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最后,柳淳这才气势十足,直奔刑部而来,前几天,荀顺庆的案子,该有个结果了,敢欺负我的学生,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05章 无敌的大明律法

    柳淳敲锣打鼓,绕了一大圈,活脱小人得志的肤浅跋扈模样。又带着上百名爪牙,冲到了刑部,光是看架势,就知道,又是个冤案了。

    锦衣卫这些年办得案子不少,但害死的无辜之人也很多,究竟是该杀而被杀的人多,还是不该杀而被冤杀的人多,还真说不好。

    不过不管怎么说,眼前的案子,怕是要有人蒙冤而死了。

    柳淳赶到了刑部,吏部天官赵勉,还有左都御史杨靖,以及新任的刑部尚书夏恕,几个人都等在这里。

    柳淳还被惊到了,“赵尚书,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赵勉无力地翻着眼皮,你满世界敲锣打鼓,我能不知道吗?

    “柳大人,说起来,还没有恭喜你高升呢!”

    柳淳轻笑,“职位不分高低,都是替陛下效力,在我看来,六部堂官跟京城看门的,是没什么区别的。”

    杨靖和夏恕气得哼哼,赵勉还是油滑的,只能嘿嘿笑道:“柳大人高古,我等愧不能及。请,请进吧!”

    刑部衙门跟普通的县衙格局差不多,只是规模更大,而且刑部通常是汇总各种案件,处理全国的刑狱要事。很少有亲自审理案件的情况。

    这次是百姓敲响登闻鼓,为了表示重视,三法司一起出动,

    刑部挑头,加上都察院和大理寺,他们凑在一起,就是这个帝国,最高级的审判,最后的结果,哪怕皇帝陛下,都不会轻易推翻。

    当然了,在朱元璋的治下,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

    所以,这三位大人,那是一定要秉承上意,往死里整唐韵的。

    “柳大人,这个主位给你留着,请……”

    夏恕招呼柳淳坐在中间,柳淳忙摇头,“这可不行,三法司审案,刑部主审,我最多就是旁听。”

    说着,柳淳就找了最靠边的一把椅子,一屁股坐了下来。

    这几位大人互相瞧了瞧,赵勉一副笑眯眯的样子,挨着柳淳坐下了,上面就是杨靖,夏恕,还有那位大理寺卿,三个人负责了。

    夏恕向四周看了看,这才鼓起勇气,用力拍惊堂木。

    “把犯人带上堂来。”

    衙役去押人,赵勉趁着机会,凑到了柳淳的耳边,轻声道:“这几天我遍查了吏部的考评,发现的确有些疏漏之处,现在我已经将所有的事权收归尚书执掌,请柳大人放心,断然不会再出现像荀顺庆一般的情况,我先给柳大人赔不是了。”

    身为吏部天官,在丞相废除之后,就是百官之首,即便到了大明的中后期,一个强悍的吏部尚书,那是足以和内阁掰手腕的,更遑论明初。

    赵勉如此低声下气,无非就是想息事宁人,尽快把事情糊弄过去算了。

    他琢磨着柳淳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小子总不至于得理不饶人吧!

    柳淳明白赵勉的心思,只不过他心中暗笑。

    我都当了锦衣卫指挥使,要是还按照你们的套路,跟你们息事宁人,做梦去吧,我才没有那么傻呢!

    柳淳对赵勉的说辞,不置可否。

    老爹担心是对的,如果还像其他人那样,就算自己再得宠,搞不好也会掉脑袋的。他可不想重复前任的悲剧。

    瞧着吧!

    在我的手上,锦衣卫会脱胎换骨的!

    就在这时候,有人拖着一个犯人,走了上来。

    正是御史唐韵,在几天之前,这位还高喊风闻言事,言者无罪呢!

    才几天的功夫,形销骨立,满脸污泥,头发跟乱草似的,身上的衣服也破了,露出带着擦伤的青紫皮肤,好不凄惨。

    最要命的是他的脚上带上二十斤的脚镣,这玩意又有一个名字,叫“金步摇”。唐韵果然是一步步摇晃着走来,跟风摆荷叶似的。

    到了大堂门口,唐韵傻了。

    刑部的门槛,一尺二高,他这几天都没怎么吃喝,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拖着这么重的刑具,哪里能过得去。

    没有法子,只能坐在上面,一点点往里面挪,那叫一个凄凉啊!

