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佑说道:“我这几天一直在路上,没有遇见她们,也许是我有时候夜间赶路,错过了。”

    他对外面喊道:“白虎。”

    白虎进来了,问道:“王爷,有何吩咐?”

    李佑说道:“你立刻带人沿着前往吐谷浑的道路,去把萧家小娘子追回来。

    路上要是遇见张宝贵他们,你让张宝贵护送哈米德和陈平道长他们回来。其余的人跟着你一起返回吐谷浑,无论如何不能让萧家小娘子有事儿。”

    白虎二话不说,直接朝着外面跑去。

    看到李佑焦急的样子,萧东昌心里好受了不少。

    李佑问道:“萧大人,婉玉是个稳重的姑娘,这是怎么回事儿?”

    萧东昌瞪了他一眼,心道:“是啊,我家女儿本来是个稳重的姑娘,如今变成了这样,还不都是因为你吗?”

    不过,他没有说出来,他也知道,萧婉玉这样做,她的那个师傅肯定没起到好的作用。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二百一十一章 你教徒有方啊

    萧婉玉的师傅,今年27岁了,长得如花似玉,却至今没有嫁人,萧东昌对她的背景来历几乎一无所知。

    他有点怀疑她来路不正,可是人家对他们萧家有救命之恩,对萧婉玉更是悉心教导。他也就没有追问过她。

    他说道:“婉玉的师傅是个异人,此事或许与她有关。”

    李佑点点头说道:“萧大人,您放心吧。婉玉不会有事儿的,我就是豁出命来,也会保护她的周全的。”

    萧东昌对未来女婿的态度表示满意。他和李佑一直不对眼,说完了正事,两人也没有什么话可说了,于是,他就告辞了。

    送走了萧东昌,李佑也不困了,他吩咐道:“喜鹊,你去叫王寮他们过来,我饿了。”

    话音刚落,周乾、王寮他们就进来了,见到李佑,一个个都很激动,一起向他行礼。

    原来,周乾、王寮他们,自从李佑离开了长安,心里都惦记着他。

    听说王爷回来了,知道他困倦了,就没有来打搅他。他们早就准备好了吃食,就等着他睡醒后,来伺候他。

    听到李佑说饿了,他们急忙就进来了。

    看到众人这个样子,李佑心里有点感动,他笑道:“来开了长安,尤其是离开了你们,我的日子别提多难过了。

    每天吃不好,我的胃都快坏了。”

    众人一听大喜,呼啦啦地摆上了一大桌子吃食,足足有几十样。

    “王爷,您尝尝这个。”

    “王爷,您尝尝这个,还有这个。这些都是这阵子奴婢们新研究出来的。”

    众人不停地给李佑介绍他们新发明的食品。

    “嗯,不错。好吃,对我胃口。”李佑一一品尝着,赞不绝口。

    这时,李淳风求见。

    “臣李淳风见过殿下。”李淳风行礼说道。

    “来,李道长,你有口福啊。过来一起尝尝。”李佑招呼道。

    李淳风焦急地问道:“殿下,臣的徒弟陈平他们怎么样了,安全吧?”

    “放心,他们好好的,过几天就回来了。”李佑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李淳风松了口气。

    “李道长,我还是真的有点佩服你啊,不知道你是如何教子、呃,教徒有方的,陈平和古灵儿真是了不起啊。”李佑赞道。

    说完,他把陈平和古灵儿在吐谷浑的事迹介绍了一遍。

    李淳风和众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儿,赞叹不已。

    众人边吃边聊,吃饱喝足了,李佑让周乾等人收拾了吃食,先退下了。

    李佑说道:“李道长,这次你的徒弟和徒孙都立了大功了,你这个师傅也该露一手了吧?”

    李淳风笑道:“这次骗谁?是那些草原人吧?!”

