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素新喊累了,和赵靖书坐在路边,默默地在夜风中熬时间。?
六点半,齐王府。
??白虎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他是个武将,早起练功是必须的。他还是王府卫队长,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在王府里面转一圈,检查一下夜间有没有事情发生,然后再去练功。?
他刚走到大门口,就听见大门被砸得“咣咣”响,他就上前喝道:“谁呀?”?
“是白虎吗?快开门!我是黄素新!”外面来人听出了他的声音。?
“是长史大人啊。”白虎急忙打开了大门。?
黄素新和赵靖书一进门,就急切朝着演武场奔去。此时,李佑一般都会在那里晨练。
??“你们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儿了吗?”看到二人一副狼狈相,白虎好奇地问道。?
黄素新和赵靖书不理他,很快就跑没影儿了。
演武场上,李佑正在跟慕容翎还有阿史那晴练习兵器。
阿史那晴也有些武艺,但是比不上慕容翎,她使用的是草原人常用的弯刀。
经过了国破家亡的巨变,阿史那晴已经收起了昔日公主刁蛮的性子,变得成熟懂事乖巧了。她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对慕容翎十分尊重,也获得了慕容翎对她的好感。两个人相处的还是不错的。
?看到黄素新和赵靖书,李佑说道:“你们两个不在种植基地,跑这儿来干什么?”?
“殿下,不好了,出事了。”黄素新和赵靖书急急忙忙地说道。
李佑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黄素新说道:“殿下,到您的书房去,臣有要事儿禀报。”?
进入书房,李佑说道:“晴儿,给黄大人和赵大人泡茶!”?
黄素新那里还有心思喝茶,他冲着阿史那晴摆摆手,示意她先出去。
??阿史那晴走后,赵靖书一下子跪在地上,哭着说道:“对不起殿下,臣惹祸了,呜呜。”
按说赵靖书为官多年,经历过风浪,不应该如此惊慌。可是他刚刚亲自向李世民汇报了情况,今天陛下和大臣们都要去种植基地。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的压力太大了。?
李佑心里一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问道:“什么情况?”?
赵靖书光顾着哭了。黄素新说道:“基地里的麦子被人纵火烧光了!”?8)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弹劾总爆发
李佑急忙问道:“伤人了没有?”?
黄素新说道:“没有,只有几名士兵轻伤,不碍事。”?
李佑松了一口气,说道:“还好,没伤人就好。”说着扶起了赵靖书。?
?黄素新和赵靖书心里很感动。在古代,人命贱如草。王爷不问其他,首先关心部属的安危,有这样的主子,实在是做下属的幸运。?
黄素新和赵靖书向李佑汇报完了事情的经过,担忧地望着李佑,不知道他如何向陛下和太子殿下交代。?
李佑笑道:“就这事儿?我以为有什么大事儿呢,看你们急的。晴儿,你死到哪里去了,还不赶紧给两位大人倒茶?”?
黄素新和赵靖书互相望了一眼,心道:“王爷是吓傻了吧,这么大的事情,他还笑得出来。”?
黄素新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您没事儿吧?”
赵靖书很担心地望着李佑。
“我有个屁事!你们坐下,喝茶!”李佑说道。?
黄素新镇定了下来,问道:“殿下,今天早朝后,陛下要带着大臣们去种植基地,这可如何是好?”?
“看就看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李佑说道。?
??赵靖书极其郁闷,说道:“殿下说笑了。麦子都烧光了,还看什么看?”
李佑笑道:“你们把心放在肚子里吧,跟我来吧!”说着走了出去。?
太极殿,早朝。?
老一套,各部说了说自己的事情,其他部门也例行汇报了一下,早朝就完了。?
但是,今天的早朝透着一股怪异,大家都隐约感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李世民看上去情绪很高,对于例行的汇报却不感兴趣,时不时打断他们的话,催促他们简短汇报内容。?
???原来,他惦记着种植基地的小麦收割呢!?
?自从赵靖书向他汇报了小麦的长势,以及收成的预测,他兴奋得睡不着觉。他心不在焉,急于结束朝会,好前往种植基地。?
