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诚吓得张大嘴巴,“那要比常十万还厉害?”
朱高煦越发得意了,“我说冯将军,你真该多了解我师父的事情,常十万?比常十万还厉害的张定边,都乖乖听我师父的号令,要是他没本事,我怎么会拜师废物啊?”
“啊!”
冯诚张大了嘴巴,如果朱高煦说的是真的,那自己这个便宜外甥,就不是厉害不厉害的问题了
正在冯诚思量的时候,突然帐篷撩开,汤昭从里面大踏步走出来,他一把揪住了冯诚!
“你说!你那个外甥,是不是要干坏事?他活得不耐烦了!”
“外甥?哪个?柳淳没事啊!”
“呸!谁说柳淳了!”汤昭这时候才反应过来,柳淳跟冯诚之间还是亲戚!这下子他更怒了,“姓冯的,你还是个爷们不?沐春想要害人,你这个当舅舅不主持公道,你,你算个什么东西?”
冯诚都懵了,“我说汤兄,你,你是站在哪一边啊?”
“废话!”汤昭哼了一声,他扯开衣领,从一堆胸毛中间,扯出一个银貔貅,在冯诚面前晃了晃!
“瞧见没有?老子听谁的,你知道了吧?”
这时候柳淳从帐篷里笑呵呵走出来,在他手里,托着一个圆润古朴的玉貔貅!
“汤将军,貔貅卫已经解散了,陛下又把这个赐给我,不过是个寻常信物罢了,你不用在意的。”
汤昭怪眼圆翻,呼呼喘气,嘟着满脸的横肉,气鼓鼓道:“我能不在乎吗?这玩意在我爹手里二十几年,他每次动家法的时候,手里就把玩着玉貔貅,弄得我现在看到了,都有点,有点害怕!”
真想不到,能屠虎搏熊的猛士,竟然被一个小小的玉貔貅给镇住了。
由此可见,汤和这家伙的家法,着实不简单啊!
汤昭不愿意多谈家里的事情,他困惑道:“我怎么弄不明白,东宫要对柳淳不利,是想干什么?再说了,东宫太子在日,你们不是挺好的吗?对了,两年前,沐王爷死的时候,我跟着扶棺回京,好像还听说你当了太孙的师父,有这事吧?你们师徒怎么反目了?”
汤昭的确是直肠子,这些事情冯诚也知道,但他不想问,也不敢问,生怕知道太多了,会把自己牵连进去。
柳淳点了点头,“汤将军,还有舅舅,我跟东宫之间,包括先太子的事情,变法的事情,这次定远侯被逼死替罪的事情,错综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有些只是我的猜测,没法拿到台面上总而言之,你们想要站在哪一边吧?”
冯诚最怕问这话,站在哪一边?最好哪一边都别站,他才不想掺和呢!
汤昭立刻开口了,“你都拿了玉貔貅,我要是不听你的,我爹非打死我不可!不过俺老汤可说好了,造反掉脑袋的事情,我可不干!:”
冯诚也不得不跟着道:“柳淳啊,我们会想办法保护你的,你放心吧!:”他咬着后槽牙说的。
柳淳轻笑,“舅舅,假如只是自保,就用不着你们二位了。我的意思是当下云南,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咱们不该把精力都放在镇压土司上面,咱应该干点大事。”
“什么大事?”汤昭傻愣愣问道:“我怎么觉得,还是要造反啊?”
柳淳轻笑,“是赚钱,赚大钱!就在云南的土地下面,埋藏着惊天动地的宝贝!”
“宝贝?”汤昭终于来了兴趣。
“是铜矿!”
柳淳道:“中原缺铜,历代皆是如此,可云南东川等地,却埋着数量惊人的铜矿,从东汉开始。这里就有铜矿开采。奈何土司遍布,技术水平太低,交通闭塞,始终没有开发出来。”柳淳自信道:“假如能把东川的铜挖出来,每年能有几百万斤的产量,甚至还会更多!有了铜,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铸币,铸炮,铜器哪一样都是暴利!我原来是打算直接跟沐春谈,把这个富贵送给他。可我又想了想,沐春既然心怀歹意,直接给他,恐怕不妥。故此我想问问汤将军,还有舅舅,你们怎么看?”
“铜!”
