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笑道:“这个就算了。就按照你说的,给朕送来3000匹马,2万只牛羊。你要的东西,朕会给你的。”
夷男大喜过望,扣头说道:“臣夷男,谢陛下隆恩。”
大臣们就像是看戏一样,只是有点看不明白。
李世民说道:“夷男,你退下吧。具体的事情,你就跟鸿卢寺商量吧。”
“是,陛下,臣遵旨。臣告退了。”
夷男再次扣头,离开了大殿。
夷男走后,李世民说道:“各位爱卿,朕今天很高兴,无论文武百官,在朝廷危难之际,都表现出了应有的气节。
这说明,我大唐君臣有着不畏艰险,战胜一切敌人的勇气和信心,这才是我大唐最难能可贵的财富。
大唐必胜!”
大臣们一齐欢呼道:“大唐必胜,大唐必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几个月来,压在大唐君臣心头的石头终于被搬掉了,大唐用了最小的代价,极其漂亮地解决了吐谷浑和草原人的问题,为大唐实行抚民以静的政策提供了稳定的和平环境,贞观之治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两仪殿,书房。
大唐皇子和重臣们欢聚一堂,分享胜利的喜悦。
“痛快,痛快啊。”魏征笑道。
李世民笑道:“真是痛快,这就是李佑说的那个爽了,真是太爽了。哈哈。”他今天心中真是畅快,笑得合不拢嘴。
这些人里面,出了魏征、李世民和李佑以外,房玄龄、长孙无忌、曾文本和萧乾是在最后才知道一点内幕的,其他人如李恪、李泰、高静明、唐俭都蒙在鼓里。
萧乾是昨晚才得到消息的,今天他按照李佑的交代,也演了一个苦逼的角色,效果还不错。
他问道:“陛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老臣很想知道,您是怎么就一下子折服了夷男的?”
“是啊,陛下,给臣等讲讲吧。”长孙无忌说道。
“是啊,陛下,臣等很好奇,您就说说吧。”房玄龄也说道。
李恪和李泰看到长久没有露面的李佑也在这里,心中隐隐约约觉得不太好,恐怕这些事情,又是和这家伙有关了。
果然,李世民说道:“这些事情至今想来,也有点不可思议,可是居然全部做到了,这些都是李佑的主意,实在是太精彩了,哈哈。”
“哦,齐王殿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给我们讲讲吧。”高静明说道。
“李佑,你就跟大家说说吧。”李世民说道。
李佑斟酌了一下,想了想那些能说,那些不能说。
他笑道:“这件事首先还要从李淳风的推背图说起……”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二百二十一章 真正该谢的人不是我
李佑说道:“这是一个完整的计划……”
李淳风一开始忽悠禄东赞,诱使禄东赞盗取了假的推背图,导致松赞干布对慕容乾产生了疑心,然后又利用豆芽顶起石碑,陈平师徒诱导慕容乾产生自立为王之心,导致了慕容乾与吐蕃人之间矛盾加深。
慕容钵趁机派人假投降,打入了叛军内部。
薛仁贵等人冒死刺杀假的慕容乾,导致了慕容乾下定决心与吐蕃人决裂。
最终导致了吐蕃人与慕容乾火拼,为唐军和吐谷浑联军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接着开始说薛延陀的事情。
李世民让马宣良拿来了那尊玻璃狼王,让大家观赏。
众人看到玻璃狼王时的表情,跟博帖他们也差不多,一个个赞叹不已。
薛延陀的事情,是在李佑前往吐谷浑之前,就开始筹划了。尉迟宝琪和李端没有去吐谷浑,就是在研究玻璃制造,李世民画了苍狼的图画,就是为制造玻璃狼王提供模本。
阴广浩在西市散布盗墓贼盗取了狼王的消息,说到狼王的时候,特意不直接说是薛延陀人的国宝,而是说是突厥人的国宝,否则的话也就太巧合了。
李佑为了配合骗人计划,特地编写了一首童谣,阴广浩派人教会了儿童唱儿歌,李淳风借此欺骗了博帖。
