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谦听到这里,果真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别看他进入柳府有一阵子,但是这孩子心思重,他跟柳淳之间,一直存在一个心结。他觉得是柳淳逼迫他爹出海的,假如遇到了危险,这笔账很难不算到师父头上。

    但是听到老爹在海外扬威,于谦的看法终于变了,或许师父说的是对的,父亲的确可以做更多,更了不起的事情。

    做大事,就必有风险。

    于谦突然仰头,“师父,是不是就像你推行的变法,注定要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一样?”

    柳淳没有料到小于谦能如此早慧,他忍不住拍了拍于谦的头顶。

    “没事的,这点小风浪,难不住师父的。”

    ……

    柳淳嘴里说小风浪,可是到了第二天,早朝之上,却已经是惊涛骇浪。

    朱棣召集所有文武,“昨天的急报,有匪类包围了钦差,困住了几十名锦衣卫。奉钦命办案,那就是代表朕的脸面,他们围困钦差,形同造反!哪一位愿意领兵,替朕平叛?”

    “你们谁愿意去平叛?”

    朱棣连着问了两遍,上百名文武,居然没有一个人搭话。

    这下子好玩了,莫非都成了哑巴吗?

    “朕在问你们,钦差查办孔家,有人阻拦,你们说,要怎么办?”

    朱棣把语气缓和下来,有人似乎想开口,但是瞧了瞧风头,又赶快闭上了嘴巴。

    面对着这群不声不响的家伙,朱棣总算明白了过来。

    好啊,想给朕来个一言不发对吧?以为朕没了你们,就没人给朕做事,就办不了案子对吧?

    “郑亨!”

    朱棣突然点了一个名字,郑亨急忙跪倒:“臣在!”

    “朕想让你去曲阜,你可敢去?”

    郑亨沉吟片刻,磕头作响,“启奏陛下,臣只会打仗,对这一类的事情,没有什么经验,且山东情况复杂,臣唯恐辜负圣恩,臣,臣请陛下另择贤明!”

    朱棣突然哈哈大笑,“好,说得好!”

    “丘福!你呢?”

    丘福也跪倒了,“启奏陛下,老臣已是衰朽之人,若是陛下执意让臣去,臣自然粉身碎骨,就算把这条老命留在山东,也在所不惜。臣叩辞陛下,惟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位说着,伏地大哭,稀里哗啦,仿佛生离死别一样。

    朱棣眼睛冒火。

    不就是不想去吗?用得着绕弯子吗?

    好啊,就连朕的大将都怕了,这昨天晚上,闹腾的够厉害的。

    朱棣怒火中烧,他的目光落在了柳淳身上,柳淳倒是不在乎,既然执掌锦衣卫,这样的事情他跑不掉。你们不敢去,那我就去。反正当不了衍圣公,就灭了衍圣公一家,也算是报仇了。

    因此柳淳迈了一步,正准备接旨。

    谁知道曹国公李景隆突然冒了出来,这家伙身高腿长,一步跨到了朱棣面前。

    “启奏陛下,当年孔家就阻挠变法,搅动朝野,所作所为,简直丢了孔圣人的脸!如今他们又煽动百姓,囚禁钦差,形同谋反,请陛下给臣一千精兵,臣十日之内,必将孔家上下,悉数带入京城,听候陛下发落,如果做不到,臣愿意领罪。”

    朱棣大惊,他凝视着李景隆。

    “你真的敢去?朕可要提醒你,这满朝文武,没几个人愿意替朕解忧,知道吗?他们都怕,怕自己身败名裂,你就不怕吗?”

    李景隆哑然一笑,“陛下,臣的饭桶之名,早已天下皆知,臣不要名声,臣只要为君解忧!”

    李景隆说完,匍匐地上,用力磕头。

    朱棣看在眼里,沉吟半晌,突然放声大笑。

    “好,果然是猛士!加李景隆太子太保衔,赐天子剑,节制山东所有文武,谁敢阻拦抄家,立刻斩杀,不需要上奏!”

    :。:


………………………………

第585章 李景隆的胜利

    李景隆接了圣旨,拿着天子剑,雄赳赳,气昂昂下去了。

    坦白讲,这家伙早就是个冷灶了,而且是超冷的那种。他出身当然不错,几乎和徐家并驾齐驱,但是靖难一役,他表现太差了,差到了令人发指。可就是因为太差,才立了大功,毕竟神队友难得,猪对手却是更难得。

    单论对朱棣的帮助,李景隆能排在前三,他前面的两位分别是朱允炆和黄子澄。

    在这么一份名单里,人们能尊重李景隆就出鬼了。

    要不是有柳淳罩着,丘福这帮人都能欺负谁李景隆。

    但谁又能想到,今天站出来的,竟然是他!