汤昭大眼珠子来回转动,几百万斤的铜,那就是上百万贯的铜钱,而且是那种份量十足的!别看皇家银行推行纸币,但是在偏远的云南,还是以铜钱充当主要货币,
一百贯!
那可是好大的一笔钱,能堆出一个小山来!
汤昭一拍大腿,“有钱还管沐春干什么?老子直接带兵把铜矿给圈起来,然后老子带着人进山挖矿,挖到多少,都是咱们的!柳淳,你,你拿七成!我拿三成至于老冯,咱,咱每年给他几百贯就行了。”
冯诚都哭了,这是把我当成要饭的打发了,人家老实,也不能这么欺负啊!
“汤将军。”柳淳笑呵呵道:“我这个人啊,从来不吃独食,而且呢,开山取铜,还要冶炼运输,这是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我们光是卖铜矿,也赚不了几个钱,而且还都是辛苦钱,没多大的滋味,你看看我这个想法如何”
柳淳笑呵呵,给汤昭讲起了生意经开发铜矿,要交给土司,而且要给土司足够的好处,这样一来,云南的叛乱就能减轻很多,他们也能得到足够的劳动力。在冶炼这一块,可以让给沐春,炼出来的铜,或是卖给皇家银行,或是卖给军械作坊,或是干脆就在云南设立一个火炮工厂
汤昭认真听着,他挠了挠大脑袋,“我说柳淳啊,钱呢?你把事情都给被人做了,咱们的钱呢?你不会让我们白忙活吧?”
柳淳哈哈大笑,“汤将军,你向四处看看,咱们的钱就在这里!”
汤昭茫然望去,“这四周都是荒地,哪有什么钱?你不是逗我吧?”
“哈哈哈!”柳淳大笑,“汤将军,只要能把炼铜产业建起来,会吸引多少商人?他们来到云南,要不是吃喝拉撒,要不要仓库酒楼!咱们只要提前把土地都买下来,连房子都不用建,就坐等收钱,多好的事情啊!”
冯诚哼了一声,又说胡话了。
“云南这么大,还能都买下来啊?”
“哈哈哈!”柳淳大笑,“舅舅,你也太老实了吧!在哪里建城,在哪里开采,哪里是作坊,哪里是商业区全都握在我的手里,咱们是提前知道了骰子大小,还会输钱吗?”
冯诚突然倒吸了口气,“那,那真的能赚?能赚多少?”
“这个不好说,我跟徐增寿在苏州干了一票,现在三分之一的苏州城在徐家的手里云南比不得苏州,但每年捞个几十万两,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商路通畅了,除了滇铜之外,去他的好货也能卖出去。”
冯诚突然变得面目狰狞!
几十万两啊!
他活了这么大岁数,除了军饷之外,还没见过一万两以上的钱呢!
怎么办?怎么办?
是老老实实,继续苟着,还是挺起腰杆,也狠狠干一票?
冯诚陷入了天人交战,太纠结了
………………………………
第353章 大家一起来发财
柳淳跟汤昭聊了一阵子,又摆酒畅谈,一直喝到了三更天,汤昭醉眼泛红,抓着柳淳的肩膀,不停兄弟,兄弟地叫着,那叫一个亲密啊!柳淳觉得汤昭不错,是粗野了一些,但胆子大,估计手也够黑的,自己在云南太缺人手了,柳淳就把汤昭叫到了一边,嘀咕了几句。
冯诚很无奈……他这个舅舅,倒是成了外人了。
可让他不顾一切跟着柳淳干,他还是抵触的,哪怕有那么多的收获,他也犹豫踟蹰……当初傅友德蓝玉和沐英带兵入云南,老朱留下沐英镇守云南,其实冯诚可以回去的,凭着他的关系,让二叔帮忙,立点战功,混个侯爵,继承他爹冯国用的遗志,光大冯家门庭,是完全有希望的。
可冯诚不这么想,自古以来,将军只是打太平,不教将军享太平……再说了,回京也要出战,南征北战多苦啊!
他留在云南,不显山不露水,安安静静当他的云南二号土皇帝,这感觉多好啊!
冯诚跟柳淳待了没几天,他就知道坏了,这小子来了,就没有太平日子了。
瞧着吧,准有好戏看,只不过不知道是福是祸罢了……
正在他思量的时候,汤昭跟柳淳重新回到了宴席上,一开口,就让冯诚趴下了!
