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正在等候马宣良的消息,看到马宣良进来,问道:“你们调查出什么来了?”

    马宣良说道:“陛下,奴婢派属下去调查了数十位大臣,奴婢也亲自调查了大将军、房大人和高大人等人,这件事情事发突然,事先并没有人提前安排。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事先也没有跟大臣们有过联系。

    自从陛下下旨对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禁足之后,太子殿下宫里没有人出去联络大臣,朝中大臣也没有人去觐见太子殿下。

    西北王殿下那里,没有大臣进入西北王府,殿下和王妃们也没有出入。大食国裴迪兰殿下王子和鸿卢寺卿唐大人去了长安县李郡王的庄园,他们是去跟吐s蕃赞普松赞ganbu见面的。”

    听到马宣良的报告,李世民心中的一块大石落地了。他最担心的是李承乾和李佑是有预谋的,提前串通了大臣们来对自己,那样的话事态就有些严重了。

    松赞ganbu要离开长安的事情,李世民是知道的,裴迪兰等人去见松赞ganbu也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这说明,李佑并没有因为被禁足,而至朝廷的利益而不顾,也说明了李佑心底无私。

    李世民心中感到了宽慰。

    虽然如此,李世民仍然没有放松警惕。他决定明日不上早朝,继续观察事态的发展。他说道:“你继续监视大臣们的动静,随时向我汇报。”

    马宣良告辞出来后,看到晋阳公主李明达等在外面,他上前行礼后离开了帝寝。他走出一段距离后,站在黑影里,望着李明达进入了李世民的寝殿,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微笑。

    马宣良对李世民唯命是从,可是他有血有肉有思想,对于发生在李世民身边的事物,也有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他是秘密警察的头目,对于皇室的秘密了解得很多。

    在他的心目中,对李承乾、李佑的看法要好于李泰,对于李泰卑鄙的人品也深深不齿。他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又是李泰在挑事作妖,心中也不痛快。

    马宣良的职业习惯,决定了他不能多嘴,也不会主动发表意见,任何事情他只负责调查,然后把调查的结果反馈给李世民,自己却从来不去做判断。

    不过,这并不等于他没有自己的爱憎和喜好。李世民的女儿众多,其中随时能够见到李世民的也只有晋阳公主李明达,马宣良看到那一串灯笼,就知道是她过来了。

    李明达美丽善良,是整个皇宫中人缘最好的人,没有之一。马宣良看到李泰跟李世民在一起,就担心他挑拨离间,看到李明达过来,就知道她是来劝解李世民的。马宣良刚才抢在前面觐见了李世民,就是要给李明达留下充足的时间,从容地劝解李世民。

    “儿臣见过父皇。”李明达行礼说道。

    “明达,快过来。”李世民见到李明达,顿时就高兴了起来。

    李明达就像一只小鹿一般,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了李世民的身边,她双手抱住李世民的一只胳膊,将自己娇俏的小脸靠在李世民的肩头,亲昵地叫道:“父皇。”

    李世民十分享受爱女的亲昵,慈爱地望着她,轻轻地抚摸着她的秀发。

    李明达扬起小脸,带着春风般的笑容说道:“父皇,儿臣这几日新学了一段舞蹈,想请父皇指点一下。”

    李世民高兴地说道:“好啊,舞来让我看看。”

    李明达走到中殿的中间,一手叉腰,一手扶胸,向李世民行了一个下腰礼,随后双手高举,踮起脚尖原地转了一圈后,双脚站稳后,一个漂亮的金鸡独立,接着身体扭转下腰、单腿摆向后方,双臂轻轻挥舞,好似飞鸟展翅……

    李明达舞技精湛,体态轻盈,将一段舞蹈演绎得美轮美奂。

    李世民是舞蹈大师,却没有见过她的这段舞蹈,等到舞蹈结束后,他将一块早已经准备好的手帕递给李明达,好奇地问道:“明达,这是什么舞蹈?”

    李明达接过了李世民递过来的手帕,擦拭了脸上的汗水,对李世民说道:“父皇,您觉得儿臣跳得好看吗?”

