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皇后可不能死啊,有她在,李承乾和李泰有人约束,性格还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这两个家伙不折腾,大家的日子也好过多了。

    再说了,长孙皇后对阴妃还算是不错的,李佑怎么也要救她一救。

    至于能否救活长孙皇后,李佑现在心中也没有底数,只能看看太医院开的药方再说了。

    李佑和白虎等人快马加鞭,一路狂奔。

    立政殿。

    天色将晚,李世民心急如焚,众人各个噤若寒蝉。

    李世民中午就没有用膳。几名御膳房的太监拎着食盒,站在殿外,想给李世民送些吃食,被王德挡住了,他知道,现在可不是献殷勤的时候。

    李世民别说吃饭了,就是喝水都没有心情,他的嘴上已经起了燎泡,时不时地催问道:“李佑到了吗?”

    李承乾和李泰等人也都望眼欲穿。兕子很懂事,待在奶娘的怀里安安静静地一声不响。

    侯在外面的嫔妃和皇子们皇女们,心态不一,可是也都盼着李佑赶紧露面,他们也就不用在这里受罪了。

    长安城南的金光门口,这里是李佑的必经之地,左监门将军成宿亲自等在门口,防止因为宵禁而影响李佑进城。

    成宿忽然想到,李佑经过的路线不是主干道,没有驿站,也就无法换马,行进的速度肯定不会太快。

    于是,他派出一队侍卫一人双马,沿途去迎接李佑。

    成宿想得还真是周到,李佑快马狂奔,人受得了,马却不行。他只好跑一段路,慢下来缓缓,再策马飞奔。

    晚上7点,李佑遇见了成宿派来的人,换马后继续飞奔。

    8点半,李佑终于来到了皇宫门外。

    此时,长孙皇后的情况以及十分危急了,她面色红紫,呼吸急促。太医们束手无措。

    李世民快要疯了,他瞪着血红的眼睛,眼看着要杀人了。

    “齐王殿下来了,齐王殿下来了。”外面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李佑见到李世民,刚要行礼,被李世民一把抓住,急切地说道:“佑儿,快救救你母后!”

    李佑来到长孙皇后的床边,看了看她的脸色,对太监们说道:“快去,到池子里取这样粗细的一根荷叶杆来。”

    他伸出小指比划着。

    太监们急忙跑了出去。

    很快,太监取来了一只荷叶杆来。李佑接过来,掐掉两端,留下了将近一尺长短的一截,对站在一边的几名宫女们说道:“你们过来。”

    宫女们急忙过来了。

    李佑说道:“把这根管子,一端顶到皇后娘娘的咽喉,用力吸气,将她咽喉中的痰吸出来。快。”

    几名宫女急忙上前吸痰。

    不知是她们的力气太小,还是方法不得当,折腾了几下,没有什么效果。

    李世民急眼了,说道:“我来。”上前抢过了荷管。”

    李承乾和李泰急忙抢上来,要替换李世民。李世民喝道:“走开。”直接就吸了上去。

    李世民武艺高强,肺活量大,三两下就吸出了长孙皇后咽喉中的痰来。

    长孙皇后的呼吸顺畅了,脸色也缓和了下来。

    刘全忠上前替她把了脉后,说道:“陛下,娘娘的脉象平稳了,好多了。”

    李世民略微松了口气,说道:“佑儿,快把你母后救醒来。”

    李佑说道:“父皇,等一下,我先问问情况。”

    刘全忠介绍了情况,出示了他开出的药方。

    李佑仔细查阅了一下资料,明白了问题所在。

    眼下发生的瘟疫就是流感,刘全忠他们开飞药方也算是对症。只是,他们不知道,流感分为不同的种类,眼下的病状应该是中毒性流感。

    中毒型流感是流感的一种,而且是危害最大的一种。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症状,病死率极高。在古代医疗条件差,危害就更大了。因此被称为瘟疫。

    李世民催问道:“佑儿,怎么样,能救你母后吗?”