“哥!大哥!只要是办成了这事!你就是我大哥!我爹打我都不在乎!”汤昭抓着柳淳的腕子,竟然要纳头便拜,他也太实在了。
柳淳哭笑不得,“汤兄,你喝多了!”
“没多!我现在眼明心亮,你就是我大哥!”
……
旁边的冯诚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生气了……汤昭啊,你跟我外甥称兄道弟,是不是该管我叫一声舅舅啊?
许是感觉到了冯诚的想法,汤昭勃然而起。
“姓冯的,你别装孙子了!一句话,你干不干?”
舅舅没当成,变成孙子了。
冯诚是真的无语了。
“汤——兄啊!”他没敢叫外甥,只能单论了,“这开挖铜矿,不是小事情,要朝廷同意,要沐春点头,还要土司答应……咱们该,该好好权衡,三思而后行……”
“呸!”
汤昭狠狠啐了他一口,“要这个同意,要那个同意!等他们都同意了,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了。我也看出来了,都是你的外甥,也是有亲有疏,你现在就去昆明,去迎接沐春回来,看看他怎么说吧!”
冯诚迟疑道:“汤,汤兄,我还要护着柳淳去永昌卫,你不能赶……”
“去什么永昌卫?”汤昭把怪眼一翻,“我告诉你,柳淳到了云南,就是到了自家的地盘,这么一位大才子,咱陛下都捧着他,云南穷乡僻壤,遍地蛮夷,他能来该偷着乐!真让他去当驿丞受苦啊?你这个舅舅怎么当的?”
汤昭一顿臭骂,冯诚狼狈逃窜。
真的没法待了,四更的时候,他就领着人灰溜溜走了。
冯诚临走还给柳淳写了一封信。
他不是不顾念亲情,也不是不想帮着柳淳。毕竟云南还是西平侯沐春说了算,他去跟沐春谈谈,尽量双方不要冲突,以和为贵。
冯诚解释之后,带着人先回了昆明,询问之后,沐春带兵在澜沧卫大破土司兵马,斩首数百人,正在返回的路上,他急忙带兵去迎接沐春,顺便谈谈柳淳的事情。
沐春今年三十出头,可若是看他的模样,绝对不像三十的人,比冯诚也小不了多少……不得不说,世袭镇守云南,看似风光,实则太苦了!
老朱的为人大家都清楚,假如真是个好差事,他舍得随便扔给义子么!
云南这块土司林立,汉人不多,而且气候炎热湿润,山林之间,蚊虫瘴气遍布……稍不留神,就容易染病去世。
这些年陆续有上万将士死在了云南,背井离乡,到死都是个外丧鬼!
沐家父子,除了要不断平叛之外,还要屯田,兴修水利,从内地移民……总而言之,一年到头,没有闲着。
沐英听闻朱标一死,就大口吐血丧命,固然是兄弟情深,但也是他殚精竭虑,身体早就熬不住了。
沐春没他爹的威望,只能比他爹更拼命。
从洪武二十五年继承了西平侯之位,二十六年就有十一寨联合造反,他亲自出征,刚打胜了,越州造反,出兵!越州打完了,广南土司又造反……就这么说吧,沐春就跟个陀螺似的,到处平叛,几乎没有一刻休息。
这次去澜沧卫还挺好,只是一战,就成功返回。沐春暗中庆幸,他最怕的就是拖延迟误……云南的底子还太薄了,朝廷能给的军需粮饷也太少了,基本上都要他们自筹。一边耕田,一边打仗……一个字:苦!
“事情就是这样,朝廷把太子少师,锦衣卫指挥使柳淳贬到了云南……这个,你看该怎么办?”
沐春瞧了眼舅舅,轻笑道:“如果我没记错,他也是你的外甥吧?”
冯诚尴尬笑笑,“我也的确有些为难,我琢磨着,还是应该和平相处,相安无事最好!”
沐春哼了一声,“舅舅,我想相安无事啊,可有人不答应!”