??终于,常规的事情汇报完了,不等王德照例问话,李世民就替他问道:“列位臣工,你们还有什么事情吗?没有的话,朕有话要说。”?
?就在这时,京兆尹楚恒说道:“皇上,今晨长安县令汇报,长安县研究院发生了大火,具体情况,还要问研究院的人才清楚。
??李世民心里一惊:“难道是?”他预感不好。?
这时,李承乾哭丧着脸出来说道:“父皇,昨夜,粮食种植基地被人纵火,新品种小麦全部被烧毁了。”
???李世民大怒,说道:“你们是怎么看护的,朕不是一再提醒你们,要小心,你们就是这样办事的,嗯?!”?
这时,李泰新培养的一个御史王郜出来了。这个王郜是从洛阳调来的,还不知道齐王殿下的厉害。他说道:“陛下,臣弹劾齐王李佑。
????李世民正在愤怒,他说道:“你弹劾他什么?”?
????御史王郜说道:“臣弹劾他妄言惑众,臣听说他在研究院搞什么新品种粮食。
众所周知,小麦耕种的历史已经上千年了,大唐最富有经验的农户,最好的水浇田,产量不过280斤,平均不过250斤。旱田亩产更低,只有120斤左右。他竟然说可以翻翻,也就是可以达到400斤以上,这可能吗??
???因此,臣弹劾他妄言之罪,同时弹劾他搞种植基地,靡费朝廷钱财。”?
??李承乾怒道:“你怎么知道小麦产量达不到400斤呢?前几天我才亲自去看过的,我说了450斤,那是保守的,应该达到500斤以上。”?
???王郜说道:“如果能够达到450斤,请太子殿下出示证据,那样臣才信服。”?
???这时,李恪的死党御史黄宁,也站出来说道:“臣等赞同王御史的意见。”
李恪有段时间没有针对李承乾和李佑了,他多少还念着李佑的救命之恩。可是,这次李承乾要是真的能够种出亩产450斤以上的小麦,这个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嘿”,李世民心中暗道:“今天这些人,好像早已经知道种植基地要出事儿似的,这件事有些诡异,要严查。”?
李承乾想哭,他无话可说,麦子烧光了,拿什么证明?!?
接下来,陆续出来了十几位大臣,分别弹劾研究院私自经商的,弹劾研究院贪污的,弹劾研究院私自任命官员的,弹劾……五花八门。
李彦原本已经原本已经发誓,打死他也不弹劾齐王李佑了。可是,他想想自己那么多次被打脸,这是终于抓到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出一口恶气的总是要的吧。
而且,他一看自己的主子李泰,已经不信任自己了,培养了一个王郜这么个新的枪手。他要再不出来表现一下的话,恐怕连饭碗都会丢了。
于是,他心一横,咬着牙也出来了。他说道:“陛下,臣弹劾齐王李佑,冒功领赏!”
“臣附议!”
“臣附议!”
一直以来,李佑实在是太厉害了。不少跟随李恪和李泰的大臣们,听到李佑的名字就感到压抑。这次终于抓住李佑一次天大的漏洞。这口恶气是必须要出的。
于是,他们都站了出来。?
总之,这是一次对李佑的报复性反弹,是弹劾的总爆发。
李世民给气得乐了。现在,他看出来了,这些人一部分是针对太子来的;另一部分是对研究院羡慕嫉妒恨,想插手研究院的。他静下心来,要看看他们如何表演。?
他说道:“各部派一位侍郎,其他部门派一位副职回去主持工作,其余的人,今天就讨论这个问题。”?
朝堂辩论开始了,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工部尚书皇甫睿、户部尚书高静明、礼部尚书唐俭等人从各个角度,用翔实的数据,解释了李佑对朝廷做出的巨大贡献。
房玄龄、李靖、程咬金、尉迟恭、侯君集、李道宗等人从军事角度赞扬李佑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
总之,大部分朝廷官员都对李佑的贡献表示钦佩。?
