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儿子的话,朱能没来由的松了口气,傻儿子还是没爬到自己头上。可转念一想,朱能更生气了,你个小兔崽子,是真的缺心眼啊!你那个师弟用得着你管吗?他不是有师父吗?

    朱棣略微沉吟,忍不住笑道:“你说的是于谦吧?那孩子就不用你操心了,他爹是朕看重的人,他又是朱瞻基的同窗,朕心里记着呢!以后该怎么用,朕心里有数。”

    朱勇很认真点头,然后竟然又道:“那,那陛下可不能委屈他啊!”

    朱棣真的笑出声了,“你小子这么卖力气替他说话,到底他给了你什么好处啊?”

    朱棣随口一问,朱勇还真从怀里掏出了好几个小本本,递给了朱棣。

    “这是师弟给我摘抄的,军营里还有好多呢!”

    朱棣接在手里,仔细瞧了瞧,顿时眉头紧皱。

    “这是那小子写的?”

    朱勇点头,“是他替我在师父那里摘抄的,不过下面的理解和想法都是他的。”

    朱棣认认真真看了又看,忍不住道:“这小子还真是个宝贝,这么好的孩子,放在柳淳身边,早晚都会给带坏了。等回头,朕让他也跟着胡广读书,这可是未来的宰辅之臣啊!”

    一旁的朱能差点趴下,他现在瞬间想弄清楚这个于谦到底是何方神圣了,傻儿子替他说话也就罢了,朱棣怎么也看上他了?

    最惊人的居然是柳淳抢先下手,收入门下,这是什么人品吧?

    别是哪位神仙的私生子吧?

    朱能的脑袋非常凌乱,简直傻了。旁边的陈亨终于有机会开口了,“陛下,要不要立刻报捷啊?”

    朱棣想了想,“还是稍微等等,梁国公蓝玉已经早早带兵过去了,老狐狸阿鲁台绝对跑不了!”

    蓝玉!

    陈亨也是到现在才知道,蓝玉竟然领兵出战了,陛下这用人风格,还真是不拘一格啊!

    “既然梁国公出战,肯定会大获全胜,那就等着大胜的消息,一起报捷。”

    朱勇脑袋歪着,沉吟道:“其实可以先报捷一次,然后再报捷一次的。”朱能听不下去了,“你小子真多事,哪里有你说话的份!”朱能堂而皇之,摆出了老子的谱儿。能欺负赶紧欺负,他已经感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朱棣眉头微皱,瞬间展开。冲着朱能哼了一声,“你啊,还不如一个孩子晓事,往后多听你儿子点!”

    嘚!

    作威作福的时间结束,还真是够短的,连三秒都没有……

    报捷的将士一共三人,中间一位扛着硕大的红旗,两位跟随,从东胜卫出发,向着京城狂奔。

    战马飞驰,黄沙激扬,烈日照耀,红旗辉煌!

    “大胜!”

    “我军大胜,击溃五十万大军,俘虏过半啊!”

    士兵每过一个据点,都会惹来一片欢呼,里面的士兵民夫冲出来,他们热情送上战马,给信使手里塞吃的。

    大家欢呼雀跃,笑逐颜开。

    别管一场战斗多么有把握,对于普通士兵来说,都是生死考验。更何况这些沿途的补给营寨,都遭到过鞑子的袭击,有的地方更是损失惨重。

    真的赢了!

    几十万鞑子都被打败了!

    “大明威武!”

    “陛下万岁!”

    陈彬大声嘶吼着,他指挥作战的事情,已经如实上奏了,包括杀死一位千户,等待他的是生是死,还不知道,这一身飞鱼服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穿。

    但是他觉得自己值了,能参与这么一场恢弘的大战,能在战斗中发挥作用,的确是死而无憾。

    哪怕老了,面对儿孙和乡亲,除了能吹嘘力气和饭量之外,又多了一样东西。

    毕竟老子真刀真枪,跟鞑子拼过!

    曾经我们的祖辈一败再败,把锦绣中原让给了鞑子蹂躏摧残,太祖提兵扫荡烟尘,驱逐逆元,如今我们又攻灭了鞑靼,就算面对着老祖宗,也可以挺直胸膛了。

    “大明威武!”

    “陛下万岁!”

