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权万纪走后,李恪叫来了账房,说道:“去取2万贯来,买权师傅胜。”

    郧国公府。

    张宝贵发财以后,在家中的地位急速上升,他的两个哥哥心中不忿,却无可奈何。他们也想发财,于是开始和张宝贵亲近,想跟着沾光。可是张宝贵是个有原则的人,他可不会泄露他和李佑之间的商业秘密。

    张宝贵毕竟是少年,有虚荣心,在不泄露核心秘密的情况下,能够帮助一下哥哥们,也有面子啊。

    这天中午,张宝贵特地派人叫来了两个哥哥,对他们说道;“大哥、二哥,想不想发财?”

    两个哥哥十分高兴,说道:“想啊,你有什么好主意?”

    张宝贵说道:“明天佑哥要和权万纪比试的事情,都知道了吧?内部消息,你们买佑哥赢,一赔十,稳稳的发财。”

    两个哥哥用怀疑的目光盯着张宝贵,觉得这家伙是在给自己下套。

    两人离开张宝贵后,经过认真分析,得出了结论:张宝贵他们一定是经商赔钱了,故意做这个局来骗钱堵窟窿的。两人下定决心,决定买权万纪胜。

    魏征是长安城里最简朴的官员了,他是三品大员,俸禄不少。可是他很多穷亲戚们,都需要他接济,他伯父的病,每年都需要花一大笔钱来治疗,他的那点俸禄也就捉襟见肘了。他又不肯收礼,因此他的宅子十分老旧,也没钱进行修缮。

    这天中午,一个齐王府的下人,悄悄来到了魏征的府上,将一封信交给了魏征。

    魏征看了以后,叹了一口气,说道:“齐王殿下说得对,老家的那些人都需要花钱,我这钱赚的合理合法,仅此一次。”

    他吩咐道:“去把床底下那罐子钱,买齐王殿下赢吧。”

    广翠殿。

    昨天晚上,阴妃娘娘派人叫来了李佑,训斥了他他一通,认为他太莽撞了,这要是输了,今后就成了长安城里的大笑话,抬不起头来。

    李佑知道说什么也不会令阴妃娘娘相信自己能赢,开玩笑说自己本来就是混不吝,输了也无所谓,就告辞离开了。

    傍晚,李世民过来了。

    阴妃娘娘微微嗔道:“陛下,佑儿胡闹,您也不制止,就由得他乱来?”

    李世民无奈地摇摇头说道:“佑儿那混不吝的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唉,算了,不说了。”

    他从衣袖里掏出两张纸来,说道:“明日的比试,要比试作诗。我写了两首诗,你交给佑儿,让他背过了。我派人通知萧乾,明天作诗的题目,就出这个。”

    李世民做了一个父亲能够做到的事情了。

    “陛下。”阴妃心中一阵感动,哭了起来。此刻,她知道,无论李佑比试输赢,他在李世民心中已经有了相当的地位了。

    看到阴妃的真情流露,李世民也很欣慰。他说道:“一会儿,我派人给你送些钱来,你派人去买权万纪赢。佑儿输了,咱们损失点名声,赚回点钱来,也算是补偿吧。”

    阴妃娘娘咯咯笑道:“陛下,臣妾和您想到一起去了……”

    齐王府。

    夜里,喜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她在李佑的鼓动下,和白虎一起买了王爷赢。现在,她深深地后悔了,心道:“我那些钱,是这么多年来,一点点攒下了,多不容易啊。我怎么就信了王爷的邪,把它们都押上了呢?”

    白虎也睡不着觉。他的钱可是被王爷逼着买的,否则就是对王爷不忠心。他现在很怕天亮了,那些钱至少现在还属于自己,一旦天亮了,王爷输了,那些钱可就再也见不到了。

    “疼,心口疼啊。”白虎哀叹道。

    第二天,太阳高高升起,早朝散了。

    万众瞩目的超级赌局正式开始了!