阎立本一看,事情不对劲儿,这样下去,就成了李佑的庆功会了。
他觉得不管是蜀王李恪、还是魏王李泰的人,他们的目标都搞错了,今天不应该胡乱攻击,应该把目标集中在火烧麦田的事情上。8)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幸福太短暂了
阎立本站出来说道:“齐王殿下看管种植基地失职,所谓高产粮食被烧光了,这总是事实吧。
臣也怀疑,根本就没有什么高产粮食。如果有的话。还请齐王殿下拿出证据了。”
李泰心中暗道:“老师就是老师。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厉害!我到看看,李佑这个该死的混不灵,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果然,那些挑事的人也觉得这样火力太分散了,于是不再提出新的问题。
王郜说道:“阎大人说得对。臣认为,研究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究竟有没有高产的新品种粮食?
研究院说有这种小麦,可是,就在收获的时候,却说是被人纵火烧掉了,而且是烧得干干净净的,有那么巧合吗?”
李承乾不高兴了,他说道:“这把火是外面有人用火箭射来的,很多人都能作证。”
李恪的死党御史黄宁说道:“既然有人纵火,种植基地的守卫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不抓住纵火者?”
李承乾说道:“纵火者都骑着快马,等官兵们赶到时,人已经逃走了。”
王郜说道:“还是呀,没有抓到,怎么证明是有人放火?无凭无据的,随便你们这么说。我还怀疑是种植基地的人,害怕粮食产量有假,自己放火烧的呢?!”
这下,李承乾怒了,他满腔怒火,张嘴喝道:“你胡说……”
“哎呦!”就在这时,从武将的队列里飞出来了一只朝靴,正打在王郜的头上。
“放你娘的狗臭屁!”随着一声大喝,程咬金黑着一张大脸,跳了出来。他边走边捋袖子,大声说道:“你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老子的儿子会说谎吗?你竟敢污蔑他,老子今天打死你!”
他的儿子程处亮是负责种植基地的守卫工作的,王郜的话,就是在说他的儿子程处亮的。程咬金哪里能够吃这样的亏?立刻就暴怒了。
王郜一看,是这位公认的混不吝的程咬金,别看他自己是从洛阳来的,也知道这位爷的名头,他吓得直往后躲。
权万纪文武双全,有把子力气。他上前抱住程咬金,说道:“程咬金,你这是干什么?他就是打个比方,不是针对贵公子的。”
“有他娘的这样打比方的吗?老子还说他偷了老子的朝靴呢?他娘的!”程咬金边挣扎边往王郜那里凑。
“好啦。”这时,李世民看不下去了,
他说道:“种植基地的火灾事件,朕会派人调查的。新品种粮食的事情,现在已经无法证明了,这件事,等调查清楚后再说吧。”
这时,阎立本说道:“陛下,臣认为,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谎言,根本就没有新品种粮食这回事!即使真有这回事,他们看护不力,造成了损失,也要追究他们的责任。”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不会说谎的,新的小麦品种,的确是可以高产的。”
李泰说道:“太子哥哥,臣弟很想相信您的话,可是您拿什么来证明呢?”
李世民听到这里,心里也不是滋味。前几天他听到?赵靖书汇报,说小麦长势良好,有望产量翻番,心里十分高兴,没想到是这么个结果。他对李承乾等人有些失望,觉得他们还是太年轻了,办事不牢靠。
他不高兴地说道:“好了,不要再争论了,这件事等调查清楚了再说吧。散了吧!”
这样的结果,无论是李泰、李恪都很满意,他们知道,一棍子是打不死太子李承乾和李佑的,能够让李世民对他们不满就算达到了目的。于是,他们再也没有异议,不再发言了。
长孙无忌、魏征、程咬金等人都很不痛快,可是他们也没有办法。谁让小麦都被烧光了呢?!
李恪和李泰以及他们的手下,各个感到幸福,激动得想哭——这可是他们第一次战胜了李佑那个可怕的妖孽了!
可惜的是,这个幸福太短暂了。
就在这时,李道宗说道:“等一下,臣有办法证明,太子殿下说的是实话!”
