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算大功绩?”
这个问题可真好,就算再昧着良心,也不敢说不啊!
多少年来,蝗虫都一直是农耕民族的噩梦。
人们穷尽办法,治理蝗灾,求神拜佛,甚至干脆生吞了蝗虫……可是这些办法还都不能制止住蝗虫的泛滥。
所以说对付生物泛滥的最好办法,还是变成吃货的最爱!
就算人接受不了,也可以拿来充当饲料。
这就为御史就被撒出去了,满世界捉,足足一个下午,每个人弄了大半袋子回来,再看他们的脸,脖子,全都被晒得通红,一个个跟抽干了水分的僵尸似的。
“诸位大人辛苦了,今天晚上我给你们准备点好吃的。”
朱高炽笑嘻嘻离去,等到晚上,端了个大盆,里面密密麻麻,全都是油炸蝗虫!
哇!
姜御史直接吞了,这玩意比猪粪还恶心呢!
“殿下,你想杀人,直接下手就是了,何必折磨我们?”
朱高炽冷哼道:“这叫什么话!都是上好的蛋白质,比鸡肉还好哩!你们不吃,可是一大损失!”
这几位御史绷着脸,一起扭头,打死也不吃!
朱高炽无奈摇头,“算了,只能碾碎喂豚了,你们可是错失了一样好东西啊!”
还好呢!
就算打死我们也不吃!
不光不吃这个,他们还发誓,吃了蝗虫粉的猪,他们也不会吃的,爷就是这么有骨气。
朱高炽每天都有新方法折磨这几位,割草,喂食,清理打扫,还有记笔记,总结经验,每五天都要有一份八百字的观察记录送上去。
朱高炽!
你比你爹还要可恶一万倍!
这几位御史被折腾的,看到了豚字就恶心……短短时间,弄得又黑又瘦,憔悴不堪,浑身上下,都带着浓浓的味道,生不如死。
相比起他们的下场,那些小白猪简直就像是撒了金坷垃似的,疯狂吸收营养,还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膨胀到了一百五十斤以上!
个个膘肥体壮,每天吃饱了就睡觉,乖得不得了。
朱高炽看着观察的记录,简直笑得嘴都合不上了。
普通农家养猪,一年下来,也很难超过二百斤,而这些白猪,半年的时间,就能长这么大!
他仔细算过了,差不多三斤五两的饲料,就能转化成一斤肉。
吃得少,长得胖,出栏还快!
别人一年只能养一批,他能养两批,这就是利润!
金灿灿的利润!
真金白银,绝不含糊啊!
“父皇,儿臣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朱高炽喜滋滋将结果上交给了朱棣。
朱老四也摆弄了一阵子猪场,因此看到这些夸张的数字,大喜过望!
“好,真是太好了!父皇说过,要重赏你的!现在父皇就履行承诺。”朱棣拉着朱高炽到了偏殿的沙盘前面,指着一块巨大的陆地笑呵呵道:“马和刚刚探查清楚,这是一片与世隔绝的陆地,四周都是海洋,面积之大,差不多有大明的三分之一了。父皇就把这里赏给你。”朱棣抓着胡须笑呵呵道:“朕教了你那么多的治国本事,也总该给你个练手的地方,就这块地方,每年给父皇上缴两千万两银子就够了。”
顶点
………………………………
第873章 工具人
朱高炽还以为能捞到一块大陆呢,可是一听居然要每年上缴两千万两银子,他就不干了。
“父皇,你别以为孩儿不清楚,那块陆地师父早就说过了,别看面积不小,但非常干旱,适合耕作的面积有限,而且那里有全世界最毒的毒蛇,除了沙子,就是毒蛇,就算逼死儿臣,也弄不到那么多钱的!”
朱高炽鼓着胖腮帮,说得义正词严。
“他怎么什么话都说,真是该死!”朱棣在心里把柳淳骂了个狗血喷头,他板着脸道:“那么大的一片地方,能没有矿产?你只要找到了一处,可就发财了。”
朱高炽把脑袋摇晃的像是拨浪鼓,“父皇,在商言商,正因为土地面积太大了,想要找到可不容易。儿臣不敢冒险,要不父皇换一样赏赐算了。”见朱棣脸黑了,大胖子忙道:“其实不赏什么,孩儿也是很高兴的!二弟专心研究蒸汽机,孩儿一心养豚,丰富百姓的餐桌,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真的,孩儿不贪图什么的!”
