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无忌想了很多,他也在自己身上找出了一些问题。这些年来,他深得李世民的信任,也得到了李承乾的信任,他又是长孙皇后的兄长,在朝堂上位高权重,这些条件加起来,自己的确是有些膨胀的感觉。也逐渐的开始耍起了小心眼儿。
他仔细的想了想,自己虽然聪明,可是比起李世民来说,那不过是萤火与日月之光相比,即便是那个妖孽般的李佑,自己恐怕也不是对手。
既然李世民已经开始对自己不满了,而且还有李佑那个妖孽在盯着自己,自己今后做事一定要加倍小心。
长孙无忌只是有着强烈的权利欲望,他对李世民还是忠心耿耿的,也不愿意做伤害他的事情。
想明白之后,长孙无忌给李世民起草了回电。
他说道:“陛下,臣长孙无忌感谢您的恩典,感谢您又给了臣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臣明白今后该如何去做一个好臣子。”
不久以后,李世民调整了人事,撤换了凉州总管府和齐州的一部分官员。褚遂良被送到西域去担任了副总督。虽然他仍然是从三品的官职,可是这和他从前的地位就是天差地别了。
李世民之所以将褚遂良送到西域,等于是将他送到了李佑的监控之下,这也算是给了李佑一个交代。
武威。
狄仁杰等人接到李佑的通知,不让他们继续查下去了。不过,这件事情给他们带来的遗憾很快被另外一个惊喜给取代了——李佑给了他们两年的期限,同意他们继续以钦差的名义公费旅游,在游历大好河山的过程中处理民间疑难案件,来增长他们的才干。
齐州。
阎立本这次去齐州,可是下定了决心,要办一个漂亮的案子,来报答李佑对他的信任。接到李佑的通知之后,他也是相当的郁闷。
不过,他又接到了李佑派给他的一个新的差事。
这天,一名飞虎军的军官带着阎立本登上了泰山,出现在他眼前的一幕,顿时令他感到了震惊。
………………………………
第七百八十八章 天下美食大会
负责泰山警卫的飞虎军将领是田安,他现在已经从原来的齐王府侍卫,成长为飞虎军大队长,正五品的游击将军。
田安陪同阎立本来到了泰山封禅的祭祀场地,阎立本立刻就被雄伟的天地二坛所震撼了。
阎立本早就听说了李佑在泰山的活动,他饱读诗书见多识广,看到天坛和地坛,就明白了原来李佑等人是要效仿古人,为李世民举行泰山封禅庆典做准备。
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 正义 》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最能够彰显帝王功绩莫过于泰山封禅了。
泰山封禅有正式记载的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也就是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始皇东巡郡县,召集齐、鲁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天下第一山”泰山,举行的封禅的典礼,以表明自己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的。
泰山封禅也不是随便什么帝王就可以举行的,唐朝以前的历史上也只有少数牛人敢于举办这样的大典,如秦始皇、汉武帝和汉光武帝寥寥数人。
李世民自认为是千古一帝王,他也想举办泰山封禅,可惜的是,他东征高句丽最终功败垂成,终于没有好意思做这件事情。还是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在完成了对高句丽的征服之后,才在公元665年,替他完成了这个心愿。
阎立本心道:“难怪西北王殿下不顾朝堂上的猜疑,从户部支取了大批的钱财,调动了飞虎军跑来这里,原来是为了准备泰山封禅的事情。
这恐怕是李世民这一辈子最想做的事情,李世民英明神武同时也好大喜功,这件事情绝对是他的最爱,没有之一。
这真是天下第一大马屁,而且这个马屁拍的时机是李世民即将取得征服高句丽的伟大胜利的时候,真是恰到好处。
西北王殿下真是聪明啊!“
阎立本深深叹服。
这时,田安说道:“阎大人,我家王爷请您过来,是想请您用您的丹青妙笔,为陛下画一幅泰山封禅大典的效果图。这幅图画完成之后,由您亲自前往东征军大帅府,去献给陛下。”
阎立本大喜,这可是让他参与了筹建泰山封禅的事情,不仅是大功一件,而且是能够直接讨得李世民欢心的事情。这是西北王殿下送给他阎立本的一份大礼。
阎立本感激地说道:“请田将军转告西北王殿下,臣阎立本感谢王爷的恩典。臣一定尽心竭力,完美地展现出泰山封禅祭祀大典的雄伟气势。”