    太极殿偏殿。

    这里是朝廷举办宴会的大殿,参观比赛的来宾,有京城从五品以上官员,长孙皇后、阴妃、杨妃等后宫贵妃,所有皇子,以及正三品以上官员的部分亲属。

    这是陛下的恩典,毕竟如此刺激的一场戏,能够令人大饱眼福啊。

    大殿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坐在大殿最北端的中央。

    下面摆着三张桌子,坐着三位评判。分别是萧乾、孔颖达和李淳风。

    萧乾和李淳风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位孔颖达是何许人也?

    孔颖达是孔子第三十二代孙,经学大师,曾任国子监祭酒,现任皇城贵族子弟学校总教习,所有皇子、宗室以及朝廷重臣子弟,都接受过他的教育。目前他正奉唐太宗之命编纂《五经正义》。

    他德高望重,就连李世民见了他也要称呼先生。

    李佑和权万纪各自在评判对面的一张桌子后面就坐。

    上午九点整,比试正式开始。

    主持人魏征出来宣布,此次比试的内容,是权万纪负责教导皇子的必修科目,有明经、进士、策论和算学。

    常言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考核的是经史子集,这些学问,只要是死记硬背,相对容易通过。所以三十岁才考上明经就算是岁数大的了。

    进士考的却是作诗,这个可就难了。作诗不仅要基本功扎实,讲求对仗和韵脚等,更重要的是要追求意境。

    诗人作诗都是有感而发,进士科却要临时命题,让你按照规定的条件作诗,这个真的很难了。

    诗歌是唐朝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庆典要吟诗,喝酒要吟诗,就连婚丧嫁娶都要吟诗。

    诗歌在唐朝的地位是文娱界至高无上的,诗人的地位也是尊崇的,如李白。白居易等。唐朝崇尚诗词,不说士大夫阶层了,就连田里的老农也会吟诵打油诗。

    策论是时事政治,算学就是数学。这些都是皇子的必修科目。

    比试正式开始了。
………………………………

第六十四章 数脚趾头

    魏征说道:“比试第一场,算学。”

    算学在古代的地位很重要,毕竟处处都离不开算学,作为官员,更是要和百姓人口、田亩数目,财政收支等打交道。

    算学一共是两道题,第一道题,是户部陇右道上年度秋季税收总额的计算。

    题目是,陇右道嵊州11个县的粮食、绢帛的收入,各县的财政支出,朝廷下拨的赈灾款的数额,要求计算出嵊州财政收支总的余额。里面包含了加减和乘法。

    两名太监举着两张写好了数据的大纸,向评判人员和观众示意,然后放在李佑和权万纪跟前。

    当李佑和权万纪表示准备完毕的时候,魏征宣布比赛开始。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两人身上。

    权万纪立刻奋笔疾书,这道题难度不大,就是要看谁的速度快和准确了。

    这时,众人看到李佑根本就没有拿起笔来,他慢吞吞地拿出一块糖,放进嘴里嚼着,然后才拿起笔来。

    人群中的阴弘治、程咬金和张宝贵等人,还有魏征,看到李佑这幅模样,都快哭了——他们可都是买了李佑赢的啊!

    张宝贵一阵后悔,心道:“我靠,佑哥这货也太不靠谱了。我还劝我哥他们买佑哥赢呢,这不是打脸吗,今后没法回家了。”

    阴妃娘娘心里也很难过,她虽然买了权万纪赢,可是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赢。

    李恪、李泰和那些买了权万纪赢的人们,都大喜过望。

    权万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李佑的动态早就看在他的眼里,心中暗喜,手上更是奋笔疾书。

    终于,他完成了粮食和绢帛的统计,因为用力过猛,有点缺氧,他正要停下来喘口气,就听到李佑说道:“我算完了,封卷吧!”

