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佑不愿意跟大食人开战,跟这样顽强的军队作战,无论胜败,唐朝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将军府。
开饭了,菜肴依旧丰富,可是阿德南等人一个个精神不振,都没有食欲。
呼罗珊骑兵统领阿里奥惭愧的说道:“世子殿下,臣无能,给大食帝国丢脸了,请殿下责罚。”
呼罗珊骑兵的战斗力,裴迪兰王子还是清楚的,这次的战斗没有什么技巧,双方完全是硬碰硬的死磕,唐军的战斗力令他感到有些沮丧。
他挥挥手,说道:“这件事不怪你,你先下去吧。”
经过了这几天跟唐朝人的接触,阿德南对于跟唐朝人发生战争,没有了他以前对别的国家那种必胜的信心,潜意识里不愿意跟唐朝人打仗了。
他问道:“世子殿下,您看跟唐朝人该如何谈判啊?”
裴迪兰王子也有些犹豫了,唐朝实在是太庞大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文化,还有军事,都不是大食帝国可以比拟的。
裴迪兰王子是来建功立业的,因此他不能打败仗,会影响他的声誉的。
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南方战事目前不太顺利,南征军在波斯境内陷入了胶着状态,亟需东征军攻入喀布尔,然后挥军南下打破僵局。
可是,眼前却出现了强大的唐朝人,如果进攻喀布尔,必然会跟唐朝人发生战争,唐朝人再加上波斯人的实力,甚至会使得大食帝国在波斯境内取得的战果毁于一旦。
这件事他不能做主,也不愿意做主,这是一个天大的责任,他决定派人向父亲哈里发请示。
裴迪兰毕竟是王子,有着很高的政治智慧。他猜想李佑更不愿意打仗,李佑冒着危险跑到这里来和谈,就说明了唐朝人对大食人忌惮,既然如此,就可以向唐朝人施加压力,从而得到更多的好处。
裴迪兰决心已定。他说道:“我的意见是,将这里发生的情况向
大马士革报告,由哈里发陛下做出决定。
咱们跟唐朝人谈,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争取更多的好处。”
随后,众人商议了跟唐朝人谈判的策略。
………………………………
第六百三十六章 致命的秘密
将军府。
裴迪兰平时喜欢骑骆驼,今天早上他是跟随阿德南等人去参观作战,是骑着马去的,那个奴隶就没有机会见到唐朝人。
此刻,他正在切割草料,就听到院子门口的卫兵说道:“你知道吗,今天早上的比武,好像是咱们的人输了。”
“我知道了,百人长大人说的,要不是人家唐朝人手下留情,咱们的人恐怕都完了。”另一名卫兵说道。
“真是想不到,呼罗珊骑兵竟然打不过那些唐朝人。”有人说道。
“唐朝人的装备比呼罗珊骑兵还要好,听说他们的陌刀,一刀就能够将战马劈成两半。”另一名卫兵说道。
“这也太厉害了,咱们要是能够装备这样的兵器就好了。”有人说道。
“不可能,那种陌刀咱们的工匠根本就造不出来。”其他人说道。
“唐朝人太厉害了,最好别跟他们打仗。””有人说道。
“是啊,我听说,唐朝的人口比咱们大食人多得多,光军队就有几百万。”有人说道。
“这么多啊,还是别跟他们打了。”另一名卫兵说道。
“我还听说了,唐朝那个王子可厉害呢,天上地下的事儿没有他不知道的,有名儿的胖先生和瘦先生你们都听说过吧?他们跟人家比赛学问,都输了呢。”一个士兵说道。
“啊?这是真的吗?这位王子也太厉害了。”有人说道。
汉人奴隶听得热血沸腾,心里十分骄傲。此刻,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王爷那张英俊的面庞,似乎在朝着自己微笑。
这时,外面有人操着公鸭嗓说道:“你们在干什么?不要胡乱议论,小心割掉你们的舌头。”
“是,大人,小人以后不敢了。”士兵们说道。
“你们都精神着点,一会儿唐朝人要来将军府商议事情,你们都站好了,被让那些唐朝人看笑话。”公鸭嗓说道。
“是,大人。”众人回答道。
接着,外面传来了脚步声,渐渐地远去,随后没有了声音。
汉人奴隶一阵儿激动,他决心抓住这个机会,争取见到王爷。
他抱起一堆草料,来到骆驼厩跟前,一边给骆驼喂食,一边下意识地替骆驼梳理毛发,脑子里却高速运转着。
临时客舍。
吾马尔来到李佑的住处,问道:“你家王爷在吗?”