“哼!”
朱棣气咻咻道:“你别跟朕玩以退为进的小把戏!每年两千万两,一文钱都不能少,不过父皇可以宽限些时间,不需要你立刻上缴,这总行了吧?”
朱高炽忙道:“还有加上一条,宽限的时间,不能计算利息!”
真不愧是柳淳的徒弟,朱棣气得咬牙切齿,却还是点头了。父子俩竟然签了一份文书,朱高炽逼着老爹盖上了大印,一式两份,他揣着一份文书,从寝宫出来,刚刚的忧虑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喜色!
发财了!
真的发大财了!
更为重要的是他把父皇套路了!
澳洲别的东西没有,就是矿多!
金矿,铁矿,多到数不清。而且别看这块大陆十分干燥,但放牧还是足够的,是绝佳的牧场。
就凭着矿石和羊毛,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区区两千万两,他还真不当回事。
朱高炽觉得他最近的运气真的太好了,简直好到了没边。养猪也成功了,还弄到了澳洲,占了大便宜。他迈着轻快的步伐,跑到了柳淳的府邸。
“师父,您老人家快点指点一下弟子,该怎么发财?”
柳淳接过了大胖子和他爹的文书,顿时瞪大了眼睛,真的让人嫉妒抓狂啊!他一直想着,把美洲弄到手里,没想到徒弟竟然提前捞到了澳洲,可让他弄到了一块大肥肉。
只不过冷静下来,柳淳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不管是开矿,还是养羊,都需要人手……你现在能弄到多少?”
朱高炽哪有办法,他两手一摊。
“师父,弟子这不是来找您吗,快点帮我想想办法吧!”
柳淳稍微迟疑,立刻来了主意。
“这事情我不能直接帮你……你去找刑部,让他们上书,就说为了严惩一些罪犯,需要专门找个地方,把犯人流放过去,并且不能给他们逃跑的机会。像安南啊,东番啊,甚至爪哇都太近了,越远越好,最好孤悬海外才好。”
朱高炽忍不住发笑,“师父,你干脆说澳洲多好啊?”
柳淳很认真摆手,“不行,这么说陛下会看出来的。”
朱高炽简直无语了,这是把他爹当成糊涂蛋了吗?这么明显的事情,谁看不出来啊?朱高炽满腹疑问,可柳淳却信心满满,告诉他不要怕,按照师父的吩咐去办就行了。
果然,在三天之后,刑部就送上来有关流放地点的调整意见……这玩意经过内阁批复,上呈朱棣,结果当天晚上就用了玉玺,就是俩字:准奏!
面对这个结果,朱高炽也是目瞪口呆。
原来他爹不是那么英明神武啊!
当下面的人存心欺骗他,也十分容易。
的确容易啊,朱棣比较在乎的包括吏部、兵部、户部,这三个大部分管着人事、兵马、钱粮,这三样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所在,其余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设置内阁的目的不就是减轻负担吗!
“所以……恭喜殿下了,当下大明的牢房里,能发配过去的人足有三十万之多!足够殿下大展拳脚了。”
朱高炽先是一喜,可随后也发愁了,三十万人,如果是老实巴交的良家子还好,全都是一帮刺头儿,自己的命也太苦了!
“师父,你说弟子岂不是成了坏蛋的头目了?这样会不会有损我的形象啊?”
柳淳赏了他个大白眼,现在要良家子去澳洲,人家会跟着冒险吗?不发配犯人,谁替你干活?
“那就只有等若干年后,发展差不多了,殿下可以下令,凡是去的人,都要提供无罪证明,才能登陆,如何?”
朱高炽咬了咬牙,自语道:“似乎只有如此了,不过听起来怎么有点无耻啊?”