    就连许多文臣都忽略了,他们根本没跟李景隆打招呼。

    一句话,李景隆是被遗忘的废人。

    由于这么一点疏忽,文官想要营造的举朝反对的局面,成了笑话。与此同时,像丘福这些人,也受到了强烈的质疑。

    在这么关键的问题上,你们居然不跟陛下一条心,你们这帮人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丘福有苦自知,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倒是徐增寿,他下朝之后,就直接找到了柳淳。

    “我说,是不是你授意的,让李景隆请旨?”徐增寿提着拳头,怒吼道:“为什么不告诉我,咱们俩不亲近吗?”

    柳淳把两手一摊,“我给你送信,你会去吗?”

    “这个……你让我去,我当然去了!”徐增寿很心虚,针对孔家,大家伙都觉得朱棣厌恶他们,打压他们,甚至想要铲除,这都不意外。

    但问题是除得掉吗?

    毕竟连元朝皇帝最后都给了孔家礼遇,千年第一家,不是吹的。朱棣或许一时生气,想拿孔家开刀。

    等气消了,皇帝改变了心思,谁跳出去当出头鸟,日后必然被清算。就算表面上没事,那些文官一定会想尽办法挑毛病。就算一直不犯错,也会让人抓到把柄,后果难以言说。

    所以丘福等人才宁可暂时得罪朱棣,也不敢扛下这么大的事情。

    “说实话,李景隆能挺身而出,我也是颇为惊讶。”柳淳叹道:“我知道干这件事,可能会遗臭万年,事实上我是打算亲自出手的。”

    “是吗?”徐增寿咧嘴苦笑,“那个……柳淳啊,说到底,咱们几家已经绑在了一起,同气连枝,最关键的就是你了。如果真要遗臭万年的话,我无论如何,都要排在你前面。当然了,你可以把李景隆放在最前面,我不在意的。”

    徐老四说完,赶快溜了。

    面对这么个不讲情义的玩意,柳淳简直哭笑不得,等李景隆回来,一定要交代他,以后别再请徐增寿吃饭了,纯粹浪费酒肉啊!

    柳淳回到了府邸,李无瑕早早等着他。

    自从又娶了两位夫人进门,柳家的分工瞬间明确起来。

    蓝新月管家,徐妙锦理财,而李无瑕,则是柳淳的秘书,协助柳淳修书,放在平时,李无瑕都在自己的书房里,整理书稿,今天主动跑到前院,肯定是关心则乱了。

    “大哥他派人送了封信,他,他说大丈夫在世,与其窝窝囊囊死去,不如轰轰烈烈活着。”李无瑕叹道:“其实这一年多,大哥过得太难了,过年的时候,我瞧见他的鬓角有白发了。”李无瑕强忍悲伤,眼圈泛着泪光。

    柳淳也不好受,在历史上,李景隆在朱棣登基不久之后,就忧愤之中死去,可见靖难一役,对他打击有多深。

    “唉,你大哥也是可怜人,他只是没有准备好,就被仓促推到了高位,驾驭不了而已。"

    李无瑕微微颔首,“大哥的确是好人,他没什么坏心思的。要不是被逼急了,他也不会揽下这次的事情。我,我现在心里乱成了一团麻,我真怕……”李无瑕又要哭泣。

    柳淳伸手抓住了妻子的腕子。

    “听我的,别怕。要动孔家的打算,我早就有了,当初荀顺庆在山东被暗算,我就想对孔家下手,奈何当时还在战斗之中。这一次他们是自己送上门。你放心吧,我心里早就有了主算。这一次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你大哥跳出来,他就等着满嘴流油,脑满肠肥吧!”