马宣良安排了盗墓贼在西市的露面、监狱里的几名盗墓贼也都是百骑司的人假扮的,就连墓地里盗墓贼也是他的手下。这些人因此牺牲了性命。
他们首先要让博帖他们拿到狼王,然后再从他们手中抢走,不仅使得博帖等人坚信狼王的真实性,还造成他们猜疑狼王在李世民手中。
李佑已经提前派人去草原上放风,将狼王出世的消息广为散播,并且说夷男去长安就是为了这件事,结果,草原上来了很多有心人,他们都想争夺狼王。
这才导致了夷男最后的上当。
李佑花了很长时间才讲完了这个复杂而离奇的故事,众人在新奇振奋的同时,也感到了难言的沉痛。
为了大唐的利益,那些死士们英勇为国捐躯的事迹,也深深地感动了众人。
在这一瞬间,李恪和李泰也有点感动,他们忌惮李佑超凡的才智,也赞赏他为了大唐出生入死的勇气。
当然了,除了沉重之外,那些神奇的石碑、玻璃狼王也引发了众人的好笑,对于陈平师徒的机智和薛仁贵等人的勇敢也赞叹不已。
李佑在讲述整个的事件中,几乎没有提到自己的作用,全都是将士们的功劳。
可是,众人心里都很清楚,这一切都是李佑一手策划,并组织实施的。
如果没有李佑的精心策划,按照以前大唐处理这些事件的方法,恐怕要动员全国之力,靡费无数钱财,牺牲无数将士的生命,才能够做到。
而且,即使如此,也达不到如此的效果。
众人望着李佑,脑海中出现了各种字眼——诸葛亮、司马懿或者什么古代的智者。
再看看他那张稚嫩的面庞,一个个有些恍然——如此复杂庞大的计划,竟然出自一个十六岁的青年。
这怎么可能???
李恪和李泰望着李佑,忽然有些畏惧——这么诡异的事情,人家都能够做到,自己的那点本事,斗打过他吗?
众人各有各的想法,萧乾满心喜欢,看看自己选的孙女婿,那叫一个优秀。
“咦,不对啊,他们还没答应自己求婚的事情呢?不行,必须马上让他们给个肯定的答复。”萧乾心道。
这时,长孙无忌想起来一个问题,他说道:“陛下,您是不是要把这尊狼王交给夷男?”
李世民笑道:“给他,一匹狼王的雕像而已,能够换来三千匹马和两万只牛羊,值啊。”
长孙无忌担忧地说道:“夷男要是得到了狼王,就有了号召力,他要是统一了草原,那不是更加麻烦了吗?”
“是啊,陛下三思啊。”房玄龄等人都有些担心。
李世民笑道:“大家放心,我早就给他准备了更好的礼物,从今以后,夷男就只有哭的份儿了。”
李佑没有透露玻璃的事情,李世民也不能在这里将后续的计划说出。
李世民说道:“大家放心,从现在起,朝廷将拥有一个难得的和平发展的机遇,这个时间最少也能够保持三年。
各位爱卿要一起努力,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全力搞好国内的事情,实行抚民以静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等到国家实力强大了,敌人的挑衅就更不在话下了。”
“臣等遵旨。”大人一起说道。
最后,李世民将李佑和魏征留下,他们还要继续骗草原人呢。
立政殿。
李乐菱躺在床上,脸色苍白,脸色满是干涸的泪痕。
宫女们紧张地守在一边,生怕这位小姑奶奶再出点什么乱子。
李乐菱已经抱定了决心,她暂时不再自尽了,在这里自尽会给王敬直和他的家人带来灾祸。她决定,只要是自己一走出大唐的国境,立即自尽。
这时,宫女说道:“殿下,皇后娘娘来了。”
此时的李乐菱恨李世民,也恨长孙皇后,认为是他们牺牲了自己,来换取皇家的利益。她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假装没有听到。
宫女看到长孙皇后已经走了进来,急忙催促道:“殿下快起来,皇后娘娘到了。”
长孙皇后伸手制止了宫女们,走到了李乐菱的床边。她兴奋地说道:“菱儿,好消息,你父皇已经取消了和草原人的和亲,你不用嫁到草原上去了。”
李乐菱一下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没有吭气。