柳淳耸了耸肩,这算什么无耻啊!只要以后不以道德自居,不四处指责别人,胡乱泼脏水,就已经比某些人高尚多了。
从永乐十二年开始,几乎每天都有船只驶向澳洲,里面装满了来自大明的犯人,一船又是一船。
成千上万的人被送到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上。
他们不得不自己动手,修建房屋村社,形成一个个聚落,然后开垦土地,种植养殖,寻找一切能养活自己的方法。
所以在很短时间内,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职业,那就是动物贩运!
澳洲的野生动物太有趣了,长时间的与世隔绝,保留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像什么鸭嘴兽啊,有袋类的动物,稀奇古怪的毒蛇,硕大到不会飞的鸟……无不吸引了大明子民的兴趣。
尤其是把雪豹当成驺虞的事件之后,生物学开始在大明兴起。
人们越来越想弄清楚,跟自己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伙伴们到底有什么稀奇之处……从澳洲弄回来的生物,单独建了个“万牲园”。
并且对外售票,一张门票就要一百文,刚刚开门的第一天,就吸引了三万人前来,贡献了三千两的门票收入!
“好啊,这小子还真是发了大财!”
朱棣心说一天就是三千两,这一年下来,还不有百万两之多!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陛下,看稀奇古怪的动物,也就是一时新鲜,不可能天天这么多人的!而且捕捉动物,长途运输,租用场地……都是要花大钱的,殿下真的赚不到太多,”
柳淳的话,总算打消了朱棣想要抢一票的冲动。
可接下来转出的消息,确然朱棣彻底坐不住了。
在澳洲发现了金矿!
一个非常大的金矿,朱高炽很直接干脆,就把发现黄金的地方命名为金山市!
朱棣抓狂了,果不其然,这么快就找到了金矿,而且储量非常惊人,这小子绝对是早有准备的。
“柳淳!你给朕说实话,是不是你处心积虑的结果?”
柳淳怎么会承认,他连忙摆手,矢口否认。
“陛下,臣以为这是太子殿下的福气所至,殿下发了财,是好事情啊!”
“他的好事情,可未必是朕的好事情!”朱棣咬着牙道:“早知如此,朕就不该同意,让他延迟给钱!现在他就必须上缴金子,立刻,马上!”
柳淳苦笑道:“陛下,其实淘金并不容易,您不能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现在发配到澳洲的人才几万人。他们又要照顾生活,又要兼顾采矿,真的很不容易。一年下来,也就几十万两金子罢了,陛下不能干杀鸡取卵的事情吧!”
柳淳是费了无数的吐沫,总算打消了朱棣的念头。
当他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府邸的时候,朱高炽已经笑嘻嘻等着了。
“师父,您老人家太够意思了,弟子有点礼物,正要送给师父。”
柳淳斜眼瞪着朱高炽,冷哼道:“你小子又有什么坏主意?都赶快说出来!别藏着掖着的!”
朱高炽不敢废话了,赶快将一份礼单递给了柳淳。
五十万两黄金!
柳淳忍不住瞪大眼睛,“你怎么弄到的?”
五十万两黄金,就是五百万两白银,相当于两千万的四分之一了,要是赚钱这么容易,应付朱棣,一点也不难啊!
“师父,这都是弟子辛苦弄来,孝敬师父的,真没有别的意思!”
柳淳微微眯缝眼睛,突然冷笑道:“我相信是你弄来的,可是靠着那点人不够吧?你是不是抓了黑奴?”
朱高炽一听就摇头了,“师父,黑奴不爱干活的,所以弟子抓的是——白奴!”
………………………………
第874章 道衍的最后一计
朱高炽胖胖的大脸,被笑容挤成了一圈圈的肥皮,每一个褶子里都透着喜气,“师父,你不是看好西夷吗?弟子就把他们都变成奴隶,我看他们还怎么威胁大明?”
柳淳沉吟道:“这倒是个办法,不过我好像还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万一你用力过猛,激起了整个欧洲的反抗,到时候烽火连天,你可就不好收拾了。而且经过战火的淬炼,他们没准真的能威胁到大明呢?”
“这个吗?”朱高炽陷入了思考,的确有点麻烦,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朱高炽咬着牙,恶狠狠道:“那就只有斩草除根,把他们彻彻底底杀个干净了!”
