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了金融,经营,管理。”朱高燧懊恼道:“其实我当初要学数理化就好了,也能跟二哥一样,不至于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提到了朱高煦,朱棣就黑脸了,“咱们家有一个天天爆炸的就行了,再多一个,紫禁城就保不住了。”

    朱棣认真想了想,“父皇不限制你,让你管理所有宗人子弟,你给他们找事情做,让他们老老实实,别给父皇添乱,你能做到不?”

    “不能!”朱高燧直接摇头了。

    朱棣又把眼睛瞪圆了,“你刚刚说得那么多,都是在欺骗父皇吗?”

    朱高燧苦兮兮道:“儿臣不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儿臣需要一些启动资金。”

    “原来如此。”朱棣沉吟道:“你要多少?”

    “这个……当然是多多益善了,能给三千万,五千万的,最好了。”朱高燧笑得像一只招财猫。

    朱棣板着脸道:“没有,父皇最多给你五十万两黄金,别的钱,父皇还有用。”

    ……

    朱高燧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从皇宫里出来的,他轻飘飘的,两只脚仿佛踩着云彩,这就是天堂的感觉吗?

    左宗正,宗人院的二把手,由于朱橚不管事,他就是宗人院的老大。还有五十万两黄金!

    过去都是他爹敲诈他,如今良心发现,总算舍得给他钱了!

    这就是幸福的滋味吗?

    朱高燧撒腿就往师父家里跑,他忍不住了,必须分享!

    顶点


………………………………

第726章 大明和明教

    “我发达了,终于不是光棍王爷了!”

    朱高燧唱、跳,冲到了柳府。很不凑巧,师父柳淳还在天牢,审问明教党羽。只有仨师娘,外加一个师弟于谦。

    “你捡到狗头金了?值得这么高兴?徐妙锦轻飘飘道。

    “捡到了,真的捡到了。而且还捡了足足五十万两!”

    朱高燧属狗肚子装不了二两酥油的,不用别人问,自己就竹筒倒豆子,全都说了。什么当了左宗正,什么得到五十万两金子,还说了他爹跟他推心置腹,从今往后,有了父皇的关爱,他也是头角峥嵘的大明皇子了。

    “等等!”于谦拦住了朱高燧,“三师兄,如果我没理解错,陛下是把整个宗室的烂摊子都甩给你了……区区五十万两金子,是不是太少了点?”小家伙怎么算,都觉得吃亏的是朱高燧,这可怜的家伙又被老爹忽悠了。

    徐妙锦哼道:“岂止是少,简直是少得可怜!那些宗室藩王没有别的本事,就是能生!现在好多藩王都有了第三代,僧多粥少,能继承爵位的就那么几个。之前陛下给过皇家银行的股份,现在八成觉得光给钱不行,为了免得宗室子弟乱来,就要管起来。给安排事情做,所以就找到了你。”

    徐妙锦总结道:“这分明是甩锅啊,根本不是什么委以重任。朱高燧,你的脑子是不是坏了?”

    这一次朱高燧可不听小姨的话了,他把头摇晃的像是拨浪鼓。

    “或许小姨讲得都对,但是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需要在这段时间呢,维持住收益平衡就够了。等宗室子弟泛滥的时候。那也是别人的事情了,对吧?”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朱高燧就是这么个东西!

    “三师兄,你至少要维持二三十年吧?你有把握?”于谦沉声问道。

    朱高燧得意一笑,“这有何难?办法都是现成的,郁新不是都想好了!”

    于谦吓了一跳,“你打算去倭国套利啊?”

    “没错!”

    “那钱倒是够了,可没有那么多位置,你不能光发钱吧?”

    “谁说的,不是有倭国吗?”朱高燧理直气壮道:“我可以成立跟倭国的贸易公司,让宗室子弟专门负责,这可是包赚不赔的生意。”

    “那你打算怎么培养宗室子弟啊?”

    “不是有倭国吗!”朱高燧跟于谦异口同声道,于谦算是看清楚了,自己这位三师兄,是彻底指上倭国了,那帮小个子的家伙也算是倒了霉,竟然被朱高燧盯上了。

    朱高燧一脸得意,翘着二郎腿道:“皇爷爷活着的时候,就很讨厌倭寇,我现在带着宗室子弟去祸害倭国,那是尊奉祖训,天经地义啊!我在倭国圈地,开矿,甚至买卖劳力,都不会有人管我的……”

    朱高燧越说越高兴,他突然猛地一拍脑门,忍不住懊恼道:“我真傻,真的!过去我总想着在大明捞钱。结果发现一个商机,就被我爹拿走一个,还有师父也盯着,束手束脚的,怎么能发财?我早就该对倭国下手的,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但没人管,还只会夸奖我有本事!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啊?”

