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容翎不信他能够作出符合这样条件的诗来,问道:“你要什么奖励。”
李佑说道:“我要是作不出来,就学狗叫。我要是作出来了,你就在我这里亲一下。”说着,他指了指自己的脸颊。
慕容翎犹豫了,她虽然不像汉人女子那样矜持,可是这样亲昵的举动,她还是很难为情的。
看到她退缩了,李佑笑道:“怎么样,不敢了吧?”
慕容翎就不信他能够作出这样的诗来。银牙一咬,说道:“好,我答应你了。”
李佑吟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代: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里面有春天,有夏天,还有雪景,一条都不落。
)
李佑吟诵完了,众人都惊呆了。
这首诗优美的意境,就连白虎等侍卫们这样的粗人,也能够感受得到。
哈米德拍手称赞。
郝连博特手捻着胡须频频点头。
慕容翎傻眼了!她喃喃地吟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美啊!”
李佑笑道:“怎么样,老婆。来吧。”说着,把脸凑了过去。
“不干”慕容翎红着脸,使劲儿把李佑推开了。
李佑笑道:“老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啊。”
慕容翎瞪着眼睛说道:“人家是小女子,不是君子!”
“噢,噢,公主耍赖啦!噢,噢……”众人一阵哄笑。
郝连博特微笑着摇摇头,他也很享受这些年轻人笑闹的轻松气氛。
李佑这次前往吐谷浑,是一时冲动,好在,经历了千难万险,血与火的生死考验之后,结局还是圆满的。
就在李佑等人兴冲冲地前往长安的时候,长安城里,一场风暴正在等着他们。
长安城。
早朝,太极殿。
今天是蜀王李恪回到长安的第一次上朝。众人见到他,纷纷向他表示祝贺,恭喜他平安归来。
李承乾和李泰都很真诚,对他表示了亲切的问候。可是,李恪却觉得他们的问候缺乏诚意,带着幸灾乐祸的成分。
当初,他自告奋勇前往吐谷浑担任册封使,李承乾和李泰着实有些羡慕。李恪这一次吐谷浑之行,妥妥的一个安定边境的功劳。他们都很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想到抢这个差事呢?
后来,李恪出事了,李承乾和李泰一阵兴奋,幸灾乐祸心情也很爽啊。
如今李恪平安回来了,可是他这趟差事却板上钉钉的办砸了。李承乾和李泰抱着怜悯的心理,真诚地向他表示了慰问。
早朝开始了。
………………………………
第九十二章 李恪发烧
李世民说道:“蜀王李恪前往吐谷浑替朝廷宣旨,遭遇变乱,李恪、权万纪等人身陷囹圄,在叛贼的威逼利诱下,大义凛然,保持了我大唐使臣的气节,特此予以褒奖。”
这点上,李恪和权万纪当之无愧,他们高高的挺起了胸脯。
接下来,就该由李恪做述职报告了,不过,他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就由权万纪来做报告。
权万纪说道:“陛下,各位大人,臣等跟随蜀王殿下来到伏俟城,就在护送已故可汗慕容顺进入王宫后,突然遭遇数千名叛军的围攻。
蜀王殿下临危不惧,率领臣等与叛军浴血奋战,宁死不降,后来,叛军以城外薛万钧将军手下的数千将士的生命来威胁。
为了挽救数千将士的性命,蜀王殿下迫不得已,率领臣等放下了武器。
……
后来,蜀王殿下和臣等被押赴刑场……
蜀王殿下和臣等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用生命维护了大唐的尊严。”
权万纪口才极好,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他们的经历,博得了大臣们的一致赞扬。
最后,他说道:“叛军被蜀王殿下和臣等的气节所感召,又畏惧我大唐的强大实力,不敢杀害蜀王殿下和臣等,转而设宴款待臣等,请求臣等向陛下求情,册封反贼慕容尊为吐谷浑新可汗。
蜀王殿下和臣等原本就想当场拒绝他的无理要求,可是考虑到城外数千将士的安危,对其虚与委蛇,迫使他恭送蜀王殿下和臣等,以及薛万钧将军麾下的数千唐军将士离开了伏俟城。”
“陛下,臣等证明,蜀王殿下和臣等维护了大唐的尊严。”那些上过刑场的官员们纷纷出来作证。
这些人都自动地忽略了齐王李佑的存在。他们这样做,也不完全是没良心,而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内幕。他们从刑场上下来后,慕容尊宴请了他们,对他们的态度很客气。
因此,他们都以为是慕容尊惧怕唐朝,因此才放过了他们。
“好啊,了不起啊。”李恪手下的党羽率先称赞,大臣们也为李恪等人的表现点赞。
李世民微微点头,这和侯君集奏章里所说的基本上是相符的。李恪等人的表现可圈可点。
“陛下,臣等为蜀王殿下请功!”一个大臣站了出来。
“臣附议!”