    一个内侍上前用锦缎盖住了李佑的答卷。

    “啊?”大殿上的人们都十分吃惊,全都用怪异的目光注视着李佑。

    坐在官员眷属席中的两个美少年,一直关注着李佑,看到这种情形,两人对望一眼,目光中都充满了疑惑。

    权万纪仍然奋笔疾书,李佑则站起来,朝着殿外的茅厕走去。

    一炷香的时间到了,权万纪终于写完了。

    几位评判围在李淳风的跟前,嘀咕了一阵后,由李淳风写下了结果,交给了魏征。

    魏征望着比试结果,面无表情。

    众人都很紧张,尤其是那些押注了的人们,眼睛各个瞪得溜圆,目光直视魏征那张大嘴。

    魏征说道:“权万纪答案正确……”

    他刚说到这里,大殿上一片欢呼声,毕竟,买权万纪赢的人多。

    阴弘治、程咬金等人面色铁青,就准备回去找李佑算账了。“真是的,怎么就信了你的邪呢?!”

    阴妃娘娘很难过,快哭了。

    李世民也很难过,心道:“这孩子就是不靠谱啊。”

    魏征接着念道:“齐王李佑答案准确,按照比试规定,齐王李佑先完成答案,胜!”

    “哈哈哈哈哈”,程咬金第一个跳了起来。

    “好啊,赢啦!”张宝贵等买了李佑赢的人们扬眉吐气,一起鼓噪起来。

    李世民和阴妃不可置信地望着李佑。

    大家也都向看怪物一样望着李佑。

    两位美少年神情古怪。

    李佑为什么就赢了呢?

    其实,计算方法没有什么技巧,李佑是赢在了书写方法上。

    古人写数字是大写的汉字,比如壹拾壹万叁仟伍佰捌拾柒,李佑使用的是阿拉伯数字,也就是113587。权万纪写一组数字,李佑就能写很多组,速度上占绝对优势。

    接下来,第二场比赛开始了。

    这道题是李淳风自己研究出来的,是一道复杂的数学应用题。

    “一个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35个头,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这道题是李淳风费劲了心思研究出来的,是他的得意之作,平时舍不得拿出来的。今天可是万众瞩目,他也豁出去了。

    当魏征念出这道题目以后,的确是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很多人都掰着手指头,在那里挖空心思地计算着。

    李世民也很好奇。他端坐在龙椅上,没法拜手指头,可是心里却暗自琢磨着。

    两个小美男,不,小美女也在暗暗的使劲儿。

    李淳风看到大家的表情,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李佑又开始吃糖了。

    阴弘治、程咬金等人看到李佑的举动,就知道他又有办法了,不由得精神振奋,就等着欢呼了。

    果然,李佑嘴里的糖还没吃完,就说到:“我答完了,封卷吧。”

    “啊?啊!”众人又发出了一阵惊叹声。

    权万纪上火了,他实在是想不到,李淳风这个混账,怎么出了这么个难题,更离谱的是,李佑那个混蛋竟然会解题。

    他使劲地算,一张纸不够,又要了几张。接着就开始数手指头了。

    程咬金喊道:“权万纪,你把鞋脱了,连脚趾头一起数,没准就算出来了!”

    买李佑赢的人一起大笑起来。

    一炷香时间到了,权万纪灰头土脸地站起来,说道:“臣惭愧,算不出来。”

    众人都望着李淳风,不知道李佑的答案是否正确。

    李淳风望着李佑的答案,脸色阴沉不定,半晌不说话。

    程咬金说道;“牛鼻子道士,快宣布答案啊。”

    李世民也说道:“李淳风,齐王的答案对不对啊?”
………………………………

第六十五章 孔颖达的惊叹

    在众人的追问下,李淳风把自己的标准答案,给其他评判看了。众人一看, 鸡有23只,兔有12只,和李佑的答案一样。

    李淳风写下了结果,然后交给了魏征。

    这回,魏征没有大喘气,直接说道:“答案是鸡有23只,兔有12只。结果正确。齐王殿下胜!”