长孙皇后又说了一遍:“菱儿,和亲取消了。”
“什么?真的吗?”李乐菱一下子跳了起来。
长孙皇后就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地对李乐菱说了。
李乐菱大喜,眼泪一下子喷涌而出,她激动的满脸通红,跪在地上,说道:“谢谢母后,谢谢父皇。”
长孙皇后笑道:“你呀,你真正该谢的人不是你父皇,也不是母后,而是你五哥李佑。”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二百二十二章 长孙无忌来访
“什么?这件事和他有什么关系?”李乐菱不信地说道。
长孙皇后郑重地说道:“实话告诉你吧,如果没有李佑冒着生命危险的努力,就是我和你父皇,谁也救不了你的。
去吧,去找王敬直,和他一起去感谢你五哥吧。”
长孙皇后感慨地说道。
齐王府。
李佑跟李世民和魏征研究了对付草原人的办法后,回到齐王府里。这么长时间了,他的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现在,这些事情终于有了眉目,他忽然感到十分疲惫。
他胡乱吃了几口东西,就准备睡下了。
正在这回事,李乐菱求见。
李乐菱这次没有像以前一样,直接闯进李佑的房间,而是规规矩矩地让人提前通报。
李佑感到有些诧异,他说道:“请她进来吧。”
进来的不是李乐菱一个人,还有王圭和王敬直。
对于李乐菱和王敬直之间的事情,李佑一无所知,不知道这些人找自己干什么?
“三妹,王大人,你们……”
不等他说完,三人一起跪在了他的面前。
“啊?”这下子,吓来他一跳,他赶紧搀扶他们,说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有话起来说吧。”
三人一起流着眼泪,不肯起来。
王圭说道:“殿下,臣是来感谢您的救命之恩的……”
王圭说了李乐菱和王敬直之间的事情,最后说道:“臣就这么一个儿子,您救了他,就是救了臣的全家,殿下的恩情,臣永生不忘。”
李乐菱惭愧地哭道:“我哥,谢谢你啦,以前小妹有得罪之处,还请五哥原谅。”
李佑弄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心中涌起了一股自豪感,想不到自己竟然就这样改变了别人的命运。
他谦虚地说道:“没有什么的,举手之劳,不做挂齿。民以食为天,我什么也不会,就知道吃,这个,一吃就灵啊。呵呵。”
他扶起了李乐菱德等人,心情一振奋,肚子又有点饿了,于是请他们一起陪着自己吃了起来。
李乐菱等人走后,萧乾来了。
他担忧地说道:“殿下,婉玉离开长安这么久了,怎么还没有消息啊。”
李佑也很头疼,有点为萧婉玉担心,他真的想自己去找她了,可是长安还有很多事,他根本就离不开。
他只好安慰萧乾说道:“萧大人,我已经派人去找了,张宝贵他们也快到长安了,婉玉她们应该会遇到张宝贵他们的。
她们要是知道我回来了,不就跟着回来了吗?”
他说这话有点心虚,因为如果萧婉玉她们遇到了张宝贵他们,张宝贵一定会派人快马回来报信儿的。可是,到现在他也没有收到消息。
萧乾问道:“你和婉玉之间的事情,你有什么打算?”
李佑明白他的意思,他对母亲和舅舅可以随便应付,对人家萧老爷子,必须有个明确答复。
他说道:“萧大人,我和婉玉情投意合,只要是您和婉玉的父母不反对,我就娶她为妻。”
“嗯。”老爷子很满意他的态度,脸上露出了微笑。
李佑干脆买一送一,让老爷子高兴,他说道:“我母妃说了,她会请我父皇替我和婉玉赐婚的。”
果然,老爷子更加满意了。
老爷子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点什么,可是又没有说出口。
李佑略一寻思,眼下紧要的事情,除了萧婉玉的事情以外,老爷子关心的应该是草原上的事情,毕竟事情还没有彻底解决呢。
他说道:“萧大人,您是不是担心夷男回到草原上会变卦?
