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在明初的时候,可不是很广泛,或者说,不是那么神圣,尤其是关羽!
明初的时候,罗大大虽然已经写出了《三国演义》,并且有所流传,但是距离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还有很远。
尤其关键的是忠义无双的关二爷还没有封神。
有时候文学作品的魅力的确是让人惊叹的。伴随着《三国演义》的流传,关羽的地位不断提高,在明初的时候,关羽还不被官方承认,属于体制外的神仙。
等到明朝中后期,各地都有关帝庙出现,关二爷已经堂而皇之成为无所不管的关圣帝君,到处享受香火。
再往后,甚至出现了男学关云长,女学王宝钏的说法,关老爷彻彻底底深入人心,拥有了不可撼动的地位。
试想一下,若干年后,还会不会有神仙从里走出来,建庙享受香火?荒天帝,或者是斗帝?这就很难说了。
不过在明初的时候,看到了桃园三结义的木牌,还是让柳淳很意外的。
莫非也有另一位穿越者,而且这位还有点中二病,讲究江湖义气,想要弄一大帮兄弟,然后……颠覆大明朝?
柳淳发愁了,难道这是个双穿的故事?不对啊,双穿的难度那么大,那个傻乎乎的笨蛋码字工,没有那么大的脑洞啊,这么写会崩的!
柳淳再度仔细观察,挖空心思,半晌,他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你们去查查,哪里有关帝庙?”
听柳淳这么一问,锦衣卫都傻了,没听说有什么关帝啊,这是哪一路的神仙啊?
经过了半天的调查,还真有人把消息送来了。
“太傅,我们只听说蒲州同乡会祭祀过关羽,还说要给关羽建庙。”
听到这个消息,柳淳暗暗点头,果然没错,这不是什么双穿故事,关羽的老家在山西蒲州。别的地方关羽地位或许不高,但是他的老家,一定最先把关羽封神。
而且纵观明代,关羽地位是扶摇直上的,尤其是万历年间,更是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力压诸神,独霸华夏,连武圣的名头都给抢来了……
不会是晋商在背后推波助澜吧?
柳淳认真想了想,整个明朝,的确是晋商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他们都是山西老乡,晋商手里还有钱,有影响力。
建一座庙宇,围绕着寺庙,就可以吸引不少人,还能充当谈生意的场所,扩充人脉,完成交易,最最重要,还可以向庙宇捐款……一举多得啊!
柳淳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或许他已经抓到了关键所在。
“该去瞧瞧了。”
柳淳毫不迟疑,首先就来找老贼秃道衍。
“大师,陈瑛是你的属下,这事情你没有牵连吗?”
道衍呵呵一笑,“太傅来兴师问罪了?你想让老夫说什么?
“你跟陈瑛的关系,或者说……你见过这个没有?”
柳淳直接把三义令拿了出来,他仔细观察,想要寻找破绽,可道衍眉头紧皱,半点都不知道,老贼秃把三义令抓在了手里。
“这个令牌用的是槐树,不算珍贵的木料,但是雕工很细致,是出自名家之手,而且看起来还有些山西的风格。”
“哦!”柳淳好奇道:“大师能看得出是哪里的?”
道衍哈哈大笑,“柳淳,你不研究这些东西,自然就一无所知,这京城的木雕主要分成东西两派,前些年,山东客商多到北平,流行山东的风格,后来北平商贸越发繁荣,山西那边来的就更多了,而且他们还有钱,故此京城西派木雕十分流行。”
道衍指着背面的雕像,“你瞧瞧,这些桃树,桃花,开的多逼真啊,还有人物,关羽的二尺长须随风飘洒,连丹凤眼都能看得出来……难得啊,这要是用紫檀木,绝对是精品啊!”
柳淳哼了一声,“用紫檀就不是内味儿了——道衍大师,你真的没有见过?”
道衍摇头,“柳太傅,你这个东西多半是从陈瑛手里来的吧?”
柳淳思忖片刻,并没有否认。
道衍又道:“你觉得他结党营私,这个东西是他们的信物?”
