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唱歌,跳舞,讲述小时候的生活,诉说着田园之乐……她就像是个精灵,涌出清泉汩汩,滋养着朱植,让这位王爷痴迷沉沦,甚至不惜一切,更不会计较任何事情。
尽管朱棣很不理解朱植为什么会这样,但是朱家不缺奇葩,比这更严重的也有,而且历来皇家都盛产奇葩,朱棣沉吟良久,突然抬起头,对朱高炽道:“父皇是不是把他们逼得太狠了?”
朱高炽哪敢接话啊,而且他爹也不是要问他的意见,这点大胖子还是很清楚的。
只不过朱高炽觉得藩王宗室的事情必须解决,如果没有一套合适的方略,早晚有一天,他的儿孙后辈,也会面临这种情况。
这个事情会成为纠缠大明皇室的噩梦。
朱棣果然没有询问朱高炽的意思,他只是随口念叨,真正的问题还要他来解决,父子俩返回了宫中。
就在当天夜里,哭声从辽王府传出,辽王朱植咳血而亡。
继宁王之后,又一位藩王去世。
和上次宁王之死不同,辽王的死竟然让许多宗室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有人绘声绘色,开始讲述兄弟两个的对话。
尤其是朱植质问朱棣,说他靖难起兵,结果对待藩王们更加残忍无情。
这话彻彻底底点燃了舆论。
朝堂之上,固然没人敢跳出来,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替朱植说话。可是在民间,议论纷纷,指责朱棣的声音,不绝于耳。
“皇爷,奴婢让下面的人盯着呢,四处散播言论,诋毁皇爷的人,奴婢已经查到了一些,这就替皇爷出气!”
说话的正是木恩。
上次正道书院的事情,柳淳提醒他,要关心民间的舆论,大明朝的情况已经远比之前复杂许多倍,身为天子耳目爪牙,就必须更加机敏锐利。
木恩照着柳淳所说去做,还真别说,立刻就用上了,老太监也是欣喜激动,太傅果然厉害,东厂立功的机会来了!
可是朱棣却没有那么激动,“你现在就算抓,也不过是抓一些虾米小鱼罢了。”
木恩不服气道:“纵然如此,也能震慑人心,让那帮畜生不敢胡说八道。”
朱棣略微沉吟,“既然如此,你就去办吧。”
木恩领旨下去,朱棣的眉头半点没有舒展,反而更加凝重。
藩王,宗室……到底怎么才算是彻底解决,实在是太让人发愁了?
可就在这时候,又有消息传来。
“陛下,辽王世子朱贵煐服用毒药……死了!”
“什么?”
朱棣顿时大怒,还没来得及处置他,这个畜生竟然自己死了,朱棣眼睛转了转,顿时意识到,只怕要有麻烦了。
果不其然。
就在朱贵煐死后,关于他的死因一下子热闹起来。
有人说他是气死了父亲,羞愧惶恐自杀的,可还有人说他舍不得跟钱氏分开,才郁闷自杀的。
父子两个,痴恋同一个女子,这个钱氏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啊?简直就是妲己重生,杨贵妃再世啊?
甚至还有人传言,是朱棣看上了钱氏,才栽赃陷害,逼死了辽王父子!
“荒唐!无耻!”
朱棣大怒,朕是跑不了了,你们就是成心想黑朕是吧?
朕本来还想妥善一点处置,没想到是你们自己找的。
“传旨,把宗人院所有藩王叫到宫里,朕有话问他们!”
伴随着旨意传达,所有的藩王都惊动了,大明宗室的命运,估计很快就要揭晓了,齐王、蜀王、肃王、庆王、安王、伊王……带着悲愤纷纷向午门赶来。
凑巧的是,柳淳也清查了密云卫走私的案子,返回京城,正好跟他们碰在了一起,双方不算融洽……
顶点
………………………………
第757章 都滚蛋吧!
齐王、肃王、庆王这几位是参与过靖难之役的,俨然诸王领袖,而安王和伊王由于年纪还小,就藩又晚,等到朱棣继位之后,轻轻松松就被召回了京城,根本构不成威胁。
可如今不管是老一批的藩王,还是这些新人,都义愤填膺,怒视着柳淳。
“先帝血脉,大明宗室亲王,还剩下几个了,太傅何必如此咄咄相逼?”齐王大声叱问,肃王也说道:“楚王,谷王,代王被发配东番岛,宁王作乱死了,如今辽王也死了,是不是下一个就落到我们头上?柳淳啊,你可是先帝提拔的人,反过头来,残杀先帝的儿子,你不亏心吗?”