    李佑说道:“父皇,别担心,儿臣有办法。”

    李世民大喜,说道:“快救你母后啊。”

    李佑对刘全中说道:“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刘全忠基本上明白了,他问道:“殿下,请说具体的方子。”

    李佑说道:“连翘1两,银花1两、苦桔梗6钱、薄荷6钱、竹叶4钱、生甘草5钱、荆芥穗4钱、淡豆豉5钱、牛蒡子6钱,鲜苇根汤煎。”

    李佑的药方就是吴塘清代著名医家吴塘所创的著名的“银翘散”。

    刘全忠二话不说,立即亲自去煎药了。

    这时,李佑才感到双腿发软,说道:“给我杯茶水。”

    李世民这才想起李佑赶路的辛苦,赶忙说道:“佑儿,赶紧坐下歇歇。”

    半个小时后,药煎好了,李世民亲手为长孙皇后喂药。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候了。

    李佑实在是困了,坐着就睡着了。

    两个小时后,一个宫女惊喜地叫道:“皇后娘娘醒了,皇后娘娘醒了!”

    李世民急忙坐到她的身边,关切地问道:“你感觉好点了吗?”

    长孙皇后十分虚弱,她勉强露出一丝笑容,说道:“二郎,妾好多了。让你担心了。”

    李世民心有余悸地说道:“那就好,那就好。今天可真是多亏了佑儿啊。”

    长孙皇后望着李佑,说道:“佑儿,母后就不说感谢的话了,你这份情我记下了。”
………………………………

第一百四十六章 信任和期盼

    在现代,经过中医学界的长期研究,发现板蓝根、大青叶、虎杖、双花、连翘、黄芩、牛蒡子、贯众、柴胡、鱼腥草、羌活、射干、七叶一枝花等中药,对流感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接下来,李佑强忍着困倦,将这些也告诉了刘全忠。并将治疗流感的一些注意事项告诉了他。

    随后,李佑回到齐王府,一觉睡到了天亮。

    第二天一早,李佑一睁眼,就把御医高贺年叫来了,问道:“咱们府里有人得病了吗?”

    “没有,目前还没发现有人得病。”高贺年说道。

    李佑给了高贺年一个药方,说道:“你派人出城到乡下去采购药品,城里现在已经买不到了,回来后熬药给大家喝了,预防疾病。采购的费用,你直接找田长史就行。”

    高贺年已经听白虎说了,王爷的药方治好了长孙皇后,佩服得五体投地,问道:

    “王爷,您啥时候学会诊病了,臣……”

    高贺年正想着发表一些感慨,李佑直接打断了他,说道:“行了,这些马屁话回头再说,你赶紧按照药方配制一些成药,我有急用。

    另外,你派人去矿业学校,让宝琪他们就地采购药材,防治瘟疫,如果有什么问题,马上回来报告。”

    该吃早饭了,李佑昨晚没有睡好,胃口也不好,王寮给他熬了一碗冰糖小米粥,炒了一盘过油腌萝卜干,吃着还算是舒服。

    早饭后,高贺年送来了一大包成药。李佑对白虎说道:“把这些药带上,跟我走。”

    “是,王爷。”白虎拎起药包,出去备马了。

    长安街头到处是金吾卫的士兵巡逻,各个坊间大门口也有士兵把守着。

    光德坊。

    李佑来到大门口,就看到大门口放着一张桌子,后面坐着一名医师,检查着出入的人群。

    医师没有体温计,就凭着手感,凡是体温高的,士兵们就上前将他们隔离起来。

    经过了广场上劝说学子的那一幕,很多金吾卫的官兵都认识李佑,急忙上前为他分开人群,请他先过去。

    到了医师面前,李佑主动伸过额头,让他试探。医师急忙站起来,摸了摸他和白虎的头,说道:“正常,殿下请过去吧。”

    李佑刚刚进来大门,就看到了哈米德的手下的一个亲随,他过来行礼说道:“王爷,小人正要去找您呢。”

    李佑心里有点紧张,问道:“怎么,你们有人病了吗?”