柳淳愕然半晌,不愧是老朱家的子孙,哪怕憨憨的朱高炽,也有这份杀心。
正在柳淳感叹的时候,突然杨士奇从外面赶来,见到了柳淳和朱高炽,急忙施礼,他的神色当中,带着一点慌张。
“太师,殿下,我刚刚去拜见姚大人,结果听说他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
柳淳一愣神,朱高炽也忍不住站了起来。
老贼秃道衍差不多是硕果仅存的老臣了。
他深受朱棣的信任和倚重,光是从朱棣册封他吴国公就看得出来。姚广孝既是他的谋主,又是他的长辈,论起感情,丝毫不在柳淳之下。
而且姚广孝还负责教导太孙,地位更加尊崇,要是他真的出事了,绝对是朝堂的灾难。
“师父,姚老已经七十多了,他年纪这么大,万一生了重病,只怕恢复困难……弟子打算去探望姚老。”
柳淳也站了起来,深以为然道:“理当如此,我也该去瞧瞧。”
经过商议,师徒两个带着礼物,直奔姚广孝的府邸。
和别的高门大院不同,姚广孝的府邸不大,只是个小三进的院子。而且这个院子很有趣,是个葫芦形的,前后都有个大空地,能隔绝噪音,闹中取静。院落里面,树木森森,郁郁葱葱,非常茂盛。
而且院子里面有许多小石墩,小桌子,充满了趣味。
相比起柳府单纯的宽大,姚广孝这里可是太精致了,而且富有设计感。
柳淳和朱高炽赶来,递了名帖,管家并没有像杨士奇那样,直接拦在外面。
而是请他们进来,然后道:“陛下刚刚来了,正在和老爷谈话,太师是要小的立刻通报,还是等一等?”
朱棣也来了!
柳淳也不意外,毕竟他们君臣的确是太好了。
“我们还是等着吧,让陛下和姚老好好谈谈。”
管家点头,连忙献上了小龙团,柳淳就和太子朱高炽,一边喝着茶,一边等着消息……在姚广孝的书房里,朱棣正盘腿坐着。
道衍斜倚在矮床上,老脸蜡黄,几乎找不到一丝的肉。
他本来形如病虎,如今真的有病了,就更加憔悴虚弱,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好在朱棣也不在意这些。
“大师,现在朝堂上下,可离不开你啊!这都察院和六科廊改革在即,还要听你的意见呢!”
姚广孝淡然一笑,声音沙哑道:“陛下,官制改革,并非老臣所长,有太师在朝,陛下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朱棣深吸口气,摇了摇头,“柳淳的确很能干,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上这么多事情,也不能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头上。更何况朕现在心急如焚,时不我待啊!”
见朱棣真的着急,姚广孝勉强动了动,探出上身,三角眼中,冒出幽幽的光彩。
“陛下,老臣若是没有猜错,陛下是为了接下来的修路工程发愁吧?”
朱棣没有隐瞒,而是点了点头。
两京铁路的修建,绝对是空前成功的。
可接下来要怎么办,朝廷上出现了许多争论的声音。总体上有三种意见,第一,就是以应天为中心,修江南的铁路网。
这个建议得到了包括内阁和户部的一致支持,道理也很简单,江南人口密集,对货运的需求巨大。
如果再有铁路助力,势必一飞冲天,不可限量。
倒是柳淳,他虽然没说,但是却有意把资源投放到中原,修建横穿河南的铁路,让中原发展起来。
只不过修中原的铁路难度稍大,投资更多,地方筹措资金的能力不足,预估缺口在三千万以上。
柳淳也在寻找填补窟窿的办法,所以他才会帮着朱高炽从澳洲榨取利益。
同样看上这块利益的人还有朱棣!
他的想法和谁都不一样。
朱棣打算什么呢?
他想往草原修路!
没错,最好能一直修到西域,这样朱棣就可以挥动大军,收复整个西域,并且进军哈烈,把庞大的疆域,纳入大明的版图。
他已经打败了二十万哈烈大军,可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年,那里还是一团乱麻。
而朱棣却没有办法把这块肉吞下,怎么能不着急呢?