    朱高燧气得揪头发,“不能耽误时间了,我要行动了。”这货匆忙起身,撅着屁股一溜烟就没了。

    ……

    “陛下将宗室交给赵王殿下,果然是英明睿智,人尽其才。”柳淳笑呵呵道。

    朱棣送走了儿子,也来到了天牢。

    他对自己的安排十分满意,可嘴上却说:“什么人尽其才,朕也是无可奈何。身为天子,恰如一个人面对着千里河堤,滔滔洪水,鼓荡而来,充斥天地,势不可挡!”

    “朕脚下的大堤只要有一处漏洞,就会出大乱子。自从继位以来,朕所做的,也不过是补漏而已。”

    柳淳最佩服朱棣的一点就是头脑永远清醒,丝毫没有居功自傲。

    以朱高燧管理宗室,就是堵住一个漏洞,当然,整个大明朝还有很多很多的漏洞,远比宗室要复杂多了。可柳淳信心十足,同样的,朱棣更是胸有成竹。

    “走吧,咱们君臣会会明教的人物,看看这个百足之虫,又是靠着什么活到了今天!”

    朱棣和柳淳进入了天牢,在大牢深处,有一间专门的牢房,里面关着那位跟宁王一起造反的刀疤老者。

    “况光宏,你是明教的第三代弟子。”柳淳淡淡道。

    刀疤老者抬头瞧了瞧,又低下了脑袋,“老夫落到了你们手里,有死而已,想从我嘴里了解什么,那是痴心妄想!”

    柳淳摆手,“我和陛下不是来拷问你的,只是想跟你聊聊,普天光明,人间大同。这是你们明教的字辈,想必也是你们的理想吧?”

    刀疤老者沉吟良久,终于点头,“没错,祖师在元末布教传道,就定下了这八个字,身为明教子弟,无不信奉,百死不悔!”

    明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是不是像武侠里面提到,总部设在光明顶,遍地分公司,高手如云的神秘教派呢?

    如果真是这样还就好了,只要发兵剿灭就是了。

    毕竟乾坤大挪移练到了多少层,都挡不住排队枪毙的。

    可真正的明教,绝对不是这样的。

    柳淳曾经在朱元璋的手里接过玉貔貅,对付明教,也是他的职责之一。当初在北平的时候,他就接触过关押在大牢里的明教徒,后来继母冯氏甚至和彭家后人有交情,还成了好朋友。

    在大明的军中,也有不少原来明教出身的将领。

    就连张定边都曾经是明教的人。

    “你们投靠朝廷,到底算不算叛教,有没有人会追杀你们?”

    柳淳曾经问过张定边,老家伙只是轻笑。

    “臭小子,等你弄清楚明教是什么东西,你就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是多么白痴!”

    张定边没有给柳淳答案。

    普天光明,人间大同!

    这是彭和尚选的八个字,既是明教子弟的辈分,也是明教的向往。

    当年彭和尚精通医术,到处治病救人,宣扬弥勒降世,改换乾坤,天下光明,世间大同的教义。网罗弟子,趁机聚众几千人,起兵反抗大元。

    彭和尚的套路看着熟悉吧?

    黄巾张角,五斗米教,古往今来,干这种事情的人所在多有,套路也都是差不多,很难说谁更高明。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持续了两千年,为什么还一直有效呢?

    这就十分值得探究了。

    “天下昏暗,君王无道,贪官污吏横行。人间犹如地狱,世上浊流滚滚,民不聊生。哪里的百姓诚心焚香祈求,弥勒明王就会点化传人,布道救世。不管是弥勒教,还是白莲教,也包括明教,我们都是一样的,何时人间光明,何时天下大同,我们就会消失。反过来说,只要人间还有昏君,还有奸臣,还有不公不义,还有人饿死,还有人冻死,就永远消灭不了明教!”