“就是!太傅大人,你平步青云,位极人臣,吃香的喝辣的,总要给我们一个活路啊!对啊!柳淳,说到底你就是个臣子,我们可是大明宗亲。天下人都看着呢,如此草率处死藩王,朝野自有公断!”
柳淳扫了一眼义正词严的齐王,忍不住笑道:“照王爷的意思,这天下纷纷扰扰,各种议论,诽谤天子,污蔑朝臣……具是你们干的了?”
一句话,把齐王弄得老脸通红,顿时没了气势。
“我,我没有那么说,你,你这是诬陷本王!”
柳淳哑然,“你说我诬陷你!那你又怎么敢诬陷本官?”柳淳把脸一沉,这几位王爷顿时害怕了。
别看柳淳年纪比他们之中一些人还小,但他出道太早了。当时一些王爷还没就藩呢,在京里一年到头,也见不到朱元璋几次,那时候柳淳就天天出入皇宫,受宠程度连朱标都嫉妒。
这些年下来,柳淳不光是宠臣,还是重臣,受封太傅,总领百官,地位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他们呢,是越混越差,残酷的现实已经逼近了最后的防线,再不奋力一搏,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柳淳,什么都别说了,请陛下裁决……我们就不信了,陛下也会不讲兄弟情义!”
“对,柳淳,你等着!”
……
这几位王爷不断甩狠话,柳淳干脆闭着眼睛不做声。正在这时候,有人骑着马赶来,直到午门,才下了战马,把缰绳扔到一边,有侍卫立刻接过来,满脸赔笑,极尽谄媚,“梁国公,您老人家回来了!”
蓝玉微微一笑,“回来了,老夫离开了一些时候,这京城热闹了不少啊!”
侍卫不敢回话,只能赔笑,蓝玉则是迈着大步,走了过来。
他扫了几位王爷,不屑冷哼,然后又指着人群当中的蜀王,“你躲什么,给我滚过来!”
蜀王脸拉得比驴还长,他努力挤出笑容,“爹,孩儿……”
“叫什么爹!你是皇子,我只是你的岳父,再乱叫老夫弹劾你!”
蜀王被弄得格外尴尬,“是,是,岳父大人,您老怎么回京了?”
“不欢迎啊?”
蓝玉不客气道:“问我怎么回京?还不是你们的兄弟辽王!他害老夫不浅啊!”
齐王忍不住道:“梁国公,人死不结仇,十五弟已经死了,你怎么还咄咄逼人?同为女婿,你也未免太向着柳淳了吧?”
这蓝玉可不答应,小兔崽子,你也配跟我叫板?
什么叫同为女婿?老夫向着谁了?
奶奶的,要不是柳淳机灵,把密云的事情戳破了,老夫就背了黑锅。到时候真的把密云划为皇家武学的围场,岂不是等于给走私帮忙,提供保护伞吗?
老夫一心一意教书,想要做点事情,岂不是被你们这帮兔崽子毁了?
还敢问老夫为什么向着柳淳?
你们当老夫是傻子吗?
谁好谁坏都分不清楚?
“朱椿,你给我滚过来!”
蓝玉不搭理齐王,而是点手指着蜀王。
朱椿用力摇头,他是跟诸王站在一起的,他不会屈服的,哪怕是岳父也不行,就是不行!朱椿咬紧了牙关,双腿不自觉向蓝玉那边挪动……这个真不是我要去的,是腿,我管不住我的腿啊!
剩下的几位藩王都气疯了,我们之中出了个可耻的叛徒!
“岳父,您,您老有何吩咐?”
蓝玉哼了一声,“吩咐谈不上,就是让你学好!明白不?”
朱椿沉吟片刻,突然见蓝玉瞪圆了眼睛,他连忙道:“懂,懂了!小婿全都懂了。”朱椿简直不敢回头,其他几位藩王不光是鄙视,简直想把他撕碎了。
说好的打仗亲兄弟,你丫的临阵脱逃,算狗屁兄弟!