“谁知道呢?我也是怀疑而已。来见大师,一来想看看你是不是无辜,这二来,就是想听听大师的看法。”
道衍忍不住大笑,“柳淳啊,你是不把老夫往好地方想,我这颗忠心,其实还在你之上!你想天下万民,可要远多于陛下!”
“陛下就是天下,就是万民!”柳淳毫不客气反唇相讥。
道衍摇了摇头,“你这是强词夺理,不过今天老夫也没心思跟你辩论,老夫只说陈瑛此人野心勃勃,而且不计一切代价,阴险狠毒。他没有朋友的,就算他是三义会的人,也很难爬到高位。老夫甚至怀疑,他跟三义会只是相互利用而已。对了,就像那个郁新跟明教一样。”
道衍抓着胡须,若有所思,“这个三义会老夫从来没有听说过,可是从陈瑛这里推断,三义会应该远远在明教之上。柳淳,你遇到对手了。”
当然是遇上对手了。
哪用得着老贼秃来说,如果这个三义会背后就是晋商,那可就有麻烦了。
柳淳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历史走向,至少在商业这块,柳淳很早就弄出了股份制,然后在南京搞出了股票,还建立了银行,甚至出版了《国富论》,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指导。
以晋商的英明,快速做大,形成一股强悍的力量,半点都不让人意外。
一个商人,一个酷吏,一个三义会……柳淳点了点头,他在这个案子上,还真是收获巨大啊!
“大师,这个案子我要继续追下去,我想有些人或许会接触到你,还望大师能够做出决断。”
道衍眯缝着老眼,含笑点头,“柳淳,老夫这把年纪了,无论如何,也不会晚节不保的!”
……
从道衍府里出来,柳淳微微叹气,老贼秃最后一句话,说得很好,他不想晚节不保,可偏偏就有人,没把晚节当回事!
“去赵家吧!”
柳淳来到了赵勉的府邸,老朋友相见,赵勉一身布衣,手里捧着书卷,面前摆着茶。
“太傅,你来了。”他的声音很平淡,如同白水。
柳淳点了点头,“赵大人,你是刘三吾的女婿啊!”
一句话,赵勉放下了书本,满脸苦笑。
“我对不起岳父大人的教诲,更对不起太傅多年的提携帮助,下官惭愧!”
柳淳摇头,“你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你不是刚刚收了一万两吗?换身绸缎,喝点好茶足够了,毕竟往后你就喝不到了!”
赵勉笑容更加凄苦,“太傅,下官穿什么都一样,我犯了大错,还请太傅降罪吧!”
“我可没有权力给一位从一品大员定罪……赵勉,你把赃款交出来,本官会酌情上奏的。”
赵勉摇了摇头,“太傅,这个赃款已经没了。”
“没了?你花得还挺快的!”
赵勉咧嘴苦笑,“我没有办法,钱已经没了,太傅只管抓了下官,去锦衣卫定罪吧!”
柳淳咬了咬牙,他恶狠狠盯着赵勉!
啪!
柳淳猛地一拍桌子,“赵勉,你太让我失望了!看在刘三吾老先生的面子上,我对你百般信任,锦衣卫也从来不把你当成主要的监督对象!你就是这么对待我的信任吗?”柳淳终于怒了。
他酝酿了好几天才来见赵勉,就是怕控制不住情绪。
可到底还是红眼睛了。
赵勉撩起袍子,跪在了地上,“太傅,下官无言以对,也不敢言对,请太傅把下官带走吧!”
啪!
柳淳将三义令扔在了赵勉的面前。
“说吧,你跟三义会什么关系?”
“三义会?”赵勉大惊,“下官不知啊!”
“那你去乔家掺和丧礼干什么?”柳淳也咆哮起来了。
“我,我,我不去,下面人没法拿钱!”赵勉红着脸道。
顶点
………………………………
第773章 官不如商
“赵勉,你对这个三义会,真的半点也不清楚?”
“不清楚,连听都没听说过!”
赵勉连连摆手,他红着老脸,十分尴尬,“下官不知道这个乔家背后还牵着事情,下官该死!”
柳淳冷冷道:“我相信你的话,可就算不知道三义会,你,还有你手下的官吏,跑去参加一个商人的葬礼,搅合进他们的遗产之争,应该吗?还有没有大臣的体统?”
