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千?三百?”

    “就三个!”柳淳干脆道:“据我所知,还欢蹦乱跳的貔貅卫,除了我和你之外,就剩下一个张定边了。”

    “啊!”

    朱高燧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本以为发达了,捡了大便宜,可哪里想到,堂堂貔貅卫,算上自己才三个人,这不是开玩笑吗?

    “自从先帝立国到现在,都四十多年了,当初的貔貅卫,最年轻的也有六七十岁,几乎全都死光了,只有张定边那个老妖精,活蹦乱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个雷,把他收走了。”

    朱高燧的心情像是坐过山车似的,上去了,又下来了。

    “师父,也就是说,我只能号令张定边呗?”

    “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反正我是管不了那个老货。”

    朱高燧直接喷血了。

    师父啊,咱玩笑不是这么开的,您老人家拿张定边都没招,他能听我的吗?这不是玩笑一样!

    敢情我是白得了一块玉貔貅,半点用处都没有啊!

    或许也不准确,这块玉还不错,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朱高燧还犯傻呢!

    一旁的朱高煦眼睛红了,“三弟,你傻了?这是师父对你的信任啊!”

    一句话,朱高燧如遭雷击,他终于清醒过来。

    貔貅卫已经成为过去了,那些老人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最后帮了朱棣一把,替他传递情报,刺探军情,等朱棣登基之后,他们不是去世,就是不问世事。

    如今貔貅卫已经彻底成为了历史。

    也正因为如此,柳淳才能把玉貔貅传给朱高燧。

    有人要问了,是不是玉貔貅就没什么价值了,成了废物一个。

    答案显然不是,因为此时的玉貔貅,更代表柳淳,代表他积累了多年的人脉实力,以及数之不尽的力量,他把这些都交给了朱高燧!

    此刻的朱小三,俨然吸收了二百年功力的猪脚,瞬间开挂了。

    “弟子拜谢师父厚恩,弟子绝不辜负师父信任。”

    朱高燧跪在地上,发自肺腑磕头,咚咚作响。

    而后,他猛地站起身,抹了下眼角的泪,“师父,弟子告辞了!”

    朱高煦盯着三弟的背影,突然有种小弟终于长大的感触,只是他还不放心,觉得有必要跟着南下,火药厂的事情是他的责任,他就要负责到底,咱老朱家的汉子,可不能怂了……

    “师父,弟子也准备……”

    还没等朱高煦说完,太子朱高炽就急匆匆赶来,他的神色惊慌,见了朱高煦,就急忙道:“二弟,我刚刚接到了消息,有应天御史弹劾,说你的火药厂爆炸,致使数十人丧命,受伤者不计其数,要求朝廷追查你的罪过。”

    朱高炽说完,发现二弟低垂着头,沉默不语,他吃惊不小,“二弟,这事情真的和你有关?”

    朱高煦默默点头,朱高炽大惊失色,这下子可坏了。

    “二弟,你不知道,这些年朝中就对父皇的国策颇有微词,你还记得当初不?为了东番岛和安南的土地,很多人都出来争抢。父皇没办法,才分割竞拍,租给了商人。这几年商贾实力越来越大,他们不满足跟着皇家后面喝汤,他们也想要吃一口肥的。”

    “二弟,现在就有人提议,说朝廷不该管得太多,应该把一些生意交给商人,为此他们还提出了一个策略,叫殖产兴业。”

    朱高煦不解,“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朝廷如今扶持起了许多行业,比如银行,海运,制糖,粮食,钢铁,火药,造船……这些产业已经出具规模,为了更好的运营,应该交给私人管理,不然官吏随意插手,弄成了衙门,就会百弊丛生。”

    “放屁!”

    朱高煦怒喝道:“就算百弊丛生又如何?那也是朝廷的!有了毛病,慢慢改进调整……交给私人算什么?他们就能经营好?他们就没有弊端?这些年垮掉的豪商还少吗?”