    上面的三位堂官,包括杨靖在内,心里也不是滋味。

    兔死狐悲,御史风闻言事,弹劾官吏,本就是情理之中,偏偏弹劾到了刺头儿,只能认倒霉了。

    他们默默低头,一种莫名的悲愤,在心里酝酿。

    几个人同时想到,唐韵是保不住了,陛下要杀的人,谁也救不了,不过唐韵的家人,他们倒是需要尽力保全,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铁骨铮铮的御史绝后。

    这样也就算对得起他了。

    还没开始审问,仿佛唐韵的结局就已经确定了。

    突然,一声咳嗽,打破了大堂的宁静。

    “诸位大人,陛下让我们论罪,还是定罪?”

    柳淳突然提问。

    杨靖愣了一下,道:“还没有审问,如何定罪?”

    “那好,既然没有定罪,就请按照大明律法,对待此人。”柳淳冲着赵勉呲牙一笑,“赵大人,我没说错吧?”

    “这个……”赵勉迟疑道:“柳大人,陛下已经痛斥了唐韵陷害忠良的无耻行径,既然有圣意,我看是不是……”

    “不!”

    柳淳断然摇头,“赵大人,还有三位大人,你们这么说,我就不服气了,陛下说他有罪就有罪,那还要三法司干什么?而且陛下真的认为他有罪,那又何必让我们来查呢?”

    柳淳认真道:“以陛下之英明,断然不会做出这种自相矛盾的事情来。所以呢,还是要按照规矩问案,什么是规矩呢?就是大明律法,就是大诰,偏离了这个,我们都没法跟陛下交代。”

    “是吧,赵大人?”柳淳笑眯眯问道。

    赵勉咧嘴苦笑,他只觉得脖子冒凉气,怎么要出事啊?

    赵勉还记得,老岳父刘三吾就不止一次提到过,柳淳此子,每每出人意表,不用寻常的手段。

    按照常理,唐韵攻讦柳淳的学生,阻挠变法……为了立威,为了出气,灭了唐韵的三族,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柳淳应该逼着所有的官员,狠狠处置唐韵才是。

    可柳淳呢?

    他不但不处置,还下令把唐韵的刑具去了。

    并且亲自站起,走到了唐韵的面前,给他检查身体。

    “给他洗个澡,换身干净的衣服,再给他喝两碗粥。好歹是朝廷命官,一会儿上来,设坐问话。”

    也不用刑部的人,柳淳带着锦衣卫呢!

    他们直接过来,要请唐韵下去。

    唐韵圆睁二目,死死盯着柳淳,根本不敢相信。

    “柳大人,你有什么阴谋诡计?在下是铁骨铮铮的御史,我是一时疏忽,我情愿用命来抵偿。士可杀不可辱,你不要想在我的身上打什么主意!”

    柳淳轻笑,“你已经这般模样,我还能打什么主意!这么说吧,往后锦衣卫办案,务必要按照大明律法行事。如果我们都不遵守法令,又如何让犯官信服呢?”

    柳淳对着唐韵轻轻一笑,“你放心吧,我不会耍什么手段的,我也不屑于干见不得人的勾当……总而言之,一切以大明律为准,你是御史,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唐韵身为御史,当然清楚大明律法怎么规定的。

    可问题是,他这个案子,能按照大明律法来办吗?

    他攻讦荀顺庆,接着又有人弹劾,把荀顺庆调走,用意非常明显,是为了阻挠变法,给清丈田亩添堵。

    老朱也是这么看的,既然是如此,那就是变法派和保守派的争斗,也就是说,只问生死,不论是非,根本没有辩驳的余地。

    唐韵已经做好了以身殉道的准备。

    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当年尚书钱唐,为了孟子的事情,舍命闯宫,挨了一箭,从此名留青史。

    他虽然比不上钱唐,但也是一腔热血,就让他做第一个,抗衡变法而死的勇士吧!

    或许若干年后,修订史书的时候,他还会被当成英雄哩!

    这几天,唐韵都是这么告诉自己的。

    可偏偏今日,就在大堂之上,柳淳告诉自己,不用害怕的。

    会按照大明律来对待他。

    假如是真的,大明律诬告罪,还不至于会死,而且自己是受命于人的,按照朝廷的规矩,公罪不究啊!