    众人一片哗然。

    李世民不理会程咬金等人热烈的庆贺,掰着手指头一算,果然鸡和兔子的数目与那些腿和头的数目对的上。说道:“还真是这么多啊。”

    “噗通”一声,接着有人喊道:“御医,快传御医,赵大人晕倒啦!”不用问,这位一定是买权万纪赢的。

    李恪傻眼了,李泰有点晕,萧东昌直接就蒙了!

    两个小美女的表情更加古怪了。

    阴妃娘娘快哭了,接着就真的哭了,她觉得心有点乱,从衣袋里掏出一块糖,放进嘴里。“嗯”,感觉更好了。

    权万纪望着混不吝的李佑,看着他嘴里嚼着糖,忽然间也想吃一块,可是没有啊!他嘴里一阵难受,心里却一阵难过。

    接下来,魏征宣布比试继续。第二科,明经。

    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诗经》)、《书》(《尚书》、《书经》)、《礼》(《礼记》)、《易》(《周易》)、《春秋》。汉武帝时,朝廷正式将这五部书宣布为经典,故称“五经“。

    孔颖达出的题目是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考察李佑和权万纪对五经的熟悉程度。

    这个题目,众人都认为权万纪必胜。

    李佑在贵族学校读书的时候,经常因为背书背不下来挨罚,手心被孔颖达打过不下100遍。现在,看到孔颖达那威严的面孔,李佑立刻就感到手疼。

    考试开始了,李佑和权万纪站在评判们的跟前,等着孔颖达出题。

    孔颖达拿起一本《书经》,随便翻到一页,念了一句,然后让两人一人一句往下接。

    孔颖达念道:“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他停下来说道:“权万纪,你先往下接。”

    权万纪说道:“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

    李佑开始往下接:“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

    孔颖达原本以为李佑接不了两句,就会放弃的,哪知道李佑脑子里有科技图书馆,那是照本宣科,不会有错。权万纪的确厉害,就靠着记忆,竟然也是一字不差地接下来。

    就这样,半炷香的时间,分不出胜负。

    孔颖达看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提议,这场比试平手。

    李佑早就烦了,表示同意。权万纪也觉得这样下去没意思,也同意了。

    魏征宣布,明经第一场比试,两人平手。

    接着孔颖达宣布了第二项比试内容,让两人对

    《尚书·洪范》做论。题目是:论《尚书·洪范》的政治哲学。

    权万纪又开始奋笔疾书,李佑又开始吃糖了。

    对于《尚书·洪范》的研究文章,图书馆里面有的是,李佑直接抄写起来。又是提前封卷。

    等到权万纪答完了以后,孔颖达开始诵读权万纪的文章。权万纪到底是状元出身,一篇文章做得十分精到,博得了众人的喝彩。

    接下来轮到李佑的文章了。

    孔颖达念了一下标题,忽然停住了。然后就站在那里发呆。

    李恪、李泰等人心中窃喜,都认为是李佑的文章狗屁不通,孔颖达因此念不下去了。

    李世民看到孔颖达不吭气了,问道:“孔先生……”

    不等他把话说完,孔颖达一下子站起来了,他激动得老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说道:“陛、陛下,这、这……”

    李世民好奇地问道;“先生,怎么啦?”

    孔颖达说道:“陛下,还是您自己看吧。”

    王德过去取过孔颖达手里的文章,呈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来一看,也愣住了,他的脸色和孔颖达一样,脸上的表情变化多端,疑惑、惊讶、惊喜,感慨。十分精彩!

