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弟们啊,你们可算是来了!”
朱榑动容道:“我知道你们都是重情义的人,愿意跟小兄出生入死,可小兄实在是不能害了大家伙,为了咱们这口气,就让小兄跟他们周旋吧,你们只管看着就是了,万一小兄死了,你们,你们千万别给我烧香啊,就看着我横尸法场就行了。”
这位越哭越动情。
蜀王几个人差点骂娘了……你丫的是劝我们吗?那是人话吗?你分明要逼着我们跟你一起送死啊!
这几个人也是为难,就拿蜀王来说,他觉得靠着夫人的关系,怎么也能留下来,不至于发配海外。
毕竟他和伊王不同啊,那小子年轻,啥也没有,一个人出海方便,他不行啊,一家上下,大大小小,这要是出海遇到意外,就彻底断子绝孙了。
可问题是朱棣根本不给他选择,既然如此,那就闹个鱼死网破,反正都已经够坏了,还能怎么样!
“七哥,事到如今,兄弟们也没什么可说了,当着父皇的面,咱们向四哥讨个说法吧!”
此话一出,朱榑大喜!
太好了,等得就是这句话。
朱榑不觉得他能扭转朱棣的心思,但是几位藩王加在一起,尤其是有蜀王在,事情就好办多了。
朱棣要是敢一口气把大家伙都赶出去,还不朝野大乱啊!
“兄弟们,咱们什么都不怕,有父皇给咱们撑腰呢!”
朱榑说着,招呼大家伙,就在朱元璋的神像前面,围成一圈,席地而坐。他们一个个沉着脸,鼓着腮帮,面带悲壮,仿佛要拼命似的。
……
“陛下,太庙里情况就是这样。”木恩低声向朱棣介绍,此刻朱棣紧咬牙关!气得抓狂!
“好啊,涨本事了,敢去太庙闹事了?看起来朕真是太客气了!”朱棣切齿咬牙,“去,调集锦衣卫,把他们揪出来,一个不许放过。然后全都削去王位,发配海外!”
你们不是不愿意去吗,这回还不去不行了!
见没人动弹,朱棣哼道:“怎么?连朕的话都没有听到?”
柳淳只好道:“陛下,暂时稍安勿躁。明明咱们有理的事情,何必着急呢!”
朱棣脸色凝重,说实话,清官难断家务事,他要解决宗藩,没什么错,可那些反对他的人,就会借机生事,不管他怎么办,都没法完全杜绝议论。
既然如此那就快刀斩乱麻。
可偏偏柳淳不愿意,让朱棣格外闹心。
“你也怕担骂名是不是?”
柳淳忙道:“陛下误会了,臣只是有更好的办法。”柳淳瞧了眼木恩,老太监很懂事退到了一边。只剩下君臣两个,柳淳伏在朱棣耳边,低声道:“陛下,你知道定国公的本事不?”
提到了小舅子,朱棣怒气冲冲,“他有什么本事?还不是斗鸡走狗,吃喝玩乐这一套。”
柳淳笑道:“陛下,鸡鸣狗盗之术也有用处。本事不分大小,只看有用没用。”顿了顿,柳淳又凑得更近了,“定国公能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精彩绝伦!”
朱棣哼了一声,“我知道,他还会女装呢!丫的哪是堂堂国公爷,根本就是个戏子!”
柳淳道:“戏子好啊,让他学什么像什么,这可是了不起的能耐。”
朱棣从柳淳似有若无的笑声中,似乎想到了一种可能!
“你,你打算让他假扮……”
柳淳急忙摆手,“臣可没有!”
朱棣已经明白了,忍不住冷笑,“你没有,那朕也没有。”
“君臣都没有,那就是谁都没有了。”
朱棣点头,“没错,这是天意!”
君臣俩露出比狐狸还奸诈的笑容,不远处的木恩吓得缩脖子,前往别多话,这时候知道越多,下场就越惨,老奴什么都不知道!
太庙里面的几个人丝毫不知道一个超级大坑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
这几个人正在互相鼓励,准备死扛到底的时候。
突然从外面迈着坚定的步伐,伊王朱?迈步走了进来,他绷着脸道:“诸位兄长都在,小弟有礼了!”