    李世民笑道:“好看,父皇很喜欢。”

    李明达说道:”儿臣跳的是一种叫做《卡莫》的希腊宫廷独舞,是儿臣的五嫂瑞娜公主教给儿臣的。”

    “哦,是她呀。”李世民想起来了,李佑有一位来自大食国的妃子,是从原来的希腊公主册封的大食公主。

    李明达说道:“父皇,五嫂那里还有很多好看的舞蹈呢,儿臣想去跟她学习,回来跳给父皇看,可以吗?”

    李世民英明神武,知道自己的宝贝女儿是来干嘛的了这是替李佑打探消息来了。

    李世民笑道:“可以,你愿意去就去吧。”

    李明达得知李承乾和李佑被禁足了,她不知道李世民会如何处置他们,因此跑到李世民这里,想要先看看他对李佑是什么态度,再来判断他们的真实处境。此刻,她看到李世民并不禁止自己去西北王府,明白李世民不会严厉处置李佑,李承乾也应该没事儿,她心里暗暗高兴。

    李明达握住李世民的大手,在上面亲吻了一下,由衷地说道:“谢谢父皇了。”

    李世民看到李明达满脸灿烂的笑容,从她的态度上,感受到了她跟李佑的亲近,心中暗暗有些不安李泰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如今李泰和李佑之间产生了矛盾,她却明显的偏袒李佑。

    李世民忽然有些担忧了起来,他发现自己要想把李泰留在身边,不仅仅是要面对李承乾、李佑和大臣们的反对,恐怕就连长孙皇后、李丽质、李乐菱,也包括自己最疼爱的李明达也是这个态度。

    就在这时,王德说道:“陛下,晋王殿下求见。”

    李世民知道李治恐怕也是为了早朝上的事情来的,他倒是要看看李治在李泰等人之间是个什么态度。他说道:“让他进来吧。”

    李治为人质朴,没有李泰那么多心眼,也没有李明达处事的技巧,他直接说道:“父皇,太子哥哥和五哥不是真心要惹怒父皇的,您去东征的时候,他们处处担心您的安危,千方百计地为您分忧。儿臣恳求您不要处罚他们。”

    看到李治也是为李承乾和李佑求情的,李世民哭笑不得,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事情难办了。

    他跟李治和李明达闲聊了几句,说道:“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你太子哥哥、四哥和五哥之间的事情,你们两个就不要跟着掺和了。我现在有些倦了,你们就先退下吧。”

    李世民现在真的很为难,他已经答应了李泰,一定要把他留在长安,他这么做也不仅仅是为了李泰,也是为了他自己。

    李世民作为至高无上的大唐皇帝,决不能被人胁迫做出决定,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捍卫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决定。

    他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坚持把李泰留下来。当然了,他并不是要为此牺牲所有人,而是他坚信,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大家最后都会赞成自己的决定的。

    李世民决定明后两天都不上朝,一来他担心自己召开早朝,万一大臣们不来上朝。自己就尴尬了。二来,他要利用这两天时间,逐个去查看一下大臣们的态度。

    马宣良一般白天都在李世民身边当值,下班后回到自己住处休息。他回到住处不久,一名百骑司的密探过来禀报道:“大人,晋王殿下和晋阳公主殿下去了西北王府。”

    马宣良怒道:“你这个白痴,我只是让你看着西北王府,你管人家晋王殿下和晋阳公主殿下干什么?你他娘的真是吃饱了撑的,你要是想死,别连带上我。滚吧。”

    “是,大人,卑职滚了。”密探吓出了一身冷汗,连滚带爬的离开了。

    李世民十分信任马宣良,马宣良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他绝不会向李世民提供容易引起误会的消息,更不会卷入皇家的内部争端当中去。

    西北王府。

    “五哥。”

    “五哥。”