可朱棣也清楚,修这条通往草原的铁路,开销最大,收益最低,除了国防上的好处之外,别的收益少得可怜,至少暂时看不出多少经济效益。
和江南方案,中原方案都没法相提并论。
所以他把澳洲封给了朱高炽,也希望儿子能挣点气,弄出一大笔钱,好把这条路修成了。
朱棣无奈摇头,对着姚广孝感叹道:“大师,朕现在是越发感觉到,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想要做的事情,总是做不完。可是真正能替朕分忧的人太少了。朕身边的人一个个走了,老了……朕现在也年过半百,朕要给后人留下一点东西啊!”
姚广孝颔首,笑道:“老臣虽然是个没儿子的人,可陛下的心情,老臣最是理解。这治国说白了,就是两件事,一个是把钱收上来,一个是把钱花出去。收钱讲究公平合理,而花钱则要用在刀刃上。”
朱棣微笑着点头,“大师一语中的,只可惜这个刀刃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不一样的。哪怕是太师,他也未必真心支持朕的设想。”
姚广孝笑道:“陛下,您和太师是君臣典范,又是良师益友,还是亲戚……可是说到底,太师并非陛下的臣子,而是大明的臣子,他有他的选择,老臣甚至觉得太师没错!”
朱棣哈哈大笑,“这件事本就无关对错,朕也不是非要钻牛角尖儿……只可惜朕手上能动用的财力和人力太少了,想干的事情又太多了。”
朱棣摇头感叹,他过来一是看看道衍的身体如何,二就是谈谈这些心里话,毕竟这个天下间,有资格听朱棣心里话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
话说出来,朱棣就轻松了不少,他冲着姚广孝微微点头。
“大师好好养病吧,回头朕再来看你。”
姚广孝略微沉吟,突然道:“陛下,老臣有件事,本来不想说的,但想了想,还是要告诉陛下。”
“哦?有什么要讲的?”朱棣好奇道。
姚广孝又顿了顿,这才开口,“陛下,你知道太师向澳洲发配了不少犯人?可陛下知道吗?郑国公那边,又帮着太子殿下弄了不少人啊!”
“是吗?”
朱棣被这个消息气到了,忍不住冷哼,“果然,这几个东西都藏着一手!他们想要骗朕,朕是半点也不知道!东厂的那帮废物,也不堪用了。朕早就让他们去海外安插人手,结果一个个贪图安逸,到现在也没有落实。真是可恶透顶!”
朱棣怒道:“朕现在就去找他们,让他们把这些人都弄过来,还有,那些钱也要入国库,给朕修铁路!不然朕就治他们欺君之罪!”
姚广孝见朱棣杀气腾腾,连忙摆手,激动之下,老贼秃都冒汗了。
“陛下不可!不可!”姚广孝连忙道:“陛下,老臣可不是要弹劾太师,更没有怂恿陛下的意思。老臣只是有个想法。”
朱棣忍着怒火,“大师有何高见,赶快教朕!”
姚广孝笑道:“陛下可知三代之治吗?”
朱棣把脸沉下来,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跟朕提这个?儒家的那一套,不是都被柳淳给推翻了吗?
道衍的确是病了,莫非还要朕恢复三代之治不成?
见朱棣满脸疑惑,道衍笑了起来,又咳嗽了两声,这才缓缓道:“陛下,老臣所说是三代之治当中,用的五服制。”
“五服制?”
“嗯!”道衍点头,他用手指画了个方框,“这个象征天子的王城,距离王城五百里,这叫甸服、再五百里,是侯服、又五百里是宾服,然后是要服、荒服。”
朱棣眉头深锁,“大师,以此计算,南北也不过五千里,虽然辽阔,却远不及大明。而且天子把自己局限在王城之内,未免也太小气了吧?”
道衍笑道:“三代之时,疆域当然不是今天可比的。不过这个思路陛下或可以效仿。”
朱棣也不笨,他略微沉吟,就问道:“大师,你是说朕在分封天下诸侯之后,还应该定下五服制?”
道衍颔首,“没错,若是陛下定下了五服制,各个国家之间也就有了规矩……若是他们愿意遵守,就老老实实进献钱财劳力。”
“若是不愿意呢?”朱棣似乎已经知道了答案,还是笑呵呵问道。
“那就兴兵讨伐,陛下自取了!”道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