是,长孙无忌等人会拼命保住李承乾,李佑即使再低调,除非死了,否则都会被认为是对李承乾的威胁,欲除之而后快。

    假如李世民想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恐怕还是迫使他走上历史上造反的老路。然后,长孙无忌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扶持李治上位,李佑仍然是他们打击的第一目标。

    历史上,李恪在李治上位以后,已经对长孙无忌等人构不成威胁了,可是仍然被长孙无忌等人以谋反罪除掉了。

    李佑越想越担心,他喝道:“停车。”

    车队停下了,李佑下了马车,独自走到路边的草地上,任由秋风吹拂着他的面庞,望着无尽原野发呆。

    “错了,全错了。”李佑终于明白过来了,自己无论对李承乾如何支持,李承乾的威信都无法超越自己,功高震主,他李佑永远都是李承乾的威胁,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长孙无忌等人永远也不可能让皇权落入外人之手,李佑就是把心都掏给他们,也永远是外人。

    这就是个无解之局。

    李佑想生存下去,只有两条路,其一是远走他乡,还要默默无闻,否则即使逃到海外,也难逃被追杀之命运。

    郑和下西洋,客观上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美洲和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可是《郑和传》上有这么几句话,它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就是明成祖怀疑建文帝跑到海外,派郑和去探寻追杀建文帝。

    第二条路,第二条路……

    夺权!

    李佑实在是不愿意走上这条路。

    太难,太累人了。还有,走这条路过程中甚至会充满了血腥。

    这都不是一个吃货情愿去做的事情。

    可是……

    李佑一时拿不定主意,他决定暂缓回长安去。

    他写了一封信,推说薛延陀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暂时无法返回长安。

    车队踏上了返回胜州的路途。

    “殿下,殿下。”李佑的车队正在行进,一匹快马从胜州方向飞驰而来。

    白虎迎上前去,问明了情况,将信使引到了李佑的马车跟前。

    李佑躺在马车里面,懒洋洋地接过来信,他看了一会儿,顿时精神了起来。

    他奋笔疾书,迅速写下了几封来信,很快信使们拿着李佑亲笔信,朝着不同的方向飞驰而去。

    李佑自己也跨上了战马,转向了西域都护府方向。

    长安城,齐王府。

    齐王府的西北角上,修建者一座塔楼,与周围屋顶格格不入,上面搭建着一排鸽子窝,时不时地有鸽子飞进飞出。

    这里就是齐王府的飞鸽通信总站。

    “噗啦啦”,一只鸽子飞来,一位女兵值班员伸手抓住鸽子,从鸽子腿上取下绑在上面的信件。

    喜鹊接到飞鸽传信,看到一寸多宽的纸条上写着密密麻麻的符号,居然有一百多组字符。她看到上面书写的笔迹,顿时兴奋了起来。

    喜鹊下了塔楼,非快地跑到了武的住处。

    “四王妃,王爷来信了。”喜鹊激动地说道。

    “快拿来我看。”武高兴地接过了字条。

    武取出专用的密码本,翻译出来以后,她马上派人叫来了西北边境事物局长王玄策。

    王玄策看完了李佑的来信,说道:“臣这就去准备相关的材料。”

    武立刻进宫,求见李世民。

    两仪殿,书房。

    王德说道:“陛下请恕罪,齐王妃武求见。”

    武无论是作为齐王妃,还是商业部长,她都无权直接求见李世民。正规的途径是要向尚书省提前报备,然后由尚书省向中书省请示,由中书省向李世民请示后,再做安排。

    武这次是通过监门卫,请他们直接联系的王德,因此,王德才请求恕罪。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说道:“让她来吧。”

    不久以后,武进来了。

    “儿臣参见父皇。”武行礼说道。

    “免礼。”李世民微笑着说道,他对武很有好感。

    “父皇,齐王殿下来信了,是飞鸽传书。”武说道。

    王德从她手上取过信件,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完了来信,立刻就站了起来,他快步来到了墙上挂着的舆图跟前,边看边用手在舆图上比划。

    他转过头来,对武说道:“再有李佑的来信,你就直接送进宫来。好了,你先下去吧。”武行礼退了下去。

    李世民说道:“速传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李靖、王玄策觐见。”

    王德出去紧急传令去了。

    不久以后,大臣们都来了。李世民兴奋地说道:“众位爱卿,李佑传来了好消息,波斯国王要将安戈特省割让给大唐。”

    波斯帝国全盛时期一共设置了20个行省,安戈特省所在位置是阿富汗南部和巴基斯坦北部,面积55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75万。

    目前波斯帝国西北部的6个省已经被大食帝国占领了,其余的部分别被哈米德的父亲伊嗣俟三世和哈米德占据。哈米德为了阻挡大食帝国东北方向的进攻,愿意将毗邻大唐西域都护府的安戈特省割让给唐朝,这样,他不仅可以不用两面作战,还可以背靠唐朝得到补给。