    陈彬用尽全力,大声嘶吼,所过之处,完全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越是接近北平,欢乐的声音就越高。

    老百姓家家户户,摆出香案,拜谢天地,然后把美食跟邻居和过路的人分享。

    坦白讲,靖难之役爆发之后,大明陷入内战,鞑子的势头比以前凶了很多。

    朵颜三卫就是趁着这段时间,向南迁徙,甚至出现了和汉家百姓争夺牧场的情况。难道朝廷要不管大家伙了?

    又或者鞑子还要继续猖獗下去?

    面对一片忧心忡忡,大明用一场漂亮的大胜,告诉所有人,大明依旧是大明。朝廷的强兵,就是大家安居乐业的保证!

    捷报传到了北平,所有的文臣武将,也都倍感振奋,甚至连下狱的宁王朱权都生出了那么一丝侥幸。

    皇兄打赢了,没准一高兴,就把他给放了。

    真是老天保佑啊!

    这货全然忘记了,要是真想让你哥赢得顺利一点,何必出卖军情呢?

    “可喜可贺啊!”

    赵勉兴奋道:“这一战可谓是重创鞑子,往后边境能平安些日子,户部也能少花一点钱啊!”

    提到了户部,郁新点头道:“的确是好事,可能不能少花,就未必了。”

    赵勉吸了口气,“怎么,你担心斩草不除根?”

    郁新微微点头,“没错,你们注意没有,这份捷报只说重创鞑子,俘虏过半。”

    杨靖凑了过来,笑道:“俘虏过半,就算没抓到阿鲁台,也会伤筋动骨,没有三年五载,他们不敢南下啊!”

    赵勉皱着眉头,身为兵部尚书,他经验更丰富一些,刚刚是高兴坏了,此刻静下心来,仔细一看,忍不住忧心道:“这里直说重创鞑子,居然没有说消灭鞑靼部多少人,由此可见,阿鲁台或许真的全身而退了。”

    赵勉沉吟道:“自从蓝大将军捕鱼儿海一战,北元灭亡。此后草原就散落着四十二个万户,阿鲁台虽然名义上是太师,可他掌控的兵力也不到一半啊!”

    杨靖大惊,“这么说?是咱们帮阿鲁台铲除了绊脚石?不会吧,他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赵勉无奈道:“要真是如此,老夫唯恐九边再无宁日啊!”

    郁新道:“诸位大人,咱们也别在这里瞎猜了,去向辅国公求教吧!”

    此刻的柳淳,正在揪着朱高燧的衣领,这位倒霉的赵王殿下一脸无辜,瞧着师父。

    “弟子没干什么,我就是给母后和大哥送给消息,让他们也能高兴一下!”

    柳淳笑着点头,“是啊,赵王真是有孝心,居然用鸽子送信!”

    朱高燧忙道:“弟子也是没办法,快点总是好事啊!”

    “这可不是快一点,是比朝廷八百里加急还快啊!”柳淳冷笑道:“你抢在之前送信,是想收购朝廷发行的债券吧?”

    朱高燧的脸垮了,他委屈巴巴的,“师父,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弟子好容易想到的赚钱法子啊!”

    柳淳冷哼,“就你这点道行,差得远呢!”

    顿了顿,柳淳又吸了口气,缓缓道:“你先别着急了,这功夫给应天送信的不止一个。而且你不要立刻抄底儿,而是要稍微等待。”

    朱高燧不解:“师父,你是什么意思啊?”

    “教你赚钱啊!”柳淳哼道:“第一波应该会有短暂的上涨,但是随着人们发现阿鲁台并没有被歼灭,九边局面依旧没有改变,就会出现抛售潮儿。”

    朱高燧点头,“弟子也跟着抛吗?”

    “抛你个大头鬼!你小子长几个脑袋,敢跟你爹做对?”柳淳冷冷道:“这一轮抛售的人,其实是看衰迁都的,想给朝廷添堵,抄他们的底儿,你爹不会怪罪的。”

    朱高燧苦着脸道:“我知道我爹不会怪罪,可问题是我怕赔了钱啊?”

    柳淳听到这话,干脆扭头就走了,越活越蠢了,这么笨的家伙,活该你没有财运。朱高燧稍微愣了片刻,猛地一拍脑袋!

    “我真是傻啊,师父这辈子几时赔过啊!”