冯诚心中一动,沉吟道:“莫非是……”
沐春也没瞒着他,从怀里掏出了十几封信,扔到了冯诚的面前。
“瞧瞧吧,全都是嘱咐我,要‘好好’照顾柳淳的信。”沐春冷笑,“我现在真有点佩服这位了,他怎么有本事得罪了这么多人?我恨不得立刻见见他。”
冯诚拿过书信,一边看着,一边心里嘀咕,你还是别去见好了。
汤昭都认大哥了,万一你也扛不住,那可就好玩了……冯诚瞧了瞧这些书信,虽然没有落款,但是他也猜到了一些。
有文臣,有勋贵,有豪商,而且似乎还有宗室……我的老天爷啊!
柳淳啊,你才多大,当了几年的官?你怎么有本事得罪这么多人?
你瞧瞧舅舅,我一个都没有得罪过!
“那个……你打算怎么办?”
沐春苦笑,“还能怎么办?云南穷啊,好几十万人,多一半都娶不上媳妇,眼看着十年八年就老了,他们都是跟着我爹的老弟兄,我总不能看着他们孤独终老吧!朝廷这些神仙,随便歪歪嘴,就够我受的!没法子,只能委屈委屈柳淳了,他能扛得住,就算他的造化,他扛不住,那我也没办法。”
沐春很干脆,也没太多的犹豫,一个几乎天天打仗的将军,怎么舍得浪费时间呢!
老爹沐英留过遗训,他们镇守云南,靠的就是朝廷,现在是陛下,以后是太孙,不管怎么样,听他们的话,不会错的……
冯诚是暗暗叫苦,他想劝说沐春几句,可沐春懒得听了。
“舅舅,你安排一下,让弟兄们尽快回去修整吧。”
冯诚只好点头称是,他们向着昆明而来。
令人讶异的是,一直到了昆明城,其余的文武没有一个出来迎接的。
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他们都反叛了?
沐春怒气冲冲,急忙让人去询问……结果倒好,原来城里的武将都被汤昭请走了,大将瞿能,都督佥事何福,指挥使徐凯,一共好几十位,全都被请走了。
“荒唐!身为大将,不在城里驻守,他们要干什么?”
手下人满脸苦兮兮的,”侯爷,听说,他们,他们去听课了!“
“听课?”沐春气糊涂了,都胡子一把了,还学孩子听课,难道要考个进士出来吗?简直荒唐!
“听谁的课?谁给他们讲课?”
“是太子少师,锦衣卫指挥使柳淳,柳大人!”随从语气还有些激动,“侯爷,柳大人学问可高了!待人也好,卑职都想去听听!”
“去你个头!”
沐春气坏了,柳淳现在不过是一个犯官,被贬到了云南,你还敢跳出来讲课,你有多大的本事?
尤其可恨,这帮将领都吃错药了,你们听道德文章,圣人的之乎者也,能帮你们打仗怎么滴?简直荒唐!
“走,现在就去,我要去找柳淳算账!”
沐春气哼哼带着人直奔柳淳的营地,冯诚吓坏了,连忙跟着,他虽然用处不大,但好歹也能劝说一下不是。
……
与此同时,柳淳正笑呵呵站在一堆将军中间,包括很多小兵,都在外围侧耳倾听。
“大家背井离乡,为国戍边,太不容易了!云南这块宝地,当初盛唐的时候,就想纳入版图,几次征战下来,都损兵折将,打得很惨!咱大明有气魄,将士们有勇气,一鼓作气,平定了云南,你们是这份的!”
柳淳竖起了大拇指,“可一个优秀的将领,不能光会打仗,还要会建设!会发展!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都很凄苦,有家回不去,孤身一人,死了也无人过问。或许你们也会问自己,这一辈子值得吗?”
“弟兄们,我不是瓦解军心,更不是打消你们的士气……相反,我是要告诉大家伙!咱们发财了!真的!云南的资源丰富,尤其是铜矿,更是冠绝大明。我告诉你们,那些在你们看来,或许很讨厌的土司,其实就是最好的劳动力。我们完全可以用经济手段,稳住云南,发展云南……”
“或许有人会疑惑,你姓柳的是不是胡说八道?大家可以去打听一下,我在大宁做了什么?告诉你们,去岁的时候,大宁,北平,辽东,三地贡献的商税就有五百多万贯!仅仅是商税一项而已!云南土地辽阔,还能向四周扩张,比起北平三镇,一点不差!咱们苦干五年,也能像大宁一样!”