朱椿只能低着头,装成视而不见,你们愿意鄙视就鄙视吧,反正我是没胆子了。
还没等开战,就先废了一个主力,其他几位藩王简直跟吃了二斤苍蝇屎似的,而且还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味。
怎么觉得要输啊?
正在他们踟蹰的时候,老太监木恩出来了,“太傅,梁国公。”喊这两位的时候,他的老脸堆着笑,腰身下弯,十分谄媚。
可转向诸王之后,他瞬间变脸,这功夫足以上戏台了。
“皇爷有旨意,请诸位王爷进宫吧!”
怀揣着忐忑的心情,诸位藩王一起进了宫中,来面见朱棣。
朱棣果然在等着,只不过此刻朱棣的脸上黑云压城,怒火万千。
“柳淳,你查得如何了?”
“回陛下,初步理清,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密云卫,仅向辽东女真诸部就输送了五万斤损坏的铁器!”
“荒唐!”
朱棣气得豁然站起,“五万斤铁器,足够他们造上万斤兵器了。”朱棣顿了顿,又问道:“这都是那个钱广干的吗?”
“的确是他做的,而且他还从朝鲜等地输入高丽参和皮草等特产,获利颇丰。”
朱棣哼了一声,“什么获利?根本是资敌!”
“他们给蛮夷生番送去铁器,这帮蛮夷熔了铸成兵器,有了兵器,就能抢夺财物,然后再换更多的铁器。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兵强马壮,反过来就抢大明了!”
朱棣一段话,算是把九边的生意给讲的一清二楚。
说句不客气的,这就是养蛊!玩火!
“辽王身为塞王之一,不是不懂这些事情,他视而不见,还给罪人求情,光凭这一点,死在府里已经算是走运了!”
这帮藩王听得目瞪口呆,脊背冒凉气啊!
四哥,都是自家兄弟,能不能别这么较真啊?
“朕知道,你们当中有不少人替辽王叫屈,是不是也跟他干了一样的事情,害怕朕追究啊?”
扑通!
伊王直接跪下了。
“陛下,臣,臣弟还没有就藩,臣弟什么都不知道,更不可能干大逆不道的事情啊……臣弟……”伊王还想说话,朱棣哼了一声,“既然没你什么事,就滚一边去!”
“是!”
伊王赶快跑到了蜀王身后,简直比兔子还快。
又被干掉了一个。
剩下的几位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全都有后悔之色。
最后还是年纪比较大的齐王站了出来,他也是硬着头皮。
“陛下,十五弟固然有失察之错,可也罪不至死……而且现在议论纷纷,都说陛下苛待手足,臣弟唯恐有辱圣名,伤了天家和气,让外人耻笑啊!”
朱棣根本不吃这一套,你以为辽王死前说得那番话有作用啊?对不起了,朕早就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就算有情,那也不是留给你们的!
“耻笑?不敢直面问题,那才是耻笑!辽王朱植沉溺女色,家教不严,以至侧妃和世子私通,已经丢尽了皇家的脸面,他们能干得出来,就不要怕人说!”
朱棣的话,让几位藩王吓得魂飞魄散。
怎么回事?
陛下啊,你怎么连最后的体面也不给辽王啊?
朱棣不搭理他们,还继续抛出重磅炸弹,“过去朕觉得你们年纪小,而且养尊处优,身子娇贵,吃不得苦,所以就让你们留在京城享福。可现在看来,是朕错了,不给你们事情做,就只会沉溺女色,把男儿义气都弄没了,只剩下儿女情长,而且还是孽情!”
朱棣气得敲桌子,“这一次朕想通了,朕决定给你们封地,给你们人马,让你们放手施为,不过……”
前面几位藩王听得大喜,以为时来运转了,都瞪大眼睛,等着朱棣良心发现,可哪知道,朱棣接下来的话,直接让他们从云端跌到了地狱。
“大明朝不能让你们为所欲为,朕准备把你们封去海外,有本事就去折腾蛮夷,听到没有?”
去海外?
宗室诸王一听都懵了,尤其是年纪较小的伊王和安王,他们当然盼着就藩,可问题是他们想找个安稳富庶的地方,没人愿意去海外啊!
皇兄,你不能这么残忍,不能啊!
他们吓得要跪了,包括蜀王都脸色惨白。
唯独蓝玉,特别高兴,“陛下圣明,让诸王就藩海外,他们自然能体会到创业不易,知道先帝的辛苦,这个安排实在是太妙了!”