    朱高燧一跃三尺高,赶快飞鸽传书,给手下送信,他翘着二郎腿,眼睛眯成了圆形方孔状,终于能等着数钱了,师父,千万别坑我啊!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687章 又是捷报

    应天的三月,阴雨连绵,没完没了,在诗人的眼里,这叫沾衣欲湿杏花雨,可是寻常百姓,却没有好心情。

    必须要小心翼翼,提防屋顶漏雨,避免淋湿的柴火,每天都提心吊胆。

    柳府虽然没有这个烦恼,但是日子也不是很舒心。

    老爷北上了,一家的主心骨都没有了,连带着日子也变得无趣起来,皇孙朱瞻基每天都要跟着大学士胡广读书,来府里的次数也少了。

    朱高炽每天要处理政务,脱不开身,朱高煦还在研究院里忙活,就连朱橚都在每天开刀,从来不登门。

    “咱们家一下子变成了没香火的破庙,这帮东西啊,都是看着老爷的面子。”徐妙锦很不客气抱怨。

    蓝新月满不在乎,“早就知道了,又何必在乎呢!要我说啊,等过些日子,咱们也一起北上算了。”

    徐妙锦叹口气,“也只有如此了,回头我雇十几艘船,把咱们家的东西都带走。”

    她这一说,算是把柳家的家底儿给暴露出来。

    这么多年下来,柳淳着实积攒了不少东西。别看老朱和朱老四不断窃取压榨,可柳淳总能找到意想不到的来钱路子。

    比如会计师的认证,比如出版书籍的稿费,比如投资理财的收入,以及一些专利分红……柳淳的家产保守估计,也在五百万两以上,而且还不算徐妙锦的那一份。

    如此丰厚的家底儿,放在当世的豪商里面,也不算差了。

    可徐妙锦总是不满意,忍不住抱怨道:“这些年要不是陛下成天盯着,就凭着咱们老爷的本事,弄个亿万两的家财,跟玩似的。本来皇家银行就该有咱们的股份,什么航运啊,制糖啊,也都是咱们家帮忙弄起来的。结果白辛苦一场,他们老朱家的人,实在是不像话!吃干抹净,良心都被狗掏了!”

    这屋里也就徐妙锦敢大骂皇家,其他人都装作没听见,一顿饭吃完,于谦向师母告辞,去了师父的书房。

    柳淳离开之后,特准于谦使用他的书房,包括那些柳淳要写却还没有完成的书籍,于谦都是可以浏览的。

    这些书籍完全打开了于谦的视野,毫不客气说,他已经拥有了当世无与伦比的知识框架,真正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虽然于谦还不能完全驾驭,但是已经不妨碍他使用其中的一些知识,进行推演和判断。

    “大喜,大喜啊!陛下大胜,官军大破鞑子啊!”

    管家兴匆匆跑进来,柳府上下都被惊动了,大家一起涌出来,喜笑颜开,徐妙锦却是很淡定。

    “昨天上午的时候,就有人用飞鸽传书。把消息送进了京城,足足早了一天多!这个捷报不算什么新鲜,我之所以没说,就是怕日后会有什么麻烦。咱们老爷可是讲过,在当下,信息就是财富啊!”

    柳家的女人果然不一般,这么大的胜利,竟然仿佛天经地义般。

    她们只是吩咐给府邸的家丁丫鬟多开一个月的工钱,就算是庆祝了。然后分头准备搬家事宜。

    小于谦用力思索着,信息就是财富,师父的确讲过!

    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于谦沉吟片刻,扭头向平安里跑去。

    当他气喘吁吁,挤到证券交易所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挤满了人。

    朝廷大胜,果然带动了很多股票上涨,于谦在人群中穿梭,跟军工有关的,跟纺织有关的,甚至跟制糖有关的股票,都在大幅度上涨。

    于谦瞧了一会儿,又扭头去了隔壁,这边的场景更加火爆。这是朝廷的债券市场,前面打了大胜仗,其实影响最大的是债券。

    自从兴学以来,朝廷不断发行债券,尤其是柳淳提出用债券进行建设之后,整个债券市场都相当热闹。

    打赢了蒙古人,整个漠南都纳入了掌控之中,再也不用担心鞑子入寇。朝廷拿到了这么多土地,毫无疑问,还债的能力暴增。

    几乎在一瞬间,推高了债券的价格,人们都沉浸在买买买的喜悦之中。

    大家欢天喜地,高谈阔论,于谦就在人群中穿梭,这儿听听,那儿听听……他觉得收获非比寻常。

    可当过了午时的时候,又有许多人出现在了交易所。

    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可就不是好消息了。

    “陛下好大喜功,根本没有打赢什么。”