“臣附议!”
……
李世民说道:“吐谷浑发生了叛乱,慕容顺被杀,这件事的责任在朕,是朕识人不明。与蜀王李恪等人无关。
蜀王李恪、长史权万纪等人,临危不惧,维护了大唐的尊严。应该予以褒奖。由吏部拟定褒奖方案,呈送中书省审核。”
李世民主动承担了责任。
“臣等谢陛下隆恩。”李恪等人一起谢恩。
李承乾和李泰看得有些眼热了,他们很羡慕李恪能够大难不死,赢得了英雄的美名。
对于李恪和权万纪来说,此事已经十分圆满了。如果到此为止,他们的收获颇丰。
可是,但是,然而,不过等等,这些词的后面,事情就难说了。
李恪觉得,虽然自己受到了褒奖,可是事情毕竟没有办成,总觉得有些遗憾。
为了体现自己的政治谋略,李恪忽然头脑发热。
他说道:“父皇,叛贼慕容尊罪不容诛。他在吐谷浑的实力远远大于他的侄子慕容钵。我大唐如果不加以干预的话,慕容钵必败无疑。
如果任其打败了慕容钵,慕容尊统制了吐谷浑,对于我大唐十分不利。今后,我大唐西部边陲将永无宁日了。”李恪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李恪的话令大臣们都紧张了起来。
权万纪说道:“陛下,慕容尊就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我大唐决不能于这样的人为伍。臣赞成蜀王殿下的意见,朝廷应该支持慕容钵,征讨慕容尊。”
“是啊,是啊。”大臣们议论纷纷。
“臣附议。”
……
岑文本一直在暗中支持李恪,到目前为止,李恪的话还没有出格,听上去也有道理。不过,他不希望李恪继续在这件事上纠缠下去了。
于是,他咳嗽一声,眼睛盯着李恪,想提醒他不要再继续下去了。
可是,在大臣们的赞成下,李恪兴奋起来了,他根本就没有朝岑文本这里看。接下来的话,令岑文本想哭了。
李恪说道:“父皇,儿臣在鄯州的时候,就建议侯君集出兵支持慕容钵,可是,齐王李佑反对儿臣的意见,他竟然说动了侯君集等人撤离了吐谷浑边境,率军跑到了八竿子打不着的河州去了。
儿臣以为,即使朝廷目前困难,侯君集也不该撤兵,留在鄯州至少可以牵制慕容尊的部分兵力,起到支援慕容钵的作用。
这可是典型的贻误战机啊!”
岑文本知道侯君集给李世民秘密上过奏章,内容他也不清楚,但是,侯君集率军前往河州吐蕃边境,绝不是什么贻误战机,而是有着既定的战略目的。很显然,侯君集的行动得到了李世民的批准。
岑文本支持李恪,可是他不能公开那样做,他是李世民的亲信,首先要忠于李世民,不能出卖朝廷机密。
他看到李恪不看这边,干着急没办法。
接下来的事情令他更加着急了。
权万纪出来说道:“陛下,臣要弹劾齐王李佑。
首先说明,臣不是因为与齐王殿下的个人恩怨,而是站在为朝廷着想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的。”
李恪说道:“权长史,你有话尽管说,父皇圣明,自然可以明辨真伪。”
权万纪说道:“谢殿下。臣弹劾齐王李佑擅自参与军国大事。
臣原本有一件事一直想不明白。现在想来,应该是这样的。
众所周知,臣等和蜀王殿下被关押在吐谷浑王宫里,慕容尊对臣等一直很客气,可是那天突然要处斩臣等,这不应该啊?