您放心吧,我留在长安,就是专门对付他的。”
萧乾没有问题了,他就打算告辞了。
李佑说道:“等一下。”
他跟萧乾谈了合作经商的事情。萧乾的夫人和萧婉玉的母亲都是河东崔氏家的人,崔氏是门阀氏族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营着庞大的商业网络。
李佑本着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要将一些新的生意,转到萧婉玉的名下。就算是聘礼吧。
萧乾对这些不感兴趣,但是对于李佑的心意还是领情的,他说回去跟夫人说,让她跟李佑谈。
萧乾走了,又有人求见,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见到李佑就说到:“齐王殿下,臣是专程来感谢您的。
您救过皇后娘娘,救过兕子,这次又救了南平公主,对太子殿下也有恩情,臣代表皇后娘娘,对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说着,他起身朝着李佑深施一礼。
李佑急忙避让,说道:“都是一家人,说些就见外了。”
长孙无忌望着李佑说道:“好,臣就不说见外的话了。总之,殿下是自己人,有什么事情需要臣,需要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的,您尽管开口。”
“一定,一定。”李佑说道。
长孙无忌拿出了一份名单,对李佑说道:“殿下,这是这次吐谷浑大捷的表彰名单,您看看,还有什么补充没有?”
李佑看了看,张宝贵、薛仁贵、侯成、程处亮、高贺年、白虎,包括陈平等人的奖励都不错,可是这次尉迟宝琪、李端、李淳风和阴广浩因为没有直接去吐谷浑,名单上没有他们。
李佑说了这四个人的名字,说道:“这次他们虽然没有去吐谷浑,可是他们在里面的功劳很大,不能让他们受委屈。”
长孙无忌说道:“这不是问题,您就报上来,再找个合适的理由,其他的事情就交给臣办了。”
李佑想了想说道:“长孙大人,您就说他们暗中协助太子殿下从事秘密行动,起到了瓦解敌军的重要作用,您看这个理由行吗?”
长孙无忌笑道:“行,殿下说行,就一定行的。”
接着,他说了一件事情,他说道:“殿下,这个薛仁贵的事情恐怕有点麻烦,他在去吐谷浑之前,只是一个百姓。短短时间内,就被提升到了正八品。
这件事容易引起人们的妒忌,肯定会有人提出质疑的,这件事您还要有个说法才行。”他经验丰富,知道哪里容易问题。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又一个牛人
李佑说道:“谢大人提醒了,这件事我来解决。”
长孙无忌又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
长孙无忌是朝廷第一重臣,他虽然不是宰相,只是吏部尚书,可是他是李世民第一信任的人,还是长孙皇后的哥哥,在朝廷大臣中的分量,排在第一位。
长孙无忌前来示好,对李佑来说,又是一大收获,今后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长孙无忌走后,李佑吩咐道:“今天到此为止,任何人我也不见了。”
白虎去追萧婉玉了,外面是王三在值班,他应道:“是,王爷,小的这就去通知门房。”
终于可以躺下休息了。
李佑躺在床上,全身放松了下来,真的感到疲倦了。这种疲倦是发自内心的,他整天忙碌,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了。
来到唐朝大半年了,李佑基本上就没有闲着,一个吃货基本的特征就是休闲,现在的自己哪里还有一个吃货的样子?