    李世民看到,李佑的文章上面,多了一些奇怪的小点,然而,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小点,整个文章,变得异常的清晰起来。

    他强忍住激动,说道:“王德,拿去给大家传看一下。”

    很快,几位评判、房玄龄、长孙无忌和魏征等人都传看了李佑的文章。

    李世民问道:“齐王,这是什么?”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满篇的文章,看上去密密麻麻的,让人有密集阵恐惧症的感觉。

    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不仅仅是阅读不便,而且因为断句位置的不同,语句的意思就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李佑说道:“这叫标点符号,为了让大家理解它的重要性,我讲一个小故事吧。”

    说完,他就讲了一个故事。

    传说有一个才子,为农人家写新年吉语:“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没有加上标点,有人读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农人听了,气得要死,质问这位才子。才子用笔加上标点,成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农人的怒气不但消了,而且哈哈大笑。

    李佑的故事,通俗易懂,引起了大家的一阵哄笑。

    孔颖达恭恭敬敬地向李佑行了个礼,说道:“齐王殿下,请你教我这个标点符号,我会向大唐所有学子推广的。”

    权万纪和那些没有看到李佑文章的人,虽然不知道李世民和孔颖达他们在说什么,可是看到他们对李佑的态度,就知道权万纪又输了。

    魏征拿过李佑的文章,递给了权万纪。权万纪看了一会儿,倒也有风度,拱手认输了。

    大殿上一片哗然。

    两位小美女眼睛里亮晶晶的,不知道是什么东东。

    萧东昌哭笑不得。

    萧乾看看李佑,又看看人群中自己的孙女,老脸一阵发烧。

    他有点恼羞成怒了,说道:“接着比作诗吧。”
………………………………

第六十六章 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儿子

    阴妃娘娘看看自己的儿子,心中一阵骄傲,又看看萧乾,直接就撇嘴。心道:“你个老东西,看不上我儿子,哼哼,哼哼哼。”

    李世民原本就很高兴,看到要比诗词了,他更开心了。他十分自信,他给李佑写的诗,在整个大唐也是上佳之作。

    而且,有了李佑刚才背书的表现,他相信李佑已经把这两首诗背下来了。

    萧乾写了一张字条交给魏征,魏征宣布,进士科第一题。以元宵节为题,赋诗一首。

    李世民一下子就傻眼了。

    他给李佑写的诗是关于端午和中秋的,事先也通知了萧乾,没想到这老家伙竟然玩了这么一手!

    “老东西,老混蛋!”李世民腹诽道。

    萧乾不理会李世民那杀人的目光,他就不相信了,李佑那个混不吝,作诗也能够赢了人家状元权万纪。

    权万纪奋笔疾书,李佑继续吃糖。

    不久,两人各自写了一首诗。

    权万纪到底是权万纪,写出的诗就是不一般。

    萧乾满怀激情地念道:“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好,好啊!”大殿里的人们,大部分是写诗的高手,权万纪的诗的确是上佳之作,博得了众人的一致赞扬。

    长孙皇后赞道:“这个权万纪的诗,真是佳作啊。”

    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权万纪的确是有才。

    阴弘治、程咬金等人知道这次是完了,他们在盘算,李佑赢了几场,输了这一场,会不会影响他们投注的那些钱。

    接下来,萧乾不屑地拿起李佑的诗,看了两眼后,却呆了那里。

    李世民知道有异,让王德拿过了李佑的诗,他看了两眼,哈哈大笑,他站起来,大声吟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静、安静、寂静。

    “好诗,好诗啊”一向稳重的房玄龄首先打破了沉寂。

    “好,好啊!”

    这回,不仅是李佑的支持者们欢呼了,整个大殿都沸腾了。

    “吧嗒,吧嗒。”小美女眼中的亮晶晶终于掉了下来。

    这回,魏征没有宣布结果,直接宣布举行下一项比赛,也是众人最期待的比赛——自选题材作诗。这是最能够发挥诗人想象力的作诗方式了。

    权万纪继续奋笔疾书,李佑继续吃糖。

    不久,两人完成了诗作。

    权万纪的诗被首先诵读,博得了稀稀拉拉的喝彩声。人们都期待这李佑的大作。

    李世民拿起李佑的诗作,不仅站了起来,而且朝着大殿中央走来。

    宽阔的大殿里,响彻着李世民浑厚清亮的声音,他饱含激情地吟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下,大殿里的人们都疯狂了,跟着李世民一起复诵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