面对柳淳的质问,赵勉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放在洪武朝,这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可是到了现在,赵勉也无可奈何。
“太傅,狡辩的话我就不说了,但是我想讲一件事。”
“什么事?”
“百官必须增加俸禄!而且要多多增加!”赵勉长叹一口气,“大家伙没有别的,实在是太穷了!”
……
官吏们真的很穷吗?
“太傅,我给你算一笔账……我得了个太子太保衔,是从一品大员每月俸禄72石,这京城比我还高的,只有太傅了。”
柳淳绷着脸,同样在算账,他的月俸是87石,如果是在乡下,这些粮食够全家吃两年不止,可是放在京城,那就捉襟见肘,少得可怜了。
首先柳家上上下下,加上仆人丫鬟,不算月钱,光是粮食,就要20石以上,另外柳家还有十几匹牲口,草料比人吃的还多。
靠着俸禄,柳家早就和西北风了。
现在柳淳有几大项收入,第一,是徐妙锦的经营,第二呢,是柳淳的版权,第三,则是一些专利授权……当然了,作为柳淳的好学生,于谦也经常孝敬师父。不管是哪一条来钱路子,最少的一种,也足够柳家挥霍了。
毕竟柳淳没什么参考价值,就把他抛在一边。
就拿内阁大学士来说,如果没有加衔,仅仅是正五品而已。
月俸多少呢?
16石!
一家三口,加上一个仆人,一个马夫,五个人,吃饭就要5石,养一匹马,至少要两石草料起步,零碎花费,怎么也要三石左右。这还没算租房。
京城房价可不便宜,如果是外地做官,通常要拿出一半的钱来租房。
事实上,大多数京官,尤其是七品以下的小官,根本请不起仆人,也养不起马车,更遑论轿子了。
所有有人就靠着步行,美其名曰安步当车。
问题是有人住的太远了,害怕赶不上,那怎么办呢?
很简单,俩字:拼车!
这或许是共享经济的滥觞。
两三个官吏养一架马车,赶上早朝,大家同进同退,也算是别有滋味,苦中作乐。
赵勉叹口气,“太傅,你之前推行过一个办法,就是让百官的俸禄随市场行情计算……避免了粮价波动,影响大家伙的收入。这的确是良政,大家伙也都觉得很不错。只是毕竟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啊!”
柳淳思量着赵勉的话,“那你觉得要增加到多少合适?”
赵勉苦笑,“太傅,我认为至少要增加三倍,而且越是低级的官吏,就越要增加……至少要让他们过得体面一点。朝廷这么多事情,真正承受压力的是那些六品,七品的小官,他们稍微疏忽,就会出大事。而且重臣有错,还有无数眼睛盯着,可那些小吏呢?纵然发现,只怕也晚了。”
顿了顿,赵勉又道:“就拿这次事情来说,我只听说有个富商死了,想要请一些人来吊唁,为了死者撑场面。我本来是不想去的,可下面人一再提起,重臣去了,能拿五千,一万两,就算七品官员,也有一百两银子好拿……这一百两可是比好多人一年的俸禄还多啊!”
“许多官员私下里都借了钱,这事情太傅也清楚。一百两足够他们还清债务,剩下的钱,还能添置些笔墨纸砚,或者给自己和孩子换身衣服。太傅,英雄气短啊!你让他们怎么办才好?清高不能当饭吃,尤其是这么多人呢,不让他们拿钱,这帮人随便耍点手段,弄点纰漏,朝廷的损失就不止这点钱。”
“我,我执掌兵部,下面都是狼虫虎豹,没有省油的灯啊!”
……
赵勉说了很多,柳淳听得清清楚楚,他也知道这些。
“赵勉,你们去吊唁商人,这事情不能轻易掀过去,有多少理由都不能替你们脱罪。而三义会居心叵测,鬼影绰绰,需要彻查到底,你没搅合进去最好。再有俸禄的问题,我会立刻跟陛下商议,拿出一套方案来。”
赵勉听柳淳说完,释然一笑。
“太傅,我知道陛下对官吏多有成见。不愿意给百官增加俸禄,太傅也很难。赵勉年纪也大了,留在兵部的位置上,尸位素餐而已。若是用赵勉的乌纱帽,换来这一项改革,赵勉百死不悔!”