    朱高煦连续质问,弄得朱高炽也没有办法回答。

    “二弟,我也知道你生气,可现在的朝局如此,也管不住他们的嘴巴。不过我相信有父皇,有师父在,是不会让这些人得逞的。”

    柳淳一直没有说话,代表资本的力量,已经开始宣战了,这一战究竟会打到什么程度,柳淳也不清楚,他唯一清楚的是决不能让大明变成商人和资本主导的天下,真要是到了那一步,他的变法就失败了。

    接下来,要面对的情况绝对比以往复杂多了,但愿自己这边别丢人!更别出现叛徒,柳淳可不想挥泪斩马谡。

    整个大明还在一片祥和之中,可是空气之中,却多了一丝紧张。

    朱高燧赶到了应天,就嗅到了这种味道。

    他要去原来的赵王府,正好经过应天刑部,此刻刑部的外面,竟然堵了一大群人,在中间,是几十名苦主,他们穿着孝服,举着白幡,捧着状纸,哭声一片,请求朝廷给死者做主。

    在人群的外面,居然是一大群记者,他们的数量似乎比苦主还多。

    这帮人奋笔疾书,记录着眼前的情况。

    有人还一边写,一边大声疾呼。

    “无缘无故,横祸临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在回家的路上,还要去接自己的孩子,就被突如其来的爆炸,夺走了生命!而办工厂的人,竟然是大明的皇子!如此草菅人命,残害生灵,朝廷竟然不愿意处置,这是什么道理?还有王法吗?”

    “我们只有用自己手里的笔,唤醒人们心中的良知,为了死者讨回公道!”

    “对,讨回公道!讨回公道!”

    众人一起呼喊,当真有一股骇人的气势。

    朱高燧只看了一眼,就咬了咬牙,赶快返回了王府。

    他刚刚进府,就有人前来求见。

    “下官雒佥,拜见赵王殿下。”

    朱高燧笑了笑,“雒尚书,自从茹瑺茹大人,杨士奇大学士北上,这应天的政务就压在了你的肩头,如今应天纷乱,你可辛苦了。”

    雒佥忙道:“殿下客气了,老臣为国尽忠,哪有什么辛苦的!只是应天的纷乱,老臣进退维谷,十分为难。”

    “有什么为难的?”朱高燧笑着问道。

    雒佥忙道:“殿下,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应天火药厂爆炸,追究起来,汉王殿下难辞其咎,可汉王又是陛下爱子,太傅得意门生,老臣也是为难,唯有尽力纾解,还请赵王见谅。”

    朱高燧突然笑了,“雒大人,你说的可真有趣!你说尽力纾解,那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在闹腾?以我之见,他们实在是煽风点火,要把脏水泼到我二哥的头上!”

    雒佥吓得魂飞魄散,这话怎么说的?

    传言不是汉王和赵王不和吗?

    他怎么会帮着汉王说话呢?

    这不对劲儿啊!

    雒佥迟愣片刻,急忙道:“殿下,此事确乎民怨沸腾,臣,臣也是无能为力……”

    “既然无能为力,也就不劳烦你了!”

    朱高燧淡淡道:“传本王的口谕,把刑部外面闹腾的那些记者悉数都给抓了,一个别放过!”

    雒佥猛地抬头,怒视着朱高燧,你一个小小的王爷,也敢指挥各部衙门,直接抓人?

    “殿下,老臣劝你收回成命!”雒佥重重道。

    朱高燧哑然大笑,“雒尚书,你是觉得我调动不了人马对吧?那就等着瞧吧!”

    (本章完)


………………………………

第793章 别放走一个!

    雒佥从赵王府回来,正好有一个灰袍老者在等他。

    “雒大人,实在是辛苦您老了。”

    雒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用鼻子微微哼了一声。

    “辛苦谈不上,只是受气罢了……你们的主子究竟知不知道情形?”

    灰袍老者忙道:“雒大人,您这是什么话?我家主人可是手眼通天的人物,还能有什么不清楚的。”

    “是吗?”

    雒佥不屑道:“我看他连朱高燧都没有看清楚!”

    灰袍老者大惊,“雒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还能什么意思!我见面之后,提到责任是汉王的,哪知道他根本不听,反而说是诬陷汉王,他要提兄长找回面子呢!”

    灰袍老者略微迟疑,他的确吓了一跳,可转念一想,又忍不住笑了,“雒大人,赵王殿下心思机敏,他怎么会立刻说出心中所想呢?”

    雒佥迟愣道:“你的意思是赵王在演戏了?”