齐王恶狠狠瞪了他一眼,啐了口浓痰。
“你还有脸来见我们?不要脸的东西!你怎么不去捧柳淳的臭脚?”
伊王面色如常,十分平静。
“七哥,小弟是来拜别父皇的,只是凑巧跟几位兄长相遇。”
“拜别?你真的打算去海外了?”朱榑呵呵冷笑道:“柳淳给了你什么好处,你连命都不要了?”
伊王轻咳了一声,正色道:“太傅没有给我任何好处,小弟只是觉得身为父皇之子,应该有所作为才是!”
“空话!扯淡!”庆王跟着喷道。
伊王点了点头,“兄长这么看,小弟也没有办法。我年纪小,好些事情都是听别人说的。父皇起自微末,困顿之时,要过饭,当过和尚,为了生存,父皇投身军伍,十几年苦战,取金陵,灭陈友谅,击败张士诚,北上驱逐蒙元,恢复华夏河山……想起来就跟做梦似的。古往今来的帝王,又有几人能比得上父皇,只怕连秦皇汉武也多有不如吧?”
肃王哼道:“这些我们都比你清楚,父皇英明神武,不用你废话!”
齐王冷哼道:“没错,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来这太庙求见父皇,让他老人家给我们做主。”
伊王深深吸口气,“诸位兄长,我倒是不觉得父皇会给你们做主,相反,父皇会以你们为耻的!”
“你胡说!”齐王勃然大怒,伊王好不畏惧,迎着齐王的目光,冷哼道:“想父皇何等英雄,看到儿子们这么不争气,他老人家岂能不气?”
“父皇孤身一人,什么都没有,就打下了这么大的江山。四哥答应给咱们兵将钱粮船只,还给咱们充当后盾,不过是让我们去经营海外。你们莫非连对付蛮夷的勇气都没有了吗?”
“你?”
朱榑豁然站起,怒吼道:“朱?,你也配教训我们?乳臭未干的东西,还看不明白吗?根本是朝中奸臣要陷害我等。既然他们瞧宗室不顺眼,就让他们来杀人好了,何必找那么多借口?”
“就是!”肃王沉声道:“我们不怕死,可是不能死得不明不白!”
“对,要死也要死在大明,我们是父皇的儿子,不能流落海外。”庆王如是道。
伊王瞧了他们半晌,叹口气,无可奈何道:“既然诸位兄长执意如此,小弟也没有办法,咱们道不同不相为谋,你们愿意留下来,小弟无话可说。可小弟已经请求四哥将天竺封给我。很快我就要离开大明,前往封地。此次来拜祭父皇,还请你们不要拦着。”
齐王眼睛冒火,这个该死的东西,简直鬼迷心窍了。
诸王一起对抗朱棣,最关键是要心齐,造成一种众志成城的态势。
偏偏出了伊王这个叛徒,让他们的计划几乎濒临破产。
齐王咬着牙,“二十五弟,你真的宁可相信外人的胡言乱语,也不愿意相信我们这些亲哥哥?”
伊王翻白眼,我是小,可我不是三岁孩子啊,这套把戏就别玩了。
“七哥,小弟没有别的意思,只想为光大我朱家的基业,做点不辱没父皇的事情。我决意出海,如果不幸死在路上,或者失败了,让天竺人打回来,只怪小弟命不好。但若是小弟赢了,能站稳脚跟,并且不断扩大疆土。这对大明来说,也是好事。对父皇更是安慰,小弟身为父皇的儿子,没有给他老人家丢脸!”
“你胡说八道!”
齐王怒喝道:“海外蛮荒之地,父皇怎么会在乎?”
伊王毫不客气回击道:“这你就错了,父皇曾经承认过前朝的统治,为了什么呢?就是要把草原纳入大明的版图,如今四哥正在完成父皇的愿望,小弟不才,也愿意去天竺开拓。有朝一日,必定让大明疆域辽阔,超过前朝!”
齐王被怼得嘴唇铁青,却也没有办法,只能怒视着,大口喘息。
伊王想要近前施礼,他伸出双臂,拦住伊王。
“不许动!”
伊王咬了咬牙,“七哥,你不要欺人太甚!同为父皇的儿子,你不过早生了几年,凭什么仗势欺人?”
“就凭我是你哥!”
“你是我哥,陛下也是我四哥,他还是你的四哥,你怎么不听陛下的?”