说完,赵勉深深一躬,以头点地。
柳淳深深吸口气,用力颔首。
从赵府出来,柳淳已经对这次的事情有了很明白的看法了。
商人用手里的钱,来掌控官吏,如果不加以阻止,很有可能,这些朝臣就会成为商人的代言人,替他们保驾护航,助纣为虐!
“柳淳……你讲这些看似有道理,其实呢,也未必说得通,百官俸禄是不高,但若只是吃喝,足够用了,至少他们比百姓过得舒坦多了,至少大部分的百姓都是如此。既然朕是万民的君父,凭什么偏爱官吏,凭什么给他们远超别人的礼遇呢?”
柳淳咧嘴苦笑,”陛下,只能说他们手里握着权力……而且这些人能通过科举,能进入官场,本身就比一般人要出色,应该多拿一些……当然了,臣不敢跟陛下论理,这事情也不是用道德能解释得通的。臣只想说,如果陛下愿意,或许可以想一些办法,让朝廷减少开支,甚至把钱赚回来。”
听到赚钱,朱棣的心情稍微好了点。
“你让朕给他们增加俸禄,还说能赚钱,不会是有什么歪门邪道吧?”
“没有,绝对没有。”柳淳摆手道:“陛下,臣没有任何隐瞒……臣觉得不能仅仅增加俸禄。”
“那你还要给他们房产不成?”朱棣揶揄道。
柳淳轻笑,“陛下睿智,竟然一下子猜中了臣的打算!”
“胡说八道!”朱棣恶狠狠道:“柳淳,按照你的办法,朕怎么可能赚钱?你根本是胡说八道!”
“陛下稍安勿躁,请听臣说完了。”柳淳笑道:“臣听了很多次,官吏们最苦恼的是在京租房,房租会占用许多收入,造成百官生活困顿。臣建议由朝廷出面,统一规划住宅区,给官吏们建造住处。不光是京师,还有其他省城,边军驻防的要地,都要建造房舍。”
“官吏们集中居住在一起,这一块的环境必然会大幅度提升,配套设施也会上去,周围的地价也跟着上涨……臣还有个提议,就是最近朝廷不断兴学,地方上也在筹建一些大学,陛下是不是能把交通大学一类的学校,迁到一些小城镇?”
“等等!”
朱棣拦住了柳淳,这货跳得太快了,需要仔细理一理。
“你的意思是要替百官建造房舍,给他们提供住房?”
“其实还有教育和医疗。”柳淳道:“我是觉得要准备一些学校,专门提供给官员子弟,让他们能得到相对优质的教育。”
朱棣哼道:“柳淳,你这么办,是不是打算收买官吏的心啊?你觉得对普通百姓公平吗?”
柳淳无奈摇头,“臣也知道不公平,可现在商贾已经下手了,如果陛下不愿意解除官吏的后顾之忧,自然有人让官员吃香的喝辣的。到了那时候,纵然陛下贵为天子,可也难保下面的臣子不会有别的心思,毕竟吃谁的饭,替谁说话啊!”
朱棣懊恼气愤,又深深无奈,其实关于官吏待遇的争论,已经有过很多次了,朱棣向来很反对,看事到如今,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这帮该死的商人,简直是苍蝇,见到了缝儿就扑上来,没有缝儿他们也要叮,朕不会放过他们的!“
朱棣切齿咬牙之后,又道:“给百官准备房舍的事情,你就负责吧。”
柳淳可没敢接着,“陛下,臣提的建议,再让臣主持,这就不合适了,臣推荐一个人,或许可以。”
朱棣暗暗一笑,你小子果然狡诈,竟然没有上钩。朕还想着让你操持,然后敲诈一笔呢!没想到你竟然推了出去。
朱棣也不好太过刻意,毕竟柳淳太狡诈了,万一让他知道自己的打算就不好了。
很显然,朱棣不光心黑,而且还属老狐狸的。
“你打算让谁负责?”
“当然是太子殿下了!柳淳毫不迟疑道:“还有人比太子更合适吗?”