臣后来听说到,齐王李佑很早就进入了伏俟城,还听说伏俟城里发生了暴乱,就是齐王李佑指使人干的。
慕容尊因此才对臣等动了杀机。”
“是啊,是啊,一定是这样的。”那些跟随李恪的官员们恍然大悟,纷纷说道。
权万纪接着说道:“这件事臣原本还不相信,可是后来,臣可以肯定是他指使的了。”
说到这里,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大声说道:“陛下,各位大人,臣要说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满大殿的大臣们一个个竖起耳朵,等着权万纪爆料。
感谢七彩流光皮皮虾、月下红装的打赏支持,感谢所有阅读的书友。
………………………………
第九十三章 犯众怒了
权万纪说道:“齐王李佑带着一伙兵匪,趁乱抢劫了伏俟城中的百姓,参与抢劫的人据说最少的也分到了几百贯钱。”
分钱的事情,涉及很多人,不可能没有一点风声。权万纪的鼻子很灵,又是刻意打听,多少知道了一些。
这下,大殿上一下子炸了锅了。
“嗡嗡嗡,嗡嗡嗡”,几百贯钱啊!红眼病一下子打乱了人们的正常心态。
于是,口诛笔伐开始了,李佑瞬间成了恶人。
李泰一看李恪和李佑狗咬狗了,立刻暗示手下推波助澜。
李承乾对李佑多少还有点庇护,不过,他也不敢说话,现在谁不同意处置李佑,就会犯了众怒。
李世民很冷静,他沉默着不发表意见。
攻击李佑的人看到李世民没有反对,于是更加来劲儿了。
一个人说道:“我唐军将士为了吐谷浑的稳定,七千人血洒疆场,齐王李佑却趁机发财,这等卑劣行径,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有人说道:“蜀王殿下为了捍卫朝廷的尊严,差点牺牲自己的性命,可是齐王殿下却趁机发国难财。
臣就想不通了,同样是陛下的皇子,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臣弹劾齐王李佑,他……”
“嗡嗡嗡,嗡嗡嗡”……
这时,权万纪抛出了第二个重磅炸弹,他说道:“陛下,各位大人,你们都不敢想象。就在我们被绑赴刑场的时候,齐王李佑居然成为了慕容尊这个叛贼的座上宾。”
“臣等可以证明!”那些上过刑场的官员们一齐出来作证。他们的确看到李佑和吐谷浑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的。
李泰看了半天热闹,看到机会来了,开始下死手了。
他出来说道:“三哥,这件事你恐怕误会了,你们这么说,不是暗示李佑和叛贼慕容尊达成了什么秘密协定了吗?!我觉得不可能啊。”
他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权万纪。权万纪恍然大悟,说道:“难怪呢,慕容尊对齐王李佑一直客客气气的,态度很亲昵,一定是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勾结。”
“嗡嗡嗡,嗡嗡嗡。”大殿上乱成了一片。
程咬金和尉迟恭现在越来越沉得住气了,他们始终一言不发。张亮本来就谨慎,更是专注地研究手中的笏板。
“好啦。”李世民终于开口了。
大殿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说道:“这件事就不要再议了。齐王李佑过几日就会回到长安,到时候听听他的说法吧。
今天早朝就这样了,散了吧。”
王德尖声喊道:“陛下有旨,退朝!”
李佑一下子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了。
御花园。
阴妃已经好几天没有来这里散步了,因为她不愿意遇见杨妃,免得听她夹枪带棒的教训。
这天,阴妃特地挑选了午膳后的中午时间,在巧云的陪同下,来到了御花园。杨妃通常不会在这个时间来御花园的。
正午的阳光强烈,阴妃走了一会儿,就觉得头晕眼花,于是,绕过假山,朝着莲花池边的凉亭走去。
“阴妹妹。”刚刚转过假山,就看到杨妃在两名侍女的陪同下,走了过来。
“杨姐姐。”阴妃上前行礼说道。
杨妃说道:“阴妹妹,听我家恪儿说,李佑又闯祸了。这次他恐怕要受到责罚了。妹妹,你要好好管教一下李佑,学学我家恪儿,稳重一点,再这样胡闹下去,将来恐怕会闯大祸的,到那时,后悔就晚了。”
阴妃郁闷地说道:“是,姐姐,妹妹知道了。”说完,她闪在一边,恭送杨妃离开。
杨妃走后,巧云不满地说道:“杨妃娘娘也是的,总是拿蜀王殿下来说事,好像他家的蜀王殿下有多了不起似的。奴婢觉得咱们的齐王殿下才真是了不起呢!”
