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要说朱元璋就不杀功臣吗?
显然也不是,在太子朱标死后,他不得不立皇孙朱允炆为储君,而朱允炆并不是老朱嫡孙,他还有个弟弟,是太子妃常氏所生,常氏又是常遇春的女儿,常遇春虽然早死,可妻弟蓝玉还在,偏偏蓝玉又年富力强,是硕果仅存的大将,在军中威望无人能敌。
在这个情况之下,朱元璋不杀蓝玉,不把常蓝两家的旧部扫清,朱允炆如何能坐稳储君的位置?
不得不为罢了!
所以说,洪武朝的血雨腥风,主要还是针对贪官污吏,朱元璋当了三十一年的皇帝,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就算他不杀人,开国功臣又有几个能活过老朱!刻意宣扬朱元璋屠戮功臣,完全是抹黑!
作为朱元璋手里的利刃,锦衣卫得罪文官最多!
双方是水火不容!
这不,刚刚废除锦衣卫,文官就欺负上门了。
朱千户心知肚明,罪名都准备好了!还真难为他们了!谁说文官办事拖拉,这不比锦衣卫还干练吗?
朱千户只是淡然道:“既然锦衣卫已经革除,落魄的凤凰不如鸡,自然听凭发落!等我把月报送出去,就跟着王参议去布政使衙门。我也领教一下,你们的手段,看看能及锦衣卫的几分!”
王参议咬了咬牙!
都死到临头了,还敢张狂!
就算送去能怎么样,天子都未必看!
他把身体策到一边,让朱千户自便。
朱千户默默从怀里取出厚厚的一摞纸,装入了一个大竹筒里面。然后用火漆封好,刘淳仔细盯着,他发现朱千户的动作充满了虔诚,就像是信徒给菩萨上香一般恭敬。足足检查了三遍,确认无误,他才把竹筒交给信使,突然,他双膝跪倒,磕头道:“务必要安稳送入京城,兄弟,拜托了!”
信使的喉咙动了动,没说什么,却是用力点头,转身上马,向着南方奔去。
见信使走了,朱千户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他又磕了三个头,喃喃道:“陛下,这是臣能尽的最后一点心了!”
说完,他猛地跃起,目眦欲裂,须发皆乍!
“俺朱湖是天子亲军,大明的忠臣!堂堂正正的爷们!岂会落到你们这些腌臜的赃官手里,被你们糟蹋!”
“弟兄们,俺去了!”
朱湖猛地纵身,朝着门前的石头狮子撞去,只听啪得一声,头颅碎裂,石狮子的下巴愣是给撞飞!
好硬的一颗头颅!
朱虎的热血染红了台阶!
刺目的一片!
其余锦衣卫全都疯了!
“千户!”
“大人!”
他们怒吼连连,覆巢之下无完卵,过去锦衣卫得罪了那么多人,一旦失了势,各种各样的小鬼都冒出来了。
与其被人欺负死,倒不如像朱千户那样,跟他们拼了!
“打!”
“和他们拼了!”
赤手空拳的锦衣卫,跟一群如狼似虎的官兵打在了一起。
此刻的柳三须发皆乍,他已经顾不得什么了。虽然作为密探,布政使衙门未必顾得上他,但眼前都是他的兄弟,大家吃亏,三爷要是袖手旁观,连人都不要做了!
沉吟一下,柳三扭头对刘淳悲戚道:“小子,瞧见没有,有人骑着锦衣卫的脖子拉屎!
三爷去了!对不住,自己找个生路吧!”
柳三说完,提着拳头,就冲上去,打成一团。
刘淳拉不住柳三,急得火上房,他知道锦衣卫不会就此完蛋,可问题是三爷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就算恢复锦衣卫权柄,也跟他没关系了!
究竟该怎么办呢?怎么才能救下柳三?
刘淳冒汗了,打架他小胳膊小腿肯定不行。
正在这时候,突然在不远处的大道上,有一队骑兵冲过,为首的骑士大声喊道:“燕王驾到,闲杂人等回避!”
是朱棣!
一个大胆的念头,涌上了刘淳的心头!
………………………………
第6章 初次相逢
朱棣大马金刀,威风凛凛,还不到而立之年的他,那就一个鲜衣怒马,神采飞扬!
朱棣出生在元至正二十年,那一年朱元璋攻占了应天,拥有了问鼎天下的根据地,算起来朱棣也是应运而生,此后朱元璋南征北战,童年的朱棣并没有得到多少父亲的关爱,直到七岁那年,他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也不知道七岁之前的朱棣,是不是会被叫——小四?