    或许,自己还可以苟延残喘……不过,身为铁骨铮铮的御史,宁死也不能坏了名声,老子决心一死,绝不苟活于世,不能让人戳自己的脊梁骨!

    绝不!

    唐韵不停告诉自己,就在这时候,他被带入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一个巨大的木桶,里面装着热水,旁边放着香胰,还有丝瓜瓤。

    一个老锦衣卫笑道:“大人说了,要给唐大人准备一点粥,我琢磨着,今天是唐大人的生日,四十不惑的生日,我去买一只桂花鸭给唐大人下酒,大人请稍候片刻。”

    老锦衣卫转身离去,可唐韵却傻了!

    四十岁的生日啊!

    难道我就要死了吗?

    老天啊,对我何其不公啊!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唐韵穿着崭新的棉袍,缓步上了大堂,早有准备好的条凳,放在了面前,他一屁股坐下去,下意识抬头,看了眼柳淳。

    发现柳淳正在含笑盯着他,唐韵急忙收敛心神,猛地抬起头,目光坚定。

    “大人,只管询问,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06章 揪出一条大鱼

    唐韵的回答十分平常,可听在杨靖和夏恕的耳朵里,两位二品大员全都心咯噔一下,要遭了!

    姓唐的,你反正都是死路一条,你就该撑住,打死也不说,什么都不讲,拿你的一条命,换一家子平安无事,若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什么话都往外秃噜,不但你会死的很惨,就连你的家人,都会跟着倒霉的!

    这两位真恨不得点拨唐韵两句,让他能清楚自己的处境。

    可问题是柳淳在下面坐着,这小子有多精明,他们都一清二楚,现在柳淳坐在下面,可不是尊重三法司,而是把他们放在火上烤。柳淳手里拿着一把作料,时不时撒点盐,抹点油,就等着烤熟,一口给吞了呢!

    杨靖打了个激灵,索性不想了。

    他咳嗽道:“唐韵,你身为御史,为何无故弹劾荀顺庆?须知道,即便是风闻言事,那也要证据,不能胡来的。”

    这就是问案的技巧,看起来杨靖的话没说什么,可实际上已经在带唐韵了。如果聪明,唐韵就会说下官一时糊涂,胆大妄为,只要他咬死了不认,上面打他一顿板子,折腾几天,弄得凄惨一点,就可以结案了。

    可问题是唐韵不服气了。

    老子刚刚四十岁,考上进士没几年,十年寒窗,吃了多少苦头?在监牢一般的贡院,前后熬了整整九天。

    自己那是从地狱爬出来的,好容易成为了御史言官,仕途刚刚开始,就给别人当了替罪羔羊,这也太悲惨了吧?

    我不服!

    唐韵想到这里,咬了咬牙,嘴里还有桂花鸭的香气。

    “大人,下官不是风闻言事,而是受人指使!”

    “什么?”杨靖一愣,忙追问道:“你受谁的指使?”

    “这个……”唐韵迟疑,下意识去看柳淳,发现柳淳微微低着头,似乎在看卷宗,全然没有搭理他的意思。

    该怎么办啊?

    正在这时,刑部尚书夏恕咳嗽道:“唐韵,你也是科甲正途出身,孔孟门徒,随意攀扯无辜,拉人下水,按照大明律,攀诬之罪,也是要流放的!”

    唐韵哆嗦了一下,他发现柳淳渐渐抬起头,冲着他一笑……唐韵似乎来了勇气。

    “我不是攀诬,我有证据!”

    “什么证据,又是何人唆使的?”

    “什么人我不清楚,当,但我手里,有他们给我的卷宗,让我按照上面的授意,弹劾荀顺庆。”

    唐韵想了想,又补充道:“以前也有人将卷宗丢到我的家里,我会依据上面所写,酌情弹劾。”

    三位主审一听,全都大摇其头。

    “唐韵,你也是朝廷命官,怎么会随便给你丢点东西,就上书弹劾,你这个御史,是怎么当的?”