“你!”
齐王拼命给其他几位王爷使眼色,要他们一起上,这几位却在犹豫。伊王仗着年轻力壮,身体灵活,竟然推开了齐王的阻拦,冲到了神像前,直接跪倒。
“父皇在上,儿臣不孝,要前往天竺,只怕往后不能时常拜祭父皇,还请父皇见谅。”
说完,他趴在地上恭恭敬敬磕头。
这时候一个苍老浑厚的声音响起,带着浓重的凤阳口音,“真吾子也!朕心甚慰!”
一瞬间,太庙大殿半点声音都没有了,大家伙都傻了,难道是幻听吗?
………………………………
第762章 先帝威武
诸王彻底懵了,刚刚是谁在说话?那么浑厚沉郁,充满了压迫感,宛如九天神明,口含天宪,金口玉言,莫非是……太祖皇帝?
这一刻最震惊的就是伊王,他就是个弟弟,哪来胆子到太庙慷慨陈词,没人给他做主,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可偏偏就有人告诉他,你只管大胆地去,到了之后,遇到什么奇怪的事情,都不要怕,要镇定,要坦然应对,上天会保佑你的。
反复叮咛,伊王也闹不清楚,究竟会冒出什么奇怪的事情来。
可是当父皇的声音响起,伊王顿时明白了。
父皇显灵!
不对!
要真是显灵,岂会被人提前知道。若是提前知道了,那就不是显灵,而是……懂了,真的懂了!
伊王忍不住暗暗竖起了大拇指,他只想说一句,高,实在是太高了!
齐王他们跑到太庙闹事,固然给朱棣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可朱棣这边有高人啊,将计就计,以毒攻毒,你们能闹事,那就请老朱出来,降服你们这帮猴子,看你们还能折腾到哪里去?
伊王偷偷抹了一把冷汗,乖乖,这手段差别也太大了,还想跟陛下斗呢,简直是以卵击石,白白送死啊!
幸好自己掉头的早,不然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如今老爹显灵,自己的底气更足了。
想到这里,伊王向前跪爬了半步,激动磕头,“父皇在上,父皇有灵,儿臣拜见父皇!”
他给神像咚咚磕头,其他几位藩王又从震撼之中,清醒过来。
是真的吗?父皇显灵了?
不!
根本是骗人的!
“你小子休要胡说八道,我什么都没听见没有!”
齐王朱榑咬死了不认,可伊王根本不在乎,他已经窥见了真相,怎么还会害怕齐王等人呢!
你们就是一群等着上锅的咸鱼,小爷才是即将游入大海的神龙,咱们的差别,可是云和泥一般!
自信十足的伊王再度磕头。
“父皇,儿臣欲出海建藩天竺,为大明开疆拓土,为父皇光大基业,还望父皇明示,儿臣是不是该去海外?”
伊王说完,五体投地。
又过了许久,就在所有人都不耐烦的时候,那个熟悉的声音又响起了。
“善!”
这一下就连齐王都没法装着听不见了,他双膝一软,直接跪了。比他跪得更快的,则是蜀王、庆王和肃王。
这几位战战兢兢,浑身颤抖,连话都不敢说。
完了,父皇显灵了,会不会一怒之下,杀了他们啊?
也不对劲啊,被一个死人给杀了,这算什么事?
他们百思不解,困惑十足。
可伊王却什么都不管了,痛哭流涕。
“父皇庇佑,儿臣叩谢父皇天恩!”他咚咚磕头,而后满脸泪水抬起头,“儿臣远离,不能旦夕侍奉父皇左右,儿臣思念父皇,还望父皇示下!”
这次比上一次等待的时间短了很多,“朱元璋”的话也多了。
“汝为吾子,可取太庙香火一份,携带身上。待建基立业之后,供奉祖庙之中。从今往后,尔为天竺朱氏之祖,赐汝玉牒金券。望汝好自为之,勿忘乃父!”
伊王兴奋地手舞足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背后之人不是假冒他爹,而是他亲爹!没错,就算亲爹也没有这么好的了。
分一份香火,准许到天竺开基建国,还有玉牒,这就表明朱元璋承认了他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和朱棣的大明朝是平起平坐的。
而且玉牒在手,就保留了宗室身份。
假如说,朱棣的子孙都死光了,伊王的后人是能继承大明皇帝之位的,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
但也足够伊王兴奋了。
哪怕在老朱活着时候,就藩的诸位藩王,也没有这个地位啊!