门口的侍卫说道:“王爷不在,他在飞虎军的那个院子里。”
吾马尔说道:“请通报一下,总督大人请你家王爷过去议事。”
侍卫说道:“好,你等一下,我这就去禀报王爷。”
在飞虎军的驻地,李佑正在一间病房里探视伤员。
一名士兵伤势较重,他的一条腿被大食人砍断了,李佑安慰他说道:“兄弟,你为大唐建立了功勋,是光荣的。今后的生活不必担心,齐王府会安排好的,你的家人我也会替你照顾的。”
这个士兵还很年轻,只有17岁。他强忍着剧痛,勉强笑道:“王爷,小人不担心,上战场之前,小人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能够活下来,小人就已经很知足了,相比起那些牺牲了的弟兄们,小人幸运多了。”
高通在一旁问道:“你还有什么心愿?赶紧跟王爷说。”
年轻的士兵有些遗憾地说道:“小人17岁了,马上就18了。长这么大,还不知道女人是个啥滋味儿。小人家里穷,没有说上媳妇儿。现在,小人残废了,将来不知道还能不能够娶上媳妇儿。”
李佑笑道:“小兄弟,你放心吧,我会给你安排好出路。到时候你会有一份儿令人羡慕的工作,一定会有女人喜欢你的。这件事儿包在我身上,保管你将来能娶成一个媳妇的。”
“真的吗?那小人就谢谢王爷了。”年轻的士兵惊喜地说道。
李佑已经想好了,会在政治上给这个士兵很好的待遇,回去后在工业城里头给他安排一份儿轻松的收入高的工作,一定会有人家看得上他的。
即使他真的无法正常的娶妻,李佑也可替他赎买一个女奴隶,给他安排一门婚事。
李佑挨个儿里探视了所有的伤员,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他和一些伤员在一起座谈。
伤员们纷纷地提出,他们面对的问题跟刚才断腿的那个伤员一样,作战的时候,他们并不怕死,只是怕落下残疾。朝廷给予的那点补偿,无济于事。他们不仅自身生活极其艰难,还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拖累自己的家庭。
高通说道:“王爷,士兵们都很关心这个问题,您看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军队伤残人员的安置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场大战下来,伤残人员成千上万,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能够完全进行安置。
因此,大多数时代和国家,只能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以前的事情,李佑管不了,以后的事情他也管不了,但是在唐朝,李佑却有把握做到这一点。他可以创建一些利润较大的产品生产企业,自给自足,养活这些伤残军人。
李佑说道:“这件事回到长安后,我会向陛下建议,建立专门为军队伤残人员开办的企业,每个县一家或者几家这样的企业,国家给予免税,必要的时候给予补贴。伤残人员数量再多,分摊到各地数量也有限,安置起来绝无问题。“
“哗哗哗。”
“太好了。”
高通和士兵们一齐鼓掌叫好。
高通激动地说道:“王爷,要是能够解决了这个问题,将士们再无后顾之忧,唐军的战斗力还不翻着倍的往上涨。”
“是啊,王爷,小人们谢谢王爷了。”士兵们兴奋地说道。
“王爷在吗?”这时,外面有人喊道。
白虎出去一看,是手下的侍卫。他问道:“什么事儿?”