    见到李佑,李治和李明达亲切地称呼道。


………………………………

第八百三十六章 条件

    李世民派人提前通知暂时停止早朝,令很多大臣松了一口气。

    李承乾和李佑被禁足了,肯定不会参与早朝了,这种情况下大臣们去上早朝,等于赞同了李世民的意见,这就违背了他们当初的心愿。可是不去上早朝,就等于直接跟李世民对着干,实在是令大家为难。

    李世民的做法令众人感到庆幸,他毕竟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知道审时度势,不会因为个人的喜怒草率从事,从而令事态难以收拾。

    李世民照旧来到了两仪殿办公,开始逐个找大臣们谈话。

    长孙无忌虽然没有跟着众人闹着辞职,可是他一贯是支持李承乾的,他的态度李世民不用分析就分清楚。因此,昨天早朝发生了问题之后,李世民就没有找他谈话,他不想逼着他做违心的表态。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两人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件事情得到他的支持十分重要,而且他也相信长孙无忌是会支持自己的意见的。

    李世民昨天没有找长孙无忌,是要给长孙无忌留出时间,考虑他自己应该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什么态度来。

    长孙无忌对于昨天早朝上的的突发情况,心里十分担忧,他太了解李世民了。他认为在这件事情上,李承乾和李佑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他们不该当众顶撞李世民。即便是要阻止李泰留在长安,这件事情也应该私下来谈,不至于把事情闹得如此僵化。

    以李世民的脾气,当众不给他面子,他是下不了这个台阶的。他一定会努力的维护自己的权威,因此他一定会坚持把李泰留在长安的。

    长孙无忌分析的没有错,李世民目前的状态正是如此。李泰的去留问题,已经成为了李世民的面子问题。

    目前李承乾和李佑的态度也十分坚决,他们跟李世民已经是顶牛的状态。

    要解决这件事情,一定是要有一方进行妥协的。

    长孙无忌第一感觉,就是想劝说李承乾和李佑向李世民妥协。如今他们二人被禁足,他也不便去当面劝说他们,避免被李世民猜疑,因此心中暗暗着急。

    他知道李世民一定会找自己谈话的,于是他就到尚书省当值,随时等候李世民的传召。

    果然,今天他到了尚书省后不久,就被李世民传唤到了两仪殿。

    “辅机,昨天的事情你是怎么想的?”李世民直接问道。

    “陛下,臣认为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的态度是不对的,即使是他们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也不该当众顶撞逼下。”长孙无忌知道此时决不能呛火,他首先选择了谴责李承乾和李佑。

    李世民说道:“辅机,自从贞观6年以来,还没有发生过如此严重的事件,这件事情一定要严肃处理。你要对这件事情有明确的表态。”

    贞观6年发生过文官罢朝的事件,也就是从那次事件开始,唐朝实行了散官制度,实际上是李世民做出了妥协。在李世民的执政生涯中,这时一件是令他感到耻辱的事件。

    如今的的李世民威望如日中天,他绝不会做出当年那样的退让的。因此他在征求找孙无忌的意见之前,就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一定会问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意见的,他也提前想好了自己的对策。

    他说道:“陛下,您说得对,这件事情是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的不对。于公他们是不尊重君父,于私他们是没有尽到孝道。臣以为他们应该向陛下认错,来请求陛下的原谅。”

    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的态度,明显的就是在和稀泥,把这件事情仅仅说成是李承乾和李佑并无大错,只是在不当的场合说了不当的话而已。

    李世民厉声问道:“辅机,这就是你要表明的态度吗?”

    长孙无忌知道自己的回答难以令李世民满足,可是对这件事情他拿定了主意,他坚持李承乾和李佑只是对李世民不礼貌,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不能上纲上线。

    他低着头不说话,等着李世民继续训斥自己。

    李世民继续说道:“辅机,太子和李佑如此的目无君父,必须要严肃处理,否则无以正朝纲。你身为朝廷重臣,对他们的罪行,一定要有鲜明的态度。”李世民开始上纲上线了。

    长孙无忌并没有被李世民恶狠狠的话语说吓住,他了解李世民,知道李世民越这样说,就越不会严厉的处置李承乾和李佑。他之所以要对长孙无忌说这些,一定是有着他的目的。

    对这件事情,长孙无忌早就分析了无数遍了。他认为李承乾和李佑这些年来并无过错,相反的,他们的表现可圈可点,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应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李世民不会就为了这件事情,如何严厉的处置他们的。