    “蒙古太师阿鲁台全身而退,陛下只是替人家铲除异己。”

    “阿鲁台用兵如神,从此之后,九边再无宁日。”

    “陛下迁都北平,以天子之尊,守卫国门。听起来豪情万丈,可实际上鞑子随意袭扰,朝夕不得安宁,往后朝廷可有苦头吃了。”

    ……

    这帮人不但说风凉话,而且还大幅抛售债券,等到下半天结束的时候,上午涨上去的部分,不断下午全部吐了回去,还比原来跌了一些。

    于谦在交易所里,一天的功夫,就坐了一次过山车。

    人们的情绪竟然如此容易操作,一件事情,可以随意解读……说是大胜,就欢天喜地,高歌猛进,说是得不偿失,结果就一泻千里。

    那些人怎么会那么笨啊?

    心甘情愿被牵着鼻子走,反过来说,那些散播流言,左右涨跌的家伙,也着实可恶!于谦从师父的书里窥见了一丝金融的奥秘。

    这一次朝廷发债兴学,建设,打仗……如果胜利了,代表这些债券成为硬通货,就可以用很低的利息借到足够的钱,反之朝廷就必须付出更高的利息。

    而利息一旦太高的话,就会拖累财政,没有钱,什么兴学啊,迁都啊,就全都会遇到麻烦!

    “我懂了!”

    于谦突然握紧了拳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师父协助陛下,排除万难,推动这些事情的发展,那些人在朝堂上反对不了师父,也斗不过陛下,就转而换一个战场,继续拖后腿。

    真是可恶至极!

    于谦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人心险恶”,原来师父这十几年来,每一步都走得这么艰难,有太多的人在背后给他添乱了。

    该死的畜生,居然靠着给朝廷添乱发财,这帮人的良心何在?

    于谦越想越气,他突然跑回了自己的家中,一见面就问道:“娘,你还有多少钱?”

    夫人被吓了一跳,“也没多少,就是你爹最近送回的,加上之前的,能有两万五千两黄金。”

    于谦想了想,已经不少了。

    “娘亲,都给我好不好?”

    夫人更吃惊了,“这钱当然是你的,可你现在要钱干什么啊?”

    于谦道:“这个三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娘亲相信孩儿,不是乱花就是了。”

    夫人还在犹豫,老夫人却拄着拐杖走出来,“媳妇啊,给孩子,这么多钱放在家里,咱们都睡不好觉。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咱们不奢求享受。孩子能用在有用的地方,就让他用,有什么事情,我老太太跟他爹说去!”

    有了老夫人撑腰,还说什么啊!

    夫人立刻给于谦准备。

    老太太拉着于谦的手,笑呵呵道:“臭小子,跟奶奶说,这钱是不是跟你师父有关系?”

    于谦点头,“我想帮师父出气,可奶奶我担心,会赔的。”他的声音低了下去。

    老太太却不在乎,“赔就赔,反正你爹还能弄钱,奶奶心里都清楚,你爹弄得叫不义之财,你把钱散出去,是替咱们家消灾,放心吧,有奶奶在呢,这个家,我说了算!”

    有了老太太的鼓励,于谦胆子大了起来,他用力点头。

    转过天,刚刚开市,就在一大批人还在抛售债券的时候,小小的于谦,带着人将两万五千两黄金悉数运来。

    “买了,全给我换成债券!”

    小家伙的大手笔,可吓坏了不少人。

    等到交易人员再三确定之后,终于替于谦换成了债券。

    “小公子啊,你可真是后生可畏啊,这时候敢抄底儿,需要勇气啊!”

    于谦绷着脸,“无他,义愤而已!”

    说完,小家伙就准备离开,可就在这时候,更多的人赶来了,这帮人气势汹汹,虽然没押着金子过来,但是每个人手里都有银行的汇票!

    一个字:买!

    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市面上的债券被一扫而光。

    为首之人对那些抛售的人冷笑道:“你们散布流言蜚语又如何?朝廷打赢了就是赢了,赢了第一次就能赢第二次,你们这帮东西,巴望着朝廷倒霉,到底安的是什么心思?”

    “谁说不是,你们替谁吹牛不好,偏偏要替一个鞑子鼓吹!阿鲁台真的有本事,让他打进应天来,老子剁了他的脑袋!”