侍卫说道:“乌马儿过来送信,说大食人请王爷去将军府议事。”
“知道了。”白虎挥挥手,那个侍卫转身离开了。
白虎进来说道:“王爷,大食人请您过去议事。”
李佑站起来,对高通说道:“你准备一下,我去跟大食人打个招呼,将这些伤员提前送回喀布尔。”
“是,王爷,臣这就去准备。”高通说道。
长安城。
常何自从儿子被李佑斩杀了之后,对于他是恨之入骨。对于齐王府的事情,他难免关注得多一些。
李佑离开长安以后,常何眼不见为净,心情好了一些。他本身就希望李佑远远地离开长安,再也不想听到他的名字,他希望李佑倒霉,最好死在外面。
常何是右武卫大将军,对于朝堂上的事情还是很清楚的,他知道李佑跟太子殿下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李佑就是因此而离开长安的。
最近,他听到了一些议论,说李佑离开了长安,他的三个妃子也都离开了长安。
常何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了一起,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觉得这里面有文章可做。
他左思右想,悄悄地联系上了张玄素。
自从李泰离开了长安以后,张玄素就把对李承乾威胁最大的人,锁定在了李佑的身上,因此,他才会跟长孙无忌采取了一系列的针对李佑的行动。
后来,李承乾转变了态度,坚决地信任和支持李佑。张玄素也就暂时停止了针对李佑的行动。可是在他心里,始终没有放弃对李佑的警惕性。
张玄素跟常何基本上没有过来往,听说他要求见自己,他马上就猜到了常何要说的事情,一定跟李佑有关。
张玄素决定会见常何。
在一间酒肆里的一个包间里,常何对张玄素说道:“张师傅,我也不瞒您,我恨齐王李佑,他杀了我最后一个儿子,绝了我常家的后,我跟他不共戴天。”
张玄素说道:“常将军,你跟我说这些干什么?”
常何说道:“张师傅,我和您一样,是拥护太子殿下的。恕我直言,目前来说,对于太子殿下威胁最大的,就是齐王李佑。我愿意帮助太子殿下对付那个混不吝的齐王殿下。”
张玄素说道:“常将军,你说的这些话,我怎么就听不懂呢?”
常何知道张玄素是在装傻,他也不管那么多,直接说道:“张师傅,我发现了齐王李佑的一个重大秘密,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一定会要了他的性命!”
张玄素心中暗暗吃惊,又有些兴奋,他强烈地抑制住自己的冲动,不动声色地问道:“什么秘密?”
………………………………
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立为王
常何说道:“齐王李佑的四个女人,两个手握重兵,一个掌管着朝廷的商业,一个掌管着朝廷的科技,您想想看,这是一股多么大的力量。
按说他有了这么大的实力,陛下和太子殿下对他又是那么支持,他应该为朝廷发挥更大的作用才对。可是去年开始,他就离开了长安,这是为什么呢?”
张玄素倒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原因,李佑当初是去处理草原上的问题,可是后来却留在了胜州。这件事的确是跟李承乾有关,李佑是为了避嫌,或者说是给李承乾留下自己的空间。
张玄素问道:“你认为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常何说道:“据我所知,那个波斯人哈米德,背叛了他的父亲,自立为王。李佑跑到波斯,跟他搅和在一起,名义上是为了替朝廷接收那个什么安戈特省,趁机调动了吐谷浑和薛延陀的人马,他的两个女人也都带兵去了那里。
接着,掌管朝廷商业部的那个女人也去了那里,还带走了大批的粮草和财物。接收安戈特省是朝廷的事情,为什么他的家人全都参与了进去?
您不觉得奇怪吗?”
张玄素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他说道:“齐王殿下去接管安戈特省,是朝廷的决定,不还是也派了宿国公和唐军去了吗?再说了,齐王殿下去了波斯有危险,他那些王妃去帮助他也很正常啊。”
常何摇摇头说道:“张师傅,这件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您想想看,安戈特省背靠着西域和吐谷浑,李佑在西域的影响力很大,吐谷浑就更不必说了,宿国公跟他的关系走得最近,到了波斯还不是他一手遮天?!
他当初就赖在薛延陀不回来,现在又主动跑到波斯去了,难道就是为了替朝廷办事吗?”