    “难道雒大人相信皇家还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吗?”

    这话可把雒佥问住了,他也不信啊!要知道朱棣就是起兵夺下了龙椅,没道理他的儿子会是老实人啊!

    赵王要是能扳倒汉王,或许就能收割武将的支持,再加上他背后的商贾之力,谋取储君之位,也会多几分把握的。

    更何况这次火药厂出事,赵王就屁颠屁颠来了,他怎么会甘心情愿,替兄长擦屁股……完全没有道理的。

    “那你家主人是什么意思呢?”

    “雒大人,主人的意思是把事情闹大,闹得越大越好,闹到了赵王也收拾不了,到时候他就会把火烧向汉王,只要拿下了汉王,能得到的好处,就不用小人多说了吧?”

    雒佥哼了一声,是不用说了,但是风险也的确惊人。

    朱高煦掌控着皇家科学研究会,下面有火药厂,还有蒸汽机厂,接下来会向铁路和争气动力船只发展……一旦让他弄成了,现在各地的商行,车马行,海上的船队,一夜之间,都成了落伍的玩意。

    太多太多的商人利益会受到冲击。

    虽然变法时间不算太长,但是人们也感觉到了经济竞争的残酷。市场经济,赢者通吃。

    皇家的领先优势越来越大,传统商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不能扳倒朱高煦,他们就只能喝点汤汤水水,还要看皇家的脸色,简直岂有此理!

    “雒大人,我们这边也有不少跟赵王殿下很要好的商贾,请他们去劝说赵王,咱们一明一暗,一起动手,逼着赵王堵在前面,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雒佥跟着灰袍老者商议了大半夜,才各自散去。

    独坐在油灯下面,雒佥满脸苦笑,他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跟这帮掉进钱眼里的东西,搅合在一起。

    说到底他们也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

    就让这帮人冲在前面,看看他们能用出多少手段来……

    这是一群各有盘算的人,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确很强大,当天子迁都之后,他们就越发膨胀,开始为所欲为了。

    朱高燧回到府邸的第二天,还没从床上爬起来,外面就吵嚷起来。

    “不好了,殿下,有人把王府给包围了!”

    朱高燧奔波了一路,好容易睡了一会儿,竟然有人来扰了他的好梦,不知道人家有起床气吗?

    “都是干什么的?谁给他们的胆子?”

    “是,是一群爆炸案的苦主,另外还有不少记者,他们打着旗号,说是请求赵王殿下,给一个公道。”

    朱高燧深深吸口气,脸更臭了。

    “公道,什么公道?他们早就打定了主意,本王还怎么给他们公道?”

    朱高燧还真没说错,不管是苦主,还是记者,都把矛头对准了朱高煦。

    他们在外面闹腾,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更是多达千人,把王府包围了水泄不通。

    “赵王殿下,我们请求面见殿下!”

    “我们有冤屈要诉,殿下给我们做主啊!"

    “没错,汉王残杀百姓,草菅人命,只有赵王能替我们伸冤了。”

    “殿下,那么多死者都在天上等着呢,给他们一个公道吧!”

    ……

    这帮人不停呐喊,过了好一会儿,他们又来了新的花招,很快,有人抬着担架过来了。

    在担架上,放着一个个被烧伤的百姓。

    这里面有男人,有女人,还有孩子。

    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不停痛哭,他的眼睛被纱布包着,眼睛看不到了光明。

    “我要眼睛,我要看父母,我要照顾妹妹,我还要上学……”

    孩子一声一声的哭喊,撼动人心,围观的百姓,忍不住流下了泪水。一个中年的记者,更是登高疾呼。

    “殿下,赵王殿下,你就在府中。你出来看看!汉王是你的兄长,可你也不能一味包庇遮掩,看看这些伤者,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朱高燧站在二门,凝视着前方,外面的声音不断传入了耳中。

    二哥啊二哥,没想到吧,你惹了大麻烦了。

    朱高燧迈步要往外面走,护卫急忙拦住。

    “赵王殿下,外面群情激愤,难保不会伤到王爷,还是赶快请应天府派人吧!”