阎立本下了狠心,他不辞辛苦,在泰山上爬上爬下,甚至爬到泰山主峰一侧的其它山顶,从各个角度对泰山封禅大典的场地进行了观察,以便选择最佳的角度来展现这次盛典的风采。
阎立本不仅是唐朝,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丹青大师,不久以后,一幅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泰山封禅示意图就跃然纸上。
西北王府。
李佑的心情很好,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折腾,打击了长孙无忌等人的势力,也令长孙无忌收敛了很多。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贞观一朝的朝堂上将会出现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李佑可以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安安稳稳的当一个吃货了。
这么多年来,李佑一直在干些跟吃货没有关系的事情,他心中的一个愿望也搁置了很多年。
现在喜讯频传高句丽的战事即将结束,远洋舰队即将返回,泰山封禅大典即将举行。
眼看着自己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离开长安的,李佑决定在短时间里,举办一次天下美食大会,来个锦上添花,将泰山封禅大典的喜庆推到极致。
李佑准备让前来参加泰山封禅大典的各国使团,带来他们国家最经典的美食,唐朝各个地区也带着各地的特色美食来参加美食大会。这样,他不仅能够尝到够尝到天下的美食,还准备编写一部天下美食典籍。
李佑想起这件事情就感到兴奋,他坐不住了,马上就给李承乾发去了电报。
此时,夜色已深,李承乾已经准备就寝了,李佑突然来电报,吓了他一跳,以为发生了什么紧急的军国大事,急忙忙起来查看。看完了电文之后,他不由得笑道:“五弟真是胡闹。“说着把电报递给了身边的太子侧妃侯君集的女儿侯海棠。
海棠看完了之后笑道:“五叔好吃,那可是天下闻名的。不过这些年来,也没见他怎么提起这些事情了。妾对他举办这个天下美食大会,倒是很期待呢。”
李承乾笑道:“也好,如今天下好事连连,五弟要胡闹也就由着他,增添一下喜庆的气氛。”
他对内侍高连说道:“给李佑回电吧,就说我同意了。”
第二天早朝后,李佑就来到了礼部,他对阴弘治说了这件事后,阴弘治说道:“你不早说,那些派往各国的使臣都已经出发了。”
李佑说道:“这有什么。我过来,就是让您提供使者的情况,我派人飞马去追赶他们,还是来得及的。”
阴弘治有些担心地说道:“殿下,你搞这些事情,会不会引起别人的非议?”
李佑笑道:“舅舅,就是因为这些年来,很少有人对我非议了。心里反而不踏实了。”
李佑就是要趁着李世民和李承乾高兴的时候胡闹一把,给他们留下一个完全没有野心的印象。一个能干又没有野心的臣子,哪个统治者会不喜欢呢?
况且,李佑真的喜欢美食,他这次要把这个时代的天下美食都品尝一遍。
接着,李佑来到了尚书省。
“臣,见过西北王殿下。”长孙无忌行礼说道。
李佑笑道:“长孙大人免礼。”
长孙无忌笑道:“殿下,什么风把您吹来了?”李佑一年也难得一次尚书省。
李佑说道:“父皇的寿诞在即,我想把庆典搞得更热闹一些,因此想举办一个天下美食大会。想请长孙大人,以尚书省的名义通知到各个州、府。”
长孙无忌高兴地说道:“好啊,殿下这个主意很好,臣赞成。臣马上就安排此事。”
“那我就感谢长孙大人了。我府上有很多波斯和大食美食,长孙大人有空的话,到我那里去坐坐。”
“谢谢殿下了,臣有空一定前去叨扰。“
李佑走后,长孙无忌的心情也不错。李世民的来电中明明白白地说明了他所干的那些事情,李佑已经知道了个**不离十。长孙无忌对于这位妖孽般的亲王还是有些忌惮的。
李佑说的这些事情,完全不必亲自来找他长孙无忌,只要由李承乾下达一个谕令给尚书省就完了。李佑亲自前来就是来向长孙无忌表示他的善意。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他马上也表示了与李佑增进友谊的愿望。
东征军大帅府。
“陛下,刑部侍郎阎立本大人求见?”马宣良禀报道。
“阎立本,他来干什么?”李世民有些纳闷,也有些不高兴了。阎立本负责调查齐州的案件,他跑过来莫非是要汇报调查的的结果?李世民明明已经跟李佑说清楚了这件事情,怎么还查下去了?