    亲随点头说道:“是,我家主人和好几个胡姬都病了,已经被隔离起来了。”

    李佑一听就急眼了,这病人和病人们被关在一起,凭着现在的医疗条件,实在是太危险了。

    他问道:“被关在哪里了?快带我去。”

    在武侯铺旁边的一个院子里,哈米德被关在一间屋子里。他有钱,贿赂了武侯们,和几个手下被关押在一个单间里。

    他们已经发病了,一个个十分难受。

    李佑昨晚才将药方交给了太医院,官府组织配药,药材有限,达官贵人都顾不过来,寻常百姓们就只能慢慢地等着了。能不能活着等到官府救治,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整个院子里,气味难闻,不断地有死尸被抬出去。

    李佑来到隔离院,要进去找人。武侯的伍长担心他受到传染,主动进去替他找人。

    李佑掏出手帕,折叠了几下,对他说道:“你用这个捂住口鼻,好一点。”

    那个伍长接过去,捂住鼻子进去了。

    流感是呼吸道感染,戴口罩有一定的作用,可是唐朝现在没有棉花,用麻布和丝绸效果不好,李佑也很无奈。

    他知道高昌国产棉花,可是人家对种子控制的极其严格,夹带种子出境直接就判死罪。因此,唐朝此时并没有种植。

    “没有棉花是个大问题,老子早晚要在唐朝普及棉花,高昌,哼哼、哈哈。”李佑惦记上了高昌国。

    哈米德躺在榻上,几个手下也病歪歪地坐在一边。

    门外时不时地能够听到沉重的脚步声,不用看,就知道是又有人抬着死尸过去了。

    一个年少的仆人哭着说道:“主人,我不想死,我想回家。”

    哈米德安慰了他几句,自己也忽然想起了遥远的家乡了。

    “父皇、母后,妹妹,你们还好吗?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你们了?”

    他正在胡思乱想,门被推开了,一个伍长进来说道:“哈米德,有人来接你们了。”

    出了隔离院的大门,看到李佑满脸关切的神情,哈米德心中一热,眼中有些潮湿了。

    他说道:“老李,你来了。”

    李佑笑道:“还行,老哈,活着就好啊。”

    看到哈米德身子虚弱,李佑过来搀扶他。哈米德担心传染他,想避开他,李佑的手已经挽住了他的胳膊。

    哈米德笑道:“老李,这里面的饭菜糟糕透了,回去后要好好补补。”

    安置好了哈米德,李佑带着白虎来到了孤儿院。

    “萧娘子、杜娘子,齐王殿下来了。”小青看到李佑,兴奋地说道。

    萧婉玉见到李佑,心中一阵高兴,一阵委屈。

    自从昨天爆发了瘟疫之后,她就匆匆地来到了孤儿院。到昨天晚上为止,已经有4个孩子发病了,一个孩子死了。

    她和杜梅请来的医师无能为力,眼看着发病的三个孩子被送走了,她的心里十分难过。

    昨天,她一直期望李佑能够出现,可是始终不见他的身影,心中十分失望。

    此刻,见到李佑,她的心中一阵幸福的感觉,眼中立刻含满了泪水。嘴上却说道:“你怎么才来呀。”

    白虎急忙说道:“我家王爷去了雍州,昨夜才回来,今早配好了药就过来了。”

    萧婉玉的不满顿时消失了,心中充满了一股被关爱的幸福感。

    她信任李佑,也依赖他,就没有想过他不是医师,能不能治病救人,直接说道:“快去救救那些些孩子们吧。”

    李佑问明了情况,派白虎拿着自己的腰牌,跟着小青接回来了那三个患病的孩子。

    李佑忙活着,帮助萧婉玉她们安顿着孩子们,此时,两人身体靠得很近,她低头时青丝掩映的雪白脖颈,令李佑眼晕。一股撩人的女儿幽香,时不时地飘进了他的鼻腔。令他有些心猿意马。

    终于忙完了,几个人坐下来休息。

    和美女聊天是一大享受,看着萧婉玉甜美的笑容,李佑觉得自己的忙碌是值得的。

    可惜的是,李佑刚刚要享受这温馨时光,就被一个太监打断了。

    来人是传旨太监王公公,他说道:“殿下,您怎么到这儿来了,陛下召您马上进宫呢。”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被坑了