    “昏君!你能抓老夫,能杀老夫,能杀北平的明教弟子,可你杀不光天下的明教子弟,因为天下根本没有明教,而每个人都是明教子弟!朱棣,你害怕了吗?你胆怯了吗?你爹当年靠着明教当上了皇帝,追随他的人鸡犬升天,成了淮西勋贵,吃喝不愁,作威作福。”

    “可是你爹没本事实现普天光明,人间大同的理想。他只是让自己的人为所欲为,封妻荫子,挥霍享乐。他们不配做明教的子弟,真正的明教子弟是要让所有人都过得好,吃得饱,穿得暖,天下人人是兄弟,有田同耕,有钱同用……或许你们还不清楚,普通明教子弟拜的是明王弥勒,而真正的明教子弟,拜的却是墨子。”

    刀疤老者仰起头,瞧了瞧柳淳,轻蔑道:“辅国公,我听说你自称墨家和杨朱的传人,我以为你也是明教弟子。只可惜,你辅佐昏君,把天下弄得乌烟瘴气,到处建工厂作坊,破坏风水,引起天怒人怨。你去瞧瞧,工厂作坊里面,百姓连牲畜都不如,他们被当成了骡马耕牛。你知道北平为什么这么多明教的人吗?就是这些人不堪压榨,纷纷揭竿而起。”

    “老夫做事不密,兵败身死,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开了个头儿而已,接下来会有遍地的英雄,不断起兵举事,推翻昏君,早晚有一天,普天光明的大同世界会降临世间……昏君,奸臣,你们都会被杀死!谁也活不了,十八层地狱给你们准备着!死,全都要死!哈哈哈!”

    刀疤老者疯狂大笑,猖狂嚣张,丝毫不把天子放在眼里。

    朱棣绷着脸,紧咬牙关,怒视着刀疤老者,他没有打断老者的话,让他说,看看他能如何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你说了这么多,归结起来,无非就是一群苍蝇,哪里有腥臭,你们就扑上去,大快朵颐。”朱棣咬着牙,冷笑道:“诚然大明朝还有很多漏洞可钻,不过只要朕还在,你们就不会有任何的机会。朕还有十足的信心,这个大明朝会越来越好,大明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同,你们的明教只是虚妄的骗局!”

    柳淳脸上含笑,他也终于清楚了,明教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江湖!只要朝廷罩不到的地方,他们就会像野草一般,疯狂滋长……

    “陛下,山东急报,有漕运民夫扯旗造反,请陛下定夺!”
………………………………

第727章 锦衣卫的复仇

    这一次的明教之乱,是从改漕运为海运开始的。

    在京城的斗争堪称激烈,受到郁新牵连的官员不计其数,就连宁王朱权都被杀了。只不过这些人毕竟在朱棣的眼皮子下面,只要应对得当,还不会有太大的乱子。

    可漕运方面却是不同,趁着北京处理内乱的时候,山东的明教终于举起了大旗。

    “今天子无道,断我财路,弟兄们,随我起兵,杀了贪官!”

    足有数千明教信众头裹白巾,向着东昌府杀来。

    这一场明教之乱终于拉开了序幕。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明教人马,沿途裹挟百姓,等他们杀到东昌府的时候,人马已经超过一万。

    东昌知府立刻调集人马,亲自上城迎敌。

    “大家听着,报效天子的时候到了,对这些乱臣贼子切莫手软留情,都给我杀!”

    他拼命招呼,城中士兵跟明教乱贼杀在了一起。

    外面的人拼死向城头冲杀,城上的人则是提着刀剑,拼命砍杀。双方都瞪圆了眼珠子。喊杀声惊天动地,死伤数量惊人。

    短短半天的功夫,明教就组织了十几次的攻城,丢下了遍地的尸体。

    守军虽然不轻松,但好歹稳住了城池。

    “你们这些乱贼听着,天子圣明,朝廷雄兵百万,你们造反,那是死路一条。赶快投降,放下兵器,不然全都要夷灭三族!”

    知府特意派遣嗓门洪亮的士兵,对外呼喊。

    明教这边,有不少人已经战战兢兢,心生退意。

    为首的头领咬了咬牙,突然扯下身上的衣服,赤膊提刀,冲到了最前面。

    “弟兄们,这些年朝廷征发不断,肆意盘剥,不给咱们活路,大家伙跟着我冲,杀进东昌,享受荣华富贵啊!”