张玄素好像悟出了点什么,他问道:“常将军,你怎么想的就直说吧。”
常和说道:“在朝堂上,能够争夺太子之位的皇子,魏王殿下离开了长安,蜀王殿下现在已经被边缘化了,就剩下了齐王李佑,他为了给自己寻找出路,会不会跑到波斯去拥兵自重,谋求自立呢?”
“这……”张玄素忽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张玄素对李佑很了解,也很欣赏李佑,也知道李佑对李承乾的情谊,假如不是因为李承乾是太子的话,张玄素喜欢李佑会更多一些。
李佑能力太强了,对于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就是个威胁,因此,张玄素和长孙无忌才会针对他。
历来皇子争位,失败者的下场都不好。李佑不愿意跟李承乾争夺太子之位,他是个聪明人,他也会为自己的未来寻找出路,他躲到薛延陀去恐怕就有这个考虑。
不过,薛延陀的实力太小,北面地广人稀,物质匮乏,发展空间也太小,况且还有强大的回纥雄踞北方。
波斯的安戈特省人口和面积都很大,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背靠着唐朝的西域和吐谷浑,西面是他的盟友哈米德控制的波斯,向南有富饶的印度大陆可供发展,如果真是想自立的话,那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张玄素认为,假如是他自己的话,也会这么选择的。他心里认同了常何的看法。
张玄素望了常何一眼,心道:“看不出来,这个粗俗的家伙,竟然还有这样的眼光。”
其实,常何是个粗人,没有文化。可是常言道,世上就怕认真二字。他整天琢磨李佑,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个上面,能够研究出点儿名堂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是想通过这件事情,给李佑扣上叛国或者谋反的罪名。
不过,这件事情太大了,张玄素可不能表态。他说道:“你说的或许有道理。不过,我和太子殿下却不这样认为。”
他嘴上说不赞成,可是他的表情分明是认同了这件事情。
常何久历官场,这点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的。他看到自己达到了目的,也就不再多说了。
张玄素觉得这件事儿可以做些文章,不过他又不愿意将自己和太子殿下牵扯进去。他说道:“这件事情我和太子殿下是不相信的。不过,这件事情要是公布出来,或许会有人相信。谁知道陛下会怎么想呢?”
常何明白了他的意思,张玄素和太子殿下不出面,让常何出头来提出这件事情,他和太子殿下会在背后推波助澜的。
常何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张玄素的意思。
张玄素说道:“常将军,咱们素无来往,也没有见过面,今后也不会有来往。就此告辞。”
常何说道:“张师傅,请先行一步,一炷香时间后我再离开。”
常何回到家里,对自己的亲信手下交代了一番。
不久以后,街头就传得沸沸扬扬的。
一家酒肆里。
“听说了吗,齐王殿下跑到波斯去了。”有人说道。
“他去那儿干什么?”有人问道。
“就是啊,我好久没有听到齐王殿下的动静了,不是说他去了草原吗?”有人问道。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一个消息灵通人士说道。
“那你快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众人急切的问道。
消息灵通人士说道:“原本齐王殿下是去了草原,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去草原吗?”
“为啥呀?”有人问道。
消息灵通人士说道:“大家都知道齐王殿下能干,可是他却跑到草原上不回来了,那是因为他在长安感到憋屈,想自立为王。”
长安的百姓们就守着朝廷,热衷于打听朝廷的事情,对于宫斗的事情也听说过不少。说齐王殿下想在外面自立为王,大家还都觉得有可能。
消息灵通人士说道:“齐王殿下现在已经不在草原了,他去了波斯。因为草原人丁稀少,他在那里想自立为王的条件不成熟。
波斯国王跟齐王殿下是好朋友。他在那里给齐王殿下准备了一块儿地方,叫什么安戈特省,那里纵横千里,人口百万。于是齐王殿下就跑到那里,准备在那里自立为王。”
有人问道:“你这是瞎猜的吧?我怎么听说齐王殿下是为了朝廷去拓土开疆的呢?”