朱棣认真思索了半晌,朱高炽在他的培养之下,的确有了些圣君明主的样子,但是大胖儿子究竟有多大的本事,朱棣还不清楚。
这次没准是个不错的考验,“嗯,就按你说的办法做吧。不过朕要给他提个要求。”
柳淳感到了不妙,开始替徒弟担心起来,“陛下,您有什么要求?”
“很简单,就是朕没有钱给他!”朱棣道“他有本事就去自己弄钱,或者你这个当师父的出钱也行。”
柳淳笑了,“陛下,若真是如此,臣可要替那些商人默哀了!”
:。:
………………………………
第774章 沉溺抄家,快乐无边
“请恕弟子愚钝,不明白师父的用意。”
朱高炽沉着一张圆而胖的大脸,迟疑地看着柳淳。
“师父自从多年前就主张变法,要求均田,铲平世家大族,废除士绅特权……为何到了现在,师父反而,反而……”朱高炽想找个不那么敏感的词儿,免得落了师父的面子。
柳淳反而笑道:“反而开倒车,又重新给予官吏特权,是自打嘴巴,是老糊涂了,是不是?”
“这是你说的,弟子可不敢!”朱高炽嘟着嘴道。
柳淳哈哈大笑,“殿下,百官待遇需要提升,这一点你不否认吧?”
“这个当然不否认,可,可弟子觉得增加俸禄就好,又何必……”
柳淳摇头,“殿下,增加俸禄总要有个标准吧,是增加三倍,还是五倍?或者是十倍?”
“这个……要足够他们过体面的日子就行了。”
柳淳摇头,“人心不足蛇吞象,多少钱都是不够的。更何况朝廷增加俸禄,必定是给全部官员增加,而商人往往只要收买一两个就够了,殿下知道其中的差别吗?”
朱高炽突然深吸口气,打脸上的肉开始颤抖起来。
他隐约有了一丝明悟,“师父,能不能说的细致点,是不是靠着增加俸禄没用?”
“不能说没用,只是说依旧会有很多贪官污吏,不满足这点俸禄,毕竟商人能给他们的,远超朝廷能给的。”
朱高炽气得咬牙,“这些商人实在是可恶,挖空心思,腐蚀官吏,为非作歹,真应该,真……”大胖子说不下去了,貌似再说下去,就要恢复原来的情况了,士农工商,把商人排在最后一位,不准这个,不准那个,连丝绸都不能穿……貌似这样问题更大啊!
“左右不是,师父,这事情实在是太难了。”
柳淳颔首,“难就难在这里,我想来想去,觉得朝廷应该给官吏一些商人给不了的东西。”
“比如说?”
“专门的房产,配属一些高明的医生,优质的学校,我甚至觉得,要给一些致仕老臣安排一些活动,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柳淳顿了顿,“我这么做,是想把官和商最大限度分开……我没指望官商彻底不来往,那样是不行的。我是希望,官商可以分离,官吏能够得到一些靠着钱拿不到的东西……总而言之,就是增加商人收买官吏的成本,当成本到达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无法收买的情况。”
作为柳淳的嫡传弟子,朱高炽的悟性还是很高的,他努力思索着,渐渐开始理解师父的用意了。
官员代表权力,商人呢,代表财力。
这一对冤家从诞生之初,就纠缠不清,彼此合作,又相互制约。
以往历朝历代,官吏都牢牢压制商人,或者说所有商人都是士绅集团的附庸……这样一来肯定不利于商人发挥才智,创造财富。
所以才有了变法。
可是随着士绅集团瓦解,商人就窜了起来,他们开始用手里的财力,去俘虏官吏,获取权力。
如果说士绅操控商人是悲剧,那商人左右官吏,就是超级大悲剧了!
官员主导,那是在当官之余,捞一点钱财,而商人主导,则是把整个国家机器都变成谋财的工具,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权力和财力,需要的是平衡,而不是一方彻底压倒另一方。”朱高炽眼睛发光,他终于想通了师父的用意。
平衡!
这两个字是帝王术的核心,文武之间要平衡,官吏和内廷要平衡,文官之间要相互牵制平衡……只不过这些平衡都太小儿科了,柳淳是希望将平衡术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在整个社会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