妙你个大头鬼!
要不是打不过,他们都想扑上来,跟蓝玉拼命了。
柳淳却道:“陛下,臣以为不妥!”
几位王爷一下子提起了兴趣,柳淳,你要是能帮我们,过去的账一笔勾销,咱就是自己人了!
面对着诸王热切的目光,柳淳嘿嘿道:“没有充分的准备,怎么能就藩海外?是吧,诸位王爷?”
(本章完)
………………………………
第758章 我感谢你八辈祖宗
“陛下,臣身为先帝旧臣,对先帝心思,还略有了解。”柳淳又开始侃侃而谈,“首先,先帝是诸王父亲,他老人家是深切地爱着大家的!”
诸王听这话都想吐了,姓柳的,你当个人吧!我爹当然对我们好了,可我哥哥就不是东西了,你小子更不是玩意!
“先帝的爱是深沉,而又厚重的,他老人家为了诸位考虑深远。身为先帝之子,固然要享受皇子的荣耀,却也要承担责任。故此才有九大塞王,这一点陛下最清楚不过了。”
朱棣颔首,“没错,朕就藩之处,北平一片凋敝,户口人丁被北元掠走,长城还没有完成,北平城池多有破损之处。手中兵马也没有多少,只不过勉强自保罢了。”
话锋一转,朱棣又道:“朕在北平的岁月里,整军经武,厉兵秣马,这才练出了强兵,数次出征大漠,立下战功,得到父皇的垂青。”
提到这一段,朱棣那叫一个得意洋洋,咱都是藩王,可是朕跟你们不一样!
柳淳笑道:“诸位王爷,从陛下所说你们也应该明白,分封藩王不是享福,而是兼顾开拓经营,固守边疆之责。”
这话柳淳倒是没说错,就像庆王,肃王,全都被安排在了人口稀少,困窘凋零的边疆,让他们经营封地,对抗草原的袭扰。
“先帝如此安排,正好是一片深深的父爱之心啊!只不过这里面出了一点问题,我大明发展太快,边疆和当初的凋敝困顿已经不一样了,再让诸王镇守封国,势必引起冲突。故此陛下才有了诸多限制,其实陛下身为兄长,对你们的疼爱也不少啊!”
呸!
诸王简直想啐柳淳一脸。
老朱没的说,可朱棣就未必了,他简直把我们当成了予取予求的鱼肉。
诸王也不说话,就想看看柳淳能憋出什么好屁来!
“陛下,其实这事情解决起来一点都不难,就是把诸王分封到更加凋敝困难的地方……让诸王继续领兵,治理封地,拥有权力,这是陛下对诸位兄弟的爱。把封地选在蛮荒的海外,开拓新的疆土,正好体现了诸王对大明的责任。”
“如此一来,不是正好顺从了先帝的意思,两全其美吗?”
……
朱棣听到这里,眉开眼笑,简直开心到飞起。
他打算把诸王弄去海外,还担心有反弹。可柳淳说得多好啊!先帝的意思就是如此,朕让兄弟们去海外,是尊奉父皇的安排。
妙,太妙了!
朱棣频频点头,不住赞叹。
“好啊!此法大妙!”朱棣欣然道:“你们听到没有?此法既能全我们兄弟之情,又是向父皇尽孝,忠孝两全,太妙了!”
诸王都把眼珠子瞪圆了,妙个屁!
分明是你跟柳淳两个一唱一和,想要整人,我们不服!
“陛下,臣还有一件事要说明。”柳淳道:“当年先帝让诸王就藩,那可是提供了相当的帮助。陛下也不能让诸王只身去海外,鉴于海外的情况很复杂,准备要更充分。臣觉得要有几个方面的准备。”
“讲!”
朱棣心情大好,完全是言听计从。
“其一,要加强诸王本身的能力。海外的风土人情,领兵打仗,管理地方……这都是要学习的,臣斗胆提议,让诸王连同他们的儿子后辈,都进入皇家武学,交给梁国公负责。”
被女婿提到了,蓝玉当仁不让。
“启奏陛下,老臣教导将门子弟颇有心得,而且当年也教过皇孙,把这事交给老臣,陛下可以放心!”