自从一时冲动,跑到吐谷浑去救了李恪,自己就和边境上的这些事务脱不开身了。
李世民明确地交给他一个任务,要保证在三年内西部和北部边境太平,给朝廷营造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
也就是说,今后一段时间内,至少是三年时间,李佑就离不开和吐蕃、吐谷浑和草原民族打交道了。
根据史料记载和自己这半年来的观察,吐谷浑有了慕容钵问题不大了。吐蕃的松赞干布是个英主,经过了与大唐的这番较量,他也会改变国策,不会再与大唐发生大规模冲突了。
也就是说,西部边境基本上可以放心了。
难办的是北方这些游牧民族,部族众多,居无定所,一遇到灾荒就会想到南下抢劫,着实难办。
李佑的长处在于掌握了先进科技,他能够对大唐做出最大贡献的地方应该是在这方面,搞搞发明,做点生意,舒舒服服、吃吃喝喝的,这才是一个吃货应有的日子。
可是,李世民交代的任务怎么办?
李佑想啊想的,忽然眼前一亮,心道:“大唐这么多牛人,干嘛让自己一个少年去承担这么大的责任呢?”
有了这个思路,他马上就开始检索唐朝初年处理外交事务的能人,他很快找出了几个人选。
一个是李恪,李恪曾经处理过东突厥的事情,为唐朝换回来了一些人质,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派他处理吐谷浑的事情。
不过,现在李世民肯定不同意,李恪肯定也不干。
再一个是礼部尚书唐俭,他有过多次出使外邦的经验,不过,他的性子有点软弱,斗不过夷男这些狠人。
再就是鸿卢寺卿唐斐。
此人的特点是严谨,尽忠职守,也有点老实,似乎也不行。
想来想去,似乎也就剩下自己了。
李佑十分郁闷,就想睡觉了。就在他脱了衣服钻进毯子里的刹那,灵光一闪,想起了一个狠人——历史上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
“哈哈,有了,就是他了。”李佑大喜,也不困了。
他现在有了新的思路,那就是李世民肯定不同意换人来接替他李佑。李佑可以找一个牛人助手,他动动嘴,让这个牛人去冒险卖命。
此时,是下午三点,他吩咐备马,直接去求见李世民。
洛阳府,杞县。
县丞王玄策今年27岁,中等身材,浓眉眼睛,鼻梁有点塌。这货能文能武,好酒好女人,行事风格狠辣。
据说他的鼻梁就是小时候跟人打架被打塌了的。
不久前,他因为喝酒,打了刺史府长史的大舅子,被上官报请洛阳都督长孙顺德,报请吏部,贬斥到融州黄水县去当县丞。
虽然都是县丞,杞县是东都大县,黄水是边陲小县,差距还是很大的。
这天,他正在与新来的县丞办理交接手续,吏部的调令来了,
王玄策不仅没有被发配到边陲小县,反而被调到长安,担任了门下省主事,仍然是从七品上。不过,从地方官调任京城,那可就是高升了。
王玄策很纳闷,他在京城里并没有认识的大官,怎么会有人抬举自己呢?
当他到了长安以后,吏部负责接待的官员羡慕地说道:“王大人,你跟齐王殿下什么关系?”
王玄策更加纳闷了,齐王殿下他见都没有见过,哪里来的什么关系啊?
吏部的官员告诉王玄策,他的职务虽然隶属门下省,但是他不必去门下省报到,让他直接去齐王府报到。
吏部的官员不知道王玄策跟齐王殿下什么关系,亲自陪同他来到了齐王府。
李佑见了王玄策,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说道:“王玄策,今年27岁,家住洛阳……”
王玄策听到齐王殿下对自己了解得如此详细,心中暗暗吃惊。
李佑说道:“王玄策,本王很少保举人,尤其是平民出身的人。
我刚刚保举了一个薛仁贵,他可是给我露了大脸了。
我现在保举了你,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王玄策在来的路上,就已经听吏部官员介绍了齐王殿下的情况,知道他是长安城里的一大牛人。看到王爷对自己如此重视,他心中暗暗发誓,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两天后,了解了基本情况的王玄策,就接到了一个任务,让他去接触一下薛延陀可汗夷男。
王玄策现在的临时身份是唐朝处理草原事物的特别联络官,只对齐王殿下负责。
王玄策在王三的陪同下去了鸿卢寺,又在唐斐的陪同下去见了夷男。
介绍完身份以后,王玄策直接问道:“可汗,您给陛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