    可是在这件事情上,李世民一定要找到一个台阶下,那就是他一定会会坚持把李泰留在长安,使得这件事情看起来是他获得了胜利,从而找回了他的颜面。同时让他在面对李泰的时候,不至于感到尴尬。

    因此,长孙无忌认为李世民最终的结果,是要求李承乾和李佑向自己当众认错,并且同意李泰留在长安。

    长孙无忌在李世民的逼问下,故作为难的说道:“陛下,臣真的是很为难。太子殿下和青雀都是臣的亲外甥,您让臣表态,别让这不是让臣夹在他们中间左右为难吗?”

    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是明白人,他已经从长孙无忌的话中,清楚了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李世民说道:“李承乾和李佑实在是太过分了,都是自己的兄弟,做事却如此的没有分寸,真是不知所谓。你这个当长辈的,一定要好好的管教一下他们。”

    在管教李承乾和李佑方面,有李世民在这里,哪里轮的上长孙无忌呢?长孙无忌顿时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自从这件事情发生了以后,长孙无忌十分担心李世民受到某些人别有用心的挑拨,在盛怒之下会做出过激的反应。如今看来,李世民保持了头脑的清醒,他还是那个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

    听到李世民把这件事情看做了家庭纠纷来处理了,长孙无忌彻底底松了一口气。

    他认为这件事情李世民已经做出了让步,李承乾和李佑应该做出相应的妥协,这件事情也就雨过天晴,风平浪静了。

    他高兴地说道:“陛下,如果您同意,臣愿意去见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让他们感受陛下您对他们的宽宏大度,让他们做到作为臣子和儿子应有的本分。”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你去吧,就代替我教训他们一番。这两个混账东西,多大岁数了,还如此的不知长进。”

    长孙无忌出了两仪殿,走了没有多远,就看到魏征走了过来。看样子,他是要去见李世民的。

    长孙无忌担心以魏征的脾气,会说出什么话来激怒了李世民,于是赶紧拦住了他。

    他说道:“魏大人,你是要去见陛下吗?”

    魏征说道:“是啊,我有些心里话,想跟陛下念叨念叨。”

    长孙无忌说道:“魏大人请相信陛下,这件事情已经作为陛下家中的事情来处理了。你就不要去添乱了。”

    魏征也是个聪明人,听到长孙无忌这样说,心中顿时也轻松了很多。他对长孙无忌拱手说道:“有劳长孙大人”说完,他朝着自己的办公房走去。

    长孙无忌望着魏征的背影,心中有些感慨。他知道魏征这个倔头,对李承乾和李佑的关心,出自一片真诚。

    不久以后,长孙无忌来到了东宫,他对把守大门的飞虎军军官说道:“奉陛下口谕,我要去见太子殿下。”


………………………………

第八百三十七章 最可怕的结果

    张玄素看到长孙无忌过来,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他会带来什么样的消息。他陪着长孙无忌去见李承乾,走到了李承乾的书房门口,长孙无忌说道:“张师傅,我有陛下的口谕,要单独传达给太子殿下,还请你先回避一下。”

    张玄素无奈地止步,说道:“大人请。”

    望着长孙无忌的背影消失在李承乾的书房,张玄素心中十分担忧。

    因为张玄素当时并没有跟着李承乾上朝,他刚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跟长孙无忌一样,首先是认为李承乾有些冲动,这件事情完全可以私下跟李世民沟通,不应该当众发生冲突。

    李承乾被禁足之后,张玄素跟李承乾谈论了当时的情况,却发现李承乾当时是无可退让,当时如果李承乾不强烈的反对李世民,李世民一旦下了圣旨,让李泰主持修建永安宫,这件事情就不可挽回了。