    他领着头,再度扑向了城头。

    知府看在眼里,微微冷笑,“瞧见没有,乱贼又来找死了,给我狠狠打!”

    城头再度爆发激战,双方的人马奋力交战,那些明教的死忠成员不断被砍断手脚,刺透胸膛,从城上一个接着一个掉下来,摔成一堆烂肉。

    同样的,城里的士兵也不轻松,一位千户被砍下了脑袋!

    明教人马提着千户的人头,冲着城里面乱晃,高声吆喝,耀武扬威。

    “不要怕,都不要怕!跟这些乱贼拼了!”

    知府大人高声招呼,就在这时候,有一队人马,从城里跑了过来。

    “老父母在上,我韩家率领人马过来,愿意帮助守城,同击逆贼!”

    知府大人一见,顿时大喜过望。

    这个韩家是城中望族,原来经营河运生意,财力雄厚,非比寻常。

    见他们愿意帮忙,知府大喜过望。

    “好,有你们相助,何愁逆贼不败。快上城来!”

    韩家人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上城!”

    他们果断冲上了城头,迎着知府大人就冲来了。

    还没等知府再开口,一把刀子就刺入了他的胸膛!

    知府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身体缓缓倒了下去。

    “杀!”

    韩家率领的人马迅速袭击官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仅剩下的一位李姓千户被俘虏。东昌府落入了明教的手里。

    到了这时候,人们才弄清楚,原来这个韩家竟然是明教成员,他们的祖上也是彭和尚的部将,自从战败之后,隐居山东多年,如今又跳了出来。

    “弟兄们,随我来!”

    韩家领头的韩岫率领手下,一直冲到了知府后衙,他带头冲入了一间密室。当他把密室打开之后,所有人都傻了,里面放着足足十几口箱子,里面装满了金银宝贝,金光闪闪,简直要晃瞎了眼睛。

    “你们快看看,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帮贪官污吏,到底吸食了多少民脂民膏,大家伙都看清楚了吗?”

    明教步卒无不咬牙切齿,震怒到了极点。

    “杀,杀光贪官污吏!杀出极乐人间!”

    他们的狂吼,惊天动地。

    齐鲁大地,为之一振。

    就在一群明教门徒大肆杀戮之时,距离府衙不远,一个书吏正在奋笔疾书……“近三年来,朝廷拨下巨款,多达五十万两,整修漕运。知府陈祥中饱私囊,将半数修河公款中饱私囊。另从仓库调出陈粮给予民夫百姓,人有怨言。陈祥又伙同豪商韩家,囤积居奇,哄抬粮价,获利无算,百姓苦不堪言。”

    “东昌邻近运河,民夫众多,明教趁机建立堂口,烧香拜佛,聚众敛财。朝廷官吏,本该为民做主,上不误国,下不误民。奈何东昌官吏只知道应付朝廷使命,盘剥百姓,无所不为。又勾结商贾大户,趁机敛财,大发利市。此等贪官污吏不除,官逼民反,理所当然!”

    书吏写完了急报,然后立刻密封起来。取出了一只信鸽,绑在了鸽子的腿上。

    就在他准备放走的时候,突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开门!快开门!”

    书吏微微一愣,急忙起身,冲到了后院,见墙外无人,这才松手,将鸽子放了出去。

    随着鸽子飞走,他的心也就安定了,等他再转身的功夫,已经有好些明教之人冲了进来。韩岫提着染血的刀,盯着书吏,微微冷笑,“秦先生,我早就听说你的才学人品。过去你跟着贪官,郁郁不得志。如今我们义军占据了东昌府,我要提拔你做官,跟着我一起干吧!如何?”

    秦书吏蔑视地看了韩岫一眼,冷笑道:“你们韩家还敢自称义军吗?莫非以为我秦某人的眼睛也是瞎的?”

    “这些年来,贪官是猛虎,你们这些人就是恶狼!虎吃肉,狼也吃肉,可这肉终归都是老百姓身上的,你以为没人能看懂吗?”

    韩岫被说得脸色铁青,他切齿道:“匹夫!你要是还敢胡说八道一句,我就立刻斩杀了你!不光是你,还有你的妻儿,你以为把他们送去了乡下,就可以逃过一劫吗?你也太小觑我们的本事了,来人,把他们推上来!”