接着,萧乾也出来说道:“陛下,臣也可以证明,太子殿下说的是实话!”
“!!!!!”
李彦的第一感觉就是想自己抽自己,心道:“李彦啊李彦,你怎么就这么贱呢,永远都是记吃不记打啊!”
李恪和李泰等人眼前发黑,知道这次又被打脸了。
支持李承乾和李佑的大臣们已经发出了低声的欢呼了。
李承乾也很幸福,他发现自己的演技也不差啊。
李世民眼前一亮,他这才想起来了。李佑什么时候都没有让自己失望过,这次也不应该呀。他忽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不应该质疑李佑的能力的。
他心里暗笑:“原来这个混小子,又挖了坑,让那些弹劾他的人往里跳呢!。”
他问道:“李爱卿、萧爱卿,你们如何证明啊?”
萧乾没有先回答李世民的话。他问李道宗,说道:“是去你那里还是去我那儿啊?”
李道宗说道:“这里离我那里近一点,要不就去我那儿吧。”
萧乾点点头,伸手示意让李道宗来说。
李道宗说道:“陛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请陛下移驾臣的别院。”
李世民站起来说道:“众位爱卿,随朕一起去吧。”
李道宗的别院,是李世民赏赐给他的原隋朝太傅的府宅,一直都闲着,平时只有几个老仆人看守。此时,里里外外却有很多精壮的士兵把守。
李世民一到地方,就看到李佑、萧婉玉和慕容翎等人,早已经等候在院子门口了。看到李世民过来,李佑等人急忙上前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李佑说道。
李世民笑着用手指指李佑,说道:“你小子,给我等着,回去收拾你。”
他现在已经知道,这小子又能够给自己带来惊喜了。太子等人汇报的高产小麦一定存在。
不过,这些人打了这么一个大埋伏,让李世民心里难过了半天,他心里还是有点不爽。
李世民急切地说道:“粮食在哪里,快带朕去。”8)
………………………………
第九十五章 天佑大唐啊
李道宗的别院里,有个小池塘,池塘边上是一个很大的花园,足有3亩多地。现在却被开辟成了田地,里面全部种植着麦子。
李世民快步走进了花园,望着眼前金黄的麦浪,虽然早有预期,但是仍然大喜过望。
他俯下身子,伸手折下一只麦穗,拿在手里仔细查看。只见这麦穗无论是饱满程度,还是颗粒的数量,都比他以前见过的要饱满和多出很多。
他看到地头上跪着的两位老农民,说道:“起来吧。”
两位老农战战兢兢地站起来,拘谨地站在一边。
上百位大臣,涌进了花园,都对眼前的一幕惊叹不已。
李世民望着眼前的密植的麦子,心中一阵恍惚,他凭着感觉,就知道这些麦子的产量,远远超过了大唐以前的小麦。
长孙无忌第一个上前说道:“恭喜皇上。”
大臣们一齐说道:“恭喜皇上!”
李世民咧着大嘴,笑得脸上就像一朵花。他忽然伸手,一掌拍在身边的李佑头上,说道:“快,给朕一把镰刀!”
看到这一幕,把个李恪、李泰羡慕死了。他们恨不得李世民那一掌是打在自己的头上。
李佑急忙取过一把镰刀递给了他。
李世民亲自下地收割了第一束麦子。
收割了一会儿,李世民出汗了。李承乾等人早已经给他准备了桌椅,给他支上了太阳伞。桌子上摆着可乐等冷饮。萧婉玉、慕容翎也带着研究院的女官们端着一盘盘冰糕送给大臣们。
天气燥热,李世民等着收割结果,不肯进屋去躲避灼人的阳光。他有太阳伞,别的大臣们可没有,强烈的阳光晒得他们头晕眼花,要不是有冷饮供应,恐怕得昏倒几个。
李佑理解李世民的心情,他组织人手,全力突击三分地上的麦子。有了这三分地上麦子的产量,亩产量也就可以估算出来了。
人多力量大,很快,麦子就收割完了。
这时,几个大汉抬着一台滚筒脱粒机出来了,这是李佑从科技图书馆上搜来的图纸,让工部打造的,只不过,是把电力驱动改为了人工手摇。
李世民很好奇,他走过去看看,实在是忍不住了,也上前摇了几下。当他看到麦粒轻松地落下后,高兴地赞道:“好东西,太方便了,工部要推广。”
终于,开始称重了。
太子李承乾、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户部尚书高静明、工部尚书皇甫睿、礼部尚书唐俭亲自称重。
李世民坐在椅子上,心里忐忑不安。他既想听到好消息,又怕听到不满意的消息。
不久,称重完了。长孙无忌等大臣走了过来,他们来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急切地问道:“产量是多少?”