    修建永安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修建这个工程的主持人,李泰理所当然的就会留在长安。同时,修建永安宫是一个重大的工程,涉及到朝廷的方方面面,李泰也等于重新返回了政坛。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在所难免。

    这件事情十分棘手,张玄素尽管经验丰富,可是他不知道李世民对此事是什么态度,也想不到解决的办法。现在他只能耐心的等候长孙无忌和李承乾密谈后的结果。

    不久以后,李承乾派人来通知他过去。

    张玄素进入了李承乾的书房,看到李承乾脸色十分难看。

    长孙无忌把李世民的态度告诉了张玄素,问道:“张师傅,你有什么想法?”

    听到这样的结果,张玄素立刻就松了一口气。他认为这样的结果可以接受,不过他看到李承乾的脸色,知道李承乾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他必须首先弄清楚李承乾是个什么态度,然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张玄素没有回答长孙无忌的话,对李承乾说道:“开始,殿下,您认为这件事情该如何解决?”

    李承乾梗着脖子望着窗外,没有回答张玄素说的话,张玄素就明白了李承乾的态度。

    长孙无忌说道:“张师傅,这次的事件十分严重,已经触怒了陛下。尤其是大臣们跟着太子殿下一起发对陛下的提议,事情就更加严重了。

    陛下念及亲情,不愿意追究太子殿下,他为此做出了让步。臣认为应该接受陛下的条件,让这件事情到此为止。”

    说完他给张玄素使了个颜色,希望他能够一起劝说李承乾。

    张玄素搞清楚了状况,也明白李承乾的感受。可是他在权衡了利弊之后,认为长孙无忌说的话是对的,尽管李泰留在长安会制造一些麻烦,可是也总比让李承乾继续反对李世民,触怒了他遭到惩罚要好。李承乾已经隐忍了这么多年了,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因小失大。

    他说道:“殿下,臣认为长孙大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这次的事件触怒了陛下,要想平息他的怒火,一定要给陛下一个台阶下。否则的话,这件事情恐怕难以善了。臣知道您担心李泰留在长安,将来会制造一些麻烦,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您想想看,以他当年魏王显赫的地位以及陛下的宠幸,他都没有能够动摇太子殿下您的地位。如今您在朝堂上的地位比以前巩固的多,他一个被贬斥的亲王即便是留在长安,又能够对您造成多大的威胁呢?

    臣认为,您和陛下发生了冲突,正是李泰所希望看到的,您不应该给他这个挑拨离间的机会。退一步海阔天空,您应该接受陛下的善意,让此事到此为止。”

    李承乾双眼仍然望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西北王府。

    除了李治和李明达以外,阴弘治是第一个进入西北王府的朝中大臣,他是李佑的舅舅,来看望外甥于情于理都无可厚非。

    跟他一起来的还有殷广浩。从昨天开始阴广浩就看密切注意朝中的动静,他已经得到了消息,说长孙无忌觐见了李世民以后去了东宫,因此才跟父亲一起来向李佑报信儿。

    听完了阴广浩的汇报,李佑也忐忑不安,此刻他有些紧张,面色显得十分凝重。

    阴弘治担忧地望着他,问道:“不知道陛下会如何处理此事,太子殿下会不会有危险,会不会牵连到殿下你?”

    李佑摇摇头说道:“我担心的不是这个。”

    阴弘治和阴广浩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两人对望一眼,又一起疑惑地望着李佑。

    李佑吩咐道:“白虎,你去叫四夫人过来。”

    很快,武栩匆匆地来到了书房。

    李佑很想看看武则天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他问道:“栩儿,长孙无忌去见了父皇,然后去了东宫,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武栩聪明绝顶,她的命运因为李佑发生了改变,没有进入皇宫卷入那些阴暗的勾心斗角。可是这些年来,她一直在商业上打拼,又有着商业部长的身份,在政商两界的经历,使她变得更加人情练达,可以说比起单独做一个妃子,她现在的才智比历史上更加强大。

    昨天发生的事情事关李佑,武栩自然十分关心,已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事情的结果也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