    丈夫的话,李无瑕还是相信的,只是一想到大哥变成油腻腻的样子,她就忍不住摇头,”妾身可不敢想那么多,只要能对得起父亲的名声,我就心满意足了。”

    李景隆离开的这几天,京城之中,没有一刻安宁。

    文臣那边,活动越发剧烈,他们竭尽一切,要为了孔家而战。甚至有人拿出了钱唐的例子。

    当年朱元璋就是要把孟子从孔庙搬出来,结果钱唐就冒死闯宫,把这件事拦下来了,逼得朱元璋不得不出了一套删减版的孟子。

    文官们拿着这件事情鼓励自己,太祖尚且能收回成命,朱棣不算什么。

    都不要怕,只要咱们卯足了全力,周旋到底,就一定能够胜利。

    柳淳执掌锦衣卫之后,有一个问题,就是柳淳讲究按规矩办事,正因为如此,锦衣卫不大搞私下里监视,到处侦查的事情,弄得这帮文官胆大包天,竟然公然聚会,凑了一大帮人,在谈论孔家的事情,扬言要为圣贤而战。

    只是他们忘了,柳淳虽然不干这么没品的事情,但是朱棣身边还有一头老狗呢!

    “陛下,这是老奴查到的名单,陛下是否要抓人?”木恩低声询问。

    朱棣没急着看,而是笑道:“他们都怕遗臭万年,所以不愿意插手。你……不怕吗?”

    木恩听到这里,慌忙跪倒,“启奏皇爷,奴婢自从断了子孙根,进宫侍奉天子,奴婢就不怕遗臭万年!像奴婢出了宫,连吃口饱饭都做不到。奴婢的一切都是天子给的,就算天子让奴婢去死,奴婢也只会含笑九泉的!”

    木恩说完,不停用力磕头。

    朱棣何等人物,当然不会因为几句话,就感动得稀里哗啦,但至少证明,宦官的确要比文武都管用。

    朱棣沉吟了片刻,“你也别光说效忠朕,要想替朕做事情,就要有真本事。你从二十四衙门挑选一些年轻机敏的宦官,在宫里设立学堂。朕从鸡鸣山书院请些先生过来,给你们定期上课,尤其是司礼监和东厂,要好好学本事,懂吗?”

    木恩简直手足无措,他努力了这么久,终于得到了天子的青睐,虽然只是设立学堂,但是却给太监参与朝政,铺平了道路。

    “皇爷天恩,奴婢等唯有以死报答。”

    木恩把脑门磕得红肿,这才心满意足下去安排。

    这一次的风波,起自许望一个人,结果却促成了柳淳执掌锦衣卫,李景隆咸鱼翻身,内学堂设立……这一切都在深刻改变大明朝的权力格局,未来会走向何方,大家还无暇仔细推究。

    暂时最让人关心的就是李景隆,他究竟能不能把人带出来?

    等到第七天的时候,消息终于传来,李景隆身先士卒,冲入了孔府,将洛枫等人带了出来,同时,又把孔府的人拿下了。

    他果然成功了。

    可接下来的事情又麻烦了,山东各地闻讯而来的人马越来越多,足足聚集了三万出头,如果说拼命,李景隆的一千精兵,绝对不在乎三万乌合之众,可问题是这些都是百姓,他没法下手。

    整个曲阜的局面,陷入了僵局。

    而就在这时候,从兖州等地,再度出现了旗号,这杆大旗上面,只有四个大字:奉天靖难!

    原来曾经为了荀顺庆举兵的兖州百姓动了起来。

    从十里八乡,一队队的民兵汇集起来。

    他们的人数很快超过了五万。

    当地的乡老在前面领队,朝着曲阜进发。

    在这一路上,这支人马就像是滚雪球,济南府,青州府,东昌府,甚至徐州府,胶州府。

    数得着的地方,都出现了百姓的队伍,论起人数,足足有二三十万之多。和他们比起来,曲阜外面的人,不过是沧海一粟。

    “告诉曹国公,我们山东百姓都来了!”

    “对,我们都给陛下运过粮食,这是陛下给我们签的条子。”他们手里举着当初靖难军印刷的抵用券,发出怒吼。

    “请朝廷处理孔家,请朝廷遵守承诺!”

    “请朝廷落实均田,请朝廷变法!”

    “百姓不可欺,民心不可违!

    声声呐喊,汇成无可阻挡的洪流。城中的李景隆得报,喜极而泣,“奶奶的,老子到底赌赢了!”