此刻的伊王那叫一个春风得意,自己下的赌注,终于有了收获,而且还是千万倍的回报,值了!太值了!
“儿臣叩谢父皇圣恩!”
……
朱棣黑着一张老脸,透着不悦。
柳淳知道他在想什么,还不是憋屈。明明都当上了天子,还不能一言九鼎,需要借助老朱的身份,用装神弄鬼来压制诸公,实在是有点伤自尊。
不过柳淳却不这么看,“陛下,宗室不同其他,当初分封藩王,乃是先帝的意思,如今彻底推翻,也是顺理成章了,臣觉得应该浮一大白,以示庆贺才对。”
朱棣脸色稍微好点,的确,解决了宗室问题,也算是去了一块心病。
“柳淳,你说把诸王分封海外,给他们那么大的权力,万一这些家伙居心叵测,起兵造反怎么办?”
真是个好问题!
柳淳道:“陛下,短时间之内,诸王的精力应该都放在征服蛮夷,掌控地盘上面。让他们跨海攻击大明,只怕是不可能。至于若干年后,他们的后人会不会,这就不是臣能预料的。臣唯一知道的是,只要大明励精图治,国力越来越强盛,就没有理由输掉。”
朱棣深深吸口气,缓缓道:“若是输掉了,就是他们不争气,咎由自取,对吧?”
柳淳没有否认。
朱棣冷哼,“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罢了,朕心里有数了。”朱棣伸了个懒腰,纷纷扰扰好些日子,终于能等到收场的时候了。
他返回了宫中休息,柳淳也直接回了家中,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他们需要操心的了,因为有人更加着急!
朱元璋显灵,这个消息比什么速度都快,尽管朝廷严谨讨论传播怪力乱神,但是老朱的面子太大了,就算是想压也压不住。
更有人绘声绘色,在街头巷尾,酒楼茶馆讲述起来。
“诸位老少爷们,咱太祖爷那是真没的说,他老人家爱惜百姓,为了这大明江山,操碎了心。眼见的一帮不肖子孙,跑去太庙大闹,可把太祖爷气坏了。”
“尔等身为大明皇子,不想着光大基业,光想着占便宜,吃香的,喝辣的,有这样的道理吗?咱们太祖爷大骂诸子,把那几位藩王都吓坏了。”
“可要说这藩王当中,就没有好汉子吗?”
“有,还真有!那就是咱们小王爷,伊王殿下了。他是主动请旨,要去建藩天竺!天竺,你们知道不?就算唐和尚取经的地方,这是多远的路啊?伊王殿下不愧是先帝的儿子,真是这份的,了不起!”
说书先生抑扬顿挫说着,在雅间里有人扔出了一锭五十两的大元宝。
“说得好,多讲一点!”
朱高燧鄙夷地瞧了一眼小叔,你丫的有点出息行不,就这样还英雄好汉呢!屁!
“我问你,打算怎么办,有方略没有?要不要帮忙?”
伊王比朱高燧还小了很多,他满脸含笑,“我现在别的还没想好,但是我想讨一个人。”
朱高燧哼道:“要人可以,可你也要想清楚,不是谁都行的,至少我师父就不会跟着你出海。”
伊王慌忙摆手,借他俩胆子,也不敢让柳淳跟着啊,而且柳淳去了,那天竺还是他的吗?
“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把于彦昭进献的那个疯子给我?”
“啊!”朱高燧好像没听清楚,“你要那个东西干什么啊?你怕路上闷,要看耍猴解闷?”
“不不不!”
伊王连连摆手,他压低声音道:“我想任命他当国师!”
“国师?”
朱高燧翻白眼了,“你脑子坏了,那个玩意除了会折腾自己,就不会别的了,他能治理好国家?”
“当然不能了。”伊王理直气壮,“可我也没打算治理好天竺啊!我只要借着这些妖僧异人,能在天竺立足就行了,跟神仙沟通的事情归他们,我只管收税征粮就好。每年我能弄到一千万两,就给陛下五百万,能弄到两千万两,我就留一千五百万……怎么样,我的想法不错吧?”