他不想见他,一旦阎立本真的向他汇报了长孙无忌的事情,就不好办了。他说道:“先问问他的来意吧。”
………………………………
第七百八十九章 吃饱了不想家
马宣良出去后,很快就回来了,他说道:“陛下,阎大人说他是奉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之命,来向陛下进献一幅画的。”
阎立本很聪明,他可不敢贪功,把这件事的功劳算在自己身上,于是说自己是奉命而来。
李世民很好奇,说道:“宣他进来吧!”
阎立本来到李世民面前,行礼说道:“臣阎立本,参见陛下。”
“阎爱卿,太子和李佑让你进献什么画啊?”李世民问道。
阎立本从背上取下一个包裹,取出里面的一个长方形的锦盒。马宣良职责所在,上前接过了锦盒。他从里面取出了一幅卷轴,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展开一看,提头上的一行大字,顿时吸引了他的目光:“泰山封禅示意图”。
接着,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幅气势恢宏,壮丽无比的的画面日出东方,白云环绕。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无数的白色台阶蜿蜒而上,两幢高大雄伟的建筑耸立在泰山之巅。
不得不说,阎立本不愧是丹青高手,他的画作,充分展现了泰山封禅所要展现的恢弘气势。
李世民顿时明白了,原来李承乾和李佑以修建飞虎军训练营地的名义,偷偷的修建了天地二坛,为自己举行泰山封禅大典做好了准备。
李世民大喜,胸中涌动着一股无与伦比的豪迈激情,他的双手不由得微微颤抖了起来。
阎立本偷偷地的观察李世民的表情,他看到李世民的样子,心中也不由得大喜过望。他知道李承乾和李佑等人的这个马屁,拍对了地方,令李世民龙颜大悦。李承乾和李佑一定会受到李世民的赞赏,他阎立本也会跟着沾光的。
果然,李世民忍不住说道:“好,干得好。”
正在这时,李丽质拿着一封电报走了进来。她说道:“父皇,太子哥哥来电报了。”
李世民接过来一看,是关于泰山封禅的整体安排。
这封电报为何来得如此的巧妙,时间恰到好处?其实,李承乾和李佑几天前就已经发过来了,他们交代李丽质,让她见着阎立本到达东征军大帅府之后,再将这封电报拿出来。
在电文中,李承乾的首先列举了从贞观元年以来,李世民所建立的丰功伟业。在李世民的领导下,大唐帝国从一穷二白的贫弱国家,变成了当今天下最强大和富庶的国家。
李承乾认为,那几位帝王曾经举办过泰山封禅大典的帝王,他们的功绩远远无法与李世民所建立的功绩相媲美。
因此,李世民来举行泰山封禅大典乃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
下面是泰山封禅的一些具体安排。
当李世民看到,竟然将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使团,前来长安为首先自己祝寿,然后再参加泰山封禅大典。如此宏大的规模,令他心中更是满意。
李世民再次说道:“太子和李佑这件事干得好,干得漂亮。“
这时他看到了站在一边的阎立本,又加上了一句:“阎爱卿,你的功劳也不小啊。”
阎立本大喜,急忙谦虚道:“这些都是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的功劳。臣不过是奉命行事,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李世民看了阎立本的图画,还有些不满足,还想听他详细说说天地二坛的情况。他说道:“阎爱卿,陪朕一起用午膳吧。”