    李佑十分郁闷,有点舍不得眼前的美景,可是圣命难违,他只好乖乖地跟着传旨太监走了。

    他边走边想,今后什么事情也不往身上揽了,躲到研究院里安安静静地当个吃货。

    没事吃点美食,喝点小酒,泡个妹子,这才是惬意人生呢。

    “以后装傻,什么也不管了。”他咬着牙说道。

    白虎在一旁听到他的梦话,笑道:“王爷,您就是在做梦呢,能者多劳,您就是劳碌的命。”

    李佑骂道:“你个乌鸦嘴,王九蛋。你就不能说点我爱听的?罚你今天中午不准吃饭。”

    白虎嘻嘻一笑。

    李佑却知道,白虎说得有道理,清闲是不可能的。

    两仪殿,书房。

    李佑进去一看,朝廷的大佬们都在,李承乾是负责防治瘟疫的,他介绍了情况。

    原来,瘟疫的治疗药方有了,可是药材却成了问题,官方的药材只有太医院和太医署的太学里面有点库存,这些药材对于偌大一个长安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长安城里有药材,可是都在私人手中,主要是在药材商人手里。可是人家不愿意卖。

    市面上,有钱人疯抢,价格节节攀升,目前已经涨到了平时的5倍以上。

    官府出面想买都买不到。囤积居奇是商人的本能,大家都在观望,不知道瘟疫要持续多久,都希望卖个更高的价钱。

    有人提议强迫商人降价出售,这也不合法。毕竟东西是人家自己的,你不能强迫人家。

    如果这样做了,就开了一个坏头,以后官府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够强买强卖,社会还不乱套了。

    再说了,这些商家的背后大部分有朝廷官员甚至勋贵们在背后撑腰,你就是想这么干,也通不过的。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从外地调运,这也不行。外地的商人听说这里急需药材,他们是愿意往这里送,可是也都会大幅涨价。

    就算是价格比长安低一些,可是远水也不解近渴。

    长安城急需药材,必须马上解决!

    众人一筹莫展。

    李承乾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是解决不了的问题,立刻就会想起李佑。在他的提议下,李世民就宣召了李佑。

    李承乾说完了以后,李世民问道:“李佑,这件事你有没有办法?”

    众人也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李佑身上。

    李佑心道:“这真是一件麻烦事,这就等于从人家饭碗里抢食吃,绝对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

    你们这些人精,这么麻烦的事情,都往外推。”

    他说道:“你们别看我,我没办法。”

    房玄龄说道:“不对。殿下,刚才臣看到你眼珠乱转,一定有办法。”

    “啊?这……”这叫什么套路,李佑有点蒙。

    魏征说道:“殿下,臣敢打赌,赌你有办法,一赔十。”

    萧乾说道:“不错,殿下的诗做得长安第一,你一定有办法。”这作诗和这件事挨得着吗?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将李佑往上抬。

    就连尉迟恭也认真地说道:“殿下,臣的儿子宝琪最佩服您了,他说就没有您办不到的事情。”

    尉迟恭心中真是这么想的。

    李泰过来,对李佑行礼,郑重地说道:“五弟,谢谢你救了母后,四哥向你行礼了,请你再救救长安的百姓们吧。”

    这帮家伙,真是什么招数也使得出来啊。

    李佑无奈地说道:“你们这些人,都是大唐顶级的智者,干嘛合起来欺负我一个十六岁的孩子?”

    李世民一听这话,知道这小子又有办法了,立刻说道:“齐王李佑接旨。”

    “我靠,又来这套!”李佑无奈地拱手说道:“儿臣接旨。”

    李世民说道:“齐王李佑负责解决治疗瘟疫的药材问题,不得有误,钦此。”

    李佑说道:“儿臣遵旨。”

    看到李佑接旨了,大家一阵轻松,书房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李世民笑道:“佑儿,办完这件事,准许你放假一个月,随便吃。哈哈。”

    “哈哈哈哈哈”,众人一齐笑了起来。

    魏征却笑不出来,他很担心,李佑虽然现在表现良好,可是这家伙的做事手段以狠辣著称。

    比如打断太监总管崔柄石腿的事情,在吐谷浑抢劫吐蕃商人的事情,这家伙是什么事情都敢干的啊。

    长安的药商们多少都有点后台,李佑要是采取强硬手段,恐怕会出事的,而且对李佑的前途会大有影响的。

    魏征担心李佑惹事,商人们会遭殃。也担心李佑惹事,从而惹祸上身。

    他说道:“陛下,这件事不是小事,臣请求陪着齐王殿下一起去。”