    李佑笑道:“不错,现在该是你大显神威的时候了。咱们这样……”

    李佑的计划很复杂,有些地方他也不让李淳风知道。他只是把李淳风该做的事情,告诉了他。

    李淳风笑道:“殿下放心,贫道就让那些草原人知道天机不可泄露的厉害。哈哈。”

    傍晚,李佑和阴弘治一起见阴妃娘娘。

    广翠殿。

    看到李佑平安回来,阴妃很高兴,让小厨房做了一些饭菜,三人一起闲聊。

    阴弘治说道:“殿下,你知不知道,年初的时候,我去找萧乾那个老家伙替你提亲,结果被他给拒绝了。”

    李佑奇道:“还有这事儿?”

    阴妃笑道:“可不是,当时把我和你舅舅气的不轻呢。”

    李佑有点纳闷,问道:“你们今天提这个干嘛?”

    阴弘治笑道:“殿下,你不知道,就在不久前,萧乾那个老家伙,托我们唐尚书来为他家的小娘子萧婉玉,来向你提亲了。哈哈。”

    “咯咯咯咯”,阴妃也笑了起来,一想起这件事,她就觉得解气。

    李佑问道:“你们什么意思?怎么跟人家说的?”

    阴弘治说道:“这件事,我们没有什么意见,萧家的那个小娘子萧婉玉还是不错的。不过,你不在长安,我们就没有答复他,说等你回来再说。”

    李佑有些担心地说道:“唉,还说呢,萧婉玉担心我的安全,跟着她师傅,跑去吐谷浑找我去了。”

    “啊?还有这样的事儿?”阴妃和阴弘治都很吃惊。

    阴弘治赞道:“萧乾和萧东昌父子,我看着就烦,不过,萧家这个小娘子,还真是个好姑娘。”

    阴妃说道:“想不到那孩子对你这么好啊。你赶紧派人去把她追回来啊。”

    李佑说道:“我已经安排人去了,但愿能够遇见她们。”

    阴妃安慰他说道:“吉人自有天相,佑儿不必担心。”

    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阴弘治岔开了话题,他问道:“那个银州郡主慕容翎怎么样了?”

    “是啊,慕容翎那孩子也不错,对你那是真心的,你打算怎么办啊?”阴妃也说道。

    “什么怎么办啊?”李佑问道。

    “这孩子,就知道装傻,你和她们的婚事是如何考虑的?”阴妃说道。

    “我才多大呀,暂时不考虑这件事。”李佑说道。

    阴妃说道:“你的岁数是不大,可是那两个孩子都已经14岁了吧,你就是不结婚,也该把婚事定下来了吧。

    要不,我去找你父皇,让他给你赐婚。”

    李佑知道阴妃的意思,尽管他用不着别人帮忙,这件事他自己就可以搞定,可是如果让李世民做个顺水人情,能够加深他和李世民之间的感情。何乐不为呢?

    李佑说道:“母妃说得是。不过,眼下这件事要先放一放,我父皇那里很麻烦,等到解决了草原上的问题后,再说吧。”

    阴弘治说道:“不会又让你干什么危险的事情吧?”吐谷浑的事情让他替李佑捏了一把汗。

    “是啊,没有危险吧?”阴妃一听又紧张了起来。

    “没事,这次我不会离开长安的。”李佑安慰他们道。

    齐王府。

    李佑回来后,就看到阴广浩在他的寝殿等他,他说道:“佑哥,你交代的事情我都给你办了,有用吗?”他指的是李佑让他在长安散布谣言的事情。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一百一十二章 继续干你的老本行

    李佑笑道:“有用,有大用呢。这次吐谷浑的事情成了,其中你的功劳也是大大的。”

    “真的吗?”阴广浩很高兴地说道。

    “真的,十足真金,不带骗你的。你放心,这次朝廷论功行赏,绝少不了你的那一份的。”

    “那就好。”阴广浩没有去成吐谷浑,心里多少有些遗憾。

    他看不惯张宝贵回来又显摆他经历的那些事情。听说自己这次有功,心里安慰了不少。

    李佑笑道:“广浩,下面还有一件大事要做。”

    阴广浩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问道:“什么事情?要我干什么?”