能够跟陪着李世民一起用膳,在整个大唐的臣子们当众,很少有人能够得到过这个待遇。阎立本激动了起来,他声音颤抖着说道:“臣,谢陛下的恩典。”
这时,李丽质又拿出了一封电报,她说道:“父皇,儿臣的五哥还要在长安举办一次天下美食大会,为泰山封禅大典增添一些喜庆的气氛。”
这些年李世民也很少听到李佑说吃的事情了,他想起了以前李佑常说的话,笑道:“你五哥还真是个吃货,一吃就灵啊。哈哈!他要胡闹,就由得他去吧。”
李丽质笑道:“父皇,儿臣也很期待呢,到时候就能够品尝到天下的美食了。您既然同意了,儿臣就把这个好消息去告诉五哥了。”
李佑让阎立本在这个时候,向李世民禀报泰山封禅的事情,是因为高句丽的战事已经毫无悬念了。此刻,唐朝大军东西两路对进,已经将高句丽的最后势力,压缩到以平壤为中心的狭小范围之内了。
长期的经济封锁,已经使得平壤的粮食价格增长了数百倍,食盐的价格都已经超过了黄金的价格。所有能够果腹的草根树皮,早都被抢光了,人们已经开始易子而食,士兵们饿得已经快举不起刀枪了。在这种情况下,渊盖苏文已经毫无回天之力了。
不久,李世民下令东征军全线进攻,务必在一个月之内结束高句丽战事。
长安,西北王府。
这天,萧婉玉进宫去见了阴妃娘娘,回来后,她面带有忧色地说道:“佑哥,母妃病了。”
李佑急切地问道:“什么病,严重吗?”
萧婉玉说道:“没什么大碍,她只是进来睡眠不好,胃口也差了一些。她说总是想起家乡的事情。”
原来,自从阴弘治去了一趟武威,回来跟阴妃娘娘谈起了家乡的事情,就勾起了她儿时的记忆,从此她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想回武威去看看。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娘家在长安或者附近的嫔妃,很少有人能够回到娘家探望。后宫的制度不允许嫔妃们离开皇宫,只允许娘家人前来探望。
家在附近的嫔妃经过皇帝的特许,或者皇后的准许,是可以出宫探望的,但是不准在外面过夜。
还有一个原因后宫竞争激烈,嫔妃们都不敢长时间离开后宫,生怕自己离开后会失宠。即便是那些不受宠的嫔妃,也担心自己离开时间长了,会被皇帝彻底遗忘。如果在自己离开期间,再传出什么风言风语,很有可能会被打入冷宫,从此再也不见天日。
因此,阴妃娘娘的这个愿望,就只能在梦中想想而已。
弄清楚了阴妃娘娘的症结所在,李佑笑道:“这个容易,你这样……”
皇宫,广翠殿。
这天,李佑写了一篇文章,萧婉玉深情地念给阴妃娘娘听
她念道:“
大口吃肉!武威老家的腊肉,让人魂牵梦绕好多年!
无论走多远,
在人的脑海里,只有家乡的味道最熟悉和顽固。
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最想吃的就是家人做的菜。
关于过年,
你最深的记忆是什么?
常回想起小时候在老家打麦场上热闹的杀猪场景。
在我如今的记忆中,
感觉壮汉追猪的场景便是最热闹的年了。
杀完猪家家户户便煮起了肉,
小孩们总会站在煮肉锅旁等待着肉熟的那一刻。
谈起煮肉,
不能不提的就是家乡武威的腊肉了。
前从猪拱子后至猪尾,外肉内脏,都在这口锅里。拱子、脸肉、耳朵、口条、猪蹄、猪尾巴、肘子样样俱全,那滋味。。。
怎么样,你想起那家乡熟悉的味道了吗?”