“如此甚好,朕就把他们托付给梁国公了。”
诸王这回不光是愤怒,更是惶恐,落到这个阎王手里,还能有好下场?搞不好没出海呢,就先被蓝玉给弄死了。
他们很想反驳,可朱棣哪里会给他们机会啊!
“柳淳,你才说了其一,还有其二吗?”
“有!”柳淳笑道:“陛下要给诸王准备兵马钱粮,还要提供兵力支持,确保他们能在海外立足,顺利建立藩国。而且我大明还要成为所有藩国的坚强后盾,总而言之,陛下要做一个好哥哥!”
朱棣笑得眯缝起眼睛,连连点头,“好,好!就这么办了,柳淳,你这个办法太好了。让朕全了兄弟情义,两全其美,两全其美啊!”
朱棣连连叫好,谁都知道,他的潜台词是甩了个大包袱。
诸王此刻是又气又恨,切齿咬牙。
“行了,这事怎么落实,就交给太傅了,朕还有公务,走了!”
朱棣转眼就消失了,只剩下了柳淳和诸王。
此刻的;柳淳,只觉得自己被毒蛇盯上了,除了蓝玉之外,每个人都想跟他拼命。只不过有蓝大将军在此,谁也动不了柳淳!
“你们自作自受,怪不得别人,能去海外建藩立国,已经是对你们最大的恩典了,要还是不服气,那就别怪老夫不客气!”
齐王咬了咬牙,“梁国公,你不但是先帝重臣,还是淮西勋贵的领袖,军中之望。你扪心自问,如此残害父皇骨肉,对得起良心吗?天下人会如何看?纵然你们一时得逞了,我看你们往后怎么交代!”
蓝玉翻了翻白眼,根本懒得搭理他们。
真把他们当回事了,藩王这些年早就臭了,从上到下,有几个喜欢这些米虫的?把你们弄出去,只会拍手称快。
齐王瞧了瞧蓝玉,又看了看其他几位王爷,悲愤道:“兄弟们啊,如今咱们已经没有路可走了,我这就回府等死,让我出海就藩,那是绝无可能!若是想杀人,就只管动手吧!”
说完之后,齐王悲愤离去,其他的藩王没有齐王那么大胆子,可也不甘心被发配的命运,一个个怒视着柳淳,腮帮子鼓起,乍一看,真像一群愤怒的河豚。
“唉!“柳淳叹口气,“都到了这时候,你们还把海外视作化外之地,避之唯恐不及,何其愚蠢啊!”
亲王用鼻子哼了一声,“柳太傅,你说的也太轻巧了,假如海外很好,你怎么不出海?”
柳淳呵呵道:“不是我不想去,而是陛下不放!你们当我撒谎是吧?”柳淳反问道:“我就跟你们说说海外的好处。你们知道不,自从秦汉以后,最长的王朝有多少时间?”
蜀王沉声道:“两汉加起来有四百年呢!”
“四百年?也好,可你们知道海外的王朝能有多少年吗?”
诸王摇头,海外也有王朝?没听说过啊!
“海外蛮夷的君主可以万世一系,永远不会改朝换代。”
“怎么可能?”伊王惊问道:“他们的老百姓就不知道造反吗?”
“造反?”柳淳哈哈大笑,“你当所有人都像汉人这么难管啊?”
几位藩王都被吓到了,汉人难管吗?怎么和他们知道的不一样啊?小时候就有人跟他们说,老百姓是最老实的,只要饿不死就不会作乱造反,怎么还有比汉人更老实的?
“饿不死就不会造反,你们是没见过饿死了也不造反的!”柳淳道:“海外蛮夷之中,还要信奉轮回,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神明安排的,这一世受苦不要紧,下一世就可以享福了。所以他们无比顺从,有人还觉得不够劲儿,会主动折磨自己,承受痛苦,以求早日超脱。”
“疯了!”
藩王们虽然都相信有神明存在,但是让他们为了虚无缥缈的来世,就吃苦受累,经受折磨,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又不是二傻子!
柳淳语重心长,“诸位,你们务必要相信,我是为了你们好!你们换个思路想想,把最难管的大明丢给陛下,让他烦恼去。你们呢?跑到海外,作威作福,随便杀人,还有一大堆人觉得你们是仁慈的君王,这是多有趣的事情啊!咱们这么说吧,怕是几年之后,陛下就会埋怨我的。而你们呢,会发自真心感谢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