    唐韵抬头,挺直了脖子,嘲讽似的瞧着上面的三位大人。

    “罪员不过是小小的御史,朝中之事,知道的有限。可又不能尸位素餐,有人把消息递给罪员,借着罪员的嘴,上奏朝廷,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信可以去查,十个御史里面,有七八个是这样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被弹劾!杨大人,你执掌都察院,不会不清楚吧?”

    杨靖被问得语塞,他咬牙道:“唐韵,现在问你的是荀顺庆一案,不是听你东拉西扯,胡说八道。你也别指望,拉着所有言官,跟你一起倒霉!毕竟你是衣冠禽兽,别人可不是!”

    此话一出,唐韵突然拧眉瞪眼,面目狰狞,他怒了!

    “大人,我入仕以来,就是御史言官,我的身上绣着明辨是非的神兽獬豸……我也想匡君扶国,为民做主。奈何我有心无力,不得不昧着良心,做一些可耻的事情!”

    唐韵缓缓从位置上站起来,扫视着整个大堂,然后一字一顿,格外清楚道:“我最初也是盯着各地的弊政,想要查出几个案子,漂漂亮亮,为民除害。”他自嘲一笑,“我多天真啊,刚刚读了几本圣贤书,就以为自己什么都行了,我哪懂啊!”

    “几个月下来,我忙得头晕眼花,却一无所获,眼看着跟我一起做御史的人,不断立功……我只能摆酒请客,向他们讨教经验,总算有人告诉我了,他们也未必清楚很多事,但只有按照指点做事,就不会错了。瞧瞧他们,很快就立了功劳,要不了多久,就能外放知府,布政使,按察使,从此吃香的,喝辣的!”

    “你胡说八道!”夏恕真的急了,厉声斥责道:“唐韵,你这个畜物,你把我大明的官吏,说成了什么?你简直是疯了。”

    杨靖也道:“犯官东拉西扯,迟迟不愿意说实话,看起来只有用刑了。”

    他们准备给唐韵来点颜色瞧瞧。

    这时候突然有人幽幽道:“既然他是疯子,那就不妨听听他说什么,最多就是疯言疯语,不值一提罢了。”

    柳淳说完,还抬头轻笑,“这就是我的建议,几位大人可不用在意的。”

    这仨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敢不在意吗?

    信不信,要是不让唐韵说,回头柳淳就能把他几个,当成唐韵的同党办了。

    身为问案官,他们要庇护一些人,前提是不把自己陷进去。毕竟谁的命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好吧,你要讲重点,不要妄想能逃过王法。”

    柳淳一句话,就改变了三位主审的态度。

    唐韵也在官场几年了,他对柳淳越发有信心了。

    这位年轻的锦衣卫指挥使,才是这个案子的主导。自己掺和了陷害他徒弟的事情,只要柳淳一心追究,谁也救不了自己,只能丢卒保车,壮士断腕。

    但话说回来,柳淳要是愿意保自己,那也没人能把自己怎么样!

    何去何从,该做决断了!

    “回几位大人的话,罪员所说就是实话,有人授意我弹劾荀顺庆,证据呢,就在我家中的客厅,放在天地君亲师牌位的后面。”

    柳淳点手,招呼来一个锦衣卫,然后冲着夏恕道:“夏尚书,你们刑部该给个批文吧,不然我们锦衣卫没法去搜查啊!”

    夏恕哭笑不得,你们锦衣卫还有什么不敢的,别说找点证据,就算直接抓人,害人,你们也不会犹豫的。

    不得不说,柳淳这小子真是个妖孽,哪怕到了这时候,他还是滴水不漏,一切按照流程走,半点没有差错。

    还能怎么办?去搜查吧!

    “回诸位大人的话,罪员按照指示,弹劾荀顺庆,那么跟着犯官,弹劾荀顺庆的,也必然得到了命令,请大人一并追查。”

    唐韵的招供,等于是把整个案子,撕开了一道大口子。

    还有什么好讲的,立刻抓人!

    就在刑部大堂,柳淳跟尚书夏恕,一起签发批文,拿到文书的锦衣卫,立刻出动。

    京城上下,再一次领教了缇骑四出的威风!