阴妃娘娘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满足了她宣泄情感的需求。经过了这番折腾,阴妃娘娘的胃口开始好了。
接下来,就是该用美食治疗思乡病的时候了。李佑理解她的感受,特地准备了武威的美食,来安慰她那颗思念故乡的心。
高志明给阴妃娘娘端上来一个淡青色的瓷盘,盘子里铺着青翠的菜叶,上面放着一只白色的、上面呈现出少许焦黄色的白面烧饼,烧饼大部被剖开,里面夹着暗红色的味道独特的武威腊肉,一股独特的香味儿令人垂涎欲滴。
这种美食叫做腊肉夹儿,俗称肉夹子。
选用新鲜猪肉和传统腊汁,配以花椒、大香等传统炖肉佐料,经过独特的烹调工艺制成腊肉,煮出来的肉香而不冲、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肉色金黄。用快刀将炊饼切成薄片,把肉片、猪肚丝等夹人,形成六夹或八夹。
腊肉夹儿最早始于明代,是凉州的“三明治”。不论春夏秋冬食之,都很适口。
阴妃娘娘连续吃了两个腊肉夹儿后,一脸满足的神色。她说道:“我感觉好多了。”
萧婉玉笑道:“母妃,殿下说了,这叫做吃饱了不想家。”
美食大会的事情,得到了各地踊跃相应,长安附近的美食高手们,纷纷来到了长安。u
………………………………
第七百九十章 竹鼠
棠州,南征军大帅府。
岭南王李恪接到了李佑的电报,对岭南王府长史兼南征军行军书记官权万纪笑道:“五弟就是聪明,他刚刚搞出了泰山封禅的事情,立下了一件大功劳。接着他马上就开始胡闹,搞一个什么美食大会。真有他的。”
权万纪以前跟李佑矛盾很深,后来也基本上化解了。现在时过境迁,过去的恩怨早已经消失了。他钦佩的说道:“殿下,您说的对,西北王殿下的确是聪明。他现在手中掌握着庞大的实力,却深得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信任。他的这种胡闹的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么多年来,他立下了很多的功劳。但是他时不时地任性而为,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名声,明明白白的表明了自己的处事的态度。一个有能力却没有野心的人,陛下怎么会不喜欢呢?
殿下,您现在治理好了岭南,又打下了林邑,将来还会立下更多更大的功劳。西北王殿下这种避免别人猜忌的方法,臣觉得您可以借鉴一下。”
李恪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五弟所做的事情我观察了很久了,这的确是一个消除别人忌惮的好方法。以后,咱们做事不要那么谨小慎微了,也可以放开手脚。只要心胸坦荡,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日子也过得舒坦的多。”
权万纪说道:“咱们管辖的地域内民族众多,不包括汉人在内,一共有39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特色美食,不如就让地方官府通知各个民族,每个民族选送几样特色美食,前往长安为西北王殿下捧场。”
李恪说道:“这个主意不错,先通知这些民族的首领前来棠州,开一个部族首领大会,划分他们管辖的地域,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对于安定整个岭南和jiao址地区,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权万纪赞道:“殿下,您真是聪明。通过这一次各民族首领大会,俩解决南部边陲地区的安定问题,本身就是大功一件。臣建议,将这个想法禀报给陛下和太子殿下。”
李恪说道:“好,我这就给父皇起草电文。各部族首领大会的事情,你就开始着手布置吧。”
长安城,西北王府。
长安美食大会的会址设在西北王府,田敏是会长,王寮和高志明是副会长,负责整个会务安排。
这些天来,不断有各地来到长安参加美食大会的人,前来西北王府报到,带来了不少的美食。
这天,江南西道瑜洲来了一个官员,带着几名厨子来到了西北王府,他们进了西北王府,品尝了府中的饭菜之后,赞不绝口,马上就觉得自己那些拿手的菜品有些拿不出手了。
不过,他们还是带来了一道美食,王寮和高志明也觉得有特色,于是让他们做了这一道菜,晚膳的时候送到了王爷的餐桌上。
李佑最喜欢跟人分享美食了,萧婉玉带着李玉也来品尝了。
王寮、高志明和瑜洲来的人站在一边,等着王爷品尝后评价。
李佑的嘴刁,眼睛也刁,鼻子更刁了。他一上桌子,对于其它的菜自动就忽略了,眼睛直接盯着那个紫色的陶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