阴妃娘娘嗔道:“多嘴,今后这样的话,切莫再说了。”
“是,娘娘。奴婢知道了。”巧云噘着嘴,一脸的不服气。
阴妃没有了游览的兴致,回到了广翠殿。她和巧云刚刚走到门口,就看到阴弘治等在那里。
“小治,你怎么来了?”阴妃问道。
阴弘治说道:“朝堂上有些人又对着齐王殿下发难,我怕你担心,特地请示了陛下,来看望姐姐。”
“嗯,走,里面说话。”阴妃边走边说道。
阴弘治问道:“姐姐,看你的脸色不太好啊?”
阴妃说道:“没事儿,太阳太大了,有些热,回来歇歇就好了。”
到了客房,巧云给阴妃和阴弘治沏上茶,站在一边伺候。
阴妃说道:“小治,佑儿胡闹,我在宫里见他一面也不容易,你在外面随时可以见到他,也不知道劝劝他?
他整天就知道吃,吃就吃吧。可是你说他跑到那么远的吐谷浑去干什么?真是吃饱了撑的。气死我了。”
阴弘治说道:“殿下岁数大了,有自己的主见,我劝他也没用。不过,姐姐,你不用担心,殿下现在做事极有分寸,我相信他。”
巧云插嘴说道:“国舅爷,您还是劝劝殿下吧,他做事还是有些毛躁了。他这一出去,让娘娘多担心啊?
他明明是去救蜀王殿下去了,却让杨妃娘娘数落了咱们娘娘好几回呢。就在刚刚……”
“巧云,别多嘴。”阴妃说道。
阴弘治说道:“姐姐,你别听别人瞎说,那些人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你别往心里去。
对了姐姐,殿下有消息了。陛下说他过几天就回来了。”
“真的吗?”阴妃急切地问道。
“是真的,陛下在早朝上亲口说的。”阴弘治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阴妃的脸色顿时好了起来。随即,她怒气冲冲地说道:“他回来后,你让他马上来见我,我……我打断他的腿。叫他多管闲事!”
……
萧府。
傍晚,萧东昌回到府中,前去给父亲萧乾请安,就看到宝贝女儿萧婉玉正在和爷爷说话。她和萧东昌打过招呼后,继续给老爷子捶背,耳朵却支棱着,听着父亲和爷爷谈话。
萧东昌说道:“父亲,今天朝堂上上的事情,很有趣,蜀王从吐谷浑回来了,他……”
他把今天早朝上的事情,跟老爷子学了一遍。他把李佑受到弹劾的经过,当做笑话来说,却没有发现,萧婉玉的脸色已经有些苍白了。
………………………………
第九十四章 没有落款的信
阴广浩听父亲阴弘治有人弹劾李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说道:“阿爹,我得出去一趟,给佑哥送个信儿。”
阴弘治也觉得应该这样,于是写了一封亲笔信,把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他自己对这件事的分析,以及阴妃娘娘对李佑的挂念,统统写在上面,交给了阴广浩。
阴广浩叫来了周乾,交代他管好生意上的事情,带着几名家将就出门了。
同一天,芳林门里也出来了一个家仆打扮的粗豪汉子,快马直奔鄯州方向。
这天,李佑等人来到了泾阳县境内。自从他上次离开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他听说砖茶基地建得不错,就想去看看。
他征求了慕容翎等人的意见。
砖茶在吐谷浑很受欢迎,一般百姓是喝不到的。慕容翎听李佑说这个砖茶是他的发明的,很好奇,也想去看看。于是,众人拐上了前往砖茶基地的岔路。
就在李佑等人离开官道不久,阴广浩等人风尘仆仆地疾驰而过,错过了和李佑见面的机会。
嵯峨山下,一排排整齐的民居和宽大的作坊已经拔地而起。这里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茶农新村”。
茶农新村虽然叫新村,可是这里目前聚集的茶农和他们的家眷,人数已经达到了数千人,新村周边也陆续有人建房居住,这里俨然成为了一个镇子。
李佑等人下马,朝着镇子里走去。
庄狗剩现在是制茶作坊的管事了,家里已经分到了一个有六间新房的院子,孩子们早就穿上了新衣服,还上了学堂。
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还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一张黑脸上,胡须刮得精光,皱纹也似乎减少了很多,整个人看上去年轻了不少,像个正常中年人的样子了。
这天中午,他下了班,背着手,心满意足地朝着家里走去,他新娶的媳妇做的一手好菜,每天回家吃饭是他的一大享受。
正当他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一个村丁在街上边跑边喊道:“齐王爷来了,齐王爷来了!”