接下来朱棣的人生就交了好运,老爹称帝之后,封他为燕王,那一年朱棣才十岁,等到他十七岁的时候,朱元璋又把他和几位兄弟安排到了凤阳,去看看他爹曾经放牛当和尚的地方,体会民间的疾苦,为了出镇一方做准备。
在洪武十三年,朱棣正式赶到北平,开始了藩王的生涯。
和后世养猪似圈禁藩王不同,国初的藩王是很有权力的,不但掌握大军,还能任免官员,像北平这样对北元用兵的重镇,藩王也能参与出征。
这么说吧,朱棣,还有其他的藩王,就是一方的土皇帝。
自从到了北平之后,朱棣除了整军备战,就是外出打猎。这不,他刚刚又打猎回来,亲手猎了一只火炭红的狐狸,半点杂毛都没有,正准备送给王妃徐氏,当做礼物。
前呼后拥的朱棣进了城,马上要回府,突然从街巷的一边跑来一个少年郎。
“燕王,燕王殿下!有人谋反!他们造反了!”
少年声音洪亮,朱棣听了个真真切切,造反?这可是大事啊!
他急忙勒住战马,给身旁的千户朱能一个眼神,朱能立刻迎上去。
“兀那小子,你是什么人,瞎嚷嚷什么?”
刘淳深吸口气,柳三,还有那些锦衣卫,是死是活,就看自己能不能忽悠动燕王了!
想到这里,刘淳撩起袍子,重重跪在地上。
“启禀燕王殿下,有许多人各持军械,直接冲进了锦衣卫衙署!双方正在激斗,恳请燕王前去支援!“
朱棣在外打猎两天,他知道毛骧被杀,却不知道锦衣卫被废。
假如他清楚的话,是绝不会插一脚的,毕竟他燕王也在锦衣卫的监视之下。
可刘淳多坏啊,他故意不说清楚,又弄了个谋逆的罪名,就算是假的,朱棣也没法置之不理!
“朱能,随着去看看!”朱棣当机立断。
朱能点头,急忙带着人冲过去,等他到了近前,鼻子都气歪了。的确是有人跟锦衣卫在打架,可问题是对方都是官兵,看服饰,还是布政使衙门来的!
这小兔崽子,根本是谎报军情!
他猛地回头,恶狠狠扫视,刘淳气喘吁吁跑过来。朱能用马鞭一指,“小兔崽子,这分明是朝廷官兵,你怎么敢胡说八道?”
刘淳满脸委屈,“是官兵啊!难道官兵就不是人了?这位军爷好不讲道理!”
“你,你强词夺理!”朱能气得脸红脖子粗,刘淳耸了耸肩,谁让你没问清楚的,还怪得了我?
这时候燕王朱棣也赶了过来,眉头紧皱,布政使衙门跟锦衣卫闹,可没有他燕王什么事情!
见这位王爷有意后退,刘淳急了,硬着头皮道:“锦衣卫衙署,藏着许多机密公文,一旦遗失,后果不堪设想!更有军情秘报,丢失不得!”
军情密报!
四个字打动了朱棣!
“都住手!”
朱棣怒喝一声,两旁的人马冲出,自然把双方分开。那个王参议见朱棣来了,急忙过来躬身施礼。
“下官见过燕王殿下!”
朱棣坐在马背上,用鼻子哼了一声,“你们这里好热闹啊?比庙会还好看!要不要继续演下去,本王看得高兴,没准能给几个赏钱!”
燕王语带怒气,王参议还没胆子得罪燕王,急忙道:“殿下,下官是奉了皇命,圣人降旨,废除锦衣卫,故此下官前来接收衙署。奈何这些锦衣卫狗胆包天,居然公然抗旨,故此才发生了冲突,下官恳请燕王殿下宽宥,我立刻就会处理好!”
父皇废了锦衣卫?
朱棣大惊,他听到了风声,却没有想到,竟然是真的!
不用问,一定是大哥朱标建议的,爹啊,你还真心疼大哥!
朱棣虽然贵为燕王,也没法跟太子朱标作对!
刘淳一肚子气,都说藩王嚣张跋扈,这个朱棣怎么跟温吞水似的,在你的眼皮子底下闹事,还这么沉得住气啊?