    朱高燧哑然轻笑,“应天府?你觉得有雒佥在,他们会派人来吗?就算派人,也不过是一些老弱病残罢了。”

    仿佛是为了验证朱高燧的话,果然王府大门响起,有一队衙役急匆匆赶来,领头的是个老者,后面也多是歪瓜裂枣,他们气喘吁吁,将人群和王府隔开。

    “诸位乡亲,不要冒犯了王爷啊,赶快退了吧!”这些衙役鞠躬哀求,请这些人退下去。

    可是他们越劝,对面的气势就越高。

    “要么给我们公道,要么就杀死我们算了!”

    “对!有炸药厂在,我们说不定什么时候,也会变成死鬼……与其死得不明不白,不如就干干脆脆死了!”

    “不退,绝对不退!”

    朱高燧气得咬牙切齿,这叫保护王府吗?有这些废物在,外面的人气焰只会更嚣张!

    “给雒佥送信,就说让应天衙门派兵,驱逐刁民,若是……若是他不愿意动手,本王就不客气了!”

    家丁点头,正门出不去,连后门都走不了,只能从旁边的墙翻出去。

    可是足足过了一个时辰,都没有动静。

    朱高燧咬了咬牙,不是他要闹事,是这帮东西欺人太甚!

    他情不自禁握紧了手里的玉貔貅。

    不得不说,还是师父看得明白,要不是他老人家把玉貔貅给了自己,还真不知道要怎么收场?

    不过既然玉貔貅在手,那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我可要大开杀戒了!

    朱高燧切齿咬牙,召集了几十名王府家丁,将门户洞开。

    朱高燧迈着大步,立在门口,傲视着所有人群。

    那些衙役见有人出来,吓得连忙退到两旁,去驱赶那些叫嚣的人群,只不过明眼人都知道,他们根本是保护对方,免得被王府的人伤到。

    朱高燧睥睨众人,朗声大笑,“你们好大的狗胆,竟然敢包围王府,谁给你们的胆子?”

    迟疑了片刻,突然有人站出来,还是那个中年记者,他挺起胸膛,怒道:“是太祖高皇帝!有人残害百姓,不把老百姓当人,我们当然要来伸张正义,主持公道!”

    “主持公道?”朱高燧仿佛听到了最好玩的笑话。

    “你们还配跟本王谈公道?你们自己公道吗?记住了……这一次是火药仓库爆炸,并非火药厂爆炸……而且根据我的消息,这些爆炸的火药,也不是出自汉王的工厂,你们连最基本的事实都敢混淆,还跑出来谈公道,惭愧不?”

    “啊!”

    人群不由得一阵慌乱,不是汉王的火药厂,怎么会呢?

    “赵王殿下,为了替汉王遮掩,你公然撒谎,你也太过分了吧?”

    “对,你怎么把老百姓当成傻子?我们不信!”

    面对这些人的叫嚣,朱高燧冷哼了一声,“当初研究出苦味酸的时候,我兄长出于传播科学的考虑,主动吸收了一些民间商人,授权生产苦味酸,并且邀请有识之士,研究新式火药……兄长一片推广科学之心,全都是为了造福苍生百姓,却有人利用他的好心,反过来陷害兄长,未免用心也太险恶了吧?”

    外面这些人被朱高燧的话吓得不轻,真的是这样的?汉王是冤枉的?大家都错怪了汉王?

    “不,不是的!”

    那个领头的记者拧眉瞪眼,扬天大笑,“好啊,堂堂赵王殿下,居然当众撒谎,欺骗百姓!真是让人科发一笑!明明就是汉王的错,竟然轻飘飘推走了,这大明朝还有公道可言吗?没有了,再也没有了!”

    朱高燧咬了咬牙,他在赶来的这段时间里,不断有新的消息传来,此刻朱高燧已经弄清了不少事情。

    敢冤枉我二哥,今天就让你们付出代价!

    “来人,把他们拿下!”

    在场的衙役一听,都忍不住暗笑,王府护卫几十个,还没有我们衙役多呢,想抓人啊!做梦去吧!

    他们立在这些人之前,充当人墙,想要保护记者……可就在这时候,一阵马蹄声响起,三千骑兵,旋风一样赶来,在赵王府外面增加了一层更大的包围圈。

    “末将李宪,恭候赵王调遣!”