呼啦啦,街道上涌出来了许多村民,纷纷向李佑行礼问好。
“王爷,王爷”,村们民热情地叫着。
百姓们很淳朴,谁给他们饭吃,谁就是他们的恩公。大家都知道这个“茶农新村”是王爷的产业,王爷就是他们的东家。
虽然大家都是王爷的佣工,是受到王爷剥削的,可是他们依然打心眼里感激王爷。正是因为有了王爷的剥削,他们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民,才有了今天这样衣食无忧的日子,有了安身立命的新家。
望着茶农们一张张真挚的笑脸,李佑眉开眼笑,挥手致意,说道:“大家好啊,都吃了吗?”
茶农们一齐说道:“吃过了,王爷。”
看到自己家的王爷这么受欢迎,白虎等家将亲随都很骄傲。
哈米德、郝连博特和跟随李佑回来汇报工作的高勇等人,对李佑又了新的认识,心中暗暗赞叹。
慕容翎却感到奇怪。心道:“这些人明明还没有吃饭呢,怎么李佑会问他们吃没吃饭,那些人也都说吃过了?”
“吃过了吗?”这句话就是汉民族文化中最朴实最贴切的问候语。民以食为天嘛!
慕容翎只研究那些落在字面上的高雅文化,却不知道百姓之间最普通的文化。
其实,李佑对这些百姓都不熟悉,他就只是认识庄狗剩等几个人。他环顾了一下人群,问道:“庄狗剩在吗?”
“在呢,在呢。”被人群挡在外面的庄狗剩激动地叫着。人群让开一个通道,让他过来了。
“草民见过王爷。”庄狗剩激动得满脸通红,只是他脸黑,看上去有点发紫了。
接着,他朝外面喊道:“娃他娘,快过来。”
一个瘦弱的黄脸中年妇女领着两个孩子过来了,庄狗剩说道:“快给王爷磕头。”
中年妇女和两个孩子就要下跪,给李佑磕头。
李佑伸手拦住,说道:“免了。”他望着那个妇女笑道:“老庄,可以啊,娶媳妇啦。”
庄狗剩激动地说道:“王爷,自打您在这里建了茶庄,小人的日子就好起来了,外面的人都羡慕咱们里面的人,女人们争着要嫁进来呢。最近娶亲的可不止小人一个呢。”
“是啊,是啊。我家大小子前天刚刚娶了媳妇,小儿子也有人提亲了呢。”一个老汉美滋滋地说道。
“是啊,是啊,俺家兄弟也刚刚娶了媳妇,还是县里的秀才家里的闺女呢。”一个小个子壮年汉子说道。
李佑呵呵笑着,说道:“恭喜恭喜,好啊,你们的日子好了,我也高兴啊。”
说完,他望着庄狗剩的孩子说道:“你叫莲花,你叫二狗是吧?”
两个孩子都很高兴,不像以前见到生人那样害怕和腼腆了,咧着嘴直笑。
李佑掏出几块糖来,递给了两个孩子,问了他们学习的情况。然后说道:“你们学习的这些东西,只是个基础,以后我会派人来教会你们更有用的知识。”
随后,李佑就跟百姓们谈起了茶叶生产的事情。
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