只好再烧一把火了,刘淳扯着脖子道:“燕王殿下,此人是曲解圣意,陛下只是在旨意中,废除锦衣卫,将诏狱交给刑部。按照旨意,各地的锦衣卫,只需将刑名职权还给地方衙门即可。而北平锦衣卫,除了负责刑名之外,还肩负探查军情,监视北元的重任!不知道几时圣人降旨,准许地方官吏,插手军国大事?草民以为,这个人很可能是北元的奸细,是来毁掉大明万里长城!其行可疑,其心可诛!其人可杀!”
一连串的大帽子扣过去,朱棣终于有了反应。
锦衣卫也好,文官也罢,跟他都没啥关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朱棣的可不是不懂规矩的人。
唯独涉及到军务,这是燕王的分内之事。
弄不好,朱元璋那里没法交代!
“王参议,是怎么回事?”朱棣带着怒气询问。
那个王参议气急败坏,立刻否认道:“燕王殿下,此人胡说八道,他陷害下官!”
“陷害与否,看看圣旨就知道了!殿下自有公断!”刘淳厉声说道。
朱棣深吸口气,对王参议道:“既然如此,就把旨意给本王!”
王参议迟疑了一下,才把旨意掏出来,交给朱棣。他现在也十分纳闷,自己并没有当众宣读旨意,他只是给了朱千户,然后又拿了回来,朱千户都没看出问题,这个小子又是如何发觉问题的?
朱棣展开了旨意,他快速浏览了一遍,果然,旨意上是说废掉锦衣卫,将诏狱归还刑部,各地方衙门,比照办理。
这道旨意确实有文章可做,假如是内地的锦衣卫,只负责监察军民人等,直接废了就是,可边地的锦衣卫,有双重使命,就不好办了!
朱棣当了七年的藩王,又随军出征塞外,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王参议这么干,是越权了。问题是他怎么敢,谁给他的胆子?
废除锦衣卫,是大哥朱标的意思。
而朱标早早成为太子,又拜宋濂为师,深得文官的拥戴,偏巧宋濂又是被胡惟庸案牵连,遭了锦衣卫的毒手……把这些事情串起来,朱棣就清楚了,有人是想落井下石,狠狠收拾锦衣卫出气。
他们觉得有太子撑腰,就可以为所欲为。
坦白讲,朱棣是不愿意得罪太子的,他也得罪不起!
可问题是今天文官拿着似是而非的旨意,就敢到锦衣卫抓人封衙,明天,他们就敢跟自己这个燕王叫板!
更何况,这里面还牵连着对北元用兵大事,朱棣觉得,父皇要是知道,也未必答应!
朱棣沉吟了片刻,“王参议,你奉旨行事,自然是没有错的。不过北平的情形和别处不同。你也清楚,陛下前番降旨,要囤积粮草,择机扫荡北元!值此紧要关头,务必小心谨慎。这样吧,暂时先封了衙门,让这些锦衣卫暂居军营,本王给父皇上书,当然,你也可以上本,把事情说清楚,等候旨意裁处,如何?“
明初的藩王,都是老朱的儿子,皇天贵胄,嚣张跋扈。可朱棣却是个例外,语气温和,彬彬有礼。
只不过仔细听他的话,却是比疾言厉色,更加恐怖三分!
文官不是能扣帽子吗,本王也会,而且比你们更熟练。
把这事情推给了朱元璋,既显示了朱棣的份量,又不至于恶了太子朱标。总之是进退自如,刀切豆腐两面光。
刘淳算是见识了未来永乐大帝的手段,这家伙可不是个莽夫!
刘淳正在琢磨着下一步要怎么办,王参议不敢跟朱棣叫板,只能带着人离开。其他的锦衣卫,几乎个个带伤,大家眼中含泪,把朱千户的尸体小心翼翼抱起来,也不知道是谁带头,哭声一片,比没了娘的孩子还惨!
朱棣叹了口气,身为藩王,他不能跟锦衣卫搅在一起,这帮人如何伤心,他也是爱莫能助。一转头的功夫,正好看到了刘淳!
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凶戾,“来人,把他拿了!”
………………………………
第7章 燕王府的熊孩子
刘淳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居然以阶下囚的方式,来到了燕王府,还真够别致啊!
燕王府就是原来的元大都皇宫,虽然受损严重,但格局还在,房间宽敞,院落整齐,种满了高大的槐树,显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王府千户朱能把刘淳押到了后院的一所空房子里。
他冲着刘淳呲牙冷笑,“小崽子,年纪不大,胆子不小,竟敢跟我们王爷扯谎,你小子等着挨刀吧!”