    哈米德在来信中说,安戈特省目前控制在他的手里,希望唐朝尽快派兵接管。

    拓土开疆是是每一位帝王的心愿,李世民更是如此,现在唐朝国力强大,他早就想对外用兵了,只是一时还没有选好目标。

    李世民说道:“王玄策,你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吧。”


………………………………

第五百九十二章 高效的决策圈

    自从哈米德回国之后,号召国民抵抗大食帝国的侵略,得到了部分国民的支持,经过了两年时间的经营,控制了波斯帝国东南5省的地盘,自立为王。

    哈米德和父亲父亲伊嗣俟三世共同抵抗大食帝国的侵略,阻挡住了阿拉伯人的进攻。

    今年下半年,阿拉伯人改变了策略,挑拨了哈米德父子之间的关系,导致了波斯帝国发生了内战,阿拉伯人联合伊嗣俟三世夹攻哈米德的控制区域。

    哈米德多次向李佑求救,李佑也提供了一些支持,可是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哈米德为了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也为了得到唐朝更大的支持,下决心给唐朝足够的好处,换取唐朝阻挡大食帝国的进攻。

    哈米德没有别的本钱,他只能够用割让土地来换取唐朝的援助。于是他跟李佑商量,要割让安戈特省给唐朝。

    王玄策还介绍了安戈特省的地理特点和资源情况。

    王玄策介绍完了情况,李世民兴奋地说道:“众位爱卿,你们以为如何?”他望着众人,心里充满了期待。

    “恭喜陛下,这是一块肥肉啊,竟然有这样的好事,不要白不要。”侯君集马上兴奋地说道。

    李靖看了地图之后,没有出声。

    房玄龄神色凝重,也没有开口。

    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陛下,据臣所知,大食帝国国力强盛,朝廷要是接手了这一区域,就等于跟波斯帝国结盟了,也就等于是跟大食帝国为敌了。两国一旦开战,后患无穷。

    陛下,要慎重啊。”

    房玄龄说道:“陛下,长孙大人言之有理。臣以为,事情是好事,假如能够得到这些地方,又能够避免战争,那就更好了。假如需要战争来解决,还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看到李靖没说话,问道:“靖兄,你的意见呢?”

    李靖说道:“陛下,对于大食国和波斯国的情况,臣这几年一直在关注,以前也多次跟齐王殿下探讨过。臣以为,不能坐视他们两国分出胜负,无论是大食国和波斯国哪一家吞并了另外一家,唐朝西北部边防都将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齐王殿下一直在支持波斯国对抗大食国,臣以为这个思路是正确的。

    刚才臣仔细看了安戈特省的地形,唐军控制了这一地区,西南面是波斯人,东南面、东北面背靠着唐朝,作战方向仅仅限于西北面,压力相对不大,后勤补给也相对方便。臣认为从军事上来说,抵挡大食国的进犯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臣支持齐王殿下的意见。”

    李世民有着极高的战略眼光,对于大唐周边的形势胸有成竹,在他的心里是赞成李佑的意见的。

    他说道:“既然如此,就抓住这个机会,拿下安戈特省,支持波斯人牵制大食人。”

    侯君集说道:“陛下英明,臣愿意领兵出征。”

    李靖说道:“老臣也愿意领兵出征。”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臣对拓土开疆没有意见,只是希望尽可能避免与大食人发大规模的战争。既然陛下主意已定,臣赞成陛下的决策。”

    房玄龄也是希望得到安戈特省这么大的土地和众多人口的,他说道:“陛下,臣赞成陛下的决策,只是希望将战争的规模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李世民说道:“这件事我早就考虑过了。大食人正在跟波斯人决战,他们针对波斯人尚且吃力,要想再跟大唐开战,恐怕没有那个胆量。

    不过,这件事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在军事上做好准备,如果大食人胆敢进犯,就要狠狠地回击他们,一次性将他们打疼,让他们再也不敢冒犯我大唐的虎威。”

    说着,他握紧拳头在空中狠狠的一挥。

    贞观时期的大唐,有一个高效的决策圈,这也是唐朝能够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决定,由李佑担任西域宣抚使,统一处理与波斯国的事务。由程咬金、薛仁贵率领一万唐军、张宝贵飞虎军一部、突厥阿史那思摩、吐谷浑、薛延陀、突利和铁勒部各出兵一万,加上西域都护府的两万唐军,总计十万大军进入安戈特省。

    东宫。

    长孙无忌下朝后,朝着东宫走去,刚刚进了承天门,就看到张玄素等在路边。

    长孙无忌和张玄素走到路边的一片假山后面。长孙无忌问道:“太子殿下近来情况如何?”李承乾禁足之后,长孙无忌有段日子没有见到他了。

    张玄素摇摇头说道:“太子殿下的情绪不高,有些心灰意懒。”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说道:“我上次向陛下建议李佑回来处理长安城建的事情,是想让他去得罪那些勋贵和大臣们,谁想到,他倒是机敏,索性不回来了。

    不过,李佑这次去波斯,要呆上很久,这正好是太子殿下树立威信的时候。你转告太子殿下,请他振作起来。至于禁足的事情,皇后娘娘会去向陛下求情,很快就会解除的。”

    张玄素问道:“李佑去波斯干什么?”