朱高燧仔细瞧了瞧伊王,他真的要重新认识这位小叔了。
“你很无耻!不过我很喜欢!”
这俩货凑在了一起,完美诠释了一个词:狼狈为奸!
他们彼此交流心得,越谈越高兴,都生出了相见恨晚的感觉,怎么没有早点勾结在一起啊?要不然他们的事业一定会做得更大!
“你看这样行不,为了防止天竺人警觉,咱们先以通商的名义,敲开天竺列国的门户。然后再扶持一些妖僧,让他们蛊惑信徒,供咱们驱使,这样一来,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先站稳脚跟。”
朱高燧点头,“办法不错,可你有立刻弄到钱的办法吗?”
“这个……还真有!”伊王道:“我研究过了,天竺的人丁很多,你说能不能挑起天竺诸国的内斗,然后咱们趁机购买俘虏奴隶,送去东番岛和爪哇岛等地。我听说安南已经榨得差不多了,该换个更大的地方了。”
朱高燧实在是太高兴了,这位小叔绝对是人才!
“走,咱们这就去见我爹,趁着他高兴,多要点好处。”
叔侄俩屁颠屁颠,前往午门……结果刚过来,就发现自齐王以下,所有的藩王,都光着脊背,背着荆条,俯首跪在地上。
这是负荆请罪啊!
还挺懂事的!
瞧瞧,咱洪武大帝就算死了,依旧这么抢戏,什么叫明君圣主啊!
………………………………
第763章 朱家人不是废物
“诸位兄长,你们何必如此啊?”伊王惊呼,还要伸手搀扶,真是兄弟情深。可诸王此刻早就怒火中烧,哪里还愿意正眼瞧他,故此纷纷扭头,唯独蜀王,他努力挤出笑容,“二十五弟,兄长们一时糊涂,做了错事,此时我们已经幡然悔悟,还望二十五弟能帮忙告知皇兄,愚兄感激不尽。”
伊王暗暗点头,这些人当中,也就蜀王还算识时务。而且蜀王妃还是蓝玉的长女,就冲这一层的关系,蜀王就不会彻底完蛋。
送给顺水人情吧,没准以后能用得着。
伊王想到这里,连忙诚惶诚恐道:“都是自家弟兄,小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家伙说完,就迈着大步,进了皇宫。
他倒是不用跪求了,朱棣欣欣然,让他进来。
“二十五弟,朕听闻你的诚心感动了父皇,他老人家降下旨意,准许你出海建藩,可有此事?”
伊王连忙道:“确实如此,小弟至今惶恐不安。小弟何德何能,竟然能得到父皇青睐,小弟真是惶恐。父皇睿智英明,他老人家希望诸子能够向海外发展,建立藩国,有朝一日,要让大明疆域超过前朝,成就盛世皇明。”
朱棣眼圈泛红,十分激动。
“父皇之心,愚兄感同身受。我已经得到了消息,哈烈方面,有人已经从西北入寇天竺。如果没有人阻止,早晚天竺会落入蒙古人之手啊!”
伊王顿时大惊,“陛下,父皇驱赶北元,皇兄攻灭鞑靼……这都过去了这么多年,蒙古的残余势力,竟然还能兴风作浪,实在是令人震撼啊!”
伊王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在砰砰乱跳。
大明朝由于俘虏了不少北元重臣,对元朝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
元朝和蒙古帝国并不一样。
统一的蒙古帝国,只不过四任大汗而已,至于元朝皇帝,虽然以蒙古大汗自居,但是其他汗国根本不买元朝皇帝的账。
伊王突然觉得,让诸王海外建藩,其实就是元朝的策略。
这样一来的好处很显而易见。
有朝一日,就算大明灭亡了,其他国家存在,还能延续老朱家的统治,在投资领域,这叫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都上升到了投资领域,伊王是越来越觉得去海外建藩,实在是一项良策,从心里往外支持。
“皇兄,小弟为了能够建藩成功,还请皇兄恩准,小弟能总揽天竺贸易,并且准许小弟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以供开拓天竺之用……”
伊王滔滔不断,讲了好些要求。
朱棣多精明啊,这一套绝不是伊王能提出来的,在后面出主意的必定是老三朱高燧!
“行,债券可以发,不过要请皇家银行代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