消息灵通人士说道:“你知道啥呀?齐王殿下的四位王妃,现在已经有三个都去了波斯,这是为啥?”
“真的吗?还有这样的事儿?”有人问道。
“我的一个亲戚就在齐王府当侍卫,我的消息绝对准确。我可是听说了,一旦齐王殿下在波斯那里站稳脚跟儿,他们齐王府的人都会跟着去的。”消息灵通人士说道。
不仅仅是这家酒肆,其它很多地方都流传着这样的谣言。
右仆射府。
长孙无忌正在跟谏论大夫褚遂良谈话,管家进来禀报道:“相公(唐朝对丞相的官场之外的尊称),张玄素大人求见。”
“他来干什么?”长孙无忌疑惑的问道。
褚遂良笑道:“长孙相公,恐怕跟咱们刚刚谈论的话题有关。要不,下官先回避一下。”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道:“你先去客房喝茶,回头咱们再谈。”
褚遂良离开后,长孙无忌说道:“请张大人进来吧。”
“是,相公。”管家出去了。
不一会儿,张玄素进来了,他行礼说道:“下官张玄素见过仆射大人。”
长孙无忌说道:“张大人请坐。”
张玄素问道:“仆射大人,关于齐王殿下的传闻您听说了吧?”
“略有耳闻。”长孙无忌说道。
张玄素说道:“仆射大人,下官就是专门为这件事而来的,有些想法想跟您探讨一下。”
“你有什么想法?”长孙无忌问道。
张玄素说道:“齐王殿下对于太子殿下一贯是支持的,他很明智,留在长安,不仅对太子殿下不好,对他自己也不好。
魏王殿下已经离开长安了,齐王殿下也离开长安就是件好事,他走了以后,蜀王殿下也就没有留在长安的理由了。
因此,无论从任何角度上来说,齐王殿下离开长安都是一件好事儿。”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说道:“你的分析有道理。”
张玄素说道:“姑且不论街头的传言是否属实,齐王殿下现在去了波斯,不如就让他留在那里,替朝廷镇守西部边陲。对于朝廷、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个人,都是个很好的选择。”
长孙无忌问道:“太子殿下是什么意见?”
张玄素说道:“太子殿下重情义,他现在对齐王殿下深怀愧疚之感,恐怕不会同意的。因此这件事情,我还没有跟他说。”
长孙无忌说道:“张大人,我是赞成你的意见的。不过,这件事儿办起来比较麻烦。
首先,陛下对齐王殿下极其信任,他恐怕不会同意的。其次,太子殿下还有皇后娘娘欠着齐王殿下的人情,他们恐怕也不会同意。还有,齐王殿下的能量很大,他要是不愿意,这件事情恐怕也办不成。”
张玄素说道:“仆射大人不必担心,这件事情我已经反复考虑过。
首先是太子殿下那里,他虽然跟齐王殿下关系密切,可是他毕竟是太子,齐王殿下太出色了,他留在长安对于太子殿下的压力很大,如果是在齐王殿下不受伤害的情况下,能够离开长安,太子殿下应该是乐观其成的。
其次,皇后娘娘那里,齐王殿下再跟皇后娘娘亲近,也比不上太子殿下。只要跟她讲清利害关系,说明这件事情对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都有利,皇后娘娘应该也不会反对的。”
其三,陛下那里恐怕也不会反对。齐王殿下去年就离开了长安,陛下为什么就没有催促他回来呢?现在的朝堂上十分平静,没有内耗,这和齐王殿下不在长安也有关系。如果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朝廷内部的纷争,陛下应该也是愿意的。
其四,齐王殿下是个聪明人,他要想回长安,有谁能够拦得住?可是自从他去年离开了长安,就没有主动要求回来。这次波斯发生问题,他没有向长安请示,就直接离开了胜州去了波斯。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内心深处就想这么做,说不定他根本就不想回到长安。
齐王殿下才能卓著,让他替朝廷拓土开疆,对于朝廷是功德无量,也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