    顶点


………………………………

第586章 凯旋归来

    山东发生的情况,每天都有急报,送入京城,当得知数十万百姓出动,瞬间吓坏了朝堂诸公。

    内阁急忙将情形奏报朱棣,请旨定夺。

    从这里就能看出内阁的优势,虽然讨论国家大政,比如是否需要整军,如何处置孔家等等,内阁插不上手,朱棣会直接跟六部九卿沟通。

    但是一些紧急的事情,从通政司到六部,在送到朱棣手里,此刻的内阁却有着相当的权力。而且这种权力还会越来越扩大,到了最后,御门听政就成了过场,真正的决策权力都落到了内阁手中。

    “陛下,这数十万百姓从四面八方涌到曲阜,臣等唯恐有人从中作祟,掀起民乱,如此则可不收拾。”杨士奇躬身道。

    “是吗?”朱棣微微一笑,“那你们觉得,该怎么办才好?”

    “臣等以为应该派遣官吏,将百姓劝回,并且安排兵马区隔百姓,以防作乱。”

    朱棣又道:“这么说,你们觉得山东百姓会造反了?”

    “这个……”杨士奇沉吟道:“防患于未然,臣以为还是必要的。”

    朱棣没有再继续问下去,而是扫了一眼其他人,又问道:“你们呢?”

    翰林侍读胡广急忙道:“启奏陛下,即便百姓没有造反作乱之心,可是这么多人聚集,难保不会抢掠扰民。尤其是他们的目标是曲阜孔家,万一惊动了圣人园林,恐怕天下动荡,万民不安啊!”

    几位内阁成员一听,这个理由很好,曲阜埋葬着圣人,如果惊动了,那可是天大的事情。

    “陛下,臣等都是这个意思。”

    内阁统一了意见,朱棣半晌不语,他只是瞧着自己挑选的阁臣,一共七位,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年轻,学问好,精明强干,办事能力强。

    有他们在内阁,朱棣的确剩了太多的麻烦,可以全心全意,谋划大政。但是这几个人也有问题,就是他们文人习气太重了,需要不时敲打,不然他们就把自己当成傻子了。

    “你们刚刚所说,都是正论。朕也会下旨照办,只不过在照办之前,朕想问你们一句,为什么先前有几万人围住了锦衣卫,你们不上奏呢?难道几万人就不会惊动圣贤吗?就不扰民吗?”

    朱棣此话一出,吓得几位阁员纷纷变色,杨士奇更是鬓角冒汗,手足颤抖。朱棣哼了一声,“其实你们都清楚,那几万人不会冲击孔府,因为他们就是孔家的奴仆,就是孔家用来对抗朝廷的民团乡勇!”

    这话一出,阁员们就不只是惶恐了,简直是五雷轰顶!

    朱棣又冷哼一声,“杨士奇,朕曾经让你处置徐家的田产,结果你遇到了什么情况,不用朕多说吧?你扪心自问,当时的情况和现在又有什么区别,你当时怎么办的?现在又是怎么想的?似乎只有一年的光景,昨是今非,说得过去吗?”

    扑通!

    杨士奇双膝跪倒,他就算不跪,也撑不住了,以头杵地,咚咚作响。

    “陛下,臣糊涂,臣只觉得孔家千年圣贤,不能轻易动摇,以免酿成大祸,臣,臣思虑不周,臣有私心,请陛下治罪!”

    朱棣烦躁地摆手,“你们想什么,朕不愿意诛心。你们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动孔家的确会地动山摇,的确会有数之不尽的麻烦。这点,你们说对了。”

    “可不动孔家呢?不动他们,变法就推不下去!朱允炆的三年乱政,让地方势力膨胀起来,各地豪强借着乡勇和厘金,迅速壮大。一个孔家,就能动员出几万乡勇,你们难道就不感觉的害怕吗?”

    “是不是你们觉得,他们是圣人后裔,不会谋反作乱?可你们想过没有,这么多人,依仗着孔家的势力,在地方上胡作非为,鱼肉百姓,就不怕他们将百姓逼反吗?更何况这天下不止一个孔家,遍地的乡勇豪强,如果不彻底铲除,我大明江山势必永无宁日!”

    “尔等都是才学过人之辈,这么一点浅显的道理,你们能想不明白吗?或者说,你们干脆不愿意想明白?是不是?”

    “臣等该死!”

    七位阁臣,全都跪下了,像黄淮这种,体质不太好的,已经浑身哆嗦,冷汗湿透了衣衫,仿佛随时要倒下去似的。

    朱棣扫视着这帮人,坦白讲,能跟他一心一意站在一起的,怕是只有柳淳了。偏偏柳淳有太多需要负担的事情,还不能弄到内阁来。

    针对这几个人,朱棣觉得还是要敲打使用。

    “朕挑选了你们,就是新任你们。尔等辅佐天子,必须要想清楚,什么才是对天下真正的好!”