    那些抛售的人脸色铁青,也不愿意示弱,“你们这些蠢材,真金白银的事情,能靠着意气用事吗?你们肯定会吃大亏的!”

    双方互不相让,就在交易所里,大吵了起来。

    越来越多人加入争论,眼看着吵架要变成混战,突然,外面又有人扯着嗓子大喊。

    “最新捷报!又是捷报!梁国公蓝玉打破鞑靼,生擒太师阿鲁台,俘虏过十万,蒙古可汗阿台率领三千残余部众,投降大明!”

    “鞑靼……灭了!”


………………………………

第688章 太子也有霹雳手段

    这第二份捷报,才是真正的捷报,中间差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可一下子把所有的奇谈怪论都压过了。

    还说什么功败垂成,还说什么胜而不胜,此刻全都闭上了嘴巴。

    赢了

    彻彻底底赢了!

    没有半点水分,干得如同士兵吃的牛肉干了。

    鞑靼部五十万人马,荡然无存。

    要知道草原和中原不一样,光是一个应天,就能凑出上百万的青壮,五十万人似乎不多。可草原不行,四十二个万户,加上一些小部落,甚至包括野人都算计在内,恐怕也不会超过一百万青壮。

    而且这些青壮还分成了鞑靼和瓦剌两大部,如今鞑靼覆灭了,依附鞑靼的部落也损失殆尽。

    一战灭掉半数草原的战力,就算是谁,也不敢否认这场大胜。

    相比之下,甚至超过了当年的捕鱼儿海之战!

    尤其难的是给予阿鲁台致命一击的还是蓝玉!

    梁国公当世名将,鞑子克星,真是实至名归。

    老将军年过花甲,还如此英勇善战,足以堪比廉颇李靖,是我大明的柱石。

    几乎一夜之间,蓝玉的威名人尽皆知。

    很多人都以为蓝玉会像许多淮西勋贵一样,淹没在尘埃之中,最后也就是死的时候,能热闹一下而已。

    可谁能料到竟然来了个咸鱼大翻身,都六十多了,还迎来了第二春。

    就连那些靖难新贵都不得不承认蓝玉的实力。

    军中最简单,看得就是战功,实打实的不服气都不成。

    依旧留在京中的荣国公张玉看着捷报,双手微微颤抖。

    情不自禁道:“梁国公用兵如神,老当益壮,吾不如也!”

    身为靖难第一功臣,张玉此刻彻底服气了,心服口服,张玉还琢磨着,等朱棣回师之后,上奏,请蓝玉主持五军都督府的事务。

    也只有蓝玉出马,才能真正整顿全军,让大明的战力发挥到极致。

    军中如此,而此刻的内阁,已经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杨士奇将吏部天官茹瑺和左都御史姚广孝请到了内阁。

    就连太子朱高炽也在,他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依旧有肥肉挤出,不得不用力塞回去。可只要想到了前面的大捷,朱高炽就忍不住想笑,一笑肥肉就冒出来,真是无奈啊!

    “这次父皇一战消灭鞑靼,瓦剌必定魂飞魄散,数年之内,大明北疆再无边患,漠南之地,悉数纳入大明版图矣!”

    杨士奇忙道:“殿下高见,此一战我大明之威,远迈汉唐,疆域辽阔,虽元朝也不能比啊!”

    听他这么吹,朱高炽微微脸红,咳嗽道:“论起疆域辽阔,还是比不上元朝的。不过我大明蒸蒸日上,早晚有一天会超越前朝,这一点,我信心十足!”

    朱高炽顿了顿,又道:“如今剪除了鞑靼的威胁,朝廷迁都北平,再也没有顾虑了。诸位若是没有什么意见,就尽快部署,免得父皇旨意下来,应对仓促,让父皇生气。”

    “殿下。”右都御史陈瑛突然道:“既然陛下大胜,北疆无忧,这迁都之事,是不是能缓缓?”

    朱高炽突然把包子似的眼睛瞪大,变成了一个“黄金开口笑”。

    “陈大人,莫非你反对迁都不成?”

    陈瑛慌忙摆手,“没有,绝对没有!殿下,臣只是觉得事缓则圆,毕竟迁都是大事情,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也不算晚啊!”

    朱高炽没好气道:“想要迁都,现在就不晚,不愿意迁都,哪怕十年二十年,也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