    很快,有人推着一个中年妇人,还有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跌跌撞撞,走了过来。

    当他们和秦书吏见面的时候,顿时嚎啕痛哭。

    妇人瘫在地上哀嚎,两个孩子保住了老爹的大腿,泣不成声。

    秦书吏努力站稳身躯,眼神之中,充满了血丝。

    “你连妇人孩子都不放过吗?”

    “哈哈哈!”韩岫大笑,“秦先生,我们义军占领东昌,接下来整个山东都是我们的,你现在追随我,日后少不了封侯拜相,那该多好,岂不是比你现在强多了?”

    秦书吏微微冷笑,他伏身,将两个孩子拉起来,拍了拍他们的额头。

    “别怕,都别哭。”

    他好容易安抚了两个儿子,然后从怀里掏了半天,取出了一个牌子,在两个孩子面前晃了晃。

    “瞧见没有,这上面有四个字,知道是什么吗?”

    大儿子抽泣道“是,是北镇抚司!”

    秦书吏大喜,“没错,爹没有告诉你们,爹是锦衣卫,是朝廷派驻在山东的锦衣卫。咱们是天子的亲军,又岂会向逆贼投降!”

    秦书吏的声音不高,可韩岫听得清清楚楚,他把眼睛瞪圆,不敢置信。

    锦衣卫!

    这家伙竟然是锦衣卫!

    “哈哈哈,很意外吗?不妨告诉你,锦衣卫奉命监督天下官吏。诚然,大明还有许多贪官污吏,可朝廷都在彻查,早晚会把这些贪官扫荡一空。朝廷没有放任不管,山东的父老乡亲们!”

    秦书吏冲着那些明教的士兵动情道:“乡亲们,你们好好想想,这些年朝廷均田均赋,铲除世家大族。陛下的用心是好的,是想让大家伙过上好日子,你们千万不能被这些明教妖人蒙蔽了。韩家过去逼死了多少人啊?你们难道一点都没听说过吗?”

    秦书吏越说越高亢,“大家伙一定要睁大眼睛,明辨是非,这些明教的人,都是骗子……”

    噗!

    秦书吏还想说下去,一柄刀,穿透了他的胸膛。韩岫切齿咬牙,“姓秦的,你这个朝廷的走狗,这么多年了,朝廷的昏君奸臣,几时做过好事情了?谁会相信你的鬼话?”

    秦书吏怒目圆睁,突然一张口,鲜血猛地喷到了韩岫的脸上。

    “你该死!”

    韩岫猛地一脚,踢倒了秦书吏,抽出刀,回头又把两个孩子和夫人给砍死了。至于那一块北镇抚司的腰牌,更是被他一脚踩碎。

    “锦衣卫算什么东西?跟着我,杀了狗皇帝,建立人间净土,大同世界啊!”

    这些发了疯的明教徒到处杀戮,到处抢掠,从官府开始,逐渐蔓延普通人家,商贾百姓,无一幸免……他们所谓的明王降世,弥勒重生,解救的根本不是普通百姓,带来的只是更大的灾难!

    而此时,就在东昌府百里之外,一队明军人马正在快速南下,为首的正是柳淳前些时候,派到山东的一队锦衣卫。

    他们本来是负责调查百户被焚烧杀死一案,随着调查展开,他们掌握的情报越来越多了。

    “东昌韩家,绝对跟明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有可能就是明教的大头目之一,必须拿下他们!”

    就在他们前进之时,一只鸽子从天而降,落到了千户的怀里,他取下密信,看了一遍之后,突然咬碎牙齿,怒吼道:“韩家必死!弟兄们,跟着我去报仇!”


………………………………

第728章 朕躬有罪

    “陛下,这是一位锦衣卫卧底在临死前送来的密报。”

    柳淳面色凝重,将这份密报送到了朱棣的面前,他的双拳紧握,太阳穴上,青筋凸起,双眸之中,怒火难以掩饰,正在不停燃烧。

    这是一个人用命换来的结论。

    长久以来,一个隐患终于爆发了。

    朱棣面对着密报,他很平静,这和往日君臣两个的形象大相径庭,要知道以往慷慨激昂的可都是朱棣,这一次皇帝陛下格外冷静,耐心。

    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字,等全部看过之后,朱棣闭目良久,而后缓缓睁开双眼,凝视着前方。

    “柳淳,如此说来,这个错是朕的?”

    “不是!”柳淳咬着牙道:“是发展的矛盾,积累太久了,没有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