    “抓,全都抓起来,别放走一个!”朱高燧恶狠狠道。

    顶点


………………………………

第794章 替二哥伸冤

    “来得好,把他们都给本王拿下!”

    李宪一跃而起,喜得拍巴掌,“小爷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平素里没少骂我爹,现在终于要落到我的手里了,上!”

    李宪一声令下,所有骑兵分工高效,将这些人切开,然后逐个拿下,有的想跑,这些骑兵就会拿出套马杆,娴熟轻松地套住,连马都跑不掉,更何况是一群人啊!

    转眼之间,上千人,悉数被抓。

    当然了,其中有很多无辜的人,他们只是来看热闹,却被抓起来,身上还有了伤,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吃瓜是要付出代价的。

    等把所有人拿下,李宪才笑呵呵过来,“师兄,小弟表现还行吧?”

    朱高燧恶狠狠瞪了他一眼,“叫什么师兄,叫表舅!”

    李宪把脑袋一晃,才不上当呢!

    “姑姑是你二师娘,想占我便宜,没门!要不是看在小姑夫的份上,我会听你的号令,做梦去吧!”

    朱高燧气得压根痒痒,却也无可奈何。

    这个李宪是谁啊?

    他就是李景隆的儿子,世袭罔替的曹国公李宪!

    李宪的爷爷是岐阳王李文忠,而朱高燧是朱元璋的皇孙,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所以朱高燧是比李宪高一辈的。

    可李宪绝不肯吃亏,毕竟从李无瑕那里论,他就是朱高燧的师弟。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师兄,你在应天能依靠的人不多,只有小弟一个!所以啊,你最好还是客气点!”

    朱高燧气得瞪他,“我可告诉你,小兔崽子,最好拿出真本事,别给你爹一样,不然咱们都要完蛋!”

    李宪恶狠狠瞪着朱高燧,我爹怎么了?我爹可是大明的战神,威震海外,我们李家可是整个大明第一家一门双公,比起你这个皇子,靠谱儿多了!

    朱高燧心里冷笑,你们李家怎么回事,老子还不知道?

    要是没有师父庇护,李家早就完蛋了,至于李景隆能在海外逞凶,那也会海外的那帮货太菜了而已。

    不过李宪能突然赶来,而且还带了三千骑兵,着实让朱高燧吓了一跳。

    “你小子怎么办到的?”

    李宪呵呵两声,“你这里是什么地方?”

    “废话,当然是赵王府了!”

    “那赵王府隔壁呢?"

    朱高燧一拍脑门,顿时明白了,隔壁不远处就是五军都督府,在五军都督府的对面,就是锦衣卫衙门。

    朱棣迁都之后,这些大衙门都还空着,但却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李宪凭着父亲的关系,加上柳淳的准许,自然能在两处集结人马,赵王府这边有需要,立刻前来,没有半点迟疑!

    “你小子现在是什么官?”

    “操江提督,领应天上、下江防事,怎么样,官不小吧?”李宪傲然道。

    朱高燧哼了一声,心说可不是不小,你也不嫌臊得慌,还操江提督,胆子真够大的,什么官职都敢接,等有功夫还是改成江防总兵算了,不然太有伤风化了。

    “我问你,刚刚说这帮东西可恶,早就想对付他们了,那是怎么回事?”

    问到了这里,李宪顿时小脸铁青,怒火中烧。

    “还能怎么样?这帮人除了会捏造诽谤,无中生有,就没有别的本事了。”

    过去的时候,李宪还经常看一些报纸,他觉得这玩意挺好,能帮助了解最新的消息,里面的文章啊,诗词啊,评论啊,都挺有见地的。

    甚至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搜集一批报纸,给李景隆送去。

    但是渐渐的,李宪就受不了了。

    应天的报纸越来越多,为了生存,这些报纸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什么都敢写,歪曲事实,胡编乱造,有的没的,为了博眼球,什么事情都干出来了。

    李景隆在海外殖民,辛苦折腾,竟然被报纸冠以“屠夫”之名,还说早晚李景隆会死在海上,落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李宪滔滔不断,向朱高燧诉苦,讲着这些报纸的可恶。

    朱高燧冷笑,“师父早就说过,如果你半个月不看报纸,就跟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