    李佑笑道:“具体什么事情,暂时保密,拿李淳风的话来说,叫做天机不可泄露。

    你的任务还是要发挥你的特长,去散布消息。”

    “啊?我就不能干点别的吗?”阴广浩不满地说道。

    “诶,事情很重要,离了你不行的。怎么样,你就说你干得了还是干不了吧。”李佑说道。

    “这有什么?我都快成了联合帮主了,为了替你散布消息,街头上的混混,什么黑虎帮、合字帮,还有丐帮,我花了大价钱,他们现在都在替我办事。

    除了这些,我没事就去串门,结交狐朋狗友,都是些官员子弟,都是为了替你散布消息的。”

    “好,办得好。不要怕花钱,多拉拢一些人。我早就看出你这方面的天赋,好好干,有前途。”李佑赞道。

    阴广浩受到表扬,高兴了起来,他说道:“佑哥,你说吧,这次散布什么消息?”

    李佑说道:“明天,李淳风会派人给你送信,你就按照他说的做就行了。

    我明天要去矿业学校,其他的事情等我回来再说。”

    “知道了,佑哥。”阴广浩说道。

    第二天一早,李佑离开了长安城,前往矿业学校。

    李世民是个勤勉的皇帝,很少有不上早朝的时候,今天却宣布不上朝了。

    不过,他留下了一句话:明日早朝,讨论和亲的问题。

    李佑从吐谷浑回来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长安,引起了人们的各种猜疑。

    魏王府。

    长史王聪说道:“殿下,臣托人打听了,齐王殿下回来后,悄悄地见了陛下,陛下的脸色很难看。

    据说,陛下去见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也是满脸的不高兴,南平公主去找过齐王殿下,回来后放声大哭。

    这种种迹象表明,吐谷浑的战事不妙啊。”

    李泰点点头说道:“不错,我也得到消息,李佑今天一大早就离开了长安。”

    阎立本说道:“看来,陛下今天不上早朝,都和这些事情有关。”

    李泰有些兴奋地说道:“李承乾只带着两万唐军,就跑去了吐谷浑,想立个大功,恐怕是事与愿违了。

    我可是听说叛军那里有10人马,还有吐蕃的军队,这个仗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王聪说道:“看来,事情八成是这样,吐谷浑的战事一定是不顺利了。”

    阎立本说道:“魏征提出了抚民以静的主张,恐怕就是陛下授意的,陛下早就想改变对外国策了。

    种种迹象表明,在朝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了安抚草原人,陛下恐怕是要答应和亲了。”

    李泰问道:“师傅,对待和亲这件事,咱们该如何表态?”

    阎立本说道:“殿下,臣推测,陛下肯定是要答应和亲。可是陛下的脾气您也了解,他是个好胜的人,绝不愿意就这么屈服于草原人的逼迫之下。

    可是,现在的局势如此,陛下不得不让步了。

    臣以为,陛下要在早朝上讨论此事,一定是要为自己找一个台阶下。”

    王聪说道:“阎大人言之有理。臣也是这么猜想的。如果大家都赞成和亲,陛下就是迫于大家的压力,顺理成章的同意了,面子上也就过去了。”

    李泰点头说道:“不错,我了解父皇,他绝不肯主动向草原人低头,必须要有人给他台阶下。

    那么,咱们就帮他一把。通知咱们的人,明天的态度就是支持和亲。”

    阎立本说道:“殿下,这件事是这个态度,不过,咱们不要抢先出面,要等到有人先提出来,咱们跟着附议就行了。

    陛下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殿下不能让他感到您薄情寡义。既要支持和亲,又要表示出对南平公主的兄妹之情。”

    李泰赞道:“还是师傅考虑得周全。”

    蜀王府。

    权万纪说道:“殿下,明日早朝,陛下要询问对和亲的态度,您是怎么打算的?”

    李恪气愤地说道:“和亲,和什么亲?那些草原人苦苦相逼,难道咱们大唐就屈服了不成?

    我反对和亲,草原人要打,就跟他们打就行了。堂堂的大唐难道还怕了他们不成!”