留下这句话,他就转身离开,临走的时候,还嘱咐两个侍卫,好好看住了。等一会儿是杀是剐,全凭王爷的意思!
朱能走了,就剩下刘淳一个,他可有点发蒙了,真的会挂吗?
老朱不会真的废除锦衣卫,这一点朱棣应该知道,不然他才不会偏帮锦衣卫呢!但是朱老四也不会真的替锦衣卫出头,毕竟他还没胆子得罪太子朱标!
刘淳默默思索了一刻钟,突然浑身剧烈震动,冷汗顺着光脑壳流了下来!
坏了!
朱老四把自己给抓了,不会是想用自己的小命顶缸吧?姓朱的,你要是那么干了,你,你会后悔的!
刘淳怒气冲冲,却又无可奈何。
说到底,他这种小人物,根本没有掌握命运的资格……刘淳只能祈求锦衣卫能够雄起!毕竟一个横行二十年的特务组织,不可能没有一点私货。
最好能镇住朱老四,让他投鼠忌器,不敢动自己!
刘淳祈求着老天爷显灵,而朱棣就现实多了,他让护卫请来了一个人,准确说是一位老僧!
这位老僧又五十出头的样子,骨骼粗大,却没有多少肉,形如病虎,眼神阴翳,鹰钩鼻子,两个嘴角下坠,下巴突出,一看就不是好相与的!
“道衍大师,俺这里有件麻烦事,要请你帮忙。”
老僧呵呵一笑,“王爷,你是为了毛骧之事吧?”
朱棣伏身请教:“大师,父皇刚刚又降旨,废除了锦衣卫,俺揣摩不透其中的意思!”
“哈哈哈!”老僧朗声大笑,“王爷,恕老僧无礼,太子殿下实在是太过了!”
还真够直白的,朱棣无奈道:“锦衣卫固然嚣张跋扈,但也不能轻易就给废了。大哥身边的文人太多了,他又喜欢听文人嚼舌头根子……我这个当弟弟的,也不好说什么!”
“那就什么都不用说!”
老僧抓着花白的胡须,笑呵呵道:“王爷,陛下铁腕治国,不论是谁,只要跳出来,就不免要承受圣人雷霆一击!这几年,胡惟庸一案,旧事重提,陛下之意,在于整肃文官,清理吏治。只不过这样找后账,难免落人口实,所以不管是杀毛骧,还是废锦衣卫,都是为了堵一些人的嘴!”
老僧的见识果然厉害,一针见血,只见他继续道:“可若是有人觉得,陛下会就此罢手,未免异想天开了。”
朱元璋没有别的优点,性格坚毅,作风顽强,只要拿定了主意,那是九头牛也拉不回。自从马皇后去世之后,再也没人能改变他的心志!
“大师所言极是,只不过今天布政使司王参议去查封锦衣卫千户衙门,本王一时不察,蹚了浑水,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朱棣懊恼愤恨,真想把那个该死的小子给撕碎了!
老僧道衍眉头紧皱,“王爷,此事你只宜隔岸观火。陛下不是准备北伐吗?你的当务之急是多立战功,既能收服军心,又能取悦天子,除此之外,都和殿下无关!”
朱棣想到这里,一拍大腿,“大师高见,都是那个小兔崽子,谎报军情,着实可恶,本王要杀了他!”
老僧微微一笑,“殿下不可鲁莽,老衲以为,还是送给布政使衙门为好,文官那边,最好先不要得罪!”
……
刘淳丝毫不知道,即将被朱老四给卖了。
此刻的刘淳,正咬牙切齿,就在牢房的外面,有个小孩子,最多六七岁的样子,正是讨人嫌的年纪,顽劣异常,而且心肠还狠!
抓着石子,不停往屋子里扔。
“小贼,打死你!打死你!”
奶奶的,老子招你惹你了!
小小的年纪不是东西,教育好了,也是个流氓!
要不是在燕王府,这样的熊孩子,非挂在树上,狠狠抽一顿,让你尝尝厉害!
刘淳实在是受不了,只能避开窗户,躲在熊孩子打不到的地方,可外面这小子居然不依不饶,他还来了脾气,小眼珠乱转,坏水不停往外冒。
歪着头想了一阵,就跑开了,等再次出现,手里多了一个明晃晃的火把!