    沉寂快一年的锦衣卫,再度复活了。

    第一次下手,就针对跟锦衣卫仇口最深的言官。

    一下子就抓了六个人。

    都察院,六科廊,这两个言官的大本营,被锦衣卫欺负到了头上,竟然没人敢出头鸣冤,不得不说,也是一大奇闻。

    被抓的御史,有人大骂,有人沉默,有人惶恐,不一而足……但是他们面对上唐韵的时候,全都傻眼了。

    完了,我们中间出了个叛徒!

    果不其然,通过互相对质,没用多久,就陆续撬开了几个人的嘴巴。

    他们招认,确实是受了指使,才弹劾荀顺庆的。

    指使之人是谁呢?

    其中一位御史招认,弹劾的方略是从前刑部尚书安童的家里传出来的,是一个门客告诉他的,

    “至于为何要弹劾荀顺庆,都是因为他推行清丈,动了安尚书的家产……大人请想,我们这些御史,在朝时间不长,如何能调动吏部,又如何能轻易想出这么高明的办法,还不都是安童那个老贼的意思,我们冤枉啊!”

    包括唐韵在内,几个人一起喊冤。

    柳淳哑然失笑,“三位主审,还有赵天官,你们看,这个案子,算不算水落石出了?”

    杨靖和夏恕互相看了看,他们能说什么。

    当然是水落石出了,而且不只是水落石出,安童完蛋了,揪着安童,又不知道能牵连多少人哩!

    赵勉苦笑道:“柳大人,此案能这么快有了结论,实在是大人手段高明……只是我斗胆劝大人一句,还是不要牵连态度的无辜之人,安童虽然在朝中门生故吏极多,但也未必都是他的同党。”

    柳淳轻笑,“赵天官放心,我们锦衣卫只管找证据,我们按照大明律办事,审问安童的事情,还要交给三法司,我相信几位大人,是万万不会庇护罪臣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07章 我想给柳大人效力

    “诸位大人,我想你们或多或少,都会对锦衣卫有所成见,我不想辩论谁是谁非,也不想争功委过。但是我要在这里表个态,从我开始,锦衣卫一定努力按照《大明律》和《大诰》办案,一切都要合乎规矩,要经得起推敲……而且大家也都知道,锦衣卫主要是监察百官,我们的办案方向会放在官吏身上。不过请大家放心,如果没有过硬的证据,锦衣卫绝不会陷害无辜,更不会捏造是非,入人于罪……总而言之,锦衣卫会更加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对于贪官污吏,锦衣卫绝不含糊,我们会努力成为悬在官员头上的一柄利剑!”

    柳淳说完之后,冲着几个人抱拳,大笑着离开。

    柳淳走了,可这几位互相看看,全都觉得脖子后冒凉气。

    赵勉咳嗽了两声,勉强道:“我,我怎么觉得,比以前更吓人了。”

    夏恕和杨靖都有同感。

    以前的锦衣卫,杀人如麻,蛮不讲理。百官无不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可到了柳淳这里,他主动按规矩办事,一切以大明法度为准绳,却让这几位更加惶恐了。

    毕竟以前那是一网下去,谁被捞到了,算谁倒霉。

    可现在不一样了,真要是按柳淳的设想,那是一抓一个准。

    不但官没了,就连一辈子的清誉都要搭进去。

    夏恕提心吊胆,可转念一想,“其实也不用担心,柳淳说大话而已。要查案子,要按规矩办事。他锦衣卫都是一帮莽夫,除了会舞刀弄枪,还会干什么?指望他们能把案子查清楚,那不是做梦吗!”

    其他几位大人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暂时就不用担心了。

    ……

    “你们听着,从今天开始,你们要熟读《大明律》和《大诰》,尤其是针对其中的典型案件,要吃透关键。对陛下历年来,判断过的案子,都要烂熟于心,全都记在脑子里,我会不定期抽查。”

    柳淳扫视着手下的锦衣卫,“告诉你们,以后锦衣卫升官,要看你们的功劳,可也要看你们的水平,比如提拔百户,就要先进行考核,考核通过了,功劳足够了,才能升官,考核这一关过不去,别管多大的能耐,最多就是总旗,明白吗?”

    “不,不明白!”

    这帮人都傻眼了,刚刚跟柳淳在刑部耀武扬威的一把,三法司被他们弄得跟孙子似的,一口怨气都出来了。

    大家伙正高兴呢,就让柳淳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大人,我们好些人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考试啊?”

    “对啊,我们是武人,又不是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