“大家伙想想,税金这么多,你们又能得到多少?到时候咱们弟兄腰缠万贯,衣锦还乡,到了老家,大把大把的撒银子,让父老乡亲看看!出征在外,不是他们想的穷酸可怜的样子,咱们过得好着呢!光宗耀祖!到时候家乡的小伙子都要跟着你们过来,大姑娘都抢着嫁给弟兄们,你们说,这样的日子如何啊?”
……
冯诚站在外围,就听着柳淳滔滔不绝,四周的将士如痴如醉,每个人的眼睛里冒着光彩,他们仿佛看到了家乡父老,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的场景。
衣锦还乡!
这四个字,简直戳中了他们所有人的心!
身为武夫,也能有福气回去风光走一趟,这辈子死了都值了!
冯诚咧着嘴,“这,这算什么啊?”
他看向了沐春,心说你可别发怒啊!
沐春眉头紧皱,突然分开人群,冲到了柳淳的面前,气哼哼道:“别说没用的,你就说说,打算怎么办?”
………………………………
第354章 云南三十万将士泣血上奏
“还能怎么办?开矿呗!”
柳淳笑道:“论起开矿冶金,我手上的人才不少,不过要派人先去北平,请燕王帮忙。”
沐春哼了一声,“燕王有人才,我云南就没有吗?”他还真不是吹牛,当年傅友德、蓝玉、沐英三员大将,带着几十万人马入滇,老朱就配属了相当多的匠户。
云南偏远,路途艰险,朱元璋是希望云南军团尽可能自给自足,所以匠户的数量极多。而且这些匠户里面,居然有会制造火铳的。
这也不用惊讶,著名的三段射击,就是沐家的绝技,沐英父子能在云南大杀四方,土司无不胆战心惊,就跟他们娴熟的火器水平有关系。
“铜矿开出来容易,难的是运输,要怎么运出去?”
“简单!”柳淳笑道:“有两个办法可以用,一个是向北走,修通金沙江巷道……这个花费或许会高一些,不过也相对安全容易。”
“那花费少的呢?”
敢情沐春也是个抠门的主儿,听到花钱就脑壳疼。
“向南,一直打出一个出海口,通过水路,把铜料运到江南……从经济上看,走南边的通道比较好,但我觉得应该先修北路。”
“为什么?”
“因为不用我们花钱啊!”
……
柳淳和沐春一问一答,不管沐春提出多难的问题,柳淳都能有答案,而且是张口就来,没有半点迟疑,他已经做好了腹案。
“云南将士不容易,虽说为国戍边,乃是天经地义,可朝廷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家伙受穷吧?而且铜矿关系到了货币,也关系了军械,至关重要,大明又缺少铜矿……凭着这两条,我们就可以上书朝廷,请求陛下拨款,征用民夫,修通金沙江航道。这样云南的铜就能走巴蜀,湖广,直接下江南……而且随着航道疏通,外面的物资能运进来,商人也会到云南做生意,有来有往,云南就活络起来了。”
“通过开采铜矿,我们积蓄力量,力量强大后,就能收服更多的土司,将势力向南推进,一直推到海边,有了港口,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柳淳想了想,又道:“我觉得还应在在云南设立一个水泥作坊,再聘请一批修建桥梁的人才,云南只有改善交通,才有出路……”
“对了,我看云南将士装备的火器不少,是不是在办一个军械作坊,主要研究新式火器。有了铜,我们就能铸造更多的火炮。有了火枪火炮,收服土司就更容易了。”
……
柳淳最厉害的不是懂得多少技术,而是他有统筹全局的能力。
就拿老朱来说,他为了控制云南,派义子驻守,命令士兵屯扎,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一点点种田积累,站稳脚跟。
这就是朱元璋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可柳淳不一样,他从铜矿着手,围绕着铜矿,建立起一套行业体系……这套体系运行起来,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还有强大的武器。最关键的是这套体系是要吃人的!
让一群如狼似虎的兵卒种田,有点太浪费人才了。
柳淳打算增加火器的比例,提高火器的性能……给他几年的功夫,云南士兵的战斗力必定成倍增加。
这时候再去对付土司,那可就太容易了。
柳淳这家伙也不嫌累,他花了三天的时间,向所有将士讲解自己的设想,千户以上的,全都可以发问,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
“他们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