熊孩子呲着牙,笑容凶残,恶狠狠道:“烧!烧!烧!我要烧死你!”
“烧你个大头鬼!”
刘淳气炸了,该死的孩子,就没人告诉你,玩火会尿炕的!被抓到燕王府就够冤枉,要是再让一个熊孩子把他给烧了,那就死不瞑目了!
刘淳四处看着,准备冲出去。就在这时候,有个十来岁的小胖墩,呼哧呼哧跑过来,一伸手,把火把抢走,气哼哼扔在地上。
熊孩子翻脸了,鼓着腮帮,冲上去和小胖墩扭打起来,熊孩子毕竟小了几岁,扭打之间,挨了小胖墩一巴掌!熊孩子吃痛,手上停手,鼓着腮帮,瞪着小胖墩,不敢置信道:“你,你敢打我?”
小胖墩后悔下手重了,可身为兄长,就应该管教好兄弟们,这是祖父教的!
“二弟,你,你在府里玩火,让母妃知道,家法伺候!”
熊孩子扁扁嘴,争辩道:“母妃才不会打我呢!”
他嘴上这么说,底气却不足。
小胖墩见二弟低头了,又转身责备侍卫道:“你们也不知道管管,人命关天!这里面关的是谁?”
其中一个侍卫忙道:“是王爷刚刚抓来的,听说是欺骗了王爷,详细如何,怕是要问朱大人。”
小胖墩不悦道:“连犯了什么罪都不知道,就由着二弟胡来,万一误伤了好人怎么办?”小胖墩又气又急,跺了跺脚,他觉得身为大哥,要替二弟擦屁股,就主动到了窗口,向里面巴望。
一眼看到了刘淳,发现了光溜溜的脑袋,忍不住好奇道:“你,你是小和尚?”
刘淳没好气道:“不是,前几天遇到了山火。”
“山火?”小胖墩张大了嘴巴,惊恐道:“很可怕吧?”
“我的家人都烧死了,我还算幸运,只是烧没了头发。”刘淳闷声道。
“哦,那你真可怜!”小胖墩的同情心上来,忘了刘淳是老爹的囚犯,转身吩咐道:“去,拿几个包子来。”
大公子发话了,侍卫还敢不听吗,一转眼的功夫,端来了一大盘子,里面装了十几个。
小胖墩亲自端着,送到了窗口。他翘着脚,对里面的刘淳道:“先吃点,回头我,我跟父王说,求他饶了你。”
那个熊孩子不爱听了,他哼道:“父王才不会听你的,大肉球!”
说完之后,熊孩子害怕挨打,转身就跑,打不过,跑,还是没问题的。小胖墩脸涨得通红,突然抓起一个包子,狠狠咬下去!
化悲愤为食量,小胖墩三口两口吃了进去,他的小胖脸跟大苹果似的,吃起东西,不停颤抖,肉嘟嘟的,看得刘淳想捏一把。
可想到这小胖墩可能的身份,刘淳还是忍住了冲动,专心吃包子吧!
伸手抓起一个拳头大小的包子,几口就吞了下去。肥美多汁,没有太多的调料,全凭着肉本身的香气,吃完之后,回味无穷!
真是不错!
刘淳两个手一起开动,不多时,就把满满的一盘包子全都塞进了肚子里,然后舒舒服服打了个饱嗝儿!
小胖墩都看傻了,他能吃,怎么眼前这家伙比自己还能吃啊?
低头瞧了瞧鼓起来的小肚腩,再看看刘淳修长细瘦的身体,小胖墩愈发困惑了。
“那个……你吃这么多,怎么不胖啊?”
刘淳瞧了瞧小胖墩,嘴角带笑,反问道:“你不喜欢胖吗?”
小胖墩嘟着嘴,迟疑道:“我告诉你了,就能让我瘦下来吗?”
“当然……不能!”刘淳笑道:“我只能告诉你变瘦的办法,想要真的瘦下来,还要靠你自己!
小胖墩到底是个孩子,没有太多提防的心思,想了会儿,就自顾自道:“我,我是从南边回来的,皇祖父说胖点的孩子有福气,他总给我好吃的。年前的时候,到了北平,父王说男子汉要英武挺拔,太胖就会变笨的。你,你说我笨吗?”
刘淳笑道:“当然不笨,你跟我萍水相逢,就送我包子,足见是个有善心的好孩子!”
小胖墩手舞足蹈,喜滋滋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