长孙无忌等人一齐跪下,哭着说道:“陛下,632斤啊!”(现代西安地区小麦平均亩产1200斤)
“什么?”李世民激动地站了起来,说道:“再说一遍?”
长孙无忌重复说道:“632斤啊,陛下。”
李世民双手握拳,在空中狠狠地挥舞两下。说道:“天佑大唐,大唐无忧矣!”
全体大臣一齐跪倒,恭贺道:“恭喜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异常兴奋,他说道:“太子、李佑,你们做得很好,要尽快把小麦种植向全国推广。”他又开始着急了,恨不能立刻就在全国都种上高产小麦。
李佑说道:“父皇,这件事太子哥哥已经安排了,由吏部通知各地州府,派人前来长安县种植基地学习,向全国推广。”
……
两仪殿、书房。
李世民今天尽管高兴,可是他觉得事情太过戏剧性了,已经有些诡异了。他不能被蒙在鼓里,他要从太子等人入手,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因此,他把太子李承乾李佑叫到了自己的书房,询问他们。
面对着李世民的询问,李承乾不知道如何回答。对于在李道宗和萧乾府上秘密种植小麦的事情,李承乾也是在早朝之前才知道的消息。
李佑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朝堂斗争,对于贞观年间,皇子争位的残酷性,早就已经习惯了。他认为,像种植粮食这样关系国家民生的大事,是一件大功劳,不可能会顺顺利利地落到李承乾头上的。
去年秋天,为了确保粮食种植不出意外,他秘密与萧乾和李道宗商议定了这件事情。
这件事,就只有萧乾和李道宗等少数人知道。
李承乾城府太浅,此事告诉他,就等于告诉了全天下的人。因此,李佑严守了这个秘密。
现在,李世民问起来,李佑知道,这件事不能让李世民产生怀疑,否则,什么功劳都是扯淡。
他说道:“父皇,儿臣听过一句谚语——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儿臣在建立种植基地之初,就和叔王以及萧大人商量,在他们的府上,秘密种植了高产小麦。
太子哥哥为人仁孝,太过宽厚,因此,儿臣这件事直到今天早朝,才告诉了他。
父皇,要是您认为儿臣欺骗了您,请您治儿臣的欺君之罪。此事与太子哥哥无关。”
说着,他跪在了地上。
李承乾担心李世民怪罪李佑,他也跪在了地上。说道:“父皇,五弟一心一意地为父皇分忧,他不是存心要欺骗父皇的,您要是责罚的话,就责罚儿臣好了。”
李佑的话,李世民基本上相信了。太子李承乾的品性,李世民是一清二楚的。如此重大的秘密,让他保密这么久,那是难为他了。
对于李佑,李世民现在是绝对的信任,他点头说道:“承乾、佑儿,起来吧,坐吧。”
等他们坐好以后,李世民说道:“你们是好孩子,父皇没有要责罚你们的意思,不仅如此,还要奖励你们。”
李佑说道:“父皇,儿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世民说道:“你讲吧。”
李佑说道:“父皇,您不觉得现在朝堂上越来越不正常了吗?像种植粮食这样利国利民的事情,为什么也会有人破坏呢?”
谈起这个,李世民的心情十分恶劣。8)
………………………………
第二百九十六章 暗藏的杀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