    李世民了解魏征,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觉得这样更加稳妥。于是说道:“好,魏爱卿,此事你负责监督执行。”

    李泰的心情很复杂。这次李佑救了长孙皇后,他心中是感激的。对于能够说通药商们降价,造福百姓他也没有意见。

    可是这件事毕竟是李承乾负责的,事情办成了,李承乾的功劳很大,声望也会提高很多。

    因此,他还是希望李佑办不成此事。而且,他绝不相信李佑能够说服那些商人们降价的。

    李世民对李佑有信心,可是他也实在是想不明白,如何才能够让商人少赚钱,现在的药材可是抢手货,根本就不愁卖。

    因此,他才想让魏征全程监督,看看李佑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李佑出了两仪殿,对尉迟恭说道:“尉迟将军,你派人叫李淳风来,这件事需要咱们几个人一起来办。”

    说完,他对白虎说道:“你马上去请商会会长贾进贤到咱们府上。”

    齐王府。

    李佑有些话不能当着魏征的面说,于是就想找借口暂时支开他。可是魏征坚持要监督全过程。

    他憋着尿,也不肯去厕所,就是不离开李佑的身边。

    李佑无奈,只好说道:“魏大人,这件事你可能看不惯,不过,我保证不违法。但是,你不准中间插手,否则,这件事我就不管了。”

    魏征说道:“行,殿下,你只要是不违法,随便你怎么做。臣保证一言不发。””

    李佑对尉迟恭和贾进贤交代了一番。

    魏征听得恼怒起来,他刚要发言,早就观察他脸色的李佑说道:“魏大人,你答应我的,要说话算数啊。”

    魏征憋得脸色通红,强自忍住了。

    尉迟恭和贾进贤领命出发了。

    接着,李淳风来了。

    李淳风兴奋地说道:“殿下,您给臣讲的除法和分子式,臣觉得十分有用,臣……”

    “打住。李道长,今天没空和你讨论这个,有一件大事需要你来办。”李佑直接打断了他。

    “殿下请吩咐。”李淳风说道。

    李佑问道:“最近几日天气如何?过几天会不会阴转晴啊?”说着,暗暗给他使眼色。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

    “这……”

    要是预测什么时候有雨,根据李佑传授给他的动物预测的方法,以及钦天鉴积累的经验,李淳风还能够说出个一二三来,可是这预测晴天,没研究过啊。

    可是,魏征在旁边啊,他可不能掉链子,他看到了李佑使的眼色,略一寻思,就明白了过来。现在是阴雨天气,李佑这么问,当然是希望他说会有晴天了。

    李淳风说道:“应该会的。”

    李佑赶紧说道:“李道长,你跟我想得一样,过几天一定会阴转晴的。”

    李淳风看到李佑肯定,说道:“不错,一定会是晴天的。”

    李佑说道:“好,等会儿商人们来了,你向大家说明一下。”

    李淳风上次有惊无险,因祸得福,他知道李佑又是给他扬名立万的机会了,这次再预报准了天气,他李淳风的名声必定大振。

    他说道:“殿下,您到时候跟臣说,臣会来证明的。”

    魏征看不明白他们在演什么戏,也不明白这件事跟天气有什么关系。他老是想问,可是约定在前,他得守信用。

    ……

    程处亮自从吐谷浑回来后,调任了金吾卫振威校尉,留在了长安。

    此刻,他按照尉迟恭的命令,从西市局取来了药商们的花名册,派士兵们按照花名册上面登记的地址,跟着长安商会的人,去传唤药商。

    在丰邑坊的一个院子里,药商刘侃听说长安商会的人来了,就出来迎接,却看到来人的身后跟着两名士兵。

    来人说道:“刘掌柜,我是奉贾会长的命令,请您去齐王府开会的,齐王殿下要亲自接见你。”

    刘侃听说齐王殿下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