    权万纪说道:“殿下说得有理。

    不过,齐王殿下回来了,吐谷浑的战事也没有消息,看来一定是不顺利。陛下要在早朝上讨论和亲的事情,一定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臣猜测,陛下同意和亲的主意定了,他是要找个台阶下了。”

    李恪郁闷地说道:“这点我也知道。可是这也太窝囊了。”

    权万纪说道:“殿下,既然这件事您不赞成,咱们也就不说违心的话,明天早朝上,您不表态就行了。”

    李恪问道:“万一父皇问到我怎么办?”

    权万纪说道:“您就说此事自己还没有想好就行了。”

    李恪点点头说道:“也只好如此了。”

    朝廷大臣们个个都在琢磨,看看自己明天如何表态。

    鸿卢寺客舍。

    博帖说道:“可汗,臣打听到一个消息,据说唐朝从吐谷浑那里回来人了,似乎是战事不妙。吐谷浑人和吐蕃人都是野蛮人,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夷男笑道:“好消息啊,李世民一个吐谷浑的事情都搞不定,他还敢跟咱们叫板吗?”

    “就是,这可是咱们对唐朝施加压力的大好时机啊。”博帖说道。

    “博帖,你立刻去催促鸿卢寺的人,让他们告诉李世民,尽快给咱们答复。”

    “臣遵旨。”博帖说道。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开戏了

    早朝,太极殿。

    今天朝堂上的气氛,从一开始就很压抑。

    李世民进来后,脸色倒是正常,可是说话的时候,有些不太自然,似乎在刻意掩饰什么。

    他说道:“关于薛延陀夷男提出和亲的事情,众位爱卿有何意见?”

    “陛下,臣京兆接到边报,云州新县一带,遭到草原薛延陀部数百人规模的骑兵进犯,我军对其进行反击,其暂时离去,但仍然有大量骑兵在边境集结。

    我军民伤亡、被掳走共计119人,财物损失严重。

    胜州等地也遭到不同规模的侵扰。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丰州铁勒部也发动了对我边境地区的侵扰。铁勒部与薛延陀部联合进犯我大唐的意图已经显露了出来。

    还有……”

    兵部侍郎张亮汇报了北方边境的情况,草原民族大举南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嗡嗡嗡”,大殿上响起了一阵议论声。

    “陛下,薛延陀可汗夷男昨日派人催促和亲一事,其总管博帖口出狂言,说如果陛下不答应他们的请求,就是瞧不起他们,为了维护草原人的荣誉,他们不惜调动30万大军会猎于长安。”

    鸿卢寺卿唐斐说道。

    “嗡嗡嗡,嗡嗡嗡”,大殿上的议论声更加嘈杂了。

    “陛下。”程咬金站了出来。他说道:“可恶的草原人,竟然如此嚣张,简直是欺人太甚。

    陛下,臣请战,只要您一声令下,臣愿意打先锋,率军踏平草原。”

    “臣请战。”

    “臣请战。”

    李道宗、张亮、尉迟恭、薛万彻等将领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话说。”出来的是魏征。

    他说道:“陛下,臣赞成和亲。”

    “魏征,你就是个窝囊废,胆小鬼。”程咬金怒道。

    不少军方将领们跟着起哄。

    魏征看都不看他们,面色不变,等着他们吵吵完了再说。

    李世民摆摆手,示意将领们退下。然后说道;“魏征,你但讲无妨。”

    魏征问道:“陛下,安南道的战事如何?”

    李世民说道:“段志玄的军报上说,已经遏制了叛军的进攻,但是当地民情不稳,叛军得到了部分民众的支持,又熟悉地形,一时还难以彻底剿灭。”

    魏征又问道:“陛下,吐谷浑的战事如何?”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犹豫着说道:“尚未得到消息,应该还可以吧。”

    齐王李佑已经回到了长安,他就是从吐谷浑回来的,什么叫尚未得到消息?

    这分明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啊!

    看来,吐谷浑的战事不妙啊。

    众人的心头都压上了沉重的石头。

    魏征说道:“陛下,朝廷刚刚制定了抚民以静的策略,民心思安,百姓们需要休养生息。

    现在,安南未平,吐谷浑战火未熄,江淮地区的水患造成的影响未除。在这种情况下,再和数十万草原铁骑作战,有多大胜算?