    长孙无忌说道:“这个你就不必追问了,总之他很长时间是回不来的。”

    张玄素四处张望了一下,压低声音说道:“大人,最好齐王殿下永远不回长安了,那样就一劳永逸了。”

    长孙无忌微笑了一下,说道:“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你只管劝说太子殿下就行了。”

    掖庭。

    出了阴暗的监牢,马周的眼睛很难适应明晃晃的日光,他用手臂遮挡着阳光,慢慢地朝着宫外走去。

    马周被关押在这里已经一个多月了,作为城建部长和长安城建局长,他替李承乾背了黑锅。当初有很多事情,都是李承乾直接指使人操办的,马周并没有参与进去。

    可是,他毕竟是主管的官员,一个失职之罪他是跑不了的。经过了魏征的调查,没有证据能够证明马周参与了贪腐案件,最终他以失职之罪免除了官职,堂堂的从三品大员被贬斥到遥远的岭南当个从七品县丞。

    就这,还是看在齐王殿下举荐的面子上,否则必定会被一撸到底的。

    马周心中郁闷,他是齐王殿下推荐给太子殿下的,可是齐王殿下不在长安,他就成了太子殿下的替罪羊。

    几天后,马周要离开长安了,他鬼使神差一般地来到了齐王府的外面,望着齐王府的大门发了一会儿呆,叹了口气,就回家去收拾东西了。

    回到自家门前,就看到一个侍卫模样的人等在那里,见到马周过来,他拱手说道:“见过马大人。”

    马周不认识来人,问道:“你是?”


………………………………

第五百九十三章 我想要五哥

    侍卫说道:“马大人,小的是齐王府侍卫,这里有齐王殿下的来信。”

    马周精神一振,急忙打开了书信。

    不久以后,马周带着全家离开了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路途。

    东宫。

    大白天的,李承乾裹着被子坐在床上。

    李承乾心情不好,是真的不好。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生活在压抑之中,只有前几年在李佑的支持下,有过一段心里踏实,轻松愉快的日子。那一阵子,他感受到了兄弟情义,背靠着坚实的后盾,心中不再畏惧,奋发向上。

    那是多么好的日子啊。

    可是,突然,这一切都没有了,自己又回到了以前那种没着没落的状态。甚至还不如以前了。

    李承乾很留恋李佑跟自己亲近的日子,可是他现在能够感到,李佑正在离自己远去,那种兄弟情义也烟消云散了。

    李承乾心中焦躁,担忧恐惧。不久前,他听说李佑就要返回长安了,他无法在去面对李佑,心中的懊悔无以复加,想起来就感到头疼欲裂。

    “殿下,您好些了吗?”张玄素看到李承乾脸色苍白,关切的问道。

    李承乾实在是不愿意见到张玄素,更不愿意听到他说话。他皱着眉头说道:“师傅,我有些头疼,回头再跟你说话。”

    张玄素自认为了解李承乾,他笑道:“殿下,臣是来告诉您一个好消息的。”

    李承乾不相信有什么好消息,可是他心中也有些期待,毕竟张玄素说的是好消息,他瞪着眼睛望着张玄素,等着他说。

    张玄素说道:“长孙大人说了,皇后娘娘会替您求情,您很快就会解除禁足了。”

    李承乾问道:“魏征不是在调查我吗?”

    张玄素说道:“殿下不必担心,长孙大人都已经安排好了,那个马周担下了责任,陛下把他发配到岭南去了。”

    李承乾松了口气,脸色好看了一些,可是他仍然皱着眉头。

    张玄素知道他在纠结什么,说道:“殿下,臣还有一个好消息,齐王殿下暂时不会回到长安了,他已经去了西域,一年半载的是回不来了。”

    果然,李承乾的眼睛亮了一下,头疼也好了不少。

    张玄素观察着李承乾的脸色,知道自己说到了他的心里。他接着说道:“殿下,齐王殿下这次出征,面对的是大食国,那大食国的国力强大,这可是一场恶战。只要是他打败了,今后就再也不会对殿下构成威胁了。”

    对于大食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