    “这几十万百姓,愤而围攻孔家。你们觉得害怕,不寒而栗。朕何尝不是骨子里冒凉气啊!”

    “朕想到的是假如纵容孔家下去,不闻不问,老百姓会不会失去对朝廷的信任?到了那时候,几十万的百姓,就不是针对孔家,而是针对朝廷官署,针对各级衙门,他们甚至会起兵杀进京城!把朕从龙椅上赶下去!”

    “你们不是喜欢谈民心吗?这几十万人,不就是民心所在吗?只要顺应他们,满足百姓的希望,又怎么会有乱子?”

    “你们视真正的民心如洪水猛兽,反而把孔家展示出来的乡勇当成了民心,他们这是在威胁朝廷,是在逼着朕低头!你们也想跟孔家起舞,一起逼迫朕吗?”

    “臣等不敢!”七位阁臣简直要尿了,朱棣的话越说越重,下一秒把他们拖出去,千刀万剐,都不需要意外。

    还能说什么,跪着等待结果吧,反正小命都捏在了朱棣的手里。这满世界都是要保孔家的声音,可是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决定生死的,还是陛下一人而已。

    这几位算是彻底想通了,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千万别跟着下面的人瞎起哄,不然极有可能把自己给卖了。

    那些王八蛋光出一张嘴,却让老子们冒险,真是不当人子!

    “朕现在就告诉你们,别管多少人胁迫朕,朕都不会低头!哪怕眼前是百万大军,只要朕认准了,也会义无反顾冲上去!你们能跟得上来最好,跟不上,那就只有被淘汰,我大明不缺喜欢做官的人!”

    话说到了这里,杨士奇带头叩拜,涕泗横流。

    “陛下,臣等一时胆怯糊涂,眼光短浅,多亏陛下圣训,让臣等幡然醒悟。臣等深受陛下天恩,臣等愿意替陛下充当马前卒,肝脑涂地,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其余几位也都磕头,“臣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棣微微冷哼,“朕不想听这些话了,你们内阁诸臣,拟定一个迎接曹国公回京的方略。他这一次的差事,办得漂亮,朕十分欣慰,要隆重迎接,比照凯旋而归的有功之臣!”

    ……

    李景隆丝毫不知道,自己即将得到的恩遇,他是个人来疯。见百姓都来助威,把那几万乡勇吓得屁滚尿流,顿时李景隆就得意起来。

    “乡亲们,这次我奉命前来,就是替大家伙解忧的。我已经把孔家的田契给搜到了。现在我就宣布,从今往后,凡是耕种孔家田地的百姓,一律不用缴纳田租了。很快就会有官员给你们重新办田契,你们都是拥有土地的人了!”

    “其余的乡亲也不用担心,很快朝廷也会清理山东的乡勇,你们可以告诉那些士绅,让他们把脖子擦干净了,等着朝廷收拾他们!”

    “对了,今天,俺李景隆要宴请大家伙,咱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明天我就押着孔家人,回京复命!”

    ……

    李景隆说完,短暂的沉默之后,老百姓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宛如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

    李景隆被推到了浪尖儿上,那叫一个兴奋,一个字:爽!

    他高兴了,可把洛枫吓坏了。

    “曹国公,我们是办王琎的案子,陛下可没让我们落实均田啊,你越权了!”

    “啊!”

    李景隆总算想起来了,“那,你说该怎么办?这不还要怪你们,没事干嘛查抄孔府?”

    洛枫无语了,这位怎么连状况都没弄明白,“我们认为孔家有窝藏的嫌疑,他们跟刺杀天子的案子有牵连。”

    李景隆哼道:“什么牵连,我看就是一丘之貉,没准还是幕后主使,既然犯了这么大的罪,田产还能给他们留着?”

    洛枫拿他没注意了,你懂不懂啊,这叫未审先判,要是让柳大人知道,保证不答应!不过他也不是柳淳,还真管不住李景隆。

    “那,那你也不该许诺百姓,什么请客吃饭?好几十万人呢!你哪来的东西请他们?”

    李景隆不爱听了,“这不是现成的吗?去,到孔府去搬!把粮食都拿出来!”

    “这是赃物!要充公的!”洛枫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