    即使倾全国之力,击退了草原人的进犯,也要动用大量的兵役、劳役,靡费大量的钱粮,更要牺牲无数的大唐将士们的生命。

    这样做真的就符合朝廷的利益吗?”

    “嗡嗡嗡,嗡嗡嗡”,魏征的话,引起了一阵共鸣声,大臣们点头的人占了大多数。

    魏征接着说道;“面对这样的危局,陛下不可意气用事。自古以来,和亲几乎是安抚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必要的有效手段。

    自高祖皇帝开始,我朝就已经多次和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目前的危局下,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李世民没有说话,可是,有心的大臣们发现他微微地点了点头。

    门阀氏族的代表人物,礼部侍中王源说道:“臣赞成魏大人的意见,自从隋朝末年以来,就兵祸连连。

    进入我朝以来,大小战事仍然接连不断,兵役和劳役过重,导致国困民穷,百姓怨声载道……

    总之,臣赞成和亲。”

    这家伙就是上次学生运动的幕后主使,他已经看出了李世民有打压门阀氏族的意图,他这是在报复,要看李世民的笑话。

    接下来,大臣们纷纷发表意见,争论不休。

    不过,赞成和亲的人占大多数。

    李泰看明白了趋势,他也赞成和亲。他可以牺牲李乐菱,来换取李世民的赏识,换取大臣们的支持。

    他说道:“父皇,儿臣与三妹兄妹情深,如果可能的话,儿臣愿意替三妹去和亲。可是……”

    李泰难过得说不下去了,他抬起袖子,假装擦了擦眼泪。接着说道:“可是,身为皇家子女,就有为父皇和朝廷排忧解难的义务。

    总之,儿臣赞成和亲。”

    李恪想说什么,张了张嘴,终于忍住了。

    李世民望着乱哄哄的大臣们,心中难过。他心道:“还是李佑说得对,大唐需要的不仅仅是战胜外敌,还需要一种万众一心的精神。

    一定要通过这次的事件,赢得一个团结的大唐,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最终他也没有发表意见。

    眼看着要散朝了,李世民也没有个准话,魏征急眼了,他说道:“陛下,情况紧急啊,容不得再犹豫了。请陛下决断。”

    萧乾也是支持和亲的,他也说道:“陛下,请您决断。”

    “请陛下决断!”大臣们纷纷战了出来,一起说道。

    “嗡嗡嗡”,这次响起来的不是人们的议论声,而是大殿的屋顶,被大臣们整齐的声音震得微微晃动。

    李世民沉默半晌,终于无奈地说道:“就依众位爱卿的意见,和亲吧。

    退朝吧。”

    李世民拉着脸走了。

    没人注意到,当他离开大殿以后,脸上露出了微笑。

    他暗道:“演戏真的挺有意思的。”

    魏征板着脸,心里也在暗暗得意:“演反派也是需要技巧的。”

    鸿卢寺客舍。

    听完鸿卢寺卿唐斐的和亲通告后,夷男等人一阵狂笑。

    夷男说道:“你通知你们皇帝陛下,就说我明天要亲自前去表示感谢。”

    就在同一天,西市。

    中午,西市还没开市,门口围着很多人,正在看官府刚刚贴出的布告。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二百一十四章 盗墓贼引出的神物

    “这位兄长,我不识字,你给念念,上面写的是啥?”一个农夫说道。

    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说道:“是官府的杀人布告。”

    “杀的是什么人啊?”有人问道。

    “是一伙盗墓贼。”书生说道。

    “真够缺德的,正经事不干,跑去挖人家祖坟,真不是人啊。”有人骂道。

    “这些人就是该杀。”有人附和道。

    唐朝的法律对于盗墓的处罚十分严厉,一经证实,盗墓贼基本上是死刑。

    “我听说了,这伙盗墓贼挖的不是一般人的祖坟,而是汉朝的一个大官的坟,从里面挖出了很多宝物呢。”消息灵通人士说道。

    “什么宝物?”有人好奇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